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 (2)

合集下载

地理中图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册 《黄土高原+》课件——第5课时2 ppt课件

地理中图版2012新版七年级下册 《黄土高原+》课件——第5课时2 ppt课件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设立于1997年,经过7年多的 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牧良种繁育、生物制药、环保农资、绿 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落户杨凌。
结论总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 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 到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浸润后易 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 自然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 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 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
新课学习
(2)修建梯田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
新课学习
(3)建淤地坝
打坝
新课学习
淤地
新课学习
(4)修建水窖
黄土高原蓄积雨水用的水窖
新课学习
(5)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下的星绿(零星绿色)
新课学习
2.治理后的黄土高原
新课学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新课学习
初见成效的水保工程
新课学习
杨凌农业示范区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2)黄土高原的来历.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 4.丰富的矿产资源.来自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五课
导入新课
黄土地形的景观
沟谷
黄土塬
黄土墚
沟谷之间不同的黄土地形,显示了水土流失的不同程度。
黄土峁
黄土林
黄土柱
新课学习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长城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7章 第五节 《黄土高原》 课件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7章 第五节 《黄土高原》 课件

• 沟壑纵横的黄土 高原
• 黄土高原丰富 的矿产资源
黄土高原的矿产资源
黄土高原的地下埋藏
着煤炭、有色金属等多种
黄 土
矿产资源。晋、陕、内蒙
高 原

源 分
为“乌金三角”。这里煤炭
布 示
储量大,煤质好,开采成
意 图
本低,运输方便,是21世
纪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 原
黄土高原景观
黄土高原植被稀少,黄土地貌景观多种多样。



• 沟壑纵横的黄土 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我国水土流 失最严重的地区。要使黄河的泥沙减少, 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造成了 土地贫瘠、旱涝灾害 频繁,严重制约着整 个黄土高原社会、经 济、文化的发展。治 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 植树种草、修建梯田、 建淤地坝等。
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的开发
原煤运出来
转换为煤气输出来
• 黄土高原丰富 的矿产资源
发电送出来
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 矿区及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黄土风情
窑 洞
• 知识拓展
信 天 游 安 塞 腰 鼓
• 随堂练习
1.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稠密,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2.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关键因
素是( )
①干旱;②洪涝;③寒潮;④水土流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为了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黄土高原
高原之殇
高原之源
01Leabharlann 02 01高原之情
03
高原之梦
04
一、高原之源/魂
黄土高原在哪里,包含 哪些地区?
在远古社会结束之时,黄土高原 孕育了两大部落(炎帝部落+黄帝部 落),最终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群体— —炎黄民族集团,中华儿女有了第一 个称号“炎黄子孙”。他们以其强大 的凝聚力与包容性促成了多元统一文 化体系的形成,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壮 大进程。
四、高原之梦
区域发展 与生活质 量提高
绿色之梦 富裕之梦 文明之梦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45万 km2,占总面积的70.9%,每年向下游 输沙量约达12.8亿吨,占黄河向下游 输沙量的80%。水土流失降低土地 资源生产能力,严重破坏农田,也 使旱灾不断加剧,林草地比例严重 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制约当地经济 发展。如何恢复高原的生态环境是 历代高原儿女的梦想。脆弱的黄土 地上富集了大量的能源矿产资源, 数以千计的高原儿女期盼美好环境 与富裕生活,进一步实现文明之梦 ,达成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高原之殇—探究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低 实验四: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实验结论:在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相同的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

水土流失越严重
高原之殇—探究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中国主要地形区图
高原之殇—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特点: 直立性强,土质疏松,遇水易溶解、
*
崩塌,在干季也易被风侵蚀
*
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高原之殇—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植 被
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生态脆弱,植被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7.5 黄土高原2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7.5 黄土高原2
第五节 黄土高原
情景导入
歌曲:《黄土高坡》
黄土高原 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现在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这是如何形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和地貌景观 。
新课学习
西到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①位置
北起 古长城
海拔1000~200米 ,是世界上最大 的黄土覆盖区。
秦岭
南至

行 东起 山 脉
“风水雨相说 ”
新课学习
地貌景观 黄土塬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开阔, 是良好的耕作区,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新课学习
黄土墚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墚 。
新课学习
黄土峁
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
新课学习
其它几种景观 黄土川
黄土柱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 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
课堂练习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
B
3. 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A. Ⅰ组 B. Ⅱ组 C. Ⅲ组 D. Ⅳ组
B
4.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 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 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新课学习
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
根据上图理解“风成说“的基本理论
新课学习
黄土成因的其他推测
“水成说”
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流水作用为 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 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的认识。海相、湖相 沉积说在黄土研究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

中图版(王民主编)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

中图版(王民主编)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
起 古长城 ,南达 秦岭 。
二、单项选择:
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是我国的:( B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三、双项选择 1.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 CD) A.安徽 B.青海 C.山西 D.陕西 2.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 AB ) A.太原 B.银川 C.石家庄 D.合肥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CD)
乌鞘岭 宁 夏
甘 肃
古长城 陕 西
山 西太
行 山
秦岭
世界之最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 盖厚度大多在100米 以上,最大厚度可达 200多米。黄土分布 的面积和厚度,都居 世界之冠,是世界上 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 形成的?
中亚、蒙古
戈壁 沙漠
“风成说”
太行山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上 的地貌景观
地表裸露, 植被稀少
过牧滥牧、 乱砍滥伐、
人 陡坡开荒 为 因 修路 素
采矿
讨 论
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后果?
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造成土地贫瘠,旱 涝灾害频繁;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耕地面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地 上河”。
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一、填空题: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东至 太行山 ,西抵 乌鞘 岭,北
黄土墚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塬
桌状,表面平坦宽 广,面积大,边缘坡面 上沟壑众多。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黄土高原的特点,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结合生活实际,生动形象地展示黄土高原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黄土高原的特点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实践应用: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第五节《黄土高原》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第五节《黄土高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下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陕北民歌
《泪蛋蛋泡在沙蒿蒿里》
羊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 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个话话哎呀招一招个手。
瞭的见那村村呦瞭不见个人, 我泪格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个林。
教学目标:
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 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 侧,黄土厚度在100 米~200米之间,最厚 在兰州,达300米以上。 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 都居世界之冠。
想一想
黄土剖面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2、形成的原因
科学家的假说
水成说 残积说 风成说
节约开采
有些地方的小煤炭开发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业 内人士痛惜地称之为“猴子吃苹果”—咬一口就扔,数以 百亿吨计的资源在挑肥拣瘦的开采过程中被白白扔掉。
本节知识小结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

流失、生态环境脆弱) 2、形成的原因
土 高
3、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4、水土流失与黄河泥沙
2、科学利用:
节约、多种形式能源转化、 外运满足全国需求、提高 利用效率等
煤炭外运线路:
大秦线 大同 秦皇岛 神黄线 神府 黄骅 太焦-焦柳线 太原 焦作 焦日线 焦作 日照
柳州
煤炭外运 煤炭发电
电力输出
转化为煤气输出

合 利 用
黄土高原 位于东西 部地区的
结合处,
在西部大
开发中起
到承东启
西的作用
• 4.黄土中有多层随地形起伏的古土壤。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黄土高原》ppt课件2

2018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黄土高原》ppt课件2

之一?
注意 :观察图中的植被、水量、泥沙
毁林开矿
千沟万壑导致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导致了千沟万壑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两人的话都是有 道理的,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说明了黄土高原 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
水并 找 土根 出 流据 水 失图 土 严上 流 重信 失 的息 严 自, 重 然分 地 原析 区 因这 的 。些 分 地布 区,
黄土峁
黄土高原的范围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40°N
位于太行山脉以 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 面积:近67万平方千米 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 地面:大部分为黄土覆盖, 34°N 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 植被覆盖率低,许多地方 海、甘肃、内蒙古、河南 几近光裸. 的一部分 。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 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 游输送了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 有那么一天,不仅耕地没 有了,村庄也不知道搬到 哪里。 有些村庄和耕地分 布在高原面和缓坡 上。
陡坡地种草、 灌木和山杏。
这么多的黄土从哪里来的?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 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 漠、戈壁吹来的。 黄土高原形成示意图


1.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 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说明黄土是 从上空吹来 的,而不是 流水冲来的。
缓坡地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坡脚建挡土 坝、护坡等。

黄土高原(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黄土高原(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领先地位,
其主要原因是_京__津__地__区__高_等__院__校__众__多_,__技__术__力__量_雄__厚__。
(3)到了黄土高原,同学们住进当地的特色民居___窑__洞___,并考察了
高原地貌,证实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水__土__流_失__,通过讨论提出了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一些建议:___植__树__种__草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阴影区( )
A.主要分布在晋、秦、宁、冀 B.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
C.位于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南 D.河网密布,短小而湍急12
.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
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层疏松②夏季多暴雨③河流结冰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风吹来的黄土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5 风吹来的黄土
风吹来的黄土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5 风吹来的黄土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上高原 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③黄土峁
黄土峁,指单个的黄土丘陵。峁的 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 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凸形 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比较明显, 主要分布在高原沟壑区。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 地貌
④黄土川
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川是黄 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 地方。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 地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 2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具有独特的地貌、土壤和生态环境。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措施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当地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形、气候、生态环境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感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

2.掌握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植被、气候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特点。

2.视频资料:播放有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

3.实地考察:学生参观当地类似的地貌区域,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黄土高原治理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的多媒体课件。

2.实地考察地点:联系当地相关部门,确定实地考察地点。

3.案例资料:收集黄土高原治理的成功案例。

4.小组讨论话题:制定小组讨论的话题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地貌特征,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知识。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7.5 黄土高原2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7.5 黄土高原2

第六章第四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读图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高原景观图。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

板书:黄土高原[讲授新课]一、自主预习:将教学目标用问题的形式呈现二、讲授: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图。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黄土高原位置,找到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

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看图C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和景观图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C“黄土高原景观与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

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

2.黄土高原的来历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掌握黄土高原的特点,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理解黄土高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准备相关地图,帮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3.准备讨论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4.准备黄土高原地区的案例,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黄土高原》(解析)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黄土高原》(解析)

中图版初一下册地理71.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专门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B. 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C. 水稻和小麦是当地要紧粮食作物D. 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 华北平原B. 四川盆地C. 黄土高原D. 内蒙古高原3. 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 ①一秦一太原B. ②一鄂一武汉C. ③一渝一重庆D.④一宁一兰州4. 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B. 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点C. 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点D. 该山脉是我国半潮湿区与半洪涝区的分界线5. 我国季风区河流的上游地区存在的要紧生态问题是()A. 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B.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峻C. 洪涝灾难频发D. 水污染严峻模拟实验:探究阻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6. 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阻碍的是()A. Ⅰ组B. Ⅱ组C. Ⅲ组D. Ⅳ组7.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 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峻B. 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峻C. 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峻D. 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峻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峻的人为缘故,要紧是()A. 退耕还林还草B.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 黄土土质疏松D. 降水集中,多暴雨9. 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进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建挡土坝等工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图示地貌名称为()A. 黄土塬B. 黄土峁C. 黄土梁D. 黄土坡11. 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难是()①倒塌②涝灾③洪灾④滑坡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2. 图示区域所表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连续进展,应该()A. 修建梯田,大力进展粮食生产B. 打坝淤地,大力进展粮食生产C. 引进外资,大力进展出口加工工业D. 植树造林,进展林果业生产28个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之一。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掌握好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

(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

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黄土高原三种地貌景观及其分析。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二) 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上三种地貌形成原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读图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

七、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2、多媒体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黄土高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行为:欣赏歌曲《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陪着我”。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7.5黄土高原-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7.5黄土高原-中图版
第五节 黄土高原
白羊肚头巾红腰 带
安塞腰鼓
第五节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第五节 黄土高原
1.在地形图上,读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用景 观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2.阅读图片和文字材料,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探讨治理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
3.了解黄土高原丰富的能源资源和主要的煤矿。
暴雨。
第五节 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之①降水特征: 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降水强度大。)
(1)水土流失的成因:
材料二:黄土高原土质松散,垂 直节理发育,干燥时坚如岩石, 遇水则容易溶解。黄土对流水的 抵抗力弱,易受侵蚀,一旦土面 天然植被遭受破坏和大面积土地 被开垦,土壤侵蚀现象就会迅速
蔓延发展。
自然原因之②土质特征: 土质疏松,易受侵蚀。
第五节 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经纬度 位置
经度范围:103°E-114°E 纬度范围:34°N--40°N
第五节 黄土高原
四至点
东起:①太行山 西至:②乌鞘岭 南至:③秦岭 北抵:④古长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所跨的 主要省区
附近主要 地形区
A:山西省 B:陕西省 C:甘肃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北部:内蒙古高原 西部:青藏高原 东部:华北平原
植被稀疏, 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
土质特征
土质疏松, 易受侵蚀 。
地形特征 地表破碎,
多沟谷。
第五节 黄土高原
人类活动
1.开发历史久 2.人口增长快 3.不断开荒种地 4.过度放牧 5.开采矿产资源 6.修路
我国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区!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第2课时
黄土塬 是最要主的农耕区。
3、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沟壑纵横 ,是我国 水土流失 最
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造成了 土地贫瘠 、旱涝灾害频繁,严重 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4、要使黄河泥沙减少,关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理?
黄土高原有哪些矿产资源?
煤炭总储量的1/4,而 且煤质好,埋藏浅,可 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
(2)特大型煤田
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
陕西的神府 内蒙古的鄂尔多斯
(3)“乌金三角“——能源基地
区位居中,有煤炭外运 之便,是21世纪我国最 重要的能源基地。
读图
(4)运输
用笔圈出山西和陕西的主要煤矿以及内蒙古东胜煤矿。
说一说黄土高原的煤炭外运可利用哪些主要的铁路线。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节 黄土高原 第2课时
第7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学习目标
1、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应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
2、理解如何合理发黄土高原地区的矿产资源。
复习
1、黄土高原东起 太行 山脉,西到 乌鞘岭 ,北起 古长城,南
至 秦岭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2、黄土高原主要地貌有 黄土塬 、 黄土茆 、 黄土墚 ,其中
黄土高原位于东西
部地区的结合处,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 到承东启西的作用。
黄土 高原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矿区及周围 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课堂练习 1.黄土高原地区的采矿,尤其是露天采矿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的原 因之一,所开采的矿产主要是( C ) A.有色金属 B.石油 C.煤炭 D.铁矿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D ) A.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耕作 B.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 生活出路 C.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 D.退耕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让农民陷入贫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黄土剖面
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深厚的黄土?这些黄土都是从哪里来的?
2.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阅读P91“风吹来的黄土”)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学说有多种:
水成说
科学家的假说
风水雨相说
风成说
目前,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支持的学说是哪一种呢?
风成说 “风成说”认为,很早以前,黄土高原主要是强劲
的偏北风把中亚、蒙古沙漠和戈壁上的细小粉沙、尘 土吹到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不断堆积而成的,黄土高 原形成于240万年前。
因此,水土流失对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 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 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 发展,有那么一天, 不仅耕地没有了, 村庄也不知道该搬 到哪里!
水土流失的原因
请同学们参照P90的“讨论活动”开展讨论,找出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填写相关表格。
地形的最基本特征与自然植被状况吗?
4.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地表破碎 沟壑纵横
植被稀疏 覆盖率低
三、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
粗暴地“撕裂”黄土高原,使她的地 表支离破碎的“巨手”指的是什么?
水土流失
——是指在流水、重力和人类活动等的 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 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据估计,黄土高原地表每年约有1厘米厚的土壤流失, 流失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80%,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的38.8%。黄河水从这里经过就变成了黄色。
“风成说”的依据:(知识拓展)
1、“黄土的厚度均匀”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 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说明带来黄 土的方向是西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 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 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 极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一、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位于我 国中部内陆地区, 处东西部地区的结 合部位,是我国东 部沿海平原与西北 内陆的过渡地带,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 承东启西作用。
读图找出太行山脉、乌鞘岭、秦岭、古长城(课本89页图B)
秦岭
黄土高原
东起太行山 脉,西到乌 鞘岭,北起 古长城,南 至秦岭,海 拔1000— 2000米,是 世界上最大 的黄土覆盖 区。
2、完成地理练习册第一课时。
降水特征
夏秋多,冬春少 夏季多暴雨
水土流失
植被特征
植被稀疏 覆盖率低
土质特征 土质疏松 易溶于水
人类活动 开垦、采矿、修路、 粗放经营、过度放牧
1、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于哪里?
黄土高原
2、要使黄河水质变清,关键要做什么?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作业:
第五节 黄土高原
1、思考:如何治理黄土高原上的水 土流失?
多年平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高峰时每立方米高达570千克,致使 黄土高原每年被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每公顷冲走375千克肥料。
❖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 失会造成哪些危害?
(1)对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从而 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2)对这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造 成土地贫瘠,使农作物产量 下降。
你能从图中指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吗?
黄土高原跨有哪些主要的省区? 你能在图上找出来吗?

夏 回



自 治
陕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
河南
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 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
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在黄土高原广阔 的区域内,黄土覆 盖厚度大多在100 米以上,最大厚度 可达200多米,黄 土分布的面积和厚 度,都居世界之冠。
4、“黄土中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说明黄 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3.黄土地形的景观—— 多(结种合多P8样9图的C地实貌践景活动观)
“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 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 指痕……”——摘自美国记者斯诺《西行漫记》
黄土塬——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 部平坦开阔,多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墚——
顶部狭窄,两侧被沟谷分隔成长条状高地
黄土峁——
黄土墚被冲刷、分割形 成呈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林
黄土柱
沟谷之间不同的黄土地形,显示了水土流失的不同程度。
沟谷
黄土塬 黄土林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柱
想一想: 通过这些景观照片,你能概括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第五节 黄土高原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地势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广阔坦荡
沟壑纵横
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探索活动:(结合课本88页图A)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前后河水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流经黄土高原前的黄河水 流经黄土高原后的黄河水
清澈
浑浊
思考:
黄河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黄河水还能重新变清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