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内部讲话欢迎李一男重回华为怀抱
任正非内部讲话欢迎李一男重回华为怀抱
任正非内部讲话欢迎李一男重回华为怀抱刚在新浪上读了《任正非内部讲话欢迎李一男重回华为怀抱》。
重归华为,李一男等港湾骨干还是很需要勇气的,有句古话叫“好马不吃回头草”,何况是回归华为。
而任的这番讲话,虽然篇幅很短,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很值得分析借鉴。
就像任以往的其它讲话一样,从高处着眼,不忘拔企业行为拔高到民族感情、国家发展的高度。
这篇讲话中,从华为的发展历史乃至中国科技发展的角度评论港湾的回归,似乎在告诉港湾人,港湾被华为收购不是可耻的,分分合合也是正常的,不仅对华为的发展有利,也是对中国科技史的贡献;也花了很大篇幅阐明华为死逼港湾的拼争是华为对国外资本侵入的抵抗,是避免中国高科技的灾难.当然讲话中也不乏温情,从感情上很容易打动港湾人。
把港湾被收购说成回家,对血拼造成的伤害道歉,也对人员的安排、合作的态度甚至收购后短期内的舆论影响都谈到了。
整篇讲话,语言看似平实,但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环环入扣,有历史、现在和将来,也有个人、公司和国家,难快李一男等这么快就被劝服“回家”了。
附讲话内容(转自新浪网,IT时代周刊):你们可以放心回“家”我代表华为与你们第二次握手了,首先这次我是受董事长委托而来的,是真诚欢迎你们回来的,如果我们都是真诚地对待这次握手,未来是能合作起来做大一些事情的。
不要看眼前,不要背负太多沉重的过去,要看未来、看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点矛盾、有点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分分合合也是历史的规律,如果把这个规律变成沉重的包袱,是不能做成大事的。
患难夫妻也会有生生死死、恩恩怨怨,岂能白头呢?只要大家是真诚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
非常欢迎你们加盟,董事长在国外,我14号要出国,我来见你们就是让你们放心,我是获董事长及整个管理团队授权而来的,我们没有什么弯弯绕,我们也不纠缠历史。
大家对历史会有不同的看法,交流会造成矛盾。
我们面向未来,在减少矛盾的情况下,加强沟通,达到相互信任。
公司处在全球历史性大发展的时期,如果你们想通了,双方工作小组也能达成一致,你们的回归对中国科技史都将是一项贡献。
第三章附件2:案例分析一 《突破环境约束:华为公司的内部创业战略行动》
【案例分析】突破环境约束:华为公司的内部创业战略行动内部创业(Intrapreneurship)是指已建企业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并获得创新性成果而得到组织允诺、授权和资源保证的一系列内部创业行动。
通过这种行动,企业可以在主战略选定之后,围绕远景目标开发基于未来的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者重新塑造新市场,以提高企业战略的灵活性,避免核心竞争力的刚性。
目前,在产品创新方面,世界500强中名列前100位的大公司中已经有超过60%采用了内部创业机制。
例如,松下电器公司于2000年开始建立起鼓励员工创业的支持和激励机制,公司设立了金额达100亿日元的松下创业基金——PSUF(英文全名为‘Panasonic Spinup Fund’),专门用于培养创业人才,松下力图通过这一措施,既为立志于创业的松下员工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为企业开拓更广泛的事业领域,为松下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增添活力。
1988年,两万元的创业资本金,华为发轫于深圳南山区一个小角落。
今天,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合同销售额达到380亿美元,其各类产品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也许是松下等著名跨国公司的内部创业行动深深吸引了任正非,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目标考虑,2000年的下半年,华为终于出台了轰动一时的《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规定凡是在公司工作满二年以上的员工,都可以申请离职创业,成为华为的代理商,公司为创业员工提供优惠扶持的政策,除了给予相当于员工所持股票价值70%的华为设备之外,还有半年的保护扶持期,员工在半年之内创业失败,可以回公司重新安排工作。
当时,数以千计的华为员工自由组织起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其中包括当时已经拥有公司9000万股的李一男以及聂国良二位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
任正非在欢送李一男内部创业的讲话中,把华为鼓励内部创业的目的概括为:一是给一部分老员工以自由选择创业做老板的机会,二是采取分化的模式,在华为周边形成一个合作群体,共同协作,一起做大华为事业。
李一男再度出走华为栖身互联网或许只是暂时落脚
李一男再度出走华为栖身互联网或许只是暂时落脚毫不夸张地说,李一男是中国最受关注的电信技术人才之一。
当他再次离开华为并选择百度的时候,人们当然要对其中原委一探究竟:他为什么选择互联网?百度是他的终点还是再度创业的新起点2年后,李一男再一次离开了华为,朝着百度走去。
国庆期间,有消息人士向《IT时代周刊》爆料,华为前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李一男将出任百度CTO。
果然,国庆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百度向本刊发来了确认消息。
稍后,本刊记者从一封发自百度董事会主席兼CEO李彦宏的内部邮件获悉,对李一男的任命是由李彦宏直接作出的。
在邮件中,李宣布,“董事会已经任命李一男先生为百度公司首席技术官(CTO),任期从2008年10月6日起正式生效。
”此外,李彦宏还特别提及李一男只需向他汇报。
任命书能被公开,这足以显示“二李”的谈判已经成功。
不过,李一男却还未完全脱离华为。
10月7日,据一位华为内部员工私下透露,在华为的内部人事系统中还可以查到李一男的信息,至少说明他还未办理好离职手续。
尽管如此,李一男离开华为还是被视为一件大事。
事出有因李一男,1993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工作,27岁即担任华为常务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部总裁,是业内公认的电信技术天才之一,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华为总裁任正非的接班人。
2000年,自认为已经不受重视的李一男希望通过创业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内部创业思想的鼓舞下,他率领一批华为内部的追随者在北京创建了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湾”)。
2001年5月,港湾推出了第一款自有品牌产品,并放弃代理华为产品的业务,由此正式引发了任正非对李一男的打压。
2006年6月,港湾被华为收购,3个月之后,李一男重回华为。
当时,部分业内人士相信,李一男与任正非握手言和,是对前者作为华为接班人身份的证明。
其实早在2006年初,李一男在给港湾部分员工的一封邮件中就坦率地表示,“我从来没有被指定为接班人,也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承诺。
华为那点事
提到华为,世人皆知李一男,少有人知郑树生。
其实,他们的成长轨迹极其相似,二人都是1993年进入华为,一同运作代号C&C08的数字交换机项目,华为高层大多出自于此。
李一男与郑树生同为华为黄埔一期,都官至副总裁,同列任正非接班人候选。
然而随着李一男2000年的执意出走,双方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李一男的港湾日渐壮大,处处追逼华为,让任正非喘不过气来。
2003年6月,郑树生被任正非突然召见,谋划成立一支名为华为3Com(简称H3C,后更名华三)的特种部队,剑指港湾。
郑树生与李一男,昔日同僚,终成对手。
当时的华为,既有港湾内忧,还有思科外患:华为与思科的官司正在交锋,而任正非知道与思科一战难免,就把华为与思科有知识产权冲突这一块业务独立出来,通过与另一家美国公司3Com的联姻,成立了华三,把中美公司间的战争变成美国公司间的战争(3Com的董事长克拉夫林在美国高调宣布,思科与华为在美国的官司就是思科与3Com的官司)。
郑树生率领一千余众,从深圳、北京两地迁往杭州。
华三的核心团队,全部来自华为。
从此,华三作为华为的特种部队,利刃出鞘。
华为在高空作战,华三在地面搏杀。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强大的扭力让一切变形。
郑树生与李一男成为各自使命的信徒——李一男痴迷于个人梦想,郑树生服务于特殊使命。
任正非则是这场战争的主宰,他发动了一场忠实的右手与叛逆的左手之间的战争。
六年间,华三销售额以15倍速增长,从6亿元做到了100亿元人民币,在国内市场逼平了全球老大思科;同时,华三的高速发展和未来成长性,还带给联合作战的3Com以重整山河的希望;而在华三的步步追杀之下,港湾已经举起了白旗。
然而,命运却给郑树生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任正非千金买马骨,将已经偃旗息鼓的港湾重收门下,李一男重回华为;然而,郑树生和他的华三团队,却被任正非高位抛售,华三成了3Com的全资子公司。
华为在华三中从未有现金出资,却套现10亿美金。
硝烟散去,郑树生发现,他和李一男又站在了对岸,只是调了方向。
华为de故事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个调侃故事:企业就像一棵树,树的每层枝丫上都爬满了猴子,上面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脸;下面的猴子往上看,满眼都是屁股。
如果有果子,总是顶层的猴子先吃。
对于往上爬的猴子,他们的脸先得贴过很多猴子的屁股。
能爬多高,取决于他们贴屁股的技巧有多好。
呆在上面的猴子,是不会自己溜下来的,除非年老体衰,抓不住树枝掉下去,或者被下面年轻力壮的猴子给硬踢下去。
在陷入困境的时候,上层的猴子会折断几根树枝,抽打下面的猴子。
猴子们纷纷往下一层掉,混乱中总会有猴子从树上掉下去。
这些不幸者获得的赔偿,就是从飘摇的树上掉下来的果子!企业中的新陈代谢,看似一种自然的规律,但是,就像故事中所描述的一样,上层的猴子有更多的果子吃,是不会自愿掉下去的。
因此,要让下面的猴子有机会爬上去,除了猴子本身的技能之外,企业似乎还需要做些什么。
市场部集体辞职——发展转型期的新老接替1996年1月,华为发生了一件被内部人称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市场部集体辞职。
当时,华为市场部所有正职干部,从市场部总裁到各个区域办事处主任,所有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都要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一份为辞职报告,采取竞聘方式进行答辩,公司根据其表现、发展潜力和企业发展需要,批准其中的一份报告。
在竞聘考核中,包括市场部代总裁毛生江在内的大约30%的干部被替换下来。
表面看来,这是华为市场部的一次重大人事变动,而任正非的真实用意,却更加深远。
创业时期的华为,依靠的是一群“土狼”的拼命精神。
那时的华为,员工基本上没有休息日,晚上加班更是非常平常的事。
由于长期过度疲劳,许多高层领导都患上了各种慢性疾病,“华为的成功,使我失去了孝敬父母的机会与责任,也消蚀了自己的健康。
”任正非在《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所讲的这番话,是对华为艰苦创业历史的真实写照。
1995年,随着自主开发的C&C08交换机市场地位的提升,华为的年度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标志着华为结束了以代理销售为主要赢利模式的创业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任正非与“华为2012实验室”的内部会议纪要
任总与2012实验室座谈会纪要2012年7月2日下午,任总与2012实验室干部与专家座谈,部分董事会成员、公司各部门领导也应邀参与。
任总:首先,我不是专家,和专家沟通我本来就有压力,可能你们提到的很多敏感问题我都回答不清楚,那么我回答不清楚的就叫下面谁来替我回答。
现在咱们开始开会,看看大家怎么说法,怎么开法,听听大家的。
1、杨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我来自诺亚方舟实验室,之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
您刚刚讲的一个主题是“创新”,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国直到现在还没有产生一个诺贝尔奖,我想从这个角度来看看,咱们华为怎么样来“创新”,想听听您的观点,为什么我们中国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诺贝尔奖,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任总:香港,我认为是藏龙卧虎的地方,香港很多人从欧美留学回来主要就集中在教书了,所以香港的教育质量很好。
我多次跟广东政府讲,要允许香港的学校来内地、广东腹地创办学校,把他们的师资能量释放一下。
我先不讲诺贝尔奖的获得,重要的是怎么能创造对人类的价值。
中国创造不了价值是因为缺少土壤,这个土壤就是产权保护制度。
在硅谷,大家拼命的加班,说不定一夜暴富了。
我有一个好朋友,当年我去美国的时候,他的公司比我们还大,他抱着这个一夜暴富的想法,二十多年也没暴富。
像他一样的千百万人,有可能就这样为人类社会奋斗毕生,也有可能会挤压某一个人成功,那就是乔布斯,那就是Facebook。
也就是说财产保护制度,让大家看到了 “一夜暴富”的可能性。
没有产权保护,创新的冲动就会受抑制。
第二个,中国缺少宽容,人家又没危害你,你干嘛这么关注人家。
你们看,现在网上,有些人都往优秀的人身上吐口水,那优秀的人敢优秀吗?我们没有清晰的产权保护制度,没有一个宽容的精神,所以中国在“创新”问题上是有障碍的。
大家也知道Facebook这个东西,它能出现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个东西要是在中国出现的话,它有可能被拷贝抄袭多遍,不要说原创人会被抛弃,连最先的抄袭者也会家破人亡,被抛弃了。
创业案例华为老总任正非给新人的一封信
华为老总任正非给新人的一封信“您有幸进入了华为公司。
我们也有幸获得了与您的合作。
我们将在共同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度过您在公司的岁月。
这种理解和信任是我们愉快奋斗的桥梁和纽带。
华为公司是一个以高技术为起点,着眼于大市场、大系统、大结构的新兴的高科技术企业。
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做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民族的事情。
相信我们将跨入世界优秀企业的行列,会在世界通信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们的历史使命,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坚持团结协作,走集体奋斗的道路。
没有这种平台,您的聪明才智是很难发挥并有所成就的。
因此,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集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
那样您会空耗宝贵的光阴,还不如在试用期中,重新决定您的选择。
进入华为并不就意味着高待遇,公司是以贡献定报酬,凭责任定待遇的,对新来员工,因为没有记录,晋升较慢,为此,我们十分歉意。
但如果您是一个开放系统,善于吸取别人经验,善于与人合作,借别人提供的基础,可能进步就会很快。
如果封闭自己,总是担心淹没自己的成果,就会延误很长时间,也许到那时,你的工作成果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机遇总是偏向于踏踏实实工作者。
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工人做起,进入公司一周以后,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在公司取得的地位均已消失,一切凭实际才干定位,这在公司已经深入人心,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您就需要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工作中打好基础、展示才干。
公司永远不会提拔一个没有基层经验的人来做高级领导工作。
遵照循环渐进的原则,每一个环节、每一级台阶对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义。
不要蹉跎了岁月。
希望您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的踏踏实实,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才能熟能生巧,取得成功。
现代社会,科学迅猛发展,真正精通某一项技术就已经很难了,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
任正非内部讲话:大限快到了,想不死就得新生
任正非内部讲话:大限快到了,想不死就得新生华为心声社区官方微信发布了任正非在华为公司内部做的关于战略预备队建设汇报的讲话,又一次表达了这个观点。
不止一次提到:华为需要全方位的改革,需要新鲜的血液,否则就要垮台。
作为这一次改革的中坚力量,任正非详细介绍了他心中的“能力交付平台”——华为战略预备队,介绍了这个预备队的组织架构、运行方式以及发展思路。
任正非表示,战略预备队聚焦未来公司新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主要目的是结构改革。
战略预备队指导委员会由任正非亲自担任指导员,三个轮值CEO做委员,李杰也是委员。
他强调研发部门需要每年输送2000个高中级干部、专家上前线,先到战略预备队。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大限快到了。
任正非说:“如果我们抛弃这代人,重新找一代人,这是断层,历史证明不可能成功,那么只有把有经验的人改造成新新人。
我们通过变化,赋予新能量,承前启后,传帮带,使新的东西成长起来。
”任正非认为,这次改革将对华为至关重要,如果能顺利完成的话,将使华为真正在世界上站起来。
但同时他强调改革的过程是缓慢的,要稳扎稳打,只要一步一步踏实地往前走,华为就会一天比一天好。
一、华为公司想不死,就要新生,要增强组织的血液循环,给优秀干部专家赋予新能量,然后走上战场、承前启后,英勇奋斗。
战略预备队是最重要的转换中介。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我们三十年大限快到了。
华为公司想不死就得新生,我们的组织、结构、人才……所有一切都要变化。
如果不变化,肯定不行。
如果我们抛弃这代人,重新找一代人,这是断层,历史证明不可能成功,那么只有把有经验的人改造成新新人。
我们通过变化,赋予新能量,承前启后,传帮带,使新的东西成长起来。
第一,战略预备队是最重要的转换中介,我们要高度重视战略预备队的建设,我建议成立战略预备队指导委员会。
我可以担任指导员,三个轮值CEO作委员,李杰也是委员,和华大一样的作法。
工作直接向我汇报。
华大是教学交付平台;战略预备队是能力交付平台;HR是任职交付平台,是互相协同的。
华为港湾之争
华为港湾之争:任正非与李一男从师生到对手 2005年09月22日 09:42 南方周末本报记者冉孟顺9月2日,一封信件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出,最终送抵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法务部。
信件很简单,主体内容不到1000个字,但是措辞却相当强硬,要求港湾公司尽快解释对华为多项产品的知识产权侵犯问题,如若不然,不排除诉诸法律。
这一信件很快搅起了波澜,华为意欲起诉港湾的消息像风一样在业界传开了,多年来两家公司的暗战也浮出了水面。
“我们绝不可能有侵权行为,”港湾公司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唐鹏飞对记者说,“港湾在很多技术上是领先于对手的。
”港湾公司成立于2000年,最初脱胎于华为公司,眼下正处在紧锣密鼓筹备纳斯达克上市的关键时期。
按照美国证监会(SEC)的要求,港湾必须要将法律纠纷这一风险因素在上市文件中充分披露,这将对港湾上市造成压力,可能会压低港湾的招股价。
另外,此举可能给港湾与西门子的潜在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之前,已经有消息说,西门子会向港湾下1亿美元的OEM定单。
另有传闻说,西门子还准备收购港湾,港湾在下一代网络NGN产品上技术领先,西门子对此很感兴趣。
据消息人士透露,力主此次收购谈判的正是西门子负责NGN产品的部门。
不过,西门子方面否认这一说法。
唐鹏飞也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只愿意承认港湾与西门子之间存在合作关系。
对港湾公司来说,眼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都是个不能出“岔子”的关键时期,不过,是否会出“岔子”,已经不能够完全由港湾公司自己来决定了。
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这两个当事的公司,及其掌门人——中国通信制造业的传奇人任正非和后起之秀李一男,更反映了商业运的一般性规律。
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于任正非,大家熟知的是,任正非在1987年拿出2.4万元人民币孤注一掷创办华为公司,华为在2004年取得46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
对于这一骄人的业绩,任正非的合作伙伴、与思科掌舵人钱伯斯一样负有盛名的3COM公司CEO布鲁斯-格莱夫林,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也毫不吝啬对任正非的溢美之辞:“任的故事如果放在美国的话,那也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美国成功者的故事。
华为总裁任正非在2023年市场工作会议上的励志演讲稿
华为总裁任正非在2023年市场工作会议上的励志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同仁们: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出席2023年市场工作会议。
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我们将共同展望未来的发展和挑战。
回顾过去的几年,华为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面临着外界的质疑和压力,但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取得了许多的突破和进步。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每一家企业都在寻求突破的机会,华为也不例外。
我们也曾一度迷失了方向,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我们团结一心,坚持创新,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知道,市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努力和坚持。
过去几年来,华为以自身的优势和技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5G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方面,我们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成功只是一个起点,挑战远没有结束。
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自身的创新和进取精神,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些困难。
回到华为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客户至上、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
这些价值观是我们成功的基石,也是我们能够战胜困难的底气所在。
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首先,我们要保持创新的动力。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次,我们要更加关注客户需求。
只有真正走进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我们才能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
只有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才能够实现双赢的局面。
在华为的未来发展中,我们还要继续秉持着开放的态度,与全球伙伴共同合作,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华为将继续致力于构建一个更美好、更智能的世界。
最后,我想向大家呼吁,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华为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相信华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任正非给华为新员工八大忠告
任正非给华为新员工八大忠告亲爱的华为新员工:欢迎加入华为大家庭!我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非常高兴能够给你们写这封信,向你们传达一些我在华为成长的经验和价值观念。
如今,华为已成为一家领先的全球科技公司,但我们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华为人的努力和贡献。
我希望通过这八大忠告,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
首先,坚持学习和自我提升。
华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行业竞争激烈,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和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其次,提升创新意识。
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要鼓励团队中的创新,促使团队成员共同创造出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第三,始终保持敬业和奉献。
要具备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只有积极参与工作、全力以赴,才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在工作中要关注他人的成长和进步,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帮助其他人成长。
第四,拥抱变化和挑战。
行业发展变化迅速,我们必须适应并接受变化,勇于面对各种挑战。
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保持我们的竞争力。
要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敢于面对挑战并不断超越自我。
第五,加强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华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的目标。
通过互助和协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六,注重细节和品质。
在工作中,细节和品质决定着我们的成败。
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细节,力求做到极致的品质,确保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只有通过不断的品质改进,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第七,保持积极的心态。
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我们不应该被困难打败。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一男:世上没有平静的港湾
提示:他不仅仅是个技术天才,也不仅仅满足于做个接班人,他还能够创业,并在残酷的打压中存活下来直至无路可退,尽管他做得并不十分完美插语:在这个技术型CEO大红大紫的年代,李一男固执的坚守他的沉默低调,几乎不怎么接受媒体采访,而这更为他增加了几分神秘感插语:在残酷无情的商业竞技场上,永恒存在的只有成与败的风暴,而不会有一个平静的港湾,如果有,也只是暂时的6年来,李一男一直回避与老东家华为的正面接触,这一次,他无法再回避。
2006年6月6日,港湾被华为收购的消息公布于众。
当天,华为和港湾网络联合宣布,“就港湾网络转让部分资产、业务以及部分人员给华为达成意向协议并签署谅解备忘录”。
没有了退路的李一男,除了一封给港湾员工的信之外,对外界,他依旧保持沉默。
6年前,“天才CEO”李一男毅然从华为出走,凭借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设备,创办了港湾网络有限公司。
横空出世之初,港湾被VC评价为“难得一见的好项目”。
然而,李一男的出走也激怒了任正非。
任正非的懊恼完全可以理解,李一男出走之前,曾被任作为华为的“接班人”培养,任与李之间“情同父子”的关系,也是世人皆知。
尤其是,这个年轻人还胆敢与华为在电信市场方面正面接火。
2004年从与思科的诉讼中脱身后,华为发起了对港湾的严厉打压,这被形容为任正非与李一男“父与子”之间的血腥残杀,更像是一种反目成仇式的情绪宣泄。
如今,任正非最终如愿以偿,但是,他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李一男,这个文弱的青年和他的港湾,几乎以涅磐的方式,证实了自己的能力——他不仅仅是个技术天才,也不仅仅满足于做个接班人,他还能够创业,并在残酷的打压中存活下来直至无路可退,尽管他做得并不十分完美。
一场看不懂的收购“对我们来说,李一男已经是过去式了。
今天,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与华为签约,部分人办理了港湾的离职手续。
”6月16日,港湾网络一位研发人员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
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尊重李一男,相反,很多人对李一男非常敬佩。
企业权利传承是选亲还是择贤?
“ 统”延 续 ,则完全可 以通过规 血 定 家族 一定 控制 权或者 金股 的方 式解决 。如果 真的 引发人事地 震 ,
对 于面 临接 班人 困局 的所 有 中国 家族企 业 而言 ,都 不是 一个 值得 学习的案例 。
子接班未 必就 不好 ,I M 沃 森父 B
子不就谱 写 了商 界传 奇吗? 1 5 96
权传 承 的关键 之笔 ,选定 的接班 人 要能
年 5月,老沃 森正式将 I M 的权 B
力之柄 移 交给小 沃森 。父子 握手
成为企 业文 化 、经 营理 念等 各 因
选接 班人 就 显得极 为棘 手 。格 兰
仕 、方 太选 择 了子 承父 业 ,父亲 把儿 子扶 上 马再送 一程 。 由于 杨
元庆 的突 出业 绩 ,柳传 志很 早就 把联想拆分 ,神州数 码交给郭为 ,
并逐 步 实现 向杨元 庆 的过渡 。 虽
然收购 I M 后柳传 志被迫再次复 B 出,但 应 该不会 打 乱原定 的 接班 计划 。 海尔 、 L则一直举棋不定 , TC 至今未见接班人迹象 。 应 该说 ,任正 非是 中国企 业 家中非 常有 远见 和 勇气 的人 。他 的许多 内部讲 话在 社会 上流 传甚 广 ,在 《 为 的冬 天 》一 文 中 , 华 任正非 说 ,“ 天也是可爱 的,并 冬
制度 不健 全 ,人 才奇 缺 的家族 企
业而言 ,其接班人 问题不难 解决 , 也无 需通 过 “ 酒释 兵权 ”等 方 杯 式让 自己苦心 经营 的 团队各奔 东 西 ,华 为 的任正 非 、高层 团 队和 基本 法 ,这 是华 为赖 以发 展 到今 天的 “ 铁三角 ” 。不 管外界传言如 何 ,我 认为在 接班 人 问题 上 ,任 正 非 可 以 学 学 福 特 家族 的 经验 , 在 自己 的 子 女 可 以胜 任 的时 候 ,
任正非的非常道
l 堑
任 正 非不修 边 幅 .一 身老 土 的 革 命 同志打 扮 。这 些 已足 够 让人 惊 4 3 亿元 居首 .远超 第二名海 尔的 1 6 1 亿元 ;华 为上缴税金 7 7 亿元 , 5 4 8 接近 前1 名另外9 0 家公 司之和 。 按 照 《 富》 杂 志2 0 年 公布 财 06
披 露内部 信 息 的义务 .只要 对政 府 负 责 .对企 业经 营 负责就 行 了。 ” 即 便 外 界 有 各 种 正 面 或 负面 的猜 测 , 华为也 从 来不 给外 人满 足好 奇
心 的机会 。
业生 动地 体现 着创 建 人任 正 非 的雄
心壮 志 。 当 “ 中国制 造” 凭借 着低 价格 和 低技 术含 量 闻名世 界 时 ,他
事 实上 ,这 件 事情 在 华为 公 司
内部 却相 当平静 。华 为 员工 普遍 表
他活 动一 律免 谈 ,谁 来游说 就撤 谁
的职。”
2 0 年 .华为销 售收入高达6 6 06 5
亿元 人 民币 。更为 可怕 的是其 惊人 的利 润 率在 中 国电子 信息 百 强企业
示 除 了在感 情上 有所 触 动外 .并 没
有 觉得 公 司此举 有何 不 妥 。一 名研 发 小组 的工程 师表 达 了 自 己的羡慕
一 一
很 多华 为 的 员工都 拒 绝 了记者
的采 访 要求 , “ 如果 你 没有 权利 代 表 华为 说 .就不 要说 。 ”这 是华 为
的铁律之一。
中 ,联想 、海 尔 、华 为 占据前 三 。 但 在 盈 利 的硬 实力 方 面 ,华 为 以
华为 也令 人感 到奇特 。它几 乎从 不
欢迎孟晚舟回国的发言稿
欢迎孟晚舟回国的发言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在一起,欢迎我们的久违了的好女儿,华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代表华为全体员工,向孟女士表示真挚的欢迎与感激之情。
孟女士,您的归来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时刻,也是展现华为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精神的时刻。
在过去的562天里,您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同时也代表着华为全体员工的权益。
您的坚定、坚韧与豁达,给予了我们力量与信心,也成为了华为走向世界的最佳见证。
在孟女士被无理逮捕的时刻,我们华为全体员工立刻行动起来,向世界发出了我们站在孟女士一方的坚决声音。
我们始终坚信孟女士的清白与无罪,我们更相信,正义的力量会战胜一切,终将让您重返家园,再次为华为贡献才华与智慧。
在这段时间里,华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正是这些困境激发出了我们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的庞大动力。
我们以更为坚定的步伐,推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孟女士,您一直是我们的引领者和榜样。
您坚守在第一线,带领华为走出困境、应对挑战,不断为华为打造出一个更加繁荣和成功的未来。
您的信仰和勇气,激励着我们前行。
孟女士回国,是全华为人的喜悦和骄傲。
这一回归不仅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更是华为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追求卓越的体现。
我们华为全体员工秉持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我们愿意与孟女士一起,为实现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类福祉而不懈奋斗。
回国的这一刻,是华为全体员工与孟女士共同努力的见证。
孟女士,您的回归不仅是对您个人权益的捍卫,更是对我们华为全体员工努力的肯定和鼓舞。
华为愿与孟女士一起,不断努力、共同进步,在全球科技创新的征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孟晚舟女士,您是我们华为人的骄傲,也是全球华为员工的骄傲。
您的返乡仪式,代表着全体华为员工的心声,我们都为您倾注了心血,每一个员工都为此而自豪。
李一男-华为最牛的人_0
李一男:华为最牛的人篇一:让人抓狂的牛人(多看看,激发力量)华为最最牛的人作者:晶莹小鱼提交日期:2005-3-11 13:48:00天才、传奇、领袖杨元庆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
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唯独,只有,仅仅只有李一男离开公司后,华为专门在《管理优化》报上登载了李一男的长篇辞职声明现在李一男到了产品部,他那个部门少1万恐怕通不过吧1996年,我刚到华为公司,对华为的一切充满好奇,看到一张张政治局常委来华为视察的照片,我问同事宋婕:”标题上说‘华为公司技术人员向某某中央领导汇报’的小伙子是谁啊?好像每张都有他,小伙子很牛嘛!”“小伙子?他不就是李一男,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吗?!”李一男!我来的那一年,他26岁。
而他成为华为公司的副总裁时不是1996年,而是1995年,他25岁。
很多人认为1995年华为还是小不点吧,但1994年的时候,胡锦涛就到华为参观了。
1996年的时候华为已经有3000人,年销售额是26个亿。
中国年轻一代管理精英中的大哥大级的偶像是杨元庆。
他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
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
就是现在,李一男也很小,1970年出生的,杨元庆已经冲上40不惑的大关了吧。
李一男,华中科大少年班本科,1993年从该校硕士毕业后进入华为研发部,凭借出色的技术、业绩及领导能力,1995年升任主管华为最要害的部门———中央研究部的总裁、公司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999年任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000年离开华为,独立创办北京港湾通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刚一起步,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两年就得到10个亿的风险资本。
由于近两年通信业环境不好,加上毕竟成立不久,公司的运作还有些困难。
但我相信只要气候转暖,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通信业巨人。
我回过头来修改稿子时已是10月份,我听说港湾公司2003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10个亿。
任正非发言稿
任正非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各位嘉宾莅临本次活动,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华为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发表我的发言。
首先,我要对华为团队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正是有了全体华为员工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才使得华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绩。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我有幸见证了华为从小到大、逐步蜕变为一家国际知名企业的过程,也感受到了华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华为始终秉承着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着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
我们坚信,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造福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
因此,华为一直将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始终致力于推动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作为一个全球化企业,华为从来没有忘记自身的使命是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始终坚持充分尊重和保护客户的隐私权,绝不会利用客户数据做无关的商业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求并希望全球合作伙伴能够共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维护好全球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华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不管是在物联网、5G技术还是人工智能等领域,华为始终抱持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和创新。
我们坚信,只有真正实现全球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才能够推动创新产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我们也意识到,华为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合作伙伴展开交流和合作。
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交流,携手共进,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最后,我要对华为全体员工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
正是有了你们的不懈努力和奉献,才使得华为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在未来的发展中,华为将继续坚持核心价值观,持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以更加务实和开放的态度,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谢谢大家!。
李一男逃不出任正非的掌心?
李一男逃不出任正非的掌心?
大洋;小兵
【期刊名称】《商界名家》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他的风光灿烂是一个传奇:25岁,杨元庆才毕业进入联想的年龄,他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成了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他的毅然离职是一个秘密:在2000年.已经被世人认定为华为一把手任正非的接班人的30岁的他和华为分
道扬镳。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大洋;小兵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7
【相关文献】
1.期待任正非、李一男的拥抱 [J], 项立刚
2.期待任正非、李一男的拥抱 [J], 项立刚
3.港湾回归华为任正非能否再次驾驭李一男 [J], 李姗姗
4.任正非PK李一男:职业生涯罪与罚 [J], 刘志明
5.告别百度转投无限讯奇李一男与任正非再续前缘 [J], 王冰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6_传记阅读(测试卷1)
专题测试一、(2011年哈尔滨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反思华为①爱反思的任正非在2000年不再在企业里提狼性,跟李一男的出走不无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李一男的出走让他看到了狼性文化带给企业的后遗症。
②华为“狼性文化”的后遗症最早是从企业内部爆发的。
在这里,“返狼病”已经发作,不过发作主体不是华为,而是人称“小华为”的港湾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港湾”)。
而让港湾发生病变直至死亡的推动器正是港湾的“父亲”——华为。
③称华为为港湾的“父亲”不是信口开河。
港湾的创始人李一男曾是华为的“二把手”,被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华为人称任正非待李一男像父亲对待儿子。
当年李一男按华为的规矩带着一批重要员工提出内部创业(内部创业本是华为安置老员工的一种手段),并用结算股权换来的一千多万元设备在北京创办了港湾。
最初销售华为的产品,后来开始与华为展开了同业竞争。
深谙狼道的李一男同样利用狼性迅速立足,在某些设备上的市场份额已逼近华为,业内外人士普遍看好港湾的未来,称之为中国下一个华为,受到了众多风险投资的青睐。
④李一男的离开让任正非痛心疾首,李一男以暗度陈仓的方式带走核心员工的行为更是让任正非愤怒。
据报道,李一男走得却是异常的坚决和无情。
我一直觉得爱反思的任正非在2000年不再在企业里提狼性,跟李一男的出走不无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李一男的出走让他看到了狼性文化带给企业的后遗症。
⑤李一男离开最初几年,尽管毫不掩饰地扩张和与华为抢食,任正非似乎并不在意,这也正是任正非人性和父性的体现。
但随着港湾的渐成气候,吸引了大量资金并开始与西门子等国外厂商合作,直接威胁到华为的时候,任正非的狼性也再一次爆发。
华为成立专门的“打港办”,只要港湾的单,华为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抢到手。
同时,华为通过系列手段破坏港湾与其他国外厂商的合作,在港湾走投无路要卖给西门子等公司时,华为同样让已经板上钉钉的交易泡汤。
⑥2006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传出了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消息:华为收购了港湾全部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正非内部讲话欢迎李一男重回华为怀抱
刚在新浪上读了《任正非内部讲话欢迎李一男重回华为怀抱》。
重归华为,李一男等港湾骨干还是很需要勇气的,有句古话叫“好马不吃回头草”,何况是回归华为。
而任的这番讲话,虽然篇幅很短,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很值得分析借鉴。
就像任以往的其它讲话一样,从高处着眼,不忘拔企业行为拔高到民族感情、国家发展的高度。
这篇讲话中,从华为的发展历史乃至中国科技发展的角度评论港湾的回归,似乎在告诉港湾人,港湾被华为收购不是可耻的,分分合合也是正常的,不仅对华为的发展有利,也是对中国科技史的贡献;也花了很大篇幅阐明华为死逼港湾的拼争是华为对国外资本侵入的抵抗,是避免中国高科技的灾难.
当然讲话中也不乏温情,从感情上很容易打动港湾人。
把港湾被收购说成回家,对血拼造成的伤害道歉,也对人员的安排、合作的态度甚至收购后短期内的舆论影响都谈到了。
整篇讲话,语言看似平实,但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环环入扣,有历史、现在和将来,也有个人、公司和国家,难快李一男等这么快就被劝服“回家”了。
附讲话内容(转自新浪网,IT时代周刊):
你们可以放心回“家”
我代表华为与你们第二次握手了,首先这次我是受董事长委托而来的,是真诚欢迎你们回来的,如果我们都是真诚地对待这次握手,未来是能合作起来做大一些事情的。
不要看眼前,不要背负太多沉重的过去,要看未来、看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点矛盾、有点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分分合合也是历史的规律,如果把这个规律变成沉重的包袱,是不能做成大事的。
患难夫妻也会有生生死死、恩恩怨怨,岂能白头呢?只要大家是真诚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
非常欢迎你们加盟,董事长在国外,我14号要出国,我来见你们就是让你们放心,我是获董事长及整个管理团队授权而来的,我们没有什么弯弯绕,我们也不纠缠历史。
大家对历史会有不同的看法,交流会造成矛盾。
我们面向未来,在减少矛盾的情况下,加强沟通,达到相互信任。
公司处在全球历史性大发展的时期,如果你们想通了,双方工作小组也能达成一致,你们的回归对中国科技史都将是一项贡献。
不应该说你们输了,我们赢了,应该说我们是双方都赢了。
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
我们在很多方面不如小公司,小公司就是靠创意,小公司Idea强,大公司平台强,平台强就是发现机会后,可以加大投资猛追。
从现在开始,前半年可能舆论界对你们会有不利的地方,但半年后,一定是十分正面地评价你们的行动。
所以你们不要担忧华为的员工如何看这个问题,在你们回来工作时,也会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
将来如何对待你们,主要还是高层要对此有正确的看法,中层是可以说服的。
对港湾的伤害道歉
你们开始创业时,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是支持和理解的。
当然你们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所做的事对华为造成了伤害,我们只好作出反应,而且矛头也不是对准你们的。
2001至2002年华为处在内外交困、濒于崩溃的边缘。
你们走的时候,华为是十分虚弱的,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包括内部许多人,仿效你们推动公司的分裂,偷盗技术及商业秘密。
当
然真正始作俑者是西方的基金,这些基金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他们的困境。
华为那时弥漫着一股歪风邪气,都高喊“资本的早期是肮脏的”的口号,成群结队地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术机密与商业机密,像很光荣的一样,真是风起云涌,使华为摇摇欲坠。
竞争对手也利用你们来制约华为,我们面对了基金、竞争对手更大的压力。
头两年我们通过加强信息安全、交付件管理才逐步使研发稳定下来;加强市场体系的干部教育与管理,使市场崩溃之风停住了。
开了干部大会,稳定了整个组织,调整了士气,使公司从崩溃的边缘,又活了回来。
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和你们竞争,主要面对的是基金和竞争对手,如果没有基金强大的力量,你们很难招架得住我们的竞争压力。
我们感觉到基金的力量与巨大的威胁,如果我们放弃竞争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基金以这样的方式在中国运作而获得全面胜利,那么对中国的高科技是一场灾难,它波及的就不只是华为一家了。
因此,放任,对我们这种管理不善的公司是一个悲剧,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坚决和基金作斗争。
当然也要面对竞争对手的利用及挤压。
因此,较大地挫伤了你们,为此表达我的歉意。
这两年我们对你们的竞争力度是大了一些,对你们打击重了一些,这几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我们自己活下去,不竞争也无路可走,这就对不起你们了,为此表达歉意,希望你们谅解。
不过华为逐鹿中原,也是惨胜如败。
但愿我们摒弃过去,面向未来,取得双赢。
合作才是真正的出路
我们之间真正的出路是重新走向合作,我代表EMT团队,会真诚地处理这个问题,不要担心会算计你们,也会合理地给你们安排职位的,不光是几个,而是全部。
我们认真地来探讨合作的问题,构建我们真正的成功。
历史上真正化干戈为玉帛还是不多的,基金的投机,一害你们,二害我们,我们都是受害者,相信我们会度过阴暗的这一天的。
华为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2006年销售可能突破100亿美金,华为3com、终端的一些数据都不放进来,以免成绩太突出了,易受攻击,矛头会指向我们。
太极八卦,有两条白鱼和黑鱼交织在一起,正、反两面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你说你是白鱼,一定是万箭穿心,把你多黑一些。
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地宣传报道,使华为逐步冷静下来,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去努力优化自己。
如果我们两股力量将来能合起来就会更强大,也会对历史做一个非常好的注脚,不是说敌人永远都是敌人。
还要感谢你们的存在,华为3com成长之快与此有很大关系,原来我们对企业网何去何从,还存有疑虑。
虽然华为和港湾关于<SPAN class=yqlink>知识产权</SPAN>打官司,只是一部分而已,但港湾的很多创意,像以多业务传送的思想来开发传输产品、以太交换机也有很多自主开发的东西,这还是要肯定的,希望能加盟华为。
这次华为的人力资源大调整,将形成一个5到10年的战略格局,外面抗衡国际竞争伙伴,内部吸收小公司加盟和我们一起发展。
这5年来,没有你们离开公司,华为还发现不了公司这么多严重的问题。
你们走的时候,我们快崩溃了,那时好象只要是在华为呆着的人,都被认为是很奇怪的,好象没离开华为的人,是不正常的,我曾说过我们的队伍要好好教育一下。
我们幸亏也没有太急躁,促成内部矛盾激化,通过这5年的调整逐步稳定下来了。
这次来之前费敏还有压力,怕谈不好。
为什么会谈不好呢?我来就是传达第二次握手,一定要握好。
现在华为使用轮值主席,通过轮流执政的管理方式,几年以后达到和谐的管理体系。
EMT 的决策能力大大增强了。
新的进展已取得非常大的机会,我们两家合作起来一定是会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