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民俗风情
榆林老街的景点介绍
榆林老街的景点介绍摘要:一、榆林老街简介二、榆林老街的景点分布1.古城墙2.榆林古城楼3.钟鼓楼4.星巴克咖啡馆5.榆林民俗博物馆三、榆林老街的特色美食1.榆林小吃2.地方特色餐饮四、榆林老街的文化底蕴1.历史沿革2.榆林古城的故事五、游客游览榆林老街的建议正文:榆林老街位于我国陕西省榆林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榆林老街的景点分布较为集中,游客可以轻松地步行游览。
首先,榆林老街拥有古城墙,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也是榆林历史变迁的见证。
沿着城墙漫步,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其次,榆林古城楼是榆林老街的地标性建筑,古朴典雅,独具特色。
游客可以登上市楼,俯瞰整个榆林老街的美景。
钟鼓楼位于榆林老街的中心地带,与古城楼相呼应,为榆林老街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这里既是榆林市民心中的象征,也是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
星巴克咖啡馆是榆林老街上的一个时尚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味咖啡,享受悠闲时光。
同时,这里也是一个观看来往行人的好地方。
榆林民俗博物馆展示了榆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榆林地区的历史、民间艺术、生活习俗等。
榆林老街的特色美食吸引了无数游客。
榆林小吃琳琅满目,如榆林凉皮、榆林羊肉泡馍等,都是游客品尝后赞不绝口的佳肴。
此外,榆林老街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餐饮,如榆林土菜馆、榆林老字号餐馆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选择。
榆林老街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从古至今,榆林古城历经沧桑,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成为了榆林老街独特的文化符号,吸引着游客前来探寻。
总之,榆林老街是一个集历史、文化、美食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客在游览榆林老街时,可以感受到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陕西省榆林特色文化美食介绍作文
陕西省榆林特色文化美食介绍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陕西省榆林特色文化美食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陕西省榆林市的一些特色美食。
榆林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有很多美味可口的小吃。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首先是榆林的"肉夹馍"。
这是一种用馍夹着肉做成的特色早餐,超级好吃哦!馍是用面粉做的,里面夹着香喷喷的肉末,有些还加了青椒、黄瓜等蔬菜。
一大早吃上一个香喷喷的肉夹馍,满嘴流油真是太幸福了。
接下来是"羊肉泡馍"。
这道菜材料很简单,就是面馍加上炖羊肉汤,可是味道绝对一级棒!羊肉香而不腻,汤汁浓郁鲜美,馍也特别柔软好吃。
冬天的时候,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泡馍,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
榆林还有一种特殊的面食,叫"油潸子"。
它长得像一个个小圆球,做法是把面团放在热油锅里炸,所以外脆里嫩,吃起来香脆可口。
油潸子通常会拌些辣椒面、酱油之类的调料,味道很棒!我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吃,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满嘴是油真开心。
除了主食,榆林也有不少不错的小吃。
比如"灰树花儿"糕点,它是用糯米粉做的,里面还夹有芝麻、糖等馅料,外形看着有点像花朵,甜丝丝的很好吃。
再比如"华符",是一种用发酵面团做的点心,上面印着各种漂亮的花纹图案,颜色也很好看。
最后我再给你们介绍榆林的一种很特别的小吃——"酥饺"。
这种饺子的皮特别酥脆,里面包着肉馅,看上去圆滚滚的很可爱。
酥饺的吃法也很有趣,要先把饺子皮咬开一个小口子,然后用吸管从里面吸出肉汁,最后再吃掉里面的肉馅和外皮。
有些人还喜欢在酥饺上浇些酱料增加味道,我个人比较喜欢原味的。
总之,榆林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小吃,都是非常地道的陕北风味。
不但做工精细考究,味道也鲜美可口。
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自去品尝品尝哦!好了,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关于榆林美食的一些介绍,希望大家喜欢!篇2榆林位于陕北地区,这里的美食可不简单哦。
描写榆林风情的句子
描写榆林风情的句子
榆林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榆林盆地中部,素有“锦绣榆林”之称。
榆林地处内陆,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干燥少雨。
下面是我对榆林风情的描写。
1. 榆林风情别具一格,处处可见古朴典雅的建筑,街巷之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2. 榆林的夜晚格外迷人,灯火辉煌的夜市里人声鼎沸,各种美食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3. 榆林的人们热情好客,总是笑容满面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让人倍感亲切。
4. 榆林的自然风光也是一绝,这里有山有水,有绿意盎然的森林,还有壮丽的沙漠风光。
5. 榆林的沙漠景观令人叹为观止,金色的沙丘连绵起伏,阳光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6. 榆林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如峨眉山古寺、金沙寺等,这些古老的建筑承载着榆林的历史记忆。
7. 榆林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每年的传统节日都会有各种精彩的表演和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8. 榆林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有着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如榆林肉夹馍、榆林油泼面等,让人垂涎欲滴。
9. 榆林的艺术氛围浓厚,这里有许多艺术家和文化人才,他们的作
品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感。
10. 榆林的夜空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星星点点的繁星在黑暗中闪烁,令人陶醉其中。
榆林风情独特而迷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风貌,都展现出榆林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游客,都能在榆林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榆林欣赏这里的美景,感受这里的热情和温暖。
山西榆林简介
山西榆林简介一、地理位置:山西榆林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平原的西侧,东临陕西,南濒黄河,北界内蒙古,西与甘肃相连。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0′-111°13′,北纬36°13′-39°43′。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榆林整体呈现出一个呈南高北低、波浪状的地势格局。
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分布均衡,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2)气候:榆林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降水量较少,气温较低。
三、历史文化:(1)历史沿革:榆林历史悠久,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
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
秦朝时,榆林被划归为秦国的辖区,成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和经济中心。
(2)文化遗产:榆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秦长城、崆峒山、龙门石窟等,这些古老建筑物和艺术作品见证了榆林的漫长历史。
四、经济发展:(1)资源优势:榆林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国内重要的能源产区。
(2)产业布局:榆林以煤炭、石化、装备制造、冶金等行业为主导,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旅游等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五、旅游资源:(1)景点介绍:榆林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秦长城、崆峒山、榆林地下长城、毛泽东同志视察榆林纪念地等。
这些景点融合了悠久历史和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
(2)特色美食:榆林有着丰富的特色美食,如饸饹、关中烤鸡、老山羊肉等,口味独特,让人垂涎欲滴。
六、社会发展:(1)教育:榆林注重教育事业发展,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2)医疗卫生:榆林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好,设有多家三级医院和大型医疗机构,能够满足当地民众的健康需求。
七、交通便利:(1)铁路:榆林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有多条铁路和高铁线路贯穿而过,与其他城市联系紧密。
(2)公路:榆林的公路网发达,连接了周边的城市和省会太原,方便出行。
八、人文风情:榆林地区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
榆林、关中市民俗风情
榆林市民俗风情:社交礼节榆林地区群众十分好客,亲戚朋友上门,热情接待。
群众认为:有亲朋上门是自己的荣耀,也是有人缘的标志;如果亲朋好友长久不上门,则是生活破落或离离寡合的表现。
客人来了,主人开门并揭起门帘迎接,让客人先进,然后自己才进门榆林市民俗风情:行旅之俗清末民初,境内尚无公路,村镇多为,人行便道,羊肠小径,坎坷不平。
即使所谓“官路”,也宽不过2米。
或则风沙扑面,或则爬山过塌,沟沟壑壑行旅甚为艰难。
其时群众出门,多赖步行,日行百余里是平常之事,穷人骑驴,富人骑骡马,也有骑骆驼的。
“骑驴婆姨榆林市民俗风情:过老年春节神木人称过春节为过老年,过老年是非常隆重的,时间长,内容丰富。
首先是过年的准备阶段长,神木旧时有句俗话说:“一年四大忙,淘米、刷房、淹菜、卧羊”。
四大忙中除淹菜之外的三大忙全是为着过年做准备的,所谓“卧羊”就是宰杀牛羊,榆林市民俗风情:府谷风俗民情府谷县由于历史上多民族文化汇聚交融和地域的特点,风土人情、乡俗习惯,既与毗连的神木县相近似,又受晋西北沿河各县和内蒙古伊克昭盟诸旗的影响,东、西、南、北传统习俗差异较大。
总的特点是古老纯朴,粗犷憨厚,不拘小节。
榆林市民俗风情:绥德有个民歌村陕北绥德有个“文艺之乡”远近驰名。
石雕汉子、剪纸婆姨、民歌艺人在这里卧虎藏龙,解放初成立的绥德县剧团中主要的戏曲演员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个乡的村民们世代传承着前辈们对文艺的热爱和天分,用手艺与歌喉痛快地表达着生活中的欢乐与榆林市民俗风情:陕北窑洞陕北高原是窑洞的故乡,那有着拱圆窗户的靠山窑和四明头窑,三五孔或七八孔,一排或几排,单列或组成四合院,随处可见。
进入农家院落,你可以看到窑洞方格木窗的土院里左石磨右石碾,鸡跑猪哼,一派浓浓的乡土风情。
榆林市民俗风情:陕北剪纸陕北剪纸艺术品,俗称窗花。
即妇女们将它剪好后,贴在糊着雪白薄纸的窗格子内,那多姿多彩的窗花似盛开的春花绽放在农家屋内,七彩纷呈,别有一番景象。
旅游攻略--榆林的十大特色小吃
旅游攻略--榆林的十大特色小吃
榆林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其美食文化丰富多样,以下是榆林的十大特色小吃:
1. 榆林豆腐:榆林豆腐是榆林的一道传统美食,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口感软滑,味道香醇。
2. 榆林羊杂碎:榆林羊杂碎是榆林的一道传统美食,以羊杂为主要原料,口感香醇,味道浓郁。
3. 榆林拼三鲜:榆林拼三鲜是榆林的一道传统美食,以羊肉、猪肉和鸡肉为主要原料,口感香醇,味道浓郁。
4. 绥德油旋:绥德油旋是榆林绥德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5. 镇川干炉:镇川干炉是榆林镇川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6. 佳县马蹄酥:佳县马蹄酥是榆林佳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7. 米脂驴肉:米脂驴肉是榆林米脂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以驴肉为主要原料,口感香醇,味道浓郁。
8. 清涧煎饼:清涧煎饼是榆林清涧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口感软滑,味道香醇。
9. 吴堡空心饼:吴堡空心饼是榆林吴堡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10. 子洲馃馅:子洲馃馅是榆林子洲县的一道传统美食,以面粉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口感酥脆,味道香甜。
这些小吃各具特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尝试。
陕西榆林风土人情
陕西榆林风土人情[日期:2009-08-24] [字体:大中小]“锣鼓唢呐一哇哇声∕扭起秧歌唱太平∕山也舞来水也舞∕舞得人寿年也丰。
”一个地区的文化,归根到底是情感和精神的张扬。
如果说榆林信天游放飞的是情感,那么,榆林秧歌便是精神的狂飙。
作为文艺发展始祖的秧歌,很早便在榆林生根。
榆林秧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亦歌亦舞的表演。
榆林秧歌有大场(俗称“大秧歌”)和小场(俗称“踢场子”)之分。
大场是大型集体歌舞,可加入高跷、旱船、龙灯、竹马、花鼓、腰鼓、霸王鞭等表演技巧。
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
小场是几个人表演的舞蹈、歌舞和小戏。
参加人数为二、四、六、八人,成双成对,男持彩扇,女舞彩绸,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
榆林秧歌也称陕北秧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城乡群众普遍有闹秧歌的习惯。
现在的新秧歌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以工农兵为主角,以歌颂新生活和欢庆丰收为主要内容。
在表演中突出“扭、摆、走、跳”,在三步一跳中,双臂连续左右摆动,随着节奏微微摇头摆脑,显得情致盎然,潇洒欢快,成为广大群众喜欢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榆林秧歌的场子设计主要有:双过街、二龙出水、蛇蜕皮、卷白菜、九曲灯、梅花盛开等等。
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镲、唢呐。
基本乐谱有《长流水》、《大摆队》、《得胜回营》等。
80年代以来,秧歌队前加彩车、广告宣传队(车)、仪仗队、管弦乐队等,秧歌队中普遍增加了水船、狮子、龙灯、跑驴、大头娃娃、大头罗汉戏柳翠、张公背张婆、高跷、霸王鞭等,规模宏大,热闹非凡。
每年春节期间,在榆林城举行秧歌汇演比赛,参赛最多达40多班,有不少国内外宾客专程来榆林观看、采风。
榆林秧歌是一种开放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
说它居于开放性,是因为榆林秧歌像生长在黄土地上的毛头柳一样随处都可以生长。
院落里、硷畔上、大路间都是秧歌表演的好场所。
榆林民俗活动100字
榆林民俗活动--榆林小曲榆林小曲,系流行于中国陕西北部榆林市城区内的一种带乐器伴奏的坐唱。
它其所以为陕北民间音乐的一支奇葩。
是与自己特有的风格和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
榆林小曲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它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榆林,地处古河套文化和匈奴文化交融地带。
赵汉时期。
这里已是陕北的文化中心,但由于历代羌、胡、突厥等少数民族迁徙频繁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使这里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
据《榆林府志》载:自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建立卫城。
大量移民塞边。
榆林便成为我国九边重镇之一,常年屯驻重兵。
到榆林做官的外省籍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从浙江一带来榆林做官的,先后占了外籍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此地民间至今流行一种说法,叫南官北座)。
各地人才的汇聚,促成了各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艺术新品种。
据清乾隆皇帝《衔批通鉴辑览》中关于明武宗巡边至榆林的专篇记载称: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秋七月,明武宗由山西渡过黄河,先抵陕西府谷,于十月间到达榆林,住在城内太乙神宫(即凯歌楼)。
每日有歌、舞、唱。
直至十四年(公元1519年)二月初,方才由原路返回京师。
行前纳了延德总兵戴钦之女为妃。
并大征了女乐。
又据《榆林府志》记载,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由江南来的谭吉聪(字舟石,浙江嘉兴人),任榆林堡同知。
此人对榆林的边韦地之形与风俗非常熟悉,对人物艺文也重长子之选录对兵食水利马政军器人物艺文宜有志此。
对江南小曲十分喜好,来榆时带了家眷及使女。
歌伎和所用乐器等,闲暇时,常令其为他们演唱求乐,甚至在他主持修镇志时,也要请艺人来奏乐弹唱。
榆林总兵徐占魁在《重修延安绥德镇志序》中说:爰时聚于署之东偏日,饮绿之堂,丝竹杂奏。
觞酒间行。
据《榆林府志文艺志》中记载,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后,榆林城内;文艺其繁;,经常是夜半曲声听满城,凯歌楼上常有羌笛吹新调,秦筝弄急弦。
其盛况可见一斑。
据民间相传,当时镇守城堡的兵士,大都是城内的小手工业者。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榆林的风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榆林的风俗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榆林的风俗】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榆林的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
榆林是一个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城市,虽然没有其他大城市那么繁华,但是这里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让这座小城市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榆林人过年的时候有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赛马啦!没错,每年正月初二这一天,榆林各地的马主们都会带着自己最好的赛马来参加比赛。
这不但能锻炼马匹,更重要的是增进了乡亲们的感情。
赛马时,周围会聚集很多观众,大家一边欣赏马儿矫健的身姿,一边品尝着香喷喷的羊肉串、烤馕坑等美食,气氛热闹非凡。
另一个有意思的风俗是"赶牲灶"。
在农历正月十六这天,人们会把家里的旧灶台拆掉,用新砖重新砌起来。
砌灶的时候,大家都会往灶砖缝里塞进一些铜钱、谷子之类的东西,祈求来年家运兴旺、五谷丰登。
砌好灶后,人们就在新灶上生火做顿美餐,庆祝新的一年到来。
我最喜欢吃妈妈做的那个香喷喷的馕坑肉啦!说到馕,这也是榆林一种很有特色的食物。
馕坑肉是把肉放进事先在地里挖好的坑里慢慢熬上几个小时,口感特别嫩滑可口。
除了馕坑肉,我们还有拉条子、血旺旺等很多独特的面食,都是用手工制作的,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榆林的风俗还有很多呢,比如农民伯伯在庄稼快要收割的时候,会请道士人家做"祭雨"的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比如新娘要穿那种特色十足的红盖头,这样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大的红灯笼哦。
再比如大人们会在重要的日子里摔手绢、捻钱等,据说这样能赶走穷气、迎接好运气呢。
总之,榆林虽然是一座小城,但是却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我很喜欢这里,这些淳朴质朴的风俗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榆林人纯朴善良的内心。
我希望这些独特的风俗能够永远流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体会到小城的别样魅力。
篇2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榆林的风俗你们好啊,我是一个来自陕西榆林的小学生。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包括:
1. 榆林秧歌:榆林秧歌是榆林市传统的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深受人们喜爱。
2. 榆林陕北民歌:榆林陕北民歌是榆林地区特有的民歌形式,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其深情而朴实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3. 榆林皮影戏:榆林皮影戏是榆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表演方式而著称。
4. 榆林舞狮:榆林舞狮是榆林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舞狮者以独特的技艺和表演方式展示狮子的神秘和力量。
5. 榆林腰鼓:榆林腰鼓是榆林地区的传统乐器,以其悠扬的音乐和独特的表演方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6. 榆林刺绣:榆林刺绣是榆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刺绣技术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
7. 榆林剪纸:榆林剪纸是榆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剪纸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而备受青睐。
8. 榆林木偶戏:榆林木偶戏是榆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木偶制作和表演方式而蜚声中外。
9. 榆林捆绑舞:榆林捆绑舞是榆林地区传统的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方式而广受欢迎。
10. 榆林皮鞭舞:榆林皮鞭舞是榆林地区传统的民间舞蹈,舞者手持皮鞭,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方式展示优美的舞蹈风采。
榆林结婚风俗流程详解
榆林结婚风俗流程详解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榆林婚嫁风俗: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庆典在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地区,婚嫁习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了古老的礼仪与现代的元素。
榆林春节习俗
榆林春节习俗
榆林春节习俗是指在春节期间,榆林地区人民遵循传统习俗和风俗,以庆祝新年的方式进行各种活动。
以下是榆林地区春节习俗的一些具体内容:
1. 贴春联:春节前,人们会在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寓意吉祥和福气。
春联一般由四个对联组成,内容可以是祝福词语和吉利的寓意。
2. 贴福字:在门上或窗户上贴上红色的“福”字,寓意新年大吉大利,家庭幸福。
3. 扫除尘埃:春节前,人们会大扫除家中的尘埃,象征着迎接新年的新气象,同时也寓意着扫去旧年的不顺和霉运。
4. 祭祖:春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或家中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5. 守岁:除夕夜,人们会守夜,等待新年的到来。
在家人团聚的氛围中,一家人一起度过午夜时分,迎接新年的到来。
6. 爆竹和烟花:在除夕夜和新年期间,燃放爆竹和烟花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
烟花爆竹的声音和火光象征着驱走晦气和迎接新年的到来。
7. 客串庙会:庙会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前往当地的庙会,参与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品尝传统美食,同时也
可以购买到各种新年和年货。
8. 舞狮和舞龙:在庆祝春节期间,舞狮和舞龙表演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会扮演狮子和龙,以舞蹈的形式来祈求吉祥和好运。
9. 送红包:在春节期间,长辈会给予晚辈红包,里面装有一定金额的钱。
这个传统象征着给予祝福和祝福他人新年的好运。
10. 吃年夜饭:除夕夜,家人会共同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吃团圆饭,象征一家人和睦团结,共度新年。
这些是榆林地区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代代相传,为榆林人民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家乡的风俗陕西榆林春节作文
家乡的风俗陕西榆林春节作文《榆林春节:独特的家乡味在陕西榆林啊,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最有味道的时候。
离春节还有好些日子呢,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大扫除是春节的前奏,家里的大人跟被打了鸡血一样,里里外外的打扫。
我也被拉着干活,擦窗户的时候,那窗户缝就跟跟我作对似的,怎么擦都还是有点脏,可把我给急得。
然后就是蒸各种馍馍,馒头蒸起来那阵仗,像在开馒头大会。
妈妈揉面的手法可熟练了,三两下就揉出一个光滑的面团,再把面团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形的大馒头,还有像小动物样子的花馍。
我想学捏花馍,拿了一块面就开始乱捏,结果捏出来个四不像,全家都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一到,就跟吹响了春节的号角似的。
祭灶神的时候得摆上糖瓜,老人们说这是粘住灶神的嘴,让他上天汇报的时候只说好话。
糖瓜甜滋滋的,咬一口都能把牙给粘下来。
孩子们可不管那么多,就盼着灶神吃了糖瓜,给自己家多带点好运回去。
那天家里会做饸饹面,压饸饹的工具就像一个大型的注射器,爷爷把和好的面放进去,奶奶就负责转动把手,那面条就像听话的小虫子一样,一条条掉进锅里。
吃饸饹面的时候,浇上一勺猪肉臊子,再撒点葱花,香得我能把舌头都吞下去。
接着就是贴春联,那大红的春联往门上一贴,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感觉。
贴的时候还得小心,不能有褶皱。
我负责递春联和浆糊,有次风一吹,浆糊糊了我一脸,跟个小花猫似的,又惹得全家人捧腹大笑。
再挂上红灯笼,那红扑扑的灯笼,就像是春节的小脸蛋,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
除夕这天,全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包饺子也是个技术活,我包的饺子要么馅露出来了,要么形状歪歪扭扭。
看奶奶包的饺子,就像一个个小白胖子,精致又漂亮。
饺子里还会包上硬币,说是谁吃到了来年会有好运。
年夜饭那叫一个丰盛,满满一桌子菜,油炸糕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着节节高。
各种肉类、炒菜堆满了桌子,大家一边吃一边守岁,等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等到夜里十二点,外面鞭炮齐鸣,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新的一年就这么热热闹闹地来了。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截止2021年,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如下:
1. 冶铁技艺:榆林市冶铁技艺是榆林地区传统的冶炼技艺,代表性的有阳城炉细冲铁、横山炉冶铁等。
2. 木版年画:榆林市木版年画以榆林市棋盘山为代表,其图案色彩饱满,内容丰富多样,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
3. 炕绣:榆林市的炕绣是一种特殊的绣艺,以绣制在炕上的绣品为特色,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
4. 云菜烹调技艺:榆林市云菜烹调技艺代表了榆林地区独特的烹饪传统,以云菜为主要特色,口味独特、营养丰富。
5. 榆林馍:榆林市榆林馍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6. 榆林湾大麦芽酒酿造技艺:榆林市榆林湾大麦芽酒酿造技艺代表了榆林地区的传统酿酒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榆林市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民俗特色,对于传承和弘扬榆林市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
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原创版】目录1.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背景和意义2.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具体内容3.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情况4.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正文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背景和意义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榆林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近日,榆林市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旨在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榆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心。
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名录的具体内容根据公布的名录,榆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音乐:如榆林小曲、陕北民歌等;2.传统舞蹈:如榆阳区保宁堡老秧歌、清涧伞头秧歌等;3.传统戏剧:如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镇川干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4.传统美术:如榆阳剪纸、陕北窑洞门窗制作技艺等;5.传统技艺:如绥德平安书、绥德民间泥塑、绥德年茶饭等。
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情况榆林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非遗普查、建立非遗名录、设立非遗传承人、举办非遗文化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此外,榆林市还与周边省、市、县(区)开展非遗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
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1.源远流长: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技艺等多个领域,反映了榆林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地域特色鲜明: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镇川干炉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都是榆林地区独有的文化表现形式。
3.生活气息浓郁: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绥德年茶饭等,都是民间生活中的传统技艺和习俗。
榆林的传统文化(榆林的特色文化)
榆林的传统文化(榆林的特色文化)今天给各位分享榆林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榆林的特色文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榆林奇特的城建是神州大地的奇葩,那么榆林当地的婚俗是有哪些内容呢?2、榆林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600字3、陕西榆林的传统文化作文50字榆林奇特的城建是神州大地的奇葩,那么榆林当地的婚俗是有哪些内容呢?榆林结婚风俗是指的陕西省榆林地区的人们的结婚风俗习惯。
榆林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的,因为康熙皇帝曾经有给这个地方赐碑,两守孤城,千秋忠勇。
榆林当地的奇特的城建可以说是神州大地的奇葩,那么榆林当地的婚俗是有哪些内容呢?陕西省的榆林地区虽然说不及延安以及西安那么的有名,但是也是有许多人了解的。
榆林地区的人们这些年来勤勤肯肯的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如今的榆林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榆林地区的风俗很有特色,那榆林结婚风俗都是怎样的呢?一:托媒提亲,如今虽然是新社会,但是榆林地区的人们大多数还都是托媒人介绍的,这里的媒人的话极少数是专业的媒婆,更多的是亲朋好友,因此婚姻不幸的情况发生的是较少的。
男方到女方家提亲,媒人要将男方的真实情况告诉女方,女方要托自己的亲朋好友去打听,了解男方具体的情况,再通知媒人告知男方结果。
二:定亲,男女双方如果说都同意的话接下来就是定亲,定亲一般都是由男方送给女方家四色礼,包括烟酒肉以及糕点之类的,还有首饰、布料、粮食、衣服和彩礼。
女方的话要给男方赠送鞋子和帽子或者是衣服。
三:结婚,结婚迎亲都是有迎人的婆姨1-2个人,男子数人组成,但是要注意是单数。
同时还要携带离母糕,大馍馍以及新娘上轿的衣服、首饰品,花轿或者毛驴以及唢呐鼓乐队到新娘家迎亲。
新娘家要准备酒席来招待迎亲的亲朋好友,然后女方要约来本族和亲戚中妇女3-5人,男子7、8人组成送亲队伍,携带嫁妆前往送新娘到夫家。
新娘坐轿或者骑毛驴都是应该戴红纱巾,新娘进洞房之前要婆媳之前互赠见面礼,可以是手镯、戒指、耳环等等,也可以是内衣、肚兜等等。
家乡的风俗陕西榆林作文
家乡的风俗陕西榆林作文
标题:榆林民俗风情——记我家乡的淳朴与瑰丽
正文:
陕西榆林,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汇地带,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的城市。
这里的风俗民情如同黄土地一般厚重且丰富多彩。
每逢春节来临,榆林的年味儿格外浓烈。
家家户户门前挂起红灯笼,贴上寓意吉祥的对联和窗花,人们在除夕夜欢聚一堂,共享团圆饭,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香酥可口的黄馍馍成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
同时,热闹非凡的陕北秧歌更是点亮了节日的气氛,身着鲜艳服饰的男女老少手持扇子或绸带,在锣鼓声中欢快地舞动,展现着榆林人民的热情奔放。
榆林地区还有独特的民间艺术传承,如剪纸、泥塑、布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世代相传。
尤其是剪纸艺术,以其精巧细腻的刀工,生动展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农耕文化及生活习俗。
此外,榆林的庙会活动亦是地方风俗的一大亮点,诸如白云山庙会、镇北台祭祀等,既是百姓祈福求安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民族文化、交流商品贸易的大集会。
红石峡的摩崖石刻,见证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这片土地的钟爱;而那巍峨壮观的长城遗迹,则诉说着边塞重镇的历史沧桑。
榆林的每一处风景、每一种习俗,都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印记,它们共同构建了榆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浓厚的民俗风情画卷。
总结来说,我的家乡榆林不仅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民俗。
正是这些独特而又丰富的风俗民情,让榆林这块土地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也让我身为榆林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榆林旅游文案短句
榆林旅游文案短句目录:一、榆林的自然之美二、榆林的历史底蕴三、榆林的特色文化四、榆林的美食与小吃五、榆林的民俗风情六、榆林的旅游胜地七、榆林的个人体验一、榆林的自然之美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拥有壮美的自然景观。
这里有壶口瀑布、峪口、百里草原等天然景观,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壶口瀑布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水流奔腾,气势磅礴;峪口则是一片奇特的石峡谷,峭壁如刀削斧劈,令人叹为观止;而百里草原犹如一块绵延不绝的绿色海洋,草地上的牛羊成群,宛如诗画。
二、榆林的历史底蕴榆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在榆林市区,可以游览到许多历史遗迹,如玄奘寺、大慈寺等,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体现了榆林的文化特色。
在游览的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三、榆林的特色文化榆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里的民俗活动、传统节日、舞蹈音乐等文化表演,都展示了榆林独特的风情。
游客可以参与到当地的民俗活动中,亲自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四、榆林的美食与小吃榆林的美食文化十分丰富多样。
这里的特色小吃有凉皮、油泼面、担担面等,口感独特,香味四溢。
此外,榆林还以羊肉为主要食材,制作出的羊肉汤、羊肉泡馍等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品尝榆林的美食,让味蕾享受一场盛宴。
五、榆林的民俗风情榆林的民俗风情独特而有趣。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榆林会举办盛大的皮影戏表演,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此外,榆林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炸麻花、赛羊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六、榆林的旅游胜地除了以上各项特色之外,榆林还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榆林博物馆、榆林沙漠等。
榆林博物馆是了解榆林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而榆林沙漠则是一片神秘而壮美的自然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无垠的沙漠中。
七、榆林的个人体验作为一位游客,来到榆林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景色,还可以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
在这里,我参与了赛羊活动、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还亲身感受了榆林的独特文化。
榆林风土人情之陕北箍窑洞
榆林风土人情之陕北箍窑洞搜狐 09-05 12:54 大陕北箍窑洞陕北浑厚的黄土地上,丘陵沟壑密织如网,民居以窑洞居多。
不知从哪年哪月起,先民的穴居习俗在陕北落下深根。
在一座座山坡前,剖崖凿洞,安上门窗,就成了一孔孔冬暖夏凉的窑,成为陕北人生生不息、悲喜共溶的家。
土窑洞修凿容易,但窑内墙壁难以粉刷,易碱化,窑面经风化雨蚀常整块整块地剥落,如遇洪灾或山体滑坡,其坍塌之危总是毁灭性的。
后来,在土窑洞外接一圈砖石拱洞,这样既加固了窑洞,又比过去的土窑美观了许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窑洞由掘土修造逐渐转为用砖、石在平川箍建。
砖、石窑洞既秉承了土窑洞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陷,成为陕北人较为理想的住宅。
直到如今,平房、楼房的大量兴建都无法替代陕北人属于自己的窑洞。
俗谚有“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箍窑是家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得怎样,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
因此,箍窑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定。
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石窑洞的修建通常以三孔窑洞或五孔窑洞为一组修建的较多,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
窑洞一般深8-12米,宽高为3米左右。
选定窑址后,一般先劈山削坡,开出一片平地,作为工地和未来的庭院,随后依着山壁挖出四条深1.5米的巷道作地基,(注:以三孔窑为例)俗称窑腿子。
一般中腿窄,边腿宽。
然后用石头把地基砌起1.5米高的石头墙,也叫起腿子。
接着用木椽搭建半圆的拱形架子作窑坯子,在架子上放上麦杆、玉米杆等覆盖物,再抹上泥巴紧固,这道工序称为支穴。
另一种则是在依靠山坡底,生挖出窑洞形状的土坯子,然后在土坯子上插石修建,等到合龙口后,再慢慢挖出土坯子,称倒窑石旋,土挖尽新窑即成。
接着在搭建好的坯子上插石头片子,即坂帮。
这道工序又分几步,插上一米高这段叫头帮,以上称二帮,二帮、安口(即在窑洞弧顶砌石头)、添叉(即在两个窑洞相接的倒三角地带添砌石头)、套顶(即在三孔窑洞顶以上加盖的第一层石头),同时进行并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榆林古朴的民俗风情
榆林市逸夫小学谢冬梅陕北榆林地处黄土高原,这里自古战争频繁,造成植被严重破坏,水土严重流失,长年累月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地貌。
生活于此的陕北人却乐观豪迈、勤劳勇敢、老实淳朴,陕北民歌正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与厚重纯朴的陕北人情感碰撞的产物。
陕北民歌内容灵活自如,可以自由发挥个人情感,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陕北民歌源于生活但是同时又高于生活,它是由劳动人民所创,所以通俗易懂,泥土气息厚重,与陕北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陕北地形千沟万壑,又处于干旱地带,当地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到头来高强度劳动换回来的却是老天赐予的微薄收成,所以陕北人又被称为“受苦人”,但正是这“受苦人”却没被困难吓倒,他们乐观向上、厚实豪迈,用自己的歌声向世人展示了对世俗的不满,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所以陕北民歌大多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以及爱情的。
榆林市由于历史上多民族文化汇聚交融和其地域的特点,风土人情受山西、宁夏、内的影响,传统风俗差异较大,古老纯朴,其中有美好的寄喻也要迷信的习俗。
旧老说榆林人“尚气概、先勇力”,“豪爽豁达、果敢决武”,榆林人眷恋故土,忠厚善良,勤俭质朴,待人诚恳,能忌耐而又坚
强。
榆林的风俗有古朴的传统,山区的农民修窑洞时,先请阴阳先生看地势山形,定方位、择吉日。
窑洞的样式多而且讲究,门面用细凿凿出,窑前有穿廊和雨盆。
窗棂曲直交错,长短相间,组成各种美术图案。
城里的有钱人家住高屋脊大瓦房,一进两开,穿廊虎抱,雕棱绘彩。
更有大户人家,门前树旗杆,蹲石狮,大门水磨砖砌门楼,有照壁,二进中有月亮门,分前后院,前院是书房,会客室,后院是家眷。
榆林的气候四季明显,春秋温差大多风沙,民谚说:“早上棉袄手套,中午单衣草帽,晚上风镜口罩”,又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在饮食习惯上,南北不同。
北草地的群众爱吃炒米、奶茶、酪饼子,酥油、黄米饭、猪肉熬酸菜。
西面的三边人爱吃燕面炒面、荞剁面、羊羔肉、尤以荞面食品作法很多,如剁面、饷、搅团、圪、凉粉、碗等。
东南面人爱吃豇豆
钱钱饭、揪面片。
民间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如子洲“果馅”,米脂“驴板肠”,绥德“黑粉油旋”,镇川“干炉”,佳县“马蹄酥”,榆林“炸豆奶”,神木“粉皮”,清涧“煎饼”,府谷“果丹皮”都有其独特风味。
另外还有羊杂碎、粉浆饭、拼三鲜、黄酒、麻汤饭等都是在别处难以吃到的。
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虽有一些迷信色彩,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
正月初一大拜年,初
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
到了元宵这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红火热闹。
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跃火堆,祈求吉祥。
二月二龙抬头,早上吃龙眼窝窝,全家人分吃馍块叫“咬鼍头”。
室食清明吃“摊黄”。
北部各县用面捏成青蛙、蛇、鱼、雀等动物,寓意万物复苏。
五月端五吃棕子,门前插艾叶、菖蒲避邪。
六月六,新麦登场,农家尝新。
七月十五中元节,农人携瓜果上坟,五更在地里选择庄稼长得最好的地块悬黄白纸幡,预示丰收。
八月十五中秋节,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瓜果。
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
十一月冬至熬猪羊骨头叫“熬冬”。
腊月初八,吃焖饭称为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送灶君,旧时用糖粘灶君牌位,以盼望灶君大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二十三过后,人们就开始筹备年货,忙碌地准备过年了。
年三十除夕,早饭后祭祖上坟,回来后贴对联,挂红灯、垒火塔塔、点长夜灯、合家欢乐吃年夜饭守岁,给小孩枕下放压岁钱。
在礼俗方面,有特色的要数结婚,合龙口两件大事了。
榆林解放前普遍实行早婚,双方择亲讲究门当户对,讲人品,重八字。
择亲还有不能倒向骨肉之说法,即妗子不能作婆,同族五服内不能结婚。
姑姑姨姨作婆也有“姨姨作婆,刀类
相磨”,姑姑作婆,一世不和的说法。
男女娶嫁时举行婚礼,新人坐帐后要绞去“黄毛”叫“开脸”,将男女头发搭在一起梳一梳叫“并头”,从此成为结发夫妻,然后交换酒杯喝交杯酒。
这都是古代婚礼的遗存。
修窑盖房举行合龙口仪式。
盖房上梁,修窑过顶临结束时,要请阴阳先生选定吉日良辰,张贴对联,届时鸣放鞭炮,鼓乐齐奏,一匠人手端一个盛有五谷和碎馍块糕片的碗,边撒边唱,掌线大师傅手搭一块红布,在“龙口”放进五谷、五色丝线、五色布条、五色石子,笔砚书籍之后,迅速把砖或石砌上,“合龙口”仪式结束。
主人搬进新居,邻居新友赶来祝贺叫“暧窑”。
大多在晚上举行宴席,亲朋好友带着礼物赶到主人家,主人早已门外相迎,鸣放鞭炮,气氛热闹宾主落座后,主人以美酒佳肴招待,大家边吃喝边说笑,有时喝酒曲助兴,欢声笑语,夜阑方散。
榆林的风土人情纯朴而古老,折射出陕北人民勤劳俭朴,忠厚善良的传统美德其内函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