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装的DNA分子逻辑计算模1

合集下载

DNA自组装模型的几种分子逻辑门的计算

DNA自组装模型的几种分子逻辑门的计算

Ab s t r a c t : Th e mo l e c u l a r l o g i c g a t e i s n o t o n l y a n i mp o r t a n t u n i t o f DNA c o mp u t e r ,b u t a l s o t h e b a s i c c o n d i t i o n o f r e a l i z i n g t h e a l g o r i t h m. I n t h i s p a p e r ,s p e c i a l c i r c u l a r DNA s e q u e n c e s a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DNA s e l f - a s s e mb l y mo d e 1 . By ma k i n g t h e mo l e c u l a r b e a c o n a s t h e i n p u t s i g n a l ,o r d o i n g
DNA 自组 装 模 型 的几 种 分 子逻 辑 门 的计 算
单静怡 , 唐静静 , 殷 志祥
( 安徽理工大学 理学 院,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要: 分子逻辑 门是 D NA计 算机的重要单元 , 也是 实现运算法则的基本条件 。文章 以 DN A 自组装模 型为
基础 , 构造 了特殊 的环状 D NA序列 。通过将分子信标作为输入信号 , 或者对输 人信号进 行相应 的标记 , 实现 了与非 门、 或非 门和异或门 3种常见复合逻辑 门的构造 。在结 果读取 中 , 用检 测荧光强 度的方法来 判断逻 辑 真值 。反应后溶液 中有荧光 出现时 , 表示逻辑值为 1 ; 反 应溶液 中没有荧光 出现时 , 表示逻 辑值为 0 。在 整个

DNA纳米机器人设计原理与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DNA纳米机器人设计原理与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DNA纳米机器人设计原理与功能实现方式分析随着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DNA纳米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DNA纳米机器人是基于DNA分子的自组装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微型机器人。

它们可以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精确操控,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包括药物递送、诊断、纳米电路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DNA纳米机器人的设计原理和功能实现方式。

一、DNA纳米机器人的设计原理1. DNA分子自组装原理:DNA分子具有互补配对的特性,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通过两个氢键结合,胞嘧啶(C)与鸟嘌呤(G)通过三个氢键结合。

利用这种互补性,研究人员可以设计合适的DNA序列,使其可以自发地通过互补配对形成特定的结构。

2. DNA纳米机器人的组成:DNA纳米机器人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结构部分和功能部分。

结构部分通常由DNA纳米片段组成,这些片段通过互补配对可以自组装成特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四角形等。

功能部分则通过在DNA纳米片段上引入特定的功能序列实现机器人的特定功能。

二、DNA纳米机器人的功能实现方式1. 药物递送:DNA纳米机器人可以被设计为载药系统,将药物通过DNA纳米机器人的导引下精确送达目标组织或细胞。

这需要在机器人的结构部分上引入适当的靶向配体,使其与目标组织或细胞表面的靶向受体相互作用。

2. 诊断:DNA纳米机器人可以被设计为诊断工具,通过识别目标分子或细胞信号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机器人的功能部分上引入DNA适配体,使其与目标分子特异性结合,然后利用荧光探针等手段进行检测。

3. 分子计算:DNA纳米机器人可以被设计为分子计算器,通过互补配对和DNA酶的催化作用实现信息的处理和存储。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DNA纳米机器人进行DNA逻辑运算、分子存储等方面的应用。

4. 纳米电路:DNA纳米机器人可以被设计为纳米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纳米尺度上的电子功能。

利用DNA分子之间的互补配对,可以制造出能够传导电子的纳米线和纳米晶体管等。

基于DNA的纳米结构自组装技术

基于DNA的纳米结构自组装技术

基于DNA的纳米结构自组装技术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具有高度的可控性、高效的配对性和选择性,因此被广泛用于构建高度复杂和可控的纳米结构。

基于DNA的纳米结构自组装技术,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可重复性和可扩展性,成为纳米传感、纳米计算、纳米医疗及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DNA的纳米结构自组装技术介绍DNA纳米技术是指将DNA序列作为模板,在合适的化学条件下,通过配对、水解、重联等靶向修饰过程,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高分子材料,进而实现自组装纳米结构。

其优点在于所需的DNA分子数量少、可程序性强、操作简单易控制、精度高和容易合成等等。

二、DNA纳米结构自组装的基本原理DNA双链以AT、CG配对的方式相互配对,在配对的过程中形成了平面结构。

而将单链DNA加入到这个系统中,由于两个单链DNA可以互相配对形成二级三维结构,当单链DNA逐渐增多,其间隔离子影响的减小,分子间的复杂质子形成,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可以自组装成稳定的纳米结构,如球形、棒状、Y字形等等,在实验室已经实现了复杂的DNA结构自组装。

三、DNA纳米技术的应用1.纳米电路板技术DNA纳米技术有望实现基于分子的电路板,该技术可以将活细胞内的事件实现在电路板上的单分子水平上,有望发展成低耗高速、微型高精度的生物传感及数据储存芯片。

2.纳米医药DNA纳米技术还被用于制造新型的抗癌药物,目前的研究表明,利用DNA纳米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纳米粒子的选择性目标治疗,达到增强抗癌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3.纳米催化DNA纳米结构自组装技术提供了做催化研究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利用DNA合成可以自组装成各种简单结构、自然形态和超分子结构的性质,发现DNA自组装结构可以类比自然蛋白质结构,以同样的方式,也可以起到类似的催化功能。

四、DNA纳米技术面临的挑战1.设计和构建大型DNA结构是DNA纳米技术的主要困难之一。

虽然DNA可以在自然体内活动,并迅速地拼接和配对,但是,在大规模的DNA纳米结构自组装方面,存在着技术上的限制。

DNA的自组装与机器制造

DNA的自组装与机器制造

DNA的自组装与机器制造DNA是生命的基础,包含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核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在研究DNA的同时也在探索着将其应用到更多领域。

其中,DNA自组装和DNA机器制造是两个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

一、DNA的自组装DNA自组装指的是利用DNA的序列信息来自动组装成具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结构。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制造纳米材料,还可以用来搭建更复杂的结构,如生物传感器和药物递送系统等。

DNA自组装原理是基于DNA碱基间的特殊配对关系。

由于A 和T、C和G之间的氢键配对关系非常稳定,因此DNA可以通过互补配对来自组装成双螺旋结构。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DNA寡核苷酸来设计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DNA单元,并通过序列设计的方式组装成更大的DNA超结构。

二、DNA机器制造DNA机器制造是利用DNA自组装原理,通过设计合成的DNA分子来制造能够执行特定操作的纳米机器。

这些机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些难以实现的操作,如药物分子的精细控制和分子导向组装等。

DNA机器制造的核心技术是DNA纳米自组装机器人(DNA nanorobot)。

DNA nanorobot由DNA分子组成,可以在体内执行特定的操作,如寻找癌细胞并选择性地释放药物。

DNA机器制造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DNA计算。

基于DNA 分子之间的互补配对原理,科学家们可以将DNA分子作为计算机的硬件来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更加高效和精确,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信息存储和处理等功能。

三、DNA的未来应用DNA自组装和DNA机器制造的发展,给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到DNA会成为未来科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除了医学、纳米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DNA的应用还可以延伸到很多其他领域,如能源、材料科学和环境保护等。

通过对DNA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领域和应用被发掘出来。

四、小结DNA的自组装和DNA机器制造是当前最具前景的科技领域之一。

基于分子信标的异或门DNA自组装计算模型

基于分子信标的异或门DNA自组装计算模型
方法解 决异或 门 。
; g7
其 中包 含 两 组一 G G G 一 序 列 ,当 在表 面 添加 吡啶 二 聚物 时 ,在 其作 用 下 ,G —G 自发 的配 对 ,使得 茎 部序 列 的结合 力增 强 ,导致 与环 部杂 交形 成 的双链 解 开 ,从而 形成 “ 发 夹 ”结构 。当把表 面 上 的吡啶 二 聚物清 洗掉 时, “ 发夹 ”结 构打 开 。因为 吡 啶二 聚物容 易清 洗 ,所 以 “ 发夹 ”结 构 的形成 与打 开 易 于控 制,这类似 于 电子 电路的开关 。 三 、异或门 的生 物操作 异 或 门是指 当有 两个 输入 时 ,如 果恰有 个输 入 为 1 ,则 输 出 1 ,否则 为 0 。换 句话 说 ,如果两 个输入不 同 ,则 异或 门输 出 1 。本 文通 过 是否 形成 发夹 结构 来判 断 真值 :形 成 发夹 结构为 真,即为 “ 1 ” ,否则 为 “ 0 ”。 1 . 编码 本 文 的 设 计 是 基 于 固 体 表 面 ,首 先在 D N A 序 列 的5 设 计 一 段 作 为 分 子 臂 , 用 来 固 定在 表 面 上 并起 到 隔开 D N A 序 列 。输入 变 量 的序 列 U 、V 和在 变 量 序列 两 边 的长 度 为 1 的 茎干 部位 序 列S 。 , S 2 ,S 】 , S 2 是含 有一 G G G 一 的 互补序 列 ,使 得在 没有 吡啶 二 聚物 ( N a p h . t h y r i d i n e D i m m e r ) 的条件 下 ,它们 不会互补 杂交 . 此外 ,在 设计变量 S , S 及径杆 序列时 必 须 满足 :径 杆序 列杂 交 时 的结 合 力要 大于在 环 部长 度为 2 l 的序列 杂交 时 的结 合力 ,而 小 于 长度为4 l 的序列杂 交时 的结合力 ( 如 图2 所 示 )。这样使 得 存在 毗啶 二聚物 时s , , S 自发 的形成 ”发 夹”结构 。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设计及应用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设计及应用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设计及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是一种利用生物大分子进行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技术,可以用于生物计算、药物传递和细胞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原理、构建方法以及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是一种模拟电子逻辑门电路的技术,利用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信息加工和信号传递。

与传统的电子逻辑门电路相比,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有以下优势:较低的能耗、较小的尺寸、更高的并行性以及与生物体兼容性等。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功能单元。

输入/输出接口是将信号输入/输出到生物系统的方法,常常利用化学信号如DNA片段或小分子来实现。

逻辑功能单元是完成不同的逻辑操作(如与、或、非)的核酸或蛋白质分子。

通过合理设计和组装这些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功能单元,可以构建出具有特定逻辑功能的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的构建方法主要有两种:DNA自组装和蛋白质互作。

DNA自组装是一种通过DNA序列的互补配对原理实现的方法。

利用合成的DNA片段,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使其自行组装成特定的结构,从而完成逻辑操作。

蛋白质互作是一种利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方法。

通过调控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实现不同逻辑操作的组合。

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在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分子计算领域,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可以用于设计和实现分子级别的计算机系统。

通过合理设计不同的逻辑功能单元和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复杂的计算任务。

其次,在药物传递领域,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可以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和传递。

通过将逻辑门电路与药物分子的载体结合,可以实现精确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和位置,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再次,在细胞控制领域,分子生物逻辑门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细胞的生理活动。

将逻辑门电路与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网络结合,可以实现精确的细胞控制和调节。

dna分子结构模型

dna分子结构模型

dna分子结构模型DNA分子结构模型是指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对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的模型。

DNA是指生物体内获得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因此对其结构、功能以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下面分步骤介绍DNA分子结构模型:第一步,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及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这四种核苷酸分别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

它们的不同排列和组合形成了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元。

第二步,DNA的二级结构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指DNA分子的排列方式。

DNA分子能够串联成长的螺旋形结构,在这个结构之上搭建了进一步更大的分子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分别由两股DNA链构成,这两股链以互补的配对方式相对结合。

也就是说,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进行互补配对,而胞嘧啶则与鸟嘌呤进行互补配对。

第三步,DNA的三级结构DNA分子的三级结构描述了DNA分子的空间结构,也就是DNA分子有哪些形态和骨架结构。

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通常被描述为一条长长的双螺旋线。

同时,DNA分子也存在一些辅助性的结构,如启动子、转录因子和紧密包含的核小体等。

第四步,DNA的功能DNA分子的功能通常被描述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储存。

DNA分子携带着生物体内的基因,它们指示了生物体的各种形态、特征和功能。

这些基因能够传递到后代中,并对后代的生物性状进行控制和调节。

研究DNA分子结构模型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DNA分子的结构模型,我们能够更好地探寻生命规律和生物进化的历程,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做出巨大贡献。

整数规划的DNA循环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

整数规划的DNA循环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

整数规划的DNA循环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整数规划的DNA循环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摘要:在计算机科学中,整数规划(Integer Programming)是一种寻找整数解的优化问题。

DNA计算是基于DNA分子的化学反应实现的新型计算模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NA计算的整数规划求解方法,该方法依托杂交链式反应实现快速计算整数规划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整数规划及其求解方法,之后详细阐述了DNA计算基础知识,接着提出了本文所设计的DNA循环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整数规划;DNA计算;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1. 引言在计算机科学中,整数规划是一种NP难问题,其求解过程需要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和算法。

DNA计算是一种基于DNA分子的化学反应实现的新型计算模型,与传统计算机不同,它不依赖电子,而是利用生物分子,具有超高针对性和自组装能力。

目前,DNA计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图形识别、密码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基于DNA计算实现了整数规划的求解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DNA循环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高效、快速地求解整数规划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整数规划及其求解方法,DNA计算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本文所设计的DNA循环杂交链式反应计算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整数规划问题。

2. 整数规划及其求解方法整数规划是指限制条件下,求解最大/最小值且所有变量必须为整数的优化问题。

通常情况下,整数规划问题是NP难问题,在实际求解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算法。

根据模型的特性,整数规划问题可以用线性规划、分支定界、割平面等方法求解。

3. DNA计算基础知识DNA计算是一种基于DNA分子的化学反应实现的新型计算模型。

DNA分子具有很高的信息密度、针对性和可复制性,而且可以自我组装和自我修复,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NA计算的基础就是利用DNA分子的自组装能力实现计算。

DNA计算及其潜在计算问题解决方案

DNA计算及其潜在计算问题解决方案

DNA计算及其潜在计算问题解决方案DNA计算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DNA的新兴计算模型,它利用DNA分子的信息存储能力和分子自组装特性进行信息处理。

DNA计算在处理大规模计算问题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以提供高效、高速、低能耗和具有巨大存储容量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DNA计算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潜在的计算问题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DNA计算的原理。

DNA计算的基本思想是利用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自组装能力,将信息编码为DNA序列,并通过特定的操作,如杂交反应和链扩增反应等来进行计算和处理。

DNA计算的基本操作包括输入DNA序列的设计、目标DNA序列的筛选、DNA序列的操作和结果的读取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可以将DNA计算应用于诸如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最优化问题等领域。

DNA计算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首先,由于DNA分子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可以实现高密度数据存储和传输。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DNA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更大、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并且能耗更低。

其次,DNA计算可以处理大规模计算问题,例如解决NP完全问题,这是传统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DNA计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此外,DNA计算还可以用于生物信息学领域,如基因组序列比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等。

然而,DNA计算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DNA计算的实验操作仍较为复杂和昂贵,需要精确的实验条件和专业的实验技术。

其次,DNA计算的错误率较高,会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稳定性。

此外,DNA计算的速度和效率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效率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此外,DNA计算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实验优化,提高DNA计算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引入自动化设备和实验平台,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其次,可以通过设计新的DNA操作方法和算法来优化DNA计算的速度和效率。

生物学中的计算模型

生物学中的计算模型

生物学中的计算模型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学中的计算模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探讨如何将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相结合,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运作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学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1. 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受生物神经元启发的计算模型,它可以模拟人类大脑的神经细胞之间的交互。

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大量的样本进行训练,可以自我学习,从而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

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2. 自组装模型自组装模型是一种基于自组装现象的计算模型,它可以模拟分子、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自组装。

这种模型探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来研究自组装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自组装模型可应用于药物设计、材料科学等领域。

3. 生物系统模型生物系统模型是模拟整个生物系统的计算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内多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模型包括代谢途径、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和DNA等,其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取生物体中的信息,并可用于药物开发、疾病治疗等。

4. 基因递归神经网络模型基因递归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结合神经网络和基因组学的计算模型,它可以模拟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推断出不同基因之间的功能关系。

这种模型可用于解析基因表达的复杂性、确定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等。

5. 生命现象模型生命现象模型是一种用计算机模拟生物现象的计算模型。

该模型包括细胞分裂、发育、组织分化、神经元网络等生物现象。

通过生命现象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现象中复杂的交互过程,从而预测生物现象的演变趋势。

综上所述,生物学中的计算模型有着丰富的应用和研究价值,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为生物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自组装dna识别模式

自组装dna识别模式

自组装dna识别模式
自组装DNA识别模式是指DNA分子在特定条件下自发地形成特
定的结构或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被用来识别特定的分子或离子。

DNA
分子的自组装性质源于其碱基序列之间的特定相互作用,包括氢键、范德华力和静电相互作用等。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DNA分子能够在适
当的条件下形成双螺旋结构,同时也可以通过配对形成特定的三维
结构。

在生物学和纳米技术领域,自组装DNA识别模式被广泛应用。

在生物学中,DNA识别模式可以用于特定基因序列的识别和分离,
从而用于基因组学研究和医学诊断。

在纳米技术领域,自组装DNA
识别模式被用于构建纳米结构和纳米器件,例如纳米电路和纳米传
感器等。

此外,自组装DNA识别模式还被用于构建分子计算机和分子机器。

通过设计特定的DNA序列,可以使DNA分子在特定的条件下自
组装成为可以执行特定计算或机械操作的结构,这为分子水平上的
信息处理和操作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的来说,自组装DNA识别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和纳米技
术工具,它为分子识别、纳米结构构建和分子级别的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DNA的自组装性质,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在生物医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应用。

DNA纳米技术和自组装原理

DNA纳米技术和自组装原理

DNA纳米技术和自组装原理DNA纳米技术和自组装原理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技术,它利用DNA分子的自身特性进行构建和控制,达到精确操控物质的目的。

DNA纳米技术基于自组装原理,即通过适当的设计,DNA分子能够自发地结合成各种特定形状和结构的纳米材料。

本文将从DNA纳米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DNA纳米技术的原理是基于DNA分子的自身特性。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嘧啶)组成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DNA的碱基之间具有特异的配对规律,即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通过三个氢键相互配对,胸腺嘧啶与鳞状嘧啶之间通过两个氢键相互配对。

这种特异的配对规律使得DNA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自发地进行相互配对,形成复杂的结构。

利用DNA纳米技术进行自组装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通过合成或提取DNA分子,将其设计成具有特定序列的片段。

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将这些DNA片段混合在一起,由于碱基的互补配对规律,DNA分子会自发地结合成具有特定形状和结构的纳米材料。

最后,通过进一步的调节和控制条件,可以使这些纳米材料进一步自组装成更复杂的结构,实现更多样化的功能。

DNA纳米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DNA纳米技术可以用于构建纳米电子器件。

通过将金属纳米颗粒等功能性物质与DNA结合,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实现电子器件的构建和控制,从而实现更高密度、更高速度的电子芯片。

其次,DNA纳米技术可以用于构建纳米传感器。

通过将特定的DNA序列与传感器材料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环境参数等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

此外,DNA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传递、生物分子识别和纳米材料的组装等方面。

然而,尽管DNA纳米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DNA分子在构建纳米材料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DNA分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化学物质的影响而发生降解或变性,这对于构建稳定的纳米材料造成了困难。

基于分子自组装的制备技术

基于分子自组装的制备技术

基于分子自组装的制备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自组装成为了一种热门的研究方向。

简单来说,分子自组装就是让分子自己组装成特定的结构,从而实现制备各种材料和器件。

这种技术非常灵活,可以在纳米和微米尺度上实现精密的结构控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和信息存储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研究热门的“DNA纳米技术”为例,介绍分子自组装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DNA自组装DNA自组装是当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可以利用DNA 分子之间的互补性,通过控制DNA的序列和长度,使其自行组装成各种形态的纳米结构。

其中最简单的自组装形式是二分子自组装。

二分子自组装是指两个含有互补碱基序列的DNA单链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双链DNA分子。

这种自组装技术可以用来制备许多纳米结构,如DNA纳米线、DNA塔、DNA聚集体等。

DNA纳米线是指由一段或多段DNA单链组成的直线性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可用于纳米电路、纳米传感器等领域。

DNA塔是由两部分短DNA分子组成,一端为长链DNA,另一端为短链DNA。

通过序列设计,长链DNA可以与多个短链DNA相互作用,使其形成一个塔形结构。

DNA聚集体则是由多个DNA分子互相作用而成的高分子体系,主要应用于药物传输和生物成像等方面。

DNA自组装不仅可以用于制备纳米结构,还可以用于纳米电路的制备。

纳米电路是指电子器件的尺寸处于纳米级别的电路。

DNA自组装可以用来制备分子间的导线和分子间的交叉点,从而将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和传导显式地转化为电子。

因此,DNA自组装技术可以为分子电子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米氏物质自组装除了DNA自组装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分子自组装技术叫做米氏物质自组装。

米氏物质自组装是指通过调整吸附剂的浓度、温度、pH值等条件,使其在溶液中组装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纳米结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各种表面活性剂、胶体粒子和无机纳米材料等。

米氏物质自组装技术可以制备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纳米结构。

DNA计算中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

DNA计算中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

DNA计算中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DNA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它利用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计算,具有高效、低能耗、大规模并行等优点,在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DNA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两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和探讨。

基本理论DNA计算的基本理论是自组装原理和DNA编码原理。

自组装原理指的是通过DNA互补碱基配对的特性,可将多个DNA分子自组装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结构。

DNA编码原理则是通过将数字、文字等信息转化为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从而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和储存。

DNA计算中的自组装结构包括DNA纳米结构、DNA逻辑门、DNA纳米系统等。

其中,DNA纳米结构是一种由DNA纳米片段组装而成的二维或三维结构,可以实现生物分子的识别、定位、分离、控制等操作。

DNA逻辑门则是通过基于DNA互补配对和DNA的酶催化反应,实现对数字信息的逻辑运算和判断。

DNA纳米系统是由多个DNA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分子系统,其功能可以类比于传统计算机中的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等。

除了自组装原理和DNA编码原理,DNA计算还涉及到DNA的扩增、测序、操控等基础技术。

其中,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重要的DNA扩增技术,它可以通过特定的引物和酶,在体外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DNA测序技术则是通过检测DNA分子的碱基序列,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

DNA操控技术则包括电泳、纳米针、光阱、磁性颗粒等多种手段,可以实现对DNA分子的定位、分离、转移等操作。

实现技术DNA计算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实验技术和计算模拟技术。

实验技术是指通过实验手段,从DNA分子层面实现计算和处理。

计算模拟技术则是利用计算机模拟DNA分子的自组装、逻辑运算等过程,加速DNA计算的过程。

实验技术是DNA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

具体实现DNA计算的步骤包括信息编码、底物混合、反应催化、信号检测等。

信息编码是将所需计算的信息转换为DNA序列的过程,底物混合是将所需的反应物混合在一起的过程,反应催化则是通过DNA逻辑门等结构来实现信息处理的主要手段,信号检测则是通过荧光、吸收、色谱等方法来检测反应的结果。

DNA计算中的数据与计算模型

DNA计算中的数据与计算模型
该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将复杂的不易解决的大问题划分成若干易解决的子问题如按照给定问题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变量分组每组变量对应于一块dna芯片再对每块dna芯片上所表示的变量进行dna编码利用多种荧光标记技术核苷酸分子杂交技术dna芯片检测与分析技术对每块芯片上的dna序列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将实验结果存储于数据库中
计算机时代 2011 年 第 2 期
·1·
DNA 计算中的数据与计算模型*
朱雅莉,徐雨明,蒋瀚洋
(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湖南 衡阳 421008)

要:对 DNA 计算的通用性及单链、双链、粘性末端、发夹、质粒、k-臂 DNA 分子等各种数据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基于
DNA 分子结构特性和基于 DNA 计算机研制过程两个方面的 DNA 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对比。针对各种不同的 DNA 数
子的切割部分形成新的 DNA 分子。目前,剪接模型面临的困
难主要表现在:第一,它要用到许多生物酶,因此费用偏高;同
时,由于热力学和动力学原因,大量 DNA 聚在一起,可能会有
一些非酶的非控的支路发生退火反应或发生 DNA 链的动力分
解,从而产生“伪解”;第二,从当前技术水平看,无论采用何种
提取结果链的方法,99%的成功率已是很好,如果计算过程需
近几年研究人员基于 DNA 分子的结构特性,对 DNA 计算
粒 DNA 计算的主要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所需的限制性内
机中堆栈数据结构[3]、二叉树数据结构[4-5]展开研究,从而引发对
切酶的数量太多。如何克服这方面的缺点将是该研究的一个
基于 DNA 分子结构特性的 DNA 计算模型的思考,认为 DNA 计
算中,已有不少学者利用单链 DNA 分子作为信息处理的数

DNA纳米技术研究——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DNA纳米技术研究——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DNA纳米技术研究——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技术逐渐被应用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

DNA纳米技术作为新兴的纳米材料研究方向,因其高效、精确、可控的自组装性质,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在DNA纳米技术中,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纳米传感器、纳米机器人、纳米药物传输等领域。

本文将就DNA纳米技术中自组装的DNA纳米结构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介绍。

第一章:DNA纳米技术基础知识1.1 DNA的基本结构DNA是生命体的遗传物质,它是由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单元组成的双链结构,其中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鸟嘌呤(G)与胞嘧啶(C)相对应,通过磷酸二酯键将两个单链结构缠绕在一起。

1.2 DNA自组装技术DNA自组装是指通过计算机设计,将不同的DNA单元按特定的序列排列并连成一条线性的DNA分子,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自发的“绕口令”式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旨在构建的三维DNA纳米结构。

DNA自组装技术是一种高度可控的自组装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率、精确的DNA纳米结构的设计和构建。

DNA自组装的基本原理为DNA的互补配对规则和双链DNA的自行配对能力,其实质是将单链DNA通过互补配对组装成目标结构的过程,从而实现纳米结构的构建。

第二章:DNA纳米结构的设计2.1 DNA纳米结构的设计原则DNA纳米结构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设计合理的DNA纳米结构需要考虑DNA核苷酸之间的互补性,以确保自组装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同时,合理设计的DNA纳米结构应当考虑到核酸的物理性质、空间几何性质和动力学特征等因素。

此外,设计DNA纳米结构还需要参考相似的纳米结构,对设计工作进行实践测试和优化。

2.2 DNA纳米结构的设计方法DNA纳米结构的设计分为两种方法:1)直接打印;2)模板法。

直接打印是指通过计算机建模,利用DNA合成方法构建所需的DNA单元,然后通过凝胶电泳等手段进行自组装构建所需要的结构。

DNA计算的理论与算法研究

DNA计算的理论与算法研究

DNA计算的理论与算法研究随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发展,DNA计算逐渐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DNA计算是利用DNA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信息处理和计算的新型计算方法。

它具有信息量大、密度高、运算速度快、能量低等优点,相较于传统的计算方法具有天然优势。

因此,本文将从DNA计算理论和算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DNA计算的理论1. DNA计算中的DNA分子DNA分子是DNA计算的载体,它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可以自组装成为一定结构的体系,第二是能够进行信息读取、存储和传输。

这是DNA计算的基础。

因为DNA中只有四种不同的核酸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可以通过对其序列的差异来进行编码,从而实现信息存储和传输。

2. DNA计算中的操作方法DNA计算包括三个基本操作:扩增、杂交和切割。

其中扩增是指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来扩增特定的DNA序列;杂交是指小分子DNA片段与大分子DNA相结合的反应;切割是指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大分子DNA分解成小片段。

3. DNA计算中的逻辑运算DNA计算的逻辑运算受到生物学中遗传学规则的限制,它相较于传统计算机的运算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大部分计算机遵循布尔逻辑(真或假),而DNA计算采用分子逻辑,即利用DNA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信息传递、储存和处理,进而实现计算。

这种分子逻辑的运算需要通过特殊的DNA片段和相应的酶来进行实现,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DNA计算的算法研究1. DNA计算的错误率DNA计算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错误率。

DNA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DNA序列的改变,进而影响DNA计算的准确性。

目前,解决DNA计算错误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DNA的合成技术,降低错误率;二是采用纠错码技术来降低错误率。

2. DNA计算的时间复杂度DNA计算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DNA计算在原理上虽然可以并行进行,但是当计算规模较大时,需要大量的样本用于杂交反应,导致计算时间变长。

基于DNA自组装模型解决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基于DNA自组装模型解决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基于DNA自组装模型解决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郭洪敏;殷志祥【摘要】在分析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特点的基础上,以5个顶点的图为例,将最小顶点覆盖问题转化为可满足性问题,简化问题的操作难度。

再根据DNA 自组装的自发性和并行性等优势,通过建立DNA自组装模型解决可满足性问题,从而解决图的最小顶点覆盖问题。

相对于传统算法,本算法只应用了凝胶电泳技术,大大的降低了操作难度和误差。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mum vertex cover problem , taking a graph with 5 vertices as an example the minimum vertex cover problem was transformed into a problem of satisfiability , to simplify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blem .Then according to spontaneity and parallelism of DNA self -assembly and other advantages , by establishing self -assembly model of DNA the satisfiability problem was solved .Thus the minimum vertex cover problem was solv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 in the studied algorithm only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is applied ,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operation and error .【期刊名称】《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最小顶点覆盖;DNA自组装模型;可满足性问题【作者】郭洪敏;殷志祥【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157.5在图论中,最小顶点覆盖(Minimum Vertex Cover Problem,MVCP)是一个著名的NP完全问题,在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自组装的DNA分子逻辑计算模型目录1.背景介绍 (4)1.1基于DNA的逻辑计算 (4)2.实验方法 (4)2.1逻辑算法,自组装结构,和DNA序列设计 (4)2.2DNA和金纳米粒子共轭 (5)2.3计算模型的反应条件张珹,杨晶,徐进1.软件研究所,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学校,教育部高可信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871,中国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100190,中国2011年5月27日收到,2011年8月4日接受在本文中,逻辑计算模型是使用DNA纳米粒子构建,结合的DNA / Au纳米粒子的颜色变化的技术的结合物和DNA计算。

几种重要的技术被利用到这个分子计算模型中:DNA自组装,DNA /金纳米粒子共轭和从金纳米粒子聚集而产生的颜色变化。

这个简单的逻辑计算模型被认为是一个颜色的变化,从不断变化的DNA 自组装。

基于这个逻辑计算模型一组操作的计算模型也被建立,通过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解决了。

为了扩大这个逻辑纳米计算系统,一种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的分子检测方法被开发。

逻辑计算,DNA计算,纳米粒子,DNA自组装引文:张珹,杨晶,徐进,基于自组装的DNA分子逻辑计算模型。

中国科学通报2011,56:3566—3571,doi:10.1007/s11434-011-4725-3在计算机研究领域,分子计算已经从DNA逻辑计算模型2014一种单纯的理论逐渐成长为实验的实现。

DNA计算因为它在纳米技术操作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了分子计算中的领导者。

在DNA计算开始时,科学家试图解决几种不同的数学问题,例如:可满足性问题,图着色问题,最大集团问题和最大独立集问题[1-4]。

尽管在比较DNA 计算与传统电子计算的困难,DNA计算在巨大的并行计算潜力仍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焦点。

在信息科学领域,逻辑计算是一种计算的基本单位。

因此,利用分子执行逻辑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分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很多种材料可以用来构建逻辑的大门,例如:核酸,生化酶[5-11]。

基于DNA的逻辑系统已最引人注目[12-15]。

最近,DNA自组装和纳米粒子的组合已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16-19]。

纳米粒子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的小颗粒。

常用的纳米粒子是金,银和半导体量子点。

重要的是,最广泛使用的是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它是稳定的,均匀的,具有较强的化学结合能力。

DNA 逻辑计算模型2014Figure 1在本文中,逻辑计算模型是利用DNA纳米构造,结合的DNA /金纳米粒子的颜色变化的技术的结合物和DNA计算。

简单的逻辑计算被认为是由于DNA改变自组装的颜色改变。

同时,一系列操作计算模型被建立,通过这个方法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解决了。

为了扩大这个逻辑纳米计算系统,一种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的分子检测方法被开发。

重要的是,几个关键技术(DNA自组装,DNA/Au纳米粒子共轭,金纳米粒子聚集的颜色改变)被利用到了这个分子计算模型中。

1.背景介绍1.1基于DNA的逻辑计算随着电子纳米粒子技术和分子信息处理的发展,DNA逻辑计算已越来越引人注目。

不仅被用于基因工程和疾病诊断,而且还用于并行计算,纳米信息处理和分子密码。

在2000年,毛首先在journal nature中报道了一个简单的用于DNA自组装的DNA逻辑机器[20]。

在2003年,Stojanovic组装了一个用于DNA加速溶剂萃取的DNA逻辑计算模型。

后来,在2006年,另一个DNA逻辑计算通过一个来自加利福利亚技术学院的研究组在science中被报道出来[22]。

在2010年,ItamarWillner的研究组建立了一个利用脱氧核酶的分子计算模型。

这项研究被评为创新系统的研究[23]。

所有的这些研究提供了为未来努力的方向。

然而,大多数的研究用于DNA或生化酶。

因此,该单元结构简单。

除此之外,这种检测方法可能有点复杂。

事实上,传统的检测方法有一定的缺点,例如多个程序,长期成本和大型设备的可靠性[24-26]。

因此,这些剩余的某些方面可以在DNA逻辑计算模型中改进。

1.2在DNA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复合物中的颜色改变DNA的纳米影响因子的形成总是精确的控制是一个研究目标。

为此,DNA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复合物中的颜色改变的技术迅速发展。

其原理是一个随机的纳米颗粒系统的精确控制DNA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

对于金纳米粒子(量子尺寸,纳米表面),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整个系统的吸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在宏观层面,反应体系将改变颜色(图1),分子中的细微的差异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反应颜色改变的特性是稳定的。

除此之外,时间和步骤需要检测少的很多,因为这些结果可以被肉眼发现,大型设备是不必要的。

在1996年,Mirkin et al.[27]在science首次报道了自组装DNA /金纳米粒子的颜色变化的系统。

此后,更多的研究是在多分子信号检测,分子计算,纳米芯片纳米电子学,和基因工程等领域。

到目前为止,研究已成为多学科的重点包括分子的信息处理,分子计算,与纳米技术。

2.实验方法2.1逻辑算法,自组装结构,和DNA序列设计在传统的电子计算机,数据是由二进制系统的电子或光学信息处理,其中“0”是指一个较低的电压和“1”表示一个更高的电压。

基本逻辑运算包括三个逻辑系统:AND,OR和YES。

YES是最简单的逻辑门的装置。

在YES门系统中,结果值取决于下列关系:输入1输出1,输入0输出0。

在OR门系统中,真正的结果是只有两个输入值1。

在AND门系统中,真实的结果是只有当两个输入的值是1。

它是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逻辑运算只使用三个逻辑大门;因此,更复杂的逻辑大门已建立,如XOR和XNOR门。

除此之外,设置操作,也可以通过逻辑运算的实现。

设置意味着组件包括具有相同特征的东西。

在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扩大的有限集的概念到无穷集。

之后,设定操作成为现代数学中的一个基本的分支。

设定的图1.DNA /金纳米粒子结合物和颜色变化的聚集原则操作在计算机,信息和密码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实验中,DNA自组装结构作为基本的计算模型,通过DNA杂交技术和DNA /金纳米粒子的颜色变化得到的结果。

基于逻辑计算模型,简单的集合运算进行了。

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步:DNA /金纳米粒子的逻辑计算模型的构建在建立模型过程的逻辑运算,有两个主要的方面:DNA序列的设计和DNA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

首先,DNA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是根据计算原理建立了。

第二,适当的DNA序列的各种限制,产生。

在DNA序列设计,发夹结构,聚合物,和错配应避免。

为了方便地控制杂交,长度为10 bp的选择的杂交位点。

然后,对信息的DNA的长度为20 bp (两部分,正面和背面)。

另外,DNA直接链接到金纳米粒子的长度为15 bp,包括“臂”区域组成的聚-T(5 bp)的区域。

在这项工作中使用的DNA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如图2所示。

一个是双链DNA结构没有失踪,它可以自我组装和连接在金纳米粒子相互聚集,导致。

第二结构有一个失踪的双链DNA,不能形成自组装结构或导致聚集。

本实验中使用的DNA序列如表1所示。

第二步:添加包含不同信息的DNA链。

根据特定的DNA序列,不同的杂交结构,产生的结果。

第三步:通过检测DNA /金纳米粒子的聚集物,计算结果从逻辑计算模型的输出。

2.2DNA和金纳米粒子共轭在这项工作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DNA和金纳米粒子共轭。

15 nm的金纳米粒子与巯基DNA链被用于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巯基DNA链被激活的二硫苏糖醇(DTT),然后,用乙酸乙酯提取两次。

(2)“激活”的巯基DNA样品中添加到“金纳米粒子溶液直接1μM的最终浓度(1米= 1摩尔升-1),并培养24 h。

(3)然后,一个“老化”进行了。

多聚磷酸钠缓冲液(pH 7)被添加到0.01米后,NaCl 浓度逐步增加到0.2米。

图2.DNA的结构和由此产生的颜色变化(DNA位除以“/”的名字)。

表1.本研究中使用的DNA序列aName Sequence (5′ to 3′) Name Sequence (5′ to 3′)A1 TCTGGCACTATGACAAGCGA B-S1 TAGTGCCAGATTTTT-Sha)A2 TCTGGCACTATCGCTTGTCA B1 CCCTGCTTCGTCGCTTGTCAA3 TTCTGGCACTATTGACAAGCGA B2 TCTGGCACTACATACGCATTA4 CGAAGCAGGGAATGCGTATG B3 TCTGGCACTACACAAGACAAGGTTTA5 TCTGGCACTAAAACCTTGTCTa) SH:巯基DNA。

(4)通过离心分离除去未结合的DNA在13200分钟-1为30分钟(5)得到的DNA /金纳米粒子结合物的溶解在多聚磷酸钠缓冲液(pH值7),和存储在4︒C.主要材料如下:磷酸氢二钠磷酸,磷酸二氢钠,氯化钠,DTT,乙酸乙酯醋酸(所有化学品的分析级)15 nm金纳米粒子;所有的DNA样本来自上海生工。

设备:α成像仪,安科TGL-16离心机,生物光度计( [德国] 埃彭多夫;),埃尔加超纯水系统,赛多利斯电子天平。

2.3计算模型的反应条件在每个反应系统,体积的纳米粒子溶液的标记通过特定的DNA链的DNA 样本为100μL.分别加入浓度为1μM,和氯化钠加入0.2μL。

然后将样品放在80︒C10分钟前被逐渐冷却至室温。

在反应结束时,实验结果记录(颜色变化或无颜色变化)。

所有的反应一式三份进行独立样本。

3实验结果3.1基本的逻辑模型的计算结果逻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在图2中的DNA自组装结构。

在DNA双链结构完整构型金纳米粒子能够接他们,和金纳米粒子的聚集体的形成。

这导致系统的吸收减少,和颜色从红色变紫色。

相反,当样本缺乏某些组件DNA双链金纳米粒子的结构,不能被连接,并且没有聚集产生的。

在这些条件下,吸收该系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颜色改变(图三)“是的”门是最简单的逻辑器件,其中只有一个信息信号中加入。

在逻辑模型,所得到的值取决于以下关系:输入1输出1;输入0输出0。

在这个模型中,该组件包括:DNA /金纳米粒子的结合物(附DNA链b-s1),和DNAA1(图3)。

在运行过程中,DNA链A2作为信息信号。

信号时输入(值增加1),产生的结果(颜色改变)。

相比之下,没有输入信号(价值0添加),没有得到结果(颜色没有改变)。

从DNA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的观点,当没有信号输入,DNA链的A1是唯一能够连接金纳米粒子的一端,而不产生聚集(图2)。

使检测方便,设立对照组没有DNA信号添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