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中医诊疗常规(精)

合集下载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感冒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来缓解症状、促进痊愈。

中医认为,感冒发烧具有外感内邪、热邪犯肺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的病情和体质,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一、外感风寒型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外感风寒型感冒发烧主要表现为寒战、恶寒、头痛、咳嗽等,舌苔白薄,脉浮缓。

治疗时可以采用以下中医辨证施治方法:1. 解表散寒:选用草决明、板蓝根等药物,具有祛除风寒、解表散寒的作用,可通过中药煎剂或者药物颗粒来服用。

2. 按摩风池、大椎、太阳穴等穴位: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头痛、鼻塞等症状,缩短病程。

二、外感风热型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外感风热型感冒发烧主要表现为咳嗽、喉痛、鼻塞、发热等,舌苔黄腻,脉浮数。

治疗时可以采用以下中医辨证施治方法:1. 清热解毒:使用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可以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2. 茶饮:可以饮用菊花茶、薄荷茶等,这些茶饮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三、肺热痰火型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肺热痰火型感冒发烧主要表现为咳嗽、喉咙疼痛、痰多、烦躁等,舌苔黄腻厚,脉滑数。

治疗时可以采用以下中医辨证施治方法:1. 清肺化痰:可使用枇杷叶、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2. 饮食调理: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梨汁、苹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四、脾胃虚弱型感冒发烧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脾胃虚弱型感冒发烧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易疲劳等,舌苔白薄,脉缓弱。

治疗时可以采用以下中医辨证施治方法:1. 补益脾胃:可选用党参、黄耆等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 调理饮食:可以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煮熟的杂粮、蔬菜等,避免生冷油腻的食物。

总之,针对儿童感冒发烧,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能够针对孩子不同的体质和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仅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愈,仍需咨询医生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发热待查诊疗常规

发热待查诊疗常规

发热待查的诊疗常规一、概述:1、发热的定义:发热(fever,pyrexia):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使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当晨起休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C以上时称为发热。

正常人体温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3〜37.21C,直肠温度(肛门测量)36.5〜37.71C,腋下温度(腋窝测量)36.0〜37.01℃。

2、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待查又称未明热或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o(1).发热持续2〜3周以上;(2).体温数次超过38.3;(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3、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1)、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C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2)、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X106/L,体温大于38.3C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3)、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4)、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

目前,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二、发热的机制PGE'蜕其范]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加管运动中枢内讪件致妙昭if匚管收耶产热口.嗨卸刖,内皮用1肝1及"他I单核武活索引已.u广细胞激活闺7G4发热巨嗡和I胞内皮细胞楙巴细胞此他却I 胞4- 凌素壮反您毒爽拽■也热刖“小》断PC前列腺累PG3前列腺素耳三、发热的病因(原因):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非感染性疾病:(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实体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高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高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高热体温在39℃以上统称高热。

可由很多疾病引起,绝大多数急性高热为感染性发热,主要属于中医学外感实证发热的范畴,常见于温病的病程中。

多因外感六淫,尤其是温热火邪所引起。

由于病情的轻重不一及其演变发展,所以在病理阶段上表现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者的不同。

一般初起邪势轻浅者多见卫分证,继则传入气分,进一步表现热甚的现象,如再传入营分、血分,则可发生热极化火或热极生风的危重证候。

有的因邪热内闭,可以出现热传心包证。

至于具体情况则因病而异,必须在辨证的同时结合辨病,除针对高热采取紧急措施外,还当尽快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

必要时当中西医结合抢救。

【诊断】1.要注意起病的季节,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无接触史,以往得过什么传染病,接受过哪些预防注射。

2.要了解起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和演变经过,以协助分析高热原因。

大多数感染性发热起病急骤,病程较短。

根据体温波动情况,不同疾病可出现不同热型。

例如:①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C左右,达数日或数周,一天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伤寒极期、中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②弛张热(体温在39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一天内体温差别达2℃以上),多见于化脓性感染、伤寒极期、败血症、急性血吸虫病等;③间歇热(体温呈规律性波动,突发寒战、高热、出汗,热退后正常,间歇1~2日复作),多见于良性疟;④回归热(突发高热,稽留数日后自退,隔周后再同样发作,可反复多次),为回归热病所特有;⑤波状热(与回归热不同之点为体温逐渐升高又逐渐下降,缓解数天至数周后再度发热,体温曲线呈波状起伏,可反复多次),多见于布氏杆菌病;⑥不规则热(体温波动无规律性),可见于风湿热、某些感染性发热的初期或经治疗后及肿瘤等。

但由于抗感染药物的及时应用,现临床上已少见上述典型热型。

3.了解伴随的不同系统和器官的症状,结合全面体格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分析高热的原因。

必要时当配合有关的化验、X线检查及B超检查等。

中医科诊疗常规

中医科诊疗常规

第二十四篇中医科疾病第一章外感病证第一节感冒【概述】感冒是由于外感风邪或时行邪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脉浮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要点】(一)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脉浮。

(二)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楚、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三)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

(四)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五)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六)本病应注意与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一)风寒证症状: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二)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加减。

(三)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四)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加减。

外治疗法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

第二节急性发热【概述】急性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伴有面赤、烦渴、或有恶寒、脉数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西医学中各种急性感染性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可参考本证辨证论治。

发热的中医诊疗常规(精)

发热的中医诊疗常规(精)

发热的中医诊疗常规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

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均可引起。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所致,主要分为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多见于组织损伤严重创伤、恶性肿瘤、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脑外伤等。

[诊断 ]1 体温在 37.3℃以上,可高达 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 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 临床表现有与原发疾病相关病症及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3 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

4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 X 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常可有异常发现。

发热程度分级:口腔温度:低热 37.3~38℃(99.1~100.4F中等热 38.1~39℃ (100.6~102.2F高热 39.1~41℃ (102.4~105.8F超高热 41℃腋窝温度:低热 37.5℃~38℃中热型 38.1℃~39℃高热型 39.1℃~40℃超高热 41℃及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 40.6~41.4℃ (100.4~102.0F , 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 42℃以上 2~4H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

体温高达 43℃则很少存活。

[治疗 ]:一般治疗: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感染严重者配合抗生素治疗, 脑外伤者予以手术、脱水等相应治疗。

体温超过 38.5℃时酒精擦浴大血管分布的地方, 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等, 高热不退者配合解热镇痛药、冬眠合剂及冰毯冰帽降温。

发热中西医诊治

发热中西医诊治

发热中西医诊治发热(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作为临床的常见症状,常见于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

也可由其他如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外伤手术及肿瘤等引起。

【诊断策略】1.问诊要点重点询问病史、既往史、伴随症状(包括流行病学史)。

(1)病史:应当问清患者发热的情况,起病缓急,发热时间和最高体温。

急性发热常常伴有感染。

在体温和感染程度上,两者有一定的联系。

(2)流行病学史:患者来自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季节、旅游史,接触感染史、预防接种史,尤其疑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史很重要。

家中与周围有无类似病例,如与麻疹患者接触史,最近有无外出史。

食物中毒性感染暴发性流行时,食物与水的细菌性检查极为重要。

(3)起病:判断起病的缓急,发热前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一般寒战常见于突然高热,为肺炎球菌肺炎、泌尿系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输血或输液反应等。

各种严重感染,由于细菌不断侵入血液,病程中可反复出现寒战。

应当指出,对发热患者滥用解热药可人为地引起大量出汗,甚至引起脱水、虚脱,年老患者可产生直立性低血压而晕厥。

(4)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具有特殊的热型,可为诊断提供帮助,常见的热型有以下6种。

稽留热:多为高热,常持续在39~40℃或以上的高水平,24h体温波动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 体温波动2℃,较多见于风湿热、败血症、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等。

间歇热:24h温差大,波动在正常与高热之间,或高热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如疟疾、肾盂肾炎、回归热、淋巴瘤、布氏杆菌病及周期热等。

波状热:热度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常温,如此反复有似波浪,可连续达数月之久,见于布氏杆菌病。

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的规律,热度高低不等,呈不规则波动,见于流行性感冒、阿米巴肝脓肿、肺结核、癌性发热等。

关于发烧的中医诊断名词解释

关于发烧的中医诊断名词解释

关于发烧的中医诊断名词解释发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之一,通常是由于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在中医中,发烧被称为“热病”,是一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综合表现。

中医诊断发热病症的方法多样,包括望、问、切、闻等。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发热的相关术语和概念。

首先,中医将发热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实热和虚热。

实热主要是指由于外感风热、湿热、火热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发热症状。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出现面红、口渴、脉象滑数等症状。

中医推荐采用清热解毒、消炎等方法来治疗实热所引起的发热。

虚热则是由内因引起的发热,包括慢性疾病、体力透支、气血不足等。

虚热的表现是身体虚弱、阴虚、热感等,治疗方法主要是滋养阴液,调和气血。

其次,中医还将发热按照发烧持续时间和特征进行分类。

持续发热是指体温在38℃以上,连续五天以上的病情。

这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免疫系统反应等引起的。

间歇发热则是指体温在正常和发热之间交替变化,通常间隔一天或几天。

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患者的具体病因。

中医治疗发热的方法主要包括辨证施治、药物调理和饮食调节等。

此外,在中医的诊断中,还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来形容发热病症及其相关症状。

比如,暂时性的发热被称为“微热”,通常指体温处于37℃-38℃之间。

微热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但也要引起重视,因为它可能是疾病的早期表现。

另一个诊断术语是“热毒”,这是指由于湿热、火热等致病因素引起的发热和炎症病变。

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红肿、疼痛等,中医治疗热毒常常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医的诊断方法强调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气色。

中医医生会通过望、问、切、闻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面色等;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切诊是通过按压脉搏来判断体内的病理情况;而闻则是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来判断病情。

这些综合观察和询问的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诊断。

中医急诊学第一章发热

中医急诊学第一章发热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病因病机】
病机 1、邪郁化热
2、虚邪留滞
3、虚实互结
【诊查思路】
1、望诊
满面通红为实热证,两颧潮红为虚热证 望舌:舌质(色、质);舌苔 咽喉红肿灼痛为实热证;色红肿痛不显为阴虚证。 皮肤现深红色或紫红色斑疹,多为邪热亢盛,内迫营血。
【诊查思路】
2、闻诊
呼吸气粗而喘者,伴有神志不清,语无伦次,为热扰心神。 倦怠神疲,气息微弱,为元气不足。
【分证论治】
3、营血炽热 治法:清热透营,凉血解毒 方药:清营汤加减送服安宫。
4、里虚邪郁 治法: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加减:阴虚明显,减黄芪用量,加用当归六黄汤;血虚,可用当归补血汤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当归补血冲剂。
读经典,深思考,中医思维很重要; 勤临证,多相应的监护、吸氧
【急救处理】
(一)综合救治
中药擦浴: 麻黄汤、升降散分别用于风寒、风热证擦浴 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辨证使用:外感邪毒用瓜霜退热灵、清开灵;热盛惊
厥用紫雪丹;热扰神明用安宫。辨证使用 ,热毒宁、醒脑静、痰热清、清开灵等。 针刺疗法:取大椎、风池、合谷、曲池、十宣等穴位。
【诊查思路】
3、切诊
多见数脉,脉数而有力为实热 脉数而无力为虚热
脉浮多因外感
【诊查思路】
4、问诊
是否有恶寒、恶风、汗出等表现; 还应询问预防接种史、传染病接触史和居住生活史
【诊查思路】
5、危重程度判断
合并惊厥,出血,或伴发脱证、神昏者,提示病情危重。
【诊断】
(一)疾病诊断
以发热为主症,体温超过38摄氏度,舌红,脉数。 起病急骤,常有明显的受凉、疲劳、饮食不节等病史。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常规诊疗——感冒感冒是一种由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的病证,导致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这种病证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也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症状;2.痒或痛、咳嗽;3.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4.四季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5.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6.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中成药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外治疗法3.1 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适用于各证型感冒;3.2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

中医诊疗常规

中医诊疗常规

中医诊疗常规一、绪论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诊疗常规是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套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诊疗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技术。

二、四诊合参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是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舌苔、脉搏等情况进行望诊,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进行闻诊,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了解病情进行问诊,最后通过切取患者的脉搏进行切诊。

三、望诊望诊是中医诊疗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和面色来判断疾病。

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面色、面容、目神等来了解其气血的情况,判断出是否有病情发生。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色等情况来判断其身体内部的状况。

四、闻诊闻诊主要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病情。

中医认为声音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例如声音沉重可以表示体内有湿气积聚,声音嘶哑可以表示有体内有火热等。

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患者的呼吸和咳嗽来判断肺部的状况,进一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五、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医生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了解病情和病史。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如何产生的、症状的轻重程度以及其他相关的病史等。

通过这些信息,医生可以进一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六、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断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切取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中医认为脉搏可以反映人体的阴阳、虚实等状况,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医生在切诊过程中会观察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等情况,并将其与中医经典理论相结合,从而得出初步的诊断结论。

七、中医诊疗方法中医诊断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以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为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和中草药疗法等。

这些疗法在中医诊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

第十六章中医急诊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3)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4)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西医诊断标准:(1)病毒感染,秋冬春季多见:(2)起病较急,局部症状有喷嚏、鼻塞、流涕、咽部痒、灼热感或咽痛、声音嘶哑或咳嗽,一般全身症状较轻。

(3)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较多的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二)证候诊断(1)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嚏。

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

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舌苔黄腻,脉濡数。

(4)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扶湿、挟滞等兼证。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口服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薄荷(后下)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剂:银翘散加减。

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3.暑湿袭表:解暑祛湿解表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调和营卫方剂:参苏饮加减人参、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干葛、紫苏、前胡、木香、桔梗、生姜、大枣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化痰止咳。

方剂:加减葳蕤汤加减。

生葳蕤、淡豆豉、红枣、生葱白、炙甘草、桔梗、薄荷、白薇(二)辨证使用中成药1.痰热清注射液:清热,解毒,化痰,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证清开灵注射液: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双黄连等注射液: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2.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

发热在中医辨证施护

发热在中医辨证施护

发热在中医辨证施护
发热在中医辨证施护
发热是指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由于外感寒邪,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六淫之邪侵入,而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种症状。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施护如下: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应定时测量体温,有变化时随时测量。

2.注意观察发热的时间、性质并及时记录,向医生报告。

3.观察病人的舌苔、脉象变化,防止发生惊厥、出血和虚脱。

4.高热病人需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清淡素菜为宜,并鼓励病人多进食、多饮水,以增加抗病能力。

5.发热病人忌食油炸、肥甘厚味。

长期低热病人需给予补充大量液体和充足的营养,以补充病人体内物质的消耗。

6.寒证发热宜进热食,忌生冷、瓜果;热证可进清淡饮食和瓜果类。

7.内伤型发热属虚证,按虚证护理,同时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以补阴液为主,应观察出汗部位、出汗的时间及气味,及时报告医生,以配合治疗。

8.风寒型发热针刺大椎、合谷、风池,泻法,针与灸并用。

风热型发热针刺大椎、合谷、风池、少商,泻法,不用灸法。

9.做好病人思想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

10.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应注意病人勿受凉。

嘱病人保持卫生,勤换内衣,使皮肤毛窍松弛,有利于散热。

1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舌炎及口腔溃疡的发生。

高热的诊疗常规

高热的诊疗常规

高热的诊疗常规高热指体温在39.1—41°C,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强烈反应,一般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两大类。

【诊断】(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1.败血症:(1)若是稽留热、弛张热伴有皮脂,皮肤黏膜出现点,心内膜炎、栓塞现象,关节肿痛、贫血,有多发性化脓病灶,白细胞计数常在15000以上,有核左移,中毒颗粒者应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弛张热、双峰热伴有寒战、大汗、早期出现休克征象且持续时间长,可伴有相对缓脉,白细胞计数基本为正常,应考虑为革兰氏阳性菌杆菌败血症。

2.结核病:浸润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可有高热伴咳嗽、咳痰、乏力、纳差、消瘦、盗汗,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分类增加,可行胸片及痰菌检查。

肺外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淋巴结核的高热也常见。

3.伤寒副伤寒:体温先呈梯形上升,继而为稽留热,同时伴有表情淡漠、玫瑰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应考虑该病。

确诊需做肥达氏反应试验及血培养。

4.疟疾:夏秋季节,发热前有明显寒战,继而出现高热、大汗、白细胞计数减少、贫血、脾脏肿大,血或骨髓涂片可找到疟原虫,必要时可做诊断性治疗。

5.呼吸系统感染:高热时伴有咳嗽、咳痰、胸痛,胸片可以帮助诊断。

6.肝脓疡:细菌性或阿米巴性肝脓疡可表现为高热、畏寒、肝区疼痛、肝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CT、X线透视、B超有助于诊断、定位。

7.尿路感染:高热伴畏寒、腰酸、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脓球。

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热伴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及偏瘫者考虑该病,及时做脑脊液检查、脑CT检查明确诊断。

(二)常见非感染性疾病1.风湿热:发热伴关节红肿,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少数病可出现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黏蛋白增高、抗“O”增高应考虑该病。

2.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伴多脏器受累(如肝、肾、心、肺等),面部碟形红斑,关节炎,贫血乏力,血沉增快,抗核抗体阳性,骨髓或血中检出狼疮细胞则确诊。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精选文档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精选文档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第一节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 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发烧患者怎么运用中医治疗

发烧患者怎么运用中医治疗

发烧患者怎么运用中医治疗发热又叫发烧。

中医和西医对发烧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西医往往注重退烧,然而中医则比较重视调节正、邪之气。

那么本次就和大家了解下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临床多见的发热类型1.湿热型此类患者有体热多汗少,以及伴有低烧、高烧,容易反复发作,并且还易被误诊。

属于阴虚证候。

出汗而退烧的人,通常情况下因服用解热药而大量出汗,以致清热祛湿,反复发热。

同时,常伴有胸腹腹胀,食欲减退,食不畅,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全身乏力,舌苔白腻,脉滑或微弱。

给予三仁汤进行治疗(杏仁、制半夏各15g、薏苡仁、飞滑石各18g、白通草6g、白蔻仁、竹叶、厚朴各6g。

)。

用药方面,如果出汗少,需要加入香薷15g、青蒿30g。

如果发高烧还是没有出汗,那么青蒿的用量就需要加大一些。

如果患者小便量较少,需要加入茵陈、猪苓各20g,滑石用量需要加到60g。

如果患者的舌苔较为厚重,则需要将10g草果仁和10g苍术加入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不要用太多,以免产生副作用。

如果热重明显,则需要加入黄柏、黄芩。

并且结合王氏连朴饮。

若患者湿重纳差,适当加入藿香、砂仁,其能够起到减少潮湿的作用。

2. 下焦湿热此种发热常表现为隐匿性,早期出现恶寒、发热,身痛等症状,发热超过7日不愈,邪热侵入体内,与湿予以结合,其会严重影响到膀胱、尿道,从而产生尿频、尿急、小便灼痛、尿黄赤等相关症状。

对于此种情况建议服用八正散、五淋散进行加减治疗。

(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知母,生石膏,知母,党参、麦冬、生地、玉竹、花粉、粳米,甘草)。

若患者伴有高热,则需要加柴胡,如果患者出现重热,应加入白花蛇舌草和蒲公英进行治疗。

3.外感的发热此种症型多见风热、风寒、寒湿侵肺,卫气阻邪而发热。

最常见的症状是风热和外热引起的发热。

例如发热、鼻塞,头痛、身痛,同时还伴有咳嗽,口干、咽痛等症状。

对于此种情况建议使用银翘散进行加减治疗(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淡豆豉、牛蒡籽、车前子,芦根)。

中医科发热诊疗常规

中医科发热诊疗常规

中医科发热诊疗常规发热(fever)是邪毒内侵,正邪相争,营卫失和,或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阳气偏盛而反映到临床的病理症候。

发热是许多发热性疾病的共有特征,一般来说,热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疾病的进退和预后,并且是验证治疗效果的标准。

常见病因(一)感染性发热1.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2.细菌性感染,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心内膜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猩红热、菌痢、丹毒等。

3.支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肺炎。

4.立克次氏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恙虫病。

5.螺旋体感染,如钩体病、回归热。

6.真菌感染,如放线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

7.寄生虫感染,如疟疾、急性血吸虫病、阿米巴肝病。

(二)非感染性发热1.变态反应与过敏,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

2.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

3.组织坏死与血液吸收,如急性溶血、急性心肌梗塞、内出血、肢体坏死、大面积烧伤。

4.血液病、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癌肿、肉瘤。

5.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重度脱水。

6.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脑震荡。

7.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神经官能症。

中医学认为,外邪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因,正衰邪盛、营卫失和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由“毒”致热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理因素。

所以,近年来静脉滴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治疗外感热病,显示了多相药理作用的优势。

①通过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打破了激活环节;②直接进入血液,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粒细胞激活内致热原;③中药静脉滴注可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对抗其毒素;④能调节机体对病原体入侵所产生的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反应,使过高的体温降下来;⑤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性渗出。

临床思维应详细询问发热过程、发热类型与规律性,是否伴有寒战或出汗,并了解各系统的症状,以及预防接种史、传染病接触史、居住生活史等。

中医小儿发热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发热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发热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小儿高热亦是儿科临床常见急诊之一。

患儿易出现神昏、惊厥、甚至死亡。

二、治疗方法
1.艾灸疗法
【主穴】肺俞(双)、足三里(双)。

【操作】暴露上述穴位,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固定在一定距离,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每穴5~7分钟,以皮肤红晕、湿润为度。

每日治疗1次。

2.推拿疗法
【主穴】天门、坎宫、太阳、足三里、涌泉等穴。

【操作】开天门,小儿取仰卧位,术者双手拇指蘸取爽身粉,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小儿眉心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共20次;推坎宫,双手拇指蘸取爽身粉,拇指指腹自小儿眉心分别推向两侧眉梢,共20次;揉太阳,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太阳穴20次;揉足三里,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连续揉30次;推涌泉,用双手拇指指腹轮流自小儿足底推向足尖30次。

每日2次,连续治疗3天,体温可降至正常。

3.中药外敷疗法
【药物】青蒿50g,石膏50g,滑石30g,茶叶20g燕子泥50g,冰片20g。

【操作】上药共研细末加甘油和蛋白适量调成浆糊状,外敷于神阙穴。

盖以纱布,并经常注意敷药湿度,冬季气候寒冷可用鲜葱捣泥调敷,夏秋气候炎热可用鲜丝瓜藤叶捣泥调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的中医诊疗常规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

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均可引起。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所致,主要分为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多见于组织损伤严重创伤、恶性肿瘤、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脑外伤等。

[诊断 ]
1 体温在 37.3℃以上,可高达 39.5℃~40℃,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 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 临床表现有与原发疾病相关病症及外感发热常伴有的其他症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3 具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职业病史等。

4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大便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 X 线检查以及其他针对病因的特殊检查,常可有异常发现。

发热程度分级:
口腔温度:低热 37.3~38℃(99.1~100.4F
中等热 38.1~39℃ (100.6~102.2F
高热 39.1~41℃ (102.4~105.8F
超高热 41℃
腋窝温度:低热 37.5℃~38℃
中热型 38.1℃~39℃
高热型 39.1℃~40℃
超高热 41℃及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 40.6~41.4℃ (100.4~102.0F , 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 42℃以上 2~4H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

体温高达 43℃则很少存活。

[治疗 ]:
一般治疗: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感染严重者配合抗生素治疗, 脑外伤者予以手术、脱水等相应治疗。

体温超过 38.5℃时酒精擦浴大血管分布的地方, 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等, 高热不退者配合解热镇痛药、
冬眠合剂及冰毯冰帽降温。

辨证论治
1 卫表证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喉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方药:风寒证选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等。

风热证选银翘散: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等。

2 肺热证
症状:壮热, 咳嗽或喘促, 痰黄稠或痰中带血, 胸痛, 口渴, 舌红苔黄, 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止咳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

3 胃热证
症状:壮热,口渴引饮,口臭,面赤心烦,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等
4 腑实证
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腹痛、痞满,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或有芒剌,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甘草等。

5 肝胆热证
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目身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等。

6 脾胃湿热证
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或目身发黄,舌苔黄而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胃。

方药:王氏连朴饮:厚朴、川连、石菖蒲、半夏、豆豉、焦栀子、芦根等 7 大肠湿热证
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白芍、甘草等。

8 膀胱湿热证
症状: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小便淋沥涩痛、灼热黄赤,或腰痛及少腹引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八正散: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等。

[其他疗法 ]
1 中成药
1.1 清开灵口服液,每次服 2支,每日 3次,适用于各证型发热者。

1.2 新雪颗粒剂,每次服 1.5g ,每日2次,适用于各证型壮热者。

2 中药针剂
2.1 柴胡注射液,每次 2~4ml ,肌内注射,每日 1~2次。

2.2 穿琥宁注射液 400mg 加入 5%或 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 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

清开灵注射液 40~60ml 加入 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
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 1次。

3 针灸疗法
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曲泽、委中、外关、陷谷等穴位。

4 外治疗法
4.1 滴鼻退热:复方柴胡滴鼻液,每次每侧鼻腔 3~4滴,每 1小时滴 1次。

4.2 灌肠退热:清热灌肠汤或大黄枳实汤水煎取汁 200ml ,高位直肠灌注或保留灌肠 30分钟,每 2~4小时 1次。

[疗效标准 ]
1 治愈:体温正常,症状消失。

2 好转:体温降低,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

3 未愈:体温不降,症状未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