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为什么要讲体系域和沉积砂体简化版?

合集下载

体系域

体系域

体系域(Brown and Fisher,1977)是指一系列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systems tract)。

体系域是一个三维沉积单元,体系域的边界可以是层序的边界、最大海泛面或首次海泛面。

可以通过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如上超、下超,以及沉积相的组合序列、体系域内部的几何形态来识别体系域类型。

体系域是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的基本作图单元。

在一个海平面升降旋回中,在旋回的不同阶段发育了不同的体系域,即不同的体系域类型发育于某一沉积层序的特定部位。

在原先的定义中,基本的标注里不包括指示厚度,也没有任何时间的涵义。

体系域是基于地层的叠加模式,它在层序内的位置和其界面的类型常常与滨线沿着一条推断的基准面变化曲线的特殊位置相联系。

随着Galloway(1989),Hunt和Tucker(1992),Embry(1993,1995),Posamentier和James(1993),Posamentier和Allen(1999),Plint和Nummedal(2000)等人后来工作的进展,他们逐渐对早期Exxon公司科学家们(Vail,1987;Posamentier and Vail,1988;Van Wagoner,et a1.,1988,1990)关于体系域的定义进行了细化。

不同学者对体系域的分类及体系域界面的划分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体系域的发育和分布上,不同盆地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例如,部分研究者应用含油气盆地层序解释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层序格架与沉积充填模式进行了探索,结合盆地发育情况和构造特征,建立了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

通过地震层序分析及高分辨率的岩心和测井地层分析,将东河砂岩所在的下石炭统划分为4个标准的三级层序,认为沉积层序的最显著特点是低位体系域的缺失或至少没有明显的低位体系域沉积(吴因业等,2008)。

体系域模式提供了从重建沉积史开始的盆内基准面波动的第一手资料解释。

体系域和基准面关系的可预测性使得层序地层学成为一种寻找盆地内自然资源的极为有效的工具,通过它可以追踪盆地演化不同体系域阶段沉积相的横向变化。

sed geol-01pdf-b 沉积地质

sed geol-01pdf-b 沉积地质
• 沉积过程发生于大气圈、生物圈、 水圈和固体地球密切相互作用的部 位, • 沉积地质学正是研究在这些部位发 生的沉积物形成、搬运、堆积与埋 藏成岩等过程及其时空演化和控制 机理的地学分支。
压实作用 compaction
白云岩化
压实胶结
意义、目标
• 沉积岩或沉积盆地是数十亿年地球环境和生物演 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化石能源及其它多种矿产 最重要的赋存场所。 • 不仅如此,当今地球表面90%以上的面积为巨厚的 沉积岩与沉积物覆盖,沉积作用还是地球上与人 类生活息息相关,并能为人类目睹和身历其境的 为数不多的地质过程。 • 因此,学习和研究沉积地质学不仅对于认识地球 和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在资源、能源、环境探测和开发治理方面具 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Gressly 的原始定义虽未提出相与沉积环 境之间的关系,但这些古生物和岩石学 “特征”都是环境的产物和标志则绝无 疑义。 • 相的研究在逻辑上势必导向沉积环境的 恢复和重建。 • 为此, 区域岩相古地理研究和岩相古地 理编图很快发展起来。
主要事件之三:古地图
• 从理论上说,古地理的概念是瞬时的。但在实际 上,要找到一个瞬时的区域性等时面,不仅在过 去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现在和将来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实践中都是选择一个地层单位来进行编图。 所选的时段间隔越小,精度越高,工作难度也就 越大。 • 因此,这种图既是动态的, 又是静态的。 • 从多幅古地理图了解一个地区的时间演化,是动 态的;从一幅图了解某一时间的古地理分布,是 静态的。因此,古地理研究是认识地质历史的十 分成功和有效的手段。
主要事件之二:沉积相
• 地质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恢复和重建地 质历史。因此, 远古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 沉积作用一开始就受到沉积学家的极大 关注。早在十九世纪末叶,人们就认识 到,必须从岩石组合而不是从个别的岩 石来研究这一问题。 • 1838 年,瑞士学者Gressly 提出了“相” 的概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的基本结构类型和沉积序列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的基本结构类型和沉积序列
的不完全对称亚类型;C2.近完全—完全对称亚类型(实际资料来自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气田)
图4-4 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常见的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结构
A1..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亚类型;A2.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亚类型;C1.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
C2.近完全—完全对称型(实际资料来自济阳盆地胜坨油田胜一区沙河街组二段)
图4-6 湖底浊积扇沉积体系中常见的超短期和短期旋回结构类型
A1.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2.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B1.低可
容纳空间向上变浅非对称型;B2.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浅非对称型;C1.近完全—完全对称型;
C2.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3.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
(1)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
此类型以层序中仅保存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沉积记录,下降半旋回则处于侵蚀冲刷状态而具有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旋回结构,以及层序的底、顶界面都为冲刷面为显著特征。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此类型均可广泛发育,虽然沉积微相、沉积构造和物质组分的组合特征不一样,但由粒度变化显示的沉积序列非常相似,其共同的特点为:A.仅保存上升半旋回沉积记录,下降半旋回表现为冲刷间断面;B.层序底界面为冲刷面,向上以发育变细的沉积序列显示“变深”的半旋回结构;C.主要发育在物源供给非常充沛的条件下;D.按岩性组成特征和保存状况,可细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和高可容纳空间两种亚类型:
图4-12 尤塔盆地绿河组河流-三角洲-湖泊体系体积划分
与基准面旋回结构和对称性变化
(据邓宏文,1995.略作修改)
2.短期旋回结构类型和沉积序列
短期旋回是根据野外剖面露头、钻井岩芯或测井曲线等实际资料所能识别的较小成因地层单元(表2-1),此类层序以Ⅴ级界面为层序边界(表2-6),与Vail的Ⅵ级旋回或准层序级别相当,厚度为数米至十数米级,时限跨度为0.1~0.5Ma,一般由数个具相似结构和岩性组合的超短期旋回层序叠加而成,个别与单个超短期旋回层序相当。在沉积序列上,通常为若干个微相叠置所构成的相组合和相序,可明确指示沉积环境变迁的方向。层序的结构类型和分布模式与超短期旋回层序基本一致(图4-2至11),亦可细分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对称型3类基本层序,以及低或高可容纳空间,对称或不完全对称等7个亚类型(图4-1),显示此类层序的形成与超短期旋回层序有着相似的地层过程和沉积动力学条件。

盆地分析名词解释

盆地分析名词解释

盆地分析1、名词解释构造运动面:盆地充填序列的精细研究中可发现一系列以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形式出现的古间断面,大的间断面缺失的地层可逾千米,此外还有许多更低级别的间断面。

区域性的古间断面标志着构造的反转,即由沉降转化为抬升和剥蚀,或其他形式的构造变形。

古构造运动面的识别是划分盆地演化阶段,确定高级别层序地层单元边界的重要基础。

在油气勘探中这些古间断面对油气的运聚常有重要作用。

体系域:体系域是同一时期内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体系组合。

在层序地层分析中,体系域作为层序构成单元,每个体系域都解释为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某一特定段相对应。

如在大陆边缘盆地中,低位体系域的盆底扇代表快速全球海水面下降期的产物;低位体系域的斜坡扇代表全球海水面下降晚期或全球海平面上升早期的产物;海侵体系域代表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期的产物;高位体系域代表全球海平面上升晚期,全球海平面停滞和全球海平面下降早期的产物。

低位体系域:下由层序界面限定,上由第一次海泛面(海侵面)限定。

可由盆底扇、斜坡扇和低位楔组成。

海侵体系域:下由海侵面,上由下超面或最大海泛面所限定的体系域。

海侵体系域内由退积准层序组成,表明向上水体逐渐变深。

高位体系域:下部由下超面限制,上部由上覆的层序界面限制的体系域。

早期的高位体系域通常由加急准层序组组成;晚期的高位体系域由一个或更多的进积准层序组组成。

(p70)地层格架:是指盆地中地层和岩性单元的几何形态及其配置关系,是一种三维概念。

地震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层序地层学方法的出现,使得在盆地研究中能快速地识别不整合间断面及其相应的整合面,划分对比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并建立等时地层格架。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沉积体系域、沉积系和相,重建各个时期盆地的古地理环境和沉积体系分布。

与一般古地理分析不同的是,在含油气盆地分析中,把巨层序、超层序、层序、体系域、沉积体系和相均看做一种地质体—即充填沉积盆地不同级别的建造单元。

舟山DZ-1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辨别

舟山DZ-1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辨别

舟山DZ-1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辨别陈燕萍;李琰【摘要】本文对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钻取的第四纪钻孔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 沉积物平均粒径介于2.18~7.76Φ, 分选较差—差, 偏度介于-1.75~2.76之间, 表现为平坦、正态分布.这些粒径变化特征揭示了沉积动力环境的变化, 粗粒沉积物对应了高水动能环境, 细粒沉积物对应了低水动能环境.用粒度参数散点图对沉积环境判别表明粗粒沉积物与现代东海陆架沙脊、扬子浅滩、潮流沙脊间洼地和河道沉积等类型相近, 可能指示快速海进过程中的高能沉积环境, 如河道等, 亦或是陆相侵蚀环境;细粒沉积物与现代泥质区沉积类似.沉积物粒度在垂向上的准旋回性变化可能指示了气候冷暖交替背景下沉积动力发生了显著变化.%A research on the sediments of DZ-1 borehole drilled from East China Sea near Zhoushan Islands was conducted for sediment grain-size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grain size ranges 2.18-7.76Φ, poorly sorted, mesokurtic, with skewness ranging-1.75-2.76.The coarse-fine changes of grain size can be correlated with sedimentary dynamics, which fine sediments indicate a relatively low dynamics, and coarse sediments indicate a high dynamics.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ediment grain-size parameters of coarse sediments suggests the characters are close to continental sandy ridge of East China Sea, Yangtze Shoal, low-standings of tidal flats, and river in channels, indicating a high dynamics possible during a rapid transgression or erosional facies due to regression;and the one of fine sediments is similar to the modern sediments in muddy zone in East ChinaSea.The vertically quasi-cyclic changes of the sediment grain-size will be a potential indictor for cold-warm climate-related sediment dynamics.【期刊名称】《海洋学研究》【年(卷),期】2018(036)004【总页数】7页(P53-59)【关键词】粒度分析;粒度参数;沉积环境;东海【作者】陈燕萍;李琰【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 100083;Leibniz Institute for Applied Geophysics(LIAG),Hanover 30655,Germany【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6.210 引言粒度是沉积学的经典代用指标,在海洋、湖泊、河流和风尘等环境研究中都有很好的应用[1-3]。

岩性地层油气藏

岩性地层油气藏

岩性地层油气藏与沉积的关系浅谈老师上课的时候提到大部分岩性地层油气藏都在低水位体系域内发现,但是没有给出解释,今天我就以老师《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理论》PPT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第32页的那张图为依据,联系自己本科所学,做了如下推断。

岩性地层油气藏与构造油气藏并没有太大区别,主要不同就是油气藏形态不一样,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态一般比较复杂,不像构造油气藏那样形态规则,我想造成这一点的最根本原因是沉积体系和沉积形态的不同。

我想,岩性油气藏一般应该湖相沉积居多,特点是沉积块体小,连续性差,泥岩比砂岩多很多,所以难以形成大范围的砂泥岩互层的背斜构造,也就难以形成大湖相和海相的长期稳定沉积的构造油气藏,所以岩性地层油气藏多而小,构造油气藏一般少而大。

其他的如生烃,排烃,运移都是差不多的。

岩性地层油气藏多集中于低水位域呢?我认为不能简单这样说。

以湖相沉积为例,个人认为,高水位体系域水位高,水面广,甚至达到湖泛面,泥岩沉积多,生物遗体下落之后缺氧环境好,有机质丰富,有利于形成烃源岩。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水位体系域是有利的。

但是另一方面,湖盆按照正常演化应该是逐渐缩小而至消灭的,但是为何会有高水位和低水位的交替变化,而不单调低下去,我认为是构造作用造成的,并且构造作用的结果是湖盆周围变高,湖盆中心变低,也就是说正断层很容易发育,并且湖口扇较陡,这两点对于高水位体系域砂岩油气藏的形成来讲是很不利的。

因为,湖口扇较陡,与低水位体系域沉积的较缓砂体对比,它离烃源岩较远,要知道初次排烃与距离很有关系,谁近谁就有优势,这是一点。

第二点,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正断层,所以就算形成了油气藏,也会沿着正断层向上面的低水位体系域的砂体运移。

这两点我认为大概就是为什么高水位体系域岩性地层油气藏没有低水位体系域多得原因。

综上来讲,高水位体系域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低水位体系域砂体有利于形成储层。

所以不应该忽视高水位体系域的研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以上就是我对岩性地层油气藏与沉积的关系做了一点小假说。

沉积体系概念及分类

沉积体系概念及分类

沉积体系概念及分类1.沉积体系概念物质组成、地质意义,微观宏观细节。

但更大范围的规律(盆地分析),则前面只是基础,如何研究能否把多相带作为整体研究。

70 年代初期,首先在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总结这样规律,相应出现适合盆地分析和沉积体系的概念。

Fisher (1967): 沉积体系是成因由现代或古代推测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联系的三维组合;Scott (1969): 沉积体系是指空间上关联的三维组合;Reading(1978): 沉积体系是成因上或环境上相互关系。

定义:强调空间组合,成因是提到,但却没有系统性,那么沉积体系类型。

(三维组合),我国陆相盆地,河流体系发育,固从水动力出发,建立能够进行成因分类的概念势在必行。

朱筱敏(1987):提出沉积体系,由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多种沉积相(相、亚相、微相)的组合称为沉积体系。

2.沉积体系划分陆上体系域:河流体系、冲积扇过渡体系域:三角洲、扇三角洲、堡坝海(湖)体系域:正常海(湖体系)沉积体系、陆上体系域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湖泊沉积系过渡体系域三角洲体系、扇三角洲体系、堡坝体系海洋体系域海洋沉积体系、浊积扇体系、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沉积体系分类表一.冲积扇沉积体系1.冲积扇形成条件及形态① 造山运动高地形:首要,存在大量碎屑物② 干旱、半干旱气候:潮湿长年河流,间歇性水流③ 地形陡降突变:陡—缓易使大量物质沉积④ 保有需要长期稳定沉降:地史保存下降,否则风化剥蚀尽⑤ 平面呈扇状,剖面透镜状、楔状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相带)2.冲积扇沉积相类型① 漫流沉积:河床渗出,席状或丘状沉积,细② 河床充填:间歇性河床,切割底床,粗③ 筛状沉积:特殊物源,如石英岩,舌状大量砾石层,渗透性好,不能形成地表流,渗流,扇体表面的砾石层称筛状沉积。

④泥石流沉积:特殊物源,泥砂砾混合物源沉积3.冲积扇体系的沉积特征二.河流沉积体系1.河流形成及类型:条件:① 常年水流(间歇不断)潮湿气候可形成长年河流。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在近些年我国石油勘探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相关技术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对于地质单元层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为石油勘探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提高石油勘探工作的效率。

目前常见的沉积体系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常规沉积体系域和非常规沉积体系域,其类型的不同决定了其对于勘探石油工作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只有更加细致的掌握这些不同类型体系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决定在石油勘探工作中它们的意义所在,所以加强对于不同类型体系域的分类和对于其所具有的特征的认识,能够在石油勘探工作当中少走弯路更加精准的找到石油资源完成任务。

一、关于沉积体系域的类型沉积层体系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而区别它们的主要方式就是在于它们发育于沉积层序的哪一部位。

在地质学当中,沉积体系域是被当做地层单元而存在的。

它们在形成的过程当中,通常是由一些具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系在同一时期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形成过程当中还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海滨线的进退及变化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等。

在地质学研究当中,对于现有的沉积体系域通常情况下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常规体系域和非常规体系域。

它们的区别在于常规体系域在形成过程当中,所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基准面的变化,属于比较常见的类型。

常规体系域还可以再细分为高位、低位、海侵三种类型。

而另一种非常规类型则包括除了上文常规体系域以外的且受特定沉积环境影响的类型,通常情况下,这类的体系域与沉积环境当中所存在的联系性是十分密切的,比较典型的类型有冲积扇—河流。

二、沉积体系域的特征在进行体系域研究的过程当中,要立足于体系域所处的类型是常规体系域还是非常规体系域,根据两种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对于常规体系域类型来说,其中所包含的高位体系域,它在形成过程当中受到了海平面由高位向低位下降过程当中的加积和进积的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海平面由高处向低处下降的速度以及所带来的沉积物的供应量又直接对高位体系域的形成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层序地层学标准化

层序地层学标准化
海侵 风化壳
MFS
HST
Coal
TST
MRS & MRS
MFS
21
PY33-1-1
HNR
T
23.8
HNR T
25.5
MRHSNR
T 26.5
HNR
MRS-MFS重叠, TST几乎缺失
MFS & TRS
T
MRS
向 上 坡变 度细 变 化 不向 连上 续变 粗
SU of FSST
HNR
FR
LNR
T HNR
FR LNR
圣诞树型(组合)
PY33-1-1井
突变界面
渐变界面
SB2 SB1
HNR:粗粒沉积物总体向盆地迁移; T:粗粒沉积物快速向陆地迁移
LNR:粗粒沉积物总体向陆地迁移
BY6-1-1-1
LW3-1-1
FR:粗粒沉积向盆地迁移;
HST向上变粗 渐变漏斗状GR曲线
浊积或风暴
浊积
或风 暴
HST→FSST,突变;斜坡半深水(深 灰色泥岩夹浊积或风暴沉积砂岩)→滨 海(薄层浅灰色砂泥岩)
FR 强制海退
CC*-由Posamentier及Allen(1999_定义;CC**--由Hunt和Tucker(1992)定义
SU(subaerial unconformity) ----陆表不整合
河流
间断7Ma
滨海
SU
侵蚀谷河流充填砂体
浅海
河流
突变
河流
河流
突变
河流
根土岩
海进侵蚀面(TRS)
向上变 细的沉 积趋势
河流相
河口湾
河流相
滨海
陆棚

体系域

体系域

体系域(Brown and Fisher,1977)是指一系列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systems tract)。

体系域是一个三维沉积单元,体系域的边界可以是层序的边界、最大海泛面或首次海泛面。

可以通过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如上超、下超,以及沉积相的组合序列、体系域内部的几何形态来识别体系域类型。

体系域是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的基本作图单元。

在一个海平面升降旋回中,在旋回的不同阶段发育了不同的体系域,即不同的体系域类型发育于某一沉积层序的特定部位。

在原先的定义中,基本的标注里不包括指示厚度,也没有任何时间的涵义。

体系域是基于地层的叠加模式,它在层序内的位置和其界面的类型常常与滨线沿着一条推断的基准面变化曲线的特殊位置相联系。

随着Galloway(1989),Hunt和Tucker(1992),Embry(1993,1995),Posamentier和James(1993),Posamentier和Allen(1999),Plint和Nummedal(2000)等人后来工作的进展,他们逐渐对早期Exxon公司科学家们(Vail,1987;Posamentier and Vail,1988;Van Wagoner,et a1.,1988,1990)关于体系域的定义进行了细化。

不同学者对体系域的分类及体系域界面的划分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在体系域的发育和分布上,不同盆地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例如,部分研究者应用含油气盆地层序解释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层序格架与沉积充填模式进行了探索,结合盆地发育情况和构造特征,建立了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

通过地震层序分析及高分辨率的岩心和测井地层分析,将东河砂岩所在的下石炭统划分为4个标准的三级层序,认为沉积层序的最显著特点是低位体系域的缺失或至少没有明显的低位体系域沉积(吴因业等,2008)。

体系域模式提供了从重建沉积史开始的盆内基准面波动的第一手资料解释。

体系域和基准面关系的可预测性使得层序地层学成为一种寻找盆地内自然资源的极为有效的工具,通过它可以追踪盆地演化不同体系域阶段沉积相的横向变化。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区域治理调查与发现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李双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西部油田项目管理部,辽宁 盘锦 124010摘要:本文通过对石油各层结构的阐述,深知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重要意义。

石油的类型可分为储集层、生油层、碎屑储集层等结构,这些结构在石油的形成和储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不同的区域,这些石油地质类型的构成不同组成其特征也不同,本文对石油的类型和其区域的特征做简单的介绍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石油地质类型;区域特征;综合分析一、石油地质的类型与特征1生油层在石油开发中,烃源岩是油气和天然气岩石,它们可以产生和提供有用的价值,也称为烃源岩或烃源岩。

根据岩性分类,生油地层可分为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两大类。

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有不同的类型。

泥岩、黏土岩和页岩是泥质岩的常见类型,碳酸盐岩中的主要类型有沥青灰岩、黏土灰岩、多生物岩和豹斑岩。

通过观察沉积环境和岩石的出现,石油生产的环境主要在大量的生物再生产和保存领域,这些地区也为油源岩的更好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储集层2.1碎屑岩储集层孔隙(具有容纳液体物质的空间)和孔隙间的连通性(渗透和过滤液体的能力)是储层岩石作为储层的两个必要条件,这两个条件较好地保证了储层中的液体流动。

在石油地质学中,另一个含义是地层可以容纳、渗透和过滤液体。

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是储层中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岩层。

此外,还有一些散乱的岩石,如火山岩、花岗岩和变质岩。

2.2碎屑岩储层碎屑岩储层主要由砾岩和砂岩组成,碎屑岩是储层中最重要的类型。

在含油地层中,碎屑岩是最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一半以上的石油和大部分天然气被储存在其中。

在中国,在一些盆地中发现的油气藏的很大一部分也是碎屑岩。

2.3碳酸盐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由方杰艳、石灰岩、白云石和WenYan组成,它们也是非常重要的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一般分为孔隙型、溶洞型和裂缝型三种类型。

孔隙和喀斯特洞穴具有储层油气的作用,裂缝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液体通道,还储存一些油气。

沉积体系分析

沉积体系分析

二、沉积体系分析法原理
• 沉积体系分析法从本质上讲属成因地层学。即 在认识沉积环境和控制沉积物形成的同沉积期大 地构造的基础上,解释大型沉积体的相互关系, 这一分析方法的基础是Walther相律和相模式概 念在整个沉积盆地范围内的应用与引伸。 Walther相律指出,在个整合的序列中,只有那 些在自然界相邻出观的相才能在垂向层序中出现。 一个进积三角洲是其良好的范例。进积的三角洲 在平面上包括了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 平原,其相邻发育的顺序及其沉积物与在垂向序 列中的顺序相同。一个沉积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完 整的环境与其产物的结合。
(三)沉积体系域
• 同一时期发育形成的沉积体系彼此相联就构成了沉积体系 域(depositional aystemstracts)。在任何一个足够大 的沉积盆地中,沉积体系往往不是唯一的。一种沉积体系 沿着盆地的上倾和下倾方向以及沿走向通常可以过渡为另 一种沉积体系。沿沉积倾向最常见到的变化是冲积扇体 系——河流体系——三角洲体系——陆架体系——陆坡和 盆地体系;沿沉积走向的变化如三角洲体系——碎屑滨岸 体系的演变等。如美国海湾盆地始新世沉积体系域显示了 由Mt.Pleasant河流沉积体系——Rockdale三角洲沉积 体系的迅速演化(图3-2)。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沉积体系 域模式从平面上显示了从盆地边缘向中心依次由冲积一湖 泊组合——三角洲组合、三角洲——障壁泻湖组合——碳 酸盐台地及边缘礁堆积一硅质碳酸盐和重力流沉积。

地层成因增量是一个沉积体,其中包括了成因上有联 系的相或亚相。地层成因序列由几个相同的成因增量组成 (图3-3)。地层成因增量实际上是一个沉积体系域的一 个完整的、基本的单元。
• 沉积体系或体系域旋回性的成因有两种: • a.内因旋回机制——取决于沉积作用,是 一个沉积体系的组成部分。如河道或三角 洲朵伸因决口而造成的侧向迁移,因而不 能用于远距离对比; • b.外因旋回机制——受控于沉积体系外部 的更高级别的因素。如大地构造、古气候 和海平面变化等,因而可在大范围内保持 稳定(Selleg,1978:Vail,1990)。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摘要:近年来,沉积体系域分析方法在我国石油地质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沉积体系域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受到广泛关注。

在石油地质中,体系域是总沉积体系的总称,是指同一地质时期一系列具有成因联系的三维沉积体系组合体。

沉积体系域是根据沉积的程度划分序列,是一种基于地层的叠加模式。

体系域在层序内的位置、界面类型的判断和基准面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对沉积体系域类型以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的效率,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基于此,本文对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石油地质意义引言沉积体系主要也是特定的堆积形式,针对不同的堆积形势,自然也有了不同的沉积体系,沉积体系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类型,各个领域的特征都有不同,如果研究沉积体系的力度够大,充分了解了沉积体系,那么最终对石油地质行业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体系域是总沉积体系的总称,指在同一时期内进行沉积的组合体,该组合体之间不仅有成因联系,而且也有三维空间结构,能组合成体系域的一般都是彼此相关的层序。

沉积层序也没有跟总体地层序列有太多的关联,沉积体系中也根据沉积的程度来划分序列,体系序列也层层向上递加,总体发展也是有条不紊。

另外,基准面的变化情况跟层序的判断标准也有关系。

1沉积体系域的类型作为沉积体系的组合体,体系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很多类型,具有不同的作用。

在实际形成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体系域位于沉积层序的特定位置。

沉积体系域是同一时期沉积体系、一系列的内部之间具有一定联系的组成的地层单元。

沉积体系域的形成一般是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水波波动和滨线进退沉积等因素影响。

根据研究表明,沉积体系域一般情况下被分为常规体系域、非常规体系域两大类型,常规体系域指的就是经典层序地层中常见的一种体系域,一般主要分为三种: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以及海侵体系域三种。

区域层序解释技术.吴因业.05简化版_图文

区域层序解释技术.吴因业.05简化版_图文

实例纲要
一、概述 二、区域层序格架与体系域分析
1、区域层序格架 2、沉积背景分析与沉积模式 3、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 4、不同体系域沉积相特征分析
三、精细层序格架与砂体微相分析
1、不同体系域的地震属性特征和储层预测 2、基于井-震综合层序地层学的体系域沉积相编图 3、储层控制因素与优质储层预测
四、基于准层序的地震储层预测 五、基于储层相带研究的油气目标
• 层序结构? • Walther相律? • 侧向加积原理? • 垂向加积原理? • 体系域演化? • 沉积搬运原理? • 事件沉积? • 物源? • 。。。。。。
•井剖面层序分析-一“孔”之见
区域层序解释技术 •三维地震层序分析-一“块”之见 •区域层序分析-二维三维与露头井震相结合
1.建立区域层序格架 -识别SB、MFS和TST/RST
• 层序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分支,是根据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进行地层 分布型式、沉积环境和岩相综合解释的一门科学。
• 层序地层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形成于80年代后期,是由P.R.Vail、J.B. Samgree和J.C.Van Wagoner等学者提出并完善的。
• 层序地层学是地震地层学的新发展。它综合利用钻井测井曲线、地震剖面 及地表露头三种资料对盆地的沉积体系域及各岩相作立体解释,并概括为 具有三维空间立体概念的沉积模式。
在进行精细地层对比时,首先识别层序边界、最大洪泛面和不同体系 域(Systems tract),建立三级层序和体系域级的等时层序地层格 架,然后识别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准层序(Parasequence)和准层序组 及其叠加方式,包括进积式、加积式和退积式准层序组,从而建立准 层序级的精细层序地层格架。
•三维地震 高精度

浅谈几种碎屑岩储层的沉积体系

浅谈几种碎屑岩储层的沉积体系
三角洲亚相与微相划分总表
4、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的储集砂体特征
六种三角洲砂体形态分布形式图 具有代表性的六大三角洲类型,每个类型都具有其独特 (据 J.M.Coleman 和L.D.Wright,1975) 的储集砂体形态和分布。 注:色调越深代表砂体越厚。
六种三角洲类型 形成的地质条件、 特点及实例 (据 L.D.Wright, 1975)
3、湖泊沉积体系
湖盆主要储集砂体类型的沉积特征(据吴崇筠,1994,修改)
4、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沉积体系位于海(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 海陆过渡相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是指河流携带大量沉 积物流入相对静止和稳定汇水盆地或区域(如海洋、湖盆、 半封闭海、湖等)处所形成的、不连续岸线的、突出似三 角形砂体,其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地势的陡 缓及物源供给的多少。
2、河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
辫状河形态图
辫状河是指S<l.5,且 BP≥2 的低弯度多河道体系。 辫状河沉积也是沉积学家最为关注的一种沉积类型, 河 道频繁摆动和迁移及河床和河岸不稳定是辫状河的主要 特征。
2、河流沉积体系
——辫状河
辫状河多发育于冲积扇与曲流河之间,具有河谷平直、弯曲度低、 宽而浅的特征。在整个河谷内形成很多心滩,而很多河道围绕心滩分 叉又合并,像“辫子”一样交织在一起。河道和心滩很不稳定,沉积 过程中不断地迁移改道。辫状河形成于坡降大、洪泛间歇性大、流量 变化大、河岸抗蚀性差、河载推移质与悬移质比很大的环境。 辫状河沉积砂体以心滩(坝)为主,心滩是在多次洪泛事件影响 下,沉积物不断向下游移动时垂向和顺流加积而成,砂体不具典型向 上变细的粒序。另一类砂体为废弃河道充填砂, 辫状河河道一般是 慢速废弃,与活动河道错综联系,易于“复活” ,一般仍充填较粗 的碎屑物。辫状河携带的载荷中悬移质少,因而以泥质粉砂质为特征 的顶层沉积少,层内泥质夹层少,储集砂体的连通好。

沉积体系域、海进、海退、超覆、退覆、进积、退积 图文

沉积体系域、海进、海退、超覆、退覆、进积、退积 图文
什么是体系域? 体系域:由小层序和组成层序的次级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小层序组形成的同期沉积 体系的联合体称为沉积体系域。体系域的解释是建立在小层序堆叠型式、与层序 的位置关系和层序低水位体系域是在海平面缓慢下降,然后又开始缓慢上升阶段的沉积。在不 同的盆地边缘发育不同的低水位体系域。在有不连续的陆架边缘的盆地中,低水 位体系域由不同时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低水位扇或盆底扇;上部为低水位 楔。//又称低位体系域,是 I 型层序发育初期的沉积体系域,沉积时水体深度较浅、 沉积体系分布于盆地低部位,主要沉积相类型有低水位扇、斜坡扇和低水位楔状 体和深切谷充填沉积,沉积物以粗粒为主。
海进、海退、超覆、退覆、进积、退积 1. 海进、海退 (1)海退
在相对较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下降或陆地上升造成海水从陆地向海洋衰 减退缩的地质现象。 (2)海进(海侵)
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 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 2. 进积、退积 (1)进积(progradation)
xuchao713:在湖盆水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层序的底部在前期层序界面上逆沉 积斜坡向上逐层超覆。湖岸上超一般分布在湖盆边缘,反映湖平面的相对上升, 是层序底界面的可靠标志。
diego:上超:沉积物沿古沉积斜坡向斜坡的上方超覆尖灭;反映海进或一次构 造运动。分远源上超和近源上超,可指示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是Ⅱ型层序的最下部的体系域,即 2 类层序界面之上的第一个体系域,它由 一个或多个微显进积至加积的小层序或小层序组组成。在沉积滨岸线坡折的向海 一侧,该体系域下超在Ⅱ类层序界面之上。特点:陆架边缘体系域沉积期间,随 着海退的不断进展,陆架虽有暴露,但其大部分可暂时被半咸水淹没,因此陆架 边缘体系域顶部附近可有广泛的煤系分布。 一般地,陆架(棚)边缘体系域内部沉 积相的叠置特征是自下而上海相沉积逐渐增多,与上覆的海进体系域的分界面为 海进面。//是 II 型层序发育初期的沉积体系域,与 I 型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相对应。 是一个加积与进积共存的楔状体,它的向陆部分通常是一个向海加厚的非海相楔 形体,而其海相部分与 I 型层序中的低水位进积复合体相似。 3.海进(海侵)体系域 [TS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五大勘探领域的理论需求-岩性
科学问题1-宏观指导
问题:准噶尔大面元三维分辨率大于25米
西斜坡区扇体发育,可独自成藏,自成油、气、水体系
西北缘斜坡区二叠系扇体展布图
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三角洲发育岩性油气藏
莫北 2 莫 101 莫7 莫5 莫1 盆参2
二、五大勘探领域的理论需求-岩性
理论需求1-成藏规律
102
层序地层学解释GEOSTRAT工作站技术
反映湖沼 的煤线沉积
岩心观察与描述 反映湖水加深 的泥岩沉积
Leng4-1,2833.3
Leng4-1,2833.0
Leng4-1,2833.5
柴达木北缘侏罗系沉积特征-2: 反映煤系发育的湖沼环境
柴达木北缘 发育7套III级 层序,3套II级 层序,具有 5套(生)储盖 组合
地震剖面的层序地层学解释
通过对收集来的30条地震剖面 的重新对比解释,对盆地沉积层 序演化有了新的认识,并且通过 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对于盆地 沉积充填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 区带划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岩芯观测
对盆地内不同构造钻井综合录 井图进行整理与分析,收集6口井 单井评价资料,观察岩芯井30口, 约400米芯长,拍摄岩芯照片5卷; 对狮32斜井、茫南1井、冷科1井 岩心进行详细观测与素描,对下 一步工作中划相、分区提供了详 细的钻井资料。
吴因业
王智饴
碎屑岩储层建模技术
吴胜和
体系域平面成图与岩性 油气藏预测
吴因业
北京西山湖沼相环境野 外露头层序地层学和沉 积砂体分析的实习 延庆野外露头层序地层 学和沉积砂体分析的实 习
吴因业 吴因业
中 油 股 份 《 含 油 气 培盆 训地 班沉 课积 程砂 表体 分 析 与 预 测 技 术 》
&
wyy@
地 质 时 期 演 化
什么是层序地层学
• 层序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分支,地层 学被概括地定义为“层状岩石的历史地 质学”。多年来,层序地层学已经有过 许多定义。但大概最简洁、也是本书作 者最乐于采用的是:“把沉积盆地充填 物细分为有成因联系的地层单元,这些 地层单元以不整合面及其相对应的整合 面为界”。层序地层学为沉积相的对比 和制图以及地层预测提供了一个等时地 层框架。
层序地层格架 FRAMEWORK
地震层序对比、体系域分布 SB*MFS
测井剖面层序对比 TIE
层序剖面分析 准层序建模 MODEL
层序地层模式和沉积模式
隐蔽圈闭
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TARGET
º þ
Ï à
³ Á
» ý
Ì Ø
Õ ÷
Á ³
ý »
Ð Ñ
¿ ¾
Ò Ê
00-3-5
Á » ³ ý ´ ¢ ² ã Ñ Ð ¾ ¿ Ê Ò Î â £ ­ º ¬ Ó Í Æ ø Å è µ Ø ² ã Ð ò ½ â Ê Í ¼ Ê õ
中国石油重大油气勘探领域 对石油地质理论的需求
岩性油气藏勘探
前陆冲断带勘探
叠合盆地中下组合勘探 天然气藏勘探
非常规油气藏勘探
一、油气勘探形势与理论进展
陆相地质理论进展
4.陆相湖盆沉积学与陆相油气储集层地质学理论
湖盆沉积类型(12种)及其含油气潜力 陆相盆地类型(5种)沉积充填型式、 沉积层序模式及其含油性 不同水介质性质湖盆类型(3种)油气生
西北油气
绿色: 滨岸带
SQ1层序 TST/HST储层形成期
SQ2层序 LST+TST盖层形成期
满西区块石炭系层序演化与储盖组合模式图
有利的DSE油气区带
Fula勘探 获得成果
层序地层学作业: ? 完成层序地层剖面的地质解释 ?完成3条层序地层柱状图,标出层序边界和体系域边界
基础 地质 不过 时!
的前陆盆地盆山互动条件复杂
冲断带形成于大陆复杂构造体系中,具
有多期形成与改造的特征
前陆冲断带有多种结构类型、构造样式
冲断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独特的成藏因素及油气分布规律 提出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对策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砂体什么特征?
湖盆沉积砂体研究(吴因业2002) 一种方法 二个理论 沉湖 积盆 学砂 理体 论微 相 体陆 系相 域沉 理积 论的 四项技术 •体系域砂体表征技术 •准层序模拟技术 •储层测试和质量 评价技术 •成岩模拟技术
什么是层序地层学?
正如Vail所言,“层序地层学概念在沉 积岩上的应用有可能提供一个完整统 一的地层学概念,就像板块构造曾经 提供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构造概念一样。 层序地层学改变了分析世界地层记录 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可能是地质学 中的一次革命,它开创了了解地球历 史的一个新阶段”。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分布
PS1+PS2
找富凹砂
找复合砂
找单个砂
找高渗砂
找含油砂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砂体的分布与预测
二、五大勘探领域的理论需求-岩性
理论需求2-砂体预测
分辨率--河道+小砂体
小断层? 河 道? 透镜体?
河道勘探实例(国外)
Exit
二、五大勘探领域的理论需求-前陆
科学问题
具有多旋回和叠合特征
具有地区性和阶段性,不同性质和规模
Geologist’s Maps 模拟技术的发展
25
25
25
20
研究任务-2Biblioteka 不同层序沉积体系及储盖组合研究
利用地震、测井和地质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方法, 在详细的陆相层序地层学、前陆盆地演化分析和精 细的沉积学研究基础上,确定不同层序地层格架内 不同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和演化,以层序 或体系域为单位,编制高精度的岩相古地理图。开 展不同层序级别的储盖组合特征分析,建立井层序 分析基干对比剖面;将控制盆地沉积体系及储集体 分布的构造,气候等因素与典型盆地具体沉积体系 格架相结合,建立准层序组模式和沉积体系模式。
体系域与沉积砂体
-层序地层学应用
欢迎各位!
吴因业 -62097043 wyy@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日期
建 议 教 材 : 吴 因 业联 系 顾电 家话 裕: 著 01 《 0 油 气 62 层 09 序 70 地 43 层 学 》 石 油 出 版 社 20 02
参考文献 《油气层序地层学》 《含油气盆地层序解释技术》 《层序地层框架与油气勘探》 《湖盆沉积学新进展》 《湖盆沉积地质与油气勘探》 。。。。。。 相关论文
盆地评价
区带评价 P.3
目标评价
基础的基础
层序地层学与油气
• 油气形成于沉积盆地,沉积盆地的形成 和演化受到地质时代、构造背景和热体 系的影响。 • 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油价的暴涨 和猛跌,世界油气勘探经历了一次次高 潮和萧条。可是,油气的新发现总离不 开新观念新思维的产生。
进行平面油气勘探目的层储层质量评价
承担过的研究项目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澳大利亚层序地层学建 模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油气储层评价 苏丹MUGLAD盆地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研究 西北侏罗系沉积环境和储集体研究 中国陆相低渗储层研究 渤海湾盆地沉积储层研究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石油地质研究 吐哈盆地沉积与储层研究 塔里木盆地满西区块层序地层学研究
讲授内容
沉积体系域基本术语与 原理
讲授人 吴因业
备注
2003-9-1 上午 2003-9-1 下午 2003-9-2 上午 2003-9-2 下午 2003-9-3 上午 2003-9-3 下午 2003-9-4 2003-9-5
陆相体系域理论及其应 用
吴因业
含油气盆地沉积砂体的 基本类型与分布和解释 技术 地震层序解释与追踪
地 震 处 理
可 视 化 解 释 技 术
地震技术
可 视 化 技 术
OIL-GENERATION
• 今天,石油的有机生成理论已经普遍认同,但依然存 在几种不同的认识:1)植物学说(PHYTOGENETIC THEORY),包括海生植物学说(HUNT,1863)和陆生 植物学说(CRAIG,1921);2)动物学说(ANIMAL THEORY)(格费尔,1908);3)腐泥学说 (SAPROPERLITE THEORY);4)中国陆相成油理论(胡 见义和黄第藩,1986)。所有这些石油的有机生成理论 都离不开盆地的沉积物。因此,以盆地沉积物为研究 对象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显得尤为重要。
查明平面油气勘探目的层储层分布
研究任务-3
前陆盆地储层特征研究
与陆相储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构造研究紧密 结合,在构造、沉积层序、沉积相、沉积体系的研 究成果基础上,明确前陆盆地天然气储层的成因类 型及展布规律;开展前陆盆地天然气储层的成岩作 用特征、成岩演化、成岩相及成岩演化模式研究, 确定前陆盆地天然气有利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根 据天然气储层的特征参数提出前陆盆地天然气储层 的工业评价分类标准,预测前陆盆地天然气储层的 时空展布规律,评价和优选出优质储层有利区带。
Seismic Segmentation
数字地震技术的发展
SS
• 层序地层学研究可以为上述方面提供沉积地质基础。 层序地层学(Sequence Stratigraphy)研究的主要任务 是从沉积盆地的地质特征出发,以层序地层及沉积体 系特征与分布研究为主线,综合运用岩心、地震、测 井和古生物资料,对盆地进行层序单元的划分对比分 析、沉积体系类型与分布规律分析和储集体类型、分 布与沉积体系关系的分析,查明骨架砂(砾) 岩体三度 空间的展布规律,提高生油中心与储集体的预测能力 和精度,提炼出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布模式,指导 油气勘探目标的选择
湖盆沉积砂体 分析方法和手段
沉 积 地 质 分 析 层 序 地 层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