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研究
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积极发挥大国作用 ,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 支持。
促进全球低碳经济转型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贡献,促进全球低碳经济转型,实现可 持续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如能源政 策、环保政策等,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低 碳生产和消费模式。
政府加大对低碳经济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 ,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碳项目。
科技创新
宣传教育
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科 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提高低碳技术研发水平。
发展清洁能源
02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
中的比重,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促进能源利用效率
03
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和排放。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市场准入等,促进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
政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 和环保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
挑战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需要应对一些挑战,如技术瓶颈、资金短 缺、国际合作等。同时,还需要应对国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 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路径依赖理论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路 径 依 赖 理 论
路径依赖理论是新 制度经济学关于制 度变迁 的一个 重要分析 工具 ,是指在制度 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 自我强化 的机制 , 这种机制使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 了某一条路
径 ,其 既定 方 向 会 在 以 后 的 发 展 中得 到 自
新 政 策 选择
从而使 利益集团在环境 污染方面得以有效 保 护 ,使 得节能减排成为泡 沫。在这种路 径依 赖下 ,利益集团极力维 护现 有的制度 安排 , 阻挠新的关于环境 管理 的公共政策 , 使得 旧有的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方式得以 继续延续 ,进 一步造成温 室效应 的加剧 。
一
经济增长 。诺斯 路径依赖二 :一旦在起始
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 , 在市场不完全 、
组 织无效的情况下 ,阻碍 了生产活动 的发
展 ,并会产 生一些与现有制度共存 的组织
和 利 益 集 团 ,那 么 这 些 组 织 和 既得 利 益 集
次 性能源消费构成 中煤炭仅 占 2 % , 78 国能源消费中 ,煤炭所 占比重高达 6 .%。 94
( )赋是 “ 富煤、 少气、 贫油” 。
这 一 资 源 条 件 决 定 了 我 国 是 以 煤 为 主 的
“ 高碳 ” 能源结构 , 低碳能源资源 的选择有 限。 目前我国仍是高碳结构 ,化石能源 占 我国整体能源结构 9 l%,其 中高碳排放 27 的煤炭 占了6 %, 87 石油 占2 .%。1 9 — 12 93 20 年, 05 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 中的比重 为 6 %。放在全球 的视野 中,2 0 年全球 94 07
◆ 中 图分 类 号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14
选择 ,并保 护组织的产权 ,从而引致长期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一个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
企 业是 现代市 场 经 济 的主 体 , 理应 成 为 低碳 经 济 的主体 。构 建 低 碳 型 企 业 是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微 观基 础 。为 此 , 须 在 产 品 的 生 态 设 计 、 洁 生 产 必 清 等方 面融人 低碳 理念 。在生 态 设计 时 , 把握 产 品 要 原料 、 能源 投 入 的低 碳 化 , 保 从 源 头 上 进 行 低 碳 确
酬 递增 和 自我强化 的机 制 , 种机 制 使 制度 变 迁一 这
旦 走上 了某一 条路 径 , 的 既定 方 向会 在 以后 的发 它 展 中得 到 自我强 化 。也 就是 说 , 次 或偶 然 的机 会 一 出现 了一 种解决 问题 的方 法 , 这 种方 法 一 旦流 行 而
起 来 , 就会导 致该 方 法 进 人 一定 的轨 迹 。由此 表 它
一
产业 中的农林 牧 渔等 产 业 又具 有 增 汇 的功 能 , 所 以, 第三产 业 所 占 比重 越 多 , 碳 经 济 发 展 的状 态 低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我省低碳农 业产业化存 在的瓶颈 问题 及对策研究 ” 项 目编号 :5 4 项 目负责人 : 梅 ( B7 ; 郭
丰 富的 内涵 。
耗和碳 排放 的关 系进 行 低 碳化 。一般 而 言 , 照经 按 济 发展 和增 长的逻 辑 , 产业 结 构经 过从 “ 一二 三 ” 到 “ 三二 一 ” 转 换 过 程 , 的 由于 第 三 产 业 是 服 务 型 产 业 , 源消耗 、 能 碳排 放 比第 二 产 业低 很 多 , 再加 上第
越 好 。另外 , 以根 据 不 同产 业 间 产 品 、 弃 物 不 可 废 同的特点 , 过 构 建 循 环 经 济 产 业 链 , 现 减 排 的 通 实 目的 , 实现 低碳 化发展 。 1 1 3 在低碳 经济发展 的 目标 上 , .. 最终形 成能 源利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政府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收 稿 日期 : 0 00 —0 2 1 -61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化 问题 已经 成 为 其 可 持 续 发展 的新 的重 大 约
20 0 9年 9月 2 日 , 国 国 家 主席 胡 锦 涛在 联 合 2 中
国气 候 变 化 峰 会 开 幕 式 上 , 表 了题 为 《 手 发 携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挑 战 》的 重 要 讲 话 , 明确 表 示 中
国 “ 继 续 坚 定 不 移 为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作 出切 实 将 努力 ” 同 时 强 调 中 国 将 进 一 步 采 取 四 项 强 有 ,
人 类 活 动 带 来 的全 球 气候 变 暖 以及 由此 带 来 的灾 难 性 后 果 已经 成 为 当前全 球 面 临 的最 大
政 策可 以在 多大 程 度 上 变 得 具 有 创 新 性 和 充 满
活力 , 以及 它 是 否 可 以获 得 广 泛 的公 众 支 持 , 关
议 题 …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将 成 为 未 来 几 十 年 乃 。 至 上 百 年 人 类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关 键 主题 之 一 。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 展 低 碳 经济 、 发 采取 减缓 气 候 变 化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增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一,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方式,鼓励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绿色技术创新给予充分的激励,使得绿色技术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绿色技术创新中来。
第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通过建设更多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大对能源存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推动能源的低碳化和清洁化进程。
第三,加强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政府可以出台资源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同时,建立健全的废物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展资源节约型城市示范,推动绿色建筑、循环农业、节水措施等创新实践,为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示范和倡导。
第四,强化环境保护与治理。
政府可以加大对污染源进行排放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增加环境违法成本。
同时,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推动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五,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可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例如,设立绿色债券基金,为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对环保和节能项目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发展,为绿色低碳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浅析政府行为视角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建立科 学合理 的经 营机 制来 提高 经济效 益 。要 实现这一 转变 , 各级政 府 主管部 门的监 管是必不 可少 的。 政府监管
争取 到 22 00年非化 石能源 占一次 能源消费 比重达到 1% 5 左右。 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争取到 22 年森林面 00 积比 20 年增加 40 05 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 比20 年增 05 加 l 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3 积极发展低碳 经济和循环经济, 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这说明我 国未来的新的经济方向是低碳经济。 但是, 由于我国正处 于工业化和现代化都高速发展的阶段 ,大量的基础设施 建设等不可能马上停止 , 因此 ,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中仍
然存在 着许 多问题 。 ) 技创新 能力 较弱 科
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 定和创新 , 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 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的开发和运用 ,促进整个社会 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低碳经 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
的和谐 发展 。
煤、 少气、 缺油” 的资源条件, 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 为 决定 主,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的国家, 煤
炭 约 占我 国一 次 能源 消费 总量 的 7 % 右 , 0左 比世界平 均
水平高 4 个百分点, O “ 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国的 能源储量呈现“ 富煤贫油少气 ” 的特点, 决定 了中国的能
发展低碳经济 的重要决定 因素之一就是技术进步。 我国目前的科技总体水平发展相对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坚决反对奢侈或能源消费
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三. 低碳 经济 创 新 的关键 在 于 经济 意 义 的 变革 , 要 是
从传统的产品拥有型社会( 重视交换价值) 转向未来 的服务使用型社会( 重视使用价值) 。
济 内涵还来 源于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 自然 资本 在 消费 品 的生 产 中和作 为效 用 的较 直 接提
的增长 方式 。 这种低 成 本投 资扩张 的代 价相 当大 。从 物质 流动 的方 向看 , 种发 展模式 是 一种单 向流动 的 这
而这 个长 波 的意 义就 是 开创 以低碳 能 源 为特 征 的生
态 经济新 时代 。
线性生产 . 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 即“ 放” 。线性模式下的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开采 和消耗资源 . 同时又高强度破坏生态环境。据联合国 环 境计 划署 的资料 显示 . 工业 污染 是导 致环境 破坏 的
供者 , 不可替代的 , 是 因此 强 可 持 续 性 又 被 称 为 “ 不 可 替代 范式 ” 。早在 上世 纪 7 O年代 , 当预测 到 石化燃 料 将 在百 年 以后枯 竭 时 .世 界 开始 将 目光 转 向清 洁 能源 和可再 生能 源 的开 发研 究 。从 19 90年代 开 始 , 绿 色 经济 的研 究 者就 预 言 ,按 照著 名 的康 德 拉 吉 耶 夫 经 济长 波理 论 或熊 彼 特创新 周 期 理论 。在 以信 息 技 术 革命 为 内容 的第 五 次创 新 长波 之 后 ,即将来 临
是 低碳 经济创新 的 两个支撑 点 , 从政 府 、 业、 企 产业链 和 区域 4个层 面论述 了我 国发展低 碳 经济的路 径选择 。 关 键 词 : 碳 经济 低 发展 方式 技 术创新 制 度创新 文章 编 号 :1 0 — 3 2 2 1 )7 0 1 — 4 0 9 2 8 (00 0 —0 0 0 中图分 类 号 : 0 21 F6. 文献 标识 码 : A
政府管理创新与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研究
一
、
低碳社会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
政府管理创新 , 现在政 府管 理思路 、 体 管理 体制 与管理
水平诸多方面 , 创新不是一个部门 、 一个 方面的简单变化 , 而
排行为和绩效 , 激发基层干部的积 极性 , 减少盲 目性。 当然 , 也必须清醒认识 到, 由于各种原 因 , 在推动节能减 排工作 中 , 我国当前 一些地方 政府对 中央政 府的各 项政策 、 要求认识 尚不到位 , 执行 力度 明显 不够。因此必 须切 实强化 对地方政府 的激励 和约束 , 建立 并实施 科学 、 一 的节 能减 统
是整体的 、 有机的 、 系统 的变革 , 是从 管理型政府 向服务型政 府的 自觉 转变 , 是建设低碳社会的必然要求 。可 以体现在如
下几 个方 面 :
排统计指标体系 、 监制评 估体系 和信息 发布 制度 ; 将地方 完 成节能减排任务情况与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进 行挂钩 ; 建 立 宣传 、 育 、 督、 教 监 问责并举 的绿 色政绩考 核体 系 , 使地 方
经遵循“ 微笑 曲线” 属 于产 品研发 、 , 科技创 新、 准制 定、 标 品 牌经营及销售 、 售后服务等服务业 环节的企业 获利水平和竞 争力明显高于制造环节 。这 就意 味着我 国必须顺 应 国际产
少温室气体排放所进行的设备投资 , 探索从生产 型增 值税向
消费型增值税 的转变 。在所得税 中, 增加对环保投 资进 行抵
Ge e a n r lNo.活 方 式 引导研 究
李 美旭
( 沈阳工程 学院 , 宁 沈 阳 10 3 ) 辽 116
摘 耍 : 党的十七大 告强调 , 必须“ 强能源资源节约和 生态环境保护, 加 增强可持续发展 能力”; 加 强应对气候变 化能力建 “
低碳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路径
• 在2030-2040年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达 到峰值。但是其人均排放的峰值不仅低于 工业化国家历史峰值,而且低于美国2030 年的排放水平(根据美国目前的减排承诺 预测,2030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1012吨),接近于英国2030年的排放水平。
不同领域对减排的贡献(单位:亿吨二氧化碳)
产业结构调整、物理能效提高减排贡献很大,2020年、2030 年、2050年贡献分别在60%,62%和57%。能源结构优化的 贡献,由2020年的16%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24%和2050年
法国
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08年11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 能源的计划,该计划包括50项措施,涵盖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 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同时,法国宣布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 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与入股。
美国
主要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绿色投资
• 纽约州能源办公室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同样的发电量, 纽约州风力发电企业创造的工作机会要比火电厂多27%, 比天然气电厂多66%。
可再生能源部门的就业
避免碳锁定和路径依赖 避免出现高耗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城市基础设施。
主要耗能设施的生命周期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中国2050情景构架
Scenario Framework
• 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 社会和政治效益,是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 机遇,而不是其成本。
• 到2050年,全球低碳产品的价值每年至少会有 5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斯特恩报告)。
•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估计,要把二氧化碳浓度控 制在450ppm以下,投资必须比“一切照旧”模 式增加18%,到2050年平均每年要增加1万亿美 元。
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经济转型路径与政策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经济转型路径与政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中和已成为各国共同应对挑战的重要目标。
能源经济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其转型路径和政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经济转型路径,分析现有政策体系在推动能源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碳中和与能源经济转型的基本概念,阐述了碳中和对能源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接着,通过对国内外能源经济转型案例的梳理,总结了成功的转型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能源经济转型提供了借鉴。
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现状与挑战,包括能源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完善市场机制等,以期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能源经济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认识,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对于推动我国的能源经济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碳中和目标与能源经济转型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中和已经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碳中和,即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这一目标不仅关乎环境保护,更与能源经济转型紧密相连。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能源经济转型的支持。
传统的化石能源燃烧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要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转而发展清洁、低碳的能源。
这要求能源经济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或无碳能源转变。
这种转型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经济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或无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这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论低碳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
论低碳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摘要】低碳经济和企业管理创新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低碳经济不仅是环保问题的解决方案,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本文首先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了低碳经济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接着通过实践案例,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因素和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
展望了低碳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未来研究的方向。
低碳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管理创新,影响,竞争力,实践案例,成功因素,有机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建议,总结1. 引言1.1 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越发显著。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减缓气候变化和提升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低碳经济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应对气候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策略。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引领力量,对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方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1.2 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性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如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等。
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性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构建及创新路径研究
3、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 操作中,仍存在政策支持不足、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参考内容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低碳转型路 径及建议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双碳目标(即碳达峰、碳中和)已 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正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本次演示将探讨双碳目标下 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路径及建议。
谢谢观看
3、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绿色电力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 和创新,提高绿色电力的竞争力。
4、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有利于绿色电力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完善电价 机制和补贴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绿色电力发展的积极性。
5、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绿色电力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提高我国绿色电力发展的水平。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 体系构建及创新路径研究
01 引言
03 研究方法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文献综述 04 结果与讨论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体 系构建及创新路径研究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 共同的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大国,制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 目标,即到2030年左右,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2060 年左右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特别是绿色低 碳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创新。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 外相关研究文献和政策报告,了解低碳技术体系构建和创新路径的研究现状。其 次,运用问卷调查法,以我国主要高耗能行业和企业为样本,了解其在低碳技术 应用方面的现状和需求。此外,本研究还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低碳技术 创新的典型案例,深入探讨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国外低碳理论的研究动向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从目前的发展看,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在碳排放的方式、过程及循环状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技术和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即使是在资本和科技积累基础非常雄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也不能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减少国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常趋势.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是最小的.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我国也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此外,应根据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需求,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增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目标投向应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城市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在城市及区域交通方面,应更多地鼓励建立高效和快捷的共用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发挥碳汇潜力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可增加森林的碳汇潜力,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等措施的成本可能会很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每年大量投入资金、劳动力造林,但森林覆盖率仅提高了4%,而且这些造林地段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好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亿—亿吨碳.考虑到我国1/3的沙漠和1/3的高原土地,未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困难非常大.但为了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必须有效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碳减排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未来越来越依赖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技术来进行竞争,同时也不应该低估低碳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国际低碳方面的技术交流是发展中国家获取能源新技术的主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市场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和手段低碳经济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大众表明了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的决心.清晰的政策目标并传递成价格信号,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都积极融入到低碳经济的框架中来,长期的政策目标也可以给企业以信号和坚持低碳模式的信心.我国应制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方案保持一致的新的能源政策,还应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此外,实施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应多样化和相互协调.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促进节能的法律法规,但多数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经济激励措施的作用还有待加强.尤其是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作用向企业发出明确的信号,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企业决策者从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其一,通过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激励机制,政府和相关企业将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或者通过对研发资金的重新分配,来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二,由于对碳排放的限制,排放温室气体较多的企业不得不增加对低碳技术的需求,一个新兴的低碳技术市场将会形成,这将极大地促进低碳技术产业的发展.其三,由于学习效应,低碳技术的性能在应用中将得到提高而成本却会下降,这反过来增强了技术自身的吸引力,使其市场前景变得更为广阔.分阶段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推进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应该逐步纳入国家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中,循序渐进,使基础设施的正常更新能够承受,避免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节约能源、防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之间的政策和措施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例如,如何在有关污染控制治理中考虑到低碳因素,不仅是解决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其次,对现有节能技术需要加强向公众、商业和交通领域推广,这些领域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期,正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最低成本期.此外,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相当有限,而且这类能源是间歇性的,因此寻找合适的储存方法并实现最终大规模的应用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和稳定的减排环境政府通过设定明确的碳排放上限,可以科学界定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当中还有减排的潜力.低碳经济是基于自然规律的经济模式,因此通过对企业的减排进行实时的监测,摸清其减排程度,并对其应尽的减排义务进行客观评估,可使企业获得明确的信息.另外在减排过程中设立一些税收等政策激励的措施,促使企业寻求更好的节省能源的技术和方法.此外,稳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从长远来说非常重要,企业需要长期的稳定感,从而根据政府制定的目标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和重点领域.低碳经济的政策要有时间范围,如英国政府就承诺在2015年之前低碳政策维持不变,这样就能给企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明确的信号可以给企业以稳定感,同时也可以给消费者个人提供更多消费的信心.应最大限度地使用以市场为主的自愿性机制,在完全必要和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提倡以监管等原则来保障成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伴随京都议定书的执行,相应的减排技术产业及其市场将逐步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和高效能源技术将逐渐成为这一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技术,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取得突破,谁就能够抢先占领这一市场,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更应注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的整体战略部署,这不仅会带来非常大的利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低碳经济及其实现方式的若干思考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与重视,“低碳”这一新名词承载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追求,逐渐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发展潮流.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 LCE”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2月24日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但是该书并没有为“低碳经济”提出明确的内涵;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明确表示将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项决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这一决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目标;2009年6月,美国政府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普遍民众也认识到大气中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对正在上演的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的作用,并且认识到这些浓度过高的温室气体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结果,而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低碳经济”也就逐渐成为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了.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发展模式必须向低碳经济转型,这不但源于气候方面逐渐变暖的压力,同时也是源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的压力,此外,国际间形成的共识,如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也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当属低碳经济已经毫无疑义.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其实,迄今为止低碳经济没有严格的定义,其概念内涵不是很明确,并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目前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表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成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各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实际上是涵盖到生产生活方式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方式,它以“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三高”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二、中国将迎来低碳经济时代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多国形成低碳发展道路共识的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逐渐提世界各国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毫无疑问将迎来低碳经济的时代.其实,在气候问题上,中国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许多年来一直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应对.如1990年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签署并在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作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从立法的高度指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2010年3月中国政府致函联合国批准哥本哈根协议.上述一系列的行动表明,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全球低碳经济的大幕即将拉开,并开始以实际行动布局低碳经济,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低碳经济,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做到两点,一是逐步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这也是现有产业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首先在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进行试点,通过实施低碳化技术,使这些行业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突破领域.二是发展低碳产业,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达到低碳的标准,这方面一个有代表性的方向就是新能源产业,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对于低碳经济的形成、低碳社会的建设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三、中国国情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思考虽然中国将毫无悬念地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但是考虑到中国本身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有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只能是贯彻在消除贫困、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节能减排等诸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中一个,而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而简单地使其他目标无条件地服从于低碳目标,而迷失发展的正确方向.其二,在争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实施固碳技术,如碳转化、碳锁定、碳捕捉等,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其三,把着力点放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因地制宜科学地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各类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那么,中国的低碳道路究竟该如何走呢笔者认为,在策略上应该循序渐进,从稳碳到减碳再到低碳,其中,首要的任务是稳碳,完成高能耗向低能耗的转变,逐步将碳排放控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对友好的阶段,然后进一步实行减碳策略,这其中包括碳交易、碳汇等多种可以采用的制度和技术,最终达到低碳的目标.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规范.目前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等为数不多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外,我国还没有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因此,制定和完善合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保障.二是要积极引进和研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一方面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先进技术的转让,另一方面着力研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同时扶持和鼓励开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先进技术,并推广使用.这些重要的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碳替代技术和碳转化技术,通过立体的减排体系的建立,综合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三是以政策倾斜和利益为导向鼓励发展低碳产业.可以通过一篮子的经济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激励相关主体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如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环境税,按不同能源种类的碳排放浓度进行征税,以达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可再生资源进行直接的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进行有计划的扶持和培育,使之逐渐成长能源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广碳排放标志认证,从而促进企业努力生产低排放型产品,并引导市场消费;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利用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安排,形成市场化的交易价格,使低碳产业能够获得市场流动性支撑.四是对某些产业或行业进行有重点的扶持.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的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快速进入汽车社会,而汽车消耗的能源十分巨大,在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容易见到成效的一个行业;又如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打造“低碳城市”,以建筑节能、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交通方案的优化综合推动低碳发展之路.五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普及低碳知识.只有全民参与才能真正使经济实现向低碳模式转变,通过公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选择的改变引导企业的供给和政府的决策,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行为和的共同认识,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思路
随着社 会 发展 , 低碳 经济 越来越 引起 重视 。在 低碳 经济 发 展 演变 的过程 中 , 是指 为 了保 证 经济 发展 , 大程 度地 减少 碳 最 排 放量 , 即减 少高碳 气 体排放 的 一种 双赢手 段 。除 此之 外 , 由 于 低碳经 济具有 低能耗 、低排放 、低污 染的特 征 , 以低 碳经 所 济 一跃成为有 史 以来最 绿色 、最环保 的经济 发展 模式 。 1 低碳 经济 。 “ . 低碳 ” 指较 低或 能 达到 相对 零值 的温 室 气 体排 放 , 低碳 经济 虽然 目前没 有一 个 明确 的定义 , 但是 其科 学 内涵就 是 “ 以可持续 发展理念 为指导 , 通过制度 创新 、新能 源 开发 、产业转 型 、技术创新 等多种 手段 , 可能地减 少温室 尽 气 体排 放 , 减少煤 炭石 油等 高碳 能源 消耗 , 达到 经济 社会 发展 与生态 环境 保 护双 赢 的一 种 经济 发展 形态 ” 。 目前 可知 的温 室气体主 要以二氧化碳 为主 。 “ 碳经 济 ” , 应最 大程 度地 减 少碳 排放 量 , 是 以低 低 指 就 排放 、低能耗 、低污 染为经 济发展 的基础 , 经济 发展 的过程 在 中, 即减 少化石 燃料这种 高碳 能源的 消耗 。低 碳经济 的实质就 是提 高 能 源 利用 效率 , 生 产 中依 靠 技术 创 新和 产 业结 构转 在 变, 开发 清洁 能源 , 生 活上提 倡 公 民遵 循节 约 、简单 的生 活 在 方式, 追求 绿色 GD 最终实 现一 种健 康 、安 全 、 自然 、理 性 P,
国商 业地 产 的持续 发展 , 甚至 是推 动整个 国民经 济的 发展 , 国 家应 制定配 套的税 收优 惠政 策 , 促进 商 业地 产RE T 更好更 快 Is 的发展 。 综上所述 , 我国发展 商业地产RE T 具有 紧迫性 , Is 这对 我国 商 业 地 产 健 康 发 展 , 善 商 业 地 产 融 资 有 着 积 极 的 作 用 。 我 国 完 商 业 地 产 REI 正 处 于 不 断 发 展 , 断 创 新 的 阶 段 , 国 要 尽 Ts 不 我 快 完善商 业地产 R I 的法律法 规 、税收 制度等 , E Ts 为我商 业地
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与创新策略
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与创新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探索绿色低碳的技术路径和创新策略,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路径与创新策略。
一、清洁能源技术路径清洁能源是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传统能源的基础上,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清洁能源技术路径的核心。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不仅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技术创新和能源管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能源浪费。
二、绿色智能制造技术路径绿色智能制造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技术路径。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物的减少,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例如,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技术等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从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三、循环经济技术路径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
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和模式,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协调。
例如,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废物能源化利用等的推广,能有效减少废物的数量,并将其转化为能源或者新的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四、政策与市场创新策略除了技术路径外,绿色低碳发展还需要政策与市场的创新策略。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例如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于绿色低碳领域。
同时,市场机制也需要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例如,设立绿色低碳市场交易平台,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机制,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发展。
浅析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如何管理创新
政府如何进行管理创新进行简要分析。 【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管理创 新
怎 样 认识 当今 世 界 的新 经济 形 势 科 技 革 命 促 进 了 生产 力 的高 度 发 展 , 为经 济 全 球 化 奠 定 了 物 质 技术 基 础 。跨 国公 司有 了长 足 的发 展 促进 了 国 际分 工 ,国 际 分 工促 进 了经 济 全 球 化 产 生 , 为经 济 全 球 化 打 下 了一 个 微 观 基 础 。 全球 性 市场 经 济 体 制 的 实现 为经 济 全 球 化 奠 定 了 一个 制 度 基 础 。 三 大 国 际经 济 协 调 组 织 的 建 立 和其 作 用 的不 断增 强 , 为经 济 全 球 化 构筑 了组 织 和法 律框 架 。
一
、
1 全球 化 、 ( )什 么 是全 球化 ? 1
经 济 资 源 跨 国流 动 并 且 存 在 新 的特 点 ,越 来 越 自由 、 越 来 越 全 面 的 、 越 来越 大 量 的 、越 来越 相互 结合 的资 源跨 国流 动 和 配 置 ;各 国 经 济 相 互 依存 相 互 影 响 。 由于 贸 易投 资 自由化 ,各 国经 济 联 系 越 来 越 紧 密 ,相 互 依 存 程 度 也越 来越 大 ,你 中 有 我 ,我 中 有 你 ,一 国经 济 受 外 部世 界 经 济 的 影 响越 来 越 大 ,反 过 来 , 一 国 经 济 也 对 外 部 世 界 经 济产 生越 来 越 大 的 影 响 。 马克 思 在 一 百 多年 前 就 说 过 : “ 资 本 主 义 自由市 场 经 济 条件 下 ,经 济 危 机 原 本 不 在 可避 免 。 ”例 如 美 国 人刷 卡就 刷 出 了次 贷危 机 ,接 着 就 范 发 了 经 济动 荡 ,接 着 引发 全 球 经 济危 机 ,经 济 全 球 化放 大 了经 济 危 机 的 基础 条件 ,一 方 面 经 济 全 球化 把 资 本 主 义 基 本 条件 扩 展 到 世 界 范 围 , 另一 方 面 ,经 济 全 球 化把 市场 经 济 的 自发性 和 风 险性 扩 展 到 世 界范 围 , 因此经 济 全球 化 提供 了经 济危 机 的传 导 机制 。 ( )经 济全 球 化 的基础 及 其 二重 性 2 经济 全 球 化 的基 础 之 一 是 国 际 分工 , 国际 分 工 的 形成 的发 展 决 定着 经济 全球 化 的产 生和 发 展 ,国 际分 工 的二重 性 也决 定经 济全 球 化 的二 重性 , 既反 映 国际 生产 力 ,又体现 国际 生产 关系 ;经 济全 球 化 的基础 之 二 是市场 经 济 ,市场 经济 的 形成 和 发展 决定 着经 济全 球 化 的产 生和 发展 ,市场 经济 的 二重 性决 定这 经 济全 球化 具 有二 重 性 ,既扩 大 的经济 发展 的机 会 ,又扩大 了经济 发展 的影响 。 2 、创新化 黄 伯 云 院士 讲 ,什 么 叫创 新 型 国家 ,就是 我 们 要有 7 % O 的东 西 是 自己生产 的 。我们 现在 制造 大 飞机 自己产 的零件 只有 1 % 2 % 大 0一0, 部分 还得 依 靠人 家 ,就 不算 创新 型 国家 。我 们要 在世 界 上竞 争和 发 展 ,一定 要 研究 整个 世 界 的情况 。美 国靠三 片 ,在 世界 上 占领很 大 的市 场 ,取 得 了重 要 的地位 。我 们 要 了解这 种趋 势 ,才 能 知道 怎么 和发 达 国家 竞争 ,怎么 适应 这个 世 界 的新 形势 ,这 是未 来 发展 的需 要 。我们 的战 略决 策是 要在 十 五年 的 时间建 设 一个 创新 型 的 国家 , 无 非 是在两 个 领域 进行 科 技创 新和 管 理创 新 ,科技 创 新是 人与 自然 发 生关 系 ,揭 示 自然 规律 。管 理创 新 是人 与人 发 生关 系 ,揭示 社会 规 律和 经济 规 律 。要 建立创 建 创新 型 国家 ,要 进 一步提 高 自己的创 新 能 力 ,特别 是 在核 心技 术上 一 定要 有 自己的东 西 ,创造 出更多 属 于 自己原创 的实力和 核心竞 争力 ,在竞 争中立 足和取 胜 。 ( ) 国际政 治 经 济环 境变 化 ,提 出创 新 的 时代 要求 。二 战后 1 的世 界经 济 格 局 的 变 化 ,我 们 现 在 的 社 会 主义 是 我 们 按 照 中 国 国 情 自己创 造 出来 的 。金 融危 机 后 世 界 各 国 经济 的调 整 和 变 化 。一 是世 界政 治 、经 济 格 局 的新 变 化 ,二 是 国 际竞 争更 加 激 烈 , 三 是 维护 可 持续 发 展 的力度 加 大 ( )科 学技 术 的进 步 与创 新 。 2 科 技 进 步 与 创 新 对 我们 的冲 击 ,它 所 带 来 的 正 效应 改 变 人 类 的 生 产 方 式和 生活 方 式 ,我 们人 类 的 需求 已经 超越 了地 球 的 承 载 能 力 , 要 改变 我 们 的生 活 方 式 和 生存 方 式 ,必 须进 行科 技 创 新 与 管理 创 新 。 3 低碳 化 、 “ 球变 暖 ”就 是 一 场 可 怕 的灾 难 ,低 碳 经 济 、清 洁 能 源 、 全 循 环 经 济 、 再 生资 源 ,是 全 球 关 心 的 问题 ,如 果 气温 持 续 上 升 , 地球 将 会 怎样 ?中 国将会 怎样 ? ( ) 低 碳 经 济 已成 为全 球 共 识 。 低碳 经 济 正 成 为 世 界 主 要 1 经 济 体 抢 占 未 来经 济 制 高 点 的 重 要 战 略选 择 ,走 新 型 工业 化 的道 路 ,发 展 低碳 经济 ,建 立 以低 能 耗 ,低 污 染 为 基 础 的经 济 ,转 向 生 态 经 济 和 生 态 文 明 也 是 中 国 的 必 由之 路 , 这 既 是 我 国 解 决 能 源 、 资源 、 环 境 问题 的 内在 要 求 ,也 是积 极 应 对 国 际气 候 变 化 ,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与创新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与创新模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丰富生态保护、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低碳经济发展展开讨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创新模式,以及其对国家和企业的影响。
低碳经济发展策略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市场、技术和投资的支持。
政策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需要从法律、政策和市场方面完整地考虑。
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形成制度体系,统筹法律和政策资源,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能源战略规划、节能和清洁能源的支持、环保税收和排碳贸易等措施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了资源配置的作用,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
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市场化激励的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高其低碳化程度和竞争实力,同时塑造出可持续的市场竞争机制。
在技术创新方面,低碳经济需要高效的科技体系作为后盾。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科技创新、研发和人才建设。
同时,政府可以积极消除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法律障碍,促进技术合作和创新的交流,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加速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充足的资本投资和融资渠道。
政府可以利用国际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等外部注资持续发展,通过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碳经济投资和建设。
而企业则需要积极转型升级,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进口对低碳经济有益的装备和技术,通过参与排碳贸易等投资渠道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低碳经济创新模式低碳经济存在多种创新模式,其中包括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以及供给、消费模式、企业转型等方面的创新模式。
先是新兴产业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完善,低碳经济所需的新兴产业已经逐渐形成。
例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环保装备制造、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点和趋势,成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吉林省低碳经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吉林省低碳经济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低碳经济已然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壮大,各省市也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
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省份,在低碳经济领域也在不断努力探索。
本文旨在就吉林省低碳经济创新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一、吉林省低碳经济现状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全国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该省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吉林省日益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经济和环境上的挑战。
这些问题也提醒着当地政府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截至目前,吉林省在低碳经济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能源利用上,该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
此外,该省也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加大对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的支持,并发挥传统产业优势,推广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等低碳经济模式。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吉林省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实施生态城市规划,致力于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
二、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亮点与挑战1.亮点(1)发展清洁能源吉林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大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投资。
其中,吉林省是中国唯一的风能资源重点开发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在太阳能方面,吉林省在长春市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吉林省还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产业,该省建设了大量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推广绿色制造吉林省当前的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但该省正在探索绿色制造的新路。
该省加大对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的支持,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
此外,该省还将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吉林省的落地实施,加快绿色制造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低碳背景下生物制造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创新发展路径
低碳背景下生物制造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创新发展路径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低碳背景下,生物制造企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不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生物制造企业在低碳背景下的经济管理绿色创新发展路径,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研究生物制造企业在低碳背景下的经济管理绿色创新发展路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生物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研究这一领域的创新路径,可以帮助生物制造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研究生物制造企业在低碳背景下的经济管理绿色创新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生物制造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这一领域的创新路径,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研究生物制造企业在低碳背景下的经济管理绿色创新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生物制造企业在低碳背景下的绿色创新发展路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物制造企业现状分析技术创新水平有限。
虽然我国生物制造企业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物制造过程中,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限制了生物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企业主要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如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等,而高附加值的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尚需加强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电子政务 , 实行电子办公系统 , 率先使用节能减
治体制 , 政府管理上的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
排设备和办公用 品 ; 建筑物新建、 扩建、 改建要合理
政府作为领导社会 的唯一组织 , 自身的管理创新 规划 , 其 积极采用节能技术 , 推行政府 的节能采购和绿
收稿 日期 :0 1— 5— 5 2 1 0 0
将坚 定不 移地 为应对 气候 变 化作 出不懈 努 力 和 积极 贡献 。1 l这表 明了 中国政 府 向低碳 经济转 型 的决心 。 低 碳 经济 已经 成 为 国 家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一 部 分 , 中国在 未来 要 取 得 国际竞 争 的 有 利 地 位 , 府 就 必 政
政府管理创新是当今全球化 时代 的一个世界性
课题 , 但是 目前 为止 , 还没 系 。 由于 中国特 殊 的政
能政府建设 , 对行政机关 进行成本 的精细化管控 , 降
低 资 源 的过量 使用 和浪 费 : 少公 务 用 车数 量 ; 减 大力
因此政府应该引导企业经营者充分认识到只有以低碳为先导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企业应该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把低碳放在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上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思路将低碳意识环境保护理念植入企业决策中自觉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升级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
21 0 1年第 4期 ( 总第 19期 ) 3
管理模式 、 绩效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 , 实现各要素的
共 生联 动 , 建 一 个 适 应 低碳 经 济 发展 的政 府 管 理 构
体 系 , 而 推动 低碳 经济 的发 展 。 从
一
、
政 府管 理 角色 的创新
须拥有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的创新优 势, 统筹 低碳 经 济发展全局 的责任 , 从而引导社 会的低碳发 展方 向
环境 、 社会 三 重效益 的统一 具有 积极 的现 实意 义。
关键 词 : 低碳 经济 ; 政府 管理 ; 管理 创新 中 图分类号 :9 C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4— 10 2 1 )4— 0 1— 3 10 3 6 (0 10 07 0 显得 尤 为重 要 。在 低 碳 经 济 发展 背 景下 , 政府 的 管 理活 动 日益 复 杂 , 中政 府 的关 键 性 角 色 在 于根 据 其 低碳 经济 自身 的特 点 进行 政 策探 索 , 其 管理 制度 、 在
可循 。 2 建 立碳 排 放 交 易制度 .
传 , 企业 、 使 公众 等其 他经济主体充分认识 到高耗
能 、 污染 对 经 济 社 会 、 态 环 境 、 类 生 存 条 件 高 生 人
将 产 生严 重威 胁 , 成 政 府 大 力 推 动 , 业 积 极 响 形 企
理 创新 的必 要 性 为 基 础 , 理 发 达 国家 发 展 低 碳 经 梳 济 的政 策举 措 , 索 低 碳 经 济 视 野 下 我 国政 府 管 理 探 创新 的途径 。 首 先 , 府 应 该 通 过绿 色 采 购 , 色 消 费 行 为 , 政 绿
以自身的行动带动企业和个人参 与到低碳经济活动 中来 , 为其他经济主体树立 了良好 的榜样。开展效
和 进程 。然后 , 总体上 看 , 国的低 碳 经济 还 处在 从 我
低碳经济发展 中的种种障碍, 有些是能够通过
完善 市 场机 制 而 逐 渐 消 除 的 , 有 些 是 必 须 政府 进 而 行有 效 干预 的。 因 此 , 碳 经 济 中 的政 府 角色 必 然 低
起步阶段 , 还没有一套 与低碳 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 不同于传统经济中的政府角色。与传统线性经济一 的政府 管理创 新 体 系 , 对 我 国 的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是 样 , 这 政府 首 先是 经 济活 动 的参 与者 和 管理 者 , 除此 之 很 不利 的。基 于此 , 文从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下 政 府 管 外 , 本 政府 更应 该 扮演 低碳 经济 中的主导者 。
摘要: 低碳 经济被视 为 继信 息技 术革命 后 的第五 次科技 浪 潮 , 它将 带来新 一轮 的 国际竞争 , 中国未来 求 是 得 自身可持 续发展 和增 强在 国 际社 会 的影 响 力与话语 权 的一 项重 要 举措 。 因此 , 立足 低碳 经 济 , 索与低 碳 探 经济模 式相适 应的政 府 管理体 系, 积极 应对 新 的机 遇 和挑 战 , 对促 进 我 国经 济社 会 的 可持 续发 展 , 实现 经 济、
湖湘 论 坛
h xa gf r m u in o u
No 4 2 1 .. 0 1 Ge e a No 1 9 n rl . 3
・
公 共管 理 ・
低 碳 经 济视 角 下政 府 管 理 创 新 的路 径 研 究
王 明杰 章 , 彤
( 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 08 ) 102
作者简介 :. 明杰 , , 南邵 IA.湖南大学政 治与公共 管理 学院教授 , 1王 男 湖 c ,  ̄ 中国人 民大学博士后 , 主要研 究方向: 公共部 门A- . h 资源管理 、 现代政府 管理 、 政府信 息化等 ;. 2 章彤 , 湖南湘潭人 , 湖南 大学政 治与公 共 管理 学院硕 士研 究生 , 主要研 究方 向: 公共
20 0 9年 1 2月 7 日至 1 日, 联 合 国气 候 变 化 8 《 框 架 公 约》 1 第 5次缔 约 方 会议 , 合 国气 候 变 化 大 联 会 在哥 本哈根举 行 , 在最 后 的领 导 人 会 晤上 , 家宝 温
总理以“ 言必信 , 行必果” 的决心向全世界宣布 , 中国
部 门人 力资源管理 。
7l
色采 购原则 。其 次 , 府 要 加 强 对 低 碳 经 济 的 宣 政
套 的法规 和政 策 , 一 步 增 强 低 碳 能源 开 发 和 利用 进 的鼓 励政 策 ; 步 将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纳入 国家 正 式 制 逐 度轨道 中 , 更加 明确 政府 、 企业 和公 众 在低 碳 经 济发 展 中的义 务和 职责 , 使低 碳 经 济 发 展有 法 可依 、 章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