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错题集(4)
高一物理错题集

期中考试模拟(四)1.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 、b 两个质点,在0~t 0时间内的x -t 图象如图2所示。
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a 做周期性往返运动B .t ′时刻,a 、b 的位移相同C .在0~t ′时间内,a 的位移大于b 的位移D .在0~t 0时间内,a 通过的路程是b 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2.一身高为H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参加百米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过程,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 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h ,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宽度是ΔL 。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A .百米成绩B .冲线速度C .百米内的平均速度D .冲线时160s 内的位移3、有以下几种情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A .火箭刚点火时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0B .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汽车在十字路口右转,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为04.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物体的运动判断正确的是(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B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2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 .甲、乙同时出发B .乙比甲先出发C .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 0处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6.如图1-1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 段运动最快B .AB 段静止C .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4 h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7、图3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易错题归纳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A项.其原因是误认为在力的合成运算中, 随着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合力也增大.即随着平行四边形一条边长的增 加,对角线的长度相应增加.这是由于解答常规题目产生思维定势的影 响,仅仅考虑了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θ为锐角的情况,忽视了两个共 点力之间的夹角θ有可能为钝角的情况,造成错解.分析时,应考虑两 个共点力的夹角可能为锐角、直角、钝角.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正确思路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 反,A错误;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但它相对 于接触的另一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错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静 摩擦力,C错误.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如传送带对粮食袋的静摩擦 力就是将粮食袋送往高处粮仓的动力,D正确.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本章易错题归纳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对重心变化把握不准造成错误
丢分题1 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 有一个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里面水的共同 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认为沿球面下滑的分力等于mgsin θ,垂直于球面的分力等
于mgcos θ,故易错选B、D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正确思路 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小滑块
受到重力mg、球面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作用,如图所示.重力mg产 生两个效果,沿切线方向使物体下滑,其分力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则Ff =mgsin(90°-θ)=mgcos θ,沿半径方向压紧球面,其分力大小等于支
高一物理易错题集及高一物理易错题(整理)

错题集1.(多选)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沿笔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有关上述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B.乙图能读出汽车的瞬时速率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m/s²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5.7m/s²甲乙3.(多选)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3m/sB.该物体在第2s末的平均速度是3m/sC.该物体在第3s末的位移是7.5mD.该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4.5m/s4.(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C.前3s内的位移是6mD.3s末的速度是3.6m/s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1)s内的位移为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s/n²B.n²/2sC.2s/(2n+1)D.2s/(2n-1)6.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x,则它从出发开始经过x/4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为()A.t/4B.t/2C.t/16D.√2t/27.关于公式x=(v²-v₀²)/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公式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为正的情况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 、x 同时为负值的情况8.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 ,已知AB=B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B.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C.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2D.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2+1):1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 末的速度是6m/s ,第2s 末的速度是8m/s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是2m/s² B.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C.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D.第2s 内物体的位移是8m9.光滑斜面长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 ) A.物体在t/2时刻的瞬时速度是2L/t B.物体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L/tC.物体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小于L/tD.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中点经历的时间为t/210.列车长为l ,铁路桥长为2l ,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 ₁,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 ₂,则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3v ₂-v ₁B.3v ₂+v ₁C.√(3v ₂²-v ₁²)/2D.(3v ₂²-v ₁²)/211.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处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A.1.2mB.3.6mC.6.0mD.10.8m12.(多选)为了求某高层建筑物的高度,从其顶上自由落下一光滑的小石子,除了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外,还需知道下述哪个是( )A.第1s 的末速度B.第1s 内位移C.最后1s 内位移D.最后1s 的初速度13.下列有关史实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量的大小不影响物体下落的快慢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比萨斜塔上完成了落体实验C.伽利略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推出自由落体运动属于匀加速运动D.伽利略通过落体实验证明了重量并不是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原因1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B.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ACC.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5.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甲从H 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 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过程中,下落1s 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C.甲、乙落地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16.以20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m/s²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s 内的位移是( )A.45mB.37.5mC.50mD.40m17.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₁,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₂,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₁+x ₂)/2T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 ₁/T ²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x ₂-x ₁)/T²D.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₂-x ₁)/2T18.如图所示,木块A 、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L ,B 的长度是2L ,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 ₁射入A ,以速度v ₂穿出B ,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 时的速度为( )A.(2V ₁+V ₂)/3B.√(2V ₁²+2V ₂²)/3C.√(2V ₁²+V ₂²)/3D.2V ₁/319.卡车原来用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地方开始倒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8s 后卡车速度减至2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4s 的时间就加速到了原来的速度10m/s ,规定卡车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0.物体甲的x-t 图象和物体乙的v-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v ₁ v ₂ 2 2(1)甲、乙两物体如何运动?是单向运动还是往返运动?(2)甲、乙两物体在6s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多少?(3)甲的速度是多少?乙的加速度是多少?21.一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m/s²,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m/s,楼高52m,求:(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m/s,电梯升到楼顶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果电梯先匀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匀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6s,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2.自屋檐自由落下的一个小球在△t=0.25s内通过高度为△h=2m的窗口,求窗口的上沿距屋檐的高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基本错题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基本错题整理第三章错题整理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4 1.一条放在地面上的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向上提起一端,另一端刚好离地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长为L的匀质直钢管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一端与水平面成30°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
基本概念:1.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力。
2.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独立存在。
只要有力必会同时存在施力物受力物。
3.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的三要素:大小(线段长短)、方向(箭头指向)、作用点(线段端点)。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为重力。
7.g随地球上的纬度的改变而改变:纬度越高,g越大,两极最大,赤道最小。
8.g随海拔高度而改变:同一纬度处,高度越大,g越小,使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9.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不倒翁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起重机重心的位置随货物的多少而改变)第二节弹力P6 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下端悬挂500N重物时,总长为22cm;悬挂750N重物时,总长为23cm。
那么,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 C. D.P7 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B.物体受重力、A点的弹力作用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P8 小球A系在竖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净静止状态,则小球所受的力为()A.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B.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D.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P9 一弹簧收到8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长度为15cm,弹簧受到40N的压力作用时,弹簧长度为10cm,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原长。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2214m/s 2m/s 2a == 22504m/s 4m/s 1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 OA AB a a a >>故C 正确;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故选CD 。
2.甲、乙两辆赛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
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 s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B.20 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C.甲、乙加速时,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D.4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且相距900m【答案】AD【解析】【详解】A、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60s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甲车在乙车前方,故A正确;B、40s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40s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40s时,甲乙相距最远,在20s时,两车相距不是最远,故B错误;C、速度−时间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甲加速时的加速度小于乙加速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D、根据图象可知,4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都为40m/s,甲的位移,乙的位移,所以甲乙相距,故D正确;故选AD。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答案】BC【解析】【分析】【详解】AB.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节能减排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假设公交车通过城市十字路口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10m/s,一辆公交车在距离十字路口50m的车站停留,乘客上下完后,司机看到红灯显示还有10s,为了节能减排.减少停车,降低能耗,公交车司机启动公交车,要使公交车尽快通过十字路口且不违章,则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象可能是()A.B.C.D.【答案】ABD【解析】【分析】【详解】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由速度图像可知,A、B、D三个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均大于50m,且速度不超过10m/s;C图像中公交车的位移可能恰好等于50m,且速度小于10m/s,故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像可能是ABD。
故选:AB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速度时间图像的考查;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结合公交车的运动情况即可分析解答.3.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1262vt∆-=∆m/s2=3m/s2选项B错误;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4.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乙车必定向北行驶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D.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答案】AD【解析】【详解】C.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故C错误;A.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故A正确;BD.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北运动.故B错误,D正确.故选AD.【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5.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心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前2 s 2m/s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A.质点每秒匀速移动1 m,则质点任何时刻的速度大小为1 m/s,故A正确;BD.2s 末质点到达B ,故前2s 内的位移大小为2m ,平均速度为22m/s ,故B 正确,D 错误; C. 4s 末质点到达C ,故前4s 内的位移大小为2m ,平均速度为0.5 m/s ,故C 正确;6.如图甲所示,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将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 .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作出x t t-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的速度大小为v 0B .滑块经过甲、乙两光电门最长时间为t 0C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00v t D .图线下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光电门乙的位移大小【答案】A【解析】【分析】 【详解】A.由位移公式得:2012x v t at =+ 和速度公式0v v at =+变形得: 12x v at t =- 由图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乙的速度(末速度)大小为v 0,故A 正确;B.由A 项分析与图可知:02v t a=是滑块从静止释放到光电门乙的时间的两倍,不是滑块经过甲、乙两光电门最长时间,故B 错误; C.由A 项分析与图可知:0022v a k t ==,故C 错误; D.图是x t t-,不是速度图象,所以图线下所围的面积不表示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光电门乙的位移大小,故D 错误.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A 、B 、C 三个物体同时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为他们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t o 时间内( )A .A 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B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一样大C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一样大D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答案】BD 【解析】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x 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都相同,故A 错误、B 正确;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A 的路程最大,BC 路程相等,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关键抓住位移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来分析图象的意义;注意理解BC 的运动特点.2.高速公路上用位移传感器测车速,它的原理如图所示,汽车D 向右匀速运动,仪器C 在某一时刻发射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超声波),经过时间t 1接收到被D 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过一小段时间后又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出后经过时间t 2再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v 0,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t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 的距离为0112v t B .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 的距离为02v t C .位移传感器在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距离为0211()2v t tD .测得汽车前进速度为02121()2v t t t t t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超声波是匀速运动的,往返时间相同,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 的距离为0112v t ,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 的距离为0212v t ,故A 正确,B 错误; C .则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的距离为()02112s v t t =- 故C 正确;D .超声波两次追上汽车的时间间隔为1222t t t t '∆=∆-+ 故速度()021212v t t sv t t t t -=='∆+∆- 故D 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题(易错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江苏省江都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题(易错题)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
1、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m/s,2s后速度的大小为8m/s,在这1s内该物体: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2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5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3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m/s2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3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3、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1B 3:1C 4:3D 3:4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AB=BC,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m/s、30m/s,根据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A、质点在AC段运动的时间B、质点的加速度C、质点在AC段平均速度D、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5、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B.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C.经过5s的时间,甲物体到达乙物体的出发点D.2.5s时,甲、乙速度相同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应该在其几何中心B、静放在桌面上的书对桌面有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形变C、轻绳的拉力极限为1000N,用其拔河时两边拉力大小均为502N时绳会断D、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7、一根轻质细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两手先并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然后缓慢的左右对称分开。
若想绳不断,两绳间的夹角可以是: A 、45° B 、60° C 、135° D 、150°8、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先把其中的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再把这个力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而另一个力保持不变。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摘灯笼”游戏示意图,要求游戏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灯笼摘下即可获胜,已知灯笼上下用两根相同的细绳L 1、L 2连接后悬挂于天花板上,人只能拉下面的细绳L 1,若两根细线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则为了顺利摘下灯笼( )A .在细绳L 1下端缓慢增加拉力B .在细绳L 1下端突然猛一拉C .由于细绳L 2中的拉力大于细绳L 1中的拉力,故细绳L 2一定先断D .细绳L 1与细绳L 2一定同时断2.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 、B 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5m 、m B =m ,重力加速度为g ,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 .都等于0B .都等于2gC .0和3gD .0和2g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 = 1kg 、m 2 = 2kg 的滑块A 和滑块B 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 和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5,拉力F 作用在滑块A 上,拉力F 从O 开始逐渐增大到7N 的过程中,关于A 和B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 .当F > 5N 时,A 、B 发生了相对滑动C .从一开始就发生了相对滑动D .开始相对静止,后来发生相对滑动4.如图所示,在饮料瓶的下方扎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小孔中有水喷出。
现让瓶子做下述几种运动,运动中瓶子没有转动,忽略空气阻力,观察喷水的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放手让瓶子自由下落,小孔仍向下喷水B .将瓶子竖直向上抛出,瓶子向上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瓶子向下运动时小孔向下喷水C .将瓶子水平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D .将瓶子斜向上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时小孔仍向下喷水5.如图所示为水平匀速向右运动的传送带,一个物块以某一速度从左边冲上传送带,则小物块运动的v –t 图象不可能...是( )A .B .C .D .6.用外力F 拉一物体使其做竖直上升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加速度a 随外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规定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a 0B .物体的质量为002F a C .当a =a 1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D .当a =a 1时,拉力010F F a a 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x = 4m ,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转,A 轮为主动轮,B 轮为从动轮,P 为从动轮轮缘上一点。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 错误,B 正确。
CD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2.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2214m/s 2m/s 2a == 22504m/s 4m/s 1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 OA AB a a a >>故C 正确;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2214m/s 2m/s 2a == 22504m/s 4m/s 1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C OA AB a a a >>故C 正确;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故选CD 。
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4s 末就是第5s 初,指的是时刻B .第5s 初指的是时间间隔C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 末到第5s 初这1s 的时间间隔D .物体在第5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 末到第5s 末这1s 的时间间隔【解析】【分析】【详解】A .第4s 末就是第5s 初,指的是时刻,故A 正确;B .第5s 初指的是时刻,故选项B 错误;C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5s 末这5s 的时间,故C 错误;D .物体在第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故D 正确。
故选AD 。
3.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是A 、B 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t 时间内A 的位移较小C .在0~t 时间内A 、B 的位移相同D .t 时刻以前A 的速度比B 的大,t 时刻以后A 的速度比B 的小【答案】AB【解析】【分析】【详解】A .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 BC .0~t 时间内A 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B 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 的位移较小,故C 错误,B 正确;D .b 图线的斜率大于a 图线的斜率,则B 的速度一直大于A 的速度,故D 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题(易错题)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江苏省江都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题(易错题)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
1、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m/s,2s后速度的大小为8m/s,在这1s内该物体: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2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5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3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m/s2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位移大小之比为1∶3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3、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1B 3:1C 4:3D 3:4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AB=BC,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m/s、30m/s,根据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A、质点在AC段运动的时间B、质点的加速度C、质点在AC段平均速度D、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5、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B.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C.经过5s的时间,甲物体到达乙物体的出发点D.2.5s时,甲、乙速度相同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应该在其几何中心B、静放在桌面上的书对桌面有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形变C、轻绳的拉力极限为1000N,用其拔河时两边拉力大小均为502N时绳会断D、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7、一根轻质细绳能承受最大拉力为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两手先并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然后缓慢的左右对称分开。
若想绳不断,两绳间的夹角可以是:A、45°B、60°C、135°D、150°8、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先把其中的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再把这个力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而另一个力保持不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试题牛顿定律易错题

高中物理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力的看法及其计算方法,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看法及其计算,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失重和超重等看法和规律。
其中重点内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这其中要修业生要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因此,深刻理解牛顿第必然律,则是本单元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详尽的物理问题的基础。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规,这是所有矢量进行加、减法运算过程的通用法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详尽实责问题时,常需要将某一个物体从众多其他物体中隔断出来进行受力解析的“隔断法”,隔断法是解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而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解析又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
因此,这类从复杂的对象中隔断出某一孤立的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在本单元中便显得十分重要。
[例题解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够进行正确的解析,其原因平时出现在对弹力和摩擦力的解析与计算方面,特别是对摩擦力(特别是对静摩擦力)的解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够正确地掌握,如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表现出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碰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则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
【正确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依照牛二定律有 F1 -F2-f=0 此时静摩擦力为8N 方向向左。
撤去 F1后,木块水平方向碰到向左2N 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因此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
此时-F2 +f ′ =0 即合力为零。
故 D 选项正确。
【小结】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解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讲解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
没动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阻拦相对运动产生,使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表现为一种趋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年级二检学生答卷典型错误.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2010-2011学年度石门中学高一年级二检物理学生答卷典型错误13、(1)漏选A ,出错同学认为不明白该实验是用作图法(画力的图示),而不是计算法(勾股定理)。
(2)错选B ,把较多同学做的实验情况当做必须遵循的要求。
(3)作答没有体现“记录实验数据”的特点(记录第一手真实数据),错例:力F 的大小,两个力F 的方向等。
14、第一空结果没有注意两位有效数字,错例:0.864,086m/s 。
第二空表达式不符合单项式的要求,错例:212345633)()(Tx x x x x x ∙++-++ 、212345633)()(T x x x x x x ⨯++-++、21234569)()(t x x x x x x ++-++、22123456910)()(T x x x x x x -⨯++-++、221234561.0910)()(⨯⨯++-++-x x x x x x 不会用逐差法,tv a ∆∆=15、第一、解题不规范,解题不写原始公式,有的公式左右掉转,有的公式错误地一边代入数据,另一边却是未做假设的自编字母。
第二、审题不清楚,距离地面20m 误解为下落20m ;铁杆通过某一位置所用的时间没有转化为熟悉问题:火车通过某路标所用的时间; 第三、公式选择不合理,2021at t v x +=,vx t =,g v v t t 0-=。
16、第一、受力分析不合要求:把绳子所受的拉力标为G ,有向线段不成比例,作图虚线没有框住分力等。
第二、三角函数与边角关系数学基础不好。
第三、用正交分解法,没有注意到两绳子竖直的分力之和才等于重力。
第四、认为两绳子同时达到最大拉力、没有进行分析判断AC、BC哪条绳子线段先断。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易错题型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易错题型1.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现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
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
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 v >乙甲;丙停在空中 B.甲、丙匀速下降,v v >甲丙;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 v >乙甲;丙匀速下降,且v v >甲丙D.甲、乙匀速下降,v v <乙甲;丙匀速下降,且v v <甲丙2.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 和目的地B 的直线距离为9 km ,实际上他从A 运动到B 用时5 min ,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C 时,车内速度计的示数为150 km/h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赛车经过路标C 时的平均速度为150 km/hD.赛车经过路标C 时瞬时速度方向为由A 指向B3.煤矿安检员在一次巡检中,乘坐矿井电梯从A 井竖直向下运动了120 m 到达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160 m 到达B 井,最后从B 井乘坐电梯竖直向上返回地面。
若A B 、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次巡检中安检员( ) A.发生的位移是200 m ,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 m B.发生的位移是400 m ,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 m C.发生的位移是160 m ,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400 mD.发生的位移是160 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240 m4.如图所示,物体甲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再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C;同时物体乙沿直线直接从A点运动到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高一物理错题集(4)
1.(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
B .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实验为基础,通过抽象出理想化实验而得出的结论
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2. (多选)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悬挂物的质量应远小于车和砝码的质量
B.为减小小车.纸带受到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要把小车运动平面起始端抬高
C.实验结果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
D.实验结果采用a -m 1
坐标作图,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作出判断
3. 如图所示,重为10N 的物体以v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桌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在给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其大小为20N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可能为(g 取10m/s 2):( )
A .1N ,20m/s 2
B .0,21m/s 2
C .1N ,21m/s 2
D .1N ,19m/s 2
4.一小车在牵引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牵引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小车仍沿原来运动方向运动,则此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 ( )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减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C .逐渐增大,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D .逐渐增大,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5. (多选)钢球在无限深的油槽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设油对球的阻力正比于其
速率,则球的运动状态是( )
A .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 .先加速后匀速
C .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
D .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小
6.在水平粗糙地面上滑行的木块,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几对?
( )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7.(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升降机以加速度a在竖
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
A.升降机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B.台秤示数减小ma
C.升降机一定向上运动
D.升降机一定做加速运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9.如图,已知物体A重60 N,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绳CD与水平方向成37°角,CD绳上的拉力为15 N.sin37°=0.6,cos37°
=0.8.求:
(1)求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B重力为多大?
=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10.以v
1
为4m,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取g=10m/s2,求:
;
(1)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
1
(2)阻力的大小f;
;
(3)下降过程的加速度a
2
;
(4)落回原地的速度v
2
(5)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地所需时间是多少?
11.一斜面AB长为10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2)
(1)若斜面与物体间光滑,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
(2)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
速度及所用时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