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油藏工程PPT
油藏工程课件第1章
(6)试采井试井计划
a 预期目的 b 试采井试井方案逻辑构思 c 试采计划
(7)试采对采气、净化和集输的要求
a b c d 试井仪器仪表 井场流程 试采装备 低渗井改造
(8)试采总结 (9)组织领导、队伍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0)生产测井、试井所需经费
二 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
钻井工程
油 田 开 发
地面工程 油藏工程 石油工程 采油工程
对象 钻井工程 采油工程 油藏工程 一口井 地层 一口井 油层 油藏
手段 钻机 钻杆 钻头 井口 管柱 布井 能量补充 生产压差 增产措施
产品 进尺 产量 速度
4 井口
井 1
集输站
3
2
地层
井底
油藏流体流动过程: (1)地层 井底:油藏工程 (2)井底 井口:采油工程 (3)井口 集输站:集输工程 (4)井: 钻井工程
探明储量:在详探完成后 计算的地质储量。它是编制 油气田开发方案及油田建设 投资决策的依据。
二 试采(p3)
(一) 定义
从试油获得工业油气流的井中,选出一 部分井,进行试验性的采油称为试采。
(二)目的
为了取得油井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各项 资料,确定油田的产油能力、压力变化和掌 握生产变化规律,为编制正式开采的开发方 案提供依据。
在第一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流后,开 发工作早期介入,使开发工作向勘探阶 段延伸,及时掌握情况,逐步加深认识 ,参与详探井部署,并按开发要求取好 资料,编制概念设计,对油藏进行初评 估,并对可能采取的开发方法及开发前 景进行预测,提出下一步详探、试采或 先导试验及录取资料的要求;在掌握了 一定数量的动、静态资料,并对油藏地 质条件和开采特征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 上,编制油藏开发设计方案。
油藏工程PPT课件
I II
III
I-上产阶段 II-高产稳产 阶段阶段 III-递减阶段 RD
第5页/共118页
2、统计规律 1)高产稳产期限限的经验预测法
取第二阶段的平均无因次速度:
VD=(0.8+1.0)/2=0.9(中值),则得第二
阶段的期限为:
• RD=0.5(下限),即R=0.5Re • RD=0.6(上限),即R=0.6Re
即:* 第二阶段结束时,大约采出可采储量的50~ 60%。
** 稳产期大约可采出可采储量的50%。 第6页/共118页
例: 已知地质储量N(如为4亿吨) 估算采收率Re (如30%) 计算可采储量(1.2亿吨) 估计稳产期内累产油量: (Np=0.5ReN=6000万吨) 按设计的稳产期的年产量估算稳产年限: (T=0.5Nr/Q年)
比,即高产、稳产阶段采油速度或年产油量愈高,第三阶段的递减率愈大。 • 与油田采收率成反比,即油田储集层及流体物性愈好,油田开采工艺技术效果愈好,
油田递减率就愈小。
第12页/共118页
下图说明上述情况:
Q
t
第13页/共118页
第二节 产量 递减分析
该方法仅适用于已进入递减 阶段且有较长递减历史的油气田 或油气井。
lnQ
直线的斜率
为递减率a
截距为lnQi t
第24页/共118页
递减周期概念:
设在某一时间T0时,油田产量正好降为初始产量的1/10,则递减周期T0满 足:
aT0=2.303 即: T0=2.303/a 半周期T1 (产量降为初始产量之半)满足:
T1=0.69315/a
第25页/共118页
• 求累积产油量Np: 积分结果为:
油藏工程2-1
0
低部位注水,高部位采油
第一节 一维不稳定驱替
分流量方程的简化形式:
不考虑毛管力时:
fw
w w o
(1
o
A
pc x
g
sin
)
qt
w (1 o A g sin )
w o
qt
不考虑重力时:
krw (Sw )
fw
w w o
(1 o A g sin )
qt
w w o
krw (Sw )
w
已知端面面积A,渗透率为K,流体粘度o、密度 o。
求解出口端面的含水率变化?
第一节 一维不稳定驱替
对于油相:qo
kkro A
o
po x
o g
sin
对于水相:qw
kkrw
w
A
pw x
wg
sin
qt qo qw
qw fw qt
qo (1 fw ) qt
令o
k kro
o
令w
k krw
第一节 一维不稳定驱替 第二节 重力分异情况下的驱替 第三节 底水锥进 第四节 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第五节 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可流动性 第六节 改善水驱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
第一节 一维不稳定驱替
一维不稳定驱替:
一维是简化情况,实际的地层渗流是二维或者三维的。
假设条件:
1)均质油层,油水两相流动,且运动方向相同。 2)岩石是水湿的——水驱油过程 3)岩石和流体不可压缩 4)驱替过程中保持垂向平衡,毛细管力与重力在瞬间达到
第二章 非混相驱替及注水开发指标概算
采油速度
– 年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 如大庆长垣N=40×108t,年产油量Np=5500×104t,则采
油藏课件-油藏工程
数值模拟法
总结词
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模拟油藏的开发过程,预测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详细描述
数值模拟法是油藏工程中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油藏 的开发过程,预测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油藏的开发效果,为制定合理 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发展趋势二:大数据技术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数据整合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油藏工程涉及的各种数 据,包括地质、工程、生产等方面的数据, 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为油藏工程决策提供 有力支持。
数据驱动的决策
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实现数据驱动的油藏 工程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发展趋势三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Part
04
油藏工程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油田的油藏描述
总结词
详尽的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详细描述
该案例对某油田的油藏进行了详尽的地质特征分析,包括储层结构、物性参数 、流体性质等,为后续的油藏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案例二:某油田的油藏模拟
总结词
基于数值模型的油藏动态预测
详细描述
该案例利用数值模型对某油田的 油藏动态进行了预测,包括油藏 的压力、温度、产量等,为油田 的开发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
Part
06
油藏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人工智能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 技术,对油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预 测分析,提高油藏工程决策的准确性 和效率。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油藏工程过程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VS
油藏课件-油藏工程
步骤:
历史拟合
动态预测
校正完善
第四章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油藏动态分析的三个阶段:
历史拟合:利用已生产的开发资料,再现油田已开发的历 程,寻找油田开发的规律;(排除干扰)
动态预测:将拟合建立的动态描述方法用于规划和预报以 后的生产,并对调整措施提供帮助;
校正和完善:将预测指标和实际生产资料进行对比,校正 和完善动态变化规律。(识别偶然因素的影响、纠正错误、 校正因不周而出现的偏差)
3 零维方程,将油藏看为整体,不考虑空间参数变化,不考 虑空间的渗流特征,可以视为一个点。
4 形式上与时间没有关系,但是部分参数有关,如水侵量。
第一节 物质平衡方法
油藏的类型及驱动类型 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 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 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
第一节 物质平衡方法
封闭弹性驱动 形成条件: 无边底水注水,无气顶,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油气田开发是一个不断认识并使 之符合实际的过程。
第四章 油藏动态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物质平衡方法 第二节 水驱特征曲线 第三节 产量递减规律 第四节 其它预测模型简介 第五节 水平井产能评价
第一节 物质平衡方法
物质平衡方程1953年由R.J.Schithuis首创,在油藏工 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mNBTi
Bg Bgi Bgi
N (Bo
Boi
)
NBTi
(1 m) 1 Swc
(C f
CwSwc )P We
Wi
F
F
F
FF
第一节 物质平衡方法
N (Bo
Boi ) N (Rsi
Rs )Bg
第四章中国地质大学油藏工程ppt课件
这种油藏具有广泛分布的边底水,原始 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油藏开采过程中, 驱油动力是边、底水的弹性膨胀力,以及油 藏的弹性膨胀力。
根据这种类型油藏的特征,知道其满足 以下条件
Pi Pb
Gi Wi o
mo
Rp Rs Rsi
BoBo i BoC iop
因物质平衡方程式的通式为:
N
N
N pB o
N pB o
B oC io pB o iC w 1 S w S w iC if p B o iC oC w 1 S w S w iC if p
N N p Bo
Ct
BoiCt p
2.未饱和油藏的天然弹性水压驱动
第四章 物质平衡法
把一个实际的油气藏简化为封闭的或不封闭的( 具天然水侵)储存油气的地下容器。
在该容器内,随着油气藏的开采,油气水的体 积变化服从质量守恒原理,依此原理所建立的方程 式称为物质平衡方程式。
由于物质平衡方程式本身并不考虑油气渗流的空 间变化,故又将它称为两相或三相的零维模型。
物质平衡法的主要功能
时,叫做饱和油藏.
在确定油藏饱和类型的前提下,根据油藏的原始边外 条件,即有无边、底水和气顶的存在,将油藏的天然 驱动类型划分如表4-1所示。
封闭型未饱和油藏——封闭型弹性驱动
未饱和油藏
不封闭型未饱和油藏——弹性水压驱动
无气顶、无边底水活动饱和油藏——溶解气驱动
饱和油藏
无气顶、有边底水活动饱和油藏——溶解气驱和天 然水驱综合驱动
=+
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在综合驱动条件下, 地层油的原始体积与原始气顶自由气体积之和 等于开发到某一时刻时剩余油体积与气顶气体 积和水的增加体积之和。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
油藏工程基础ppt课件contents •油藏工程概述•油藏地质基础•油藏流体性质与渗流规律•油藏开发方式与开采特征•油藏动态监测与资料分析•油藏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目录01油藏工程概述油藏工程定义与任务定义油藏工程是研究油藏(包括气藏)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和驱替机理,以及相应的工程调整措施,以求合理地提高开采速度和采收率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任务油藏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油藏(包括气藏和水驱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过程中的动态特征,确定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油田开发计划,进行油田动态监测,提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措施,预测油田开发趋势等。
油藏工程发展历程初始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以试井和油田动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渗流力学和油层物理为基础,形成了系统的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油藏工程实现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
油藏工程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油藏描述、渗流力学、试井分析、油田动态监测、油田开发方案设计与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等。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钻井、测井、试油试采等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手段进行研究。
同时,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地球科学、石油工程、化学工程等。
02油藏地质基础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包括海洋、湖泊、河流、风成等不同类型的沉积环境,每种环境都有其特定的沉积物来源、搬运方式、沉积作用和保存条件。
沉积相指在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或岩石特征的综合,包括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等。
常见的沉积相有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海滩相等。
沉积相与油气藏的关系不同沉积相带发育不同类型的储集层,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和类型。
例如,河流相砂体常发育在古河床和河漫滩,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储层特征与类型储层特征01包括物性特征(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学特征(如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如孔隙、裂缝)等。
油藏工程第一章 张凯(井网).ppt [兼容模式]
《油藏工程》第一章油藏工程设计基础v注水开发的背景临盘油田构造图辛34块油藏剖面图v问题弹性驱动油藏开采特征曲线一、油田注水时间与时机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曲线1.早期注水;;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曲线动;3.中期注水,力以上,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曲线3.中期注水;开采方式;二、油田注水方式1.边缘注水边外注水边上注水边内注水1.边缘注水1.边缘注水水采收率高。
1.边缘注水边外注水+点状注水边外注水+环状注水1.边缘注水环状注水2.切割注水2.切割注水2.切割注水3.面积注水3.面积注水3.面积注水3.面积注水1)正方形井网直线排状井网示意图生产井注水井大庆油田三厂直线排状井网示意图五点法井网示意图4-P1828注水井大庆嘛甸油田北西块井位图注水井大庆油田三厂反五点法井网示意图注水井大庆油田三厂反五点法井网示意图反九点井网示意图绥中36-1油田反九点井网示意图中一区Ng3-4层系Ng42水淹分布图(1982年6月)中一区Ng3-4层系Ng44水淹分布图(1982年6月)孤岛中一区井网部署图正九点井网示意图反方七点井网示意图方七点井网示意图注水井生产井2)三角形井网反七点井网示意图注水井大庆油田三厂某区块a. 四点法注水井网七点井网示意图35-1537-15交错排状井网示意图生产注水井萨北过渡带形井网:方形井网:。
油藏工程课件第5章
评估油田寿命和储
量
通过油藏工程的方法,评估油田 的寿命和储量,为油田的未来发 展提供决策依据。
05 油藏工程的未来发展
CHAPTER
油藏工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模型和信息技术,实现油藏的精准 描述和预测,提高油藏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智能化技术
借助传感器、远程监控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油藏的智能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油 藏工程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采收率提高阶段
总结词
提高采收率
VS
详细描述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采 收率,如改变采油方式、进行增产措施等 ,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油藏资源。
04 油藏工程的实践应用
CHAPTER
油藏工程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确定油藏类型和地质模型
通过油藏工程的方法,确定油藏的类型、地质构造、储层特征等, 建立油藏地质模型,为后续的油田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在勘探阶段的基础上,对油藏进行详 细的地质评价和工程评价,评估油藏 的潜力、可采储量和开发的经济效益。
开发设计阶段
总结词
制定开发方案
详细描述
根据评价阶段的结果,制定油藏的开发方案,包括开发方式、井网布置、采油工 艺选择等。
开发实施阶段
总结词
实施开发方案
详细描述
按照开发设计阶段的方案,进行钻井、采油、地面建设等作业,实现油藏的工业化开发。
油藏工程课件第5章
目录
CONTENTS
• 油藏工程概述 • 油藏工程的核心概念 • 油藏工程的开发阶段 • 油藏工程的实践应用 • 油藏工程的未来发展
01 油藏工程概述
CHAPTER
油藏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高等油藏工程 ppt课件
发生的各种变化从开发的角度进行评价、作出预测,并根据这种预测
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油气藏的采收率。
ppt课件
3
学习什么(续):
高
等 油
④ 油气田开发的特点
藏
工
程
(A) 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经历长期的由
:
实
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用
油
藏 工
(B) 油气田是流体的矿藏,凡是有联系的油藏矿体,必须
ppt课件
12
高
等
油 藏
第一节 地层天然气的物性参数计算
工
程
:
地层天然气主要是指干气气藏气体、凝析气藏气体和煤层
实 用
气气体,其高压物性参数包括天然气的偏差因子、压缩系数、
油
体积系数和粘度。
藏
工
程 与
一、天然气的偏差因子
动 态
1 拟临界压力ppc和拟临界温度 Tpc的计算
分
析 方
计算方法一:组分分析方法 公式(1-1)、 (1-2)、 (1-3)
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第一节地层天然气的物性参数计算二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就是指在恒温条件下随压力变化的单位体积变化量即tpvvc????????????1g????????????????????????????????????rprprrrprprprprpcgtftfztftftzppcc???21212pr21227
计
算
ppt课件
20
高 等
油 藏
第二节 地层原油的物性参数计算
工
程
: 实
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参数包括原油饱和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气举设计的一些新方法
(一)智能井气举技术
智能井是指在完井时安装了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设备,可在 地而对井下油气生产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远程控制,以达到优 化产能目的的井。气举举升技术中,设备/电子仪器的新进展包括一 个可缠绕和可回收的井下光纤温度剖面录井系统和一个井场与办公室 结合的智能优化气举操作系统。
1、光纤气举监测系统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斯伦贝谢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可缠绕式 回收光纤温度剖面录井系统。这个系统使操作者灵活的通过油管缠绕 光纤,在任意给定的时间内,记录油井的生产温度剖面,然后起出系 统。在系统安装中,可缠绕系统与相同的地面仪器连接使用,而且使 用一个地面光电总成,总成包括激光器和感应敏感的光学探测器。当 天然气通过井下气举阀膨胀时,依靠温度的变化来监测气举操作。操 作者通过系统在地面实时了解气举阀的工作,并了解油管漏失、封隔 器漏失以及一些不需要的井下连通情况。在临界操作条件下,温度剖 面录井系统在启动、卸载、气举系统优化等关键性作业中对整个生产 管柱和油井实施监测。
2、智能优化气举操作系统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eProductionSolution公司已经成功研制了井 场和办公室相结合的智能气举优化操作系统。在井场,气举操作系统控制 器可以提供整个24h的作业优化。依据美国煤气协会(AGA)标准第3款 的天然气流量计算和恒定注入控制,控制器可进行油井稳定的剖面测量。 对于确保适当的套管卸载和启动,内置的连续启动和关闭功能都是标准的。 依靠数据记录仪给现场操作者提供历史信息,而且利用软件在办公室分析 系统近期连续的信息。采样的频率是一个变量,可以通过用户键盘界面进 行设置。在井场,许多参数能够通过井场的多语言界面、笔记本电脑的人 机界面,或者通过主机软件远程设置。为了使产品广泛应用,控制器提供 8位模拟量和16位数字量的I/o端口。产品的办公室智能接口提供了实时了 解和掌握单井动态功能。油井历史的永久记录和实时信息,可使用户控制、 分析和设计气举井。这个软件根据对总气量的利用,能够对高产油井优先 配气;进行故障管理,给操作者提供故障清单,而不必进行过长时间查询。 对于处于严重低效井况的气举井,多种报警模式可以引起操作者注意。对 于油井分析,操作者能从变化的压力和PVT模型中选择。生产过程报告和 图表可提供目前及将来的预测分析。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010年6月
Hale Waihona Puke 气举采油气举采油是人工举升法的一种,它是通过向油套环空(或油管) 注 入高压气体,用以降低井筒液体的密度,在井底流动压力的作用下,将 液体排出井口。同时,注入气在井筒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气体 的膨胀功对液体也产生携带作用。因此,气举采油是油井停喷后用人工 方法使其恢复自喷的一种机械采油方式,亦可作为油井自喷生产的能量 补充。本文主要阐述了气举采油的特点、国内外的一些发展状况和气举 设计方法。 当地层供给的能量不足以把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时,油 井就停止自喷。为了使油井继续出油,需要人为地把气体(天然气)压入 井底,使原油喷出地面,这种采油方法称为气举采油。海上采油,探井, 斜井,含砂,气较多和含有腐蚀性成分因而不宜采用其它机械采油方式 的油井,都可采用气举采油。气举采油的优点是井口、井下设备较简单, 管理调节较方便。缺点是地面设备系统复杂,投资大,而且气体能量的 利用率较低。
一、气举采油在国内外的一些发展状况
1、气举采油在国内的一些发展状况
从 1982年开始比较大规模地研究气举采油。目前已形 成了以连续气举采油技术为核心,基本形成了本、邻井本井气 气举采油技术、柱塞气举采油技术、气举快速返排技术、气举 排水采气技术、气举诱喷技术、套管气助流举升技术、钢丝作 业技术、半闭式气举、小油管气举、反举气举管柱、投捞式气 举等工艺技术系列,工具更是配套齐全,可适应多种环境多种 规格套管作业的要求。气筒优化由单井优化向区块气举整体优 化转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得到重视,方案设计 更加精确合理;气举快速返排技术、单井监测技术、气举排砂 技术等技术有了新突破。随着气举采油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 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还需要进一步对气举管柱的优化设计模 型、气举阀及配套工具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以提高气 举生产的系统效率。
气举采油的特点
气举采油是人工举升法的一种,它是通过向油套环空(或油管) 注入高压 气体,用以降低井筒液体的密度,在井底流动压力的作用下,将液体排出井 口。同时,注入气在井筒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气体的膨胀功对液体 也产生携带作用。因此,气举采油是油井停喷后用人工方法使其恢复自喷的 一种机械采油方式,亦可作为油井自喷生产的能量补充。 气举采油具有以下特点:(1) 举升度高,举升深度可达3600m 以上。 (2) 产液量适应范围广,可适应不同产液量的油井。(3) 适用于斜井、 定向井。(4) 特别适用于高气油比井。(5) 适应于液体中有腐蚀介质的 井和出砂井。(6) 操作管理简单,改变工作制度灵活。(7) 一次性投资 高,主要是建压缩机站费用,但由于气举井的维护费用少,其综合生产成本 相对其他机械采油方式较低。(8) 必须有充足的气源,主要是天然气,注 氮气成本高。(9) 适用于一个油田或一个区块集中生产,不适宜分散开采。 (10) 安全性较其他采油方式差。 气举采油虽然具有上述特点,但由于 我国油田缺乏充足的气源,加上建设费用高,因此,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目前仅在中原、吐哈、塔里木等高气油比、油藏深的油田上使用。
2、气举采油在国外的一些发展状况
在气举采油技术方面,主要在气举优化设计软件、模型和气举井下 工具等方面发展较快。以美国图尔萨大学人工举升中心为代表研制的气 举优化设计软件,在设计上考虑了气举采油的全过程,并将多相流理论研 究、井筒内温度分布研究、套管压力不稳定性研究的多项新成果应用于 软件之中.使得模型更精确;而且界面更友好,便于气举设计和分析人 员使用。国外气举配套工具己基本形成系列,产品主要有气举阀、偏心 筒、封隔器、间歇气举装置、柱塞气举装置、洗井装置等.总体而言,国 外人工举升技术向着高效、节能、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