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于都戏曲资料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于都戏曲资料概述
综述
(一)建国前的戏曲活动
1.清光绪前,于都戏曲的源。
于都原名“雩都”,按清同治《于都县志》所引述”雩山为古代祷雨处,至汉初始设县,因此有雩山,故名雩都。”于都在古代先后隶属于吴、越、楚三个国家,那时南方最重迷信,特别是楚国最好巫。相传“于山有大、小三雩公。遇有旱灾,三雩公求雨颇有灵验。”古代求雨是一种歌午形式,:“使童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这种求雨的歌午叫”雩午”。(现己失传),于都现在的桥头一带还保存另一种古老的“傩午”,跳时戴着面具。这是戏曲脸谱化妆的起源。“雩午”和“傩午”实际上已成为戏剧来源因素的歌午类别。
于都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种类多、流布广、流传历史悠久的特点,较流行的有采茶歌、茶篮灯、龙灯、马灯、花鼓、古文、高脚、故事、架花、龙船、摇船等,以及傀儡戏(俗称“皮伶子”或“线吊俚子”),这些说明了于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歌午之地,戏曲之乡。
根剧这次《戏曲志》的普查,于都县几乎每个圩镇都有古戏台,另外有的古庙、会馆和宗祠堂也有古戏台,可惜大都已经毁坏,现存的也难以查出建造年代。现知的曲舞黄屋乾古戏台是清康熙前建造的。仙下高兴圩古戏台传说是明朝末年建造的,“先农坛”的露台(露天午台)据清乾隆《于都县志》载是雍正丙午年(一九二六年)造的。从明末清初,于都境内固定演出场所之众多,充分说明当时戏曲活动之兴盛了。
清同治《于都县志》载:“……..城内十万坊各有庙,自五月初七至十八设…滨剧”,一演就十二天,据《兴国县志》载:“里人演剧,十日或十二日一本者为大戏”,看来当时很可能就是东河戏的“…莲传”“西游记”等连台大本戏了。事实上,当时外来戏班.....入我县,如…县,兴国的“玉合班”、“喜顺班”(唱东河戏);南康、信丰一带来的三脚班….南采茶戏,以及吉安、永丰一带来的“丰班”至于当时我县有无自造的戏班就无据可证了。
2.清光绪后,于都戏剧班社的流布沿革
于都的戏剧班社较多,因没有文字记载,只能根据老艺人和老戏迷的回忆来记叙:
清光绪后,由于外来戏班的不断流入,我县学艺的人逐渐增多,戏曲班社也陆续建立。在新陂、梓山一带先后建立了三脚班,在梓山、岭背一带东河戏班相继建立;在宁都交界的葛垇一带“半班”戏班也先后建立。
“半班”戏班
“半班”戏是从吉安永丰传来的,属㶥中采茶戏….,相传清嘉庆年间(一八00年左右)永丰县“三角班”艺人林官宝,常年在宁都、兴国、于都三县交界地做砻手艺,并传徒兴葛,逢年过节,就地演出“对子戏”,以后逐渐发展成“半班”戏。“对子戏”是两人演唱的。“三角班”有花旦、小生、丑角,民国以后(一九一二年)发展到“半班”阶段,角色行当除原来行当外,增加了老生、老旦、青衣、彩旦和花脸,能演出角色较多的中型和大型剧目。
葛垇“半班”艺人王长旻(一九一三年生,一九三二年学艺)的师傅是葛垇的刘礼封。刘礼封三代唱半班,他父亲刘礼何,是有名的半班师傅,据推算刘礼何的父亲刘**在一八七七年以前就组建了“半班”戏班,当时的成员有葛燕暖(贵喜),是有名的花旦师伕,还有葛燕瑜等艺人。
一九三三年,汾坑的刘丰全也组建了“半班”。成员有王长昊、江发家等人,江发家的师伕是永丰的三官保师伕。
于都的“半班”主要流布在葛垇、曲洋、汾坑、银坑等地,闲时相聚演出,农时耕作劳动,戏班成员也很不固定,于都的“半班”艺人代代相传,一直唱至今天。
“半班”的剧目题材主要是反映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剧目的“…….”、“打花鼓”等等,很少…..带戏、武打戏,演出形式载歌载舞,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群众欢迎。
“东河戏”戏班
东河戏是从㶥县田村一带传来的,在我县流布最广,影响最大。流及每个圩镇,东河戏戏班很多,而且老板包班子的情况又时常变换,所以班名繁多,沿革复杂,只能根据老艺人、老戏迷的回忆将其主要班社分叙如下:
“玉福祥戏班”约在一八九八年组建,是我县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戏班之一,班主是梓山川心店的谢松文,属老包顾工制,他顾请了许多湖南祁剧艺人,全班三十余人,行头装备齐全,艺术水平较高,刘成秀主演的“和番”和罗其福主演的“芦花休妻”等剧目颇受观众欢迎。
“双鸿庆戏班”约于一九一零年组建,此班是我县较兴盛的戏班之一,班主是岭背大禾西的李仁贵,属老包顾工制,此班的台柱李观仔主演的“孔明拜斗”、“空城计”等节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玉兴禅戏班”约在一九一一年组建,班主是寒信的肖友发,属老包顾工制,此班中的刘**的三花戏“花子弄蛇”、“疯僧扫秦”等节目在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福庆主演
的大花戏“游龙凤”也很有名气。
“双福兴戏班”一九二六年组建,属老包顾工制,班主是寨面的管桂花,管桂花自幼学采茶花旦,后自置戏箱,组建“双福兴班”,一九三零年,管桂花参加了革命队伍,戏班由管德洋接受,改名为“顺洋合戏班”,该班一直办到建国前夕,属股资经营,该班演员阵营较强,水平较高,全班三十八人,主演彭少龙、陈连贵、吕继钢等人,功底扎实,该班演出的“秦香莲”、“杀子报”等节目在观众中影响较深,特别是一九三一年在瑞金…田坝演出“活捉张辉赞”一剧,受德军扮演了朱德同志,………戏曲午合上较早地塑造革命领袖人物的事例。
除此以外,还有于都“娃娃班”,后改为“于都演剧团”以及梓山王元才组建的“喜福兴戏班”等等。
东河戏是江西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于都的东河戏班,主要流布在于都城乡,以及赣南极大多数县,还有福建的长汀,广东的南雄、始兴一带。
东河戏班的成员一般是三十多人,演员十八人左右,乐队约五人,捡场一人、受箱三人、短担(买菜)一人、光板(联络)一人、炊事一人。
其受理制度(1)老包顾工制:老包给每人定金、供给饭、圤、柴。油和菜自己负责,每天只给每人二个铜钱菜金,演员最高的定一百八十块银元一年,以下的一百六十块、一百四十块、一百二十块不等。杂物人员每年约八十-----九十块,其他多余的资金全归老包。(2)股资经营:除了伙食等开支外,多余部分按每人的工资底分推排,箱子算一人的工资。(3)打工分分红,女演员行头自备,一等旦脚八百分,二等旦脚六百---七百分,三等五百多分,(老旦属二等或三等),一等男的(生、大花、丑)六百分,二等五百分,三等三百至四百分,司鼓最高的六百分,上手最高的六百分,下手五百多分,打锣四百多分,打小锣、捡场的三百分,管服装四百分,搞联络的人按总收入的百分之十发给(各戏班底分不尽相同,但比例大同小异)。
于都盛行的是神戏,赌博戏。一唱就是十多天,甚至一、二个月,梓山、新陂会唱一种“万人缘”的戏,每十年一届,非常隆重,要演衣莲戏,演七天,还要张灯结彩,扎起龙柱,舞台上要挂横匾,书写“万缘善庆”四个字,同时要请道士念经、打颤。一九四八年“老福兴班”曾到沄头搞得“万人缘”演戏,没有演完就被禁演,戏班被迫从沄头回唐江,除“万人缘”外,还有“九黄戏”,如车头一带九月菩萨生日演的戏,另外,还有“新年戏”等等。
东河戏从光绪后一直很兴盛,在土地革命时期,许多东河戏艺人参军参战,为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