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1《电是什么》ppt-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4.1 电是什么 课件优秀课件PPT
3.注意插图,理解这些插图所要表达的物理规律、 意义;
4.找出疑点,以便交流或质疑;
小组内交流: 1.交流预习中遇到的疑问及你认为的易错点; 2.提出本小组或个人需要质疑的问题。
请提问?
课堂展示:
甲(+)
乙
甲(+)
乙
根据情景,可得出结论: 如果相互吸引,不能确定两物体带电情况; 如果相互排斥,则可以确定两物体一定带 同种电荷。
当堂检测: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小物 体,轻小物体被排斥,则轻小物体一定带
_____负______电. 2、玻璃棒跟绸子摩擦后去靠近丝线悬挂着的 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这个小球( B )
A.一定带负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不带电 D.一定带正电
当堂检测:
3、如图13-1所示,轻质小球甲、乙、 丙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丙带负电,则甲 (D )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第一课时 两种电荷、验电器
学习目标
1、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含义。知道两种 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认识验电器,了解验电器是怎样检验物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否带电的 ;
3、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 中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
课堂预习
阅读教材P57—60页,要求: 1.一手拿笔,准备草稿纸; 2.勾出关键字、词、句,与前面的知识有联系的请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无法判断
请思考:
1、两把塑料尺相互搓动,为什么塑料尺不易带电?
因为同种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相同, 摩擦时电子不易转移,所以不易带电。
2、摩擦起电实验用金属棒来完成是否可行?
1 《电是什么》课件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感悟新知
实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实验操作
感悟新知
实验 现象
将两根用丝 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相互 靠近时,它 们之间产生 相互排挤的
现象
将两根用毛 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相互 靠近时,它 们之间产生 相互排挤的
现象
将用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和用毛 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相互靠近时, 它们之间产生相 互吸引的现象
电荷是 __不__同____ 的。 2. 同种电荷相互___排__挤___ ,异种电荷相互___吸__引___ 。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自然界只存在着 ____两____种电荷。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 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 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
思想方法 归纳法:在探究某一现象的规律时,不可能也没必
要把与之有关的所有现象都列举出来,而是通过大量与 某一现象有关的事实,从中找出共同的规律,这种探究 问题的方法就是归纳法。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利 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
感悟新知
综合分析,可以归纳得出: 1.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
称库,符号是“C”。
感悟新知
3. 作用:检验物体 __是__否__带__电______。 当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如果验电器
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则表明该物体带电;金属箔张 开角度越大,表明该物体带的电荷越多;金属箔没有张 开,则表明该物体不带电。
感悟新知
例 3 为了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的因素,如图8 所示, 某实验小组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A处,然后将挂在绝缘
14.1电是什么PPT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 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性质:一些物体被 后,
,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
B球带负电荷,C球带正电荷,D球带负电荷
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或者说带了电荷。
了解电路
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
(带 电)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14.1 电是什么(P57) 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 性, 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 原因
。
(选填“
正”或“负”)电,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由于熔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 上带的电荷。
B球带负电荷,C球带正电荷,D球带正电荷
是
。
知识点四:摩擦起电实质
喷布有很好的 油罐车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
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
绝缘 性, 所以能长时间保留静电,但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
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晾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 潮湿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
电荷。 2. 负 电荷。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 上带的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排斥电荷相互
。 吸引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点三:验电器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 带电 。
2.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知识点四:摩擦起电实质 电子 (带 负 电)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知识点五:静电感应
1.定义:带电体与未带电的导体靠近时,由于电荷 间的相互作用,会 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 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
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 正 电,由于M的排斥力和N的 吸引力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电是什么》课件
课程目标
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 和性质。
理解电在现实生活中 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掌握摩擦起电和静电 感应现象。
课程计划
学习电荷、摩擦起 电和静电感应现象 (20分钟)
学生互动和提问环 节(15分钟)
介绍电的基本概念 和历史背景(10分 钟)
讨论电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15分钟 )
总结课程内容和作 业布置(10分钟)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的单位和符号
单位
库仑(C),是电量的单位。
符号
电荷用Q表示,电场用E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
03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定义和性质
电流的定义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是能量转换的载体。在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通常由正电荷移动的方向决定。
电流的性质
电流具有传导性、均匀性和连续性等性质。传导性是指电流 在导体中可以快速传导;均匀性是指电流在导体的各部分传 导速度相同;连续性是指电流在传导过程中不会中断或减少 。
下节课的预习建议
预习内容
下节课将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 等电学基础知识,需要提前预习
相关内容。
学习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等方式进 行预习,可以结合相关实验和例题 进行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及单位,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 其应用,难点是理解电路中电功率 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实验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 总结词: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了解串并联电 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实验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详细描述 1. 设计串并联电路,确保电路中只有一个开关控制灯泡的亮度。
2. 连接电路,确保电源、开关、灯泡等正确连接。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14.1电是什么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B ) 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B.有电子发生了转移 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解析】 电荷不能被创造。摩擦起电是因为发生了电子转换。
3.在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有一部分___电__子___从毛皮转移到橡 胶棒上,橡胶棒因此而带___负____电。
分层作业
1.(对应例1)因摩擦而带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D )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B.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引灰尘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解析】 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是因凝固现象引起的。
知识管理
1.摩擦起电 定 义: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__吸__引__轻__小___物__体_______,人们就说这些 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实 质:_电__子____在物体之间的__转__移___。 分 类:自然界存在着__两_____种电荷: (1)把__丝__绸___摩擦过的___玻__璃__棒______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2)把__毛__皮___摩擦过的___橡__胶__棒_____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规 律:同种电荷_相__互__排___斥___;异种电荷_相__互__吸__引___。 3.验电器 构 造:___金__属__球___、绝缘塞、金属杆、__金__属__箔____; 作 用:检验物体_是__否__带__电___; 原 理:_同__种__电__荷__相___互__排__斥___。
4.(对应例2)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 吸引,则这个小球( D )
14.1 《电是什么》PPT课件(沪科版)
结论: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注意:(1)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 如头发、灰尘、纸屑、通草球等等
(2)物体不通过摩擦也能带上电,如工作的电 视机或刚关闭的电视机屏幕能吸引灰尘、气 球等物体,这是因为屏幕带了静电,但它上 面带的电不是通过摩擦带上的。另外用接触 的方法、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11. (5')(实验分析题)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 的?如何用它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荷?带什么电荷? 答: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将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张 开,则带电;先使验电器带上正电,把物体接触验电 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张角变小或变为零或变为零再 张开,物体带负电,若张角变大,物体带正电。 12、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 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D ) 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C.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主要知识点 1、通过实验感知摩擦带电现象。 2、知道带电体的特性 。 3、知道电荷种类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 用规律。 4、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5、了解验电器的结构,知道验电器的工作 原理,会使用验电器
课堂小实验:
1.用塑料直尺摩擦头 发后靠近碎纸屑,观 察会有什么现象。 碎纸屑粘到了塑料 直尺上!
答:摩擦起电、 接触带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人体导电、 木桌、塑料拖鞋绝缘等 17.(2004· 黑龙江)(试验缝隙题)小明参观了科技 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 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13-1-8所示 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 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 近不同的P1,P2 ,P3处(如图所示).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 答:(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或受到A球对它 的排斥力)(2)同种电荷间排斥力大小与电荷间 距离有什么关系?(或电荷间排斥力与悬线偏 离竖直方向角度有什么关系?)
14.1 电是什么 PPT课件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所带电 荷的多少。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3、验电器工作原理.swf
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 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4、正、负电荷的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 5、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
(3)感应起电 图14-5静电感应
6、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电与生活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现代家庭的厨房里,有多少电器呀
带“辫子”的电
电脑将我们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 “在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 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
二、两种电荷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 (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自 能 吸引 轻小物体。来水细水流,水流会 弯曲 (3)动手实验
3.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 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 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B)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一、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 2、物体带电 3、带电实质
二、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三、 验电器 1、原理 2、构造
2、电荷间作用规律 3、使用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再 见
(1)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2)是否能使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 (3)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想一想
将两个气球充气后 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 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檫 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 放开气球后,你能观察 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 这个现象吗?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电是什么》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电是什么》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目录01教材分析本课件涵盖了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电是什么》一课的内容,包括电荷、静电现象、电的传导、电的微观结构等知识点。
教学内容本课件是对传统教材的数字化呈现,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地位教学内容与地位教学目标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荷、静电现象、电的传导、电的微观结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解释和应用相关物理现象。
意义学习本课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物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意义学情分析本课件针对九年级学生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特点本课件采用多种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设置多种交互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
学情分析与特点02教学内容了解电荷的种类、电荷的分布以及电荷的相互作用。
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电荷的种类和分布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掌握电荷守恒的基本原理。
电荷守恒定律学习使用静电计和验电器等设备来测量电荷的大小和极性。
电荷的测量电源的作用理解电源的作用和基本原理,如电磁感应、化学反应等。
电流的形成了解电流的形成机制和基本概念,如电流强度、电流密度等。
电源的种类和特点了解各种不同种类的电源及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电流与电源电阻与电路电阻的定义和测量学习电阻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如伏安法、电桥法等。
电路的组成和基本规律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规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电阻的串并联与电路分析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如节点法、网孔法等。
了解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机理和表现形式,如触电、电磁辐射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节 电是什么》
一、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 2、物体带电 3、带电实质
二、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三、 验电器 1、原理
正电荷 负电荷
2、构造
2、电荷间作用规律 3、使用
整理课件
21
带电方法: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1、摩擦起电; 1、是否能吸引轻小
物体;2、是否能使
2、接触带电;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一
3
、感应起电。
定的角度;3、根据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整理课件
22
整理课件 2016年5月8日
23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整理课件
17
1、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构造:
整理课件
18
原理:同种电荷整互理课相件 排斥。
19
交流与讨论
1、试一试,用验电 器怎样检验物体是 否带电? 2、用验电器还能粗 略比较物体带电的 多少吗?
整理课件
20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 全一册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2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整理课件
3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整理课件
4
带“辫子”的电
整理课件
5
电与科技
电脑将我们带入整理一课件 个丰富多彩的世界6
整理课件
7
现代军事更显示出电的重要性
整理课件
8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整理课件
9
整理课件
10
结论: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 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 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14.1电是什么(共22张PPT)
想一想
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那么D球可能 ( ) D
A、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 B、带与球B相同的电荷
C、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
D、不带电
想一想
3、将两个气球充气后 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 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檫 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 放开气球后,你能观察 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 这个现象吗?
小结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 A 原理 B 结构 C 使用方法 •静电感应 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想一想
1、将与毛皮摩檫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小球。 (1)如果小球被吸引 [ 图(a)],那么这小球带 正 电 或 不带电 。 (2)如果小球被排斥 [ 图(b) ] ,那么小球带 负 电。
交流与讨论
验电器
1、构造 2、验电器是用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的仪器。 3、验电器为什么 能检验物体是否带 电呢? 原理: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4、如何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的电就越多。
加油站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 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 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 导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静电感应现象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信息窗
人们对电的最初认识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泰利斯无意中发现, 用布摩檫过的琥珀,居然能把羽毛吸起来。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实:琥 珀经摩檫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它物体也可以 摩檫生电。 美国的富兰克林把摩檫后的琥珀所带的电称为负电, 摩檫后的玻璃所带的电称为正电。 后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同性(电荷)相 斥,异性(电荷)相吸”的规律。
14.1电是什么 课件(12)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地热发电
潮汐能发电
电能
海水温差发电
小组交流:
根据这一原理, 你还能想出其他
发电方式吗?
垃圾发电 噪音发电
…
电去哪儿?
电能转化为了 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能
能量守恒
核能发电站
做一做
千人震
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分 析一下,我们会触电吗?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风 显机 ,同吹 你种, 知摩 道电擦 这荷起 是互电 为相的 什排现 么斥象 吗会?,更异快种更电明荷 3、综互合相“吸摩引擦。起电”这一现象,你
实质: 电荷的转移还 知。能 识说 呢说 ?它 (涉 越及 多到 越了 好哪 ,些 越你 广所泛知越道好的 得到电子的哟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 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
就形成了[闪电].
大家齐动手——身 边的两个物体拿来 摩擦,会有什么神 奇的现象出现呢?
你有发现生 活中类似的 现象吗?
摩擦起电
• 定义:用摩擦的小方组讨法论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
现象,叫摩擦起电1、。通过刚才的动画,我们知道,物
体要相互摩擦才能产生电荷的转移,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如起果电仅。仅是相互接触,行吗?你知道 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这杰是明为·富什兰么克吗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 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2物、体刚因才摩实擦验而中带我的们电看,不到是,正如极果电用就吹是负极电。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
• 马云说:双11我公司营业额至少可以达到 900亿。
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笑了,“老子今天停 电一天,我让你吹牛逼!”
电的归去来兮
电从哪里来?
202X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电是什么》ppt课件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12时30分3秒 下午12时30分 12:30:0321.4.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下 午12时 30分21.4.2112:30Apri l 21,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4月21日星期 三12时 30分3秒12:30:0321 April 2021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 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 000 N。可见:库仑是一个 很大的单位。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同排异吸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想一想:
到现在为止,有几种方法可以 判断物体带电?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C、D错.
练一练
5.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 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 分别带上_____电荷,互相_____的缘故. 【解析】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梳子和头发 带上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答案:异种 吸引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4.2121.4.21Wednesday, April 21,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课堂理解
1
2
1.摩擦起电 (1)现象: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实质:电子的转移。 (3)物体带电的原因:①带负电:物体的原子由于摩擦或其他原因从外界
得到电子。原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大于正电荷数。②带正电:物体的原子失去 电子,原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小于正电荷数。
互动课堂理解
1
2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2.验电器的验电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验电器的用途: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例题 1】人们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是因为玻璃
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点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导致物体的原子得到(多余)或失 去(缺少)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 少电子而带正电。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玻璃棒在与丝绸摩擦的过程中, 失去电子。
互动课堂理解
1
2
【例题 2】如图所示是四个带电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已知 A 球带负电 荷,则 B、C、D 三球带电荷的情况是( )
A.B 球带负电荷,C 球带正电荷,D 球带正电荷 B.B 球带负电荷,C 球带正电荷,D 球带负电荷 C.B 球带正电荷,C 球带负电荷,D 球带负电荷 D.B 球带正电荷,C 球带正电荷,D 球带负电荷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关闭
B
答案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性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内部正负电荷相互抵消,物体内不存在电荷 B.物体带正电,是因为物体内没有电子 C.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使正负电荷分开 D.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是不会带电的
关闭
中性原子不带电是因为正负电荷相等,而不是不存在电荷,选项 A 错;物体带正电,是因为 物体内部正电荷数多于负电荷数,而不是物体内部没有电子,选项 B 错;原子核束缚电子本 领强的物体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选项 D 错;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使正负电荷分开关, 闭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实际上并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 之间的 转移 。
3.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 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 吸引 到带电 体附近,同种电荷被 排斥 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 电感应。
一二三四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互动课堂理解
1
2
点拨:两小球发生相互排斥时,两小球带同种电荷。在发生相互吸引时,有两 种可能:①正、负电荷间的相互吸引;②带电体与轻小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
解析:A 球带负电荷
电荷
D 球带负电荷
B 球带负电荷
C 球带正
答案:B
知识点 1 摩擦起电现象
1.下列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 A.塑料与头发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 B.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全粘在一起 C.琥珀与毛织物摩擦后能吸引纸屑 D.身上穿着的化纤衣服很容易吸到灰尘
2.电荷的种类 (1)把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正 电荷。 (2)把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负 电荷。 3.两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异种电荷相 互 吸引 。
一二三四
快乐预习感知
三、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摩擦起电
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 原子核 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 原子核内的 质子 带正电荷,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快乐预习感知
四、验电/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答案:正 失去
互动课堂理解
1
2
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方法:让物体靠近某轻小物体(如小纸屑等),若二者相互吸引,就证明此 物体带电。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方法:将物体靠近已知带电体,如果物体与已知带电体相互吸引,说明物 体与已知带电体的电性相反或者物体不带电;如果物体与已知带电体相互 排斥,则说明物体与已知带电体的电性相同。 (3)利用验电器。 方法:将被测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则证明被测物体带电。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电是什么
---
一二三四
快乐预习感知
一、电与我们的生活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随着科学技 术的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电。
一二三四
快乐预习感知
二、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 吸引 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 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电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