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_李相博
自己总结的沉积相知识
名词解释:1.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2.沃尔索相律(相序递变规律、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3.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
4.沉积体系: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成因上有联系,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5.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曲流河中最重要的砂体类型,是河道侧向迁移,河曲形成过程中在河道凸岸形成的侧向加积的砂体沉积体。
6.扇三角洲: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7.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低坡度,范围广阔,很浅的浅海。
8.陆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坡度较大、范围较小、深度较大的浅海。
9.礁:造礁生物原地生长形成的坚硬抗浪骨架,地形上呈隆起的正地貌。
10.重力流: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11.广义浊积岩:形成于深水沉积环境的各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和。
12.曲流河垂向沉积模式(由下至上)“二元结构”:它是河流相(尤其是曲流河)沉积的重要特征;曲流河沉积垂向层序的下段为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和点砂坝沉积,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底层沉积。
层序的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构成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
底部层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二、填空沉积相分类:相组、相、亚相、微相冲积扇的沉积类型:①河道沉积;②泥石流沉积;③漫流沉积;④筛状沉积河流相组合:山区冲积扇、辫状河----平原曲流河----滨湖(海)网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亚相类型:①河床亚相:河床滞留沉积、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②堤岸亚相:天然堤、决口扇;③河漫亚相:河漫滩、河漫湖泊、河漫沼泽;④牛轭湖亚相:(废弃作用:串沟取直、曲颈取直)河流相与油气的关系:储集层:垂向上---边滩或心滩砂质岩;横向上---透镜砂体中部。
沉积相讲课-8重力流讲课
浊流沉积的扇形分布示意图
叠覆冲刷 粒度减小
序列不完整 1-10%
A-E
C-E D-E
E
B-E
2、非典型浊积岩的类型(Walker) --不能用鲍马序列描述
1)块状砂岩; 2)叠覆冲刷粗砂岩; 3)卵石质砂岩; 4)颗粒支撑砾岩; 5)杂基支撑砾岩; 6)滑塌岩
1)非典型浊积岩-块状砂岩 厚层,块状,可有碟状构造
1929年加拿大Grand Bank 地震
水 深
800m 800m
400m 400m 距离
距离
2.5km
速 度
1929年格兰德滩浊流流速100km/h
1950年Ph.H.Kuenen 等发表具划时代意义 的《浊流为形成递变 层理的成因》文章, 掀开了浊流研究新篇 章。
KUENEN, Ph.H (1902-1976)
一、重力流的形成条件
1、较大的水深,海洋大于80m,低于 风暴浪基面; 2、足够的坡度角,大于3度;
第一节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 的基本条件
重力流的形成条件 3、充足的物源,是形成浊流的必要 条件; 4、一定的触发机制,如洪水、地震 和风暴等。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机制 滑塌 滑动
滑塌作用、 碎屑流、浊 流
英国北海9/18b-7井
(据Shanmugam等,2019)
2)非典型浊积岩-叠覆冲刷粗砂岩
多
AAA序列或ABAB序列
个
重
力
B
流
A
冲
B
刷
A
叠
B
加
A
3)非典型浊积岩-卵石质砂岩
厚度大; 叠覆递变; 砾质砂岩; 卵石较园; 可见交错层理
4)非典型浊积岩-颗粒支撑砾岩
砂质碎屑流沉积研究进展
砂质碎屑流沉积研究进展摘要:国外深水沉积发展了50年,从浊流定义的普遍应用,到今天对鲍马序列、约克扇等经典模式持否定态度,深水沉积研究经历了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目前国外流行的砂质碎屑流理论是经典浊流理论的部分否定与新发展。
本问阐述国外砂质碎屑流的概念、鉴别特征、沉积模式等最新认识,以运用砂质碎屑流理论解释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厚砂岩的成因机制为例,揭示我国陆相湖盆中心坡折带砂体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为开拓陆相勘探领域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字:深水沉积浊流砂质碎屑流深水块状砂岩鄂尔多斯盆地砂质碎屑流最先由美籍印度人G.Shanmugam博士提出,早在1996年,他就挑战传统浊流观点,在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上发表了“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 : are they sandy debris flows ?”一文[1],提出在深水区发育大规模砂质碎屑流的新认识,此后又陆续发表多篇研究论文[2-3],在全球沉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目前砂质碎屑流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深水重力流最新的研究进展。
1、研究背景浊流的概念在过去60多年的重力流研究中影响深远[3-4],然而,浊流概念体系因只建立在沉积相模型上而存有缺陷,如经典浊流的“鲍马序列”[5]以及高密度浊流或粗粒浊流的“Lowe 序列”[6]。
这些模式没有从现代海洋“砂质浊流”中获得过经验数据,仅通过露头研究了古代岩心,尤其是还没有人能够通过不同沉积物浓度和粒度的实验证实现代海洋中能产生真实的砾石级浊流和砂质浊流[3-4],也无人能通过实验室水槽实验证实浊流能够通过悬浮机制运载砂或砾石,并产生垂相的浊流相模式。
虽然存在上述问题,但由于认识误区的存在,浊流概念还是日渐流行[7]。
其实,自鲍玛序列一提出来就曾受到过批评[17-19],只是没有引起注意。
Shanmugam作为反对派“弱势群体”的一方对鲍玛序列的批判只是敢于站出来的一个代表,诚如Miall[20]所说:“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对鲍玛浊积岩都有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定义,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许多沉积学描述和解释都偏离了方向,直到像Shanmugam之类的人出现并带来了新看法,说明深海砂岩并不等于浊积岩。
深水重力流沉积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充沛的物源: 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 火山喷发的喷溢物质 浅水的碎屑物质 碳酸盐物质 物源的成分决定重力流沉积物类型。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颗粒流沉积的层序模式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五、重力流沉积的综合相模式 扇模式、槽模式、坡角楔状体模式 1. 海底扇模式 海底扇模式是在对现代 海洋浊积扇形态进行调 查的基础上,结合古代 地层中的岩相特征和层 序研究逐步完善的。 海底扇模式基本上也适 用于湖底扇。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3. 液化流(liquefied flow)沉积 形成条件:快速堆积,沉积物中饱含水 结构:沉积物较细,以中细砂岩为主,成分成 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低 构造:通常为块状层理,向上为不太发育的平 行纹层,再向上为盘碟构造段,有时可见泻水 管构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模式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二)湖底扇相模式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二)湖底扇相模式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二)湖底扇相模式
第 相 四 模 节 式 重 力 湖 底 流 扇 沉 相 积 层 相 序 及
——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二)湖底扇相模式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二)湖底扇相模式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三、非扇状浊积岩相模式(槽相模式)
1 海 槽 型 重 力 流 沉 积 相 模 式 .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三、非扇状浊积岩相模式(槽相模式)
1 海 槽 型 重 力 流 沉 积 相 模 式 .
2.湖槽型重力流沉积相模式 沉积特点:以主水道及其两侧的漫溢 沉积为主,滑塌变形构造十分发育
第四节 重力流沉积相及相模式
3. 中扇亚相——扇的主体
辫状水道发育,沉积作用主要与
水道及其漫溢沉积有关。 (1)有沟道部分: a.辫状水道:侧向迁移性强,无堤。 沉积物:含砾砂岩、块状砂岩。 构 造:常叠覆冲刷。 b.沟道之间:漫溢沉积。 沉积物:A--E、B--E、C--E等序。 (2)无沟道部分 处于有沟道部分前方,漫溢沉积。 沉积物:B--E、C--E序。
深水相 化石和 浅水相 化石均 保存
中 扇 水 道 区
东 陷 坡 段 下 家 体
营 南 沙 ( ) 楼
凹 斜 三 中 梁 砂
近岸 浅水 砂体 前方 浊积 砂体
近 岸 砂 体 滑 塌 再 搬 运 岸 上 洪 水
小扇体, 透 镜 体 , 顺 近 岸 砂 体 延 伸方向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沉积相是地球表面上由沉积物形成的地质单位,在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根据沉积物的特征和形成环境的不同,沉积相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对沉积相的分类及其详解进行阐述。
一、根据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和颗粒组成,可以将沉积相分为以下几类:1.碎屑岩相:碎屑岩相主要由岩屑颗粒组成,岩屑颗粒的大小和组成决定了岩性。
碎屑岩相可以进一步分为砂岩相、砾岩相和泥岩相。
砂岩相主要由砾石、砂粒和粉砂粒组成,颗粒较粗,常见于河流、河口和河口三角洲等环境。
砾岩相主要由砾石和卵石组成,颗粒更大,常见于冲积扇和冲积台地等环境。
泥岩相主要由粉砂粒和粘土颗粒组成,颗粒较细,常见于湖泊和海洋等环境。
2.碳酸盐岩相:碳酸盐岩相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如石灰石、白云石等。
碳酸盐岩相常见于海洋和湖泊等浅水环境,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构造物。
碳酸盐岩相又可以分为浅海碳酸盐岩相和深海碳酸盐岩相。
浅海碳酸盐岩相主要由珊瑚、藻类和浅海生物的骨骼等构成,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深海碳酸盐岩相主要由微生物的残骸和颗粒物质组成,常见于深海盆地和大陆边缘沉积区。
3.有机质岩相:有机质岩相主要由有机质组成,如煤和页岩等。
有机质岩相常见于湖泊和海洋等富含有机质的环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岩相可以进一步分为煤相和页岩相。
煤相主要由植物残体和腐殖质组成,常见于湖泊和沼泽等湿地环境。
页岩相主要由有机质和粉砂粒组成,颗粒较细,常见于海洋和湖泊等深水环境。
二、根据沉积物的形成环境和沉积过程的特点,可以将沉积相分为以下几类:1.河道相:河道相主要由河流运输的颗粒物质沉积形成,常见于河流底部和河口沉积区。
河道相的沉积物主要由砾石、砂粒和粉砂粒组成,颗粒较粗,呈现层理结构和交错纹理。
2.冲积扇相:冲积扇相是由冲积扇形成的沉积相,常见于山区和山前平原。
冲积扇相的沉积物主要由砾石和卵石组成,颗粒更大,呈现扇形堆积的特点。
3.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是由三角洲形成的沉积相,常见于河口沉积区。
重力流沉积岩相划分及其发育规律
重力流沉积岩相划分及其发育规律张雷;李振海;张学娟;刘敏;申家年【摘要】在Tailling等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沉积过程中的流变学特征和沉积物支撑机制的滑塌流-浊流-碎屑流三分(滑塌岩相、碎屑流岩相和浊积岩相)14个序列的重力流岩相划分体系;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段大量的岩心资料,并借助于测井曲线和录井数据,对合水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的岩相及岩相组合进行识别。
结果表明:合水地区主要发育5类重力流沉积岩相组合类型,即低密度浊流组合、高密度浊流组合、黏滞性碎屑流组合、弱黏滞性碎屑流组合以及滑塌岩组合;对比合水地区重力流沉积空间发现,滑塌岩相发育范围相对局限,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失稳区,碎屑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斜坡带-坡折带处,浊流沉积的分布范围最广;“浅水凸形”坡折带位于三角洲前缘或三角洲平原附近,是重力流重要的触发区,主要控制正常牵引流三角洲前缘中松散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深水凹形”坡折带位于前三角洲深水区,是深水重力流砂体主要的卸载沉积区。
%Building upon prior investigations of Talling and others, a three-fold classification of gravity flow lithofacies was es-tablished based primarily on fluid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support mechanisms of depositional processes. The new classification mainly contains slumps lithofacies, debris flow lithofacies and turbidite lithofac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posits of slump, debris flow and turbidity current respectively, and can b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14 lithofacies. Using the a-bundant core data and logging data, lithofacies and lithofacies associations of gravity flows deposits were identified in Chang 7 Member of Heshui region, Ordos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ive types of lithofaciesassociations developed in Hes-hui region, including the low density turbidite association, the high density turbidite association, the viscous debris flow associ-ation, the weakly viscous debris flow association and the slumps association. The slumps lithofacies are located restrictively in the instable area of delta-front, the debris flow deposit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slope to slope break zone, and the turbi-dites are on the other hand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The shallow water and convex slope break is located in the delta-front or the delta-plain, which is the initiating area of the gravity flow and mainly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loose sandy depositions of sub-sea distributary channels in delta-front caused by normal traction currents. The deep water and concave slope break is located in the deep water area of prodelta, which is the major unloading and deposition area of the gravity flows sand.【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8页(P17-24)【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重力流沉积;岩相;岩相组合【作者】张雷;李振海;张学娟;刘敏;申家年【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德克萨斯农机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77840;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近年来随着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迅速推进,深水沉积已成为当前地质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1]。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当前 , 我国深水 ( 包括深海地 区与陆相盆地半
深湖~ 深 湖 区 ) 油气勘探在 即 , 客 观 上 要 求 对 深 水 砂岩 储层 进行 准 确 预测 , 而实 现 这 一 目的关 键 是 对
突破 , 其中 1 9 5 0年 K u e n e n和 Mi g l i o r i n i ( 1 9 5 0 ) 联 名
发表 的 “ 浊流是 递变 层理 的形 成原 因? ” 一 文 具 有划
时代 意义 , 它 突破 了传统 的机 械沉 积分异 观点 , 标志 着浊 流理 论 的正式 建 立 , 从 此 揭 开 了深 水 沉 积学 研 究 的新 篇 章 。而在 这 之前 , 地 质学 家 普 遍认 为深 海 平原 是 一 个 宁 静 世界 , 仅 仅 接 受 远 洋 悬 浮 沉 积
( S h a n m u g a m, 2 0 0 0 ) 。
祥辉等 , 2 0 0 9 ; 李 云等, 2 0 1 1 ; 李存磊等 , 2 0 1 2 ) , 表现 在近年来文献 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 , 如高密度浊流 、
低密 度浊 流与 砂 质碎 屑流等 , 再 如海 底扇 、 深水 扇与 浊积 扇 等 。其 实有 些术语 描 述 的是 同一沉 积过 程或
深水沉积作用及其过程理论体系的精细研究。本文 在查 阅大量 文献 资料 基 础 上 , 对 沉 积 物 重 力 流研 究
历史 与 进展进 行 了 简要 回顾 与 总 结 , 试 图 通 过对 重 力 流各 种分类 方 案及 相应 沉积模 式 等基础 问题 的对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模式共63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模式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沉积相的分类
1.沉积相的分类:陆相组:残积相、坡积——坠积相、沙漠(风成)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像、湖泊相、沼泽相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滨岸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2.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明显变化的地形和大量沉积物供应——构造背景、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3.冲积扇的类型: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Arid Fan) 气候干旱扇形清楚主河道或单一河道间歇性水流或洪水以副砾岩为主, 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 常见红层和膏盐类沉积. 无煤层,沉积构造类型少,碎屑流发育相带分布清晰4.湿扇(Wet or Humid Fan) 气候潮湿常年流水扇形不清叠加河道, 辫状平原, 正砾岩发育, 无副砾岩, 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 无红层或膏盐类沉积. 可见煤层,沉积构造发育缺少碎屑流, 可发育泥流相带分布不清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扇根,扇中,扇缘扇根:1泥石流沉积:基质支撑的混杂堆积,块状构造(副砾岩);2河道沉积:砂砾岩,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不明显的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递变层理;3筛析沉积:砂砾岩,粒度双峰分布。
扇中:1辫状水道沉积:砂砾岩,发育叠瓦状构造和不明显的递变层理、交错层理;2局部片流沉积:平行层理含砾砂岩、粉砂岩,呈透镜状。
扇端:水道不发育,以漫流活动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砂岩、粉砂岩,与泛滥平原或湖泊沉积物呈指状交互。
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1. 泥石流沉积形成:泥质母岩, 植被不发育, 地形较陡的地区, 遭受阵发性洪水侵蚀, 大量泥砂被携带流动。
流体性质:密度大粘度高, 可呈塑性——重力流。
形态:呈舌状或叶瓣状, 具有陡, 厚的清晰边界。
成分:砾, 砂, 泥混杂, 细粒成分占优势(主要由砂, 粉砂, 泥组成的泥石流称为泥流) 结构:分选极差构造:块状层理, 粒序层理, 一般层理不发育; 扁平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2. 漫流沉积形成: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 流速和水深骤减, 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来, 形成席状砂, 砾岩堆积体, 为浅的坡面径流(漫洪沉积, 片流沉积). 形态:呈透镜体状, 一系列透镜体组合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成分: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
《沉积学原理》第八章 重力流及等深流沉积
由于漫溢作用可形成不同
序次的典型浊积岩。
内扇沉积物分布严 格受地形的控制, 特别是砾岩更严格 地受水道的限制。 水道宽度和深度因 地而异,其深度可 达100~150m,宽 度有2~3km。由于 水道的迁移和加积 作用可使砂砾质浊 积岩分布的宽度和 厚度更大。
3、中扇亚相 呈叠覆舌状体,突 出的地貌特征是辫 状分支水道发育。
(2)叠复冲刷含砾粗砂岩
叠复冲刷含砾粗砂 岩常表现为AAA 序 此处的 “A”指一 个递变层或一次重 力流事件,有时演 变为“ABABAB” 序,每一个递变层 之上均连续沉积有 薄厚不等的平行层 理砂岩。
2、内扇亚相 在地貌单元上这个相位于
大陆斜坡根部的狭谷出口 处。
在斜坡脚地带,发育滑
塌层和紊乱层的碎屑流沉 积物,在水道向下延伸方 向上,依次出现碎屑流沉 积(紊乱砾岩层、反粒序 至正粒序砾岩、有层理砾 岩等)。
第八章 重力流及等深流沉积
第一节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第二节 重力流沉积物(岩)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浊积岩的相模式 第四节 古代重力流沉积的鉴别标志及油气关系 第五节 等深流沉积特征
第一节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一、重力流的概念
重力流—大量碎屑物质与流体的 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流动。
砂岩和含砾砂岩;递变层理或块状层理。 底部含砾石,底面上有槽铸型、沟铸型构 造,与下伏为冲刷侵蚀接触。
E A E
完整的鲍马层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例:鲍马层序 第几段?
各个层段在平面上呈舌状展布,较细的段 比其下较粗的段由更大的展布面积
浊流沉积中的构造
槽模
重荷模
包卷层理
沟模
中国湖相沉积物重力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0 引言
陆相沉积物重力流是指深湖—半深湖区经过重 力作用搬运的异地沉积物,通常比原地垂直降落沉 积的粒度粗,但也可以是泥质的细粒沉积物 。 [1⁃2] 与 海相重力流沉积一样,湖盆重力流沉积中同样拥有 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近 10 年来,随着地震勘探技术 的进步,我国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勘探进入快速阶 段,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3⁃5]、松辽盆地[6⁃7]和渤海湾盆 地东营凹陷[8]、南堡凹陷[9]及歧口凹陷[10⁃12]等众多地区 取得重要突破,仅鄂尔多斯盆地和东营凹陷在深湖 —半深湖环境中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就已超过 6×108 t 。 [3,13] 由此可见,深水重力流沉积已经成为陆 相盆地油气勘探一个新的接替领域,是当前油气勘 探与研究的热点。事实上,我国是陆相生油理论的 发源地,大中小型内陆湖盆广泛发育,沉积物重力流 通常在每个湖盆中心部位均有发育,勘探前景十分
第5期
李相博等:中国湖相沉积物重力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905
纪 50—60 年代,由于陆相盆地油气勘探的客观需求, 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通过对青海湖等现代沉积的考 察研究,提出了“环带状”湖盆沉积模式,即湖盆中央 深水地区缺少大规模砂岩沉积,主要发育泥岩(烃源 岩),相对粗粒的砂岩沉积被认为仅仅发育在盆地 边缘[17]。
2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的现在自2010年前后我国学者提出陆相湖盆中央发育大规模砂质碎屑流砂体这一新认识以来通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在湖相重力流发育条件搬运与沉积机理鉴别标志沉积模式地震响应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果这些新观点新认识都源于他们对野外地质露头及钻井岩芯的详细观察描述和对沉积作用过程的精细研究目前代表了我国湖相深水沉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0302)[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1772099, 41872116;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 ect,No.2017ZX05001⁃003;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of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rporation, No.2016B⁃0302]
第十八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第十八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第一篇:第十八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沉积岩与沉积相教案——第十八章重力流沉积与沉积相第十八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第一节概述一、浊流理论的意义浊流理论的提出,可算作碎屑岩研究的一场大革命(Walker,1973)。
明确提出浊流和浊流岩概念的是Johnson (1938),里程碑是1950年Kuenen and Migliorini的文章《浊流是形成递变层理的原因》以及1962年鲍玛发现鲍玛层序。
浊流理论解释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更找到了丰富的油气。
一方面,人们认识到深海(湖)中沉积的碎屑物质是由高密度浊流搬运和堆积,因而消除了认为砂泥间互的复理石沉积是由构造垂向频繁活动而引起深水和浅水交替沉积的产物的简单结论;另一方面,浊流理论还能解释某些反常现象,打破了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砾石在岸边,泥质沉积在深水的重力分异作用的概念。
二、重力流简介(一)浊积岩的广义概念广义的浊积岩是泛指形成于各种深水沉积环境的各种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和。
水下沉积物重力流包括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这些我们已在前面的章节中学习过。
在这里,浊流只是重力流的一种,这是浊流的狭义含义。
(二)重力流沉积作用简介沉积物重力流物质可以来自峡谷长轴向岸的上端,也可来自短轴方向,又可以是多方向的。
物质到达峡谷后,总是沿峡谷长轴下倾方向流动。
在峡第1页沉积岩与沉积相教案——第十八章重力流沉积与沉积相谷下部,有部分最粗的砂砾沉积下来;到了峡谷出口处,由于它处于大陆斜坡到深海平原的转折处,因斜坡变缓,重力流速度骤减,大量碎屑物质在这里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体,称为海底扇;细的碎屑物质再向前搬运,在海底平原上扩散开来,形成宽广平坦的席状浊积层。
可见,海底峡谷→海底扇→海底平原是重力流搬运所经的途径,也是它的不同沉积场所。
总之,无论是在海洋还是在湖泊中,重力流都是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砂泥并呈悬浮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华南海相深水重力沉积相模式
华南海相深水重力沉积相模式
1、华南海相深水重力沉积模式
华南海洋尤以温带北风夹带洋流属台风海流,温调整有利于近岸海洋重力沉积。
华南海域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沉积相特征多样,重力流沉积在其中占有重要比例,
主要形成浅圈泊和湿波,给华南海域的沉积环境带来了特殊的特征。
2、重力沉积模式的类型
由于华南海域海深较浅,受风、潮、波三大外营导致华南海洋重力沉积多以浅圈泊模式为主,其特征是沉积物以小砾岩为主,粉质物质和软土质组分较少,粒度及特征分布比较宽散且有规律性,沉积层表现为圆环形状,其沉积半径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深度变浅时沉积半径变大,形成完整的圆环。
湿波模式是在华南海洋距离陆地近至深海平流域仍具有比较明显的疏散运动,沿海边缘形成发育良好,其沉积特征表现为沉积成岩质较松软,沉积层形成波形状,其受到风、浪、波等外力尤为明显,沉积岩具有条带状分布特点,常有流程纹及横向凹凸纹螺旋状组成。
3、重力沉积模式的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华南海的重力沉积模式,研究者们筛选了华南海流域空间大小适中
的重力沉积体系进行系统剖面调查、岩体精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沉积相空间发育的分布图,进一步探究重力沉积斜坡的特征、砂质组分区域分布、沉积层厚度及次表征。
根据重力沉积特征,研究者们分析了华南海重力沉积模式的发育格局,提出涉及许多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问题,对进一步阐释华南海重力沉积的发育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和引导作用。
重力流沉积相模式
度达8000m。
因此,足够的水深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海洋与湖泊有
较大的差异。
三、沉积物重力流的基本类型
按照支撑机理:(分类)
碎屑流
基质支撑 颗粒流
颗粒支撑
液化流 超孔隙压力支撑 浊 流 湍流支撑
基本相模式
相模式和垂向层序均表现为推进式复合叠臵的 向上变厚、变粗层序。 从根部至扇缘岩相带为补给水道一上部扇(或 内扇)一中部扇(或中扇)一外部扇(或扇缘)一 盆地平原(可有深切水道)。相应的岩石类型为: 颗粒支撑或杂基支撑的砾岩、有序或无序砂砾岩一 卵石质砂岩或块状砂岩一典型浊积岩。其总的变化 趋势是沟道浊积岩减少,典型油积岩增加,这是一 个连续的变化过程。
本章要点:
1、重力流、重力流的基本类型 2、鲍马序列 3、浊积岩判别依据
4、重力流沉积模式
E段和D段有时不好区分,两者
均属低密度重力流沉积。 F段——深水页岩段:为远洋深
水沉积的页岩或泥灰岩、生物灰
岩层,是判断深水浊流沉积的重 要标志,有时与E段难于区分, 合并在一起统称E段。
D
E
C
B
浊积岩常见的沉积构造
鲍玛序列
浊积岩的识别
D
C B A
C
B A
鲍玛序列常不完整,序列中每段单元厚度变化较大。
刷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沉积重力流均堆积在海洋和湖泊的最深处,
至少应在风暴浪基面之下。
1、充沛的物源:
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 火山喷发的溢流物质
浅水碎屑物质
碳酸盐物质
物源成分决定重力流沉积物类型
沉积相的概念及分类
生物碎屑滩相
④相是指某种大地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沉积产物,如复 理石相、磨拉石相,这种概念常见于欧美文献中,在我国 和原苏联的文献中多称沉积建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⑤相是指某种沉积环境的生物组合特征,如笔石 相、介壳相、礁相。这种相称为生物相或生态相。
粘结格架
现代潮间带叠层石
澳大利亚
油气田勘探及其他沉积矿产勘探事业的飞速发 展促进了沉积相的研究,使人们对相这一概念的认
第二节
行划分。
相组
沉积相的分类
沉积相分类表 II、海相组 1.滨岸相 2.浅海陆棚相 3.半深海相及 深海相 III、过渡相组 1.三角洲相 2.扇三角洲相 3.河口湾
目前沉积相的分类通常以沉积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地理 条件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沉积动力、沉积特征和其他沉积条件进
相
I、陆相组 1.残积相 2.坡积-坠积相 3.沙漠(风成)相 4.冰川 5.冲积扇相 6.河流相 7.湖泊相 8.沼泽相
第二部分
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沉积相是沉积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主要任
务是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由于古代的环
境已经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而消失,留下的仅仅是
一些不完整的地质记录。所以,人们只能通过对地 层中各种沉积特征的全面考察,并结合地层与大地 构造背景资料的综合分析加以推论。
第一节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环境
环境可以理解为现代的自然地理景观。沉积环境 就是指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它是 一个发生沉积作用的地貌单元,可根据物理的、化 学的、生物的、或地貌的参数定义,如三角环境、 浅海环境等。 西方人一般把相 理解为岩石,把环 境理解为古地理景 观。
沉积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如岩石的颜色、物质
关于深水环境下内波、内潮汐沉积分类的探讨
关于深水环境下内波、内潮汐沉积分类的探讨李向东【期刊名称】《地质论评》【年(卷),期】2013(59)6【摘要】深水环境下内波、内潮汐沉积从在地层记录中被发现已过去20年,在这20多年里虽然积累了不少资料,但至今未对内波、内潮汐沉积进行细分.本文以地层记录中已发现的内波、内潮汐沉积为基础,结合内波、内潮汐的破碎过程和海洋物理学中内波的研究现状,对深水内波、内潮汐沉积的分类进行了探索.将其分为3个层次下的9种类型,分别为:正压内潮汐沉积、斜压内潮汐沉积、正压短周期内波沉积、斜压短周期内波沉积、等深流叠加内波沉积、低密度浊流叠加内波沉积、长周期内波叠加沉积、驻波沉积和其他内波叠加沉积.地层记录中已发现的内波、内潮汐沉积分别归为:正压内潮汐沉积、正压短周期内波沉积和长周期内波叠加沉积3类,其余类型尚未被发现.这样的分类较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现代海洋中内波、内潮汐无处不在,但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内潮汐沉积却少得可怜的现象,同时将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和海洋物理学中对内波的研究结合起来,并能将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置于更为广阔的研究背景之中,使之可以和大洋突发事件、天文旋回及大洋环流等联系起来.【总页数】13页(P1097-1109)【作者】李向东【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对深水油气勘探的意义 [J], 蔡俊;吕修祥;焦伟伟;高平2.内波、内潮汐沉积形成过程中内波传播方向与沉积物搬运方向相反的定量解释[J], 李琳静3.深水内波、内潮汐沉积类型及其油气意义 [J], 佟彦明;何幼斌;朱光辉4.水体内部的沉积作用——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综述 [J], 王青春;贺萍;牛传华;罗治5.深水内潮汐,内波沉积 [J], 李日辉;李维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浊流; 砂质碎屑流; 沉积物重力流; 深水沉积模式
深水沉积领域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与研究的前 缘( 庞雄等,2007)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深水沉积过 程、沉积作用及沉积模式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 ( 李 祥辉等,2009; 李云等,2011; 李存磊等,2012) ,表现 在近年来文献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高密度浊流、 低密度浊流与砂质碎屑流等,再如海底扇、深水扇与 浊积扇等。其实有些术语描述的是同一沉积过程或 现象,而有些术语虽然大家都用,但含义却各有所指 ( 如浊积岩) 。过多的分类和名词术语,容易造成对 同一地质现象的概念偏差和误解及认识分歧。
液化流
屑
颗粒流
流 泥流或粘性碎屑流
沉积物搬运机制
流体湍动
逃逸孔隙流体( 完全支撑) 逃逸孔隙流体( 部分支撑)
分散压力 基质强度
第4 期
李相博等: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609
图 1 Mulder 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 据 Mulder and Alexander,2001 ) Fig. 1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 ( after Mulder and Alexander,2001)
上述 Middleton 和 Hampton ( 1973 ) 以 及 Lowe ( 1979,1982 ) 的 分 类 具 有 一 定 实 用 性 ( 李 林 等, 2011) 。然而,这些分类本身存在着如下无法克服 的问题: ① 通常只考虑了单一支撑机制的情况,然 而在自然流体中涉及的支撑机制绝对不止一个; ②
Lowe ( 1979,1982 ) 综 合 了 Dott ( 1963 ) 与 Middleton 和 Hampton( 1973) 的分类优点,他首先依 据流体的流动状态将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流体流和 碎屑流两大类,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颗粒支撑机制,细 分为浊流、流体化流 、液化流、颗粒流和黏性碎屑流 等 5 类( 表 1) 。Lowe ( 1979) 区分了通常当作同义 词使用 的 液 化 流 ( liquefied flow ) 和 流 体 化 流 ( fluidized flow ) ,在液化流中,颗粒仅受到向上逃逸 流体的部分支撑( 流体阻力) ,而在流体化流中,颗 粒受到向上逃逸流体的完全支撑。
仅考虑的是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的支撑机制,然而 研究人员面对的沉积物反映的却是在沉积阶段的支 撑机制; ③ 如何根据沉积记录确定搬运机制是一个 问题,目前人们可以利用沉积特征推断在沉积作用 的最后阶段占优势的作用,但是这些特征不一定与
610
地质论评
2013 年
整个搬运过程有关,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 沉积物中确定搬运机制( Shanmugam,2000) 。 2. 3 Mulder 的新分类
从浊流理论建立至 20 世纪末期,深水沉积学研 究取得了极大的丰富和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一 是 在 20 世 纪 60 年 代 初,Kuenen 的 学 生 Bouma( 1962) 根据野外观察,对浊流沉积形成的垂 向上的沉积结构、岩相组合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 总结,建立了著名的 Bouma 序列,这一相模式至今 仍在沉积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二是在 Bouma 序列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多个深水沉积的扇模式,如 Normark ( 1970,1978 ) 的 现 代 扇 模 式 ( Modern-fan model) 、Mutti( 1977) 及 Mutti 和 Ricci ( 1972) 的古代 扇模式( Ancient-fan model) 、Walker( 1978) 的综合扇 模式( General-fan model) 以及 Vail 等( 1991) 的层序 地层模式( Sequence-stratigraphic models) 等,其中以 Walker( 1978) 的综合扇模式最为经典,被广泛使用。 这些扇模式的建立将浊流与浊积岩研究推向了高 潮,可以说在上世纪 70 ~ 80 年代,Bouma 序列和各
1 深水沉积研究历史回顾
深水沉积体系的研究始于对浊流的认识和相关
突破,其中 1950 年 Kuenen 和 Migliorini( 1950) 联名 发表的“浊流是递变层理的形成原因?”一文具有划 时代意义,它突破了传统的机械沉积分异观点,标志 着浊流理论的正式建立,从此揭开了深水沉积学研 究的新篇章。而在这之前,地质学家普遍认为深海 平 原 是 一 个 宁 静 世 界,仅 仅 接 受 远 洋 悬 浮 沉 积 ( Shanmugam ,2000) 。
注: 本文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课题编号: 2008ZX05044 2-8-2) 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 2013-01-14; 改回日期: 2013-05-03; 责任编辑: 黄敏。 作者简介: 李相博,男,1965 年生。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及深水沉积研究。通讯地址: 730020,兰州市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Email: lixiangbo911@ sina. com。
新世纪初期,Mulder 和 Alexander( 2001) 根据流 体的物理性质和颗粒搬运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沉 积物重力流分类方案,该方案首先根据沉积物颗粒 是否具有 黏 结 性,将 沉 积 物 重 力 流 分 为 黏 结 流 ( cohesive flow) 和摩擦流( frictional flow) 两大类; 再 根据流体中沉积物颗粒的含量和主要的颗粒支撑机 制将摩擦流细分为超高密度流 ( hyperconcentrated density flow) ,高密度流( concentrated density flow) 和浊流 3 类( 图 1) 。
2 沉积物重力流分类
进行科学的分类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过去 60 年来,沉积学家在不同阶段从各自不同角度 出发,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方案。 2. 1 早期流变学或支撑机制分类
Dott( 1963) 最早按照流体的流动机制将沉积物 重力流划分为塑性流( 碎屑流) 和黏性流体流( 浊 流) 两大类。随后,Middleton 和 Hampton( 1973) 将 颗粒的支撑机制作为划分依据引入到沉积物重力流 的分类中,将沉积物重力流沉积系统划分为 4 个类 型,即泥石流( 或碎屑流) 、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和 浊流。由于这些分类仅考虑了单一因素情况,后人 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2. 2 流变学与支撑机制的综合分类
表 1 Lowe 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表( 据 Lowe ,1982)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according
to Lowe( 1982)
流体性质
流体类型
液态
塑性 ( 宾汉体)
液 体 浊流 态
低密度浊流 高密度浊流
流
液体化流
碎
与底流共同作用而产生( Shanmugam ,2000) 。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 50 年代初期开始认识浊
流,到 60 ~ 80 年代 Bouma 序列和相关扇模式的建 立与广泛使用,再到 90 年代对 Bouma 序列与相关 扇模式的质疑与否定,最后到 21 世纪今天砂质升旋回。
当前,我国深水( 包括深海地区与陆相盆地半 深湖—深湖区) 油气勘探在即,客观上要求对深水 砂岩储层进行准确预测,而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对 深水沉积作用及其过程理论体系的精细研究。本文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沉积物重力流研究 历史与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试图通过对重 力流各种分类方案及相应沉积模式等基础问题的对 比分析,理清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原因,并提出自己的 看法,以期对促进我国陆相湖盆深水沉积研究有所 裨益。
第59 卷 第4 期 2013 年7 月
地质论评
GEOLOGICAL REVIEW
Vol. 59 No. 4 July 2 0 1 3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李相博,卫平生,刘化清,王菁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 ,730020
内容提要: 从浊流理论创立到现在的 60 余年时间里,深水沉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水下过程的 复杂性,对沉积物重力流及沉积模式的认识存在颇多分歧。本文在对深水沉积研究历史与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的 基础上,对重力流各种分类方案及相应沉积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 ① 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螺旋 式上升旋回; Bouma 序列成因存在多种解释; 砂质碎屑流概念是对 Bouma 序列、扇模式的发展。② 沉积物重力流分 类必须遵循流变学和沉积物搬运机制的重力流分类方法。③ Shanmugam 新近建立的碎屑流主导斜坡模式解决了斜 坡区的砂体成因分布问题( 原来认为此处“过路不停”无砂质沉积) 。④ 地震沉积学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促进人们对 深水沉积的认识,从而建立更合理的深水沉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