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标签:太阴病;阳虚;脾家实
太阴病是《伤寒论》三阴病之一,“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仅8条原文,述证简略,未明主方,学者读其文似易,而得其要实难。笔者发现,在太阴病发病过程中,随着太阴脾家阳气亏虚程度的变化,其病证方药亦随之而转变。为此,笔者从太阴阳气亏虚的角度,讨论太阴病证治。
1 太阴病概述
《伤寒论》主要讨论的是伤寒邪气伤人阳气病证,邪气由外而来,侵入人体之后,人体之阳气奋起抗邪,这是伤寒病过程中的主要特点。而太阴病主要是足太阴脾在伤寒病中所表现出来的病变,足太阴的阳气主要反应在脾阳上,脾主升,胃主降,因阳气主升,故“升”反映出脾以阳气为主,得阳气之助脾气才能上升,才能转输由胃而来的水谷之气,上输于肺。当寒邪伤及脾阳,脾不能主运化,水谷精微之气反而化为湿,产生以寒湿邪气为特征的太阴病变。因寒湿的产生是建立在脾阳虚基础上,故临床概括太阴病的病机特点为脾阳虚、寒湿内盛。脾阳虚,则后天之气生化不足,致先天之气随之而不足,进而累及肾阳虚。但脾的病变有轻有重,如寒邪伤脾阳不严重,或患者素体脾阳不足,仅仅是运化无力,还未表现寒湿内盛,此时可能出现《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变,当然它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脾阳虚寒湿内盛的状态。所以,在讨论太阴病时,需区别对待不同的太阴病证。
太阴病初起分为2种情况:一为初受邪气,出现表证,成为太阴中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6条);一为气血不足,致气血不能濡养经脉而出现的腹满时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这2种情况相对而言病势较轻,但进一步发展皆可出现脾阳虚、寒湿内盛,甚至出现少阴阳虚。
2 太阴病初起
上述太阴病初起分太阴中风和腹满时痛,实际对应的是桂枝汤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在药物配伍上,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均无干姜、附子一类的温阳之品,故从温补阳气角度而言,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相对理中汤、四逆汤是最弱的。所以,笔者把二者所在的条文作为太阴病初起的证候,而把二者作为太阴病初起的代表方剂。
2.1 太阴病初起是否存在“下利”
在讨论桂枝汤证和桂枝加芍药汤证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太阴病初起有无“下利”。太阴病提纲证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条),大多数医家据此认为,太阴病应合并下利,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伤寒传经之热,入而与之相抟,则为腹满吐利等证。直中之寒,入而与
湿相抟,亦为腹满吐利等证。”然而,笔者认为,仲景针对《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提出了“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的观点,由此可推断《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腹满时痛”,甚至“大实痛”时,病者均未出现下利,更无提纲证中的“自利益甚”。腹满时痛与大实痛均为病在太阴脾之经脉气血不和,非病在脾阳虚,在血分而不在气分,故证情中只现腹满、腹痛,而无吐利之症。
再者,《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及《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中,也未提到下利,那么,太阴中风是否可以合并有下利?笔者认为,太阴中风证没有下利,因太阴中风如果合并下利,应是协热而利的桂枝人参汤证,正如舒驰远《伤寒集注》所云:“证属里阴,虽脉浮亦不可发汗,即令外兼表证,当以理中为主,内加桂枝两相合治,此一定之法也。”当然,舒驰远对太阴中风的理解也有商榷之处,他把太阴中风认为是“表里不解”的协热而利,从而提出其治疗当于理中汤中加桂枝,温里兼和表。但他忽略了仲景为太阴中风所立的是桂枝汤而非桂枝人参汤,但桂枝汤显然无法治疗太阴下利,所以,太阴中风不应伴有下利。另外,仲景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64条中亦言“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可见,仲景对表证合并下利的治疗是很慎重的。伤寒学家李克绍[1]认为:“把太阴病的主证局限在下利上,好像不下利就不是太阴病,所以才钻进了死胡同……撇开了下利,只从脉浮上来找太阴病,这样,用发汗法,方用桂枝汤,无疑都是讲得通的。”
笔者认为,太阴病初起,无论是太阴中风还是腹满时痛,均不伴下利;下利的出现,是脾阳亏虚到一定程度的标志,绝非桂枝汤所能取效。
2.2 太阴中风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太阴病以脾阳虚为基础,虚人伤寒本不可发汗,但桂枝汤正为体虚之人外受风寒邪气所设立,其本意在于补益中焦脾胃之气,故太阴病邪气在表而仍可用桂枝汤发汗。笔者认为,仲景对太阴中风用桂枝汤而不取桂枝人参汤,关键在于患者仅仅是脾阳虚而尚未到寒湿内盛的程度,临床表现没有出现下利。
关于如何判断太阴病的表证——太阴中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提示太阴中风有自愈的机转,寸口脉微主邪气已衰,尺部脉涩主里虚,《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有“长者气治”,脉体长示正气可逐渐恢复。“四肢烦疼”为太阴中风之临床特点,首先,与太阳病伤寒之疼痛不同,伤寒是寒邪凝闭气血,阻痹经脉引起的疼痛明显而剧烈,且必疼痛,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50条所云“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而中风表虚证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其次,太阴病之“四肢烦疼”不是寒邪郁闭所致,而是由肢体经脉失于气血滋养所引起,表现为肢体肌肉的酸楚感、令人心烦。太阴主脾,《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若脾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四肢失养,又外受风寒邪气,即出现四肢烦疼。故区别太阳
中风与太阴中风,关键在于“四肢烦疼”。临床若见太阴中风但不汗出,宜用桂枝汤而不可用麻黄汤发汗。2.3 腹满时痛与大实痛
太阳病误治伤及脾阳,导致气血不能滋养,经脉失和,表现在外可见“四肢烦疼”,在内则见“腹满时痛”。此处未出现下利,说明还未到达阳虚寒湿内盛的程度,只是一般性的太阴脾阳虚弱、经脉失和所出现的腹满疼痛。因此,临证只需补益太阴气血,即用桂枝汤,但在内之疼痛乃经脉拘急不利所致,故与桂枝汤加芍药,以芍药缓经脉之急。
当气血不和严重时,出现经脉闭阻的情况,仲景谓之“大实痛”。所谓“大”,指病位大;“实”指疼痛状态言——拒按。由“腹满时痛”发展到“大实痛”,说明由经脉不和进展到气血瘀滞,故再加二两大黄,目的在于去除气血之瘀滞。因方中用了大黄,又描述为“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病证究竟属虚属实,一直有争议。有医家认为病证属实,当为腹中有积滞,如柯韵伯《伤寒论注·桂枝汤证下》云“若因下后而腹大实痛,是太阳转属阳明而胃实……大实而痛,是燥屎之征”。笔者认为,仲景用大黄以泻下时,其剂量较大,一般为四两,如不以大黄攻下,其剂量就小;再者,从原文描述来看,如大实痛进一步发展下去,其原先未出现的下利就会出现,即《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80条“其人续自便利”,如原本为实证,则不会出现续自下利。“减之”即减少而非去掉,即当需要用大黄、芍药则应减少其剂量,因芍药、大黄都是性寒之品,其人胃气弱,容易出现下注不止。
3 太阴自利
提纲证中“腹满而吐,食不下”仅是脾胃功能失常的一般表现,而太阴病脾阳虚弱、寒湿内盛的主要病证特点是“自利益甚”。下利之后,人体阳气随下利而出,越利则阳气越虚,阳气越虚,寒湿越盛,形成恶性循环。且因寒湿内盛,瘀滞气血,可出现寒湿发黄。
3.1 理中汤证与四逆辈
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7条进一步明确太阴虚寒下利的临床特点,即“自利不渴者属太阴”。针对“自利不渴”,有的医家从寒热论之,如《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谓“自利而渴”者为热,因二阳合病中都因热迫津液下注而出现下利,里有热故口渴。但实际上虚寒下利与里热引起的下利在临床上往往容易区分,虚寒下利是下利清谷,因脾阳不能主运化,饮食不得腐熟,与热利明显不一样。仲景为何提出“自利不渴”?这主要为了与少阴阳虚下利区别,《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82条“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少阴阳虚下利同样会出现下利清谷、腹满疼痛,疼痛也是虚性疼痛,也可出现虚寒上逆的恶心呕吐,如何辨别少阴下利还是太阴下利,仲景提出了用“渴”与“不渴”加以区分。病变在少阴,病位在下焦,肾中阳气不能蒸化膀胱所藏之津液,津液不能上承故出现口渴。若仅为中焦太阴脾寒,下焦肾阳可蒸腾津液上承,故口不渴。
刘渡舟[2]指出:“太阴病主要是脾家阳气不足,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