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3至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至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至6岁是幼儿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显著的心理发展。
下面将介绍3至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自我意识的形成:3至6岁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
他们开始使用一人称代词来描述自己,并能够辨认自己的名字和外貌特征。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语言和沟通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流利地说出简单的句子,并开始使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不同的词类。
儿童的词汇量也显著增加,能够理解和使用越来越复杂的语言表达。
此外,他们还开始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观点。
3.想象力和幻想的发展:在3至6岁阶段,儿童的想象力和幻想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他们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和假装游戏,能够创造各种各样的情景和角色,并通过这些游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儿童会把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游戏中,通过想象和模仿来理解和探索世界。
4.社会和情感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对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产生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逐渐学会体谅他人的感受。
儿童开始建立与他人的友谊关系,并能够分享和合作。
此外,儿童对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依赖也在逐渐减少,他们开始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做出决定。
5.规则和秩序的理解:在3至6岁阶段,儿童开始逐渐理解社会规则和秩序。
他们能够遵守简单的规则,并理解行为的后果。
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学会更好地协调自己的行为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6.认知能力的提高: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具备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实施简单的计划和策略。
儿童开始掌握数量、形状、颜色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分类和排序。
此外,他们还能够使用图画、模型等工具来表示和组织自己的思维。
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一、认知能力发展3-6岁的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能够理解更复杂的概念,如时间、空间、数量等。
同时,他们的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教育要点:1.提供丰富多彩的认知环境,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和思考。
2.通过游戏、实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和经验。
3.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情感和社会性发展3-6岁的幼儿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性,他们开始关注他人的情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尝试与他人建立关系。
教育要点:1.营造温暖、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爱和关心。
2.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情感和社会规则。
3.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和互助,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三、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3-6岁的幼儿语言和沟通能力在迅速发展,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更复杂的句子和词汇进行交流,并理解更复杂的指令。
教育要点:1.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多说话,多听别人说话。
2.通过故事、诗歌和歌曲等艺术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四、创造力萌芽3-6岁的幼儿创造力开始萌芽,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想象和创造活动。
教育要点:1.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2.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自我意识萌芽3-6岁的幼儿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情感、需求等。
教育要点:1.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3.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六、行为习惯培养3-6岁的幼儿处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他们的行为习惯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3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的思维逐渐从感观运动阶段发展到具体操作阶段,开始能够参与更复杂的活动和任务。
此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自我认知、建立自主性和承担责任感的重要时期。
以下是3至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的详细解释。
1.认知发展特征:-增强的记忆能力:3至6岁幼儿能够使用记忆来解决问题,并能够记住和复述简单的故事和经历。
-意象思维的发展:幼儿开始能够使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角色扮演和故事情节,并理解和运用简单的符号,如图画。
-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幼儿能够区分时间的先后顺序,并开始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和大小等。
他们也开始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如方位和距离。
-理解复杂的语言:幼儿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语言表达,开始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含义,并能够使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社会情感发展特征:-自主性的增强: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希望能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同伴关系的建立:幼儿对同伴的关系产生更大的兴趣,并开始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他们开始学习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技能。
-强化的情绪表达:幼儿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愤怒、快乐、悲伤等,并逐渐学习如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建立责任感:该年龄段的幼儿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开始培养和建立责任感。
基于以上特征,以下是该年龄段教育的要点: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通过与幼儿互动和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如角色扮演、游戏、故事、手工制作等,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2.鼓励探索和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这个阶段非常强烈,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主动发掘新事物,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例如,鼓励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自然和物体的特性。
3.培养社交技能:幼儿开始表现出对同伴的更大兴趣,并渴望和其他幼儿一起玩耍。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3至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关键的教育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需要父母和教育者提供相应的引导和支持。
以下是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一、认知发展特征:1.记忆力和注意力在逐渐提高。
幼儿开始能记住具体的细节和长期的记忆,注意力也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2.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迅速。
幼儿开始进行角色扮演并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
3.逐渐理解数量和形状。
幼儿能够辨别数字和形状,并开始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
教育要点:1.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环境。
幼儿需要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材料和玩具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可以提供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独特的作品。
3.创造数量和形状的学习机会。
通过数数游戏、形状排序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和形状。
二、情感发展特征:1.开始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表现。
幼儿开始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渴望独立做很多事情。
2.情绪变化多样化。
幼儿情绪变化快,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有时会出现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
3.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
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想要探索更多的事物和知识。
教育要点:1.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空间和机会。
鼓励幼儿自己做决策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懂得倾听和关心幼儿的情绪。
当幼儿情绪激动或沮丧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倾听,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
3.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知识。
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探索和实践来学习。
三、社交能力发展特征:1.开始与其他幼儿互动。
幼儿希望与其他同龄人玩耍和交流,开始有朋友和玩伴。
3.开始建立关系和解决冲突。
幼儿逐渐学会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并开始尝试解决小的冲突。
教育要点:1.提供幼儿社交和合作的机会。
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和团队游戏,与其他幼儿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6岁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要领
3---6岁幼儿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第一节3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一)3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长到3岁,已经经历过了人生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语言基础已经奠定,思维方式初步形成,行为习惯初步具备,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了。
常言道: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又道是:三岁看大,十岁看老。
正是说三岁左右的儿童基本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可以看出其人生轨迹的起点与发展方向。
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儿童发展到3岁,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心理特征:1、强烈的好奇心理3岁儿童对新事物新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征,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尝试独立做事的愿望。
比如,问一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雪为什么是白色的,苹果为什么是圆的等等简单新奇而又饱含深刻道理的问题;拿到一盒新的拼插玩具,儿童一面动手去拿去摆弄去拼插,同时也希望大人看着他插,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这种表现欲隐含着期望大人的监护,好奇而脆弱,简单而执着,但这种好奇、简单、脆弱、执着中,隐含着不可思议的创造性。
2、突出的群聚心理3岁儿童的社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渴望融入各种人群,与他人友好地交往。
3岁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他人交往,特别是愿意和同伴交往。
他们很乐意和小朋友在一起,和小朋友过家家、打卡片、拍手弯腰做游戏,在家里是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是大人,爱管别人的事,常把小朋友之间的事回来告诉妈妈,或其他大人。
当今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家中无兄弟姐妹当伙伴则显得孤独与寂寞,儿童需要进幼儿园,除家庭生活之外又过一定的群体生活。
幼儿园的生活把儿童带入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他们的生活圈子。
让儿童交结伙伴,学习交往与相处,增长认识,发展能力。
因此,3岁幼儿如果能够同时在家庭和幼儿园的两个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3、无意识模仿心理3岁儿童模仿性的活动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显性活动或动作。
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
3—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3-6岁是幼儿阶段的重要发展时期,幼儿的身体、认知以及情感能力都在快速发展。
理解幼儿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心理发展特征1.自我意识与自理能力的增强:在这个阶段,幼儿逐渐产生自我意识,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行为以及感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照顾。
2.语言能力的迅速提升:3-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并开始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
3.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同时也能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4.社交能力的培养:3-6岁是幼儿开始融入社会的关键阶段,他们能够与其他孩子进行简单的合作和竞争,并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二、教育方法和策略1.提供适当的自主选择机会:幼儿在这个阶段对自主性的需求较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活动选择,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并给予合理的自主决策权。
2.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在这个阶段对语言的接受和表达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的对话和讲故事等方式,创造出丰富而有趣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组织丰富的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培养创造力、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刺激有趣的游戏活动,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4.培养社会情感的关键期: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教师可以借助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和合作精神。
5.培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幼儿在这个阶段需要逐渐独立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习惯,帮助他们实现更多的自主性,同时也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教育原则1.以幼儿为中心:教育应该以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为中心,考虑到每个幼儿的独特差异,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3——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3——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3-6岁是幼儿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正确的教育要领,能够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建立健康的个性和自信心。
以下是3-6岁幼儿的心理特征和相应的教育要领。
1.心理特征:-物质形态的思维逐渐发展成为具象思维。
幼儿开始能够观察和感知外部世界,并通过模仿和装饰进行表达。
-语言能力不断提高,开始形成简单的句子,并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
-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被周围的刺激所吸引,难以集中注意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始发展,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
-情感丰富,情绪变化较为频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教育要领:-提供具体的物质和装饰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观察和模仿。
例如,可以给幼儿提供色彩鲜艳的积木或画笔,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
-注重语言的训练,鼓励幼儿多进行交流和表达。
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和角色扮演游戏来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教育者可以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是受到认可的。
-创造安静、集中的学习环境。
教育者应该提供无干扰的学习环境,并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法,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和集中精神的能力。
-提供丰富的游戏和创造性的活动。
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育者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各种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倾听和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幼儿在此阶段情绪变化较大,教育者需要及时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情感表达,提供适当的安抚和支持。
总之,了解幼儿3-6岁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正确的教育要领,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36岁幼儿心理特征及教育要领
3---6岁幼儿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第一节3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一)3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长到3岁,已经经历过了人生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语言基础已经奠定,思维方式初步形成,行为习惯初步具备,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了。
常言道: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又道是:三岁看大,十岁看老。
正是说三岁左右的儿童基本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可以看出其人生轨迹的起点与发展方向。
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儿童发展到3岁,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心理特征:1、强烈的好奇心理3岁儿童对新事物新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征,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尝试独立做事的愿望。
比如,问一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雪为什么是白色的,苹果为什么是圆的等等简单新奇而又饱含深刻道理的问题;拿到一盒新的拼插玩具,儿童一面动手去拿去摆弄去拼插,同时也希望大人看着他插,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这种表现欲隐含着期望大人的监护,好奇而脆弱,简单而执着,但这种好奇、简单、脆弱、执着中,隐含着不可思议的创造性。
2、突出的群聚心理3岁儿童的社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渴望融入各种人群,与他人友好地交往。
3岁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他人交往,特别是愿意和同伴交往。
他们很乐意和小朋友在一起,和小朋友过家家、打卡片、拍手弯腰做游戏,在家里是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是大人,爱管别人的事,常把小朋友之间的事回来告诉妈妈,或其他大人。
当今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家中无兄弟姐妹当伙伴则显得孤独与寂寞,儿童需要进幼儿园,除家庭生活之外又过一定的群体生活。
幼儿园的生活把儿童带入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他们的生活圈子。
让儿童交结伙伴,学习交往与相处,增长认识,发展能力。
因此,3岁幼儿如果能够同时在家庭和幼儿园的两个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3、无意识模仿心理3岁儿童模仿性的活动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显性活动或动作。
3——6岁指南健康领域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特征
描述
行为表现
家长/教育者应对
情绪稳定性
儿童情绪较为稳定,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挫折时不易失控,情绪波动较小
鼓励表达情感,倾听并理解孩子的情绪
社交能力
开始学会与他人互动,愿意分享和合作
喜欢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能够遵守规则和分享玩具
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自我认知
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认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语言和思维发展
动手能力
喜欢动手尝试,愿意探索新事物
喜欢涂画、拼图等动手活动,能够独立完成简单任务
提供丰富多彩的动手体验,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睡眠质量
具有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保持规律作息
睡眠时间充足,没有入睡困难或夜间醒பைடு நூலகம்频繁的问题
确保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3至6岁是幼儿的关键发展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因此,理解和了解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制定相应的教育要点,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幼儿3至6岁期间,他们的身体发展非常迅速,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如画画、剪纸等也会面临巨大的发展突破。
此外,他们自理能力的提升也将为日后打下基础。
因此,幼儿的教育要点如下:1.提供丰富的身体运动机会:幼儿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和游戏,以发展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技能。
提供不同的体育活动、游戏和户外游玩机会,能够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自信心。
2.培养自理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可以鼓励他们穿脱衣物、梳头、刷牙和洗手等日常活动,以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其次,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3至6岁幼儿的重要特征之一、幼儿在这个阶段具备了较高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符号意识,并开始认识和解决问题。
因此,教育要点如下:1.提供经验丰富的学习环境:幼儿需要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接触各种文化、科学和艺术的经验,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创造一个鼓励学习和探索的环境,例如图书馆、实验室和艺术角落,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观察、思考和试验。
通过向他们提供各种问题解决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情感和社交发展是3至6岁幼儿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及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
1.培养情感表达能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并帮助他们找到适当的方式来处理情绪。
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的环境,使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2.促进社交技能发展: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倾听。
为幼儿提供各种社交机会,例如游戏小组和合作项目。
在这些机会中,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和解决冲突。
3—6岁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及教育
中班幼儿的教育要领
▪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 ▪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 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 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 如练习记忆的取物游戏,可在桌上放一些孩子 熟悉的物品,用一张布盖住,让幼儿听着成人 所说的两个物品,然后让幼儿把盖布揭开,拿 出刚刚听到的几个物品。
返回
▪ 在安全的情况下,要让幼儿和更多的人相接触, 在接触中练习交往,其中有成人也有年龄不同、 性别不同的幼儿。幼儿只有在直接接触中才能 体验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在接触活动中不断 适应彼此关心,并学会怎样一起玩。
➢ 理解和满足 ➢ 一旦发生,成人要耐心询问,不易和孩子对抗,
设法创造条件去满足
返回
▪ 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比小班幼儿迅速得多。活泼 好动在中班尤为突出。因为他们的身体长得更结 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小班幼儿比较听话,顺 从老师的意见,说话和动作的速度也相对缓慢。 中班幼儿的动作比小班灵活得多,头脑里主意也 多,使老师感到不象小班那么“好带”,要求教 师更加注意教育内容和技巧。如走路爱走在不平 的地方,如果一堆沙子,一定要跑上去再跑下来 或滑下来,再用手扬沙子。而3岁幼儿则只在沙 堆边站着玩沙土。
返回
▪ 思考题: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着要 找妈妈。老师说:“你哭,就不带你去找 妈妈。”他却哭得更厉害了。
▪ 对小班幼儿说反话,往往引起不良的效果。 因为他只听见:“不带你去找妈妈。”他 不理解这句话反过来的意思是:不哭就能 找到妈妈。因此老师应从正面直接告诉孩 子:“你不哭,我就带你去找妈妈。”
活动二 听指令做动作 ——听词拍手游戏
3-6岁小孩子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
3-6岁小孩子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一.成长特点:1、身高体重;2、神经系统发育快,易兴奋,注意不集中:3岁时脑重1000克;7岁时达1300克,此时大脑细胞活动能力增强,可从事复杂的智力活动。
3、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4、咬指甲:幼儿经常咬指甲、指甲周围的表皮,有的几乎每天每一时刻都有该行为发生。
经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原因:1.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2.缺少同龄伙伴;3.适应困难;4.模仿。
矫治措施:1.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2.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3.定期为孩子修剪指甲;4.正确的教育与强化;5、多动症: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为特征,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1、注意缺陷;2、情绪不稳;3、活动过多;4 、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1、遗传及素质因素;2、轻微脑损伤;3、脑发育不成熟;4、社会和家庭心理因素。
二.心理特点:3-4岁:1.行为受情绪支配:情绪性强、不稳定语言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儿童时,情绪就出现爆发性,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情绪的另一端。
用身体语言表达情绪:高兴、开心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
2.爱模仿:注意教师、家长的行为及语言。
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不随意性”是幼儿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
4-5岁: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成长非常快,手和手指的协调和运用的技能基本上已经发育完全。
2.言语积累丰富:词汇量:3岁:1000个;4岁:2000个;5岁:3000个;6岁:4000个。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3.思维具体形象:典型的幼儿思维4.交往能力强:已经主动与许多朋友进行社会交往了。
非常渴望与他的朋友保持一致,他现在已经认识到生活还有其他有价值和意义的事。
5.组织游戏、守规则: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6.非常渴望了解性:会询问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并询问与生殖和分娩有关的器官5-6岁:1.好学、好问、好研究:问题由是什么转向为什么;6岁是幼儿向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8岁以后这种对书面语言的敏感会越来越弱。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
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教育要点3至6岁是幼儿园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正在逐渐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开始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社交能力。
因此,针对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关于3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及相应的教育要点。
1.自我认知在3至6岁阶段,幼儿开始建立自我认知,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性别、个性等方面。
他们会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并且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会产生一定的评价和反思。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
同时,要给予幼儿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2.社会认知3至6岁是幼儿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逐渐学会与他人互动、分享和合作。
他们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培养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要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要教导幼儿如何处理情绪,学会自我控制和表达情感,提高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质量。
3.认知能力在3至6岁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成熟。
他们开始懂得使用符号和文字,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提供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启发性教育,让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来积累知识和经验。
同时,要鼓励幼儿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情绪管理3至6岁是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幼儿在这个阶段会经历各种情绪,如愤怒、焦虑、喜悦等,但由于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能力不成熟,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情感,并教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
同时,要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给予幼儿安全感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机制。
5.社会行为在3至6岁阶段,幼儿开始建立起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
3~6岁儿童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3~6岁儿童心理发展基本特征3-6岁的儿童正处于幼儿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大量的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变化。
以下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自我意识的形成: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如“我”,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名字。
他们也会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厌恶,以及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2.社交能力的提高:3-6岁的幼儿逐渐从家庭生活向社交生活过渡。
他们能够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游戏,并学会分享和交往。
他们开始理解朋友间的友谊和共同活动的重要性,并开始具备一定的社交技能。
3.情感的发展:3-6岁的儿童情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和快乐。
他们开始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够理解其他人的情感。
4.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使用更复杂的词汇和语法,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语句。
他们开始能够与他人进行更复杂和具体的沟通。
5.认知能力的增强:3-6岁的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进行逻辑推理。
他们能够理解数量、形状和颜色,并开始发展空间意识和时间概念。
6.想象力的发展:在3-6岁的阶段,儿童的想象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开始玩角色扮演和创造性的游戏,可以将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
儿童能够创造出各种想象场景和故事情节。
7.自理能力的提高: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逐渐学会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比如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
他们也开始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和书籍。
8.动作协调性的提高: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儿童的动作协调性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动作,比如跳跃、跑步和踢球。
他们也开始对体育和舞蹈类活动感兴趣。
这些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儿童在这一阶段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发展,他们逐渐成为自己独立个体,并持续发展着自己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
3到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3到6岁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3到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得以快速发展,他们开始社交、探索和建立自我意识。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3到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方面,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1.自我意识的建立: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名字、性别和年龄等。
他们也开始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2.社交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或家庭环境中接触到其他孩子后,孩子们开始产生兴趣与他人互动。
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和自觉遵守规则,但也可能会出现嫉妒和争吵等负面行为。
3.想象力丰富:幼儿时期的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造各种角色和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经常进行角色扮演和假扮游戏。
4.运动技能的提高: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运动能力逐渐发展,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运动活动,如跳跃、滑板和骑自行车。
这是培养他们协调性和身体健康的关键阶段。
基于以上的心理特征,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如下的教育要领来引导孩子的成长:1.创造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给孩子一个安全、温馨和支持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被认同和尊重。
同时,要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刺激,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2.鼓励主动性和自主性: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让他们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还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孩子对于环境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育者和家长可以创造各种学习机会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例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和动物园,让他们亲身感受和探索世界。
4.鼓励艺术和游戏:艺术和游戏是孩子发展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提供各种材料和活动,如画画、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其中。
5.培养合作精神和友善行为: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6岁儿童是早期儿童期,心理发展正处于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从感觉经验中学习,并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对自我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解。
以下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自我认知发展:3~6岁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同的意识,能够使用一些简单的自我描述词语,如“我是女孩”、“我有一只绿球”等。
2.语言和沟通能力: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显著提高,能够用更加复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和感受。
他们能够使用简单的句子和词语来描述周围的事物,能够理解和遵守简单的指示。
3.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3~6岁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他们开始玩角色扮演游戏和想象游戏,能够创造出丰富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通过想象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情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更加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维。
他们能够感知到他人的快乐或悲伤,并表达出理解和同情。
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5.意志力和自律性的发展:3~6岁儿童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力和自律性。
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坚持完成一项任务,如完成一幅画、完成一个拼图等。
他们也能够理解和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约定。
6.社交技能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与同龄人进行更多的互动和合作。
他们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能够与他人共享玩具、角色和任务等。
他们开始发展友谊,并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总的来说,3~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重要的阶段,他们在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知和理解,能够有效地与周围环境和他人进行互动。
家长和教育者在这个时期应该为儿童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鼓励他们探索和发展自身的潜力。
3至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至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至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个年龄段,儿童正处于探索和学习的高速发展阶段,他们开始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展示着情感和社交发展上的重要特征。
本文将重点探讨3至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认知发展在3至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显著的飞跃。
他们开始发展出对时间、空间和数量的基本理解,懂得使用简单的概念和分类。
例如,他们可以开始理解“大”和“小”、“快”和“慢”之间的概念,并能将物体按照形状、颜色和大小进行分类。
此外,儿童在这个年龄段也展示出了对象的观察和记忆能力的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留意到事物的细节,并能记住和描述过去发生的事件。
他们还开始对时间进行概念化,能够识别出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
二、语言和沟通在3至6岁这一时期,儿童语言和沟通能力的进展是明显的。
他们能够使用越来越准确和复杂的词汇,扩大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组织起复杂的句子,开始使用复合句和比较句。
此外,儿童的语言能力还表现在他们对故事和想象力的运用上。
他们能够理解和讲述简单的故事,并开始展示出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他们还可以开始参与到与他人的对话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三、情感和社交发展3至6岁的儿童在情感和社交发展上呈现出一系列特征。
在情感方面,他们开始逐渐发展出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学会应对消极情绪,如愤怒和失望。
此外,他们还会发展出对他人情感和需要的敏感度,表现出同情和关心。
在社交方面,儿童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合作。
他们开始与其他儿童进行游戏和角色扮演,并能够解决冲突和分享资源。
此外,他们还开始发展出逐渐独立的自我意识,并能够在社交关系中展示出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动手能力和游戏在3至6岁的儿童心理发展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游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儿童通过游戏来模拟和实践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角色,并通过这样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社交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幼儿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第一节3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一)3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长到3岁,已经经历过了人生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语言基础已经奠定,思维方式初步形成,行为习惯初步具备,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了。
常言道: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又道是:三岁看大,十岁看老。
正是说三岁左右的儿童基本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可以看出其人生轨迹的起点与发展方向。
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儿童发展到3岁,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心理特征:1、强烈的好奇心理3岁儿童对新事物新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征,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有尝试独立做事的愿望。
比如,问一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雪为什么是白色的,苹果为什么是圆的等等简单新奇而又饱含深刻道理的问题;拿到一盒新的拼插玩具,儿童一面动手去拿去摆弄去拼插,同时也希望大人看着他插,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这种表现欲隐含着期望大人的监护,好奇而脆弱,简单而执着,但这种好奇、简单、脆弱、执着中,隐含着不可思议的创造性。
2、突出的群聚心理3岁儿童的社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渴望融入各种人群,与他人友好地交往。
3岁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他人交往,特别是愿意和同伴交往。
他们很乐意和小朋友在一起,和小朋友过家家、打卡片、拍手弯腰做游戏,在家里是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是大人,爱管别人的事,常把小朋友之间的事回来告诉妈妈,或其他大人。
当今独生子女相当普遍,家中无兄弟姐妹当伙伴则显得孤独与寂寞,儿童需要进幼儿园,除家庭生活之外又过一定的群体生活。
幼儿园的生活把儿童带入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他们的生活圈子。
让儿童交结伙伴,学习交往与相处,增长认识,发展能力。
因此,3岁幼儿如果能够同时在家庭和幼儿园的两个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3、无意识模仿心理3岁儿童模仿性的活动非常突出,他们模仿的多是一些具体的显性活动或动作。
比如,在家里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活动和动作,装模作样打电话,有板有眼翻看电话本,用成人的口吻接电话;学包饺子、擀面皮;模仿看书看报、写字画画;男孩子模仿成人站着尿尿,全不管裤子是否被尿湿等等。
再如语言上的模仿,接受了东西说“谢谢”,遇到不如意用“讨厌”,命令别人“你不该怎样怎样”。
总之他们仿佛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了,所以成人做的事,别人做的事都会引起他的新鲜感,他都想去尝试一下,模仿一下。
因此不可低估3岁儿童的模仿性,他们正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这也是这个年龄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模仿,他们尝试经验,学习经验。
所以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做出好的模仿榜样,在儿童周围的成人说话用语、声调、行为举止、爱好、姿势、习惯、情绪等无不被儿童所模仿。
如父母的饮食偏爱就会无形中直接影响儿童,母亲情绪无常,也影响孩子情绪反常不听规劝。
如果善于利用这年龄的模仿性则能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模仿学习而巩固,所以成人要检点自己,一些不介意的行为小节,常会被儿童模仿而形成种种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4、严重的情绪支配心理儿童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动,而且行为受情绪支配,更多是无意性的。
比如一些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一些儿童不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就会激发其消极的情绪。
3岁儿童有时还要哭闹,就是情绪的波动表现。
比如,明明吃完一块冰糕还要妈妈买,不买他就站在马路旁哭,坚决不走;看到一个并不可笑的人,孩子却笑翻了天,让大人难堪,却不能制止。
同时,3岁儿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所谓依恋就是指儿童对经常和他生活在一起,经常照料他的亲人的依恋,时刻离不开他们。
像在家对母亲、父亲或对祖父母的依恋,一般在3岁入幼儿园时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他们知道要上幼儿园了,但情感上却舍不得离开他依恋的亲人。
表现为大哭、拉着手不放,不许亲人离去等等,这种依恋很使家长伤脑筋。
我们认为依恋感受的产生是自然的,是儿童情感发展在3岁阶段的一种正常表现,不要指责,也不要割断,可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从关心疼爱儿童出发,慢慢地度过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
另外,有的儿童刚入园是总要追随一位教师,教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并且还要老师总领着他,这些表现是由儿童羞怯心理以及害怕离开亲人的依恋心情所致,如老师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关心他满足他渐渐可消除他的不安感,用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将儿童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使儿童忘却孤独而投入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变消极的情绪为积极的情绪。
(二)对3岁儿童的有效教育1、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家长可将儿童认识的事物编成游戏,在儿童玩的过程中让儿童自然地认识事物。
如将旧画册上的儿童熟悉的物体如电视机、钟表、小车、动物、房子等剪下来,各剪成两半,和儿童玩拼图游戏,拼成了让儿童说出名称。
如玩语句游戏,由母亲像唱歌似的有节奏地问,让儿童回答:热的东西是什么?冷的东西是什么?飞的东西是什么?甜的东西是什么?能吃的东西是什么?不能吃的东西是什么?每个问题可以有几个答案,每次说几句,问题应该是儿童体验过的。
这样的练习使儿童更加关心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性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如练习记忆的取物游戏,可在桌子上放上桔子、勺、小杯、小汽车、书等物品,用一张布盖上,让儿童听着由成人说“小杯、书”然后把盖布揭开,让儿童把刚刚听到的物品用手把它拿出来。
这个游戏是练习儿童听觉记忆力的,有助于巩固儿童对物品的认识。
2、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安全的情况下,要让儿童和更多的人相接触,在接触中练习交往,其中有成人也有年龄不同的儿童,让儿童认识和各种人的关系,懂得用不同的称呼叫人,知道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和人怎样交往。
如家里来客人了,要有礼貌地问候,有人问话要会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跑来打扰,到别人家做客也要先问候,不要乱翻人家的东西,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人家给东西要说谢谢,和邻居或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一起要友爱,爱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不能独占玩具;乘车时,人家让坐了要说谢谢,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随时教儿童会正确地称呼人;在家庭中应创造一些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和伙伴一起玩,允许孩子找一两个小朋友到家里玩或让孩子到邻居家玩,发展儿童的独立交往能力。
儿童只有在直接接触中才能体验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在接触活动中不断适应对方,彼此关心,逐步学会和谐相处。
3、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3岁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了,能够掌握各种大的动作和一些精细的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还不限于能力的形成,而在于养成独立的性格。
3岁儿童的生活能力是独立用勺吃饭,用杯喝水,会漱口,会洗手,会用水吞药片,会系大个的扣子,会盖被自己睡觉,会解裤子大小便,会用手帕擦鼻涕。
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帮助下儿童独立地做就可以渐渐学会,贵在放手让儿童练习,开始不要怕儿童做不好,不要怕太费时间,要有耐心,要让儿童在独立做的过程中学会。
家长们的包办代替只能养成儿童的笨手笨脚。
还要利用儿童好模仿的特点,鼓励儿童模仿大人的生活。
除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外也可以利用游戏加以辅助练习,如系扣练习就可以让儿童脱下自己的衣服或用妈妈的衣服练习解扣、系扣;给布娃娃穿脱衣服,用空勺给布娃娃喂饭等。
在培养生活能力时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
比如进行吃饭能力的练习,应要求养成进餐时不得撒饭撒汤、不得玩玩具、不得看书、不得讲故事片的好习惯;又比如睡觉前要小便、脱了衣服放在椅子上、不蒙头睡觉、手里不拿东西睡觉等好习惯。
4、正确对待儿童的“反抗行为”3岁儿童可以按大人提出的要求去行动了,但又不是大人说什么他就去做什么,而常常是他们自己总想寻找机会来表现自己的独立表现能力。
所以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儿童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
一般的,成人监护下则就不允许3岁儿童的这些独立行动,采取预先限制或当时强行制止儿童的愿望和去表现的机会,这样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燥不安或有意反抗。
比如爱说“不”或不让动偏用手去摸,成人叱之为“不听话”,实在是冤枉儿童。
儿童的这种“反抗”一直会延续到4岁,他们总想将已经获得的经验和认识在另一个环境里试一试,想要自主地行动。
对待3岁儿童出现的反抗行为重要的是理解和有条件地满足,理解儿童要独立行动的要求,尽量多地创造一些条件满足儿童做多种活动的要求,使儿童有事可做。
3岁儿童已不满足于家里的狭小空间了,要使室内外活动兼有、动的和静的活动兼有、动手动脑的活动兼有,使儿童生活不单调。
儿童的活动要求得到了适当的满足,自然地,“反抗”行为就会较少发生。
一旦发生了反抗行为,成人不要对儿童急躁,更不要和儿童对抗,要耐心询问,设法创造条件去满足。
如3岁的明明画画,爸爸看他画的不像就拿笔在他的画上画出了一只大公鸡,这下孩子哭了。
他本来没画好心里就不高兴,这时成人代他画出来了,他的能力更无法表现了,于是不良情绪发作了。
这时妈妈过来看了看说画还没画完呢,现在让明明自己来想把这画画完,明明你想得出来还该画些什么?明明点点头,情绪就平稳了。
这就是正确对待三岁儿童的教育方法。
第二节4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及教育要领(一)4岁儿童的心理特征4岁儿童心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4岁儿童的一切潜在的能力开始生机勃勃地发展着,表现出不惧怕,好交往,富有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能安静又能吵闹等新的心理特征。
4岁的儿童可以说是闲不住的人,不易控制的人,其心理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1、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4岁儿童明显地比3岁儿童更加活泼好动,对周围生活也更熟悉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活动。
他们爱说、爱问、爱跑、爱动手、爱玩,对成人的要求往往不那么顺从听话。
比如走路总爱走在不平的地方,如过一堆沙子,一定要跑上去再跑下来,再用手扬沙子,而3岁的孩子则只在沙堆边站着玩沙土;故意走在积水中,踏得水花泥点四溅,而3岁孩子往往站在水边不敢踏上水面。
由此可以看出4岁儿童与3岁儿童之间的一个主要不同之处。
当然,活泼好动对4岁儿童来说并不是表现为做一些无目的的活动,他们的好动突出表现在对做游戏的兴趣上,这时的儿童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织到一块儿玩,在游戏中会出主意,会出花样,玩得有兴致。
在家里一个4岁儿童可以开医院,把桌上摆满药瓶,把布娃娃当病人,一个人又打针又诊病又取药,玩得很热闹。
给4岁儿童一点水,他就可以玩起水的游戏,又是灌水、装水,又放游艇。
玩游戏时已有了关于角色的记忆,他们不依赖成人,不用成人管,会自己“架锅烧饭”“找菜切”等。
在游戏中表现着自己是个很能干的人了。
儿童从爱玩中得到很大的长进,如爱迪生,小时候看母鸡在窝里可孵出小鸡,他也学母鸡孵小鸡,玩中探究思考没人解决的问题,终成大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