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线间距离:若l i : Ax By C i 0, 12 : Ax By C20
则:d C i C2I
J A2B2
注意点:x, y对应项系数应相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P(x , y ),I:Ax By C 0
则P到1的距离为: |Ax d By C
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
.A2B2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y kx b F(x,y) 0
2
消y:ax bx c 0,务必注意0.
若I与曲线交于A(x1, y1), B(x2, y2)
则:AB v'(1 k2)(X2 X i)2
若A(x i, y i), B(X2, y2),P(x,y)。P在直线AB上,且P分有向线段AB所成的比为
i
y i y2 i ,特别
地:
x
=1时,P为AB中点且
y
x-i x2
2
y i y2
2
变形后:—i或」
X2 x y2 y
若直线l i的斜率为k i,直线|2的斜率为k2,则l i到|2的角为,
(0,
)
适用范围:k i,k2都存在且k i k2 —i , tan k2 k i i k i k2
I i 到I 2的夹角:指 11、
12相交所成的锐角或直角。 (2) l 1 I 2时,夹角、到角=—。
2
(3) 当11与I 2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画图,求到角或夹角。
直线的倾斜角 与斜率k 的关系 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
,但不一定有斜率。
若直线存在斜率k ,而倾斜角为 ,则k=tan 。
直线I 1与直线I 2的的平行与垂直
(1)若I 1, I 2均存在斜率且不重合:①I 1//I 2 k 1=k 2
② I 1 I 2
k 1k 2=— 1
(2)若 I 1 : A 1x B 1 y C 1 0, I 2 : A 2X B 2y C 2
若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I 1//I 2
△邑
C !; A 2
B 2
C 2
若i i 与12的夹角为,则tan
注意:(1 ) I i 到12的角,指从 k i k 2
1 kk
1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 I 2所成的
角, (0,)
(1) 倾斜角
,
(0,); (2) a, b 夹角, [0, ]; (3) 直线I 与平面 的夹角 ,[0,,]
(4) I 1与I 2的夹角为
[0,—],其
中
2
(5) 二面角,
(0,];
(6) I 1到I 2的角, (0, )
I 1//I 2时夹角
=0;
I 1 I 2 A 1A 2+B 1B 2=0;
11与12重合
£电C
A 2
B 2
C 2
(2)斜率存在时为y y k (x x )
11与12相交
A i A 2
B i
注意:若A 2或B 2中含有字母,应注意讨论字母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名称 方程 斜截式: y=kx+b =0与 0的情况。
注意点
应分①斜率不存在
②斜率存在
点斜式:
y y k(x x )
(1)斜率不存在:X x
两点式: y y i y 2 y i
x x 1 x 2 x-1
截距式: 一 — 1
a b
截距相等时应分: 其中I 交x 轴于(a,0),交y 轴于(0,b )当直线1在坐标轴
上,
般式: Ax By C 0
(1) 截距=0 设y=kx (2) 截距=a
0 设--1
a a
即 x+y=a
(其中A 、B 不同时为零)
11、直线Ax By C
2
0与圆(x a) 2 2
(y b ) r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d Aa
Bb C
d r
相离
J A 2 B 2
d r 相切
相交
13、圆锥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
(一)椭圆
定义I :若F i , F 2是两定点,P 为动点,且|PF J |PF ^ 2a |F i F ^ ( a 为常数)则P 点的轨迹是椭圆。
定义n :若F i 为定点,|为定直线,动点 P 到F i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I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 e ( 0 距离分别与a,b,c 有关。 (2) PF i F 2中经常利用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 将有关线段PF 』、| PF 2、2c ,有关角 F i PF 2结合起来, 建立 |PF i + PF 2| 、 PF i ? PF 2等关系 (4)注意题目中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还是在 二、双曲线 y 轴上,请补充当焦点在 y 轴上时,其相应的性质。 注意: (i )图中线段的几何特征: AF 」 A 2F 2 a c , A ,F 2| IA2R a c B i F i |B i F 2 B 2F 2 B 2 F i a , A 2 B 2| A , B 2 Ja b 等等。顶点与准线距离、焦点与准线 a c 等(注意涉及焦半径①用点 P 坐标表示,②第一定义。) (3)椭圆上的点有时常用到三角换元: acos ; bsi n (一)疋乂 :I 右 F i , F 2是两定点, PF i IPF 2II 2a F i F 2 ( a 为常数),则动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 标准方程: 2 x 2 a 2 【2 i (a b b 0) 定义域: {X a x a }值域: {x b y b} 长轴长 =2a ,短轴长 =2b 2 a 准线方程: x c 2 2 焦半径 : PF i | e(x ), c PF 2 e (a x), c PF i 2a PF 2 , a c PF i 焦距: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