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自尊水平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自尊水平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儿童孤独量表(CLS),对小学儿童自尊水平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1)自尊水平与孤独感在性别上均表现差异不显著;(2)在自尊水平上,城乡儿童差异显著,城市小学儿童得分高于乡村儿童,孤独感程度城乡差异不显著;(3)自尊水平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小学儿童自尊孤独感
一、引言
孤独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令他满意的程度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就产生了。

”国外对孤独感的科学研究开始于1970年代末,1973年,Weiss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的文章,开创了孤独感研究的先河。

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自20世纪70年代城乡后期开始了对成人孤独感的研究。

创制了广为采用的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t Losangels)孤独量表。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成人孤独感研究的推动下,对儿童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开始萌芽。

在此之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不会体验到孤独感,其实孤独感是很常见的,不仅青少年和成人会体验到,而且儿童也能体验到。

孤独感会造成儿童相当大的痛苦,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这种孤独体验与抑郁和被遗弃感相联系,使儿童找不到社会归属感,产生寂寞、无助等不良情绪反应,形成稳定的孤独感模式,严重威胁儿童的心理健康。

因此儿童青少年的孤独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学者池丽萍、辛自强对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

陈会昌、谷传华等考察了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赵冬梅、周宗奎也对童年中期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被同伴拒绝、没有朋友或虽有朋友却不能满足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都与孤独感有关。

周宗奎、范翠英研究了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发现焦虑程度是影响其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在深入探讨影响孤独感的相关因素时,人们也注意到人格因素与孤独感之间的内在联系。

Jones的研究指出,孤独感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缺乏社会技能;二是情绪的激发和冲突;三是低自尊;四是消极的态度。

提出了自尊与孤独感之间存在联系。

自尊是一个人基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所产生的自我体验。

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简言之,自尊是在一个人在对待自己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小学儿童的自尊受到父母、同伴和教师积极评价的影响。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交友状况和师生关系都与儿童的自尊有高度相关。

而国内
关于儿童自尊水平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

本研究试图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自尊水平与孤独感的关系,以期待对小学儿童健康教育实践有所启发。

二、材料与方法
1被试
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济南章丘党家镇小学五、六年级随机抽取166名学生作为被试,剔除无效问卷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61份。

其中男生79人,女生82人;城市儿童80人,乡村儿童81人。

2.研究工具
(1)自尊量表(SES)
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其中各有5项为正向和反向计分。

属于自陈量表。

每项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4分。

总分在10~40分之间。

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

(2)儿童孤独量表(CLS)
该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16个项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

另外8个项目为补充条目,使被试对其它问题更坦诚和轻松,不计分。

其余16项中,6项为正向积分,10项为反向计分。

每项采用1~5级计分方法。

总分在16~8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强。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将上述两种问卷合订成册,测验采取集体方式实施,全部测验内容一次性答完,时间约10分钟。

3.数据管理与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自尊水平和孤独感的性别比较
结果显示,在性别差异上,男生的自尊水平平均得分和标准差为29.72±3.42,女生的自尊水平平均得分和标准差为29.55±3.55,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t=0.314,P=0.754>0.05);男生的孤独感平均得分和标准差为29.72±3.42,女生的孤独感平均得分和标准差为25.82±7.15,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t=0.851,p=0.396>0.05)。

2.自尊水平和孤独感的城乡比较
结果显示,城市小学儿童自尊水平平均得分和标准差为30.35±3.56,乡村小学儿童自尊水平平均得分和标准差为29.18±3.36。

经t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2.107,p=0.037<0.05)。

城市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为26.84±8.24,乡村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为25.97±6.83,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t=0.725,p=0.470>0.05)。

3.自尊水平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
被试自尊量表(SES)得分与孤独感量表(CLS)得分之间的Person相关为-0.255,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被试自尊水平越高,其孤独感越弱。

4.高自尊水平组与低自尊水平组之间孤独感得分t检验
按自尊量表(SES)得分平均值将被试分为两组,低于平均分的为低自尊水平组,高于平均分的为高自尊水平组。

经t检验(表3)表明,高自尊水平组与低自尊水平组之间孤独感得分有显著差异(t=3.260,p=0.001<0.05)。

四、讨论
1.自尊水平和孤独感的性别比较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自尊水平上,小学儿童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这与Fleming等人对自尊量表(SES)与性别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

并且和绝大多数关于儿童青少年自尊研究的结论以及Watkins和董奇在中国被试上所得的结论一致。

至于为什么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男女两性在整个自尊上的因素结构是相似的,但女性在一些因素上的得分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另一些因素上的得分则高于女性。

在孤独程度上,男女儿童性别差异不显著。

这一结果与Cassidy和Asher、Margalit及Galanaki和Kalantzi-Azizi等人的研究发现一致。

2.自尊水平和孤独感的城乡比较
城乡小学儿童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城市学生的自尊水平高于乡村学生。

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被试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异。

西方有关研究者发现,个体的自尊与所处的社会阶层或社经地位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自尊存在差异。

虽然近年来乡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总体上还与城市存在差距。

这种城乡差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个体社会化经验历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城乡儿童在自尊水平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另一方面,城乡儿童自尊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他们所获得的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程度不同。

80年代,Harter等人对自尊和社会支持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发现知觉到的来自重要他人的支持与自尊之间的相关在0.50~0.65之间。

高、中、低的社会支持相对于高、中、低的自尊水平。

城市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高于乡村儿童,表现在教育方式上,城市儿童的父母更注重方法和技巧,倾向于采用鼓励和称赞等正向积极强化手段,提高了儿童自我评价和价值感。

而乡村儿童父母由于存在文化程度较低、长期在外打工等问题,教育能力不足,教育精力不足,使乡村儿童缺少来自家庭的积极鼓励。

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和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

Cooley的“镜中自我”理论强调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是个体自尊的来源。

认为来自他人的积极关注形式,如赞许和尊敬等是决定自尊的关键因素。

而这种赞许和尊敬可被称为社会支持。

城市儿童较乡村儿童获得了更多的鼓励与关注和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表现出较高的自尊水平。

城乡儿童在孤独感程度上表现不显著。

这一结果与张文新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

可能是由于工具因素和存在样本文化差异等原因。

3.自尊水平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自尊量表(SES)得分与儿童孤独量表(CLS)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说明被试的自尊水平越高,其孤独感越低。

高自尊水平组与低自尊水平组之间孤独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也可以指出,自尊水平时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Maslach指出,自尊的发生就是一个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义的过程。

根据艾里克森的社会认知理论,小学儿童正处于成就与自卑的阶段,面对勤勉与自卑的消极情绪危机。

他们特别注意别人给自己的反馈,他们对自我的评价部分是来自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受到家庭和学校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家庭结构等,都会影响儿童对自己的评价积极与否和自尊水平的高低,各种家庭因素对孩子自尊水平的影响,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点,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对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儿童自尊的水平;相反,父母对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

当父母对子女给予更多关心、温暖与理解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减少对个体心理发展不利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个体形成较高水平的自尊。

反之,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个体自尊的形成,进而影响到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高自尊的儿童对自己有着积极的情感和评价,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倾向于做出一些亲社会行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伴关系良好的儿童,其孤独感程度较低。

相反,低自尊水平的儿童,具有较低的自我评价及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常常回避社会交往,导致同伴关系发展不良,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自尊水平对小学儿童孤独感程度的重要影响及被试在自尊水平与孤独感程度之间表现出的显著负相关。

五、结论
对小学儿童自尊水平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发现:
(1)自尊水平与孤独感在性别上均表现差异不显著;
(2)在自尊水平上,城乡儿童差异显著,城市小学儿童得分高于乡村儿童,孤独感程度城乡差异不显著;
(3)自尊水平得分与孤独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