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边角边)
A/ E上截取A/C/=AC; 3、连结B/C/. △A/B/C/就是所要画的三角形.
问: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在△ABC和△DEF中 AB=DE
A
∠ A= ∠ D AC=DF
D
E
求证:1.BD=CE 2. ∠B= ∠C 3. ∠ADB= ∠AEC
知识应 用
例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端A、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 到达A和B 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 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 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 距离.为什么?
A C E D B
探究2
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 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 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A
B
C
D
说一说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种方法判定 两三角形全等? 答:SAS(边角边) 2、 “边边角”能不能判定两个三 角形全等“? 答:不能
B
C
DEΒιβλιοθήκη F∴△ABC≌△DEF(SAS)
练习
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 求证: △ABD≌△ACE
证明:∵∠BAC=∠DAE(已知) ∠ BAC+ ∠ CAD= ∠DAE+ ∠ CAD ∴∠BAD=∠CAE 在△ABD与△ACE AB=AC(已知) B ∠BAD= ∠CAE (已证) AD=AE(已知) C ∴△ABD≌△ACE(SAS) A
A B'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2、如图AB=AC,AD=AE,求证:(1)∠B=∠C (2) ∠BDC=∠BEC
课后反思:
2、如图2已知AB=AC,AD=AE,∠1=∠2,
求证:△ABD≌△ACE
证明:∵∠1=∠2( )
∴∠1+__=∠2+__( )
即∠BAD=∠CAE
在△ABD和△ACE中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学习体测】
课题: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学习目标】
1、会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根据两边与夹角对应相等)
2、理解并掌握边角边的判定方法
3、利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探究具备“SSA”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自学展示】
认真阅读课本第8-1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2,注意画图时的规范,用尺规作图注意画法。
2、通过画图发现规律: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合作探究】3、认真学习例2后,我们得到:在证明两个三角形中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通常通过证明_________来解决。
4、自学后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示的内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质疑导学】
1、如图1已知△ABF与△DCE中,∠B=∠C,
BE=CF,AB=CD,则△___≌△____
第十一章 11.2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5)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一般不用.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重点)
例 1:如图 1,已知 AD 是△ABC 边 BC 上的高,E 为 AC 上 一点,BE 交 AD 于 F,且有 BF=AC,FD=CD.求证:BE⊥AC.
图 1
思路导引:先证△BDF≌△ADC,推出∠2=∠C,进而可 推出∠BEC=90°.
第 4 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HL”定理
斜边 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________ (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2.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SAS,即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HL,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 形全等. (3)ASA 或 AAS,即有一条直角边和一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AAS,即斜边和一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知识综合)
例2:如图 2,AC⊥BC,AD⊥BD,AD=BC,求证:△ACE ≌△BDE.
图 2 思路导引:先证 Rt△ABC≌Rt△BAD,推出 AC=BD,再 证△ACE≌△BDE.
证明: ∵AC⊥BC,AD⊥BD, ∴∠C=∠D=90°.
在 Rt△ABC 和 Rt△BAD 中,
证明:∵AD⊥BC,∴∠BDA=∠ADC=90° , ∴∠1+∠2=90° . 在 Rt△BDF 和 Rt△ADC 中,
BF AC ,∴Rt△BDF≌Rt△ADC(HL). FD CD
∴∠2=∠C.∴∠1+∠C=90°.
∴∠BEC=180°-(∠1+∠C)=90°.
∴BE⊥AC. 【易错警示】HL 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证明全等的公理,不 是所有三角形都适用的.在运用此公理之前,应先说明三角形 为直角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
2.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相等,且它们夹的两边也分别相等。
3.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相等,且两个角的夹的两边也分别相等。
4.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且它们夹的两边分别相等。
5.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相等,且两个角的夹的两边分别相等。
6.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分别相等,且它们夹的角相等。
7.两个三角形的一边相等,且两个边的夹的角相等。
8.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相等,且它们夹的一个角相等。
9.两个三角形的一边相等,且两个边的夹的一个角相等。
10.两个三角形的一角相等,且两个角的夹的一边也分别相等。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
有两角和它们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在△ABC与△DEF中
A
BC=EF ∠C=∠F
∠B=∠E
B
C
D
∴△ABC≌△DEF(ASA)
E
F
B
如图,应填什么就有 △ADC≌ △BOD
∠A=∠B(已知)
(已知) ∠C=∠D (已知) ∴△ADC≌△BOD( )
∠A/ =∠A, ∠B/ =∠B 。
已知:任意 △ ABC,画一个△ A/B/C/,
使A/B/=AB, ∠A/ =∠A, ∠B/ =∠B :
/ / 画法: 1、画A B =AB;
2、在 A/B/的同旁画∠DA/ B/ =∠A , ∠EB/A/ =∠B, A/ D,B/E交于点C/。 △A/B/C/就是所要画的三角形。
(已知 ) ∠B=∠C(已知 ) AE=A’D(已知 )
∴ △ABE≌△A’CD(AAS)
E B D C
D
已知,如图∠1=∠2, ∠C=∠D 求证:AC=AD
A
1 2
B
C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作业
必做题:教材P15——5、6; 导航P8——1-5 选做题:教材P16——11
导航P9——1-4
C O D
A
例题讲解:
例1.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 BE和CD相交于点O,AB=AC, ∠B=∠C。 求证: △ABE≌△ACD
D O B C A E
知识应用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 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 C,D,使BC=CD,再定出BF的垂线 DE,使A, 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 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2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了SSS、SAS、ASA、AAS四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边的相关运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学习逐渐从直观形象向抽象逻辑转变。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SSS、SAS、ASA、AAS四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SSS、SAS、ASA、AAS四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判定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三角形图形,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拼图、制作风筝等,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第1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1.如图 2,在△ABC 中,AB=AC,BE=CE,则由“SSS” 可以判定( C )
A.△ABD≌△ACD C.△ABE≌△ACE
图2 B.△BDE≌△CDE D.以上都不对
2.如图 3,已知 AB=DE,DF=AC,BC=EF,则△ABC 与△DEF 的关系是___全__等___,理由____S__S_S___.
图3
3.已知:如图 4,AB=AC,AD=AE,BE=CD.求证: △ ABD≌△ACE.
图4 证明:∵BE=CD,
∴BE-DE=CD-DE,即 BD=CE.
BD CE
在△D
AC AE
,
∴△ABD≌△ACE(SSS).
图1 思路导引:连接 BD,由“SSS”可证△ADB≌△CBD.从而推 出∠A=∠C.
解:连接 BD.在△ADB 和△CBD 中,
AD CB
AB
DB
CD BD
,∴△ADB≌△CBD.∴∠A=∠C.
【规律总结】当图形中有两组对应边相等时,可在图形中 寻找或构造第三边相等,从而求得三角形全等.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 三条边__对__应__相___等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 或“_S_S_S___”. 2.利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格式
(1)写出要证全等的两个三角形. (2)写出所需的三个条件,并用大括号括在一起. (3)写出结论,标明根据.
边边边(SSS)(重点) 例题:如图 1,已知 AB、CD 相交于 O,且 AB=CD,AD =CB.求证:∠A=∠C.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含答案)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题号一1 二2 三3 四4 五5 六6 七7 八8 得分度的反复训练才能取得跟多的收获,我们设计的试卷主要就是从这点出发,所以从你下载这张试卷开始,就与知识接近了一步。
◆课堂测控测试点斜边,直角边1.如图,△ABC中,AB=AC,AD⊥BC于D,由_______可证明△ABD≌△ACD,从而有BD=______,∠B=________.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如图,已知AB=CD,DE⊥AC,BF⊥AC,DE=BF,求证:AB∥CD.4.(研讨题)“有两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命题对吗?下面是小松、小强、小红三位同学的看法.小松:正确.因为如果两边都为直角边,则夹角是直角,用SAS可以证明它们全等.小强:正确,因为如果其中一边是直角边,另一边是斜边,则可用HL证明它们全等.小红:不正确,如果一个三角形的较长的直角边与较长的直角边相等,•则显而易见两个三角形不全等.请发表你的看法.◆课后测控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一角和一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有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一锐角和其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6.如图,AB=AC,AF⊥BC于F,D,E分别为BF,CF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 B.2对 C.3对 D.4对(第6题) (第7题) (第8题)7.如图,AC⊥BC,BD⊥AD,AC,BD交于点O,如果AC=BD,那么下列结论中:①AD=BC;②∠ABC=∠BAD;③∠DAC=∠CBD;④OC=OD,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8.如图,在Rt△ABC的斜边BC上截取CD=CA,过点D作DE⊥BC交AB于E,则有()A.DE=DB B.DE=AE C.AE=BE D.AE=BD9.如图,AC=AD,∠C和∠D是直角,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线段BC和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10.如图,∠BAC=90°,AB=AC,D在AC上,E在BA的延长线上,•BD=CE,BD延长线交CE 于F,求证:BF⊥CE.[注明:图中标注的∠1,∠2能不能给你启发呢?]11.如图,△ABC中,∠B=90°,AD为∠BAC的平分线,DF⊥AC于F,E为AB上一点,且DE=DC.求证:BE=CF.◆拓展测控12.如图,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高,•且AB=A′B′,AD=A′D′,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ABC≌△A′B′C′.答案:1.HL CD ∠C (点拨:AD 为公共的直角边) 2.C (点拨:两条直角边的夹角为直角) 3.证明:在Rt △ABF 和Rt △CDE 中, ,,AB CD BF DE =⎧⎨=⎩∴Rt △ABF ≌Rt △CDE (HL ),∴∠A=∠C ,∴AB ∥CD .4.小松、小强两学生的回答都片面地理解成这两边是对应的,•即直角边与直角边对应,斜边与斜边对应,故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恰恰命题中漏掉了两个关键字“对应”,就会出现小红同学的分析结果,故小红是正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二字.[总结反思]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C (点拨:C 选项中没有边对应相等)6.D (点拨:图中有△ABF ≌△ACF ,△ABD ≌△ACE ,△ADF ≌△AEF ,△ABE ≌△ACD ) 7.A (点拨:易证:△ABD ≌△BAC ,△AOD ≌△BOC ) 8.B (点拨:连结CE ,则Rt △ACE ≌Rt △DCE ) 9.解:BC=BD .理由如下: 在Rt △ABC 和Rt △ABD 中,,.AC AD AB AB =⎧⎨=⎩∴Rt △ABC ≌Rt △ABD (HL ),∴BC=BD .[解题规律]充分利用公共斜边或直角边证明两直角三角形全等.10.证明:∵∠BAC=90°,∴在Rt △ABD 和Rt △ACE 中,,,AB AC BD CE =⎧⎨=⎩∴Rt △ABD ≌Rt △ACE (HL ).∴∠1=∠2.∵∠2+∠E=90°,∴∠1+∠E=90°,∴∠BFE=90°,即BF⊥CE.[解题方法]结合图形,分析已知条件发现直角三角形全等,得∠1=∠2,再充分利用图中∠2+∠E=90°,从而得到∠1+∠E=90°,这类题目要关注构图的规律.11.证明:∵AD平分∠BAC,∴∠BAD=∠FAD.在△ABD和△AFD中,,90,,BAD FADB AFDAD AD∠=∠⎧⎪∠=∠=︒⎨⎪=⎩∴△ABD≌△AFD(AAS),∴BD=DF.在Rt△BDE和Rt△FDC中,,, BD DF DE DC=⎧⎨=⎩∴Rt△BDE≌Rt△FDC(HL),∴BE=CF.[解题方法]分析结论须证△BDE≌△FDC,但还差一条件,为此先证△ABD≌△AFD得到BD=FD,一般地一次三角形全等不能解决问题时,要细致分析,证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三角形全等.而第一次全等的目的是为证第二次全等服务的.12.可供选择的条件可从以下几条中任选其一:①∠C=∠C′②BC=B′C′③∠BAC=∠B′A′C′④AC=A′C′⑤∠DAC=∠D′A′C′⑥DC=D′C′[解题技巧]这是一道探究题,题目探究△ABC≌△A′B′C′的条件,解题时应先分析已具备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同时联系三角形全等的各种证明方法,•选择出多种满足结论的条件.可以编辑的试卷(可以删除)。
11.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课件___4
注意观察30°角与两边条边的位置关系 注意观察 °
探究
请同学们画一个两边长分别为4cm、 、 请同学们画一个两边长分别为 3cm,并且 边的对角为30° ,并且3cm边的对角为 °的三角 边的对角为 形。 画线段MAN=30°; Ⅰ.画线段 画线段 ° Ⅱ.分别在 分别在AM上截取 上截取AC=4cm; 分别在 上截取 Ⅲ.以C为圆心,3cm为半径画弧,交AN。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 。 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 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你们画的三角形有什么 不同吗? 不同吗?
∴ AD=
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 公共边
巩固 5.如图,已知 如图,已知BD=CD,要根据“SAS”判 如图 ,要根据“ 判 定△ABD≌△ACD,则还需添加的条件 ≌ , 是 。
C
D
A
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 公共边
B
范例 已知: 例3.已知:如图,DC=EA,EC=BA, 已知 如图, , , DC⊥AC, BA⊥AC,垂足分别是 、 ⊥ , ⊥ ,垂足分别是C、 A。 。 求证: 求证:BE ⊥DE 。 B 方法: 方法: D 通过全等得 角相等 A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知识回顾
上一节我们探究了两个 三角形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 三条边对应相等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 边边边” “边边边” 或“ SSS ”
如图,已知 = , = ,求证: 如图,已知AB=CD,AD=CB,求证:∠B=∠D = 证明:连结AC, 证明:连结 A 在△ABC和△ ADC中 和 中 AB=CD(已知) = (已知) BC=AD(已知) = (已知) B AC=AC(公共边) = (公共边) ∴ △ ABC≌ △ CDA(SSS) ≌ ( ) ∴ ∠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案)
(简称“边角边”或“SAS”)
三、夯实基础
1.已知:如图,AB=AC,F、CF.
2.已知:AD∥BC,AD=CB(图3).求证:△ADC≌△CBA.
四、规律总结
1.根据边角边公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找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三个条件.
2.找使结论成立所需条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包括给出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等),并要善于运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
学习
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习
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温故知新
1.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Ⅰ的内容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如图2,AC、BD相交于O,AO、BO、CO、DO的长度如图所标,△ABO和△CDO是否能完全重合呢?
猜想: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五、拓展延伸
1.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
求证:△ABE≌△CDF.
2.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
求证:△ABD≌△ACE
六、自我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麽疑惑?
学案设计
题目
1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课时
5
学校
长岗中学
教者
年级
八年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使用时间
学习
目标
1.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3。4)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教学目标:1、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3、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复习过程,引入新知多媒体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从而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结论,提出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如果只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三、建立模型,探索发现出示探究1,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C与△A'B'C',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你画出的△A'B'C'与△ABC一定全等吗?让学生按照下面给出的条件作出三角形.(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条边为3cm.再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的方式,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出示探究2,先任意画出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A'B'C',并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A B DAB C D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给出例l,如下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例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D=BC,你能把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相互全等的三角形吗?你有几种方法?你能证明你的方法吗?试一试.五、巩固练习书第8页练习.六、小结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七、布置作业:P15习题11.2 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能力、动手能力.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3、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应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究3:已知任意△ABC,画△A'B'C',使A'B'=AB,A'C'=AC,∠A'=∠A.ABCDE教帅点拨,学生边学边画图,再让学生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ABC 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二、交流对话,探求新知根据操作,总结规律: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补充强调:角必须是两条相等的对应边的夹角,边必须是夹相等角的两对边.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例2,如图,有—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D ,使CD =CA ,连接BC 并延长到E ,使CE =CB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 分析: 要想证AB =DE , 只需证△ABC ≌△DEC △ABC 与△DEC 全等的条件现有……还需要……)明确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 练习题: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 求证: △ABD ≌△ACE 证明:∵∠BAC=∠DAE (已知)∠ BAC+ ∠ CAD= ∠DAE+ ∠ CAD ∴∠BAD=∠CAE 在△ABD 与△ACEAB=AC (已知) ∠BAD= ∠CAE (已证) AD=AE (已知) ∴△ABD ≌△ACE (SAS)思考:求证:(1).BD=CE (2). ∠B= ∠C (3). ∠ADB= ∠AEC 四、再次探究,释解疑惑出示探究4,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让学生模仿前面的探究方法,得出结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教师演示:方法(一)教科书10页图11.2-7. 方法(二)通过画图,让学生更直观地获得结论.五、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六、小结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证明线段、角相等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自由表述,其他学生补充,让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七、布置作业P15习题11.2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并能应用它们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经历作图、比较、证明等探究过程,提高分析、作图、归纳、表达、逻辑推理等能力;并通过对知识方法的总结,培养反思的习惯,培养理性思维.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教学难点:探究出“ASA”“AAS”以及它们的应用.教具准备:圆规、三角尺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创设情境一、复习: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有哪些?“SSS”“SAS”那除了这两个条件,满足另一些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也可能全等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另一些条件。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教学设计商州区中学任红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SSS)进行证明。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
教学方法探究,“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印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圆规、直尺、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投影片,回忆前面研究过的全等三角形.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必然存在这六组条件的相等关系;反过来,满足这六组相等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呢?(全等)情景问题: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请你说说小明该怎么办?(学生思考,畅谈看法)教师:前面我们说了,只要同时满足三组对应边相等、三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做事的时候,总是希望用最省力、最少的条件就能解决问题,数学上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能否用最少的条件帮助小明把这个问题解决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探究的问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一)、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探究:1.只给一个条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出示结果作补充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同时也渗透了分类思想,得出结论:只给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得出的过程自然、流畅,学生易于接受。
全等三角形判定经典概要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基础知识一. 教学内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学习掌握综合证明的格式、步骤。
二. 知识要点: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B CDE F(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B DE AC DF BC EF=⎧⎪=⎨⎪=⎩,∴△ABC≌△DEF(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B E BC EFC F ∠=∠⎧⎪=⎨⎪∠=∠⎩,∴△ABC≌△DEF(ASA)。
(3)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 DB E BC EF∠=∠⎧⎪∠=∠⎨⎪=⎩,∴△ABC≌△DEF(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B DEB EBC EF=⎧⎪∠=∠⎨⎪=⎩,∴△ABC≌△DEF(S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R t△ABC和R t△DEF中,∵AB =DE ,BC =EF ,∴R t △ABC ≌R t △DEF (HL )。
AB C DEF注意: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一个必要条件是:有一组对应边相等。
②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情况,可以画图实验,如下图,在△ABC 和△ABD 中,AB =AB ,AC =AD ,∠B =∠B ,显然它们不全等。
③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两个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在平面几何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借助于三角形全等来解决,比如线段的相等、角的相等、平行、垂直关系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全面版
小结: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 D
问:此题添加辅助线,若连结BD行吗? 在原有条件下,还能推出什么结论? B 答:∠ABC=∠ADC,AB∥CD,AD∥BC
C
练一练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 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 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 为什么?
∠C=、三组对应角 六个条件分别相等。
问题1:若两个三角形三组对应边、三组对应角分别 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组对应边、三组对应角 六个条件分别相等。
问题2: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中的几个条件才能 确保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探究一 (1)一条边 1.给定一个条件:
D
若要求证: ∠B=∠C, 你会吗?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归纳:
证明全等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要用的间接 条件要先证好; 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
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写出全等结论
练习1
如图,AB=CD,AC=BD,△ABC和△DCB 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A D
C
B
∴ ∠ A= ∠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变形题: 已知AB=CD,AD=CB,求证:∠B=∠D
证明:连接AC, A 在△ABC和△ ADC中 AB=CD(已知) BC=AD(已知) AC=AC(公共边) ∴ △ ABC≌ △ CDA(SSS) D
B
C
∴ ∠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失 败
(2)一个角 (1)两边 4cm
6cm 4cm 6cm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边角边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最近老师家在装修房子时遇
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家的窗户现
在要装玻璃,下面的两块已经装 好了,只剩下上面的三角形窗框 还没有装,师傅有事不能到我家 测量,那么我需要告诉师傅哪些 数据,师傅才能把玻璃准备好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玻璃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两边一角
边—角—边
AC=A′C′
∴△ABC△≌A′B′C′(S.A.S.)
探索边边角
做一做
三 角 形 的 两 条 边 分 别 是 8cm 和
10cm,且长为8cm的边所对的角为45º ,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探索边边角
做一做
C
10cm
8cm
8cm
A
45° B B′
探索边边角
做一做
C
10cm
8cm
8cm
45° A B B′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
(1)如图1,在△AOC和△BOD中, (2)如图2,在△ACB和△ADB中,
∵AO = BO(已知),
∠AOC ∠BOD 对顶角相等), ____=_____( CO = DO(已知), ∴△AOC≌△BOD(S.A.S.)
A O D 图1 B C
木棍 、刻度尺
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说一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 哪些收获?
因材施教,分层作业
作业 必做题:课本71页练习1、2 思考题:课前问题中,如果 只测量三角形窗框的一条边 和两个角,可以配出符合要 求的玻璃吗?
C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最近老师家在装修房子时遇 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家的窗户现 在要装玻璃,下面的两块已经装
初中数学八年级《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HL》表格式教案
“HL'.
活动3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的直角三角形全
运用直角三
问题
等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角形全等的
想一想
判定,解决实
你能够用几种方法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在问题2中,引导学生归纳出
际问题,激发
等?
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
学生的学习
法:
兴趣,让学生
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 一般
改.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
注:
(1)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 题,有针对性地讲解.
及时了解 学生学习效 果,调整教学 安排.
通过独 立思考,自我 评价学习效 果;学会反 思、发现问 题,并试着与 冋学交流解 决问题,养成 良好的学习 习惯.
教学后记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
过程,和学生
尺规作一个Rt△ABC使/C=/a,
注:
的亲身体验,
CB=a AB=c.
从实践中获
(1)学生是否在与同伴交流的
取“HL'条件,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发现
培养学生探
⑴作/MCNM a=90°;
规律;
索、发现、概
⑵ 在射线CML1截取线段CB=a
班交流;
需要的条件,
规范的书写
\
在练习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证明过程.
\ £
(1)学生对“HL”条件的熟练
B
程度;
(2)学生在证明过程的书写是
否规范.
活动5
11.2.4(AAS)
D
∠1=∠2
(已知)
1 2
∠D=∠C(已知) AB=AB(公共边)
A B
∴△ABD≌△ABC (AAS) ∴AC=A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C
小测:如图,AB⊥BC,AD⊥DC, ∠1=∠2。 求证AB=AD。 A
12
B
D C
知识应用
例2.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 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再定 出BF的垂线 DE,使A, 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 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
A
B
C
D E
F
1.如图,应填什么就有 △AOC≌ △BOD
在△AOC和△BOD中 ∠A=∠B(已知) (已知) ∠C=∠D (已知)
C B
∴△ADC≌△BOD( ∠A=∠B(已知)
( CA=DB (已知) ∴△ADC≌△BOD(
)
O D
2.如图, 在△AOC和△BOD中
)D、BE 分别是∠A、 ∠B 的角平分线,△ABD和△BAE 全等吗?试 说明理由. 解 ∵ △ABC是等腰三角形 ∴ AC=BC ∠A=∠B 又∵ AD、BE 分别是 ∠A、∠B 的角平分线 1 ∴ ∠BAD= ∠A ∠BAD =∠ABE 2 ∵ AB为公共边 1 ∠ABE= 2 ∠B ∠EAB=∠DBA
∠B=∠E(已知 )
BC=EF(已知 )
∴ △ABC≌△DEF(AAS)
E
F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ASA)
(AAS)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1、要使下列各对三角形全等,需要增加什 么条件? (1) (2)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自学检测测试点斜边,直角边1.如图,△ABC中,AB=AC,AD⊥BC于D,由_______可证明△ABD≌△ACD,从而有BD=______,∠B=________.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如图,已知AB=CD,DE⊥AC,BF⊥AC,DE=BF,求证:AB∥CD.4.(研讨题)“有两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命题对吗?下面是小松、小强、小红三位同学的看法.小松:正确.因为如果两边都为直角边,则夹角是直角,用SAS可以证明它们全等.小强:正确,因为如果其中一边是直角边,另一边是斜边,则可用HL证明它们全等.小红:不正确,如果一个三角形的较长的直角边与较长的直角边相等,•则显而易见两个三角形不全等.请发表你的看法.◆当堂检测一.必做题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一角和一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有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有一锐角和其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6.如图,AB=AC,AF⊥BC于F,D,E分别为BF,CF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 B.2对 C.3对 D.4对(第6题) (第7题) (第8题)7.如图,AC⊥BC,BD⊥AD,AC,BD交于点O,如果AC=BD,那么下列结论中:①AD=BC;②∠ABC=∠BAD;③∠DAC=∠CBD;④OC=OD,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8.如图,在Rt△ABC的斜边BC上截取CD=CA,过点D作DE⊥BC交AB于E,则有()A.DE=DB B.DE=AE C.AE=BE D.AE=BD9.如图,AC=AD,∠C和∠D是直角,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线段BC和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10.如图,∠BAC=90°,AB=AC,D在AC上,E在BA的延长线上,•BD=CE,BD延长线交CE 于F,求证:BF⊥CE.[注明:图中标注的∠1,∠2能不能给你启发呢?]11.如图,△ABC中,∠B=90°,AD为∠BAC的平分线,DF⊥AC于F,E为AB上一点,且DE=DC.求证:BE=CF.二.选做题12.如图,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高,•且AB=A′B′,AD=A′D′,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ABC≌△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一般三角 形全等的 判定
“SAS” “ ASA ” “ AAS ” “ SSS ”
直角三角 形全等的 判定
“ SAS ”“ ASA ” “ AAS ” “ HL ”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巩固练习
如图, 如图,AB=CD, BF⊥AC,DE⊥AC,AE=CF 求证: 求证:BF=DE
B
A
F E
C
D
变式训练1 变式训练1
如图, 如图,AB=CD, BF⊥AC,DE⊥AC,AE=CF 求证:BD平分EF 求证:BD平分EF 平分
B
A
F E G
C
D
变式训练2
如图, 如图,AB=CD, BF⊥AC,DE⊥AC,AE=CF 想想:BD平分EF吗 想想:BD平分EF吗? 平分EF
A C B′
∴Rt△ABC≌ Rt△A′B′C ′ △ ≌ △
A′ C′
注意: 是仅适用于Rt△的特殊方法。 注意:“HL”是仅适用于 △的特殊方法。 是仅适用于 应用HL判定时 虽只有两个条件, 判定时, 应用 判定时,虽只有两个条件,但必须 先有两个Rt△ 书写格式为: 先有两个 △。书写格式为: 在Rt△______和Rt△______中, △ 和 △ 中
B
E A F G
C
D
例2
已知:如图, 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 △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AD是高 是等腰三角形 , 是 求证:BD=CD ;∠BAD=∠CAD 求证 ∠ ∠
证明: 证明:∵AD是高 是高 ∴∠ADB=∠ADC=90° ∴∠ ∠ ° 在Rt△ADB和Rt△ADC中 △ 和 △ 中 AB=AC AD=AD(公共边 公共边) 公共边 ∴ Rt△ADB≌Rt△ADC(HL) △ ≌ △ ( ) ∴BD=CD,∠BAD=∠CAD ∠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B D C
A D
C
B F
E
动手实践 探索规律
任意画一个Rt△ 90° 任意画一个Rt△ACB ,使∠C﹦90°, Rt 再画一Rt A′C′B′使 Rt△ 90° 再画一Rt△A′C′B′使∠C′﹦90° , B′C′﹦BC, A′B′﹦AB ﹦ , ﹦
B
A
C
动动手 做一做
1:画∠MC′N=90°; 画 ′ °
A
{
如图, 分别是高, 如图,在△ABC和△A′B′C′中,CD、C′D′分别是高, 和 中 、 分别是高 并且AC= 并且 =A′C′,CD=C′D′, , = , ∠ACB=∠A′C′B′。 = 。 求证: 求证:△ABC≌△A′B′C′ ≌
证明: 证明:∵ CD、C′D′分别是高 、 分别是高 ∴ ∠ADC= ∠A′D′C′=90° ° 在Rt△ ADC与Rt△ A′D′C′中 △ 与 △ 中 AC=A′C′ = CD=C′D′ = ∴ Rt△ ADC=Rt△ A′D′C′(HL) △ = △ ( ∴ ∠A =∠A′ 在△ABC与△A′B′C′中 与 中 ∠A =∠A′ AC=A′C′ = ∠ACB=∠A′C′B′ = ∴ △ABC≌△A′B′C′(ASA) ≌
N
B′
M
A′
C′ ′
动动手 做一做
1:画∠MC′N=90°; 画 ° 2:在射线 在射线CM上截取 上截取C′A′=CA; 在射线 上截取 3: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 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C′N于B′; 为半径画弧, 以 为圆心 于 4:连结 连结A′B′; 连结 △A′B′C′即为所要画的三角形 即为所要画的三角形
复习旧知 引入新知 1:如图:△ABC≌△DEF,指出它们的对应角、 :如图 △ ≌ ,指出它们的对应角、 对应边。 对应边。
A D
B
E
C
F
AB——DE AC——DF BC——EF ∠A——∠D ∠ B——∠ ∠B——∠DEF ∠ACB——∠F ∠
2:我们已经学过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有哪些? :我们已经学过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有哪些? )、(SAS)、( )、(ASA)、( )、(AAS) (SSS)、( )、( )、( )、( )
∴Rt△______≌Rt△______(HL) △ ≌ △ ( )
例 1 . 如 图 , AC⊥BC,BD⊥AD,AC=BD. ⊥ ⊥ 求证: 求证:BC=AD.
证明:∵ 证明 ∵ AC⊥BC,BD⊥AD ⊥ ⊥ ∴∠C=∠ ∴∠ ∠D=90° ° 在Rt△ABC 与Rt△BAD 中 △ △ AB=BA AC=BD ∴ Rt△ABC≌ Rt△BAD(HL) △ ≌ △ BC﹦ ∴ BC﹦AD
N
M
C′
动动手 做一做
1:画∠MCN=90°; 画 ° 2:在射线 在射线C′M上截取 上截取C′C′
动动手 做一做
1:画∠MC′N=90°; 画 ° 2:在射线 在射线CM上截取 上截取C′A′=CA; 在射线 上截取 3: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 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C′N于B′; 为半径画弧, 以 为圆心 于
N
B′
M
A′
C′ ′
B′
A′ A′
C′ C′
B
B′
A
C
A′
C′
Rt△ABC≌ Rt△A′B′C′ △ ≌ △
斜边、 斜边、直角边公理 (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 “HL” 或
斜边、 斜边、直角边公理 (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 和一条直角边 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 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 “HL”.
在Rt△ABC和Rt△A′B′C ′中 △ 和 △ 中
B
{
AB=A′B′ ′ ′ AC=A′C′ ′ ′
如图,具有下列条件的 △ 如图,具有下列条件的Rt△ABC与Rt△DEF(其中 与 △ ( ∠C=∠F=90°)是否全等,在( )里填写理 = = ° 是否全等, 如果不全等, 里打“ 由;如果不全等,在( )里打“×”: : (1)AC=DF,∠A=∠D ) = ∠ = ( ASA ) (2)AC=DF,BC=EF ) = = (SAS ) (3)AB=DE,∠B=∠E ( AAS ) = , = ) (4)∠A=∠D,∠B=∠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