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它与屈原有什么关系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它与屈原有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bbbb2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e.png)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它与屈原有什么关系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它与屈原有什么关系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为主要特色。
而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这其中的原因与我国古代文化和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上古时期的祭祀食品。
据传,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举行祭祀活动。
屈原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象征,他在秦朝末年不幸被流放,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虾啃食,人们纷纷划船舞龙,并且抛入江中许多美味佳肴,其中便包括了粽子。
吃粽子的传统习俗源自于人们通过投掷粽子以驱散鱼虾,以此纪念屈原。
粽子的形状和材料都与屈原的故事有关。
粽子通常采用糯米,象征着中庸的品质;填充物则因地域的不同而异,包括肉类、豆腐、鸭蛋等等,寓意着对屈原的缅怀。
同时,将糯米缠绕成三角形和粽叶的束绑,寓意着守护福祉和招纳好运。
在中国不同地区,粽子的制作方法和味道也各不相同。
北方的粽子多以豆沙、蜜枣等为馅料,口感甜而糯;南方的粽子则常以咸馅为主,有肉肠、咸蛋黄等,口味丰富多样。
这样的差异也反映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地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逐渐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象征之一。
每逢端午佳节,人们会蒸煮粽子,共同品尝这份传统的节日美食。
无论是悠长的南音,还是清脆的北音,端午节都会因为这份美味而更加有温暖和喜庆的气氛。
粽子不仅代表了对屈原的缅怀,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追求。
他们将这份爱国情怀代代相传,通过粽子这个特别的食物,将屈原及其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此外,粽子也蕴含了丰收吉祥的寓意。
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农作物开始生长的时候,吃粽子也象征着祈求丰收和庇佑。
粽子中糯米的黏稠有力,寓意着人们幸福团聚,事业蒸蒸日上。
总结起来,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它与屈原有着深厚的关系。
粽子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爱国诗人而创造的传统食品,通过投掷粽子的仪式来驱散鱼虾,寓意保佑屈原的尸体不受侵蚀。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https://img.taocdn.com/s3/m/615f261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d.png)
端午节吃粽⼦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吃粽⼦是为了纪念谁 农历五⽉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称“端阳节”。
端午节⼈们所共知要吃粽⼦,那么,端午节吃粽⼦是为了纪念谁呢?让我们⼀起来了解看看吧! 端午节吃粽⼦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在当今这个时代似乎只是个简单的节⽇了,就是吃粽⼦,粽⼦吃完了,端午节也就拜拜了。
虽然2008年开始,端午节被国家定为法定节假⽇,但是我们对端午节的了解似乎只是吃粽⼦、滑龙⾈、纪念屈原⽽已。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之⼀,既然是传统就还有相应的⽂化。
在过节的时候我们只顾着吃粽⼦了,却忽略了有关的⽂化。
为啥要吃粽⼦?它有什么背景? 如果我们继续忽视传统端午节⽂化,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连吃粽⼦的传统也会丢了,现在的80、90后的年轻⼈都不知道粽⼦怎么包(包括⼩草本⼈,见过包粽⼦,会吃不会包),总以为是机器包的,拿钱到超市买来就可以了。
农历五⽉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最⼤的传统节⽇之⼀。
端午亦称端五, “端”的意思和“初”的意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与“午”相通,按找易学的地⽀顺序推算,五⽉正好⼜是“午”⽉。
⼜因午时为“阳⾠”,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五⽇,⽉、⽇都是五,故称重五(或双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称,如:屈原节、夏节、⼥⼉节、浴兰节、天中节、地腊节、诗⼈节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时⾄今⽇⾄少有五种说法,诸如: 1纪念屈原说; 2记念伍⼦胥说; 3吴越民族图腾祭说; 4起于三代夏⾄节说; 5恶⽉恶⽇驱避说…… 时⾄今⽇,影响最⼴最⼤最深⼊⼈⼼的端午由来的观点是纪念爱国⼤诗⼈屈原⼀说。
端午节,相关的话题很多,在众多的⾔论中,屈原和粽⼦是两个热门词语。
端午节既然与屈原有关系,也是要吃粽⼦的,这是我们的⽼传统,⽼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绝对不能丢弃。
问题是,我们说了说屈原、吃了吃棕⼦,是不是就真正的明⽩了端午节,是不是就真的传承了我们民族的⽂化传统?当然,不管端午节到底是来由于什么,但端午节纪念屈原和吃粽⼦,绝对是没错的。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https://img.taocdn.com/s3/m/69dcfc2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c.png)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来庆祝这个节日。
但是,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为了不让楚国被秦国灭亡而一直奋斗,最终却遭到了流放和杀害。
端午节吃粽子的起源正是和屈原有关。
传说在屈原被流放到Miluo江时,人们为了救他,纷纷划船赶来。
为了不被鱼妖惊扰,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试图让鱼妖先吃粽而不去捕捉他们。
这些粽子是由糯米做成的,并加上其他的佐料,也许是为了让鱼妖会喜欢它们。
然而事实上,粽子的味道太香了,所以鱼妖没有忍住,也是轻易地吃掉了粽,而没有去袭击那些人。
后来,屈原在Miluo江投水自尽,人们又纷纷下水打捞他的遗体,他们带着粽子到江边,让鱼妖一直吃着粽,直到屈原的尸体被找到。
这一天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宋时代端午大诗人陆游说过“为救友屈原,彤云千古愁”。
因为他的爱国之心和无限忠贞,屈原被世人追悼,端午节因此传承至今,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象征着对先烈的深刻怀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吃粽子这个传统的习俗也变得丰富多彩,各地的粽子也各自有着独特的味道和形式。
现在,不管是凉粽还是热粽,都试图煮出不同口味的粽子,比如带有咸蛋黄的粽子、甜粽子和五花肉粽子等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广州、南京、福州等,各地的粽子制作和食用习俗也博大多彩。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吃粽子不仅是曾经的历史故事的传承,也涵盖了人们对美食的体验和享受,既有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又蕴含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如同人们越来越了解和喜爱它一样。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爱国抗争的大诗人,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们对美食的享受,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人类共同认同和尊重。
屈原和粽子的故事
![屈原和粽子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a8200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4.png)
屈原和粽子的故事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端午节的主要传说人物之一。
而粽子,则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也与屈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屈原和粽子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忠臣名叫屈原。
他是楚怀王的大臣,为人正直,深受百姓爱戴。
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尔虞我诈,屈原多次受到陷害,最终被楚怀王流放到了汨罗江畔。
在流放期间,屈原深感国家的危亡和人民的疾苦,他时常在江边吟诗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爱怜。
他用诗歌慰藉自己的孤独,也用诗歌感召着更多的人民加入到保卫国家的行列中。
他的诗篇《离骚》、《天问》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爱国诗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后来楚怀王被另一位大臣所蒙蔽,误信谗言,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覆灭。
屈原闻讯后,深感痛心和绝望,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而粽子,则是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虫咬食屈原的遗体,便将糯米包成三角形,再用艾叶包裹系好,投入江中喂鱼,以此来纪念屈原的举世无双的爱国精神。
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传统的习俗。
每逢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共同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
无论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都寄托着人们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屈原和粽子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要珍爱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传统,也要铭记先贤的爱国情怀。
愿我们能够像屈原一样,热爱祖国,珍视传统,让中华文化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世界的文明史册之中。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风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444e2d5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c.png)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风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五月初五。
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风俗习惯。
而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那么,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风俗有哪些呢?一、吃粽子的寓意1、纪念屈原吃粽子的寓意,首先要从端午节的起源说起。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一名忠诚的大臣、爱国者,他为了抗议楚国权贵的贪腐和无能,流放荒野。
在五月初五这个日子,屈原听说自己所爱的楚国被外敌攻破,心情极度沉郁。
他最终选择在汨罗江尽头投江自尽。
为纪念这位爱国人士,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也是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哀悼和怀念。
2、抵挡瘟疫另外,粽子在古代还有抵挡瘟疫的功效。
由于粽子蒸得时间长,里面的糯米饭和其他配料可以杀灭病菌,消毒作用十分明显。
因此,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是为了祭奠那些逝去的先人,还有预防瘟疫和疾病的作用。
二、吃粽子的象征风俗1、和合团圆粽子是一种将糯米和配料裹在竹叶或者菜叶里煮的食物。
传统上,粽子里通常包含糯米、肉类、蛋黄、豆沙等多种配料。
因此,从物质层面来说,粽子代表着大家在节日里一起品尝美食,并且彼此团结。
端午节吃粽子的象征意义,就在于希望所有的家人、亲友们人团圆,和睦家庭。
2、驱邪压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菖蒲是一种可以驱邪压祟的草药。
因此,粽子包裹里面放一个菖蒲,也是很多地区的端午节习俗之一。
除了菖蒲,一些地方还放入艾叶、萝卜等,可以起到驱蚊、清热解毒、驱风化湿的作用。
3、招财纳福在广东等地方,端午节还有升官发财、招财纳福的象征意义。
粽子的形状和颜色被形容为“方方正正”,黄黄绿绿,非常吉祥。
因此,在端午节吃上一块颜色鲜艳的粽子,不仅可以祈求好运,增加财运,还可以让人心情愉悦。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征风俗非常丰富多彩。
无论是纪念屈原、防疫祈福、团圆和睦、驱邪压祟,还是升官发财、招财纳福等,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合进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端午节阅读理解及答案及解析
![端午节阅读理解及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58b8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6.png)
端午节阅读理解及答案及解析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一、阅读理解: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很多传说、习俗和文化都被传承至今。
以下是一些端午节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 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指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又称为“端阳节”、“五月节”、“重五节”、“龙舟节”等。
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根据传统说法,这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屈原因不满足于楚国周王对民间习俗的迫害,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
为了避免鱼虾吞食他的遗体,百姓们投放粽子和菖蒲于江中,以驱走鱼虾,以纪念屈原。
3. 端午节为何要赛龙舟?龙舟是指龙头和龙尾相对,载有人的长船。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重要习俗,亦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之一。
据传,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将领屈赤在江汉举行划艇比赛,以证明自己和士兵的训练成果。
屈赤之后,则成为了中国赛龙舟的第一人。
4. 端午节为何要系艾草?在端午节,很多家庭都会用艾草制作香囊,系在门前或窗户上,这是中国祈福文化的一部分。
据传,这是为了驱走瘟疫和邪气,保佑家庭安康平安。
5. 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还有哪些?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还包括:挂菖蒲、饮雄黄酒、踩高跷、插艾蒿、涂雄黄剪纸、放鞭炮等。
二、阅读答案与解析:1. 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指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又称为“端阳节”、“五月节”、“重五节”、“龙舟节”等。
本题考查了对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称呼的理解。
2. 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不满足于楚国周王对民间习俗的迫害,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
为了避免鱼虾吞食他的遗体,百姓们投放粽子和菖蒲于江中,以驱走鱼虾,也纪念屈原。
本题考查了对端午节粽子习俗背后的历史传说的理解。
3. 端午节为何要赛龙舟?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将领屈赤在江汉举行划艇比赛,以证明自己和士兵的训练成果。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https://img.taocdn.com/s3/m/9cdc37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0.png)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旨在纪念古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贵族,也是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十分爱国,为了保护国家不受侵略,跳入汨罗江自尽,传说他的人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虾咬食,就在江边放下了一些迎祥福的食物。
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粽子了。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是一种由糯米和其他食材制成的类似三角形的食品,有各种各样的味道和种类。
而在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人们怕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吃掉,就将糯米包成一个三角形的饼子,放入江中喂鱼。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了,无法挤进江边,于是就将粽子放到了家里,沿袭至今。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现代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
不仅是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因为每年端午节时品尝不同口味的粽子,让人们感觉非常特别。
每一种口味都象征着一种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特色。
其中,甜味食的粽子多在南方城市比如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分布,口感软糯甜美,比如红枣、枸杞子、豆沙、莲蓉、奶黄等。
盐味粽的食材则以咸鸭蛋、五香肉碎和青豆、花生等为主,口感香气扑鼻,油香十足。
此外,也有添加咸肉、鲍鱼、瑶柱等雪片红香等。
另外,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对于端午节的食品特别讲究。
比如黄酒,就是传统的端午基本饮品之一。
黄酒是一种富有营养的饮品,由糯米为原料酿造而成,口感清香幽雅,滋味浓郁香醇,闻之回味无穷。
另外,粽子中的糯米更是一种天然、沙布饱满的食品,富有营养,有补充人体能量、增强体质的作用。
总的来说,粽子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食,在端午节中充满了祝福和纪念。
它不仅象征着文化传承、民俗风情,更让人们在品尝的同时,回归到了历史和故事的源头,让我们更加珍视历史和传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是谁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018eb71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2.png)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是谁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
他生活在中国战国时期,并是楚国的大臣和诗人。
屈原为楚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政治原因被贬谪到汨罗江边的一座小岛上。
在他的政敌阳虎的唆使下,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尽。
当地的渔民们发现屈原的遗体后,为了避免鱼虾叼食屈原的身体,便将稻草捆起来投入江中,后来这种做法演变成了赛龙舟、吃粽子等端午节的民俗习惯。
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赛龙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仅次于吃粽子。
龙舟竞技比赛将两支龙舟安排在池塘、江河或湖泊的两端,在各自的船队指挥员号令下划行,以最快的速度向终点冲刺。
为了增加竞争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龙舟竞赛还增加了趣味环节,比如让选手在龙舟上滑板、瑜伽、舞蹈、唱歌等。
此外,独木舟、皮划艇等水上运动也是端午节的促销活动之一。
端午节这天,人们还习惯于吃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肉、咸蛋黄、豆沙、芝麻、莲蓉等食材包裹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吃粽子的风俗,毫无疑问,是为了纪念屈原。
人们还会在家中庭院里装扮菖蒲、艾草,以驱邪,增加吉祥。
总之,端午节是一种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节日。
广泛的民间活动和文化传承,使得端午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也承载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历史和爱国主义的回归和传承。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多变的社会,更应该珍视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端午节这样富有魅力和意义的传统节日在今日和未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谁呀
![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谁呀](https://img.taocdn.com/s3/m/8281cd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e.png)
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谁呀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节日,人们通过吃粽子和其它的节庆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
那么,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谁呢?据历史记载,端午节始于战国时期,这个节日可以追溯数千年前的历史。
据说,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和宗教信仰,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诗歌家,他在公元前278年自杀身亡,这一事件被认为是端午节的起源。
屈原的事迹深受人民爱戴,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进行相应的纪念活动。
据说,在屈原自杀后的几天里,人们用船拍水,甚至还在江中放龙舟,希望能吓走水中的恶鬼,以此保卫屈原的遗体。
后来,这一传统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端午节,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士兵。
粽子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这种食物有很多种类和口味,但是制作它们的原料都相近,主要是糯米和其他各种豆、米、肉等,同时根据各种不同的地方和口味需求,粽子的味道也有很大不同。
总的来讲,从过去到现在,吃粽子一直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这种习俗象征着对于屈原的纪念和怀念。
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传统活动。
例如,赛龙舟就是此中一个重要的活动之一。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动物,因此它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端午节期间,赛龙舟也成为了一种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活动,人们踏着节奏与时间的高潮狂欢,一边舞蹈,一边欢呼,这样表达着一种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团结精神。
总而言之,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个为保卫祖国一生的士兵,也是一个为中华民族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化大师,通过吃粽子和做龙舟这些方式来纪念他,也表达了对于我们祖先的敬意和感念。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节日,同时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
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https://img.taocdn.com/s3/m/8bc77dd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9.png)
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端午节有很多与粽子相关的习俗,例如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等。
但是最著名的习俗当属吃粽子。
吃粽子在端午节中担负了很重要的意义,它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最终却遭受了流放和死亡的命运。
屈原生活的时代叫做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社会矛盾激烈。
作为一个文化人,屈原对这一切看得非常清楚,他深刻认识到战争会带来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因此他一直呼吁国家要强大,要团结,为了和平和繁荣而努力。
然而,由于屈原深明大义的言论和行为,一些权贵对他十分忌恨,于是他被赶出了国门。
屈原的流浪生活十分苦难,在流浪的漫长岁月里,他可能会经常饿着肚子,这也就启发了人们做粽子的念头。
据传说,祖先们在端午节会给屈原送米饭和荷叶包着的肉食,以慰劳屈原的心情,让他大快朵颐。
为了让粽子更有趣味和地方特色,人们还会在粽子中加入不同口味的调料和食材,如糯米、梅花肉、蛋黄、豆沙等等。
这样一来,吃粽子不仅能够纪念屈原,还能让人们品尝到地道的中华美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之一,它是一种崇高的传统和精神,传达的是爱国、团结和和平的主题。
屈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热爱祖国、宣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质疑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继承和发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纪念屈原并不仅仅是表达我们对历史的尊重,更是让我们继承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将爱国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为祖国的繁荣、和平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它寓意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珍视这种习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它代代传承下去。
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屈原的爱国精神,将这种信仰传承下去,让这种追求和坚持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信念。
中秋节吃粽子的来历
![中秋节吃粽子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5845b7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e.png)
中秋节吃粽子的来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有许多特定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吃粽子。
那么,中秋节吃粽子的来历是怎样的呢?关于中秋节吃粽子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和故事。
其中,最为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与屈原相关的“投江救国”传说。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倡导变法,主张联齐抗秦,但遭到内外敌对势力的排挤和诬陷,最终被贬谪到湖北的浔阳郡。
据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侵略之后,他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深感国家的存亡与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
公元前278年的一个月圆之夜,屈原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后,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来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他背负起重任,毅然投江自尽,以此来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思念之情。
在得知屈原投江后,群众非常悲痛,纷纷划船出海,想要打捞屈原的遗体,并用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蛇蚕伤害屈原的身体。
据说,这就是后来成为了中秋节吃粽子的来历之一。
除了与屈原相关的传说之外,吃粽子的习俗还与中国古代的传统农耕文化、除病驱邪等民俗有关。
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举行划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这与中秋节吃粽子也有一定的关联。
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屈原被流放的那个时期正值春夏之交,农民们忙于耕种和收割,因此无法出海寻找屈原的遗体。
直到秋天的时候,农民们才有了时间和精力来寻找屈原的遗体,并为了纪念他而制作了粽子,将其投入江中。
此外,古人还还认为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因为阳气最旺盛,人体最容易感染邪气,因此在这个时候吃粽子可以辟邪驱病,保佑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的习俗逐渐演变和丰富。
如今的中秋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统习俗。
人们不仅仅享受美味的粽子,更重要的是通过品尝粽子来缅怀和纪念那些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总之,中秋节吃粽子的来历虽然有多种传说和故事,但都凸显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追求与感恩之心。
为什么中秋节吃粽子
![为什么中秋节吃粽子](https://img.taocdn.com/s3/m/8a67d3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f.png)
为什么中秋节吃粽子
中秋节吃粽子是因为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是为了纪念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
而粽子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首先,吃粽子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相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人们。
据传,屈原自杀身亡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纷纷下江船搜水寻找他的尸体,并将糯米包裹在竹叶中丢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和祈求平安,开始了吃粽子的习俗。
其次,粽子也被视为一种美食,它是由糯米、肉类或果料等多种原料制成的一种食物,包裹在竹叶或者芦苇叶中煮熟。
粽子制作工艺独特,风味独特,是中国传统的特色食品之一。
吃粽子不仅带给人们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体验。
最后,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家人一起吃粽子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粽子寓意着家人的团聚和祈福,也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关爱。
在中秋节,人们通常会采购和制作粽子,全家人齐聚一堂,分享美食,品尝粽子,一起度过一个温馨、团圆的节日。
综上所述,中秋节吃粽子是因为其与传统节日的传说、文化背景相结合,融入了美食和家庭团聚的元素,成为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一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7dda0f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2.png)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一览)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于农历五月五日,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大家争先恐后,这后来成了赛龙舟的来历。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人们为了怕饭团被鱼虾快速吃完,又想出了用楝树叶、苇叶包裹饭团,外缠彩丝的做法。
就这样,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为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上文的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在大家印象中端午节早就与屈原挂上了钩,但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民间还有许多说法,比如就有种说法说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也有说是为了纪念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而且说起来中国人吃粽子的历史也远早于屈原时代,据专家考证,粽子在屈原出生之前就已经普遍存在了,一直是中国民间的普通食品,当时的人们吃粽子也并不固定在端午节这一天。
中国人吃粽子最早纪念的名人也不是屈原,据称早在屈原出生之前,中国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在为了纪念春秋时代名士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那一天吃粽子了(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至于后世所说的端午食粽是祭屈原,不过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家熟悉的楚辞大部分就是屈原的创作,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https://img.taocdn.com/s3/m/3b2faa106edb6f1aff001f1a.png)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 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 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 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由于我国各地习俗不同,粽子的口 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 味粽子有赤豆粽、枣子粽、玫瑰粽…… 咸味粽子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 虾仁粽……还有一头甜一头咸的双拼粽 呢!这些粽子味道各异,真是惹人喜爱!
红 枣 玛 瑙
(
(
翠绿 )的箬叶
墨绿 )的箬叶
(
(
雪白 )的糯米
洁白)的糯米
(
鲜红 )的枣子 深红 )的枣子
(
生 粽 子 翠绿
雪白 鲜红
熟 粽 子 墨绿色 洁白
深红油亮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 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 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 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 很是好看。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 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 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 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 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 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 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 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 小孩儿都喜欢吃。
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 原。 chón ɡ 人们怀念他,崇敬他。
崇在字典中的解释: 1. 高
2. 尊敬、重视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 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 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 ——选自《离骚》
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 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 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 是粽子的由来。
ruò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关于这方面的古诗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关于这方面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1e2744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5.png)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关于这方面的古诗
吃粽子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以下是一首与屈原有关的古诗:
《离骚》
云惟波兮气惟茫,凌余阴兮霜雪裳。
采芳洲兮发芬芳,岁蹉跎兮生替王。
草木萧疏兮以漂荡,草木黄萎兮颓圯亡。
文章不成兮心酸伤,往来颠倒兮夜踟蹰。
出入莫兮路转邃,辞严谨兮意恍惚。
思涸难兮泪沾巾,万事苦兮无所亲。
怨无穷兮路未穷,背负薪兮怀中熊。
身多病兮江河曲,心多愁兮关山难。
愿为漂荡兮归故乡,嗷嗷之声兮为谁响?
悲临乐兮为谁伤,飞鸟不下兮求友航。
向明之羽兮高飞扬,去暗之翼兮光芒亮。
不惜于命兮求所当,欲去求之兮在天堂。
这首《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辞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命运的感慨。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啊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啊](https://img.taocdn.com/s3/m/8c5cda4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6.png)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啊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是中国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和民间文化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历史人物和楚国文化的代表人物。
屈原是楚国贵族家庭出生,早年曾任楚怀王和楚昭王的官员,后来因忠于国家利益和爱国主义而不得志,失势后离开朝廷。
在此期间,他开始撰写许多优美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国民的爱与忧虑。
公元前278年,报复楚怀王的秦国攻占了楚国都城,楚王自杀而亡,屈原心灰意冷,独自投身汨罗江而死。
据《楚辞》记载,人们为了怀念他的贞鸣直言和爱国精神,每年的五月五日,会在汨罗江边投粽子,以示缅怀。
至此,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习俗被广泛流传。
五花肉、咸蛋黄、糯米等原料被制成成三角锥形的粽子,在五月初五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排起长队去购买粽子,在汨罗江边投入江中,祈求国家平安,祖先安宁,也表达了对屈原先生的怀念与敬仰。
端午节吃粽子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粽子已经不是只有甜味、咸味,还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和包装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特色。
但是,无论味道、形状或者包装如何改变,它代表的深意永远不变。
端午节吃粽子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和家庭的爱和缅怀,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历史,更代表了楚国民族精神的延续。
因此,吃粽子已经不是单纯的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总之,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传统的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视与缅怀,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寓意。
希望这个创意千年的经典传统能够一直流传下去,传承到新一代的人们。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https://img.taocdn.com/s3/m/e69cb1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6.png)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屈原。
“纪念屈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影响最为广泛。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
屈原的思想高洁,一心都想着如何振奋祖国。
但是,当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时候,国力便一蹶不振,就连楚国的国王楚怀王都被押在了秦国多达一年之久,然后又死在了异乡。
知道这些之后,屈原便十分的气愤,他劝楚顷襄王一定要励精图治,亲贤远佞,操练兵马,好使楚国快速的强大起来。
但是,他的这种抱负却招来了奸臣的仇视,于是这些小人便在楚顷襄王面前造谣说屈原的坏话。
而楚顷襄王却听信了这些小人的谣传,于是便把屈原流放到湘南去了。
屈原自从到了湘南之后,便经常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满怀心中的悲愤,感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很难再救国救民了,于是他便在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抱着大石头投入到汨罗江中自尽了。
当楚国的百姓知道屈原投江的这个消息后,于是便赶到江边来想要打捞屈原的身体,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
百姓们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江中的鱼虾吃掉,于是他们便在江上划着龙舟、敲打着锣鼓,希望这样能够将水中的鱼虾赶跑。
而且,他们还用粽叶包好米饭,做成一个个的粽子,然后投到江中喂给鱼虾吃,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屈原的身体不受到伤害。
据说这个传说就是划龙舟和包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根据民间的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史记》的记载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国的大臣。
屈原一心想着联和齐国对抗秦国。
然而,屈原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贬黜。
在流放期间,当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攻破之后,伤心欲绝,抱石投汨罗江。
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据悉,在屈原死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悲痛万分。
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遭到鱼虾的侵蚀。
人们都自发的向江中投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节日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民间也有其他的一些说法,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https://img.taocdn.com/s3/m/7f6d8e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a.png)
端午节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每年的时间都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这一天。
这个节日,人们会在家中端五色的面食和新鲜的荔枝葡萄、放上鲜花菖蒲的粽子。
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屈原,吃粽子,这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热爱。
屈原,这是个在我国历史上很有才华的诗人,他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有古诗之上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他也是楚国政治家,但是他在您的商政时期被贬谪到豫章,他认为国内已经被贵族垄断,并且百姓品质已经沦为极其低下的程度,但书议不能得,他哀痛得三次跳河,自杀。
他之后留下大量的思想、文学成果以及对后人影响巨大的神话故事。
据说,当屈原的尸体被发现在河面上浮动时,百姓们十分悲伤,他们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在周围投了许多的米和五味的香料,这样就有了一种包着米饭和五味香料的粽子。
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政治家,还是我国民族英雄之一.近年来,屈原具有大力度的宣传,让他的事迹在广大群众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弘扬。
大家在端午节中吃粽子,不只是让人们铭记过去的传统风俗,还是为了让屈原的精神得到传承,让他的事迹茁壮成长。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传统习俗。
五色丝线系在手腕上,不但能够挡邪,还可以使你快乐;饮茗和清晨出门拜神,因为炎热的夏季让人的脾胃不适,盐是最好的润肺食品,在这个日子里,人们用茶叶和花菜为饮,以消除空腹不适感,还有锅贴、蒸布鲁等。
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美食和习俗。
端午节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人们的心中。
短暂的假期使得人们得以回归家庭,享受和亲人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无论是一家人在一起就餐,还是在街上观看龙舟比赛,甚至是和朋友们共度端午节,都让自己感到温馨而又愉悦。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很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吃粽子和祭祀屈原,则更是传承了古老的丰富文化。
这个节日不仅有着充满着浓郁的习俗风情,而且也拥有古老的经验、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瑰宝。
端午节包粽子是纪念谁
![端午节包粽子是纪念谁](https://img.taocdn.com/s3/m/75f7a8e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8.png)
端午节包粽子是纪念谁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我们会做粽子,吃粽子,以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在公元前278年,在楚国首都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自杀投汨罗江,这一天恰逢五月初五。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同时也是楚国的贤臣。
他的才华被当时楚国的君主久闻不绝,担任过一些职务,但最终被诬陷为奸,被贬到长江流域的乌江。
这对于屈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因为他像陶渊明一样厌倦了官场的虚伪和权力斗争。
他蹈江而死,永远地离开了他所深爱的故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丰功伟绩,并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屈原被孙子称为一个有着非凡才能和悲剧命运的人物。
他的诗歌被广泛地传颂,被后人奉为经典。
在中国的古籍里,屈原被誉为一位忠诚正直、热爱民族和平的爱国人士。
粽子的故事起源于屈原的爱民事迹。
当时他看到楚国的人民疾苦潦倒,沉溺于痛苦和贫穷之中,屈原向楚国的君主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忠告,但是这些努力都被忽视了。
他决定不再告诫君主,而是到户外大声朗诵乱世的诗篇,呼唤民众的见义勇为和团结协作。
他还在五月初五把伟大的爱国精神寄托于美味的小吃上,并亲手烹制了一些粽子,以缅怀他深爱的人民。
因此,端午节的习俗中便出现了煮粽子,竞渡龙舟等传统活动了。
粽子由糯米饭或糯米粉裹在叶子里煮熟,口感软糯,咸鲜可口,各地的粽子口味因地域和传统而异。
无论是南方的糯米肉粽,还是北方的蜜枣棕子,都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在现代中国,粽子已经不再仅是纪念古代爱国人士屈原一种食物,也成了每年重复出现的节日场景,食品公司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口味风味的粽子,但其背后的含义却依然令人感动。
通过包粽子,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古人的崇高情怀,也传承了生命之初便在文化传统里的美好。
总之,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是中国人民不断发扬民族精神、传承爱国主义的重要保障。
而粽子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正是因为其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了民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屈原的人物简介及故事_人们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
![屈原的人物简介及故事_人们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https://img.taocdn.com/s3/m/b8d0244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79.png)
屈原的人物简介及故事_人们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我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的人物简介及故事_人们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欢迎阅读。
目录☆纪念屈原的故事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
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
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
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
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
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
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
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
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约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对祖先或自己尊 敬的人进行悼念和祭奠时 供奉的物品。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 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 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 国的政治主张。人们怀念他,崇 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 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 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 由来。
惹
惹人喜爱
轻声读课文2-4小节: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 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 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 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 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 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 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 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 小孩儿都喜欢吃。
ruò
nuò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
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
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
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 很是好看。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 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 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 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 很是好看。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 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 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 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 看。
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 原。 chón ɡ 人们怀念他,崇敬他。
崇在字典中的解释: 1. 高
2. 尊敬、重视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 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 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 ——选自《离骚》
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 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 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 是粽子的由来。
红 枣 玛 瑙
(
(
翠绿 )的箬叶
墨绿 )的箬叶
(
(
雪白 )的糯米
洁白)的糯米
(
鲜红 )的枣子 深红 )的枣子
(
生 粽深红油亮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 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 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 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 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 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 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 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 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 不仅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 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各地还 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介绍香囊的形状、颜色、香味
屈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有 《离骚》、《楚辞》、《九章》、 《九歌》…… 屈原做官时,向楚国国王提出 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可是国王 听了奸臣的谗言,不采纳。后来, 国家灭亡了,屈原满怀忧愤,投江 自尽。
44
粽
子
元宵节
中秋节 立夏节
重阳节
清明节
月饼
鸡蛋
汤圆
青团
重阳糕
zòng
粽
子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 要包粽子,吃粽子。
快速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每年端 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屈原
传说,吃粽子是 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 人屈原。
屈 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 政治家。
屈原 传说,吃粽子是为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 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 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 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由于我国各地习俗不同,粽子的口 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 味粽子有赤豆粽、枣子粽、玫瑰粽…… 咸味粽子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 虾仁粽……还有一头甜一头咸的双拼粽 呢!这些粽子味道各异,真是惹人喜爱!
圈出能概括粽子形状、颜色、滋 味特点的词。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这一特点的? 用直线划出来。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 ,既不是 方的,又不是圆的。
粽子的形状 ,很特别。
既……又……
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 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小脚粽
枕头粽
羊角粽
锥形(zhuī)粽
拇指粽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有的像 ( ),有的像( ), 还有的像( )。
秤锤(chuí )粽
灯笼粽
竹筒粽
羊角粽
锥形(zhuī)粽
拇指粽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有的像 ( ),有的像( ), 还有的像( )。
秤锤(chuí )粽
灯笼粽
竹筒粽
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 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 的,又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包含几 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 三角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