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互补的天道观--《易传》与《老子》比较
《老子》与《易传》损益思想的异同及意义
Yii e ewe n Tin—Re u h a a u a d t e An lc so nucu . ih t e p o r s fa a e c h so d a b t e a n s c sL o Tz n h ae t fCo f i s W t h r g e so c d mi it・
《老 子 》与 《易 传 》损 益 思 想 的 异 同 及 意 义
陈战峰
(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7 06 ) 10 9
[ 摘
要]损益思想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思 想文化 中的“ 帝观 念” “ 上 、 天命 思想” 包括损人 益天 与损 天益人 ,
两个重要 阶段 。从损益思想角度考察 , 易传》 老子》 《 与《 有相 似的一 面, 都重视 “ 的功能和作 用 , 反” 注意到事物相 反相成的关 系。但《 易传》 思想明显有进 一步 的成熟与发展 。《 易传》 解《 在 损》 《 、 益》 两卦 时, 彖辞》 《 侧重 上下 ,
Ab t a t S n—Yit o g td rv s o h ng ii a n a mi g t o g ti i e e a ce ti e lg sr c :u h u h e e fS a d de s a d Tin n h u h n Ch n s n in d oo y—c - i ul t r wh c n ld d t tg s o u r n—Yiin a d S n in —Yie . Re i wi g o n—Yit o g t h u c u e, i h i cu e wo sa e fS n e t n u ta a rn ve n n Su h u h ,t e f n —
t n o a satc e mp r n e t y Yi u n a d L o T u,a mp a ie h o n cin b i g b t p o i i fF n i t h d i o t c o b z a n a z o a a h s e h sz s te c n e t en oh o p st o e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家。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泥,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只有对儒家和道家作比较研究,才能在对立中准确把握道家的特质,并进而全面了解儒学和传统文化。
儒道两家各有自己的经典,互不相借,唯有《周易》成为两家共同崇尚之典籍,这里面有着深刻的道理。
《易经》成书于两家形成之前,《易传》形成于两家出现之后,虽是儒生所著,却大量渗透着道家思想,如形而上之道,阴阳化生之理,无往不复之运,顺法天地之行,皆采自道学,此其一。
《易传》用阴阳两大概念表示宇宙间两种基本的对立力量,阳表示正面、主导、进取、雄性、显露,可以综合为阳刚之性;阴表示负面、被动、退守、雌性、深藏,可以综合为阴柔之性。
阳刚之性正是儒家的特性,阴柔之性正是道家的特性;儒家与道家的对立与互融正体现了阴阳的交感相推之道,所以才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此其二。
我们用阴阳学说分析儒道关系,便会抓住问题的根本,一系列特征的对比就有了贯通一气的基础。
1) 人性论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说,杨雄性善恶混说,程朱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说,陆王良知良能说等,其共同点是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如荀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苟于·性恶》),而正治的标准在于合乎宗法伦理。
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
表面上看。
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
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
”(文献①—209页)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淡朴素论,苗康性清高自适论,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论,《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如《庄子》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骈拇》)。
《老子》与《易传》:中国诗学中意象论的哲学源起
审 美想 象。在意象营构的符号机制 方面, 两者都 涉及 了 中国意 象理论的基 本命 题 , “ “ 即 言” 象…‘ 之 间的 意”
关 系。“ 大象” 不为名 言所订制 , 辞” “ 却是 “ 易象” 符号 系统 中必不可 少的环 节 , 并形成 了辞 象互动 以尽意 的
局 面。而无论“ 言不尽意” 抑或“ 言中事隐” 两种“ 都具有 “ 少总 多” , 象” 以 的特征 。在 “ 的价值 论 方面 , 象” 两
、
“ ” 是 为 “ ” 强 取 的 名 目, 调 其 没 有 边 大 本 道 勉 强 际 、 所不 包 的特 性 。而 “ 大 象 , 下 往 ” l2 无 执 天 ,1∞ _
就进 一步 在“ ” 用 的层 面证 实 了“ ” 同 “ ” 象 如 道 一 样具 有无 限 的包 蕴 性 和强 大 的创 生功 能 。第 四 ,
的显 现 。
邃、 内敛、 含藏 、 不以形体求见。《 老子》 中所有 书 这类 譬喻 都经 历 了两 重 超越 : 先将 日常 物 象转 首
化 为 心 理 意 象 , 其 摆 脱 现 实 有 限 性 ; 后 经 过 使 然 “ 静 ” 态 下 的 理 性 直 觉 , 以 象 征 化 与 抽 象 虚 状 辅
可从 如 下 几 点 递 次 阐 释老 子 观 念 中 “ ” 道 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的融通。第一 , 道” “ 之 “ 都可以 象” “ 与 象” 体”
“ 恍 ”形 容 。 第 二 , 惚 恍 ”的 实 质 即 “ ” 惚 “ 无 。
即无限的“ ” 是 故“ ” 有 象” 有 物” 有 有 , 无 中“ “ “
静定 , 洗清 杂 念 而 深 入 观 照 , 后 方 能 “ 虚极 , 然 致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源于易经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源于易经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老子,名聃,春秋时代楚国人(今河南鹿邑县)。
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史官,以后隐居独处,所处历史背景为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开始新兴的时代。
老子和孔子同一时代,他们都受《易经》的深刻影响。
但两人的思想却大相么庭,孔子崇尚《易经》乾卦的刚德,力主积极入世,老子则推崇《易经》坤卦的柔顺,倡导不争、避世。
孔子与老子是师徒关系吗?孔子与老子同是春秋时代的人,都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哲人。
孔子是德圣,老子堪称哲圣,老子要比孔子年长得多,老子是周国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学识十分渊博,在当时很有名,孔子十分崇拜他,他曾经从鲁国来到围国问礼于老子。
下面我把司马迁《史记》对这两位大哲人会晤的谈话的记载说一下,孔子问礼于老子,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两段精彩的记载。
其一: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才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意思是说:孔子到周国去问礼于老子,辞别时,老子说:“我听说,富人送人以财物,仁义的人送人以言。
我不富贵,只好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以言:‘聪明善于洞察的人,反而有生命危险,因为好议论。
博学而善辩的人,易危其身,因为揭发人的丑恶。
做人事者,要忘掉自己,为人臣者不要还有自己(要忘我)。
’”孔子回鲁国后,他门下的弟子愈来愈多。
其二: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莲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自己。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老子》与《易传》损益思想的异同及意义
《老子》与《易传》损益思想的异同及意义作者:陈战峰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3期[摘要]损益思想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上帝观念”、“天命思想”,包括损人益天与损天益人两个重要阶段。
从损益思想角度考察,《易传》与《老子》有相似的一面,都重视“反”的功能和作用,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关系。
但《易传》思想明显有进一步的成熟与发展。
《易传》在解《损》、《益》两卦时,《彖辞》侧重上下。
《象辞》侧重己人、过善,从而将《老子》、《论语》等所探讨的天人之间的损益观念,吸收融会并进一步具体化起来,更加突出修养论。
随着后世学术史的演进,《易传》与《老子》的相互结合与分辨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观点。
[关键词]《老子》;《易传》;损益[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3—0012—05在我国古代文化典藉中,《老子》与《易传》(《易大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道家和儒家的代表性文献,这两部典籍体现出各自旨趣迥异的价值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截然对立,实际上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可以相互沟通的思想和方法。
联系思想史的发展进程,也有助于加深这种认识,魏晋玄学中的“三玄”就包括《老子》、《庄子》、《周易》,所说《周易》自然不仅仅包括占筮文字组成的经文,还包括相传与孔子有关的传文,即《易传》。
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印证,至少在魏晋时期的玄学家那里,这三部典籍存在着相通的义理,至于典籍哲学思想如何呈现,与解读者有怎样的内在联系,都不可静止孤立地看待。
这类现象往往被理解为解释者融合典籍的努力和尝试。
实际上,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对地下新出土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老子》和《易传》尽管形成的具体历史时期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基本被认为是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作品。
虽然各自的篇目章节也有早晚的差异,如《易传》就已有学者作了分门别类的具体考察,但存在着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
论老子与易大传宇宙生成论的异同 陈恩林
论老子与易大传宇宙生成论的异同陈恩林论老子与易大传宇宙生成论的异同陈恩林《老子》与《易大传》从语言学上看有较大的差异,但究其思想本质,则是同一的。
《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论述。
《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易传》关于宇宙生成的论述。
但是,关于这段话,学术界多以为是《易传》讲八卦的产生与应用的,与宇宙发生论没有关系。
学术界的这一看法虽然有些道理,但却未免流于表面化。
因为,《易·系辞传》明言:“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下之道。
又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易》既然是摸拟天地变化的,所以它讲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过程,自然也是反映天地自然界发生及变化过程的。
三国虞翻注“太极生两仪”即云:“太极,太一也。
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
”[1]孔颖达《周易正义》也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吾师金景芳先生申论“太极为太一”之说,云:“太极也叫大一,是原始的一,整体的,混沌未分的一,而不是与二、三,等等相对的一。
《说文》,一字下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汉书·叙传》说:‘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礼记·礼运》说:‘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吕氏春秋·大乐》说:‘万物所生,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2]太极即为太一,是混沌未分之元气,两仪是元气造分的天地。
那么“太极生两仪”一段话,自然是讲宇宙生成了。
《老子》与《易大传》宇宙生成论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其一,《老子》认为宇宙生成于道,道是天下万物之始。
“道”是什么?《老子》曾用三章加以描述。
《老子》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003_老子_易传_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2容易消融;事物还微细时,容易打散。
他还说:“多易必多难”,所有这些思想虽然还不能说是已经认识到了质量互变规律,但可说明老子已接触到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出现朴素辩证法的萌芽。
同样,《易传》也有相似的论述。
例如《乾卦》,从初九的“潜龙勿用”,逐渐积累发展,由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到上九。
“亢龙有悔”量变到了最大限度,就要发生转化。
《象传》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传》则解释说:“潜龙勿用,下也”“飞龙在上,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从初的“阳在下”到“进无咎”,再到“上治”,这已经是由下而上,再上就是“亢龙”。
这时,要么就由“盈”向“虚”转化,要么就“穷则变”即向相反方向转化去了。
可见,《易传》通过卜卦的神秘主义,反映了与《老子》相类似的朴素辩证法萌芽,阐述了由于量的积累会引起质变的原理,也是一种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五,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老子》、《易传》都一样地认为是循环往复的。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之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在此,老子把事物的矛盾运动看成是循环往复的,没有上升和前进的趋势。
同样,《易传》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这里,《易传》与《老子》一样,把发展的整个过程看作无往不复的循环,把日月相推的变化看作寒往暑来岁岁如此,看不到质的飞跃。
把运动理解为永远在同一个圈子里旋转着,从而也就永远停留在同一地点上。
《老子》、《易传》作为我国的两大辩证法体系,它们之间也有迥然不同的观点,有差异。
以下集中论述《老子》、《易传》的不同点。
第一,《老子》,《易传》都有关于矛盾双方地位不平衡的思想,都猜测到了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有一个方面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支配作用;另一个方面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起着非支配作用。
《老子》与《易传》本体思想之比较
作者: 张洪波[1];朱洪[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4-29页
主题词: 《易传》;太极;《易经》;认识论;《周易》;辩证唯物主义;《老子》;《道德经》;天下母
摘要:《老子》和《易传》分别成书于春秋和战国,相隔两三百年之久。
它们对世界的本原、宇宙的成因、社会的发展,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因而形成为先秦两个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
但是它们在上述问题上,有同又有异。
如果把它们之异同作一比较,便不难看出哲学思想的时代特点及其发展的源流关系。
《易经》和《老子》的联系
《易经》和《老子》的联系《易经》——群经之首《易经》被人们称为群经之首,从何说起呢?首先是《易经》产生的年代,《易经》相传为人皇伏羲所作,成书之时距离文字的创造尚且不久,是中华文化的首部经书。
在文字上不通达、下难流转的年代。
伏羲参透自然全息的同时,以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为了解决文字流通的障碍,解决人们理解的困难,还配出了一种更直观的表达方法一一图象,就是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以图形的方式,形象地揭示了自然界由混沌无极到太极到阴阳、六气交合化生五行万物的全过程。
概括了万物产生、运作的规律。
《易经》配合先天八卦可以用来完整地解释人自形成以至终结的生命运作的全套模式。
它也是病理学的依据,后世中医学基础理论皆源于伏羲八卦,包括整体论、阴阳学说、精气神学说、六气学说、经络学说、五行脏象学说、五行运化、输布、归藏学说等,无一例外。
因而无论从时间上来讲、还是从其达成的成就来讲,《易经》都堪称是群经之首。
《道德经》——万经之王经后世的发展,特别是大禹治水时颁布的教化,蒙昧的民智逐渐开启,文字逐渐流通,人们有了更丰富的词汇和语言来表达身边的事物,和自己的思想理论。
这时候”人中之龙“老子应运而生,老子汲取了《易经》的营养,运用自己无上的智慧,结合当时更加发展的环境,实现了一次伟大超越。
《易经》将天地分为万事万象,把天地剥开了放在人们面前。
而老子把天地万象合而为一,抽象出一个总象,叫作“道”,将道的性状表述为“无极”。
《易经》里没有“道”这个概念,而至少从老子开始,“道”开始变得无比重要。
“道”这个字有多伟大?,一方面《道德经》是对《易经》太极八卦的深刻解读应用,而老子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从太极到无极,把人的思维从太极中超脱出来,立于无极重构了秩序体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是对天地宇宙的一次伟大超越,天地宇宙不再是终极真实,而是道的彰显。
中华文明拥有了无限和永恒。
在哲学的意义上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飞跃,这次超越之伟大,无论怎样赞叹都不为过。
《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
《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 何谓“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力量, 是这个民族文化传统孕育的 结果。
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 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
它是整个民族文化 的灵魂和升 华。
辜鸿铭先生说:“我所指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中国人赖以生存之物, 是本民族固有的心态,性情情操。
”而所谓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国文 化的基本精神, 是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为大多数人民所认同和追求、 对推动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张岱年先生认 为, 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概念, 即“(1) 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 那在《老子》与《周易》中所凝聚的一般的共同的民族精神又是什么呢?我 们先从两部典籍及其关系加以探讨。
《老子》 是春秋末年作品, 为老子所著。
《史 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 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生于西周乱世,任 周守藏之史是可以肯定的。
其博览商周典籍,读到《易经 》也在情理之中。
《周易》分《易经》与《易传》两个部分.“《易经》 乃殷周之际作品,约在公元前 11 世纪,为上古巫史文化的百科总汇,反映原始 社会晚期、奴隶社会早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易传》则不 同, 它是公元前 4—3 世纪的作品, 反映战国中后期新兴封建阶级的世界 观, 已形成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老子》与《易传》:中国诗学中意象论的哲学源起
《老子》与《易传》:中国诗学中意象论的哲学源起
郭潇
【期刊名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9)003
【摘要】《老子》与《易传》是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也是中国诗学中意象理论的哲学起点。
在意象营构的心理机制方面,《老子》崇尚返观内视的理性直观,《易传》强调外部"观取"的感性直观,而凡直观都关联审美想象。
在意象营构的
符号机制方面,两者都涉及了中国意象理论的基本命题,即"言""象""意"之间
的关系。
"大象"不为名言所订制,"辞"却是"易象"符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形成了辞象互动以尽意的局面。
而无论"言不尽意"抑或"言中事隐",两种"象"都具有"以少总多"的特征。
在"象"的价值论方面,两者有求"虚静"与尽
人事的分歧。
而两种"象"所蕴蓄的创造力,决定了中国诗学审美意象的精神内涵
与审美风格,即生机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郭潇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09
【相关文献】
1.《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2.“桑林”意象的源起及其在《诗经》中的反映
3.论老子万物和谐的文化理性和哲学意象--从“无”与“和”的逻辑关系推演开来
4.《老子》、《易传》及汉唐时期哲学家们的过程论和生成论思想
5.从《易传》和《老子》两大哲学体系看宋明理学的“理气之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老子》与《易大传》宇宙生成论的异同
论《老子》与《易大传》宇宙生成论的异同
陈恩林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00)005
【摘要】<老子>与<易大传>论宇宙生成名异而实同 . 其异有二:一是前者讲宇宙生成从道开始,后者从大一开始;二是两者表述不同.其同有三 : (1)都用数字表述宇宙生成;(2)都用阴阳对立表示天地万物对立;(3)<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与<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皆讲和气生物,精神一致.
【总页数】4页(P4-7)
【作者】陈恩林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古籍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1
【相关文献】
1.《太一生水》与《老子》宇宙生成论演变 [J], 李军;纪明
2.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典范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J], 金珍根
3.《老子》与《易传》宇宙生成论的陈地神话渊源 [J], 王剑
4.中国传统思想的西传——透过老子与孔子法译本分析其异同 [J], 张燕
5.评老子的宇宙生成论 [J], 莫晓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易传》和《老子》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
论《易传》和《老子》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
徐克谦
【期刊名称】《中国哲学史》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正> 《易传》和《老子》是我国先秦时两部思想丰富、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
这两部著作分属于儒、道两家,现代也有论者认为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有着根本的区别。
还有人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后来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
本文对此有不同看法。
下面试从《易传》和《老子》二书哲学的根本体系、基本思想方法和认识论观点,以及在一些具体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点等方面,来论述二者基本思想体系的一致。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徐克谦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1
【相关文献】
1.《易传》宇宙生成论的建构——《易传》天人合一哲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前提 [J], 刘玉建
2.《老子》《易传》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J], 黄燕
3.《老子》与《易传》:中国诗学中意象论的哲学源起 [J], 郭潇
4.《老子》与《易传》损益思想的异同及意义 [J], 陈战峰
5.老子政治哲学思想体系的考察——基于北大汉简《老子·上经》首章的校释 [J], 吴文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的思考。
化成天下。”两个观字,表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
《易传》的阴阳之道,从宇宙的实在性和规律性两个角度 用。《系辞上》说:“夫易何所为者也?开物成务,冒天下之
提出问题,即宇宙的存在是怎样的。《老子》的道则既要说明 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
宇宙的存在和本质,又要说明宇宙生成与创化。以后的道家 以断天下之疑。”《易传》认为易道是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
宇宙的本根、万物的本源,道的特点是空间之大和时间之久,
与道家的自然无为相对,《易传》主张天道有为。《易传》
它无所不在,无所不通,它无形无象,又贯彻在人和宇宙万物 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开物成务”的“人
之中。这是古人对宇宙起源、物质构造与运动、以及本原和 文化成”。《贲卦·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意义更清楚一些。河上公给这一段话作注:“ 道无形混沌而 人的精神状态来说,它表现为虚静,或称作“无欲”。“无名之
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寂者,无音声;瘳者,空无形;独立 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 章)。虚静无欲
者,无匹双;不改者,化有常。道能行天地,无所不入。”作为 成为道家养生的重要概念。
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 思其次也。”(孟子、尽心)。《中庸》大力发展“中”的理论,把
以为用。”(ll 章)这里举造车、制造陶器和建房子为例,说明 “中”是作为儒家天道和人性哲学的核心。《易传》的“中”是 事物是有无的结合,而更有用的器物的空间之“无”。这种有 运动变化的平衡。“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
《老子》的道从宇宙的本根或起源讨论起:“道可道,非常 道;名 可 名,非 常 名。 无,名 天 地 之 始;有,名 万 物 之 母。”( 1 章)。王弼注“: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作为宇宙本源 的道是什么状态,它如何生成天地万物,《老子》作了深入的
" 收稿日期:2002-12-30 作者简介:赵载光(1948-),男,湖南衡东人,湘潭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派把数作为宇宙的本源,提出一、 证。“乾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卦·文言》)。
二、三是宇宙万物之母。黑格尔说:“每一事物都是一:有、单 《易传》认为天道是利于生命、利于人类的,因而也是“仁”。
纯者。二:殊异性、杂多性。三:二者的统一。如果我们从它 “显诸仁,藏诸用,鼓铸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系辞下》)。
太极从存在和运动的角度说明宇宙本原,易道从本质与 规律的角度说明宇宙本原。万物都有内在的对立充一的阴 阳二性,是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宇宙自然的内在本质。太极 与易道是统一的,存在与本质是合一的。太极是道之体,阴 阳是道之用。《易传》以太极之道为基础,展开它的“推天道 以明人事”的哲学体系,以阴阳、刚柔、时位等概念说明宇宙 自然的运动变化,同时也说明人事的变化。
无始无终是《老子》对道体的描述,那么从无到有,有无贯通 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
则表现了道之用。
于命。”易的卦象和哲学体系,是人的能动的认识与创造的结
《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 章)。这是 果。天道与人能的关系是“: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
从宇宙生成的角度说的。生成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 百姓与能。”(《系辞下》)。人能即是主动性与创造性,它与天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正式提出了宇宙“本根”的概念。 道和仁义之道来代表各自的特征。人始终是与天地相参、与
“在太极之先”,显然是引用《易传》的“太极”概念,也说明他 自然交相作用的能动的主体。《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
的道要比太极更深一个层次。如果说无形无象、无边无际、 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
拿掉了这个统一,我们便毁了它。”[l]它与《老子》的一、二、三 这种天道之仁成为儒家道德哲学的宇宙论的根据。
有相似的一面,但一个是从内在本质讲阴阳对立统一,一个
《老子》则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5 章)。据
是从外在形式讲对立统一。与《易传》相比,太极相当于《老 《庄子·天运》解释:结刍(草)为狗是进行祭祀用的,祭祀完了
论上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互相补充的一面。他们共同建构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总体格局。
关键词:太极;道;有为、无为“、时中”“;反者道之有动”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 2004)02-0043-04
《周易》是儒家阐述天道哲学的经典,庄子说“易以道阴 阳”,其系统 阐 述 阴 阳 哲 学 的 是 成 书 于 春 秋 战 国 时 代 的《 易 传》。《老子》是道家的开山之作,它的宇宙生成论和自然天 道观,奠定了道家哲学的方向。将《易传》与《老子》的天道哲 学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它们既有中国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 不同的特点:既有明显差异,却又互相补充。
它从一开始:一分为阴阳两种力量,是一生二;这两种力量又 创生万物“,天地之大德曰生”,每时每刻都在生生不息。“云
互相统一“,冲气以为和”。和已经不是原来的一,它与阴阳 行雨 施,品 物 流 行 …… 首 出 庶 物,万 国 咸 宁。”(《乾 卦·彖
之分相对,所以称为三;在阴阳的对立统一中,万物产生了。 辞》)。天道是万物产生的原动力,因而也是人类生存的保
两种互补的天道观 " ———《易传》与《老子》比较
赵载光
(湘潭大学 哲学学院,湖南 湘潭 411道的差异,前者以阴阳为基本范畴阐述宇宙的本源与存在样式,后者以有无为
基本范畴说明宇宙的生成与规律。易道的有为与《老子》的无为,易道的“时中”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在方法
44
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淮南子 叫做中位,指二、五的爻位;时指时间、时机。《系辞下》说:
·原道训》引这一段话改为“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无”是实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际的存在样式,它与“有”交融在一起。有人把道家的无与现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它反映出来
虚静为本而顺万物之自然,这种方法在对待自然与处理社会 确的策略。
人事时 同 样 适 用。《老 子》说:“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行 不 言 之
从宇宙层面说“,无”是“有无相生”的物理世界的组成部
教,万和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 分。《老子》强调虚无在世界存在中的功用:“天下之至柔,驰
极而太极”,就是对道家的宇宙生成论的一种吸收。
德。”“所谓以无为德”即《老子》说的“上德不德,……上德无
二、天道有为与自然无为
为而无以为。”(38 章)。王弼注:“不求而行,不为而成,故虽 然有德而无德名。”以道的无为引伸到人的社会政治管理的
《老子》的道贯通有无,其特点是自然无为,其方法是以 无为,应该顺自然而少干预,在适当的条件下不失为一种正
学。《老子》在自然哲学方面的探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 下化成。”(《恒卦、彖辞》)。这个恒久的规律就是中道。“大
2004 年 3 月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VOI. 33 NO. 2
第 33 卷 第 2 期
JOurnaI Of SOciaI Science Of Hunan NOrmaI University
Mar. ,2004
!!!!!!!!!!!!!!!!!!!!!!!!!!!!!!!!!!!!!!!!!!!!!!!!!!!!!!!!!!!!!!!
子》讲的“一”,太极有不有生成《,易传》没有探讨。《老子》的 也就任意废弃了,生死荣辱,各听其自然。《老子》的道是万
道则还要追寻“一”之前的状态。从宇宙起源的自然科学角 物本原,但并不关系人与万物生存状况的道德善恶,它只是
度看,这种追寻是必要的。宋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讲“无 自在的自然。刘劭《人物志》说:“《老子》以虚为道,以无为
阳阴观念来自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特别是对天气和气候
的观察,在西周时代的《尚书》和《诗经》中已经出现了阴阳的 名词。最早把阴阳二字结合使用的是《诗·大雅·公刘》:“笃 公刘,既薄既长,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中写周 族的祖先公刘登上山岗、观察阴阳,规划土地的情形。毛传: “既景乃岗:考于日影,参之高岗。”朱熹注:“阴阳谓寒暖向背 之宜也。”山 南 为 阳、山 北 为 阴,阴 阳 本 来 是 讲 寒 暖 向 背 的。 古人认为寒暖变化是气的变化,于是有了阳气、阴气的概念。 《左传》昭公元年医和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 为五声,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阴阳是气,它逐步演变为各 种气的总代表,成为中国传统宇宙论的基本概念。《国语·周 语》载周幽王时伯阳甫论地震,用“阴迫而阳不能蒸”来解释 地震的形成,说明阴阳思想在西周末年已经理论化了。《易 传》以阴阳为基本范畴阐述太极之道,构建了中国古代自然 哲学元气阴阳论的基本框架。
沿着这种思路发展。《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 理”、“近 取 诸 身,远 取 诸 物”产 生 出 来 的,是 人 类“崇 德 广
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 业”———创造文明的工具理论。
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易传》把道分为天道、地道与人道,以阴阳之道,刚柔之
生三,三生万物。”(42 章)。《淮南子·天文训》发挥这一段的 道的有为是一致的。
观念“: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
天道的有为表现在天的运行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本源, 不息。”(《乾卦·象辞》)。在这种运行不息中,天地在不断地
一、 “太极”之道与《老子》之道
《易传·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太极就是易道,是 阴阳爻变的发端,从太极到阴阳八卦的展开过程,象征宇宙 本原到现象世界的展开过程“: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 道。”易道的基本特性是由阴阳的对立统一来界定的:“一阴 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与太极是一物 两体的关系,太极的统一中包含着阴阳的对立。后来宋儒周 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 一静,互为其根”,就是《易传》观念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