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知识课件
《世界现代史》课件----第七讲20世纪初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豪强势力的协调组合
一 、 从德奥同盟到三国同盟
柏林会议 后,德奥关 系日益密 切,1879 年两国签 署了军事 同盟条约, 针对俄国 达成了共识。 1882年意大 利加入了德奥同盟,寻求德国对它在北非行动的支持。至 此,俾斯麦建立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
二、三国协约组合完成
英
德
法 意
பைடு நூலகம்
俄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三 英布战争
1899年10月,布尔人军队率先发 动进攻,英布战争爆发。战争初期, 布尔人占据优势,英军接连失利。 随后,英政府改组英军司令部,并 增派大批援军,从而扭转了战场上 的被动局面。英军迅速展开强大的 攻势,于1900年3月和6月分别占领 奥兰治首府和德兰士瓦首府。1902 年5月31日,英布双方在比勒陀利亚 签订和约,规定奥兰治和德兰士瓦 由英国兼并,在英国管辖下实行自 治,英国则向布尔人提供“战争赔 偿费”300万英镑。此条约是在共同 奴役黑人的基础上实现了白人之间 的和解。英布战争是帝国主义列强 重新分割世界的三次战争之一,它 使英国全面控制了南部非洲
二、俄土战争
1877年4月,俄国对土耳其宣战。1878年3月,俄土 签订了圣斯特法诺和约,它使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恶 性膨胀,引起了英国和奥匈等国的严重不安。
三、 柏林会议
1878年3月,俾斯麦倡导 的柏林会议召开。7月,柏林 条约通过,它取代了圣斯特 法诺和约。柏林会议并没有 解决东方危机,而是把它推 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 时孕育了列强之间更深刻的 矛盾。
一、 英德同盟谈判及失败
19世纪末,英国被迫放弃“光辉孤立”政策,其时英国与法、俄的矛 盾比英、德矛盾更为尖锐。在此背景下,英、德进行了三次结盟谈判,均 告失败,这是因为英、德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英、德同 盟谈判失败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与中国-优质课件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剧了企业的竞争,导 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反映了以科技为先导, 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 制度的成熟。 评价: ①一定程度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适应了资本主 义大生产的要求,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原有的掠夺性、剥削性。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 潮,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二轮复习(阶段特征)
中国与世界
(19世纪末-1919年)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18世纪中——1917)
19世纪后期到1917年的中国与世界
西方(资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
中国(近代化全面启动)
经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义国家过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一战 济 渡到垄断资义,资义世界体系最终 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系 盾斗争激烈。
并形成宰割中国同盟,民
族危机空前加剧
科 科技发展、现实主 向西方学习由“器物” 西学东渐、思想启蒙
思 文 生
义画派、印象主义 画派、现实主义文 学;列宁主义
进 层 思入面 想“, 解制促 放度进”思、想“启思蒙想和”社 正会 式生进活入,“世中俗西文合化璧方”面阶
段
概念解析
1C.②③
D.③④
2、四大美术流派及特点
例1:19世纪上半叶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 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 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结合题中时间(19世纪上半叶)和诗人的主张(否定文学反 映现实的社会作用、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这正与浪漫主义 文学的时代特点相吻合。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列强与世界
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在俾斯麦的主持下, 举行了柏林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比、美、俄、葡等15 个国家。会议签署了包括36条的总议定书。会议确认比利时国王利 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领有“刚果自由邦”(今扎伊尔),包括刚 果河河口地带。会议规定:贸易自由和刚果河航行自由;任何国家 以后在非洲取得领土必须是“实际有效的占领”,而且要通知各缔
柏林会议是 一次赤裸裸地瓜 分非洲的会议, 是列强争夺非洲 的新起点。柏林 会议之后,根据 “有效占领”的 原则,列强对非 洲人民进行残暴 的武力征服;根 据领土占有必须 通知各缔约国的 协议,签订了一 系列双边协议, 划分了势力范围。
―有效占领”规定, 任何国家在非洲占 领土地时,必须通 知其他国家,且证 明其占领“有效”, 否则不予承认。列 强在划分领地时, 这些国家通常的做 法是,先在地图上 画好边界线,然后 派军队沿途插上本 国国旗。据统计, 非洲的国界44%都 由经线或纬线划分, 30%的国界是用直 线或曲线的几何方 法划分,仅26%的 国界是自然边界。 划分的这种随意性 严重损害了非洲的 发展,不仅引发了 极为复杂的民族问 题,还酿成非洲国 家间此起彼伏的边 界冲突与战争。
日本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避 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维护了民族独立。 (2)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 迅速实现了向现代国家的转变。 (3)日本的崛起使得世界政治格局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 者,扩大了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范围。 (4)崛起的日本确立了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天皇制, 给东亚和世界带来不稳定因素。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与大西洋, 又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第六章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
第六章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史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考古学、古文字学、碑铭学和史籍整理的不断发展,继承朗克史学的西方传统史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与此同时,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在西方史学界,一股新史学的思潮在萌发、汇合,试图冲破传统史学的约束,多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人类的历史,这就是“文化史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史学一、普鲁士学派的出现19世纪中期,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日益高涨,德国的统一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鲁士军国主义者一方面利用德国人民的爱国统一运动,力图使普鲁士成为统一运动的中心,由普鲁士统一德国;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和资助哲学和历史学学者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制造舆论,提供理论依据。
普鲁士学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一个史学流派。
普鲁士学派在史学思想和方法上,实际上是朗克学派的分支;在哲学思想方面,则是黑格尔哲学的继承。
他们体会普鲁士军国主义者的意图,把德国的爱国统一运动推向民族沙文主义的道路;他们宣扬弱肉强食,歌颂战争,为普鲁士以武力统一德国充当吹鼓手。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达尔曼、德罗伊生等。
二、普鲁士学派的代表人物(一)达尔曼达尔曼(1785—1860年)是普鲁士学派精神上的祖师。
早年在哥本哈根大学和霍尔大学学习语言学,二十五岁获博士学位。
1809年,当拿破仑侵入德国时,他在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下,徒步穿越德国,参加奥地利军队,投身战争。
从1812年起,他先后在基尔大学、哥廷根大学、波恩大学等学校担任教授,讲授历史学和政治学。
他主张学术必须和政治相结合,必须为当前的政治服务。
因此,有学者认为,达尔曼不是第一流的史学家,而是一个演说家和政治宣传家。
他的主要著作《丹麦史》、《英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都是为实际的政治目的而写的。
1848—1849年,他当选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议员,并被推举为宪法委员会的成员。
第十九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 学习提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
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
• 学习重点: • 1、掌握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情况; • 2、搞清楚帝国主义列强对非洲的争夺
和瓜分,以及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 3、在拉丁美洲,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摆 脱欧美列强的控制,反对本国专制统 治,争取国家的完全独立和政治民主 化。
• 1909.7-1911.12第三阶段。
• 建立了以谢别赫达尔为首的地主、资 产阶级政权。新政府恢复了宪法,宣 布废黜国王阿里,由14岁的王子亚赫 麦特继位,并召开了第二届议会。 1911年7月,前国王阿里率领3万军队 进入伊朗,向首都进攻,但被爱国军 民击溃。同年11月,俄国和英国军队 分别从侵入北部和南部。
• 二、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 • 菲律宾是东南亚的群岛国家,素有“东方
海洋中的明珠”之称。从1521年,西班牙 殖民者开始侵入菲律宾,1565年在这里建 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占领了菲律宾最大的 岛屿-吕宋岛,于1571年宣布马尼拉为首都, 建立了总督府,到19世纪70年代最终占领 了整个菲律宾群岛,菲律宾完全沦为西班 牙的殖民地。 • 在西班牙统治下,菲律宾最高权力属于西 班牙国王任命的总督,在总督下设立了省、 市镇和村的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方面,马 尼拉的最高法院拥有极大的权力。总督亡 缺时,最高法院暂行总督权力。
• 广大手工业者也纷纷破产,与此同时,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但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 迫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在帝国主义胁迫下封建王朝的许多政 策也加深了社会矛盾。
• 1890-1891年伊朗人民掀起了反对烟草专卖 权的斗争,接着又发生了马尔克姆汗领导 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改良运动。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整体世界
一:整体世界的形成
世界市场 指人力、资金、商品等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和 配置,是世界范围内通过贸易联系起来的各 国市场的总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 附庸国。
二、整体世界下的资本主义
(一)生产力飞速发展: 2、现代公司 历史上的公司 1)早期公司
2)19世纪中期的公司
现代公司 垄断性与跨国性
泰罗制——现代管理科学 福特的“流动生产线”
推动世界的一体化进程
二、整体世界下的资本主义
(二)代议制的扩展及完善 1、扩展:德、法、日 2、完善(表现、原因): 1)英国的议会改革 2)美国南北战争 (三)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 (四)科学与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科学技术: 《复习用书》P27 文学艺术:
★ 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认识:
阶段划分:
早期: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财富为主要 手段(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以前); 中期: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 商品输出为主要手段,(工业革命期间); 后期:以寻求投资场所,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 标,划分势力范围、强占殖民地为主要手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
电讯事业 内燃机和交通 工具的创制 化学工业 钢铁等传 统工业
炼钢技术
提高了钢铁的质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1)作用(积极):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生产力: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关系: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
重化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主要生产部门。 ③生产结构:
高中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精品课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代表国家 开始时间 标志
美国、德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发明电灯 卡尔•本茨(德)发明内燃机,并试 制汽车成功 1903年,莱特兄弟(美)发明飞机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
时代特征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美国著名发明家、企业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人类的恩人。“
第二次科技革命:
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不甘心落后的中国人,展开 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呢? 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 革命。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转 变为制度的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放战争 图1
大跃进 图2
图3
天宫一号(中国首 个空间实验室)
交通成就
时代特征
三次工业革命
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 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 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 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 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 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 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 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 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 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 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 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 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戊戌变法背景:1.社会危机严重①民族危机(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②统治危机:财政危机激化政治危机。
2.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包括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及90年代康梁维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
4.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的形成。
变法过程:第一阶段——康、梁等维新思想的传播(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第二阶段——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活动(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序幕;论战、创办报纸、设立学会、学堂、施纲。
)第三阶段——百日维新(1898)(高潮)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文化教育方面: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戊戌变法的意义: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提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爱国性。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启蒙性。
结果: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①客观上:反动势力强大。
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②主观上:A.维新派缺乏坚强领导核心; B.脱离群众,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C.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D.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_课件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法两国发展相对缓慢的共同原 因是什么?
英: 不愿 1、没有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法:不能
共 同 原 2、大量资本输出国外 因
英:海外投资 法:国外信贷
3、人文: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减弱
结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经济发展飞速和英法 相对缓慢的共同原因,思考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 示?
美德英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 重的变化(%)
美德英法工业生产增长率的变 化(%)
年份 美 德 英 法 年份 美 德 英 法
1870 23 13 32 10 1870 5.4 4.3 4.55 2.0
1910 35 16 14 7 1913 5.9 4.5 2.2 2.2
美
到19世纪末,美国不过“100岁”左右,为什么经济 发展最快?
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劳 动脱离了物质生产领 域
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产阶级由上升的、先 进的阶级变成下降的、没落的阶级。垄断资产阶级是 走向死亡的、反动的阶级。帝国主义是开始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它为自身的灭亡和新社会的到来 创造了更为充分的社会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列宁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深刻地揭示了 帝国主义的实质、特征和三大矛盾,揭示了帝 国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
2.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阻 碍了生产发展和 技术进步
许多资本的占 有者脱离直接 生产过程,成 为食利者阶层
帝国主义垄 断的实质决 定了其自身 的寄生性、 腐朽性
出现工人贵族, 形成了资产阶 级工人政党
贝尔 马可尼
国别 德 美 德 德 德 美 美
意大利
德
材料一: 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的先进技术,另一
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课件(PPT32张)
无忧PPT整理发布
管理理论的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两种主要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 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 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 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 法。为此,泰罗提出了任 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 ”的工人。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管理 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 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
无忧PPT整理发布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40—80年代) 各个学派 • • • • • • • 社会系统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无忧PPT整理发布
• 社会系统学派: 以美国社会学家切斯特· 欧文· 巴纳德为 首。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 析各种组织,他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 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 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 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X、Y理论: X理论和Y理论:由美国道格拉斯· 麦格 雷戈于1957年提出。X理论认为人都是好逸 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Y理论认为人不 懒惰,在正常情况下人都愿意承担责任。 按照X理论,进行管理就要采取严格的控制 、强制方式;按照Y理论,管理者要创造一 个能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超Y理论:由美国的乔伊· 洛尔施和约翰 · 莫尔斯等人提出,他们认为,Y理论不一 定比X理论好,采用哪种管理方式要由工作 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的人对管 理方式的要求不同。
亚当· 斯密 罗伯特· 欧文 查理· 巴贝奇
科学管理理论 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组织管理理论 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 管理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主要理论 双因素理论 X、Y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40到80年代 经验主义学派 发展阶段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战略理论管理 企业再造理论 当代管理学派:20世纪80年代以后 “学习型组织理论” ERP 无忧PPT整理发布 虚拟组织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均衡管理理论
第九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丹纳的其他观点:
丹纳第一次把作家纳入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研究其创作 的动力学和因果关系。作家和艺术家的特色,不再仅仅 归之于神秘难以言说的天才,而属于自然和社会总体结 构之一部分。
三、 诗歌语言论
瓦雷里(1871-1945)是法国著名的 诗人和哲学家,1925年被选为法兰 西的院士。瓦雷里年轻时与马拉美 交往密切,深受前辈诗人的影响, 并成为马拉美哲学最杰出的继承人。 其代表作有诗集《海滨墓园》和五 卷《文艺杂谈》。
与马拉美一样,瓦雷里也对浪漫主义的诗歌感情论和灵 感论颇为怀疑。在诗歌形式上,他完全支持古典主义的 和谐、固定的形式、格律和各种限制。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 神,是主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 托所生之子。他代表的是优雅、 单纯和理性,是梦幻的爱,犹 如人们常常在憧憬和幻想中建 造一个完美理想的乐园。
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的 牧羊神和酒神,代表的 是酒醉、非理性、冲动 与狂欢。现代典型的酒 神精神的表现场景是足 球场和狂欢节等,狂欢 的人在巨大的悲喜的冲 击之下激动不已,融入 到群体之中。
关于日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代表的是梦境。人类在梦境制造美好的幻象, 给我们带来宁静的快感,体现了个体的原则,它的表现 形式是幻想和外观,故而日神代表造型艺术。日神精神 代表的是属于个人梦幻的世界,当个体的原则突然被打 破的时候,人们就会投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在群体 的喜悦之中感受到沉醉的狂喜。
关于酒神精神: 酒神艺术的代表是音乐,因为音乐没有形象,应和的是
内心的节奏,它的表现形式是狂喜和忘我。在狂喜中, “随着激情的高涨,主观逐渐化入浑然忘我之境”。
2019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ppt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①主要从事轻工业和小规模采矿业 ②企业投资少,规模小,发展十分艰难 ③与外国资本既矛盾又依存
归纳:戊戌变法兴起的原因 1、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原因)
A、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激发了人民的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B、19世纪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西方近代思想的 传播,维新思潮进一步发展
民生主义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平均地权
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 际, 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 训 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 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 民 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 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 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7分) 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异:A、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 B、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 力,抵抗外来侵略
没有触动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
4、变法的结果——无力回天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B、脱离人民群众,仅依靠无权的皇帝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局限
D、变法手段单一,新政无法落实
例: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 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 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 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表现主义文学
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
卡夫卡独到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如下 几个方面:
✓ 悖谬与怪诞:人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全部 真理,因为作为一个认识的主体,他必 须在真理之外,而真理也就因此而不完 全了。于是悖谬和荒诞就产生了。
✓ 寓意性与多义性:由于作品本身的复杂 和作者意识的隐晦而使得人们几乎不可 能破译它,这就必然导致作品的多义性。
2024/10/6
弗内斯:表现主义的思想根源是尼采的活力论、马里内蒂的未来 主义、惠特曼的泛神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分析以及柏格森 的直觉主义。
理查德·谢帕德:与其说表现主义者是预言家,不如说他们是幻 想家——炸掉因袭而来的真实,打破在人心周围形成的硬壳,以 便给囚禁在里面的活力以不受约束的表现。
2024/10/6
表现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expressus”,具有“抛掷出去”、 “挤压出去”的意思。
作为一个现代术语,它最早出现于 1901年法语界,当时被用来指称业余 画 家 朱 利 安 ·奥 古 斯 特 ·埃 尔 维 在 巴 黎 “独立沙龙”展出的八幅作品,其总题 目就叫《表现主义》。
✓ 《美国》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面对的还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 《审判》中的约瑟夫·K的活动场所就缩小到大街上、走廊上和工地上了
✓ 《城堡》中的K进而被限定在客栈与村庄里
✓ 老光棍勃鲁姆费尔德便只能龟缩在自己的房间里
✓ 绝食大师更进一步,被关在铁笼里
“耗子王国”的歌手——
✓ 杂耍艺人的世界就是一根秋千
表现主义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卡夫卡 第三节 尤金▪奥尼尔
2
第一节 概述
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盛于 20年代和30年代的德国、美国等国。表现主义最初萌 生于艺术领域,随后扩展并演变为文学运动。表现主 义艺术着重描述并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而不是自 然界的客观事实,或基于这些事实的抽象观念。表现 主义强调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表现主义文学在戏 剧和小说方面成就最大。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思考:1、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同因素有哪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影响?答:相同因素:①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产生,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垄断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
②科学技术的推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
③对落后地区的侵略和掠夺。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和瓜分殖民地进行侵略。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国际市场价格,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剥削第三世界国家。
④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巴黎公社之后的30年,国际工人运动尚处在聚集力量、准备革命的和平发展时期。
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两国都不敢贸然发动国际性的战争。
资本主义国家又推动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不同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在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中,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同美国形成了相互竞争和制约的关系,多极化趋势在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的主流。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
20世纪以来,垄断资本主义总的趋势是进一步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其经济格局有几次大的变动?有何发展趋势?⑵概括指出引起经济格局变化以及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答:⑴格局变动与趋势: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一战”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独掌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朝着经济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民主 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
答:①以政治斗争或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亚 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斗争中出现了新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② 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 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最终形成。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 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③在资本主义世界 殖民体系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先进” 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 “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 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பைடு நூலகம்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895年
①领导: 孟尼利克二世 ②结果: 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承
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背景:(1)独立战争以后,拉美国家普遍取得民族独立, 建立了共和国,但没有铲除封建主义,经济发展十 分缓慢:( 国内因素)
①经济上 封建大地产制盛行
B.抗意斗争得到了外国援助
C.国家统一、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对敌 D.英美支持
9、独立战争后,多数拉美国家的状况是
(A)
①取得政治独立 ②封建大地产制得以扩大 ③考迪罗体制盛行 ④经 济迅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墨西哥迪亚斯反动政权代表的利益包括
(C)
①大地主 ②天主教势力 ③民族资产阶级 ④美帝国主义
标志
亚洲的觉醒
④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⑤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19世纪中期
亚洲 革命 风暴
旧式农 民战争
封建王 公或农 民领导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洲觉醒
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
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5、印度民族反英斗争 (1)背景: 19世纪下半期,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组织了印度国民大会党,要求民族平等 和自治。
(B)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B)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 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无产阶级政党的形成
6、在1905-1908年间,印度社会出现的对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变化
是
(C)
A.英王取代东印度公司而成为印度女皇
B.印度已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政治上 考迪罗制,即大地主的独裁专制制度
③文化上 天主教传统的影响 (2)在列强的经济和军事侵略下,拉丁美洲实际 上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国际因素)
2、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2、突出事例: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迪亚斯反动政权代表着大地主、天主教会反 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利益,激起人民不满。 2、特点: 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曾两次推翻本国反革命政权;
斗争方式不同: 以武装斗争为主
1905-1908年 印度人民反英斗争
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工人 和社会其他阶层
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 相结合;
二、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 背景: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民族矛盾尖锐
2. 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3、重大事件: 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
③取得了重大革命成果—— 1917年墨西哥新宪法
练习巩固
1、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最突出的新动向是
(B)
A.无产阶级成为革命主力军 B.资产阶级政党进行领导
C.各革命阶级建立了联盟 D.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奋斗纲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C)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以农民战争形式出现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3、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相比,
相同点是
(C)
A、农民或封建王公掌握领导权
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C、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4、下列国家反帝斗争中,斗争矛头指向英国的有: ①印度 ②埃及 ③苏丹 ④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C.印度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并登上历史舞台
D.英国殖民者放松对印度的控制
7、19世纪八十年代埃及人民抗英斗争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主要领导人指挥失误 B.没有得到下层人民的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的破坏 D.官僚地主集团的动摇和背叛
8、埃塞俄比亚能够战胜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
(C)
A.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弱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
土地、矿山和油田”。其中“外国”主要是指
(C)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西班牙
1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D)
A.推翻独裁者迪亚斯的统治 B.挫败了美国侵略势力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制订了1917年墨西哥宪法
(2)时间: 1905年--1908年
(3)领导者:以提拉克为首的印度国大党激进派
(4)高潮: 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思考:
比较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和1905-1908 年印度民族反英斗争的区别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领导力量不同:封建王公
参加者不同:
封建王公、土兵 和农民
第三节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一、亚洲的觉醒
1.背景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 危机,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②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 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2、重大事件
①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
②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亚抗意战争
(1)埃及的抗英斗争 1882年
①背景 ②领导
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单独控制埃 及,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阿.阿拉比
③结果
由于官僚地主集团的动摇和背叛,斗争失败, 埃及成为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
(2)苏丹马赫迪起义 1881年
①领导: 马赫迪 ②特点: 规模大、时间长、以宗教为旗号 ③结果: 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