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换热设备

合集下载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复习资料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复习资料


表示由于存在湿交换而增大了换热量,其值大小直 接反映了表冷器上凝结水析出的多少。 5、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P177)及接触系数(P178)的含义? 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定义式 :ε1=
t1 t 2 t1 tw1
dQt i ib dQ c p (t tb )
t1 --处理前空气的干球温度,℃
9、冷却塔特性数及冷却数的含义 冷却塔特性数 N’
P208
冷却数 N 表示水温从 t1 降到 t2 所需要的特征数数值,它代表冷却 负荷的大小。
10、若某冷却塔足够高,其入塔空气干球温度为 20℃,湿球温度为 16℃,入塔水温为 60℃,液气比很小,则出塔水温为多少?若入塔 空气湿度增大,其他条件均不变,则出塔水温怎么变?(上升,下降 或不变)为什么?
η2=1- t 2 ts2
t1 ts1
7、喷淋室计算的主要原则
P200
(1)该喷淋室能达到的η1 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η1 (2)该喷淋室能达到的η2 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需要的η2 (3)该喷淋室喷出的水能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该等于空气失 去的(或得到)的热量。
8、冷却塔内热质交换的基本方程(用语言描述)有哪些? Merkel 焓差方程 水气热平衡方程 式(7-19) 式(7-22) P206 P207
同进入扩散管, 在扩散管的出口达到同一压力和温度后送给用户。 d、混合式冷凝器一般是用水与蒸汽直接接触的方法使蒸汽冷凝,最 后得到的是水与冷凝液的混合物,或循环使用,或就地排放。
2、湿式冷却塔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解:湿式冷却塔可分为: (1)开放式冷却塔(2)风筒式自然冷却塔 (3)鼓风逆流冷却塔(4)抽风逆流冷却塔、抽风横流冷却塔 a、开放式冷却塔是利用风力和空气的自然对流作用使空气进入冷却 塔, 其冷却效果要受到风力及风向的影响, 水的散失比其它形式的 冷却塔大。 b、 风筒式自然冷却塔中利用较大高度的风筒, 形成空气的自然对流作 用,使空气流过塔内与水接触进行传热,冷却效果较稳定。 c、鼓风逆流冷却塔中空气是以鼓风机送入的形式, 而抽风冷却塔中 空气是以抽风机吸入的形式,鼓风冷却塔和抽风冷却塔冷却效果 好,稳定可靠。 3、影响喷淋室热质交换的结构因素 P196 (1)喷嘴排数(2)喷嘴密度(3)喷嘴方向(4)排管间距(5)喷 嘴孔径(6)空气与水的初参数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2
2.流动充分发展段层流和湍流的判断 • 层流: Re 2300 • • 过渡区:
2300 Re 10000
旺盛湍流: 10000 Re
3
3. 热入口段和充分发展段的判断(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
(定壁温)充分发展段为层流或湍流的热入口段长度:
l / d 0.05 Re Pr
l / d 60
6 2
Pr f 3.54, , f 64.8 102 W /( m C ); 以t w 90C 查 w 314.9 106 kg /( m s )
Re f uf d 2 0.12 4 43.1655 10 6 0.556 10
M=0.0417kg/s,管长2.6m,空气进口温度
tf ’=30,管壁温度保持tw=250,试计算该换 热器的表面传热系数。(讨论)
32
第二节 流体横向绕流管束的换热
一、流体横向绕流单管(或柱)时的对 流换热计算
二、流体横向绕流管束的对流换热计算
33
一、流体横向绕流单管(或柱)流动时 的对流换热计算
24
Nu f
由管内流体的能量平衡可得
hA(tw t f ) qmc pf (t f tf )
1 2 h dL( t w t f ) d f u f c pf (t f tf ) 4
8596 20 10 3 (40
23
水被加热,取 m 0.4
Nu f 0.023 Re Pr
0.8 f
0.4 f 4 0.8 0.4
0.023 (4.97 10 ) (0.702)
h
287
f

主要内容本章介绍了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即导热、对流传热

主要内容本章介绍了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即导热、对流传热

t
Q qA 2rL dt 常数
dr
t
rQ
dt
dr
t1
r1 2rL
若为常数,则:
Q

t1 t ln r r1
--------可见温度分布 为对数关系
2L
0
t1 r1
r2Q Q t2 dr
薄壳衡b算法
§6.2.2一维稳态导热-----薄壳衡算法
Q t1 t2 ln r2 r1
恒压比热Cp: 恒压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需(放
出)的热量,KJ/Kg.℃。取平均温度下的数值计算。 有相变时(蒸汽冷凝、液体沸腾)
相变热Q=qmr r:汽化潜热,KJ/Kg。 如热流体是饱和蒸汽,在换热器中冷凝后,冷凝液温度
T2低于饱和温度T1。 则 Q=qm1[r+Cp1(T1-T2)]=qm2Cp2(t2-t1)
t1 t2
r2 r1
2L 2L r2 r1 ln r2 r1 t
令rm

r2 r1 ln r2 r1
--------对数平均半径
当 r2 2 时,可用算术平均代替
r1
于是Q t1 t2 t1 t2
b
b
2Lrm Am
对照:平壁:Q

t1 t2
①对流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定律、传热速率方程; ②管内强制湍流流动时表面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及影 响因素; ③总传热速率方程以及传热过程的计算。
6.1 概述
一、传热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传热即热的传递(以温度差为推动力的能量传递现象)根据
热力学第二定律,凡是有温度差的存在就必然有热的传递,因 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领域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传递过程。许多 单元操作,如蒸发、精馏、干燥、结晶、冷冻、吸收和萃取等, 无不直接或间接与传热有关。

第六章 无相变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

第六章 无相变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式

当流体与壁面之间存在较大温差时,希德和泰 特建议采下列公式: Nuf=0.027Ref0.8Prf1/3(μf/μw)0.14 (6-2) 该式适用于Ref>104,Prf=0.7~16700, L/D>50,直管。式中除μw取壁温下tw的动力 粘度外,其它物性均取流体平均温度tf下的。 定型尺寸取管内径D,特征速度为V。
一、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 所谓大空间是指换热面附近的流体的流 动没有受到紧挨着的其他换热表面的干 扰。暖气片散热便是典型的大空间自然 对流换热。
对于各种气体和液体,各种形状的换热面,在大 空间自然对流换热时,麦阿当姆推荐用下列准则 方程式来计算平均放热系数 Num=C(GrPr)mn (6-13) 式中,定性温度采用流体与壁面的平均温度tm=(tf +tw)/2,定型尺寸以及系数C和指数n的取得,可 根据换热表面的形状,位置及(Gr· m的数值范 Pr) 围由表6-6查取。 自然对流的流态是由瑞(雷)利数Ra=Gr· Pr判断。
最大流速判断
顺排:v f s1 z v1 ( s1 D ) z vmax s1 v1 v f s1 D 2 v 2 ( s2 D ) z 当2( s2 D ) s1 D 当2( s2 D ) s1 D vmax vmax s1 vf s1 D s1 vf 2( s2 D )
c
0.989 0.911 0.683 0.193 0.027
n
0.330 0.385 0.466 0.618 0.805
表6-2 横掠单圆管时准则方程式中c和n值
上面介绍的经验公式(6-11),是对流体的 流动方向与管道轴线相垂直,即冲击角φ =90 °的情况而言的。若φ <90°(见图6-4),则 流体流过圆管时,如围绕椭圆管一样,将使旋涡 区域缩小,而且正对来流的冲击减弱,这些都会 促使平均换热系数α 降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根据式(6-11)算出的α 值,还应乘以斜冲校正系 数ε φ ,ε φ 的值可由图6-5查出。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6章热交换过程与制冷设备
在蛇形传热管两侧焊有钢丝Ф1.4-Ф1.6mm, 丝间距一般为4-10mm,传热管采用Ф4-Ф6mm复合钢管 (管外镀铜,又称帮迪管); ✓ 传热系数较低,可达9-16 W/(m2.K)。
(2)强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1-肋片 2-传热管 3-上封板 4-左端板 5-进气集管 6-弯头 7-出液集管 8-下封板 9-前封板 10-通风机 11-装配螺钉
金属消耗量大,对水垢清洗不方便; ✓ 一般用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
套管式冷凝器
6.1.1 冷凝器
2.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 用空气作冷却介质,制冷剂在管内冷凝,
空气在管外流动吸收管内制冷剂放出的热量; ✓ 由于空气的换热系数较小,管外(空气侧)
常设置肋片,以强化管外换热; ✓ 按空气流动方式的不同,分为:
6.1.1 冷凝器
3. 蒸发式冷凝器
6.1.1 冷凝器
3. 蒸发式冷凝器
✓优点:(1)用水量少; (2)结构紧凑,可安装在屋顶上,节省
占地面积。蒸发式冷凝器的耗水量少,特别 适合用于缺水和气候干燥的地区。 通常安装在制冷机房的屋顶上。 ✓缺点:冷却水不断循环使用,水垢层增长较快,
需要使用经过软化处理的水。
(1)冷却液体介质的干式蒸发器
(2)冷却空气的干式蒸发器
✓ 按空气的运动状态分为; 冷却自由运动空气的蒸发器; 冷却强制流动空气的蒸发器。
自然对流式冷却空气的蒸发器(排管)
✓ 根据其安装的位置分为: 墙排管、顶排管、搁架式排管等多种形式;
✓ 从构造形式上可分为: 立式、卧式和盘管式等类型。
强制对流式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单位面积换热量2300-2600W/m2。
2. 干式蒸发器
✓ 是一种制冷剂液体在传热管内能够完全汽化的 蒸发器。

第六章___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解读

第六章___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解读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
不同点:
LMTD法:逆流×温差修正系数(有利于流动形式 的改进;但对数计算较麻烦)
ε-NTU法:K已知时求解方便。
6.5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
1.表冷器处理空气时发生的热质交换的特点
等湿冷却过程或干冷过程(干工况) 减湿冷却过程或湿冷过程(湿工况)
总热交换量:
(逆流)
1 f (NTU ,Cr , 流动形式 ) f (Vy , w, )
表冷器的接触系数
只考虑空气的状态变化
或 因为-Gdi=hm(i-i3)dA 和hm=hw/cp
如果将G=AyVyρ代入上式,则:
肋通系数
代入上式
即ε2=f(Vy,N)
结论:增加排数和降低迎面风速都能增加表冷器 的接触系数。
第六章 间壁式热质交 换设备的热工计算
热质交换设备
在暖通空调等许多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在 系统和它的周围环境之间或在同一系统的不同 部分之间传递热量和质量。
这种以在两种流体之间传递热量和质量为基本 目的的设备称为热质交换设备。
在设备中,有时仅有热量传递,有时热量传递 与质量传递同时发生。
表冷器热工计算的主要原则
该冷却器能达到的ε1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需 要的ε1;
该冷却器能达到的ε2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需 要的ε2;
该冷却器能吸收的热量应该等于空气放出的热 量。
表冷器热工计算的主要原则
定义式
计算式
空气处理需要的 冷却器能达到的 实际影响因素
表冷器的设计计算步骤 【例5-1】
G2c2

G1c1 ,

G2c2 (t2'' G2c2 (t1'
t2' ) t2' )

对流换热——第六章

对流换热——第六章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及准则关联式第一节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本章重点:准确掌握准则方程式的适用条件和定性温度、定型尺寸的确定。

1-1 一般分析),,,,,,,,(l c t t u f h p f w μαρλ=流体受迫在管内对流换热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① 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② 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③ 物性场的不均匀性,④ 管子的几何特征。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1.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主要特征是,流动存在着两个明显的流动区段,即流动进口(或发展)段和流动充分发展段,如图所示。

(1)从管子进口到边界层汇合处的这段管长内的流动称为管内流动进口段。

(2)进入定型流动的区域称为流动充分发展段。

在流动充分发展段,流体的径向速度分量v 为零,且轴向速度u 不再沿轴向变化,即:0=∂∂xu, 0=v 2.管内的流态(1)如果边界层在管中心处汇合时流体流动仍然保持层流,那么进入充分发展区后也就继续保持层流流动状态,从而构成流体管内层流流动过程。

2300Re <用νdu m =Re 判断流态, 式中 m u 为管内流体的截面平均流速, d 为管子的内直径,ν 为流体的运动黏度。

(2)如果边界层在管中心处汇合时流体已经从层流流动完全转变为紊流流动,那么进入充分发展区后就会维持紊流流动状态,从而构成流体管内紊流流动过程。

410Re >(3)如果边界层汇合时正处于流动从层流向紊流过渡的区域,那么其后的流动就会是过渡性的不稳定的流动,称为流体管内过渡流动过程。

410Re 2300<<3.热进口段和热充分发展段当流体温度和管壁温度不同时,在管子的进口区域同时也有热边界层在发展,随着流体向管内深入,热边界层最后也会在管中心汇合,从而进入热充分发展的流动换热区域,在热边界层汇合之前也就必然存在热进口区段。

随着流动从层流变为紊流, 热边界层亦有层流和紊流热边界层之分。

热充分发展段的特征对常物性流体,在常热流和常壁温边界条件下,热充分发展段的特征是:)(1x f t f =及)(2x f t w =与管内任意点的温度),(r x f t =组成的无量纲温度⎪⎪⎭⎫⎝⎛--x f x w w t t t t ,,x ,随管长保持不变,即:0,,x ,=⎪⎪⎭⎫ ⎝⎛--∂∂x f x w w t t t t x 式中,t —管内任意点的温度,),(r x f t = ⇒xf x w w t t tt ,,x ,--仅是r 的函数。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第六章换热器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第六章换热器

6.2.4管壳式换热器的振动与防止 (1)流体诱导振动的危害 ①管束因碰撞、摩擦变薄二破坏 ②管子产生交变应力发生疲劳破坏 ③管束与管板接触处发生泄露 ④产生噪声 ⑤壳程压力降低 (2)原因: ①旋涡脱落 ②弹性挠动 ③湍流喘振 ④声振动 ⑤射流转换
(3)防振措施:
①改变流速 ②改变管子固有频率 ③增设消声板 ④抑制周期性漩涡 ⑤设置防冲板和导流筒
第六章
6 .1 换热设备分类机特点
换热设备
பைடு நூலகம்
①直接接触式(混合式):效率高、结构简单,不允许两种介质发生反应 ②蓄热式:适合气—气热交换 ③间壁式 ④中间载体换热式
6.2 间壁式换热器 6.2.1 管式换热器
(1)蛇管式换热器
①沉浸式:结构简单、管内可以承受较大流体压力;传热效率低,常用 高压流体冷却和反应器冷却 ②喷淋式:管外传热系数较大,便于检修;体积大、冷却水用量大、喷淋效果不佳 (2)套管式:适用于高温、高压、小流量和传热不大的场所 (3)管壳式:结构坚固、可靠性高、适应性广、易于制造、处理能力大 (4)缠绕式:同时处理多种介质、小温差时需要传递较大热量 6.2.2板式换热器
(1)螺旋板式:适合液—液、气—液,对高粘度流体、含固体悬浮液尤为合适 (2)板式: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可精确控温,密封性差、耐压低、不耐高温 (3)板翅式 (4)板壳式 (5)伞板式
6.2.3管壳式换热器 (1)分类 ①固定管板式:壳侧介质清洁且不易结垢,管、壳温差不大 ②浮头式:适用于壳体与管束温差较大或壳侧介质易于结垢 ③U型管式 ④填料函式 ⑤釜式重沸器 (2)结构:前端管箱、壳体和后端结构 ①换热管 a、结构与形式:除光管外还有各种强化管 b、 尺寸:采用小管径,单位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 c 、排列方式:正三角、转角三角、正方形、转角正方形 ②管板 :热应力往往是导致管板共和换热管连接处发生破坏的原因, 因此在保证强度条件下应尽量减薄管板厚度 ③管板和管束的连接:强度焊、强度胀、胀焊并用 (3)管板设计 管板应力调整:①增加厚度 ②降低壳体轴向刚度

第六章换热设备

第六章换热设备

提出问题
• 什么是换热设备? • 作用及应用场合? • 换热设备的类型? • 各种换热设备的特点? • 如何设计及选用? • 未来发展?
6.1 概述 6.1.1 换热设备的应用
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称为换热设备
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原 子能、制药、机械等。 在化工厂中,换热设备投资占10%-40%。
管板结构
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管板厚度。
薄管板是指相对采用标准、规范(如GB151《管壳 式换热器》、美国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标准TEMA) 计算所得的管板厚度要薄的多的管板,一般厚度为820mm。
目前薄管板主要有平面形、椭圆形、蝶形、球形、 挠性薄管板等形式,最为常用的是平面形薄管板。
6.2 管壳式换热器 6.2.2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
胀焊并用主要用于密封性能要求较高;承受振动和疲 劳载荷;有缝隙腐蚀;需要用复合管板等的场合。
6.2 管壳式换热器 6.2.2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
壳程主要由壳体、折流板或折流杆、支承板、纵向隔板、拉杆、 防冲挡板、防短路结构等元件组成。 壳体
壳体一般是一个圆筒,在壳壁上焊有接管。
折流板
设置折流板的目的是未了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增加 湍动程度,并使壳程流体垂直冲刷管束,以改善传热,增 大壳程流体传热系数,同时减少结垢。在卧式换热器中, 折流板还起支撑管束的作用。
6.2 管壳式换热器 6.2.4 膨胀节设计
1. 膨胀节的作用
降低由于管束和壳体间热膨胀差所引起的管 板应力、换热管与壳体上的轴向应力以及管板与 换热管间的拉脱力。起到补偿轴向变形的作用。
2. 是否设置膨胀节的判断
根据设计条件、换热器各元件的实际应力状况, 判断是否需要膨胀节。

化工过程设备设计教学课件:第六章6.1换热设备

化工过程设备设计教学课件:第六章6.1换热设备
换热设备
《过程设备设计》
目录
6.1 换热设备 2 换热设备的分类及其特点 6.3 传热强化技术
6.1.1 换热设备的作用
换热设备: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一 种流体一种固体间、固体粒子间或者热接触且具有不同温度 的同一种流体间)热量(或焓)传递的通用设备。 应用广泛:在炼油、化工装置中,换热设备约占全部工艺设 备数量的20%~40%,占总投资的30%~40%。 低碳经济要求换热器效率越来越高,以利于保护地球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6.1.2 换热设备分类
按作用原理 或传热方式
直接接触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 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热管)
谢谢观赏
《过程设备设计》

第6章 换热设备

第6章 换热设备

第6章 换热设备§6-1 概述一、换热设备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换热设备的设计内容 (1)工艺尺寸的设计和计算 (2)零部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2、换热设备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满足化工工艺要求(工艺过程所要求的温度、压力、流量、传热量等) (2)流体流动阻力小,压力降小,传热效率高 (3)安全可靠(4)便于安装、操作和维修 (5)经济合理二、换热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1)混合式换热器 (2)蓄热式换热器 (3)间壁式换热器 * (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石墨换热器其它型式换热器伞板式板壳式板翅式螺旋板式板式板面式换热器缠绕管式管壳式套管式蛇管式管式换热器§6-2 管壳式换热器一、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管束、管箱等结构组成,根据其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时刚性结构,如不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另一类是具有温差补偿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如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等。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优点:(1)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2)与其它类型换热器相比,在相同壳体直径下,排管数目最多(3)管内便于清洗●缺点:(1)壳程不能用机械方法清洗,应走清洁流体(2)不设膨胀节时,管、壳程可能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2、浮头式换热器●优点:(1)壳体和管束热变形自由,不产生热应力(2)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壳程的检修和清洗●缺点:(1)结构复杂,造价高。

(2)为使一端管板浮动,需增加一个浮头盖及相关连接件以保证壳程密封,操作时,如果浮头盖连接处泄漏将无法发现,所以应严格保证其密封性能(3)为使浮头管板和管束检修时能够一起抽出,在管束外缘与壳壁之间形成宽度为16~22mm的环隙,这样不仅减少了排管数目,而且增加了旁路流路,降低了换热器的热效率。

第六章换热设备

第六章换热设备

第六章换热设备换热器或称热交换器,是石油、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化工设备之一。

它在石油、化工厂建设总投资中约占20%,在全厂化工设备总重量中约占40%。

第一节换热设备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换热设备的分类将一温度较高的热流体的热量传给另一温度较低的冷流体的设备叫换热设备。

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通过热量的交换,使一种流体降温而另一种流体升温。

以满足各自的需要,例如在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中,冷的原料油及冷氢经高压换热器,从反响流出物及热高分气体中获得热量而升高温度送入反响器,热的反响流出物和热高分气体冷却进入下一工序,这样就充分回收了热量。

炼油厂换热设备的形式很多,按用途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和重沸器。

主要用于加热物料的叫加热器;用水等冷却剂来冷却物料的那么叫冷却器,象分馏塔的馏出线冷却器等;热的流体是气态,经过换热后被冷凝成为液态的称为冷凝器,如分馏塔塔顶汽油冷凝器等;一种液体被加热而蒸发成为气态的叫重沸器(再沸器)或汽化器。

按换热设备的结构可分为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由管子外表构成,即冷热流体之间以管壁做间壁,如管壳式、套管式、翅管式等。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由板面构成,即冷热流体之间以板做间壁,如螺旋板式、平板式等。

换热设备的常用材料主要是钢材,其次是铝、铜等。

也有一些是用非金属材料制造的换热设备,如石墨、聚四氟乙烯等,它们大多具有耐高、低温及耐腐蚀等特殊性能。

2、热设备的工作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送给低温物体称为传热。

传热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在换热设备中主要是以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进行换热的,如图6.1所示,热流体(温度t1)先以对流传热方式将热量Q(kJ/h)传给管(板)壁的一侧(温度为t2),再以传导传热方式将热量传过管(板)壁(温度由t2变成t3),最后管(板)壁另一侧又将热量以对流传热方式传给了冷流体(温度为t4)。

对于稳定传热过程,上述的传换过程可表示为:Q=K·F·(及F(t1一t4)式中Q---热负荷,换热器每单位小时传递的热量,kcal/h;F---传热外表积,m3;K---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表示冷热流体温差为1℃,单位小时内穿过1m2的管(板)壁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器)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器)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
它是最近十余年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腐 蚀的换热器。
主要的结构形式:管壳式和沉浸式两种。 优点:聚四氟乙烯耐腐蚀、不生锈、能制成小
口径薄壁软管,因而可使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 耐腐蚀等。 缺点:是机械强度和导热性能较差,故使用温 度一般不超过150˚C ,使用压力不超过l.5MPa .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器) 1. 简介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 器)
作用: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使热量由高温流体传递给低 温流体。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器)
地位:在炼油厂,用于换热设 备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35% ~40%,在化工厂约占总费用 的10%~20%。
应用
换 热 设 备 是 石 油 、 化 工 生 产 中普遍应用的典型的工艺设 备,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单 元操作设备之一,其它如动 力、原子能、冶金、食品、 交通、家电等工业部门也有 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在石油化工生产 中换热设备的应用最为广 泛。
发展趋势
(1)需求量大:近三十年 来,由于对节约能源和环 境保护的重视,换热设备 的需求量随之增大,换热 技术亦获得迅速发展。
发展趋势
(2)种类繁多:随着石油 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换 热设各种类繁多,而且新 型结构也不断出现。
发展趋势
(3)随着石油、化工装置 的大型化,换热设备正朝 着强化传热、高效紧凑、 降低热阻以及防止流体诱 导振动等方向发展。
管壳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的换热设备。
管壳式换热器图
缠绕管式换热器
板面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 板壳式换热器 伞板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特点:结构紧凑、传热面积为管壳式换 热器的2~3倍,传热效率比管壳式换热 器高50~100%,制造简单,流体单通道 螺旋流动,由自刷作用,不易结垢,可 呈全逆流流动,传热温差小。

6第六章 间壁式换热设备(定稿)

6第六章  间壁式换热设备(定稿)

第六章间壁式换热设备学习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换热设备结构、原理。

②熟悉的热交换方式。

③熟悉换热器特点。

换热设备是进行各种热量交换的设备,通常称做热交换器或简称换热器。

在制药生产中,许多过程都与热量传递有关。

例如,生产药品过程中的磺化、硝化、卤化、缩合等许多化学反应,均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按所希望的反应方向进行,并减少或避免不良的副反应;在反应器的夹套或蛇管中,通入蒸汽或冷水,进行热量的输入或取出;对原料提纯或反应后产物的分离、精制的各种操作。

如蒸发、结晶、干燥、蒸馏、冷冻等,也都离不开热量的输入或取出;此外,生产中的加热炉、设备和各种管路,常包以绝热层,来防止热量的损失或导入,也都属于热量传递问题。

由于使用条件的不同,换热设备有多种形式与结构。

如根据换热目的不同,换热设备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和再沸器。

若按冷、热流体传热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称混合换热器,冷热流体在器内直接接触传热)、间壁式换热器(冷热流体被换热器器壁隔开传热)和蓄热式换热器(热流体和冷流体交替进入同一换热器进行传热,制药上应用极少)。

制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换热设备是间壁式换热器,按换热面的形状的不同,可分为管式换热器(换热面为管状的)和板式换热器(换热面为板状的)。

一般板式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及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大得多,故又被称做高效换热器。

第一节管壳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通常有蛇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

一、蛇管换热器蛇管换热器是最早出现的换热器,(如图6-1)为几种常见的蛇管形状。

它又可分为沉浸式和喷淋式两种。

图6-1 常见的蛇管形状1.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蛇管多用金属管按容器形状或生产要求弯绕成各种形状,沉浸在容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内、外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

优点:①结构简单。

②操作方便。

③材料面广。

④价格低廉。

缺点:①传热系数小。

②所占体积大。

2. 喷淋式蛇管换热器:图6-2 喷淋式换热器(如图6-2所示)冷却水由位于上方的管子向下均匀喷出,淋在竖直固定的蛇管的外壁上,与管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

第六章换热设备

第六章换热设备

第六章换热设备第六章换热设备第一节概述一换热设备在炼油生产中的应用在炼油、化工生产中,绝大多数的工艺过程都有加热、冷却和冷凝的过程,这些过程总称为传热过程。

传热过程的进行需要通过一定的设备来完成,这些使传热过程得以实现的设备称之为换热设备。

据统计,在炼油厂中换热设备的投资占全部工艺设备总投资的35~40%,因为绝大部分的化学反应或传质传热过程都与热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如反应过程中,有的要放热,有的要吸热,要维持反应的连续进行,就必须排除多余的热量或补充反应所需的热量;工艺过程中某些废热和余热也需要加以回收利用,以降低成本。

另外,生产所得的油品或化工产品,需要将其冷却或冷凝,以便储存和运输。

以上这些与热量有关的过程都需要使用换热设备。

使用换热设备是为了达到加热或冷却的目的,如果将那些需要加热的液体与需要冷却的液体,经过换热设备相互换热,既可回收热量,又可降低冷却水的消耗。

综上所述,换热设备是炼油、化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换热设备在动力、原子能、冶金及仪器等其他工业部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换热设备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换热器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进行热量交换,使一种流体降温另一种流体升温,以满足各自的需要,这种换热设备称为换热器。

2.冷凝器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在进行热量交换过程中,有一种流体是从气态被冷凝成为液态,但其温度变化并不大,这种换热设备称为冷凝器。

如塔顶油气经过冷凝器而变为流体油品,此时冷凝温度并不高,一般多用水作为吸收热量的流体,这部分热量没有被利用而是散放于环境中。

3.重沸器重沸器也叫再沸器,其工作过程与冷凝器相反,即有一种流体被加热而蒸发成为气体。

4.冷却器凡是热量不回收利用,而单纯只是为了使一种流体被冷却的设备称为冷却器。

根据其所用冷流体的不同,有水冷却器和空气冷却器,一般都是接在换热器的后面作为最后将油品降温到可以进入油罐的一种手段。

5.加热器凡是利用废热单纯只是为了一种流体被加热而升温的设备称为加热器。

换热设备的设计讲解

换热设备的设计讲解

第六章换热设备的设计6.1 换热设备的分类和总体结构6.1.1 换热设备的分类按照传热方式的不同,换热设备可分为三类:1.混合式换热器——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与混合的作用进行热量的交换。

这类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常做成塔状。

2.蓄热式换热器——在这类换热器中,热量传递是通过格子砖或填料等蓄热体来完成的。

首先让热流体通过,把热量蓄在蓄热体中,然后再让冷流体通过,把热量带走。

由于两种流体交变转换输入,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掺和的现象,造成流体的“污染”。

这类换热器的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大,故较适合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

3.间壁式换热器——是工业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类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通过壁面进行传热。

按照传热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又可分为:(1)管式换热器——如套管式、螺旋管式、管壳式、热管式等。

(2)板面式换热器——如板式、螺旋板式、板壳式等。

(3)扩展表面式换热器——如板翅式、管翅式、强化的传热管等。

其中以管式换热器应用作为广泛,其特点见表6-1所示。

表6-1 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6.1.2 管壳式换热器的总体结构管壳式换热器的总体结构均包括:管箱、管板、壳体、折流板或支承板、定距管、拉杆、分程隔板、接管、支座等。

如图6-1所示。

图6-1 常见管壳式换热器结构1—平盖;2—平盖管箱(部件);3—接管法兰;4—管箱法兰;5—固定管板;6—壳体法兰;7—防冲板;8—仪表接口;9—补强圈;10—壳体(部件);11—折流板;12—旁路挡板;13—拉杆;14—定距管;15—支持板;16—双头螺柱;17—螺母;18—外头盖垫片;19—外头盖侧法兰;20—外头盖法兰;21—吊耳;22—放气口;23—椭圆形封头;24—浮头法兰;25—浮头垫片;26—无折边球形封头;27—浮头管板;28—浮头盖(部件);29—外盖头(部件);30—排液口;31—钩圈;32—接管;33—活动鞍座;34—换热管;35—假管;36—管束(部件);37—固定鞍座;38—滑道;39—管箱垫片;40—管箱短节;41—封头管箱;42—分程隔板;43—悬挂式支座;44—膨胀节(部件);45—中间挡板;46—U形换热器;47—内导流筒;48—纵向隔板;49—填料;50—填料函;51—填料压盖;52—浮动管板;53—部分剪切环;54—活套法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换热设备换热器或称热交换器,是石油、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化工设备之一。

它在石油、化工厂建设总投资中约占20%,在全厂化工设备总重量中约占40%。

第一节换热设备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换热设备的分类将一温度较高的热流体的热量传给另一温度较低的冷流体的设备叫换热设备。

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通过热量的交换,使一种流体降温而另一种流体升温。

以满足各自的需要,例如在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中,冷的原料油及冷氢经高压换热器,从反应流出物及热高分气体中获得热量而升高温度送入反应器,热的反应流出物和热高分气体冷却进入下一工序,这样就充分回收了热量。

炼油厂换热设备的形式很多,按用途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和重沸器。

主要用于加热物料的叫加热器;用水等冷却剂来冷却物料的则叫冷却器,象分馏塔的馏出线冷却器等;热的流体是气态,经过换热后被冷凝成为液态的称为冷凝器,如分馏塔塔顶汽油冷凝器等;一种液体被加热而蒸发成为气态的叫重沸器(再沸器)或汽化器。

按换热设备的结构可分为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由管子表面构成,即冷热流体之间以管壁做间壁,如管壳式、套管式、翅管式等。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由板面构成,即冷热流体之间以板做间壁,如螺旋板式、平板式等。

换热设备的常用材料主要是钢材,其次是铝、铜等。

也有一些是用非金属材料制造的换热设备,如石墨、聚四氟乙烯等,它们大多具有耐高、低温及耐腐蚀等特殊性能。

2、热设备的工作原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送给低温物体称为传热。

传热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在换热设备中主要是以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进行换热的,如图6.1所示,热流体(温度t1)先以对流传热方式将热量Q(kJ/h)传给管(板)壁的一侧(温度为t2),再以传导传热方式将热量传过管(板)壁(温度由t2变成t3),最后管(板)壁另一侧又将热量以对流传热方式传给了冷流体(温度为t4)。

对于稳定传热过程,上述的传换过程可表示为:Q=K·F·(及F(t1一t4)式中Q---热负荷,换热器每单位小时传递的热量,kcal/h;F---传热表面积,m3;K---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表示冷热流体温差为1℃,单位小时内穿过1m2的管(板)壁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它是一个与流体的性质、流速、管(板)材料、管(板)壁结垢情况及流体状态有关的量。

一般工业用换热器的K值的大致范围见表6-1。

图6.1 经过器壁的传热表6.1 传热系数K第二节总体结构与壳程流路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如图6.2、6—3所示,图中与各件号相应的零部件名称见表6.2。

图6.2 AES、BES浮头式换热器(零件名称见表6.2)图6.3 BEM立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零件名称见表6.2)表6.2 零部件名称我们把设有管程进出口接管的一端称为前端管箱(对于浮头式换热器,也称为固定端管箱),与此相对的另一端称为后端(但有时也在后端设管程的进出口)。

图6.2为卧式浮头换热器。

图左边的固定端管箱部分,以中心线为界表示了两种不同的结构,上半部是平盖式管箱,平盖用法兰与管箱相连,可以拆卸;下半部是封头式管箱,封头不能单独拆卸。

圈6—3为立式固定管板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设有多个折流板(图6.2件号11),其目的是使壳程流体循序横向掠过管束,充分的与管内流体作错流换热。

由于结构与制造上的原因,折流板管孔与换热管之间存有间隙,折流板与壳体之间亦有间隙。

此外,换热管排列在管板上不可能完全均匀,在外周以及与管程的分程隔板相对应的地方要排得稀疏一些。

因此,壳程流体除了横掠管束的主流—一错流流路B(见图6.4)之外,还存在着A、C、E、F四种漏流流路与旁流流路。

在这些流路中的流体,较少与换热管接触,没有足够的换热条件,因此影响了整个换热器的效率。

图6.4 壳程流路第三节管壳式换热器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也叫管束式换热器,或叫列管式换热器。

它由胀接(或焊接)在管板上的管束装于圆筒形外壳内组成.见图6.2。

一种流体(设为高温载体)由管程进口进入管箱,沿管束的管内流动再经过管箱由管程出口排出;另一种流体(设为低温热载体)由壳程进口进人,穿过装满管束的壳体空间经壳程出口排出,两种流体在换热器内通过管束的管壁传送热量。

按照结构特点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填函式、U型管式和釜式五种,各有其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图6.3)的特点是壳体与管板直接焊接,结构简单而紧凑。

在壳体直径相同时,排管数最多。

因为两管板之间有管子互相支撑,得到了加强,所以管板可以较薄,因此造价比较便宜,应用也较广。

但这种换热器的管束不能抽出进行机械请洗;有时为了减少换热器壳体与管子上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应力,要在壳体上设膨胀节(见图6.3件号44),而膨胀节的强度不高,此时壳程承受的压力就不能太大。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壳程介质不易结垢,或虽有垢但可进行化学清洗的场合;壳壁与管壁因温度差而引起的膨胀量之差不大,或膨胀差虽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情况。

(2)浮头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图6.2)的特点是管束可以自由膨胀,并可从壳体内抽出,以清洗壳方管间。

但这种换热器的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要比固定管板式高约20%。

而且管束和壳体的环隙较大,增大了管束外围的旁流流路,影响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3)填函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图6.5)的功能与浮头式相向,在后端设填料函见图6.5件号49,以容许管束自由胀缩,又保证壳程的密封。

但填函式密封的性能不如法兰密封可靠;所以壳程压力不能很高。

图6.5 APF填料函双壳程换热器(零件名称见表6.2)图6.6 AJW填料函分流式换热器(零件名称见表6.2)图6.6是填料函分流式换热器,或称活动管板换热器。

管板是填料函的组成部分,在两组填科函中间设套环(见图6.6中的件号58),管程或壳程泄漏的流体可从套环引出,以避免互相窜混。

这种换热器的适用温度与压力更低。

浮头式和两种填函式换热器,都可以抽出管束清洗壳方管间,因而宜于让易结垢的流体走壳程,而让压力高的腐蚀性介质,或流量较少的介质走管程,对于节省材料,提高流速也比较有利。

(4)U型管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图6.7)的管束可以自由膨胀,也可抽出来清洗管间。

因为只有一块管板,没有浮头,所以造价比较便宜,管程也可承受较高的压力。

但因缺乏相互支承作甩,要求管板的厚度较大。

还要求采用壁厚较大的换热管,以补偿弯管时引起的管壁减薄。

图6.7 BIU U形管式换热器(零件名称见表6.2)在后端带管箱的各种换热器中,管程流体在后端管箱中都有重新分配问题,当在换热过程中伴有相变化的情况下,介质在返回管程时会形成汽液分层现象,U形管换热器却不存在这种问题。

(5)釜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图6.8)的壳体直径为管束直径的1.5—2.0倍,管束偏置于壳体的下方,液面淹没管束,使管束上部形成一定的汽液分离空间。

釜式换热器多用来做蒸发器、精馏塔的重沸器或简单的废热锅炉。

根据需要,管束可以是固定管板型、浮头型或U型管型。

图6.8 AKT釜式重沸器(零件名称见表6.2)2、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1)管板管扳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零件。

绝大多数管板是圆形平板,板上开很多管孔,每孔还固定连接着换热管,板的周边则与壳体的管箱相连。

管板是管程流体分布到各换热管的集散处,还对管程与壳程起隔离作用,同时承受着管程与壳程压力;此外,管板还承受加热管与壳体在操作条件下热膨胀差所产生的轴向力。

平管板一般都比较厚(常见有厚达50mm,个别情况还有500mm厚管板),大多是用厚钢板加工而成,也有用锻件加工的。

①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有胀接、焊接、胀焊并用等型式:胀接、焊接和胀焊联合连接。

胀接法工艺较简单,管子更换和修补方便,但严密性较差,适用于管、壳程压差不大的场合。

当对管子与管板连接紧密性有严格要求时,可采用焊接连接。

由于焊接工艺简单,在换热器制造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

焊接连接的缺点是产生焊接应力,且管扳孔与管子存在间隙,易引起应力腐蚀等。

因此.对高温高压换热器可采用胀焊联合的方法。

该连接方法不仅能提高连接强度,还可以避免应力腐蚀和间隙腐蚀,提高使用寿命。

这种方法已得到广泛地应用。

②管板与壳体、管箱的连接管板与壳体、管箱的连接与换热器的形状有关,分可拆和不可拆两大类。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板兼做法兰,与壳体间采用不可拆的焊接连接;而浮头式、填函式和U形管式换热器的固定端管板被夹持在壳体法兰和管箱法兰之间,是可拆连接。

因此,管束可以抽出进行清洗和检修。

各结构的密封形式可根据使用压力、温度、介质特性、气密性要求等条件决定。

(图6.9)图6.9 管板与壳体、管箱的连接方式a型:管板通过垫片与壳体法兰和管箱法兰连接;b型:管板直接与壳程圆筒和管箱圆筒形成整体结构;c型:管板与壳程圆筒连为整体,其延长部分形成凸缘被夹持在活套环与管箱法兰之间;d型:管板与管箱圆筒连为整体,其延长部分形成凸缘被夹持在活套环与壳体法兰之间;e型:管板与壳程圆筒连为整体,其延长部分兼作法兰,与管箱用螺柱、垫片连接;f型:管板与管箱圆筒连为整体,其延长部分兼作法兰,与壳体法兰用螺柱、垫片连接。

(2)管束①管束分程换热器的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称管程数,使流体在管内依次径返多次,从而提高管程流速,改善传热效果。

通常把流体在管束内由管箱到另一端(如浮头),或由另一端到管箱的流动次数叫管程数。

管程数太多,流体的阻力增加,平均温差降低,不利于传热过程的进行。

管程数一般有1、2、4、6、8、10、12等七种。

常用的管程布置形式可参照图6.10。

图6.10 管程布置形式②管子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由换热管来组成传热表面,它是换热器的核心。

常用的换热器,一般采用内外表面光滑,截面为圆形的无缝管。

常用的碳钢无缝管规格见表6.3。

当采用不锈钢或有色金属管材料时,管壁厚度可按表6.3的尺寸减薄0.5—1.0mm。

表6.3 常用碳钢换热管的规格换热管的管子长度大,则换热器单位传热面的材料消耗量低。

但是管子过长时,清洗运输、安装都不方便。

推荐采用的系列长度为1.5、2.0、2.5、3.0、4.5、6.0、7.5、9.0、12.0m。

6m以上的管长只用在大面积换热器中。

对于U型管束换热器,管长是指从管端到弯管的直段长度。

③换热管的排列换热管常用的排列形式为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此外也有采用同心圆排列形式的。

正三角形排列(图 6.10)适用于壳程介质污垢少,不需要进行机械清洗的场合。

在相同直径的管板上,同样的管间距下正三角形的排管数比正方形的多。

图6.10 管子的排列形式正方形排列能使管间小桥形成一条直的通道,能够用机械方法进行清洗。

(3)管箱管箱的作用是使管程流体均匀分配与集中,在多管程换热器中,管箱还起分隔管程,改变流向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