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原理及应用许毅(第2章) 陈建军

合集下载

简述rfid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简述rfid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简述RFID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定义RFID是一种使用无线电信号通过电磁场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

它通过在物体上附加RFID标签,并使用RFID阅读器或扫描设备读取标签中的信息来实现物体的追踪和识别。

2. RFID的基本原理RFID系统由标签和阅读器组成。

标签由芯片和天线构成,用来存储和传输信息。

阅读器通过无线电信号与标签进行通信,并读取标签中的数据。

标签的工作原理如下:•当RFID标签被激活时,天线接收到从阅读器发射出的无线电能量。

•接收到能量的芯片会产生电流,并存储能量用于日后使用。

•标签通过调制自己的电磁场来回应阅读器的请求,向阅读器传输储存在芯片中的数据。

阅读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发射无线电信号,用于激活附近的RFID标签。

•当标签被激活后,阅读器发送特定命令给标签,要求标签返回存储的信息。

•当标签回应后,阅读器读取标签中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或存储。

3. RFID的应用领域3.1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RFID技术可以用于物品跟踪和管理,提高物流和供应链的效率和精确度。

•标签可以被附加到货物上,实现对运输过程中物品的追踪和监控。

•RFID技术可以实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和人为错误。

3.2 零售业•零售业可以利用RFID技术进行商品管理和防盗。

•RFID标签可以被添加到商品中,实现自动化的库存管理和标价。

•标签可以与防盗系统结合使用,实现商品的安全管理和防盗。

3.3 运输和车辆管理•RFID技术可以用于车辆管理和道路收费系统。

•标签可以被安装在车辆上,用于识别和追踪车辆。

•RFID技术可以实现无需交互的道路收费,提供更高效的交通管理。

3.4 个人身份识别•RFID技术可以用于个人身份识别和门禁系统。

•RFID标签可以被嵌入到门禁卡或身份证中,用于无接触式的身份识别。

•RFID门禁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四-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四-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2)e5550芯片的天线电路
e5550是工作频率为125kHz的无源射频卡芯片, 其天线电路的连接比较简单,如图4-9所示,电 感线圈和电容器为外接。
L1
MCRF360
C=100pF Ant.B
L2
L1>L2
VSS
(c)短接电感
(具有内部谐振电容)
当Ant.B端通过控制开关与Vss端短接时,谐振回 路与工作频率失谐,此时应答器芯片虽然已处于 阅读器的射频能量场之内,但因失谐无法获得正 常工作所需能量,处于休眠状态。
当Ant.B端开路时,谐振回路谐振在工作频率( 13.56 MHz)上,应答器可获得能量,进入工作 状态。
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
串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
回路Q值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回路的选择 性越好。
通频带BW为
BW 2 1 2(2 0 ) 20.7 0 f0


2π 2πQ Q
由此可见,Q值越高,通频带越窄(选择性越
强)。在RFID技术中,为保证通信带宽在电路设
计时应综合考虑Q值的大小。
i I0m sin(t)
电感L、电容C上存储的瞬时能量
wL
1 2
Li2
1 2
LI0
2 m
sin2 (t)
wC

1 2
CvC
2
1 2
CQ2Vsm
2
cos(2 t)
1C 2
L CR2
I0m2R2
cos2 (t)
1 2
LI
2 0m
cos2 (t)
电感L和电容C上存储的能量和为
w
wL
wC
1 2
LI0m2
上式对a求导,求Bz的极值,可得

RFID原理及应用

RFID原理及应用

• 高频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是3M~30MHz
特点:可以传送较大的数据量,成本较高,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系统。传输 距离一般<1.5m,除金属材料外,可以穿过大多数材料但会降低读取距离。
• 微波系统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
特点:可以同时对多个电子标签进行操作,读写距离为5~7m,具有很高的 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读取高速运动物体的数据,天线波束方向窄;价格高, 穿透能力弱,是目前射频识别系统研发的核心。
• • •
ISO/IEC RFID标准体系 EPC Global RFID标准体系(美国,欧洲) UID标准体系(日本)
应用实例
• • •
交通运输 制造与物流 防伪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
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获取物体的相关数据,并对物体加以识别。RFID技术无需与 被识别物体直接接触,即可完成信息的输入和处理,能快速、实时、准确地采集 和处理信息,是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
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网络构成。 RFID技术以电子标签来标志某个物体,电子标签包含电子芯片和天线,电子 芯片用来存储物体的数据,天线用来收发无线电波。 读写器是利用射频技术读写电子标签的设备。读写器接收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 并将其传送给外部主机。 计算机网络 读写器通过标准接口与计算机网络连接,计算机网络完成数据的 处理、传输和通信的功能。
标签实例
读写器
• • • 读写器是读取和写入电子标签内存信息的设备,是电子标签与计算机网络的 连接通道。 射频识别的工作频率是由读写器的工作频率决定的,读写器的工作频率要与 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保持一致。 对于某些简单的应用,读写器可以独立完成应用的需要,不用与计算机进行 数据交换。

40第2章 RFID技术基础

40第2章  RFID技术基础

2.1 RFID系统的组成、分类与基本原理
2.1.1 RFID系统的组成
RFID是一种无线识别技术。它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实现人或者 物体的唯一识别。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包括以下3个基本组成部分 :读写器、标签和数据管理中心。
RFID系统结构图如图2-1所示,其中本地服务器通过局域网与 读写器之间通信,通过以太网或者其他网络与数据管理中心通信, 也就是说,本地服务器是读写器与数据管理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的桥 梁。
有源标签内部自带电池进行供电,它的电能充足,工作可靠 性高,信号传送距离远。另外,有源标签可以通过设计电池的不 同寿命对标签的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进行限制,也可以用在需要 限制数据传输量或者使用数据有限制的地方,比如,一年内标签 只允许读写有限次。有源标签的缺点主要是标签的使用寿命受到 限制,而且随着标签内电池电力的消耗,其数据传输的距离会越 来越小,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物联网:射频识别 (RFID)原理及应用
罗志勇 杨美美 李永福 袁静 赵杰 编著
第2章 RFID技术基础
RFID是一门应用科学技术,也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通 信、电磁学、天线技术等多门学科。学习和掌握这些学科在RFID中 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对学习RFID是十分重要的。本章主要介 绍RFID系统的组成、分类与基本原理,RFID技术涉及的电磁学基础, RFID读写器收发机的基本知识。
无源标签内部不带电池,要靠外界提供能量才能正常工作。 典型的无源标签产生电能的装置是天线与线圈。当标签进入系统 工作区域时,天线接收到特定的电磁波。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再经过整流电路给标签供电。无源标签具有永久的使用期,常常 用在标签信息需要每天读写或频繁读写多次的地方,而且无源标 签支持长时间的数据传输和永久性的数据存储。

rfid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rfid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RFID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什么是RFID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非接触式识别的技术。

它通过将一个小型的RFID标签植入到物体中,并且使用RFID读写器与该标签进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识别与追踪。

2. RFID技术的原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标签和读写器两部分。

标签通常由微芯片和天线组成,而读写器则是用来读取和写入标签中的数据。

2.1 标签RFID标签由微芯片和天线组成,微芯片用来存储和处理数据,而天线则用来与读写器进行通信。

标签的工作原理如下:•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电磁波信号。

•标签天线接收到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能。

•标签使用接收到的电能激活微芯片,开始读取或写入数据。

•标签将数据通过天线发送回给读写器。

2.2 读写器读写器是用来与标签进行通信的设备。

读写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向标签发送电磁波信号。

•接收标签发送回来的数据。

•处理和存储标签的数据。

•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3. RFID技术的应用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FID技术可以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的货物追踪和管理。

通过给每个货物贴上RFID标签,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RFID技术还可以大大简化货物的库存管理和盘点工作。

3.2 资产管理RFID技术可以用于资产管理,如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追踪。

通过给固定资产贴上RFID标签,可以实时监控资产的位置和状态,防止资产遗失和损坏,并优化资产的使用和维护。

3.3 零售业RFID技术在零售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给商品贴上RFID标签,可以实现商品的库存管理和防盗。

商店可以通过RFID技术实时监控商品的库存量,并提供快速的结账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3.4 交通运输RFID技术可以用于交通运输中的车辆管理和车辆通行费收费。

《RFID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RFID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RFID原理及应用实验
Experiment of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RFID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课程学分: 2 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学时,其中讲课:22 学时,实验(含上机):10 学时,课外 0 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学期:第5学期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
教材:许毅、陈建军主编,RFID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等。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二、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射频识别(RFID)
和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了解射频识别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方式和发展方向。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巩固和消化课堂所讲授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
RFID系统各个模块工作原理及RFID应用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法;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考核
(1)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实验报告详细、具体,项目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总结。

(2)实验报告: 4 次
(3)考核及成绩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其中平时成绩20%中实验报告占10%。

五、参考书目
(1)黄玉兰主编. 《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
(2)罗建军, 杨琦游战清,李苏剑主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RFID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RFID原理与应用-第二章

※附录:短距离无线通信基础
何为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是由发送设备、接收设 备、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的,利用无线电磁波,以实现信息和 数据传的系统。 发送设备包括: (1)变换器(换能器):将被发送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话筒 将声音变为电信号。 (2)发射机:将换能器输出的电信号变为强度足够的高频电振荡。 (3)天线:将高频电振荡变成电磁波向传输媒质辐射。 接收设备:接收是发射的逆过程,它包括: (1)变换器(换能器):将电信号转化为所传送信息。 (2)接收机:高频电振荡转化为电信号。 (3)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转化为高频电振荡。
-1块的写入控制位具体分配
5-3 ICODE SLI系列SL2 ICS20 存储器构成④
特殊功能EAS(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电子防盗系 统)主要用来防止物品被盗,标签管理者可以设置(EAS=1)和清 除(EAS=0)EAS标识,当设置有EAS标识的标签通过读写器的作用 范围时,读写器会识别EAS标识,发出警报。
1-5-1 CRC校验
CRC校验是对要传送的一个数据块(一个字节 或一串确定长度的二进制数据)附加一些检验 位,而这些检验位由数据块算出,并随同数据 块一并传送,接收方对收到的数据块和检验位 计算CRC检验和来判断数据的正确性并进一步 对数据中的错误进行纠错。
1-5-1 CRC校验举例①
举一个传送4位二进制数据的例子。设4位二进制数为x1~x4,附 加3位二进制CRC检验位c1~c3, 以7位二进制数据为一个单位来传 送。这里的c1~c3由x1~x4算出。为计算我们定义一个演算子mod, A mod B表示A与B的和除2的余数。即: 0 mod 0 = 0 0 mod 1 = 1 1 mod 0 = 1 1 mod 1 = 0 检验位c1~c3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c1 = x2 mod x3 mod x4 c2 = x1 mod x3 mod x4 c3 = x1 mod x2 mod x4

关于服务于政法部门的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于服务于政法部门的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于服务于政法部门的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摘要:涉案财物的管理一直是政法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的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物联网、多生物识别、RFID、智能移动终端/盘库机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通讯系统等技防技术,将涉案财物从移交,入库,保管,流转,调用,处置各环节全流程闭环式管控;全面实现涉案财物管理线上线下一体化结合。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探讨了其在政法部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涉案财物、RFID、物联网、管办分离、监控、防盗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犯罪行为也不断增多,其中涉案财物的管理问题一直是政法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涉案财物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人为疏漏或管理不当等问题,导致涉案财物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一种智能化的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综合采用物联网、多生物识别、RFID、智能移动终端/盘库机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系统,通讯系统等技防技术,将涉案财物从移交,入库,保管,流转,调用,处置各环节全流程闭环式管控;全面实现涉案财物管理线上线下一体化结合。

二、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该涉案财物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系统包括前端设备、服务器端和数据库三个部分,前端设备包括智能移动终端、盘库机、RFID读写器等设备,用于数据采集和传输,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涉案财物的信息;服务器端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通过分布式部署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数据库用于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能够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和检索,同时还可以提供多种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总之,该系统具有高效、准确、可靠和安全等优点,能够为政法部门提供优质的涉案财物信息管理服务。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

射频识别(R F I D)原理与应用(第2版)课后双数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1章 RFID概论简述RFID的基本原理答:简述RFID系统的电感耦合方式和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答:原理:①电感耦合:应用的是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

②反向散射耦合:应用的是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特点:①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 225khz和13. 56mhz。

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20cm。

②反向射散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 915mhz, ,,识别作用距离大于1m,典型作用的距离为3~10m。

什么是1比特应答器它有什么应用有哪些实现方法答:①1比特应答器是字节为1比特的应答器。

②应用于电子防盗系统。

③射频标签利用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产生载波的谐波。

RRFTD系统中阅读器应具有哪些功能答:①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

②以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

③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

④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RFID标签和条形码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何不同答:特点:RFID标签:①RFID可以识别单个非常具体的物体。

②RFID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③RFID采用无线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④RFID的应答器可存储的信息量大,并可以多次改写。

⑤易于构成网络应用环境。

条形码:①条形码易于制作,对印刷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条形码成本低廉、价格便宜。

②条形码用激光读取信息,数据输入速度快,识别可靠准确。

③识别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须专门训练。

电子教案-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教案-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课程教案2019 ~ 2020学年第 1 学期院(系、部)计算机学院教研室信息系统与安全课程名称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授课对象物联网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教师姓名陈建军二零一九年九月课程教案2019 ~2020学年第 1 学期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章节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课时教案。

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RFID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RFID技术的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

它由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组成,通过无线电波的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标签内部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1.1 RFID标签RFID标签是RFID系统中最核心的组件,也被称为RFID芯片或RFID标签。

它由芯片和封装材料组成。

其中,芯片是RFID标签内部的电子元件,负责存储和处理标签的数据。

封装材料则起到保护芯片和提供附着表面的作用。

1.2 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是用于读取和写入RFID标签信息的设备。

它通过无线电波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并将读取到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与计算机或其他系统的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1.3 RFID工作原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 RFID读写器向RFID标签发送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信号。

- RFID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射的信号,并利用收到的能量激活内部的电路。

- 激活后,RFID标签返回读写器一个包含标签信息的响应信号。

- 读写器接收到RFID标签的响应信号后,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与计算机或系统的接口传输给外部设备进行处理。

2. RFID技术的应用RFID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场景:2.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的货物追踪和管理。

通过在货物上附加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

这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货物丢失和错误发运的情况。

2.2 资产管理•RFID技术可以用于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例如,在大型办公楼内部财产的管理上,可以利用RFID技术追踪和管理办公设备、电脑等资产,并实时掌握其位置和状态,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和节约管理成本。

2.3 零售业•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零售业中的库存管理和商品管理。

简述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RFID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RFID技术的原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来自动识别物体的技术。

它主要由射频标签(RFID Tag),读卡器(RFID Reader)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 射频标签(RFID Tag):射频标签内部由芯片和天线构成,芯片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

射频标签可以被贴在物体表面、嵌入到物体内部或者作为手持设备使用。

- 读卡器(RFID Reader):读卡器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来激活射频标签,并接收其传回的信号。

读卡器可以与电脑或网络系统连接,将读取到的射频标签信息传输给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 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用于处理和管理射频标签传输回来的数据,包括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应用。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读卡器发送信号激活射频标签,标签接收信号后将存储的数据传回给读卡器,读卡器将数据发送给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处理。

2. RFID技术的应用RFID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物流仓储、供应链管理、零售业、智能交通等,以下为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物流仓储•实时物流跟踪:在物流仓储环节中,通过将射频标签贴在货物上,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和监控。

这样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货物丢失和损坏的情况。

•库存管理:通过在仓库储存区域或货架上安装射频读取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进出和库存情况,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供应链管理•自动识别: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包装及货物的自动识别和记录。

这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高效和准确,提升了供应链的可追溯性以及供应链信息的管理。

•质量溯源:射频标签可以用于记录产品的生产信息、工艺流程等数据,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追踪和溯源,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零售业•商品管理:通过在商品上添加射频标签,可以实现商品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RFID原理及应用》课件

《RFID原理及应用》课件

面临的挑战
RFID技术仍面临着成本、隐 私和安全等方面的挑战,需 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展望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 展,RFID技术将在更多领域 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 来便捷和智能化。
如低频、高频和超高频,每种频率对
应不同的应用场景。ຫໍສະໝຸດ 3RFID标签类型
RFID标签有被动标签和主动标签两种 类型。被动标签依靠读写器的射频信 号供电,而主动标签内置电池供电。
RFID应用
仓库管理
RFID技术在仓库管理中可以实现自动化物料追 踪和库存管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物流管理
RFID可以用于物流环节的跟踪和管理,包括货 物装卸、运输、仓储等,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 和效率。
《RFID原理及应用》PPT 课件
RFID原理及应用课件将介绍什么是RFID,讲解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 原理,并探讨RFID在仓库管理、物流管理、车辆管理和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展望RFID未来的发展。
什么是RFID
RFID的定义
RFID是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追踪。
车辆管理
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车辆管理,如车辆进出场 自动识别和电子收费,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
医疗管理
RFID在医疗管理中可以用于医疗器械和药品的 追踪、病人的身份识别和资产管理,提升医疗
RFID未来发展
发展趋势
RFID技术将更加普及和成熟, 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如 智能家居、智能零售和智慧 城市。
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
RFID系统由读写器、标签和中间件组成。读写器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标签贴在物体上, 中间件处理RFID数据。
RFID原理

《RFID原理与应用》-许毅陈建军-知识点总结.doc

《RFID原理与应用》-许毅陈建军-知识点总结.doc

《RFID原理与应用》-许毅陈建军-知识点总结RFID原理和应用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1、什么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作为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等技术。

2、RFID技术特点1快速扫描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4可重复使用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7安全性3、RFID系统的组成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构成。

4、阅读器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组成:射频接口、逻辑控制单元和天线天线:天线是一种能将接受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或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发射出去的装置。

射频接口模块:1产生高频发射能量,激活电子标签并为其提供能量2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将数据传输给电子标签3接受并调制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逻辑控制模块:1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送来的指令2控制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3信号的编码与解码4对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5执行防碰撞算法6对阅读器和标签的身份进行验证5、电子标签分类、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子标签分为利用物理效应进行工作的数据载体和以电子电路为理论基础的数据载体6、RFID中间件的主要功能1阅读器协调控制2数据过滤与处理3数据路由与集成4进程管理7、RFID系统能量耦合方式和数据传输原理根据射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的远近情况,标签天线与读写器天线之间的耦合可以分为密耦合系统、遥耦合系统和远距离系统三类。

数据传输原理P108、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标签一旦进入阅读器天线的作用区域将产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被激活;激活标签将自身信息编码后经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接收该信息,经过解码后必要时送至后台网络;后台网络中主机鉴定标签身份的合法性,只对合法标签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向前端发送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对标签的读写操作;9、RFID系统的性能指标1射频标签的存储容量2工作方式3数据传输速度4读写距离5多个标签识别能力6射频标签与天线间的射频载波频率7RFID系统的连通性8数据载体9状态模式10能量供应10、RFID系统的频率划分和作用距离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发送的频率基本上划归4个范围:低频(30~300KHZ)、高频(3~30MHZ)、超高频(300MHZ)和微波(2.5GHZ以上)。

习题答案-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题答案-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RFID 原理与应用》部分习题答案习题11-1 填空题(1)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2)光学符号识别 条形码识别 智能卡识别 指纹识别(3)阅读器 电子标签 RFID 中间件 应用系统软件 (4)能量 时序 数据传输 (5)阅读器先讲方式 射频标签先讲方式 (6)无功近场区 辐射近场区 辐射远场区 (7)λ22D (8)电感耦合式 反向散射耦合式 (9)负载调制 反向散射调制 (10)全双工(FDX) 半双工(HDX)系统 时序(SEQ)系统 (11)24R GT PT xx π• (12)密耦合系统 遥耦合系统 远距离系统习题22-1 填空题(1)数据传输速率 信道频带宽带 误码率 (2)2BWlbM (3))1(NS BWlb + ( 4)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保密编码 (5)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 相移键控 幅移键控 (6)曼彻斯特编码 密勒编码(7)校验和法 多路存取法 (8)奇偶校验 纵向冗余校验 循环冗余码检验 (9)SDMA TDMA CDMA TDMA (10)ALOHA 算 法 和 二 进 制 树 搜 索 算 法 (11)主动攻击 被动攻击 (12)认证技术 加密 (13)检错码 纠错码差2-3 画出1 0011 0111的曼彻斯特码波形。

若曼彻斯特码的数据传输率为1200kbps ,则它的波特率是2400k baud2-4 画出01 1001 0110的密勒码波形。

2-8 生成式的阶数为4阶,则余数多项式对应CRC 码的后4位,即1011,故余数多项式位31x x ++。

习题33-1 填空题(1)读写器天线线圈 电子标签天线线圈 (2)线圈 无功近场 (3)对称振子 微带 阵列 宽带 (4)线圈绕制 蚀刻 印刷 (5)线状 面状 缝隙 微带 (6)解析法 数值解 仿真软件 (7)50 75 (8)1 10 (9)偶极子 微带 阵列 非频变习题44-1 填空题(1)串联谐振回路 并联谐振回路 具有初级和次级线圈的耦合回路 串联谐振回路(2)0ω=0f =(3)线圈 电容器 (4 (5)并联 电流 (6)等效互换 (7)电阻 电容 (8)谐振 谐振 失谐 失谐 (9)发射机电路 接收机电路 天线习题55-1 填空题(1)利用物理效应进行工作 以电子电路为理论基础 (2)物理效应 “一位电子标签”“声表面波器件”(3)电子电路 具有存储功能 含有微处理器 (4)商店的防盗系统EAS (5)电-声-电 (6)天线 模拟前端(射频前端) 控制电路 (7)地址和安全逻辑电路 存储器 (8)编解码电路 微处理器 存储器 (9)只读 可写入式 具有密码功能的 分段存储的 (10)整流 滤波 稳压 (11)13.56MHz (12)80C51习题66-1 填空题(1)天线 射频模块 控制模块 接口 (2)RS -232 RS -485 RJ -45 USB2.0 WLAN (3)U2270B (4)13.56 (5)基带处理电路 射频发射电路 射频接收电路 (6)ISO/IEC18000-6 ISO/IEC18000-7习题77-1 填空题(1)无线通信管理 人类健康 个人隐私 数据安全 (2)大零售商 美国国防部 ETSI AIM 射频识别专家组 (3)数据内容标准 (4)EPCglobal UID ISO/IEC AIM IP -X(5)RFID 技术标准 RFID 应用标准 RFID 数据内容标准 RFID 性能标准 (6)识别码(ucode )泛在通信器信息系统服务器ucode解析服务器(7)IC标签读写器无线广域通信设备(8)EPC物理对象交换EPC基础设施EPC数据交换(9)域名管理对象分类序列号(10)64 96 256 (11)EPC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信息网络系统(12)EPC中间件对象解析服务(ONS)EPC信息服务(EPCIS)(13)ISO/IEC 18000(空中接口参数)ISO/IEC 10536(密耦台非接触集成电路卡)ISO/IEC 15693(疏耦合非接触集成电路卡)ISO/IEC 14443(近耦合非接触集成电路卡)(14)860-960习题88-1填空题(1)RFID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企业内RFID应用系统企业间RFID应用系统(2)边缘层业务集成层(3)数据层功能层事件层总线层(4)RFID通用支撑环境Web服务集成框架Web服务管理平台习题99-1填空题(1)电子产品编码类标准通信类标准频率类标准应用类标准(2)13.56 860~928M 5.8G (3)13.56M 860-960M (4)带条码扫描器安装在PC卡上(5)起步测试和验证试点实施实施(6)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7)车辆自动识别技术(AVI)自动车型分类技术(AVC)违章车辆抓拍技术(VEC)(8)自动车辆识别(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AVI)自动车辆分型(Automatic Vehicle Classification,AVC)视频稽查系统(Video Enforcement System,VES)(9)5.8G习题1010-1填空题(1)标签测试读写器测试空中接口一致性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2) 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信号单元切换单元射频信号发生器(3)Lab Window/CVI (4)布置测试环境记录环境数据测试不同位置的读取率分析测试数据。

七-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7.1.1 RFID标准的推动力 1. RFID相关标准的社会影响因素 标准能够确保协同工作的进行、规模经济的
实现、工作实施的安全性以及其他诸多方面。但 是,如果标准采用过早,有可能会制约技术的发 展进步;如果采用太晚的话,则可能会限制技术 的应用范围,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以及不必要的 开销
RFID相关标准的社会影响因素包括无线通信管 理、人类健康、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方面。
7.2.2泛在通信器
泛在通信器主要由IC标签、读写器和无线广域 通信设备等部分构成,主要用于将读取的ucode 码信息传送到ucode解析服务器,并从信息系统 服务器获取有关信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泛在通信器作为重要的泛在识别技术之 一,是泛在计算环境与人进行交流所需 的终端,简称为泛在通(Ubiquitous Communication,UC)。
UID规范由日本泛在识别中心负责制定。 日本泛在识别中心由T-engine论坛发起成立, 其目标是建立和推广物品自动识别技术并最终 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计算环境。该规范对频段 没有强制要求,标签和读写器都是多频段设备 。能同时支持13.56MHz或2.45GHz频段。
7.2.1泛在识别码
ucode是识别对象不可缺少的要素,ID则是识 别对象身份的基础。ucode是在大规模泛在计 算模式中识别对象的一种手段。eTRON ID在全 过程都能得到很好的安全保证,并能支持接触 /非接触等多种通信方式,从嵌入泛在技术的 机器到智能卡、RFID等。
第7 章 RFID的标准体系
7.1概述 目前,国际上RFID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在 很多国际大公司中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如同条 形码一样,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是全球性的, 因而标准化工作非常重要。相关的标准包括电 气特性部分、通信频率、数据格式和元数据等 。可以预见,射频标签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将会引导新兴的射频识别产业走标准化、规范 化、产业化的道路。

二-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3)保密编码与解码
保密编码是对信号进行再变换,即为了使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不易被人窃译而进行的编码。在 需要实现保密通信的场合,为了保证所传信息 的安全,人为将被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即加 上密码,这种处理过程称为加密。保密解码是 保密编码的逆过程,保密解码在接收端利用与 发送端相同的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 密,恢复原来信息。
2.调制和解调 调制的目的是把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意味着要把信 源的基带信号,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频率而言 非常高的带通信号。调制的过程用于通信系统 的发送端,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 信道通带中的过程,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已调 信号,已调信号的频谱具有带通的形式,已调 信号称为带通信号或频带信号。在接收端需将 已调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解调是将信道中的 频带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的过程。
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BW 也即这种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
C 2BW log2 M
(2)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 香农提出并严格证明了在被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 道中,最大信息传送速率的公式。这种情况 的信道容量为:
C
BW
log 2
1
S N
(3)RFID的信道容量。
带宽越大,信道容量越大。在物联网中RFID主
2.2.1信号与信道
信号是消息的载体,在通信系统中消息以 信号的形式从一点传送到另一点。信道是信号 的传输媒质,信道的作用是把携有信息的信号 从它的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
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交 换的是信息,由于采用非接触的通信方式,读 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构成一个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读写器是通信的一方,电子标签是通信的 另一方。
2. 信道

九-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九-RFID原理与应用(第2版)-许毅-清华大学出版社

9.4.2选择与配置RFID中的射频天线 在RFID装置中,工作频率到微波波段的时
候,天线与标签芯片之间的匹配问题变得更加 严峻。采用天线的目标是传输最大的能量进入 标签芯片,需要仔细设计天线与自由空间以及 和其相连的标签芯片的匹配。
在选择天线时的主要考虑是,天线的类型 、天线的阻抗、应用到物品上的RF性能、在有 其他的物品围绕被贴标签物品时的RF性能。
第9 章RFID应用系统的构建
9.1选择标准
一个完整的电子标签系统要能够正常工作, 必须要有电子标签和读写器设备信号之间的通 信协议、无线频率的选用、电子标签编码系统 和数据格式、产品数据交换协议、软件系统编 程架构、网络与安全规范等标准。具体归纳为4 大类,分别是电子产品编码类标准、通信类标 准、频率类标准、应用类标准。
9.2 频率选择
频率选择是RFID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频 率标准直接影响RFID技术的应用。频率的选择 既要适应各种不同应用需求,还需要考虑各国 对无线电频段使用和工作在不同频段或频点上的电子标签具有不 同的特点。射频识别应用占据的频段或频点在 国际上有公认的划分,即位于ISM波段之中。 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 ,27.12MHz,433MHz,902~928MHz,2.45GHz ,5.8GHz等。
9.2.2 工作频率与应用范围
微波电子标签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 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电子 遥控门锁控制器)等。
9.2.3 频率特性与频率选择
当前RFID工作频率跨越多个频段,目前 RFID使用的频率有6种,分别为135kHz以下、 13.56MHz、433.92MHz、860~930MHz、2.45GHz 以及5.8G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信道 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磁波在空间传播 的渠道,如短波信道、微波信道等;另一类是电 磁波的导引传播渠道,如电缆信道、波导信道等 。RFID的信道是具有各种传播特性的自由空间, 所以RFID采用无线信道。 1)信道带宽 信号所拥有的频率范围叫做信号的频带宽度,简 称带宽。模拟信道的带宽为
数字调制的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常用的数字调 制解调方式有幅移键控 (Amplitude Shift Keying ,ASK)、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 FSK)和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PSK)等 方式。为简化射频标签设计并降低成本,多数射 频识别系统采用ASK调制方式。
2.调制和解调 调制的目的是把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 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意味着要把信源的基 带信号,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频率而言非常高的 带通信号。调制的过程用于通信系统的发送端, 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信道通带中的 过程,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 的频谱具有带通的形式,已调信号称为带通信号 或频带信号。在接收端需将已调信号还原成原始 信号,解调是将信道中的频带信号恢复为基带信 号的过程。
2.2.3 RFID常用的编码方法 编码是RFID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二进制编码是 用不同形式的代码来表示二进制的1和0。对于传 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 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也即数字信号由矩 形脉冲组成。按数字编码方式,可以将编码划分 为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单极性码使用正(或负 )的电压表示数据;双极性码1为反转,0为保持 零电平。根据信号是否归零,还可以将编码划分 为归零码和非归零码,归零码码元中间的信号回 归到0电平,而非归零码遇1电平翻转,零时不变 。

通信握手 通信握手是指读写器与电子标签双方在通信开始、结束和 通信过程中的基本沟通,通信握手要解决通信双方的工作 状态、数据同步和信息确认等问题。 (1)优先通信。 RFID由通信协议确定谁优先通信,即是读写器,还是电 子标签。对于无源和半有源系统,都是读写器先讲;对于 有源系统,双方都有可能先讲。 (2)数据同步。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在通信之前,要协调双方的位速率,保 持数据同步。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是空间通信,数据 传输采用串行方式进行。 (3)信息确认。 信息确认是指确认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信息的准确性, 如果信息不正确,将请求重发。RFID的通信协议常采用 自动连续重发,接收方比较数据后丢掉错误数据,保留正 确数据。
5)密勒编码 密勒编码在位周期开始时产生电平交变,对接收器来说, 位节拍比较容易重建。密勒编码在半个位周期内的任意边 沿表示二进制1,而经过下一个位周期中不变的电平表示二 进制0。
6)变形密勒编码 变形密勒编码相对于密勒编码来说,将其每个边沿都用负 脉冲代替。由于负脉冲的时间较短,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 过程中,能够从高频场中持续为射频标签提供能量。变形 密勒编码在电感耦合的射频识别系统中,主要用于从读写 器到射频标签的数据传输。
2)信道编码与解码 信道编码是对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再变换 ,包括区分通路、适应信道条件和提高通信可靠 性而进行的编码。信道解码是信道编码的逆过程 。
再变换,即为了使信息在 传输过程中不易被人窃译而进行的编码。在需要 实现保密通信的场合,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人为将被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即加上密码,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加密。保密解码是保密编码的 逆过程,保密解码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 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恢复原来信 息。
3. 频移键控 频移键控(FSK)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 数字信息,是对载波的频率进行键控。二进制频 移键控载波的频率只有两种变化状态,载波的频 率在和两个频率点变化,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的1 和 0。 1)二进制频移键控的定义 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可以表示成在两个频率点变 化的载波,其表达式为
v t s t cos ct
s t an g t nTs
n
已调波的键控度m为
a0 a1 m a0 a1
2)二进制振幅键控的电路原理图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一 种是模拟调制法;另一种是键控法。模拟调制 法是用乘法器实现,键控法是用开关电路实现 ,键控度m为100%。
编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信号进行的一种变换 。其逆变换称为解码或译码。根据编码的目的不 同,编码理论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保密编码 三个分支
1)信源编码与解码 信源编码是对信源输出的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连 续信号的离散化(即将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和量化 变成数字信号),以及对数据进行压缩以提高信 号传输有效性而进行的编码。信源解码是信源编 码的逆过程。
1. 编码格式 1)反向不归零编码 这是一种简单的数字基带编码方式,反向不归零编 码用高电平表示二进制的1,用低电平表示二进制 的 0。 2)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也称为分相编码(Split-Phase Coding)。在曼彻斯特编码中,用电压跳变的相位 不同来区分1和0,其中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 到高跳变表示0。
在时序系统中,从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信息传输是在电 子标签能量供应间歇进行的,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不同时 发射,这种方式可以改善信号受干扰的状况,提高系统 的工作距离。时序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1)读写器先发射射频能量,该能量传送到电子标签 ,给电子标签的电容器充电,将能量用电容器存储起来 ,这时电子标签的芯片处于省电模式或备用模式。 (2)读写器停止发射能量,电子标签开始工作,电子 标签利用电容器的储能向读写器发送信号,这时读写器 处于接收电子标签响应的状态。 (3)能量传输与信号传输交叉进行,一个完整的读出 周期由充电阶段和读出阶段两个阶段构成。
比特率 波特率 log2 M
4)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信道的一个参数,反映了信道所能传 输的最大信息量。 (1)具有理想低通矩形特性的信道。 根据奈奎斯特准则,这种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 率为 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BW 也即这种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
C 2BWlog2 M
(2)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 香农提出并严格证明了在被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中,最大信息传送 速率的公式。这种情况的信道容量为:
2.2信号的编码与调制
图2-5给出了RFID系统的通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信道由自由空间、读写器天线、 读写器射频前 端、电子标签天线和电子标签射频前端构成,这 部分的内容在第3~第4章介绍。本节讨论这个模 型中的编码与调制。
2.2.1信号与信道
信号是消息的载体,在通信系统中消息以信号的 形式从一点传送到另一点。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 质,信道的作用是把携有信息的信号从它的输入 端传递到输出端。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 标签之间交换的是信息,由于采用非接触的通信 方式,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构成一个无线通信 系统,其中读写器是通信的一方,电子标签是通 信的另一方。
3)单极性归零编码 对于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正 电流持续的时间短于一个码元宽度,即发出一个 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完全不发送电流。 4)差动双相编码 差动双相编码在半个位周期中的任意边沿表示二 进制0,而没有边沿跳变表示二进制1。此外,在 每个位周期开始时,电平都要反相。差动双相编 码对接收器来说较容易重建。
2. 振幅键控 调幅是指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不变,载波的振幅随 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振幅键控是利用载波的 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 ,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化,分别对应二进制信 息的1和0。目前电感耦合RFID系统常采用ASK调 制方式,如ISO/IEC 14443及ISO/IEC l5693标准 均采用ASK调制方式。 1)二进制振幅键控
BW f 2 f1
2)信道传输速率 信道传输速率就是数据在传输介质(信道)上的 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 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 每秒钟传输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数据传输 速率的单位为比特/秒(b/s)。 3)波特率与比特率 在信息传输通道中,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叫 码元,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元传 输速率,简称波特率。比特率是数据传输速率, 表示单位时间内可传输二进制位的位数。 如果一个码元的状态数可以用M个离散电平个数 来表示,有如下关系:
7)差动编码 对于差分编码,每个要传输的二进制1都会引起 信号电平的变化,而对于二进制0,信号电平保 持不变。
2. 编码方式的选择因素 1)编码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电子标签能量的来源 2)编码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电子标签检错的能力 3)编码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电子标签时钟的提取
2.2.4 RFID常用的调制方法 按照从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传输方向,读写器中发送的信 号首先需要编码,然后通过调制器调制,最后传送到传输 通道上去。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 换为数字已调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RFID主要采用 数字调制的方式。 1. 载波 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并不是将信号直接进行传输,而是 将信号与一个固定频率的波进行相互作用,这个过程称为 加载,这样一个固定频率的波称为载波。在RFID系统中 ,正弦载波除了是信息的载体外,在无源电子标签中还具 有提供能量的作用,这一点与其他无线通信有所不同。
S C BW log 2 1 N
(3)RFID的信道容量。
带宽越大,信道容量越大。在物联网中RFID主要选用微波频率,微波 频率比低频频率和高频频率有更大的带宽。
信噪比越大,信道容量越大。RFID无线信道有传输衰减和多径效应等 ,应尽量减小衰减和失真,提高信噪比。
2.2.2编码与调制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 系统,其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 编码与解码、加密与解密、信道编码与解码、数 字调制与解调以及同步等。 1.编码与解码
3)二进制振幅键控的功率谱密度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是随机信号,故研究它的频 谱特性时,应该讨论它的功率谱密度。二进制基 带信号是随机的单极性矩形脉冲序列。 分析表明,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功率谱密度的特 性如下。 (1)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功率谱由连续谱和离散 谱两部分组成,连续谱取决于经线性调制后的双 边带谱,而离散谱由载波分量确定。 (2)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 两倍,若只计功率谱密度的主瓣(第一个谱零点 的位置),传输的带宽是码元速率的两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