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后蜂窝、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a8d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1.png)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案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案1. 简介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一系列小孔洞或凹陷,形状类似于蜂窝或麻点。
这种表面缺陷不仅影响了混凝土的外观美观性,还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案。
2. 成因分析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2.1 施工过程问题(1)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混凝土配比中水灰比过大、砂浆粒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会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出现。
(2)振捣不均匀:振捣是混凝土浇筑中重要的施工工序,如果振捣不均匀、震动时间不足或过度振捣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形成。
2.2 原材料质量问题(1)粗骨料品质差:粗骨料中含有过多的钙质、泥水、粘土等杂质,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结能力。
(2)细骨料不合格:细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到填充孔隙的作用,如果细骨料质量不合格,会影响混凝土的紧密性和孔隙结构。
2.3 外界环境问题(1)气温过高:高温环境下,混凝土凝结速度加快,流动性降低,使得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较难流平,容易形成表面麻面。
(2)通风条件不佳:如果现场通风不良,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挥发缓慢,导致麻面的形成。
3. 处理方案3.1 施工调整(1)优化混凝土配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掺合料使用量等参数,使混凝土更易于流动和振捣。
(2)合理振捣:选择适当的振捣设备和振捣时间,确保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均匀分布。
3.2 原材料控制(1)严格筛选骨料: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关,确保粗、细骨料符合相关标准,并排除杂质的干扰。
(2)科学配比:合理控制水灰比、掺合料掺量等参数,确保混凝土拥有适宜的流动性和强度。
3.3 环境控制(1)控制施工温度:在高温环境下,采取降温措施,如及时喷水降温或采用覆盖物遮阳等方式,减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
(2)保持通风畅通:优化施工场地布局,增加通风设备,确保混凝土表面水分挥发顺畅。
混凝土中出现蜂窝、孔洞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中出现蜂窝、孔洞的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fc315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4.png)
混凝土中出现蜂窝、孔洞的处理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混凝土中出现蜂窝、孔洞的处理方案1. 蜂窝、孔洞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改)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改)](https://img.taocdn.com/s3/m/9c7d4a7558fafab069dc027b.png)
中央商务区A-3-13-1地段住宅部分1至4#楼修补方案关于剪力墙、柱拆模后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编制单位:青岛新城发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6年8月11日关于剪力墙、柱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与原因分析根据本工程可能出现的剪力墙、柱混凝土现场质量情况,特制订本方案如下:一、混凝土麻面1、现场现象部分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局部缺浆,表面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40%、木工60%)(1)、模板表面、下部、有残余垃圾,板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在每次浇捣混凝土前派专人清理楼面垃圾、并浇水湿润模板。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在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振动棒要快插慢拔(特别注意慢拔,以致能达到引气的效果),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随浇随振,严禁漏振现象。
振动棒放在沟壁的中间,严禁振动棒触及模板,确保砼振捣密实,无气孔,对砼的振捣一定要责任到人。
(4)、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
将麻面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凉干(内湿外干),然后用混凝土界面剂批平。
3、后期预防措施(1)、要求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填严,防止漏浆。
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砼振捣必须落实到人,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模板缝隙加双面胶带(防止漏浆),做到接缝严密,不漏浆。
二、柱角、柱边缺楞少角。
1、现场现象部分柱、剪力墙在拆模后发现柱边缺楞少角、并有漏浆现象。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10%、木工90%)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柱边加固不到位,螺杆紧不到柱角,灌注砼时缝隙漏浆、或有多次振捣现象。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及处理技巧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及处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209641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b.png)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及处理技巧一、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密集的小孔洞和不平整的表面现象。
其主要原因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合理,或者水泥砂浆中水的比例过高,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空洞和不平整,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2.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混凝土振捣不均匀也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如果振捣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中空气无法排出,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露出时间过长混凝土浇筑后,如果露出时间过长,会导致表面水分的流失,从而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干裂和蜂窝麻面。
4.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细粉料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细粉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空洞和不平整。
5.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气泡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气泡,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空洞和不平整。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处理技巧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关键。
在配合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的水泥、砂、石等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同时,在混合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含水率,适当调整水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2.正确的混凝土振捣方式正确的混凝土振捣方式也是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振捣混凝土时,应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中空气的充分排出。
同时,在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振捣力度和振捣频率,以避免过度振捣和振捣不足。
3.控制混凝土表面水分控制混凝土表面水分也是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尽快进行覆盖和养护,以避免表面水分的流失。
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4.控制细粉料和气泡的含量控制混凝土中细粉料和气泡的含量也是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关键。
在混合过程中,应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细粉料和气泡剂,并严格控制其含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3581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0.png)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蜂窝、麻面和孔洞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一、蜂窝的原因及处理方案1. 原因(1)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没有将气泡排出。
这可能是由于振捣时间不足、振幅不够、振捣位置不合理或振捣方式不正确等原因导致。
(2)混凝土内含过多的细粉料、颗粒度不匀的骨料、含水率过高的骨料等原因。
(3)毛细现象引起的骨料表面积增大,使得混凝土内部的孔洞难以排出,从而导致蜂窝的产生。
2. 处理方案(1)振捣方法应当合理,振捣时间和位移需要足够,这样可以让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
(2)选择合适的骨料,要求骨料的颗粒度匀称,粉尘含量低,且含水率在正常范围内。
(3)避免使用过于吸水的骨料或采取先将骨料浸泡后使用的解决方案。
(4)如果毛细现象引发的蜂窝问题比较严重,可以在混凝土内加入一些减少毛细现象的外加剂。
二、麻面的原因及处理方案1. 原因(1)混凝土过于稀,使得水泥浆的流动性过高、空气泡较多。
(2)施工现场环境不佳,如温度低、风力大等,使得水分蒸发速度过快,混凝土表面形成麻面。
2. 处理方案(1)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配比,以达到沉淀性、稀释性和流动性的平衡。
(2)严格限制施工现场环境,避免低温及风力等不利条件。
(3)在混凝土表面布置湿或遮盖物,以便及时补充混凝土中的水分。
(4)在施工中使用光滑的模板并定期强制振捣以避免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和孔洞。
这将有助于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三、孔洞的原因及处理方案1. 原因(1)混凝土浇筑时,振动不均匀或过度,导致混凝土中孔洞过多。
(2)混凝土拌合不均,骨料、水泥和水的比例失调。
(3)混凝土中的蒸发水过多,导致水泥胶凝不良,空鼓和裂缝的产生。
2. 处理方案(1)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以适当降低孔洞的数量。
(2)在混凝土拌合时要求骨料和水泥的比例匀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求操作规范。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78d44881c758f5f71f6755.png)
中央商务区A-3-13-1地段住宅部分1至4#楼修补方案关于剪力墙、柱拆模后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编制单位:青岛新城发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6年8月11日关于剪力墙、柱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与原因分析根据本工程可能出现的剪力墙、柱混凝土现场质量情况,特制订本方案如下:一、混凝土麻面1、现场现象部分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局部缺浆,表面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40%、木工60%)(1)、模板表面、下部、有残余垃圾,板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在每次浇捣混凝土前派专人清理楼面垃圾、并浇水湿润模板。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在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振动棒要快插慢拔(特别注意慢拔,以致能达到引气的效果),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随浇随振,严禁漏振现象。
振动棒放在沟壁的中间,严禁振动棒触及模板,确保砼振捣密实,无气孔,对砼的振捣一定要责任到人。
(4)、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
将麻面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凉干(内湿外干),然后用混凝土界面剂批平。
3、后期预防措施(1)、要求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填严,防止漏浆。
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砼振捣必须落实到人,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2)、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模板缝隙加双面胶带(防止漏浆),做到接缝严密,不漏浆。
二、柱角、柱边缺楞少角。
1、现场现象部分柱、剪力墙在拆模后发现柱边缺楞少角、并有漏浆现象。
2、原因分析、整改处理方案(责任分析:泥工10%、木工90%)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柱边加固不到位,螺杆紧不到柱角,灌注砼时缝隙漏浆、或有多次振捣现象。
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2de9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a.png)
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问题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美观度。
因此,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对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案:1.烂根处理方案:烂根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局部开裂或坍塌的现象。
通常是由于施工中混凝土过于湿润或搅拌不均匀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修复破损的部分,重新施工局部混凝土,同时增加混凝土的扩散性和粘稠性,确保施工均匀。
2.蜂窝处理方案:蜂窝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空洞和凸起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混凝土浇注不均匀或振捣不充分造成的。
处理方法包括修理被蜂窝影响的部分,清除空洞和凸起,然后重新浇注和振捣混凝土,确保浇注过程中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振捣的充分性。
3.麻面处理方案: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颗粒性细小凹洞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施工中混凝土过于湿润或振捣不充分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清除麻面部分,修补损坏的部分,然后重新施工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粘稠性和振捣的充分性。
4.露筋处理方案:露筋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钢筋暴露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位置不准确或混凝土覆盖层不足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修复暴露的钢筋,补充缺少的混凝土,然后重新覆盖露出的钢筋,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
5.孔洞处理方案: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出现空洞或凹坑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或气泡未能排除导致的。
处理方法包括修复孔洞部分,清除空洞和凹坑,然后重新施工混凝土,并增加混凝土振捣的充分性和排除气泡的能力。
总的来说,处理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问题的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振捣充分性和粘稠性,并在问题出现时及时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ba8f8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a.png)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引言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通常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出现一些小孔洞和凹凸不平的现象。
这种缺陷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本文将对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处理方法。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材料的比例。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增多,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2. 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不均匀,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分布不均匀,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3. 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混凝土振捣是为了让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尽可能减少。
如果振捣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增多,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4. 混凝土固化不完全混凝土固化是为了让混凝土中的水分慢慢蒸发或渗透出去,从而形成坚硬的混凝土。
如果固化不完全,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残留,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5. 混凝土施工环境不良混凝土施工环境不良,如温度过高、风力过大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三、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1. 重新浇筑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严重,影响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可以选择重新浇筑混凝土。
在重新浇筑之前,需要对原来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和处理。
2. 修补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不严重,可以选择修补。
修补时需要将麻面处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填补。
修补后需要注意保养,让混凝土充分固化。
3. 改进配合比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导致的,可以通过改进配合比来避免蜂窝麻面的出现。
在改进配合比时需要注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4. 加强振捣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是由于振捣不充分导致的,可以通过加强振捣来避免蜂窝麻面的出现。
在振捣时需要注意振捣的时间和力度。
5. 加强保养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是由于混凝土施工环境不良导致的,可以通过加强保养来避免蜂窝麻面的出现。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4f4b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8.png)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浇筑操作不当、混凝土材料不合适、振捣不当等因素引起。
因此,在处理方案中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蜂窝麻面孔洞问题。
一、浇筑操作不当原因分析1.1 浇筑时间不合理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是缓慢的过程,如果浇筑时间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导致蜂窝麻面孔洞出现。
如果浇筑时间过早,混凝土表层泌水过多,振捣时水泥浆体易被冲走,混凝土骨架空洞较多,如果浇筑时间过晚,混凝土表面会形成硬壳,难以与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也容易出现蜂窝麻面孔洞。
1.2 浇筑过程振捣不够振捣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主要作用是消除混凝土内部空洞和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如果振捣不够,会产生空洞和空隙,导致蜂窝麻面孔洞出现。
解决方案:针对浇筑操作不当的问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浇筑时间。
一般来说,应选择在天气温度适中、风力较小、相对湿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浇筑。
同时,还需注意振捣工作,保证其充分振捣,使混凝土内部消除空气和空隙,提高密实度,减少蜂窝麻面孔洞的出现。
二、混凝土材料不合适原因分析混凝土材料的成分和质量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如果混凝土材料不合适或成分不均匀,也会导致蜂窝麻面孔洞的产生。
2.1 水泥用量不足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如果水泥用量不足,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易发生蜂窝麻面孔洞。
2.2 骨料成分不合理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材料,如果骨料质量或组合不合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孔洞较多,易于产生蜂窝麻面孔洞。
解决方案:针对混凝土材料不合适的问题,需要选择优质水泥和合适的骨料,并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
同时,还需要控制混凝土的物料比例,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组织均匀性,减少蜂窝麻面孔洞的产生。
三、振捣不当原因分析3.1 振捣时间不足振捣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振捣时间不足,混凝土内部空气难以排除,易于形成蜂窝麻面孔洞。
混凝土蜂窝孔洞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孔洞修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a0e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c.png)
混凝土蜂窝孔洞修补方案混凝土蜂窝孔洞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不规则形状的孔洞,通常是因为混凝土浇筑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导致的。
蜂窝孔洞的存在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美观性,还可能影响其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修补蜂窝孔洞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蜂窝孔洞修补方案。
修补蜂窝孔洞的前提是先确定蜂窝孔洞的原因。
常见的蜂窝孔洞产生原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均匀、模板松动或施工工艺不当等。
根据孔洞的大小和深度,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
1.浇筑重填法:对于孔洞较小的蜂窝,可以使用该方法进行修补。
首先,清理孔洞表面的杂物和松散的混凝土。
然后,使用合适的混凝土修补材料,如修补砂浆或自流平修补材料,将其倒入孔洞中,确保填充充实且与周围混凝土表面平齐。
最后,进行表面的修整和养护,以确保修补部位与周围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区别。
2.凿除重填法:对于孔洞较大或深度较深的蜂窝,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修补。
使用凿子或钻头将孔洞周围的不稳定混凝土凿除,形成一个均匀的固体边缘。
然后,按照浇筑重填法的步骤,将修补材料填充孔洞,确保填充充实并与周围混凝土表面相平。
最后,进行表面的修整和养护,以确保修补部位与周围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区别。
3.打磨涂覆法:对于较大面积的蜂窝孔洞,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修补。
首先,使用磨机或砂纸打磨孔洞周围的不规则表面,以光滑孔洞周围的边缘。
然后,使用合适的修补材料,如修补砂浆或自流平修补材料,涂覆在孔洞上,确保涂覆充实平整。
最后,进行表面的修整和养护,以确保修补部位与周围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区别。
无论选择哪种修补方法,都需要确保修补材料与原始混凝土的兼容性。
修补材料的强度、收缩性能以及与混凝土的粘着力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进行修补之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以确保修补材料的良好附着性。
修补完成后,对修补部位进行养护,以保证其正常固化和硬化。
总之,修补混凝土蜂窝孔洞需要综合考虑孔洞的大小、深度和产生原因。
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944048f01dc281e53af062.png)
混凝土烂根、蜂窝、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1.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混凝土烂根、蜂窝、露筋、孔洞形成的原因①烂根墙柱模板底部接缝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②蜂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③露筋未按操作规程由低处向高处振捣,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孔洞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
3.处理方法①烂根烂根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1天)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
②蜂窝混凝土中的小蜂窝,可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
如果是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支模凸出空洞3CM以上,待修补的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后,将高出的混凝土凿除),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③露筋将松动的石子剔除,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支模凸出空洞3CM以上,待修补的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后,将高出的混凝土凿除),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④孔洞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刷素水泥浆一道,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支模凸出空洞3CM以上,待修补的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后,将高出的混凝土凿除),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注意事项:刷素水泥浆前混凝土处理面处于湿润状态,但不应有水珠;素水泥浆刷完后30分钟左右浇筑混凝土,不应间隔时间过长,以免形成隔离层。
安徽水利滁州和顺东方花园二期工程项目部2017年6月17日。
混凝土蜂窝麻面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蜂窝麻面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56d0d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7.png)
混凝土蜂窝麻面原因及处理方法一、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许多孔洞或麻点,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严重影响混凝土表面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模板质量不良模板质量不良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模板的表面不平整或者表面过于光滑,会导致混凝土与模板间的黏附力不足,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脱模不完整,从而导致蜂窝麻面的产生。
2. 混凝土材料不合理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不合理也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中的砂子过多或者石子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中空隙过大,出现蜂窝麻面。
另外,混凝土中掺入过多的粉煤灰、矿渣粉或其他掺合料,也容易导致蜂窝麻面的出现。
3. 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工艺不规范也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例如,混凝土的振捣不充分或振捣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过度振实,出现麻面;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或者浇筑速度过快,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4. 环境条件不利环境条件不利也可能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例如,施工现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均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 重新施工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比较严重,影响混凝土表面的美观度和耐久性,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重新施工。
重新施工时,需要对前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排查,找出问题所在,确保重新施工的质量。
2. 补修处理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比较轻微,可以采用补修处理的方法。
补修处理时,需要先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用专门的混凝土补修材料进行填补,填补时需要注意与原混凝土表面保持一致,填补后还需要用砂纸打磨平整。
3. 提高模板质量为了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出现,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提高模板的质量。
选择平整、光滑的模板,并且在模板表面刷一层脱模剂,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与模板间的黏附力不足,从而避免蜂窝麻面的产生。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3fa43e7fd5360cba1adbe8.png)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对于剪力墙柱拆模后部分地方出现轻微烂根现象,采取灌浆法修补,材料使用MEK-40灌浆料,施工流程为:旧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一、基底处理(1)凿毛。
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有油漆或油脂污染部位用丙酮洗刷)。
如基面松动严重,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
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二、灌浆料的配制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
稠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来确定。
成品灌浆,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55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
三、施工及养护1.施工(1)灌浆。
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
(2)如修补厚度超过3cm时,应分层施工。
层与层之间应间隔4h。
MEK-40灌浆料适宜在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施工。
如环境温度超出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及配比进行调整。
2.养护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
养护温度在15OC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
四、施工控制(1)为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2)灌浆层外观平整,层面与基底结合牢靠。
(3)在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验,必要时可现场进行钻孔取芯试验,以检查其效果。
混凝土中蜂窝缺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中蜂窝缺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baa17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8.png)
混凝土中蜂窝缺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问题描述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蜂窝缺陷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具有破坏混凝土结构、影响美观度和使用寿命等不良后果。
蜂窝缺陷通常表现为混凝土表面或内部出现大小不一的孔洞,使得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影响美观度,同时也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混凝土中蜂窝缺陷的出现,成为了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蜂窝缺陷的原因1.混凝土质量不良:混凝土中若含有太多的水泥、石子或沙子等杂质,会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不佳,易于出现蜂窝缺陷。
2.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如果振捣不到位或过早脱模,也会导致蜂窝缺陷的出现。
3.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空隙,从而形成蜂窝缺陷。
4.混凝土的硬化不均匀: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如果表面过早干燥,或者没有进行良好的保养,也会导致蜂窝缺陷的出现。
三、处理方法1.提高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种杂质的掺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标。
2.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过大,从而造成蜂窝缺陷的出现。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适中。
3.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混凝土充实,没有空隙,避免蜂窝缺陷的出现。
4.合理控制浇筑高度: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高度,避免混凝土因高度过大而产生空隙,从而形成蜂窝缺陷。
5.合理控制脱模时间:脱模时间过早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拉裂,从而形成蜂窝缺陷。
因此,在混凝土脱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脱模时间,避免蜂窝缺陷的出现。
6.加强混凝土的保养: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加强混凝土的保养,保证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表面不过早干燥,从而避免蜂窝缺陷的出现。
四、结论混凝土中蜂窝缺陷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需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加强控制和管理。
只有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合理控制水灰比,加强混凝土振捣,控制浇筑高度,合理控制脱模时间,加强混凝土保养等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中蜂窝缺陷的出现率,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砼中出现蜂窝孔洞的处理方法
![砼中出现蜂窝孔洞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c48ff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8.png)
砼中出现蜂窝孔洞的处理方法砼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材料,但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蜂窝孔洞的情况。
蜂窝孔洞不仅影响砼的美观度,还会降低砼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及时处理蜂窝孔洞是非常重要的。
一、蜂窝孔洞的原因1. 模板不平整: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者边角处没有安装好,导致浇筑时混凝土无法充分填充模板间隙。
2. 振捣不够:振捣不够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气泡,从而导致蜂窝孔洞。
3. 填料不足:混凝土中添加的骨料填料不足或者质量差也会导致蜂窝孔洞。
4. 施工温度过高:高温下混凝土易干裂和收缩,从而形成蜂窝孔洞。
二、处理方法1. 清除松散物质:首先需要清除蜂窝孔洞处的松散物质和灰尘,保证后续处理的质量。
2. 打补丁:将混凝土表面的蜂窝孔洞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打补丁,填平孔洞。
3. 砂浆涂抹:等待补丁干燥后,用水泥砂浆对整个表面进行涂抹,使其与周围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一致。
4. 表面修整:等待涂抹干燥后,使用打磨机或者手工打磨工具对表面进行修整,使其与周围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一致。
5. 防水处理:最后需要对处理后的表面进行防水处理,以保证其耐久性和美观度。
三、注意事项1. 处理前需要先确定蜂窝孔洞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否则会再次出现蜂窝孔洞。
2. 涂抹时要注意厚度均匀、不要过厚或过薄。
过厚会导致表面开裂、过薄会影响防水效果。
3. 在施工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出现新的裂缝和孔洞。
4. 对于大面积蜂窝孔洞,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处理措施,如重新浇筑等。
总之,及时处理蜂窝孔洞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砼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以美化建筑外观。
在处理时需要注意原因分析、施工细节和防水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处理效果。
混凝土蜂窝孔洞处理方法
![混凝土蜂窝孔洞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91ff8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e.png)
混凝土蜂窝孔洞处理方法一、混凝土蜂窝的处理方法1、通病现象: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2、产生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3、防治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 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4、处理方法:(1)对于小蜂窝: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注意养护,待修补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砂纸进行打磨。
(2)对于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并且进行凿毛, 将凿毛后的基面用钢丝刷配以高压水清洗,充分湿润,使基面达到清洁、坚实、粗糙、潮湿的要求,然后用素水泥浆扫浆充分,支模后再用掺膨胀剂的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灌浆料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混凝土孔洞的处理方法1、通病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产生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https://img.taocdn.com/s3/m/18b1d48e284ac850ad0242a3.png)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
(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
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
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孔洞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8b970176c66137ee061983.png)
73#剪力墙拆模后砼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与原因分析对于洋房区73#楼五层剪力墙拆模后部分地方出现蜂窝、空洞现象,采取灌浆法修补,材料使用MEK-40灌浆料,施工流程为:旧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一、基底处理(1)凿毛。
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
如基面松动严重,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
(2)冲洗和饱和。
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二、灌浆料的配制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
稠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来确定。
成品灌浆,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55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
三、施工及养护1、施工(1)灌浆。
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
(2)如修补厚度超过3cm时,应分层施工。
层与层之间应间隔4h。
MEK-40灌浆料适宜在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施工。
如环境温度超出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及配比进行调整。
2、养护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
养护温度在15OC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
四、施工控制(1)为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2)灌浆层外观平整,层面与基底结合牢靠。
(3)在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验,必要时可现场进行钻孔取芯试验,以检查其效果。
五、施工注意事项1、清理基面,凿除破损、松动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粗糙、洁净。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解析总结计划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原因解析总结计划及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161725360cba1aa911da5d.png)
琅岐公交枢纽站项目工程修补方案拆模后混凝土出现质量缺点厦门市捷安建设企业有限企业2017 年 09 月对于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点专项办理方案与原由剖析依据本工程可能出现的剪力墙、柱混凝土现场质量状况,特制定本方案以下:一、混凝土麻面、孔洞1、现场现象部分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局部缺浆,表面粗拙,或有很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2、原由剖析、整顿办理方案(责任剖析:泥工40%、木匠 60%)麻面修理方法:(1)、模板表面、下部、有剩余垃圾,板面粗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
在每次浇捣混凝土前派专人清理楼面垃圾、并浇水润湿模板。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平均,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在模板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逗留在模板表面。
振动棒要快插慢拔 ( 特别注意慢拔,致使能达到引气的成效 ) ,插点要平均,振动棒应防止碰钢筋、模板,随浇随振,禁止漏振现象。
振动棒放在沟壁的中间,禁止振动棒涉及模板,保证砼振捣密实,无气孔 , 对砼的振捣必定要责任到人。
(4)、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理。
将麻面部位用钢丝刷加清水洗刷干净,充足润湿后凉干(内湿外干),而后用混凝土界面剂批平。
孔洞修理方法:(1)先将孔洞凿去松懈部分,使其形成规则形状;(2)用钢丝刷将损坏处的灰尘、碎屑消除;(3)用压缩空气机吹干净修理面;(4)用水冲洗修理面,使修理面周边混凝土充足润湿;(5)采纳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修理,振捣、压实、抹平的办理举措。
3、后期预防举措(1)、要求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沙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输砼前,用清水充足润湿,冲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实,若有缝隙应填严,防备漏浆。
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平均,不得漏刷。
砼振捣一定落实到人,按操作规程分层平均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平均振捣至气泡清除为止。
(2)、模板安装一定横平竖直,模板缝隙加双面胶带 ( 防备漏浆 ) ,做到接缝严实,不漏浆。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7985a9cfc789eb172dc8f9.png)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
(一)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二)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二次浇捣。
(三)混凝土的蜂窝、孔洞。
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搅拌均匀,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四)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的垫块移位,或垫导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小,钢筋偏位过密,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产生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浇筋方法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本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五)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
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二、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剪力墙拆模后砼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与原因分析对于洋房区73#楼五层剪力墙拆模后部分地方出现蜂窝、空洞现象,采取灌浆法修补,材料使用MEK-40灌浆料,施工流程为:旧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
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底处理
(1)凿毛。
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
如基面松动严重,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
(2)冲洗和饱和。
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二、灌浆料的配制
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
稠度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来确定。
成品灌浆,具有大流动性、无收缩、早强及高强(28天达到55MPa)等性能,可以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
三、施工及养护
1、施工
(1)灌浆。
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
(2)如修补厚度超过3cm时,应分层施工。
层与层之间应间隔4h。
MEK-40灌浆料适宜在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施工。
如环境温度超出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及配比进行调整。
2、养护
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温润得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
养护温度在15OC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
四、施工控制
(1)为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2)灌浆层外观平整,层面与基底结合牢靠。
(3)在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验,必要时可现场进行钻孔取芯试验,以检查其效果。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清理基面,凿除破损、松动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粗糙、洁净。
2、终凝后,如果灌浆层与混凝土表面不平,可以人工打磨,并将表面颜色调试相同。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形成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出现麻面;
2、模板接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4、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捣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5、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或下料配合不好,末及振捣又下料,漏振造成蜂窝;
6、模板孔隙末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造成蜂窝。
以后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方法:
1、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用钢模表面必须洁净平整,均匀涂刷隔离剂,并且棱角分明,严禁使用变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模板缝隙加双面胶带(防止漏浆),做到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加固同时依靠斜撑和Φ12对拉螺丝,对拉螺丝纵横间距要依据板墙的厚度和高度计算而定。
侧模与斜撑夹角不少于45°,支撑系统必须稳固可靠,不得有跑模现象。
2、在浇砼前先清理干净模板内和垫层上的杂物,并且用水湿润模板,防止混凝土溅落在模板上,保持钢模表面洁净无浮浆,砼采用细石砼,根据设计要求是否采用抗渗混凝土,严禁私自向砼中加水,控制砼的塌落度,如果发现砼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变化及离析等不合格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3、振动棒要快插慢拔(特别注意慢拔,以致能达到引气的效果),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随浇随振,严禁漏振现象。
振动棒放在沟壁的中间,严禁振动棒触及模板,确保砼振捣密实,无气孔,对砼的振捣一定要责任到人。
4、砼的入模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砼连续浇筑,砼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1.5米,严防石子堆积影响质量,每层浇灌厚度不超过30-50cm,相邻两层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
浇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模板是否发生变形,一旦发现及时调整加固,模板两侧各派一个人监视,应特别注意模板处的漏水,防止砼漏浆和起砂。
缝隙、夹层质量缺陷的处理:
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 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一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
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