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

一、补充新知

[设计意图] 学生在阅读课文前了解童话的作者、创作的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思想。

【生快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增加对作者和童话文体的认识。】

1.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仍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创作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战争时期,丹麦由中立国倒向拿破仑一方,成为战争国,后来,拿破仑兵败后,丹麦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受到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

二、预习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文本建立起初步感知印象。

【课件展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反馈矫正。】

1.注音。

炫.耀( ) 称.职( ) 滑稽.( ) 赏赐.( ) 爵.士( ) 御聘.(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勋.章( )

〔明确〕xuàn chèn jīcìjuépìn hài hèxūn

2.释义。

〔明确〕(1)(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2)使人听了非常吃惊。(3)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4)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5)精巧细致。(6)报告(上级)。(7)夸耀。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中不能解决的字词和文本理解的问题。

三、默读课文,初读感知

[设计意图] 通过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指导学生“速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童话的大致情节。组内交流概括的内容,班内互相展示。

〔明确〕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两大臣和皇帝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伪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2.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明确〕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识新装

3.有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的话,你会选用哪一个字呢?

【就学生丰富多彩的选字,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检验法、比较法进行筛选,最后达成共识。】

〔明确〕选定“骗”字最为切合,情节围绕“骗”而展开,即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修改人:课后作业设计: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愚.蠢(yú)御聘

..(yùpìn)的.确(de)

B.分.外(fèn)滑稽.(jī)贮.蓄(zhù)

C.陛.下(bì)赏赐.(cì)显露.(lòu)

D.钦差.(chāi)爵.士(jiáo)勋.章(xūn)

2.选词填空。

(1)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 )一下

他的新衣服。

A.炫耀

B.夸耀

C.显耀

D.显示

(2)这些衣服( )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

什么东西似的。

A.轻软

B.轻盈

C.柔软

D.轻柔

(3)这布是华丽的!( )的!无双的!

A.精致

B.精美

C.精巧

D.精细

(4)“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

可了。”

A.耸人听闻

B.危言耸听

C.骇人听闻

D.震撼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