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张清平-文字清晰版
林徽因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
汉族。
出生于浙江杭州。
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中文名:林徽因外文名:Phyllis别名:原名林徽音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杭州出生日期:1904.06.10逝世日期:1955.04.01职业:建筑学家,文学家毕业院校: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主要成就: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代表作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家庭成员:父亲:林长民,丈夫:梁思成祖籍:福建闽县(今福州)1.人物生平林徽因,原名林徽音。
福建闽县(福建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
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
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图1.1林徽因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
林徽因传读后感(通用11篇)

林徽因传读后感(通用11篇)林徽因传篇1她叫林徽因,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的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
世人因为爱情的缠绵悱恻而记住了这个浪漫迤逦的女子,却也因这无端的浪漫遐想而忽略了她治学严谨,艰苦探索,傲骨博学的大家风范。
再一次重温她的一生,似乎她教会我更多的是女人的一生应这样走过。
童年的林徽因是我羡慕的,随父母迁居至一座老宅,在这个诗意含蓄的古城中,小徽因第一次在姑母的引导下接触到文学的奇妙,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古典文学的诗情画意、锦词丽句加深了她的文学修养,为她将来成为一代才女种下美好的前因,后来随父迁移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雾都伦敦的人土风俗,异国风情增加了她的人生阅历,再次谱写的歌赋除了辞藻的淡雅娴静更多了些人情冷暖,就像徐志摩评价的:徽因的诗,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又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
回首自己儿时,不禁憾然一惊,似乎躲在家中一隅偶得娴静是我少有的与心对话的时光,总是安慰自己,哪个少年不莽撞,为赋新词强说愁才显得假惺惺,却忘却了心灵感受的温床是生活,即使漫无目的游逛你也能感受到路边青草的芬芳。
所以,生活的丰富不丰富不在于生活经历的多少,而在于你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否敏锐,在于能否多方面体味所见、所听、所遇的种种不同情景,能否体会到人在生活中互相的关系和牵连,生活的必然与偶然之中所起的戏剧性的变化。
当然,更得有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及思想,信仰及哲学。
所以勿要感叹自己的胸中无词,心中无语,以心聆听,用手触摸生活,生活才会回赠你真正的意义。
花季的林徽因是我欣赏的,在那个对爱情充满各种幻想的季节,能够如此坚定自己的爱情信仰,维护爱情尊严。
初始,我以为这是需要一个很成熟的爱情观才能驾驭花季年龄的冲动,但后来我明白是因为她在任何时候都深知自己所要是怎样的生活,每当走至人生岔路口,她可以很清楚分辨出自己要走的路,或转弯,或前行,都那样从容不迫。
《林徽因传》读后感_《林徽因传》读书笔记五篇

《林徽因传》读后感_《林徽因传》读书笔记五篇《林徽因传》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有着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人生启示。
本书自发行开始广受好评,详细而具体描写了民国一代才女的传奇一生。
关于《林徽因传》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林徽因传》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林徽因传》读后感精选(一)阅读这唯美的辞藻,就如微风轻抚我们的脸颊般舒适。
——题记“喜欢你是寂静的”初读《林徽因传》只为这名便一见倾心。
于是带着些浪漫情怀走进她的世界,却走不进她那寂静的心——或许只是因为一句“世间女子,纷丽多姿,独独有她,哀艳如诗”。
我知她是才女,是美人,是民国时期一位惊才艳艳的奇女子;更知她不仅生得漂亮,更活得漂亮。
所以连描写她的一生的词句都充满她独特的诗意般的气息,如是这样,作者便以诗为她的一生开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当她站在去法国的邮轮上,远眺大洋彼端时,她便不会庸碌一生。
从遇见徐志摩的青春懵懂,到与梁思成爱得彻底,再到与金岳霖互相欣赏,喜欢她在感情上光明磊落,敢爱敢恨;她欢喜时“笑点亮了四面风,”她忧郁时“忧郁自然不是你的朋友”……喜欢她在事业上鞠躬尽瘁,一身才气;喜欢她知进知退的大度;喜欢她在太太客厅里高谈阔论的意气风发;喜欢她对朋友的互助互谅;喜欢她病危时说“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她这一生过的便是如此哀艳,丰富,铿锵而热烈,但她走时便是走得如此寂静,如此安谧。
作者又以诗为她的一生结尾,便又让他诗意般的离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她是梦,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她的诗如她的人,如她的心,教我不懂,却是让我在只言片语中感受到她的情。
这诗,很美;这人,很纯粹。
读完这本书,我被林徽因的才气,美好所折服,她是如此一位脱俗的女子,让人不得不羡慕她;品完这本书,我为林徽因的精神、品质所感叹,这世间也就独这一位脱俗的女子,让人不得不敬佩她。
《林徽因传》读后感11篇

《林徽因传》读后感11篇《林徽因传》读后感1阅读这唯美的辞藻,就如微风轻抚我们的脸颊般舒适,林徽因传读后感。
——题记“喜欢你是寂静的”初读《林徽因传》只为这名便一见倾心。
于是带着些浪漫情怀走进她的世界,却走不进她那寂静的心——或许只是因为一句“世间女子,纷丽多姿,独独有她,哀艳如诗”。
我知她是才女,是美人,是民国时期一位惊才艳艳的奇女子;更知她不仅生得漂亮,更活得漂亮。
所以连描写她的一生的词句都充满她独特的诗意般的气息,如是这样,作者便以诗为她的一生开头“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当她站在去法国的邮轮上,远眺大洋彼端时,她便不会庸碌一生。
从遇见徐志摩的青春懵懂,到与梁思成爱得彻底,再到与金岳霖互相欣赏,喜欢她在感情上光明磊落,敢爱敢恨;她欢喜时“笑点亮了四面风,”她忧郁时“忧郁自然不是你的朋友”……喜欢她在事业上鞠躬尽瘁,一身才气;喜欢她知进知退的大度;喜欢她在太太客厅里高谈阔论的意气风发;喜欢她对朋友的互助互谅;喜欢她病危时说“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她这一生过的便是如此哀艳,丰富,铿锵而热烈,但她走时便是走得如此寂静,如此安谧。
作者又以诗为她的一生结尾,便又让他诗意般的离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她是梦,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她的诗如她的人,如她的心,教我不懂,却是让我在只言片语中感受到她的情。
这诗,很美;这人,很纯粹。
读完这本书,我被林徽因的才气,美好所折服,她是如此一位脱俗的女子,让人不得不羡慕她;品完这本书,我为林徽因的精神、品质所感叹,这世间也就独这一位脱俗的女子,让人不得不敬佩她。
我做不到她那样才华横溢,独立于世间,但我想如她那样,用爱浇灌梦想,用一生追求梦想,至死不悔。
如是,我将站在梦想之路上,洒着汗水,向前奔跑。
她,活在寂静里,活在诗意中,也终活在我心中。
《林徽因传》读后感2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自古江南出美人,林家有女初长成。
杭州,天堂;人间,过客。
一九零四年,陆官巷,林家大院,黄昏灯如星,暮色轻如绸,林徽因,一个白莲似的精灵悄落凡间。
梁思成林徽因

•
1932年调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宝 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 1933年3月调查河北正定县隆兴寺及 正定古建筑 • 1933年9月调查山西大同上下华严寺、 善化寺、云冈石窟等 • 1933年9月调查应县木塔、浑源县悬 空寺 • 1933年11月,调查河北赵县赵州桥 • 1934年8月调查山西晋中地区13县古 建筑 • 1934年10月,调查浙江6个县古建筑 • 1935年2月,考察曲阜孔庙建筑,并制 定修葺计划 • 1936年春,调查龙门石窟及山东中部 19个县古建筑 • 1936年冬,调查山西、陕西部分县市 的古建筑;1937年6月,调查陕西、山 西
观音阁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上匾额“观音之阁”是唐 朝大诗人李白52岁北游幽州时题写。观音阁主体是一座三 层木结构楼阁,第二层是暗室,所以看上去只有两层。阁 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整个楼阁集中国木结 构建筑之大成,有28根立柱,梁柱斗枋数以千计,繁简各 异,显示出辽代木结构建筑的成熟技术。
梁思成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 行实地的调查测绘。
日 本 法 隆 寺
金 堂 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金 堂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胁 侍 菩 萨
五 重 塔
塔在金堂 西侧,平 面呈方形, 高五层, 全木结构 建筑。塔 内有一根 贯通上下 五层的木 刹柱,穿 出柱顶后 承塔刹上 诸铜构件。
1950年6月20日,国 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 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 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 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 系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国 徽方案中选
1951年国庆,在征 集的200多幅设计 方案中,决定以梁 思成和林徽因的设 计方案为主,建筑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 动工兴建
《林微因传》读后感(精选18篇)

《林微因传》读后感(精选18篇)《林微因传》读后感(精选18篇)《林微因传》读后感篇1在图书室偶然看到一本张清平著的《林徽因传》,仔细阅读之后,惊叹世间竟有这样的女人,集美丽、才华、骄傲,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
林徽因,这位出身名门,兼具文学家的敏锐与建筑学家的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和建筑史上都颇有建树的才女,是一个站在塔尖上的女人,是一个用一生追求自由、双脚一直在行走的女人。
林徽因的生命是短暂的,她只活了五十一岁。
然而她的生命又是灿烂的、夺目的。
她不仅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作为女建筑学家,她亲自主持并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对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的美丽有目共睹,众人称羡;她才思敏捷,分析、评论头头是道,这一点令许多男士自叹弗如。
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说过:“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她又是骄傲的,她不流俗,不惧权贵,有着知识分子的高贵的灵魂。
民国初年,乱世纷争,却有这么一位才女横空出世。
我欣赏的林徽因,不做作、不娇情,尽管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她没有丝毫贵族习气,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和任何人都能相处融洽。
她不追求浮华,也没有去走捷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着。
否则以她的才学和美貌,她完全可以过另一种生活。
八年抗战她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贫困与疾病始终困绕着她,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强地乐观地面对生活,孜孜不倦地钻研着她的学问。
为了考察古建筑,她和梁思成深入荒野山乡,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弘扬中国的古建筑尽了心血,以至于五十一岁便因肺病离开了。
世上有一种美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纵然已被时光覆盖,当你再一次翻开它的时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烁烁光华,让后人为之赞叹,而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她就是拥有着这样美丽光华的人。
《林微因传》读后感篇2林徽因:民族:汉,福建闽候人,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
林徽因传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

林徽因传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徽因传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林徽因传读后感1一直以来,很喜欢读人物传记,早前,也买了很多囤在家里,想着闲暇时候拿来翻阅。
今年寒假在家,再次将苏尹的《林徽因传》拿来读,又一次被林徽因那“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所吸引。
女神,在当今世界是个随处可见的名词,也因为太常见,这个词早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含义。
在那个动荡不安又蕴藏着无数可能的年代里,一些奇异美好的灵魂,用自己的生命完美诠释了这两个字。
其中之一,便是林徽因。
提到林徽因,大多数人惊叹于她的美丽、才情和爱情传奇,但是一个如此美好的生命在世间走一遭,留下的绝不止这些。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她是感性的诗人,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被诸多优秀者追捧欣赏的名门淑女,也是一个眼光卓越的传奇女子。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曾骄傲的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这句话,是讲给徐志摩听的。
那时,徐志摩疯狂爱上了才刚刚十六岁的林徽因,这跨越辈分的爱恋并不曾让她的父亲惊讶或者阻挠。
可惜当时中学才毕业的林徽因虽然情窦初开,却被这感情惊着了,她没有答应。
但她的人生却自此和徐志摩有了关系,至徐志摩离世也没有断开。
此时,林徽因已经认识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这对才貌匹配的少男少女,有了梁启超的极力撮合,并提供一起赴美留学的机会,订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情投意合的感情,声名显赫的家族联姻,在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林徽因无疑是幸运的。
在与梁思成的恋爱之余,她对未来有一份坚定地憧憬,那就是:学习建筑。
确实之后她成了著名的建筑学家。
世人对林徽因的印象更多是四月天浸润的诗词雅秀,忽略了她对建筑学的感情和贡献。
2018-2019-林徽因传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林徽因传阅读答案篇一:《林徽因传》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7分)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
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
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
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
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
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
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
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王朔出镜《锵锵3人行》 爆砍 “极品女人”-H2O-搜狐博客

王朔出镜《锵锵3人行》爆砍“极品女人”-H2O-搜狐博客连着几天,王朔都做客《锵锵三人行》,其中砍大山,喷到“极品女人”,王朔定义:“一身书卷气,思想前卫,行为守旧”,点名的就有林徽因,并且说:“林黛玉也算,她从一而终了嘛!”火爆的是王朔批评杨澜的老公“太不靠谱”,王朔“凶猛”开腔,一通乱cei。
将郭敬明、余秋雨等名人骂了个够以后,文坛“老痞子”王朔还不解气,甚至折腾到了电视上。
日前,王朔做客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与窦文涛、梁文道一起讨论“大院文化”以及“南北作家”等话题,他借机大过骂瘾,竟然又朝演艺界名人倒起了“脏水”。
在当天的录制现场,王朔显得格外健谈,节目开场的前6分钟基本上就是王朔一个人的“天下”,窦文涛和梁文道只有侧耳倾听的份儿,而整场节目的时间为25分钟左右。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由“大院文化”打开话匣子的王朔几乎不用任何话题引导,自己开始了大段讲述小时候在大院中的所见所闻,窦文涛几次中间试图打断王朔,把话题交给梁文道进行,但是都又被王朔马上接了回去。
甚至在插播广告的十几秒时间内,王朔也仍然在继续着自己的谈话,并且不时自己大笑出声。
一贯以“骂人”出名的王朔,这次却出人意料地向“女同胞”表示了友好,“现在是信息时代,体力劳动的差别消失了,女人会越来越厉害,所以我现在玩命巴结女同胞。
”王朔提到,他特别喜欢主持人曾子墨,认为她的“范儿”特别正,可以用“飒蜜”来形容,“就是英姿飒爽的Miss,之前我觉得杨澜也挺‘正’的,但是她找的老公太不靠谱了。
之前她老公还忽悠我们徐静蕾投资来着,我说你别理他,太不靠谱了!”王朔现场语录我原来就是让着这些文人。
(你自己不是文人?)孙子才文人呢!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坏孩子,我一人能和好多人打架,他们加一块还不够我一口吃的呢!但是我不打女的,我就看不惯那些男的,我们留级,你就多念了几年书,凭什么歧视别人啊!比如说我就是牛人,但我装孙子,我从来不说自己是作家!要是南北作家比,金庸还不如老舍呢,老舍的《骆驼祥子》在美国都有影响,金庸也就是在华人圈,这就一比零了吧。
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全八集)

八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解说词【按】在网上搜索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没能找到完整的解说词。
这里的解说词全本是根据网友窗子内外所提供的版本整理而成的。
在此特表衷心感谢。
——唐婉祺2014/12/21第一集父亲旁白:梁思成、林徽因,一对学者伉俪,在离去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地走入公众的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同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眷恋。
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我们更近,而有时,又仿佛更远。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2007年秋天,一些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们带到美国东北部这片浓密的森林里,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费正清,一位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者,他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在这里诞生,同样在这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半个多世纪前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和梁思成、林徽因的亲密交往。
费赫莉(费正清费慰梅的女儿):“我带你们看看我父亲的书房,在我父母留下的档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梁思成夫妇的信,有些是Phyllis林徽因写的,有些是梁思成写的。
这本剪贴本非常可爱,他们自己称它为“豪华版本”,手工打印制作的,文字是我妈妈写的,照片拍摄者是梁思成,我父亲也拍了一些照片。
这是我在父母哈佛大学那个家中的储藏室发现的,一件很特别的东西,我一直很好奇里面有什么,一直也没有机会看,这是一个奇特的发现。
显然,这是林徽因在1935年我父母离开中国的时候送给他们的一件礼物,里面全是这些衣物,直到今天质地都还非常好,除此之外还有些漂亮的袍子,我一会儿给你们看。
很漂亮吧,箱子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发现,有一张我妈妈和林徽因的照片,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们刚刚认识的时候。
”林徽因给费慰梅的信1935年:“最最亲爱的慰梅,寄给你这只红色的皮箱,这个红色美人看上去是不是可爱至极,她在我们林家已经六十八年了,现在她要漂洋过海去到你的身边,度过她以后的日子,直到有朝一日成为一件古董。
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经典句子

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经典句子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经典句子1、如梦江南,永远像梦境一般落在每个人的心里。
多少行色匆匆的旅人相逢在山水间,从这道杨柳依依的堤,摆渡至那道烟花纷飞的岸。
那些因为来过这个多情之地的人,原本淡然超脱的心性,也开始有了牵挂。
总是会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在烟雨小楼中品茗的闲情,爱上了午后阳光下打盹的慵懒,爱上了一朵花的欢颜、一剪流光的浪漫。
2、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
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
3、每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远离纯净,开始漫步在红尘的烟火里。
在茫茫世海里追逐,寻找所谓的归宿,其实人又何曾有真正的故乡,都只是暂将身寄,看几场春日芳菲,等几度新月变圆。
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
4、人的一生总有注定错失的因缘,和你携手相伴的人或许不是你要的那杯茶,但你还是要强忍着苦涩饮下。
所以彼此厌倦并不是谁的过错,只怪造化弄人,无端生出这么多的痴男怨女,不得尽如人愿。
5、并非因为不懂珍惜,有些缘分注定了长短。
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挽不住的终究是刹那芳华。
6、真正的自在是知晓得失从缘,懂得随遇而安。
7、世事难遂人愿,你想要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风波四起。
8、朝代更换,壮美山河被硝烟呛伤,历史斑驳脱落,在岁月的长河里漂浮流淌。
每个人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追逐,却也难免月迷津渡,不知何时才能抵达梦的港湾。
在没落的年代,总有出类拔萃之人立于天地之间,为太平盛世做最大的努力。
9、那些美好的过往都被尘封在岁月的书页中,或许只有有缘人才可以解读。
10、许多人宁愿将那些美好封藏,有如搁置在木质抽屉的老照片,若非年华老去,都不会轻易去碰触。
11、有时候,伫立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心底会涌出莫名的感动。
觉得人的一生多么不易,我们应该为这些鲜活的生命而感到温暖,为凡间弥漫的烟火感到幸福。
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都将后会无期。
最新林徽因传读后感(精选11篇)

最新林徽因传读后感(精选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林徽因传读后感(精选11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梁思成生平

梁思成,为梁启超之长子,是梁启超原配夫人李蕙仙所生,建筑大师,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
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个人履历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和希特勒同一天)1912—1914年在北京汇文中学学习。
1915—1923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不得不推迟一年。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192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建筑硕士学位。
接着他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肄业),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
1928年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接着到南欧结婚旅行并观摩各地建筑和美术半年才回国任职。
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1928—1931年)。
1931—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 —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1946—1947年),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1946—1972年)。
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
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与林洙结婚。
1972年1月9日逝世于首都北京。
享年71岁。
生平:成长求学时期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清朝著名的改革家,为躲避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随父母从日本回国,曾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就学。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之字词含义

字词含义题 答题思路
本义 + 文中义
+ 手法
+ 情感
答题模板 1、这个字(词)本义是指…… 2、在文中指…… 3、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更加突出地表达了主人公(作者)……之情。
用词巧妙之三步走
1
认识题型
3 实战演练
2
掌握答题技巧
练习1
拓展延伸:链接中考
一根善拐杖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
指示代词: 这、那、这些、那些、这样、那 样、这时、那时、这个、那个等等
(结合上下文指出词语在语境当中指代的内容。)
2.非指代含义
例3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毕淑敏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 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 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 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 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我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 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 车。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 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 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判断题型 判断下列题目是不是词语理解题,并给出判断理由。 (1)联系本文,谈谈你对第六段中加点词“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 的理解。 (2)第15段中“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 (3)题目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根据文章内容简 要回答。 (4)文章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作标题有何妙处?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1《沁园春雪》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
(1)红装素guǒ( ) zhé( )腰稍xùn( )顿失tāo tāo( ) 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 )(2)下列词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2.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惟余..莽莽( ) A.只有我B.只剩下 C.只有(2)惟余莽莽..( ) A.景色迷茫B.草木茂盛 C.无边无际(3)顿.失滔滔( ) A.立刻 B.停顿 C.安顿(4)须.晴日( ) A.必须B.须要 C.等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A.弯腰B.折服C.弯腰行礼,倾倒(6)稍逊风骚..( ) A.文章辞藻B.妇女举止轻佻C.指《国风》《离骚》3.填空。
(1)《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雪”是________。
(2)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4.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拥有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林徽因传》读后感

《林徽因传》读后感范文《林徽因传》读后感范文一而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后几年,不知为何,她被贯之一些不太善意的称谓,倒也令我心生疑惑。
一次偶然的闲聊中,我问一位长辈,如何看待林徽因,她回答:“其它方面我不好作出评价,但她做出的选择还是不错的。
”彼时我已身入社会的大染缸,心性也有了成熟和些许转变。
再细读此传记,又有了新的领悟。
林徽因虽然于年幼之时就随父游历各国,但思想仍是传统的,正如她所说:“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
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
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为难。
前几年不管对得起他不,倒容易——现在结果,也许我谁都没有对得起,您看多冤!”一个人一生中所做出的种种选择,离不开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日渐稳固的价值观。
相对于已婚的徐志摩狂热的爱恋,她仍选择了梁林两家一手撮合的、门当户对的婚姻。
再到后来梁与金之间的选择,虽然事后流传出许多版本,但我仍然相信,不论是出于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还是梁思成先生一贯的秉性和作风,林最后仍会选择继续这段婚姻。
相较于林的浪漫和敏感,梁思成的严谨、宽容与幽默,实则是最大的互补,加之两人对于建筑学的共同喜好,这大概是众多成年人眼里的“合适的人”吧。
聪慧的女人,可以因为美丽的外表和才情而拥有许多追求者,但也能抛开感性的因素,做出恰当的选择,同时不伤害他人,并能与其保持长久的友谊。
时间越长,经历的事越多,我越觉得这是一件难事,但她做到了。
出生于书香世家,林徽因身上所具备的诗情画意及其取得的成就,与其家庭及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联系。
祖父创办了私塾,父亲留学国外,未念书时,便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外新思想的启蒙。
十二岁时,又与表姐们一同进入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露珠姑娘阅读答案第五题解

篇一:露珠姑娘阅读答案第五题解野花丛中,有一座小小的彩色玻璃房子,房子里住着美丽的露珠姑娘。
露珠姑娘特别怕晒太阳,可是她的房子是玻璃的,一点儿也挡不住太阳光。
露珠姑娘只好请求车前草,她说:“车前草哥哥,你的叶子大,请你把叶子举起来,帮我的玻璃房子遮遮太阳好吗?”车前草转动着眼珠,他正准备同顽皮的风孩子玩击掌游戏,那些叶片,全都是他的巴掌,玩起游戏来,他的巴掌可没空,车前草把叶片胡乱举了举说:“唉,瞧,我的个子太矮,没法儿遮住你的玻璃房子,这样吧,你找狗尾巴草哥哥,他个子高,准行。
”露珠姑娘去叫狗尾巴草哥哥,她说:“请你帮我的玻璃房子遮遮阳光好吗?”狗尾巴草同一朵漂亮的雏菊正在热恋中,雏菊娇滴滴地说:“哎,天真热。
”狗尾巴草赶快弯下腰说:“来,我给你扇扇,我给你扇扇。
”他卖力地挥动叶片给雏菊扇风。
听见露珠姑娘的请求,狗尾巴草头也不抬地说:“哎,真对不起,这几天我腰痛,没法儿站起来帮你遮太阳,你最好找鸢尾姐姐帮忙吧。
”露珠姑娘又去找鸢尾草,鸢尾草姐姐正在化妆,等会儿蝴蝶小姐要来拜访她,蝴蝶小姐是尊贵的客人,迎接蝴蝶小姐来访可是件大事情,她没有工夫来帮助露珠姑娘。
太阳光越来越强烈,露珠姑娘的玻璃房子被晒得发烫,哎呀,不好啦,露珠姑娘住在发烫的玻璃房子里呼吸困难起来,她脸儿烧得通红,浑身抽搐。
紫花地丁妹妹透过玻璃房子看见露珠姑娘的模样,她着急地举起自己全部的叶子为露珠姑娘遮挡阳光,可是紫花地丁的叶子太纤细,遮挡不了太阳,她只好对车前草、狗尾巴、鸢尾和其他花草喊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儿草儿们听见喊声,猛然醒悟过来,纷纷伸出一片绿叶——哇,不得了,虽然只是一片叶子,一合起来只见高高低低、长长圆圆、大大小小的叶片密密层层盖在玻璃房子上,一片浓密的绿阴遮住了骄阳!露珠姑娘得救了,她缓过气来,感激地说:“谢谢,谢谢你们大家!”从此露珠姑娘的玻璃房子上有了一片绿阴,它由野花丛中不同的绿叶组成。
露珠姑娘阅读答案第五题解

篇一:露珠姑娘阅读答案第五题解野花丛中,有一座小小的彩色玻璃房子,房子里住着美丽的露珠姑娘。
露珠姑娘特别怕晒太阳,可是她的房子是玻璃的,一点儿也挡不住太阳光。
露珠姑娘只好请求车前草,她说:“车前草哥哥,你的叶子大,请你把叶子举起来,帮我的玻璃房子遮遮太阳好吗?”车前草转动着眼珠,他正准备同顽皮的风孩子玩击掌游戏,那些叶片,全都是他的巴掌,玩起游戏来,他的巴掌可没空,车前草把叶片胡乱举了举说:“唉,瞧,我的个子太矮,没法儿遮住你的玻璃房子,这样吧,你找狗尾巴草哥哥,他个子高,准行。
”露珠姑娘去叫狗尾巴草哥哥,她说:“请你帮我的玻璃房子遮遮阳光好吗?”狗尾巴草同一朵漂亮的雏菊正在热恋中,雏菊娇滴滴地说:“哎,天真热。
”狗尾巴草赶快弯下腰说:“来,我给你扇扇,我给你扇扇。
”他卖力地挥动叶片给雏菊扇风。
听见露珠姑娘的请求,狗尾巴草头也不抬地说:“哎,真对不起,这几天我腰痛,没法儿站起来帮你遮太阳,你最好找鸢尾姐姐帮忙吧。
”露珠姑娘又去找鸢尾草,鸢尾草姐姐正在化妆,等会儿蝴蝶小姐要来拜访她,蝴蝶小姐是尊贵的客人,迎接蝴蝶小姐来访可是件大事情,她没有工夫来帮助露珠姑娘。
太阳光越来越强烈,露珠姑娘的玻璃房子被晒得发烫,哎呀,不好啦,露珠姑娘住在发烫的玻璃房子里呼吸困难起来,她脸儿烧得通红,浑身抽搐。
紫花地丁妹妹透过玻璃房子看见露珠姑娘的模样,她着急地举起自己全部的叶子为露珠姑娘遮挡阳光,可是紫花地丁的叶子太纤细,遮挡不了太阳,她只好对车前草、狗尾巴、鸢尾和其他花草喊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儿草儿们听见喊声,猛然醒悟过来,纷纷伸出一片绿叶——哇,不得了,虽然只是一片叶子,一合起来只见高高低低、长长圆圆、大大小小的叶片密密层层盖在玻璃房子上,一片浓密的绿阴遮住了骄阳!露珠姑娘得救了,她缓过气来,感激地说:“谢谢,谢谢你们大家!”从此露珠姑娘的玻璃房子上有了一片绿阴,它由野花丛中不同的绿叶组成。
心得体会-读《林徽因传》有感 精品

读《林徽因传》有感读《林徽因传》有感一初春,乍暖还寒。
窗外已经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下午闲来无事便随手拿了本同事的《林徽因传》来看。
本是想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是刚看了几页我就被书中貌若天仙的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深深的吸引住了。
书中描述了一代才女的浪漫而坎坷的心灵历程。
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
她与三个男人的爱恨纠缠深深的吸引着我。
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
读书过半,作为女性来看林徽因,可能最羡慕的是林徽因遇上了那么好的丈夫,当林徽因坦诚爱上金岳霖,当林徽因同徐志摩走的非常的近,梁思成给与了极大的理解和信任,不离不弃。
这在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的,那是怎样一种豁达的情怀呢?林徽因出了美貌与爱情,她最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学术成就和艺术成就以及这种成就背后的孜孜不倦的创造精神。
这其实与她小时候与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是分不开的。
从林徽因的身上更能看到女人也可以活的精彩,都说女人是一所大学。
林徽因的一生让我羡慕又惊叹,不仅有温婉的浪漫爱情还有杰出女性的成就,放下书,细细的回味,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羡慕别人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首看看自己是不是幸福呢……读《林徽因传》有感二邓萍读完张清平的《林徽因传》,才意识到之前对于林徽因的了解太少,太片面。
我想作者张清平肯定也是一个很喜欢林徽因的人,而且文学素养很不错。
在作者的笔下,林徽因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进而为人妻为人母。
林徽因一生热爱文学艺术,对建筑学的热情也不亚于文学。
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综合素养很高的才女;是一个热情大方,举止优雅的美女;是一个学贯中西,融会贯通的建筑师;也是一个操持家务,体贴丈夫的贤妻;还是一个儿女双全,育儿用心的好母亲。
她不仅仅是一个才女。
她的人生虽然在51岁画上了句号,却是有明亮绚丽的色彩也间或有沉郁的色调;有个性的张扬也有处事的内敛;与朋友相谈甚欢也与丈夫伉俪情深;有生活的得意也有失意;经历过生活的波折与坎坷,却依然痴迷于艺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