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示 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制度的最高奖项,以鼓励和表彰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个人、团队和组织。
这是一个重要的科技评审体系,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进步。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是申报人、团队或组织提交的相关材料,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方法、创新成果等,以便进行评审和公示。
这些材料通常包括如下内容:一、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申报单位/个人、团队成员等。
二、项目简介:介绍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要突出项目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详细描述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要说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以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和优势。
四、研究成果:列举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成果,包括论文发表、专利授权、科技成果转化等。
要提供证据证明这些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社会经济效益:介绍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技术水平、节能减排、解决社会问题等。
要提供数据和实例来证明项目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
六、荣誉奖励:列出项目获得的其他科技奖励、荣誉和评审专家的评价。
这些荣誉能够证明项目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七、项目推广:说明项目的推广计划和方式,以便将项目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服务中。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的提交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详实、准确、有说服力和可行性。
申报人、团队或组织要全面、系统地展示项目的科研过程和研究成果,说明项目对学术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的审核和公示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个评审专家的评审,以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只有通过这个评审过程,项目才有机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和奖励。
总之,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是科技项目申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申报人、团队或组织应该认真准备材料,全面展示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方法和成果,并说明项目的重要性和社会经济效益,以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和奖励。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材料公示一、项目名称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提名者中国科学院三、提名意见有组织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已对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对传统的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体系形成了严重威胁。
该项目针对APT攻击的技术对抗难题,历经十多年的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一套以基于硬件模拟软件深度分析技术为核心的APT攻击检测关键技术和产品体系,实现了高透明、细粒度的软件深度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安全产品面临的检测系统与被检测目标同系统平台技术竞争难题;提出了漏洞利用攻击检测、基于数据流的攻击特征提取、协议逆向追踪与僵尸网络溯源等技术与方法,有效解决了类攻击代码识别、动态生成代码提取等难题。
基于动态分析基础引擎,研制了金刚软件智能分析系统、高级持续性威胁检测系统、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等系列产品,提升了APT攻击的检测防御能力。
项目研制的产品已广泛应用在通信、金融、能源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军队、公安等国家安全部门,百度、中船、航天等大型企业应用和专业机构。
近三年新增产值11.56亿元;项目成果还为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在海莲花、蓝宝菇等重大APT攻击事件的发现与处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多次获得主管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嘉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部分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
网络空间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向。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以强大的、有组织的技术力量作支撑,以特定的高价值任务为目标,攻击破坏性强,对抗能力高,是当前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威胁。
科技进步奖公示样本

科技进步奖公示样本:项目名称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分子监测与鉴定技术研究提名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提名意见该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多项创新,提出产毒真菌标准样品相似度溯源理论,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PCR技术对产毒真菌及真菌毒素进行多维度分子鉴定;首次采用生物分子马达技术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精准分型鉴定,完成分子马达检测试剂盒及分子马达传感器检测装置的研制,实现食源性细菌和病毒的快速、灵敏的在线体外检测;广泛开展农产品有害微生物的调研与收集,搭建农业微生物资源平台,创新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输出的系列成果目前已全面应用于粮食、谷物等农产品的安全保护,实现农产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多靶标同时精准检测和鉴定。
相关专利、标准、标准样品等成果已转化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试剂盒和设备、能力验证等,标准均已颁布实施,在全国多个领域及辽宁地区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该项目切中农产品质量把关服务,在分子水平揭示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为保障辽宁省农产品的贮存、流通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持,对促进辽宁省农产品国际贸易,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对照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辽宁省是东北亚最大的粮食集散地,农产品藏贮中心,而物流与仓储的发展都要以保证农产品质量为前提,只有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关,才能保证我省农产品产业的领先地位。
项目组围绕“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分子监测与鉴定技术研究”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和应用,共主持完成6项相关课题,并应用课题成果成功实施3次食品微生物国际能力验证。
该系列研究的成果将辽宁省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到我国一线地位,并在国际检测领域具有话语权。
系列课题技术内容涉及农产品中致病菌MALDI-TOF-MS指纹图谱技术、F O F I-ATPase分子马达分型技术、PCR扩增、LAMP等多项分子检测新技术。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材料

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生物炭模块化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中国
ZL201510134441.5
2016.8.24
2208613
山东大学
张建, 刘华清, 安沫霖, 胡振, 张成禄
有权
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人情况
1、姓名:张建 排名:1
行政职务:常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完成单位:山东大学
对本项目贡献:全面负责项目组织实施。明确了不同湿地植物种群在不同季节条件下的生态位互补效应和生物协同作用机制,创新性构建了“植物-动物-微生物”协同强化技术;主持研发了湿地植物生物质高价值利用技术,提出了人工湿地氧化还原环境优化技术,并解析了湿地设计与运行参数对湿地水力流态的影响。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地区)
授权号(标准编号)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技术标准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
中国
DB37/T3394-2018
2018.9.17
有权
授权发明专利
一种防堵塞快速渗滤系统
中国
ZL201010118102.5
2012.5.9
943754
山东大学
张建,吴海明,张成禄,范金林,李聪,张金勇
有权
授权发明专利
可拆卸式均匀布水器
中国
ZL201010616982.9
2013.4.3
116615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卢少勇,蔡珉敏,金相灿,赵斌,包裕尉
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二、提名单位意见项目针对大渡河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关键问题,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研发了流域大坝与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运行性态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技术,实现了流域电站群安全危险源分级动态管控;提出了流域多电站一键调度技术,首次在大型流域调度中实现由单机组“直调”向多电站“一键调”的重大转变;研发了设备健康状态智能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由“人工感知”向“智能感知”的转变,开辟了预警设备故障、减少检修冗余的新路径;创建了智慧化工程建设技术,首创了智慧工程理论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由“定性经验管理”向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数据驱动管理”的重大转变,梯级电站群建设和运行表明取得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成效。
项目获知识产权149项,发表论文291篇,其中SCI、EI收录92篇,出版专著5部,纳入行业标准9项,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有力推动了大型流域智慧化建设与运行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
经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双江口、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等百余座水电工程,应用工程曾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詹天佑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并在国家能源集团(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四川省国资委系统推广,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16亿元,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我国是世界水电装机、发展前景和开发难度最大的国家,作为水电开发主要形式,流域梯级电站群安全建设运行对国家安全、绿色发展关系重大。
国内外曾有多座因建管缺陷导致渗漏甚至溃决的案例;俄罗斯萨扬水电站因设备健康状态无法及时诊断,致75人死亡,直接损失130亿美元;美国奥罗维尔水电站因维护和调度不当引起溢洪道破坏,紧急撤离18.8万人。
国家能源集团在大渡河流域开发居于主体地位,已建在建电站16座,电站群装机2700万kW,库容158亿m3。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Word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编制说明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国办函〔2017〕55号)精神,做好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我办编制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提名书及填写要求以及有关政策规定等。
本手册内容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发布的版本为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目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评审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工作的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台湾居民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5)关于外国人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适用于提名专家)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保密要点)(仅限涉密项目填写,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一、前言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为了激励和表彰在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和个人,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都会进行评选和公示。
本文将介绍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公示内容。
二、奖项设置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主要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等奖设立50个名额,奖金为100万元;二等奖设立100个名额,奖金为50万元;三等奖设立150个名额,奖金为30万元;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设立10个名额,奖金为500万元。
奖金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获奖类别1. 科技研究类: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各类科技研究成果;2. 科技工程技术类:包括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能源与环境、生物医药等各类科技工程技术成果;3. 科技推广转化类:包括对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落地等方面的成果。
四、评选标准获奖成果需符合以下评选标准:1. 科技水平:成果在相关领域达到较高的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技术先进性;2. 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社会效益;3. 社会效益:成果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公示程序1. 推荐阶段:各级科技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国家科技奖励管理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2. 评审阶段:国家科技奖励管理部门将根据推荐情况成立评审专家组,对推荐的成果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名单;3. 公示阶段:确定的获奖名单将在国家科技奖励管理部门冠方全球信息站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4. 颁奖仪式:最终确定的获奖成果将在年度国家科技奖颁奖仪式上进行颁奖。
六、成果展示获奖成果将会进行线上线下的展示推介,包括科技成果展览、科技成果宣传册、科技成果专题研讨等形式,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获奖成果。
七、结语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公示内容是对今年度科技领域突出成果的一次盛大宣布。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项目名称: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名者:教育部提名意见:肉品加工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及食品行业的支柱产业,但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及装备,肉品风味和凝胶品质难以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严重限制了产业发展。
该项目系统研究并揭示了我国传统腌腊肉品风味品质形成机理,阐明了低温肉制品肉蛋白乳化凝胶机制,研发出“低温低盐腌制-中温风干发酵-高温快速成熟”的风味品质控制技术和“高效乳化、注射-嫩化-滚揉一体化腌制和热诱导凝胶”的凝胶品质控制技术,突破了肉品风味和凝胶品质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同时创制出火腿自动撒盐-滚揉腌制和智能化风干发酵成熟装备、高效乳化斩拌机、盐水高压雾化注射机、全自动变压滚揉设备和熏蒸煮多功能一体化装备等可替代进口的加工关键装备8台套,构建了肉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31项,发表SCI论文141篇,自主研发装备8台套,成果在雨润、华统等13家肉品加工领军企业得到产业化应用,开发出新产品75种,近三年实现累计销售额56.56亿元人民币,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国肉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经同行专家评价,低温肉制品加工技术和干腌肉制品强化高温熟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肉品加工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及食品行业的支柱产业,但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如代表我国传统肉品的腌腊肉制品以风味浓郁著称,但风味形成机理不明,缺乏风味品质控制技术,导致生产周期长、脂肪氧化严重、产品盐分过高;代表肉制品加工方向的低温肉制品以质地适口为优势,但凝胶质构形成机制不明,缺乏凝胶品质控制技术,导致产品质地差、出水出油严重。
该项目历时15年,系统研究了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形成机理,研发出关键技术,创制了相关装备,建立了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突破了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难以控制的技术瓶颈,显著提升了我国肉品加工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
【优质文档】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材料-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材料篇一:201X年科技进步奖申报书编号:201X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申报书推荐单位:(公章)申报单位:项目名称: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编制201X年印〃说明申报书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项目情况;第二部分为第三方评价和应用推广情况;第三部分为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第四部分为项目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第五部分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第六部分为项目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七部分为企业概况;第八部分为推荐单位意见;第九部分为附件材料。
申报书需在网上填报并提交纸质版。
第九部分附件材料也需扫描后上传至网络申报系统。
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网络申报系统网址:。
一、项目情况篇二: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奖励等级:项目完成单位:申报部门:申报时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1)一、项目基本情况陕西省序号(2)编号(3)1234篇三:科技进步奖申报材料“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内容指导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主要贡献:本项目是华荣集团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光源,经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自主研发大胆设计, 采用防爆灯内部电器腔与光源腔之间设置通风对流散热孔, 光源腔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对流孔中空气对流带走的热量, 使光源腔热量有效散发,满足光源及电器附件工作环境要求,保证灯具稳定工作。
项目为首创,已经申报并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拥有独立的自主产权, 唯一一家采用此设计的通风对流散热孔形式。
不超300字主要完成人情况对本项目的创造性贡献李总:应用创新:电磁感应灯作为电光源的换代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也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利用高频电磁场激发无极放电腔而发光的一种新型照明光源,发光原理为高频电磁场能量以感应方式耦合进灯泡内,激发灯泡里的稀有气体电离而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受激发原子返回基态而自发辐射出紫外线,而导致灯泡内壁的荧光粉受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示材料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推荐专家意见:随着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污水年均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战略之一,低碳节能污染物处理已经成为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污染物定向转化与资源、能源回收已成为未来国际上污水处理主要发展趋势。生物电化学系统作为一项新兴的污染物定向转化技术尚存在诸多亟待突破的科学问题。本项目围绕着生物电化学系统梯级利用有机污染物定向转化产氢/产电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污染物定向降解转化强化产能、胞外电子转移与定向调控、多元耦合系统构建与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生物电化学系统实现污水处理能源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哈工大微生物电化学研究团队在我国率先开展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在科学理论、技术开发和规模化示范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近年来发表论文数量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处于世界第二位,培养了一批该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综上,我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建立了多元生物质定向转化技术系统。探明了多元有机污染物在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定向转化途径,建立了定向还原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高生物可给性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氧的高效还原和温度调控等提高能量回收效率的技术方法,为生物电化学系统实现污水处理能源化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3、学术成果及价值
本研究共发表SCI论文87篇,主要期刊有Energy Environ. Sci.、Biotechnol. Adv.、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等。成果被美国工程院院士Bruce Rittmann和Bruce Logan、比利时皇家科学和艺术学院院士Willy Verstraete、著名期刊ES&T和Nano Letter等正面引用和评价3698次,SCI他引3313次。8篇主要论文他引总数1242次(SCI他引828次),最高影响因子25.427,平均影响因子8.1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在该领域本团队是国际上一支重要研究力量,所发表该领域研究论文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排名第二位。先后主办中国第一、第三届国际微生物电池学术研讨会以及第一届亚太地区生物电化学学术研讨会,担任国际生物电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水协会资源回收Cluster常务理事,国际水协会AD理事会理事,AD China主席等职务。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格式)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格式)(注意:不要改变各标题字体、字号,填写内容用宋体小四)《干眼诊疗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提名意见:该项目历时20余年,解决了干眼领域一系列理论与诊疗技术问题:发现了干眼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的多种分子机制;发现了睑板腺分泌的蛋白成分在眼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提出了针对眼表微环境治疗干眼的学说,建立了多种干眼模型;建立了干眼的精准诊断体系,首次开发拉曼光谱泪液检测新技术;创立了我国唯一的干眼分类方法,并被国际眼科广泛接受;提出了我国的干眼诊断标准及不同类型干眼的治疗原则,在国际上最先开展4项干眼治疗新技术,发明了11种治疗干眼的药物。
该项目已发表文章4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5项,其中2项已转让。
创建了我国干眼诊疗体系,多项成果被国际指南、共识以及我国共识、教材采用,在我国以及国际上广泛应用。
权威专家组的鉴定认为该项目整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极大提高了我国干眼的诊治水平,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部分成果分别获2002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2010年、2013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本部门对推荐书材料进行了审查,并进行公示,确认该项目符合国家科技奖推荐要求。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干眼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占眼科总就诊病人的30%以上,我国的发病率在16-21%,严重者导致盲目,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该项目在20 余项基金的资助下,历时20余年,解决了国际上干眼的病理机制及精准诊治等方面的多个重大理论与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使我国干眼的诊疗水平由空白状态进入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内容如下:(一)阐明了干眼关键病理改变--眼表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分子机制,提出了眼表微环境理论,解决了干眼精准诊疗体系建立的理论难题。
发现了睑板腺分泌EDA蛋白,被2018年国际眼科权威杂志IOVS列为近年来世界此领域唯一的重要进展。
(完整版)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项目名称: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浙江省提名意见:功率型软磁铁氧体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我国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
该项目开展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发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突破了锰锌和镍锌块体铁氧体烧结等生产关键技术和薄片铁氧体流延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
系统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分别建立了我国首条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实现了规模化稳定生产。
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以下提高到5MHz,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功耗显著降低,温度特性明显改善。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1部。
项目参加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改变了我国功率铁氧体的落后面貌,推动我国功率型软磁铁氧体产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经审查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功率铁氧体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交通、国防等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
电力、电子设备的小型、高效和节能化,对功率铁氧体工作频率和功率损耗的要求日益提高。
我国功率铁氧体技术水平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受到专利和技术封锁,长期存在工作频率低、功率损耗高、温度特性差等严重问题。
该项目针对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进行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解决了高频条件下保持低功耗的难题,突破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核心生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国功率铁氧体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主要创新如下:(1)发明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揭示了离子替代对铁氧体磁性能、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的作用规律及机理,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公示材料【模板】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公示材料(1)项目名称:南方集约化农田氮减排技术体系及工程化应用(2)推荐单位意见项目针对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大需求,以南方集约化农田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农田主要污染排放物——氮的排放规律、迁移转化特征及其如何有效防控,开展了十余年的系统研究和技术攻关。
全面揭示了农田氮排放与沿程迁移转化规律,建立了氮排放量估算的验证方法;首次提出了集约化农田面源污染联控策略以及“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生态修复”的农田氮素减排“4R”技术体系;建立了基于新型缓控释肥、有机及环境源氮替代和精准施肥以及一级保护区轮作制度调整的农田减氮技术,实现了保证高产的农田氮素减排;创建了流失氮在“农田-沟渠塘-河道”输移过程中的多重高效拦截技术,实现了不额外占用或少占用农田条件下农田氮减排的全程防控;构建了环境源氮的农田安全回用技术体系,通过养分资源的再利用实现农田氮肥减量、区域氮污染负荷削减与农业高产优质的有机结合;并在江苏、云南等地进行了工程化应用,建立了相应的工程维护与长效运行机制,达到了农田氮减排与污染控制、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总体目标。
近3年来该成果已在江苏、安徽、江西、云南、湖南、重庆、浙江、湖北等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为我国南方集约化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技术样板,有力推动了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进步与相关环保企业的涉农产业更新。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推荐材料及完成人资格,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填写要求。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经评审,推荐该项目为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项目简介氮浓度高是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氮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已成为水体氮污染的重要来源。
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农业源排放的总氮占总排放量的57.2%,其中来自农田的氮排放又占很大比例。
因此,要实现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有效控制农田氮排放是关键所在。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示 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根据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规定,以下是公示的材料:
1. 申报单位名称及负责人信息:包括申报单位的全称、所在地、联系方式等,并注明申报负责人的姓名、职称、联系方式等。
2. 科技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所属领域、项目负责人姓名、申报人数、项目运行时间等。
3. 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详细描述科技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以及与现有科技研究的联系和创新之处。
4. 科技项目的创新性:说明科技项目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性,即该项目在相关领域中是否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
5. 科技项目的技术难点:说明科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并阐述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和策略。
6. 科技项目的成果及应用价值:描述科技项目的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应用价值,包括技术上的突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7. 科技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进展情况:详细阐述科技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进展情况,包括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8. 科技项目的团队构成和合作情况:介绍科技项目的团队构成,包括成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并说明与其他科研机构或
企业的合作情况。
9. 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投入情况:说明科技项目的资金来源和投入情况,包括国家科技计划、企业投资、科技基金等。
以上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的一般内容,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年度和领域的科技进步奖进行相应调整。
申报单位需要根据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要求,准备完整的申报材料,并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给科技进步奖评审机构进行评审。
2019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科技进步奖)

三、客观评价
3.1 项目鉴定、验收评价 (1)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工业废渣在水泥与混凝土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桂科 验字[2014] 550),2014 年 5 月 23 日验收:研发相应的物理及化学激发技术,使 之部分替代水泥生产天然原材料、熟料、天然石膏、混凝土掺和料。技术结果: 工业废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平均利用率达到 30.9%。项目实施期间,水泥生产中年利 用工业废渣量达 100 万吨以上,混凝土生产年利用工业废渣 7 万吨,水泥单位生 产成本下降约 28.75 元/吨,每立方混凝土可以节省 14.6 元以上。 (2)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水泥节能制成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桂科验字[2013] 678),2013 年 8 月 11 日验收:项目围绕“绿色”主题,在广西 13 家水泥企业进行 水泥绿色成套技术推广,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累积节约成本 9965.45 万元,节电 8575 万 kWh,多掺废渣 47.83 万吨,减排 CO226.48 万吨,节能减排 效果显著,该水泥绿色制造成套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生态水泥绿色制成技术集 成”(编号:17-1128),2017 年 4 月验收:应用本技术生产绿色生态水泥时,综 合电耗 27~31kWh/t, 粉磨电耗 22~26kWh/; 生产矿渣微粉时, 综合电耗 58~68kWh/t; 生产锰渣微粉时,综合电耗 51~55kWh/t,平均节耗 10~15%。生态水泥中渣材总掺 量由 40~50%提高至 65~75%,总掺量高于复合水泥中渣材用量,同时渣材品种达 3~6 种。本技术投资同比节省 10~15%,投资回收期缩短 1/3。形成成熟、完善、 适用性强的新型水泥粉磨站生产线工程设计模式。 (4)广西科技计划项目“锰渣制备绿色混凝土掺合料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研 究与工程应用”(桂科鉴字[2012] 84) ,2012 年 3 月 28 日鉴定:项目自主研发了锰 渣制备混凝土掺合料过程中的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锰渣制备绿色混凝土掺合料 的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研究了基于锰渣微粉的混凝土高性能话技术,提高了锰 渣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和混凝土的产品性能。对推动我国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发 展绿色循环经济意义重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5)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混凝土低碳生产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海工硅酸盐水 泥的研制与产业化”(桂科验字[2016] 513),2016 年 7 月 6 日验收:研制了一种 适合于海洋工程的特种水泥-海工硅酸盐水泥、经检测,产品性能指标符合国家 标准《海工硅酸盐水泥》(GB/T31289-2014),形成一条年产 30 万吨的海工硅酸盐 水泥生产线,并实现产业化生产。 (6)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利用水泥新型干法窑处理城市污泥关键技术研究” (桂 科鉴字[2014] 196),2014 年 7 月 3 日验收:在节省投资的条件下,研发和应用直 接入窑焚烧工艺、重金属固化技术,处理掺入量达生料 5%的高含水污泥,实现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项目名称: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浙江省提名意见:功率型软磁铁氧体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我国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
该项目开展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发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突破了锰锌和镍锌块体铁氧体烧结等生产关键技术和薄片铁氧体流延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
系统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分别建立了我国首条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实现了规模化稳定生产。
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 以下提高到5MHz,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功耗显著降低,温度特性明显改善。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 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 项,发表论文50 多篇,出版著作1 部。
项目参加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改变了我国功率铁氧体的落后面貌,推动我国功率型软磁铁氧体产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经审查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功率铁氧体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交通、国防等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
电力、电子设备的小型、高效和节能化,对功率铁氧体工作频率和功率损耗的要求日益提高。
我国功率铁氧体技术水平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受到专利和技术封锁,长期存在工作频率低、功率损耗高、温度特性差等严重问题。
该项目针对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进行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解决了高频条件下保持低功耗的难题,突破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核心生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国功率铁氧体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主要创新如下:(1)发明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揭示了离子替代对铁氧体磁性能、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的作用规律及机理,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
(2)突破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块体和薄片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
(3)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实现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规模化稳定生产。
该项目创新性突出,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 以下提高到5MHz。
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
同时,材料温度特性显著改善。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 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 项,发表论文50 多篇,出版著作1 部。
成果在项目参加企业全面应用,促进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浙江省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
产品不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铁、手机等重要民用领域,还应用于我国多项航空航天和军事装备,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2010 和2018 年两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产品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 项产品评为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
项目团队获批成立磁性材料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和浙江省新型(磁性)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客观评价(1)沈保根、都有为、李卫3 位院士领衔的的鉴定委员会,对“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评价为:“开发了锰锌与镍锌功率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创新性设计了高频宽温低功耗锰锌与镍锌铁氧体配方,揭示了不同掺杂离子间的交互作用及对磁性能的影响;创新和集成关键生产技术和核心装备,…建立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块体和薄片功率软磁铁氧体成套技术和装备,实现了产业化。
…形成了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该成果创新性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产品具有工作频率高、工作温度宽、功率损耗低等特性,主要性能和功耗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先进水平…产品已应用于…等重大装备,…并用于高铁、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手机、家用电器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高性能锰锌、镍锌铁氧体材料与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2010 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3)“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2018 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主导制定铁氧体磁芯国际标准”,获2018 年浙江省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
(5)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确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6)5 项产品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 项产品评为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
应用情况该项目成果已在项目参加企业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应用,促进企业软磁铁氧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实现重要跨越,已成为我国软磁铁氧体领域前两位的龙头企业。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成为苹果、华为、台达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功率铁氧体供应商,并且配套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多项武器装备。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功率铁氧体产品供应EATON、SUMIDA、TESLA MOTORS、库柏、村田、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应用于三星、华为等知名品牌手机的近场通讯和无线充电组件,性能达到或超过日韩水平。
在国防军工领域,应用于若干尖端武器和重大科学工程。
主要完成人情况严密,第一完成人,教授,浙江大学项目负责人,为主制定项目总体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创新点1~3;提出锰锌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思路(创新点1);为主研发铁氧体六段气氛控制技术和流延新技术(创新点2);解决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技术及核心装备创新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创新点2,3),组织了成果产业化。
是ZL20170453694.8 等核心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白国华,第二完成人,讲师,浙江大学参加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发(创新点1);参加锰锌铁氧体六段气氛控制技术研究,为主进行镍锌铁氧体低温烧结技术研发(创新点2);解决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技术及核心装备创新的部分关键问题(创新点2,3),参与了成果产业化。
是ZL201710935952.6 等核心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包大新,第三完成人,高工,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究(创新点1);参与了镍锌铁氧体低温烧结技术研究,参与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为主解决了项目成果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创新点2);主持了烧结窑炉的结构创新和节能环保改造,解决了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创新点3)。
是ZL200510060652.5 等核心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张雪峰,第四完成人,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参与了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究(创新点1);参与了铁氧体烧结新技术和流延技术研究,参与指导了项目成果在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试和产业化,解决了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创新点2,3)。
是“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等课题的主要完成人。
孙蒋平,第五完成人,高工,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究(创新点1);参与了薄片铁氧体流延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创新点2);为主解决了项目成果在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创新点2,3)。
是ZL201210226856.1 等重要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马占华,第六完成人,工程师,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烧结新技术的研发(创新点2),参与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关键技术在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化应用,参与了薄片铁氧体流延生产线建设,解决了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创新点2,3)。
是ZL201110226332.8 等重要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杜阳忠,第七完成人,工程师,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烧结新技术研发(创新点2);参与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化应用,参与了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建设,解决了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创新点2,3)。
是ZL201210218858.6 等重要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金佳莹,第八完成人,讲师,浙江大学参加了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究(创新点1);参加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生产技术研究,解决了部分技术难题(创新点2,3),是ZL201710453159.2 等重要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葛洪良,第九完成人,教授,中国计量大学参与锰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技术研究(创新点1);参与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的产业化技术研究,参与指导了项目成果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的中试和产业化,解决了部分关键技术问题(创新点2,3)。
是“高性能锰锌、镍锌铁氧体材料与器件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胡军,第十完成人,教授,完成单位:浙江大学,工作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参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烧结技术研发(创新点2);是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在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的技术骨干,参与了关键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创新点2,3),解决了部分关键技术问题。
是J. Magn. Magn. Mater. 305 (2006) 171 等系列重要论文的主要作者。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1.浙江大学,为主开展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的基础研究和实验室小试研究,发明了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揭示了离子替代对铁氧体磁性能、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的作用规律及机理,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
为主突破锰锌铁氧体六段气氛控制烧结和镍锌铁氧体低压烧结等生产关键技术,与其它项目参加单位共同建立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块体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
协调和指导了项目成果在合作企业的中试和产业化,与其它项目参加单位共同创新和集成块体和薄片功率铁氧体核心生产装备,共同建立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
2.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在浙大、杭州电子科大和中国计量大学指导下,建立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为主完成了项目成果在本单位的中试和产业化,稳定高效地实现了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在本单位的规模化生产。
被评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多项产品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
公司不仅成为苹果、华为、台达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功率铁氧体供应商,并且配套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多项武器装备。
3.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浙大、杭州电子科大和中国计量大学指导下进行了关键生产技术及核心装备的创新与集成,解决了中试和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稳定高效地实现了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在本单位的规模化生产。
功率铁氧体产品供应EATON、SUMIDA、TESLA MOTORS、库柏、村田、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应用于三星、华为等知名品牌手机的近场通讯和无线充电组件,性能达到或超过日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