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学复习题答案(纯手打)
森林资源学复习题答案(纯手打)
![森林资源学复习题答案(纯手打)](https://img.taocdn.com/s3/m/08635b1f866fb84ae45c8d1a.png)
森林资源学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第一章:森林资源学:研究森林资源的发生发展,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更新的学科。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其他生物在内(森林动物,微生物等)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坏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生态公益林:以发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要功能的森林。
商品林(经济林):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为主的森林和灌木林。
第二章: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题的生态系统。
森林线(林线):通常是指随着海拔增高或向极地分布到一定限度,森林就不能生长,这个限度就成为森林线或森林界限,简称林线。
森林组成结构:第三章:森林资源分类:是根据森林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本身的特性所作的类别划分。
五大林种:《中国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大林钟。
第四章:森林资源管理:对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更新,利用,等任务所进行的的调查,组织规划,控制调节,检查监督等方面做出的具有决策性和有组织的活动。
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
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森林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方向不同,将森林五大林种相应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林业区划: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复原和林业生产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
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林业方针和关键性措施。
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
林学试题及答案
![林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c781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2.png)
林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碳储存B. 土壤侵蚀C. 水土保持D. 生物多样性保护答案:B2.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低于10%B. 低于20%C. 低于30%D. 低于40%答案:C3.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增加木材产量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提高经济收益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乔木层B. 灌木层C. 草本层D. 城市建筑答案:D5. 森林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木材生产B. 土壤保持C. 碳循环调节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土壤多样性答案:ABC2.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森林的再生能力B. 森林的保护措施C. 森林的经济效益D. 森林的社会效益答案:ABCD3. 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哪些?A. 破坏森林结构B. 减少生物多样性C. 增加土壤侵蚀D. 改善土壤肥力答案:ABC4.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树木生长过程中的碳吸收B. 森林土壤中的碳储存C. 森林死亡植物的碳储存D. 森林动物的碳储存答案:ABC5.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限制森林砍伐C. 植树造林D. 森林病虫害防治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对)2.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是固定的,不会发生变化。
(错)3.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功能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4.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相互矛盾的。
(错)5.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森林保护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保护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f4befa69eae009591becb3.png)
森林保护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32023)一、名词解释1、病变: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在生理、解剖、形态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变化。
2、生理病变:感病植物生理机能上的异常变化,称为生理病变。
3、症状:林木受生物或非生物病原侵染后其外表形态的不正常表现(寄主和病原)。
4、寄主:受害的林木。
5、真菌的子实体:产生孢子的一种组织或结构称为子实体。
6、转主寄生:需从一类寄主转换到另一类寄主才能完成生活史。
7、分生孢子: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
8、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赖于另一种生物生活的能力,实质是一种营养关系。
(或:寄生物从活的有机体上获取营养的能力)9、生物性病原: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螨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10、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1、诱发抗病性:由病原物侵染后诱导的寄主抗病性。
12、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从越冬地方向寄主植物感病点或寄主的一个感病点向另一感病点的空间移动。
13、性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个体除性器官的差异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的现象。
14、有效积温:昆虫在完成某发育阶段时从外界摄取的热量为积温,若减去昆虫发育起点以下的温度计算出的积温即有效积温。
15、不完全变态:一生经历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3个虫期,而且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步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称为不全变态。
16、世代交替:在昆虫年生活史中,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替进行的繁殖方式,也称异态交替17、贮存排泄:昆虫将某些代谢废物或中间代谢产物不直接排出体外,而贮存与体内某些组织、细胞中的现象。
18、IPM:指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
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选取最优的技术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较长时间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以获取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定稿)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2014cd28ea81c758f578b8.png)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耐荫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更新的能力。
2、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生活型。
3、生物量:生物有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4、异株克生:指植物的根、芽、叶和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
5、建群种:指在创造群落特有环境条件以及引起群落种类组成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种。
6、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7、生态型:指同种植物的不同立体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在生理、生态和形态方面各异的类型形态。
8、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所形成的群落与环境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0、自然稀疏:指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林龄增大和林木生长而出现的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
11、竞争:指植物不同个体间为利用环境的能量和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关系。
12、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植物群落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13、物候:指植物生长期适应于一年中的寒暑节律性变化而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14、生物圈:指生物生存着的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的总称。
15、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人为排放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持续一定时间,破坏了大气中原来成分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并对人的健康、生物的生长、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发生危害的条件。
16、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和被食关系所形成的网状结构。
17、自然整枝:当林分密度较大时,随林木生长树冠下部枝条因光照不足而枯死的现象。
18、郁闭度:指树冠郁闭的程度,是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19、有效积温:植物某一发育时期或全部生长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森林资源监测复习提纲与部分答案
![森林资源监测复习提纲与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05cff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c.png)
森林资源监测复习资料1.森林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及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及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2.林地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
3.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4.森林调查小班是为了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森林资源,便于开展森林经理活动,在林班内划分为若干个生物学特性和经营特征一致,而且及其它相邻的地段在经营措施上有差异的地域小区地段叫小班。
5.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
简单的说,郁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及地表面积的比例。
6.森林蓄积量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
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7.一元材积表一元材积表只根据立木胸径一个因子编制和查定立木材积的材积表。
8.遥感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所能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设置、波长间隔的大小。
9.遥感空间分辨率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实地尺寸或大小,或是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使用来表征传感器获得的影像分辨地面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和瞬时现场来表示。
10.简述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立地因子有哪些及其含义?(不少于5种)(P100)(1)气候因子包括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大气因子(2)土壤因子土壤是森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各种树木都要求适宜的土壤条件,森林生长发育的状况、生产率的高低、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品质以及森林分布等都及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土壤是森林的主要生态因子。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精简版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6cb56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4.png)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精简版复习题⼀、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可称为森林经营管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系列⼯作的总称。
2、森林旅游资源是以森林为基础的,能够使⼈们产⽣旅游动机,并实现旅游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
3、林业区划是根据林业特点,在研究有关⾃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分析、评价林业⽣产的特点与潜⼒,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进⾏分区划⽚,进⽽研究其区域的特点,⽣产条件以及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发展⽅向、⽣产布局和实施的主要措施与途径,以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区域优势,为林业建设的发展和制定长远规划等提供基本依据。
4、⼤龄级表是以经营类型为单位列出各优势树种的年龄、地位级、疏密度(或郁闭度)、出材级和蓄积量的统计表,其作⽤是便于森林经营。
5、林分或树⽊的材积平均⽣长量达到最⼤时,称为林分或树⽊的数量成熟。
达到此状态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
6、森林资源管理信息是与森林管理活动有关的经过加⼯的能反映资源现状、动态及管理指令、效果、效益等管理活动的⼀切数据。
7、⾃然区划是按照⾃然因⼦的差异性划分若⼲的⾃然区域,按多因⼦划分的叫综合⾃然区划。
按单项⾃然因⼦划分的叫部门区划。
如⽓候、地貌、⼟壤、植被、⽔分等区划。
8、森林是由树⽊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物群落。
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森林与所在空间的⾮⽣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起,构成完整的⽣态系统。
9、经营类型就是在同⼀林种区内,由⼀些在地域上不⼀定相连,但经营⽬的相同,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和相同的林学技术计算⽅法的许多⼩班组合起来的⼀种经营单位。
10、森林分类经营是指根据森林所处的⾃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森林的结构特点(结构决定功能),分成⼏种不同类型,按照各⾃的经营⽬的,采⽤相应的经营模式,便于⽬标管理。
11、森林永续利⽤是在⼀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产经济建设和⼈民⽣活所需要的⽊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森林⽣产⼒的基础上,扩⼤森林的利⽤量。
森林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
![森林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b6bcb227916888586d721.png)
森林保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森林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生物防治: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的一种口式恢复营养:有些成虫期很长的昆虫,多次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一次补充营养之后,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这种取食,称为恢复营养林木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滞育:主要受光周期的控制,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同种昆虫的大部或全部个体中止发育的现象。
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也能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二、简答题幼苗立枯病症状的主要类型答:(1)种芽烂型:种芽出土前,病菌侵入,破坏种芽的组织引起腐烂,地面表现缺苗。
(2)茎叶腐烂型: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茎叶腐烂。
(3)幼菌猝倒型:幼菌出土后,扎根叶期,茎部未木质化,病菌白根茎侵入,破坏苗颈组织,幼菌迅速倒状,引起典型的猝倒症状。
(4)苗木立枯病: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难从根茎侵入,而从根部侵染。
根不腐烂,病苗枯死,但不倒状,故称立枯病。
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的关系答:生理病变是动力,组织病变是基础,形态病变是外在表现。
病原菌致病机制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机理答:致病机理:(1)酶的作用;(2)毒素的作用;(3)激素抗病机制:(1)固有抗病性;(2)诱发抗病性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类型答: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刺吸式口器结构及危害特点答:(1)除少数蚜虫、螨类等形成虫瘿在植物组织中危害外,多聚集为害树木或花卉的嫩梢、枝、叶、果等部位;(2)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营养,造成幼叶卷叶、枝叶丛生,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题库1)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题库1)](https://img.taocdn.com/s3/m/2a897fe19b89680203d82513.png)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和微生物。
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能保持水土、涵养、净化、防风,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3.我国的五大林区指东北、内蒙古林区、东南低山丘陵林区、西南高山林区、和。
4.有林地面积超过1000公顷的有内蒙古、、云南、四川和西藏5个省(区)。
5.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破坏森林资源阶段,二是阶段,三是阶段。
6.加强森林资源的“三防”工作指、防、防乱砍滥伐。
7.我国森林覆盖率为,低于世界26%的水平。
(8页)8.中国的森林蓄积量居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刚果(民)之后第六位,人均森林蓄积量为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64.63立方米的七分之一。
(8页)9.森林资源调查的具体任务是采用科学方法、先进技术手段,查清森林资源、以及消长变化状况,客观掌握森林资源变化规律。
10.我国森林资源调查分为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作业设计调查三类。
11.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是以省、自治区、协调为单位进行的。
12.一类清查的目的是为掌握全国和省(区、市),宏观分析森林资源变化与发展趋势,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和调整各种林业规划、计划,开展森林资源监测,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8页)13.经营规划调查又称,是以森林经营单位,即国有林业局、各类林场、森林公园、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林业区划、规划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29页)14.经营规划调查成果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定限额,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29页)15.作业设计调查简称调查,是为林业基层单位安排具体生产作业需要,如为满足造林设计、森林抚育设计、森林主伐伐区工艺设计等进行的调查。
(29页)16.作业设计调查范围一般是或具体某一山头地块或作业地段。
(29页)17.有林地是指附着森林植被、郁闭度大于或等于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林学类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林学类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0fb3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8.png)
林学类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林学是研究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以及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的学科。
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参加林学类考试是他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解析一些林学类考试中常见的题目及答案,并探讨背后的学术原理和知识内涵。
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物种是常见的速生树种?A. 杉木B. 云杉C. 樟子松D. 白桦答案解析:D. 白桦白桦是一种速生树种,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被广泛用于森林经营和生态修复。
杉木、云杉和樟子松都是常见的树种,但并不属于速生树种。
2.下列哪种防护林带的作用是减少沙尘暴的影响?A. 美化林带B. 风沙固定林带C. 减缓植被退化林带D. 海岸防护林带答案解析:B. 风沙固定林带风沙固定林带是一种特殊的防护林带,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沙尘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固定流动的沙土,保护土地资源。
美化林带、减缓植被退化林带和海岸防护林带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针对沙尘暴的缓解。
二、填空题1.常见的造林方式包括________造林和人工________造林。
答案解析:自然;人工自然造林是指利用自然条件和种子的自然散布来实现新林的产生,常见的有天然更新、间伐更新等。
人工造林是指人为地选择苗木,并通过育苗、移栽等方式进行人工栽培的种植方式。
2.森林的结构分为森林________和森林________。
答案解析:竖直;水平森林结构是指森林中各种树木的排列和分布规律。
竖直结构是指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分布高度和层次关系,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等;水平结构是指森林中各种树木的种类和空间分布关系,包括径向和切向的分布。
三、问答题1.请解释何为森林生态系统?答案解析:森林生态系统是由森林中的生物群落、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2.简述小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f6687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1.png)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树木属于针叶树?()A 杨树B 柳树C 松树D 槐树答案:C解释:松树是典型的针叶树,其叶子通常为针状。
杨树、柳树、槐树都属于阔叶树。
2、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 生态、社会、经济B 生态、环境、经济C 社会、环境、经济D 生态、社会、环境答案:A解释:森林具有生态效益,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社会效益,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文化传承等;经济效益,如木材生产、林产品加工等。
3、树木的年轮主要反映了()A 树木的年龄B 树木的生长速度C 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树木年轮的宽窄和数量可以反映树木的年龄,年轮的疏密程度能体现树木在不同年份的生长速度,同时也受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4、以下哪种昆虫是森林害虫?()A 蜜蜂B 七星瓢虫C 松毛虫D 螳螂答案:C解释:松毛虫以松树的叶子为食,会对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属于森林害虫。
蜜蜂能传粉,七星瓢虫和螳螂是益虫。
5、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有()A 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B 雷电火源和生产火源C 生活火源和祭祀火源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自然火源包括雷电等,人为火源则涵盖了生产、生活、祭祀等各种活动中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6、以下哪种土壤最适合树木生长?()A 砂土B 黏土C 壤土D 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释:壤土兼具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肥性能较好,最适合树木生长。
7、森林采伐的主要方式有()A 皆伐、择伐、渐伐B 主伐、抚育伐、更新伐C 皆伐、间伐、抚育伐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皆伐是一次性将伐区上的林木全部伐光;择伐是每次采伐部分林木;渐伐是分几次将林木采伐完。
主伐、抚育伐、更新伐则是从采伐目的角度进行的分类。
8、以下哪种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A 银杏B 珙桐C 水杉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银杏、珙桐、水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生态价值。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3cc4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c.png)
林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树木的组成部分?A. 树皮B. 树干C. 树根D. 树叶答案:D2. 树木的年轮可以反映哪些信息?A. 树木的年龄B. 树木的生长速度C. 树木的健康状况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种土壤类型最适合种植松树?A. 沙质土B. 黏土C. 石灰土D. 酸性土答案:A4. 树木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树皮B. 树干C. 树叶D. 树根5. 以下哪种树木是常绿树?A. 枫树B. 柳树C. 松树D. 杨树答案:C6. 树木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树皮B. 树干C. 树叶D. 树根答案:C7. 树木的根系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A. 主根和侧根B. 浅根和深根C. 直根和须根D. 所有以上答案:B8. 以下哪种树木是落叶树?A. 松树B. 枫树C. 橡树D. 柳树答案:B9. 树木的年轮宽度可以反映哪些信息?B. 温度C. 光照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树木的抗风能力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树高B. 树干粗细C. 树叶数量D. 树根深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树木的______是其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
答案:树叶2. 树木的______可以储存养分和水分。
答案:树干3. 树木的______是其主要的支撑结构。
答案:树根4. 树木的______可以保护树木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答案:树皮5. 树木的______是其主要的繁殖器官。
答案:种子6. 树木的______可以调节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答案:导管7. 树木的______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
答案:树根8. 树木的______可以调节树木的生长方向。
答案:生长素9. 树木的______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答案:蜡质层10. 树木的______可以增加树木的抗寒能力。
答案:落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树木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树木的光合作用是在树叶的叶绿体内进行的,通过吸收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森林计测学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计测学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a7e15001f69e31433294c4.png)
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
()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林业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
![林业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07319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b.png)
林业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动物B. 植物C. 真菌D. 细菌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的主要功能?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提供木材D. 制造塑料答案:D3.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我国森林覆盖率大约是多少?A. 10%B. 20%C. 30%D. 40%答案:C4. 以下哪种树木不是针叶树?A. 松树B. 橡树C. 冷杉D. 云杉答案:B5.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建立防火隔离带B. 定期清理林下可燃物C. 随意丢弃烟头D. 建立火情监测系统答案:C6.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哪些方面?A. 木材采伐B. 森林旅游C. 野生动植物保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种不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放任不管答案:D8.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生物?A. 细菌和真菌B. 昆虫和鸟类C. 植物和动物D. 土壤和水分答案:A9. 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指什么?A.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B. 森林释放氧气C. 森林储存水分D. 森林提供食物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保护的国际公约?A. 《联合国森林问题行动纲领》B. 《生物多样性公约》C.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海洋法公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包括哪些?A. 食草动物B. 食肉动物C. 腐食动物D. 寄生生物答案:ABCD2. 森林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保持水土D. 休闲娱乐答案:ABC3.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立法保护B. 科学管理C. 公众教育D. 经济激励答案:ABCD4. 森林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哪些?A. 树种组成B. 林龄结构C. 地形地貌D. 土壤类型答案:AB5.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包括哪些?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科学用药D. 持续发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资源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森林资源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9c3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d.png)
森林资源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森林资源管理是指对森林及其生态系统进行综合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管理活动。
以下哪项不属于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A. 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B.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C. 提高森林经济效益D. 扩大森林面积正确答案:D2. 下图显示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动态过程,其中哪个过程是被箭头标注的?![forest_ecosystem](image_link)正确答案:光合作用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什么意思。
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管理和保护措施,以确保森林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这意味着在利用森林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砍伐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2. 请简要描述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由于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管理者需要找到措施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另外,非法砍伐、森林火灾、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也是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论述题1. 请论述森林资源管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管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能稳定气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调节水循环等,对全球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森林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保护森林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
最后,合理管理森林资源可以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水源的可持续供应,对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引用来源1](link1)- [引用来源2](link2)。
06《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
![06《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ca833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e.png)
06《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复习题⼀、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班2.森林永续利⽤3.森林成熟4.信息5.法正林6.森林7.林种区8.森林调整9.林班10.森林档案11.森林区划12.全龄林13.轮伐期14.择伐期15.采伐限额16.标准年伐量17.法证蓄积量18.数量成熟19.森林资源管理信息20.郁闭度⼆、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号码,直接填写到每题的括号内。
1.实现森林永续利⽤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条件,其中林⽊条件含有林⽊树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长量条件。
⑴交通条件⑵社会条件⑶年龄结构⑷林⽊蓄积量和⽣长量2.()在1826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⑴⑵G.L.Hartig⑶Endres⑷J.C.Hundeshagen3.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龄级的蓄积量为12万m 3,轮伐期为100年,则其法正⽣长量为()。
⑴1200万m 3⑵24万m 3⑶12万m 3⑷120万m 3 4.森林的主伐⽅式分为()。
⑴皆伐、间伐、择伐和渐伐⑵乔林、矮林、中林和预备伐⑶皆伐、择伐、下种伐和间伐⑷皆伐、择伐和渐伐5.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了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到2008年全部完成调查任务。
我国⽬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⑴12.1%⑵20.36%⑶16.55%⑷37.5% 6.国有林场森林区划的系统是()。
⑴林场—营林区—林班⑵林场—营林区—⼩班⑶林场—经营区—林班—⼩班⑷林场—营林区—⼩班 7.法正蓄积量的计算表达式是()。
⑴2u Z V un ?=⑵Z u V un ?=⑶22Z u Z V u un -=⑷22Z u Z V u u n +?= 8.在设计对象技术复杂⽽⼜缺乏设计经验、技术⼒量跟不上或设计对象资料缺少时使⽤()。
(1)⼀阶段设计(2)两阶段设计(3)三阶段设计(4)作业设计9.某经营单位马尾松⼤径材经营类型,主伐年龄为55年,要求当年采伐当年更新,则其轮伐期为()。
森林环境考试题目及答案
![森林环境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1bd4a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04.png)
森林环境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种生物不是分解者?A. 蘑菇B. 蚯蚓C. 蚂蚁D. 树木答案:D2. 森林中的哪种植物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苔藓答案:C3.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对以下哪项环境指标有积极影响?A. 二氧化碳浓度B. 土壤侵蚀C. 噪音污染D. 城市热岛效应答案:B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是顶级捕食者?A. 鹿B. 狼C. 兔子D. 蛇5. 森林中的哪种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A. 木材B. 土壤C. 空气D. 水答案:A6.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对土壤保持有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苔藓答案:C7. 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A. 有益B. 有害C. 无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8. 以下哪种活动对森林环境的破坏最大?A. 植树造林B. 砍伐树木C. 森林旅游D. 野生动物保护答案:B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初级生产者?B. 植物C. 细菌D. 真菌答案:B10. 森林中哪种类型的土壤最适宜植物生长?A. 沙质土壤B. 黏土C. 腐殖质土壤D. 盐碱土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因素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A. 气候B. 土壤C. 人类活动D. 地形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A. 禁止滥砍滥伐B. 植树造林C. 森林火灾预防D. 森林病虫害防治答案:ABCD3.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是次级生产者?A. 食草动物B. 食肉动物D. 鸟类答案:AB4. 森林生态系统的哪些功能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A. 碳循环B. 水土保持C. 氧气产生D. 木材供应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蘑菇B. 蚯蚓C. 蚂蚁D. 树木答案: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森林资源管理工试题库——自然资源学中级学员
![森林资源管理工试题库——自然资源学中级学员](https://img.taocdn.com/s3/m/6aefdf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2.png)
森林资源管理工试题库——自然资源学中级学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美化环境D. 促进循环利用2. 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A. 特殊性B. 稀缺性C. 不可再生性D. 无限延续性3. 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A. 多目标综合B. 合理利用C. 生态平衡D. 目标共享4. 森林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有()。
A. 生态系统评估B. 社会经济评估C. 生物多样性评估D. 环境影响评估5.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
A. 生物防治B. 化学防治C. 农药防治D. 综合防治6. 森林经营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 需求预测B. 资源调查C. 经济效益D. 社会影响7. 森林试验的主要种类包括()。
A. 生理试验B. 生态试验C. 培育试验D. 经济试验8. 森林消防的主要方法有()。
A. 防火带B. 白火带C. 防火基地D. 防火通道9. 森林土壤肥力的恢复方法主要包括()。
A. 人工施肥B. 生物肥料C. 基质改良D. 自然恢复10. 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A. 可持续利用B. 保护优先C. 综合治理D. 公平合理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 什么是森林评估?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 简述森林经营计划的编制过程和要点。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详细论述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步骤。
2. 为什么森林消防非常重要?请阐述森林消防的重要性和主要方法。
3. 论述森林土壤肥力的恢复方法,并比较其效果和适用条件。
4. 分析森林资源管理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待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资源学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第一章:森林资源学:研究森林资源的发生发展,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更新的学科。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其他生物在内(森林动物,微生物等)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坏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生态公益林:以发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要功能的森林。
商品林(经济林):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为主的森林和灌木林。
第二章: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题的生态系统。
森林线(林线):通常是指随着海拔增高或向极地分布到一定限度,森林就不能生长,这个限度就成为森林线或森林界限,简称林线。
森林组成结构:第三章:森林资源分类:是根据森林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本身的特性所作的类别划分。
五大林种:《中国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大林钟。
第四章:森林资源管理:对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更新,利用,等任务所进行的的调查,组织规划,控制调节,检查监督等方面做出的具有决策性和有组织的活动。
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
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森林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方向不同,将森林五大林种相应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林业区划: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复原和林业生产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
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林业方针和关键性措施。
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
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成过程。
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第五章: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人类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把森林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林木及其产品,并服务于人类的整个过程。
木质资源:以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乔木,灌木资源。
非木质资源:在森林中除木材,木材加工剩余物和木材提取物以外的其他动植物资源总称。
森林采伐:对森林和林木所进行的根据生产需要要求和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森林中的林木伐倒和集运出伐区,并清理和恢复森林的一项经营活动。
第六十七章:森林更新:指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利用,火烧或其他自然灾害消失后,在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为办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
森林培育:指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它是按照既定培育目标,遵循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森林抚育:指从森林发生至森林主伐利用前一个龄级,所实施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调整林木关系,旨在实现森林速生,优质丰产的经营措施。
复习题:第一章:1.我国十大资源有哪些?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
2.森林资源的特征?再生性:森林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管理达到永续利用,所以森林资源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
天然性:把森林资源当作农产品那样的概念还很难成立。
世界森林资源中,天然林仍然占大多数。
多效性:反映在森林资源的多效用上,如涵养水源,防止洪水,保持水土,另外也是旅游观光的保健卫生资源。
3.衡量森林资源的主要指标是?森林覆盖率——森林的数量。
森林蓄积量——森林的质量和生态效益。
(森林蓄积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森林碳储量的基本指标,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
)(森林面积: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4.森林资源的功能和用途?森林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生态功能),经济效益(经济功能),社会效益。
5.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我国森林资源总体概括:资源总量和人工林面积居世界前列。
但森林覆盖率与人均占有量不尽如意。
现状:林业使用面积30378.1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8138.09万公顷。
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居世界第五位。
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为解放初期8.6%的2.4倍。
活立木总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
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
天然林面积11965.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
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
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据世界首位。
6.我国森林资源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趋势: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
天然林面积蓄积明显增加。
人工林面积蓄积快速增长。
森林质量有所提高。
个体经营面积比例明显上升。
存在问题:大体上天然林多,人工林少。
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
7.森林景观主要类型?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天象资源。
第二章:1.从地质上和生态学角度分析森林形成包括哪几个阶段?地质上:三个阶段:1.蕨类古裸子植物阶段。
2.裸子植物阶段。
3.被子植物阶段。
生态学角度:1.森林群落发生的进程:迁移——定居——竞争——反应。
2.森林群落的发育时期(森林生长发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a.先锋群落发育阶段(发育初期)。
B.郁闭未稳定的阶段(发育盛期)。
C.郁闭稳定的阶段(发育末期)。
2.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森林群落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森林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森林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
森林群落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的特征:互利共生,偏利共生,非消费性的物理掠夺,消费性的物理掠夺,生化关系,竞争。
3.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乔,灌,草,动物,微生物,环境因子。
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稀疏。
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吸收=存留+归还。
营养级的数目因为生产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过程中能量损失,一般不超过4-5个。
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演替过程。
4.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是人类的资源宝库:物种多样性,基因库。
是地球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体。
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人类生存环境方面有巨大作用。
5.影响森林地理分布的因素?生物因素: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特性,生态幅度,适应性等,人为因素等。
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土壤,风。
人为因素:人为活动。
6.我国森林分布的特点?森林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东南部和山地。
原始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及交通不便的边区和山地。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原始森林已经受到严重破坏,代之以天然次森林和人工林。
第三章:1.森林资源分类途径有哪些?按森林的作用分类。
按人为影响的程度分类。
按林木特征的分类。
按森林的自然属性分类。
2.我国森林资源结构包括哪些内容?林地资源结构,权属结构,林钟结构,树种结构,林龄结构。
3.中国林地资源的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林地质量较高,但利用程度低。
森林覆盖率不高,区域分布不均。
林地生产力水平低,但是发展潜力大。
林地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水平低。
林地退化明显,治理难度大。
违法使林地屡禁不止,管理形式严峻。
森林防护效能降低,区域生态恶化。
4.防护林体系特点?是一个区域或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体手段。
包含多林种,多树种。
注重长短结合,立体开发。
采用多种途径建设:人工造林,封山育林。
追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
5.用材林可分为几类?可分为一般用材林:主要培育大径阶用材,如锯材。
由于林木结构特点也生产一定数量的中小径材及薪材,以满足需要。
和专用用材林:是专门生产某种特定的材种,如矿柱,造纸原料,胶合板才,农具用材或其他特殊用途木材。
6.经济林主要类型有哪些?木本粮食,木本油料,特种经济林,其他经济林。
7.天然林与人工林特点类型比较?(P45)8.天然林主要类型?包括原生林和次生林。
原生林:自然发生并未经人工培育或人为干扰的森林。
次生林: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破坏后的次生裸地上自然演替形成的森林。
9.森林景观资源作用?美化环境,具有景观功能。
休闲游憩功能——是开展生态旅游、森林游憩主要场所。
保健功能。
森林景观资源具有以生物资源为主科研价值。
第四章1.为何要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管理重要性)a)森林资源分布辽阔,需要一个区域林业发展规划,具体经营单位的经营方案,完成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工作。
b)林业生产周期长。
需要经过许多生产环境和漫长的生长过程,加上林业发展滞后效应,必须进行长期,周密,妥善的系统暗盘,否则会造成利益冲突。
c)森林具有多种效益和功能,有些可互补,可兼容,而有些相矛盾,相排斥,所以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d)森林是一分钟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但是它的再生性是有一定条件的,必须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森林资源管理,对象,任务?目的: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分类经营为手段,将森林纳入区域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之中,经过科学经营管理,使森林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象:主要是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环境。
任务:各级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与环境保护,利用,更新,实行管理和监督,即使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切实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措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及时更新,科学培育森林资源,以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3.森林资源管理内容有哪些?林业区划、调查规划设计及经营方案管理。
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
森林资源分析和评价。
林地林权,森林采伐限额,森林更新管理。
森林档案管理。
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4.森林资源管理原则是什么?森林永续利用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
阶跃性原则。
其他原则: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生态系统的完整。
环境伦理。
可持续林业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5.森林资源调查种类?一类调查: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三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
第五章:1.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体现为?对森林的利用扩大尉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任何组分进行全面,合理,充分的利用,包括:对木质资源多层次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