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城市专题知识点总结

城市专题知识点总结

城市专题知识点总结一、城市的定义和发展1.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由大量人口聚居、经济活动频繁、文化交流密集的地区组成的人类社会集聚地。

在城市中,人口聚集在城市内部,形成了城市的基本居住和生活条件,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形成了城市的发展壮大。

2. 城市的发展历史城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城邦和都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代表。

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的发展更加迅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功能也日益丰富。

在现代社会,城市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城市的特点和功能1. 城市的特点城市与农村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性强。

其次,城市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但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密集程度高。

另外,城市的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社会分工明显,职业多样。

此外,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也更加多元化。

2. 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居住等方面。

首先,城市是政治中心,是政治权力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场所。

其次,城市是经济中心,是生产、流通、消费、资金、信息的大集散地。

此外,城市是文化中心,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教育、科研、医疗等方面的重要基地。

最后,城市也是居住的地方,提供了丰富的居住条件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三、城市规划和建设1. 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基本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建设的内容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工程。

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建设、市政设施建设、房屋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

城市建设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六篇 城市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复习课件

第六篇 城市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复习课件

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 从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工农业基础、 交通条件等 方面分析长 江三角洲城 市群形成的 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长三角主要城市经济程度
(二)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3、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我国四大城市群

/通用/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格式
单位(%)
印度尼西亚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通格用式格式
日城以心3本市。.上印的群海度城 位尼市 于西群、亚分大最布南西大在京的城太洋市平沿、是岸,雅杭我加洋州国达沿最岸大,三的美座城国城市最市群大为,的中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措施是


CD
A.限制并逐步取消大城市
B.扩大城市规模,增加住房和道路建设
C.制定相关城市法规,加强城市管理
D.分散城市职能,建立新城和卫星城

沈阳、大连、西安、兰州
低, 数
除前两个等级以外的省会城市
量 (双核)呼和浩特、包头;济南、

青岛;长春、吉林
多, 规
温州、宁波、苏州、无锡

嘉善、昆山、江阴等

县以下中心镇 小。 西塘镇、周庄、安亭、朱家角
二、按城市职能划分
• 综合性城市 • 专业性城市(行政城市、交通城市、
工矿城市、农业城市、贸易城市、旅 游城市等)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大都市带——是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P252、城市化——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3、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4、逆城市化——特大城市中心市区和郊区人口均外迁,特大城市人口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特大城市人口减少。

5、再城市化——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重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6、过度城市化——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大量城市问题产生7、乡村城市化——指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8、基本经济活动——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9、非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他被称为分基本经济活动。

10、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11、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12、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

13、首位城市——指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14、城市经济区——概念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上海高考地理一模复习第六篇城市(复习)

上海高考地理一模复习第六篇城市(复习)

专题20 城市体系与城市群
三、城市体系
◆世界六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名称与位置(识 记)
伦敦
巴黎
上海
东京
芝加 哥
纽约
专题21 城市化
四、城市化进程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识记)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非常重要)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含义(识记)
郊区化: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的过程。 1)城市中心地价上涨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46.分析2010年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 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6分)
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 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 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
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 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 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
45.据图2,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 表中两个范围的数据归纳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5分)
技术密集型企业(%) 资本密集型企业(%)
资源密集型企业(% )
0~16k0
5308
可见,在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型企业 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布 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 地位。
21.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 A
A.a区 B.d区 C.e区 D.g区
22.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 C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央商务区

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3、城市劳动力供给需求的政策p92/89
环境设施、房产税、劳动生产率、出口需求、城市居民公共服务、企业收税、产业公共服务、土地利用政策
4、影响农业地租、制造业地租、服务业地租的因素6务业:人口密度
5、政策的作用16
进行资源配置、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经营自然垄断产品和将地方外部性内部化。
填空题
1、城市经济学的5个准则
价格调整以实现区位平衡prices adjust to achieve locational equilibrium
自我强化效应会产生极端结果self-reinforcing effects generate extreme outcomes
外部性导致效率低下externalities cause inefficiency
简单模型是什么,放宽假设后是什么;系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核心内容:
1、中心地(城镇)有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不同等级;
2、不同等级的中心地职能具有不同的市场区,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市场区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3、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数量关系和功能控制关系构成一个等级数量体系,
市场原则(K=3):1,2,6,18 ,…
4、什么叫城市经济学,研究什么
城市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和地理学结合,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布局,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5、市场中心型城市:由市场导向型企业构成的城市。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较强,企业偏于靠近市场。
6、资源导向型城市:由资源导向型企业构成的城市。原材料产地对企业的吸引力较强,企业偏于靠近资源所在地。
城市经济学
名词解释
1、多样化城市
2、城市化经济: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出的上升而下降的经济现象。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教学目标]1.知道按城市规模可以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等级。

2.掌握城市化群必须具备的三大特征以及形成城市群的基本条件。

3.在地图上落实世界六大城市群的分布,分析其形成的具体条件。

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城市群形成的基本条件,训练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1、按城市规模可以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等级。

2、世界六大城市群的分布,分析其形成的具体条件。

[教学过程]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一、城市体系1、什么是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市密切联系、互相依存所形成的城市集合。

2、按城市规模划分按城市规模可以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等级。

在世界范围内,一些城市的影响具有全球或国际意义。

这类城市多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服务中心或国际政治文化中心,集聚和辐射大量国际信息,经常举办重要的大型国际性活动,集聚众多大型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国际影响。

这类城市分为世界城市和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两级。

⑴、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是公认的三大世界城市。

他们在世界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喻为当今世界的篮全球性金融结合点竹。

如纽约位于美国东海岸北部,是国际经济、金融、艺术与信息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西半球.的文化娱乐中心,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众多知名银行、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组织集聚在这里。

⑵、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代表性的城市有巴黎、布鲁塞尔、香港、苏黎世、法兰克福、多伦多、新加坡等。

这些城市在国际区域空闻中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领域具有全球意义。

如我国的香港不仅是亚洲的经济、金融中心,也是世界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之一,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图6.15)。

截止到2004年,我国有建制城市661个,建制镇8 000多个。

根据不同的规模与作用,除香港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外,我国的城市体系划分为六级(图6.16):⑶、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第二大城市,铁路和航空运输总枢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属于全国性中心城市。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一、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是指在某一相对完整的区域 国家)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有一系列不 (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有一系列不 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市密切联系 的城市密切联系、 同规模、不同职能的城市密切联系、互相 依存而形成的城市集合 城市集合。 依存而形成的城市模) 按规模大小划分(人口规模)
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1、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说明城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市群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市群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6 5 10
1、以一个城市为中心 上海); (上海); 2、具有一定数量、高 具有一定数量、 度密集、不同等级。 度密集、不同等级。 不同类型的城市; 不同类型的城市; 3、城市之间存在内在 联系(通过交通网络) 联系(通过交通网络)
2.按等级地位划分(影响范围) 按等级地位划分(影响范围)
各种城市类型的划分
1.按规模大小划分(人口规模) 按规模大小划分(人口规模) 2.按等级地位划分(影响范围) 按等级地位划分(影响范围) 3.按职能划分(主导职能) 按职能划分(主导职能)
二、城 市 群
城市群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 程度后, 程度后,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一种 城市集聚现象。 城市集聚现象。
由此——
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到较高程度后会形成城市群, 城市发展到较高程度后会形成城市群, 大城市群的发展又拉动了经济的进一步 快速增长。 快速增长。
长江三角洲的 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 的自然环境
地形 自然 地理 因素 气候 水源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水道纵横,湖荡棋布, 水道纵横,湖荡棋布, 向有“水乡泽国” 向有“水乡泽国”之称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WYF)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WYF)

城市群
城市群是当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到
较高程度以后, 在该区域出现的一种城 市集聚的现象。
城市群的三大特征:
集聚了一定数量、不同等级、不同类型
的城市 以一个或若干特大城市为核心 城市间存在内在联系
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以 上海为主中心, 南京、杭州为副 中心,包括江苏 的苏州、无锡、 常州、镇江、扬 州、泰州、南通 以及浙江的宁波、 嘉兴、湖州、绍 兴、舟山、台州 共16个城市及其 所辖的60个县市, 等级分明、经济 联系密切。
专题20: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区域城市空间系统
城市体系的概念

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 职能的城市密切联系、互相依存所形成的城市 集合。
• 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概念,通常以人口规模 来表达。 • 城市职能: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 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欧盟总部
“欧洲首都”——布鲁塞尔
我国城市级别
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 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
武汉、重庆、天津、沈阳、大连、西安、 兰州等。 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 省内区域中心城市:温州、宁波等 县级中心城市:昆山、江阴等 县以下中心镇:周庄、朱家角等
世界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
城市群形成的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所谓城市体系,就是由不同级 别的城市所构成的空间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体系的研究内容—— 城市体系结构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同步训练)高中地理第二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同步训练)高中地理第二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城市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城市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均匀B. 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分布不均C. 城市数量少,规模大,分布集中D. 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分布分散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城市群?A. 长三角城市群B. 环渤海城市群C. 西部城市群D.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3、下列关于城市体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体系是由各级城市构成的有机整体•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城市构成其城市核心•C、城市体系中各级城市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城市体系反映了城市的规模等级和分布特征4、城市之间通过多种联系形成网络,以下哪种方式不是城市之间直接的联系手段()。

•A、交通运输•B、通信网络•C、电子商务•D、电话线5、题干: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角色?A、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负责所有城市群内部的交通和物流B、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仅对城市群内部的行政事务具备领导权C、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D、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主要负责城市群与外部联系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6、题干: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促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发展?A、限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B、加强城市群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群内在联系C、削弱中心城市的发展优势,扶持周边城市的发展D、减少城市群内部产业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7、我国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群是:A. 长三角城市群B. 珠三角城市群C. 环渤海城市群D. 成渝城市群8、以下哪个因素对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形成影响最大?A. 自然资源B. 经济发展水平C. 交通运输条件D. 人口密度9、城市群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的城市组成的联合体,它们之间存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互动。

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专题20城市

专题20城市

苏黎士
人口114.5万 人口114.5万 114.5
瑞士最大城市。具有国际意义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瑞士最大城市。具有国际意义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瑞士 最大工商业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最大工商业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法兰克福 人口65.2万 人口65.2万 65.2 欧洲货币机构汇聚之地,这里拥有400多家银行、770 多家银行、 欧洲货币机构汇聚之地,这里拥有 多家银行 家保险公司以及无以计数的广告公司。 家保险公司以及无以计数的广告公司。这里还有德意志 中央银行和欧洲第三大证券交易所。 中央银行和欧洲第三大证券交易所。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服务功能 越强,城市的辐射也越大。 越强,城市的辐射也越大。
世界城市
1.世界范围: 1.世界范围:两级 世界范围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纽约
三大世界城市
东京 伦敦
全球性金融结合点
纽约
人口700多万 人口700多万 700
美国最大都市及第一大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美国最大都市及第一大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世 界经济、金融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界经济、金融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北京
全国性中心城市
上海
华南 ——广州;深圳 广州; 广州 武汉 华中 ——武汉 重庆 西南 ——重庆
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天津 华北 ——天津
(多为省会城市) 多为省会城市)
东北 ——沈阳;大连 沈阳; 沈阳 西北 ——西安;兰州 西安; 西安
双核城市) 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 (双核城市)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包头 山东 ——济南;青岛 济南; 济南 吉林 ——长春;吉林 长春; 长春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群一、知识讲解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由于具有不同的空间范围和城市数量,因而形成不同规模大小的城市群。

城市群是一个大的区域增长极(或增长区),经济增长速度快,具有辐射带动效应。

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城市群也是一个“创新极”,创新能力很强,有利于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

二、例题分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解析】(1)从图乙可以看出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很多中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如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有材料可知,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城市人口比重较高。

城市群地理相关知识点总结

城市群地理相关知识点总结

城市群地理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由若干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相互关联、联系密切,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功能的城市集群。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空间组织和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城市群的概念由发展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学者提出,主要用来描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互动和影响关系。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密切的产物,对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城市群的形成原因1. 地理条件:城市群的形成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地理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指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人文地理条件主要指交通、通讯、能源等人文要素。

这些地理条件对城市群的分布、结构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经济条件:城市群形成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加强,形成城市群。

3. 政治条件:政治条件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

政治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政策、行政管理、区域规划等制度和措施对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影响。

4. 文化条件:文化条件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内在因素。

文化条件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习俗、传统等文化要素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城市群的特征1. 空间集聚:城市群的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较短,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比较密切,形成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

2. 产业集聚:城市群内部的产业结构较为集中,城市之间的产业互相依存,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3. 人口聚集:城市群内部的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交流频繁,形成一定的人口聚集效应。

4. 资源共享:城市群内部的资源互相共享,城市之间的资源配置较为均衡,形成一定的资源共享效应。

5. 功能互补: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功能互相补充,城市之间的功能互相融合,形成一定的功能互补效应。

6. 生态互动:城市群内部的生态环境互相影响,城市之间的生态互动较为密切,形成一定的生态互动效应。

地理学考研必看人文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考研必看人文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考研必看人文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涉及人类活动、社会文化、城市发展等方面。

在地理学考研中,人文地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人文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备考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对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供考生参考。

一、城市与城市化1. 城市的定义与分类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社会文化发达的地区。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经济、社会、文化特征,可以将城市分为不同类型,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新兴城市等。

2.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和非农业转移人口。

城市化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如推动工业化进程、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等。

3.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

城市设计则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于具体的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布局、美化等。

二、城市系统与城市体系1. 城市体系的层次与组成城市体系是指多个城市之间形成的一种有机关系。

城市体系可以分为全球城市体系、国家级城市体系、地区性城市体系等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城市组成。

2. 城市中心与城市辐射城市中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地。

城市辐射是指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产业扩散、人口流动等。

3. 城市网络与城市交通城市网络是指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主要通过交通网络实现。

城市交通是城市中人口、物资、信息流动的重要保障,包括公共交通、道路交通、水路交通等。

三、社会文化地理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一个地区的聚居人口数量。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流动、农村人口迁移等。

2. 社会差异与社会问题社会差异指的是不同个体、群体在经济、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差异。

【优选】专题城市体系和城市群PPT文档

【优选】专题城市体系和城市群PPT文档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4、中国的城市体系按规模划分为六级不同的城市
2、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3、城市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通过交通网络)
(世界六大城市群都处于温暖、湿润的中纬度沿海地区)
人口50~100万以上
人口50~100万以上
以纽约为中心的 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跨国)
以东京为中心的 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大西洋)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大西洋、跨国)
(四)我国四大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 丹东、辽阳、营口、盘锦等城市。该地区城市高度密集、大城市 所占比例最高。
沈阳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中心、交通、文化和信息中 心,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大连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 外贸易口岸,也是重要的旅游城市。
京津唐城市群
• 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京津
唐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和 唐山以及河北的保定、张家
口、秦皇岛、唐山、石家庄、 廊坊、邢台、邯郸、衡水、沧 州、承德共13个城市,区域面 积占全国的2.3%,人口占全国 的7.23%。
• 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 发达国家的城市群远多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群集中在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 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三)世界六大城市群
英国城市群
太平洋沿 岸城市群
欧洲西北部 城市群

高中地理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高中地理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形成上述特征的原因:
1、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2、东西部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密集程度和交 通便捷程度的差异
3、城市划分: 我国用城市中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来划分城市 规模: 5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50-100万为大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20 万以下为小城市
书P44,图6.16 我国城市体系分布特征: 1、从各等级城市的数量上来看,规模越小、等级 越低的城市数量越多,反之越少,呈现金字塔形
2、从城市的分布上看,城市分布密集程度与人口 密集程度高度一致,呈现出东南城镇密集,西北 内陆城市稀少的特征
3、从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看,级别较高、规模较 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而西北内陆地 区的城市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级别低。
3、世界六大城市群
(1)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 群 (2)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3)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4)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我国四大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 津京唐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按城市职能分为: 综合性城市、专业性城市。综合性城市多为大城 市、专业性城市多为小城市。
二、城市群
1、特征 (1)具有一定数量、高度密集、不同等级、 不同类型 (2)以一个或若干特大城市为核心 (3)城市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
2、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3)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一、城市体系
1、世界城市体系 (1)世界城市
纽约、东京、伦敦 世界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专题 20(2)城市体系和城市群PPT共33页

专题 20(2)城市体系和城市群PPT共33页
专题 20(2)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0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
【考纲要求】:
【知识梳理】:
【内容要点】:
1.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香港(我国)。

综合性城市(多为大城市)和专业性城市(中小城市为主)。

5.城市群三大特征:
一、具有一定数量、高度密集、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城市;
二、以一个或若干个特大城市为核心;
三、城市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6.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一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二是社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三是交通通信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7.世界六大城市群:(记住城市群名称、分布和中心城市;结合城市群的形成条
件,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某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