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与政治学【圣才出品】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动力【圣才出品】
第七章政治动力7.1复习笔记一、政治革命1.政治革命的含义(1)革命的含义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是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
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2)政治革命的含义政治革命是指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以一种政治制度代替另一种政治制度的激烈变革,政治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旧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统治和新的政治制度,破除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进而实现整个政治体系的全面变革。
(3)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①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联系a.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社会革命离不开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客观上要求首先进行政治革命,摧毁旧的政治统治,根本变革旧的政治上层建筑,为社会革命开辟道路。
b.就政治革命的形成而言,政治革命又是社会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结果。
c.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进行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和冲突,革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彻底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
②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区别a.政治革命主要是对政治统治、政治制度以及整个政治体系的根本变革;社会革命则主要是对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社会结构进行根本变革。
b.社会革命以整个社会的变革为目的,政治革命则是以政治体系的变革为目的。
c.社会革命的目标、范围比政治革命要大得多。
d.社会革命经历的时间比政治革命经历的时间长得多。
2.政治革命的特征和类型(1)政治革命的特征政治革命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改革、政治斗争、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的特征主要包括:①政治革命以先进阶级和广大群众为革命主体政治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斗争,是社会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之间的政治较量,政治革命是以阶级为基础的。
政治革命也是广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群众反抗和推翻反动腐朽统治的群众性政治运动。
姜安《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政治与政治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概念题1.政治(四川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2004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研)答: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②它强调只有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
这种政治关系包括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
2.政治学(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研)答: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特别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关于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3.政治社会学答: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它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帕累托、莫斯卡和韦伯等人都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
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兴起以后,政治社会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主要研究的是政治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即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是如何产生政治权威的,产生出的政治权威又是如何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其主要研究的课题有:政治的社会根源、社会结构与政治、社会与政治变革、政治精英与政治体系和政治对社会的反作用等。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政治参与6.1 复习笔记一、政治参与的特征、类型1.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参与主体的公民化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不包括政府官员以及职业政治活动家的活动,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
(2)参与的实质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化民主政治时代是主权在民的时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既有服从的义务,也有参与的权利,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特征。
同时,政治参与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
它首先是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也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减所采取的行动。
政治参与应当是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和政治责任的统一。
(3)参与目标与对象的公共化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局限于政府决策,还应当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3.政治参与的类型由于参与主体的类别、活动的积极程度、行为方式及参与途径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政治参与的类型主要包括:(1)以社会形态的性质来分类,可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①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少数有产阶级的参与,其又可以细分为奴隶社会的政治参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参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为广大劳动人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
(2)以参与主体的特征来分类,可分为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①个别参与。
它是指公民以个体的身份进行政治参与的活动。
公民参与各类政治选举是个别参与中的常见式。
个别参与的形式主要有:政治投票、投诉信访、与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接触、捐赠政治资金等。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第十章【圣才出品】第六章政治参与6.1 复习笔记一、政治参与的特征、类型1.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参与主体的公民化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不包括政府官员以及职业政治活动家的活动,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
(2)参与的实质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化民主政治时代是主权在民的时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既有服从的义务,也有参与的权利,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特征。
同时,政治参与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
它首先是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也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减所采取的行动。
政治参与应当是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和政治责任的统一。
(3)参与目标与对象的公共化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局限于政府决策,还应当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3.政治参与的类型由于参与主体的类别、活动的积极程度、行为方式及参与途径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政治参与的类型主要包括:(1)以社会形态的性质来分类,可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①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少数有产阶级的参与,其又可以细分为奴隶社会的政治参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参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为广大劳动人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
(2)以参与主体的特征来分类,可分为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①个别参与。
它是指公民以个体的身份进行政治参与的活动。
政治学概论复习提纲 笔记整理 考题知识点
1.政治的涵义:有的从道德的角度解释政治,把政治归结为一种伦理价值,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要求,倡导“德治仁政" ;有的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认为人和国家都是“上帝”或“上天”的创造物,都受“上帝”或“上天”至高无上的意志的支配;有的从权力出发研究和阐释政治,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权力,认为社会政治生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研究政治首先就要研究权力问题;有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解释政治,认为政治是运用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有的则从权力运作和利益分配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政治,认为政治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2.西方政治观类型:1)伦理政治观2)权力政治观3)神学政治观: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4)管理政治观✓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价值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术,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 3.权力论解释: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
✓ 4.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 5.决策论的解释: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一定积极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4.主权的内涵:5.行为主义政治学概念:6.阶级概念与内涵:7.国家概念、要素、职能、本质:8.中国国家性质的基本内涵:人民民主专政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国体,既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基本内容如下:1)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2)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3)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4)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9.国家权力的含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城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姜安《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政治关系)【圣才出品】
第三章政治关系一、概念题1.政治权力(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研;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权力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实现国家职能的特殊社会权力,实质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统治,目的在于实现国家职能,构成要素包括公共权力机构即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军队、警察等物质附属物,具有人民大众的分离性、鲜明的阶级性、特殊的强制性、普遍的约束力和制约力、主权性和一定的公共性等特征。
2.权利(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研)答:权利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律赋予人们享有的某种权益。
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人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在必要时可以请求有关机关(法院、行政机关等)以强制性的协助实现其权益,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政治权利(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研)答:政治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人们的某些政治权益,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国家政治权力对特定的社会成员权益的法律规定,它与政治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具有法律规定性、自主选择性和历史扩展性等特征,它包括自由权、平等权和民主参政权三项内容。
4.政治关系(武汉大学2009、2011年研;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3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答:政治关系是指从事一定政治活动的人们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于一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基础之上的诸种社会关系的集中的综合的反映和表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的本质是阶级关系,它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其包含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三种关系。
二、辨析题1.政治权力作用过程是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政治后果的过程,所以使用政治权力的成本与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成正比。
姜安《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政治参与)【圣才出品】
第六章政治参与一、概念题1.政治冷漠(武汉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冷漠是指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它表明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持冷淡而不关心的态度,不参加政治生活。
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消极的政治参与方式,其原因包括:①在经历长期的政治动乱或浩劫之后,公民由于对政治活动产生恐惧、反感或失去信心,因而敬而远之,无动于衷;②在现代社会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政治机构在正常情况下已经为其成员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故使有些公民觉得自己是否关心政治或参与政治,无足轻重,从而无所作为。
2.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南京大学2009年研)相关试题:(1)政治投票(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2)政治选举(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1)政治投票是指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其目的主要包括选举政治官员和进行全民公决以决定重大国是两个方面。
(2)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选举活动除了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之分。
3.政治表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2003年研)答:政治表达是指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和诉愿权利的行为,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和行为,公民以政治表达影响政府,主要是汇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政治表达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和政治言论三种途径和方式。
4.政治结社(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研)答: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公民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的政治行为。
姜安《政治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二章 政治主体【圣才出品】
第二章政治主体一、概念题1.政党答:政党是指在社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特定阶级、阶层或集团中政治上最积极的部分按一定组织原则结合起来,以实现其根本利益,取得、巩固、建设政权为目的的一种政治组织,阶级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由其所代表的阶级在社会阶级结构中的地位和它自身的性质所决定。
2.政党制度(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0、2008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燕山大学2010年研;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研)答:政党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政党出现以后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在现代国家,政党制度大致可分为资本国家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3.政党政治答: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
狭义的政党政治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
而广义的政党政治则是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一种政治现象,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而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4.国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研)答:国家是指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把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
5.国家结构形式(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研;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研)答: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其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两种。
6.国家职能(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研;山东理工大学2006年研)答:国家职能是指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民主政治【圣才出品】
第十章民主政治10.1复习笔记一、民主政治概述1.非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1)古典民主观“古典民主观”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并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居于主流地位。
①代表人物:洛克、卢梭、密尔、柏尔、麦迪逊等。
②观点:承袭并重新张扬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含义,认为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统治。
a.洛克洛克运用社会契约论来论证人民的统治是通过人民对于政府组成及其权力行使的同意来实现的,而人民的同意是根据多数决定规则进行的。
b.卢梭卢梭认为人民的同意是在共同意志基础上形成的,从而提出了“人民主权”理论,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的实现。
③评价:“古典民主观”以虚构的社会契约论为前提,具有历史唯心主义性质。
在实践上,它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做了舆论准备,具有一定的“政治动员”作用和历史进步性,“人民主权”理论也具有历史借鉴价值。
(2)精英民主观“精英民主观”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产生的反传统的民主观。
①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和熊彼特。
②观点:把民主归结为人民的统治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实际政治生活中的民主不过是少数政治精英人物的统治,人民充其量只能具有选择和决定由谁来充当统治精英的权利。
a.韦伯民主就像市场一样,是一种保证那些最具有竞争能力的人去争取选票和权力并淘汰最弱者的制度机制。
b.熊彼特把民主看成是一种竞争政治领导权的方法,民主不过是“某些人通过获取人民选票而得到作出决定的权力。
”③评价:“精英民主观”反映了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大垄断财团及其政治代理人控制社会政治生活的现实,是垄断资本的经济统治要求在政治统治上的集中表现的理论形态。
(3)多元民主观“多元民主观”是20世纪以来在西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民主观。
①代表人物:英国的乔治·道格拉斯·霍华德·柯尔、美国的罗们特·达尔等。
②观点:把民主界定为多种社会团体或利益集团分享主权和广泛政治参与的政治形式,认为,“主权在民”或“人民的统治”只是理想的民主,真正的民主“应当在各种有调节的职能的代表团体这种制度中去寻找”,实现这种人民多元参与的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社会团体的自治。
政 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政治学是一门以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
同时,政治学也具有科学性,它通过对政治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揭示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权力目的、权力作用方式和权力实现程度等。
政治权力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权力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国家权力、社会公共权力等;按照权力作用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权力和微观权力等。
政治权力的运行有着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权力的行使需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等。
同时,权力的运行也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它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
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手段。
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民主建设等方式,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四、国家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
国家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国家的性质,可以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
国家的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下,国家职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五、政府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笔记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笔记1.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观?道德论: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和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近代的康德、黑格尔法律论: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纯粹法学家凯尔逊权术论: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其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的法家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管理论: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其代表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政策论:将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其代表是美国政治家戴维.伊斯顿2.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
1)儒家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孟子》,其观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国以礼”即礼治,二是“为政以德”即德治,经过孟子,又被归结为“以德行仁”的王道。
2)法家与儒家是相对立的流派。
著有《韩非子》,其观点主张“法治”和“霸道”3)道家其观点主张“无为而治”,是与前两者相反,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治理国家。
3.近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主要阶段?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
包括三阶段,第一阶段,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a.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b.布丹的代表作《共和六论》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c.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各自代表作《乌托邦》《太阳城》,揭开了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史的第一页。
第二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时期,自然权利与自然法理论及其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贯穿始终。
第三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a.以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他们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干预 b.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思想家,则企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合作”和社会“团结”的必然性,用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观念同无产阶级日益成熟的革命思想相抗衡c.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观点评析行为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文化【圣才出品】
第八章政治文化8.1复习笔记一、政治文化概述1.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指一定阶级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形态中,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评价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向、方式和方法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
2.政治文化的特征(1)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定的政治文化是一定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总和,并反映特定阶级的阶级性格和品格。
(2)政治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特征①政治文化是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时代特征。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国度,以及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状况。
②政治文化作为历史范畴,表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相联系的特征。
a.现实选择必须符合主体的需要,并适应新时代的潮流。
b.借鉴域外政治文化的某些内容,要与一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
(3)政治文化具有社会结构性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社会结构性和社会分化的界限。
从社会结构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部分,即主导政治文化、非主导政治文化和敌对性政治文化。
①主导政治文化是指以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为指导并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它是以统治阶级的思想为指导思想,规定着并适时地改变着体现于政治制度中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
②非主导政治文化是指统治阶级可以联合的那些与统治阶级虽有矛盾但是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阶级、阶层的政治文化,非主导政治文化的政治思想主张虽可以表达出来,但受主导政治文化中统治思想的制约,其存在和表现一般被限制在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公共舆论所容许的范围内。
③敌对性政治文化是指与主导政治文化对立的、有时表现为激烈“文化冲突”的政治文化,它属于反文化反社会范畴,是与基本政治制度不相容的。
3.政治文化的功能政治文化的功能是指政治文化对社会政治系统所产生的作用。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参与【圣才出品】
第六章政治参与6.1复习笔记一、政治参与的特征、类型1.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参与主体的公民化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不包括政府官员以及职业政治活动家的活动,只有公民才能成为政治参与的主体。
(2)参与的实质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化民主政治时代是主权在民的时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既有服从的义务,也有参与的权利,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特征。
同时,政治参与过程也是一种责任过程。
它首先是建立在对民主价值承诺的基础之上的,其次也是由于对国家、民族或某种政治团体的忠减所采取的行动。
政治参与应当是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和政治责任的统一。
(3)参与目标与对象的公共化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局限于政府决策,还应当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3.政治参与的类型由于参与主体的类别、活动的积极程度、行为方式及参与途径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政治参与的类型主要包括:(1)以社会形态的性质来分类,可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①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少数有产阶级的参与,其又可以细分为奴隶社会的政治参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参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参与。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参与,为广大劳动人民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
(2)以参与主体的特征来分类,可分为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①个别参与。
它是指公民以个体的身份进行政治参与的活动。
公民参与各类政治选举是个别参与中的常见式。
个别参与的形式主要有:政治投票、投诉信访、与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接触、捐赠政治资金等。
姜安《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国际政治)【圣才出品】
第九章国际政治一、概念题1.国际政治格局(河北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研)答: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定的态势、样式和结构,它是国际政治力量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它具有时代性、整体性、联系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它一般可分为单级格局、两级格局、多级格局和两级多元格局等类型。
2.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答: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指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是近代国际政治历史发展的产物。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特点主要包括:普遍性、共识性、应然性、约束性3.国际体系答:国际体系又称世界体系,包括国际经济体系和国际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具体表现为行为主体在追求财富与权力、维护和平与发展等经济政治活动中进行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抗与合作,主要反映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国际体系具有整体性、相互联系性和不平等性的特点。
4.国际政治的主体答:国际政治的主体是指在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比较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它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类型的国际政治主体,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政治主体的特征有①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和利益追求;②具体特定的行为能力;③具体特定的组织形态。
二、简答题1.简述国际政治的含义。
(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研)答:国际政治是指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是与国内政治密切联系着的政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国际政治主要表现为国际政治体系,也包括其内在结构—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政治秩序。
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1)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
姜安《政治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姜安《政治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8小题,共40分)1.政治2.合法化3.公共治理4.政治文化5.政治情感6.民主集中制7.政治参与8.国际政治二、简答题(每题10分,6小题,共60分)1.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2.两党制和多党制的优缺点是什么?3.简述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4.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5.国际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经历了哪三个重要阶段?6.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三、论述题(每题25分,2小题,共50分)1.试论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2.联系实际谈谈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大作用和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8小题,共40分)1.政治答:政治是指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②它强调只有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
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
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2.合法化答: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
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第二是诉诸意识形态;第三是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诉诸社会政策。
3.公共治理答:公共治理是在“治理”概念内涵意义上的进一步具体化,用“公共”一词更加明确地界定了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和互动性。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主体【圣才出品】
第二章政治主体2.1复习笔记政治主体的定义政治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政治事务,享有政治权利,承担政治义务的政治实体。
它主要包括领袖、政党、阶级、民族、国家、政治社团等众多行为主体,它以实体形式表示它在政治社会中的有形存在,并履行与自身特质相符合的职能,是整个政治社会中最基础和最根本的政治实体。
一、领袖1.领袖的内涵及分类(1)领袖的内涵领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不同阶级的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具有卓越政治见识和杰出政治才能,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本阶级中拥有最高权威的政治人物,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政治现象,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2)领袖的构成要素①政治条件政治条件是领袖最根本的条件,具体包括对阶级的忠诚、坚定的信仰、政治远见和宽阔的政治胸怀四个方面。
②才干条件这是与政治条件相辅相成的重要条件,其主要包括知识才干、组织才能、演说才能和较高的理论修养四个方面。
③政治艺术领袖如何运用权力,是政治艺术的核心问题,也是领袖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政治艺术发挥的方法主要包括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公开与隐蔽的互动、外交与内政的协调、斗争与妥协相伴和进与退的平衡。
(3)领袖的分类一般领袖可以分为阶级类型、宗教类型、社会类型和政绩类型四类。
2.领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领袖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不仅才识高于一般阶级成员,而且往往与国家最高权力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组织者或领导者。
领袖的这一地位,决定了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以至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其地位和作用是(1)领袖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①领袖的特殊地位、人格魅力、坚定的政治信仰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其在整个历史的开启时刻起到改变历史的作用。
②领袖在获得政权后社会内部的改革和调整过程中,同样以其合法性和权威性,深刻影响和改变社会发展进程。
(2)领袖是稳定社会政治秩序和社会和谐的主要政治支柱。
①领袖为社会新的政治秩序寻找和确立合法性依据。
②领袖是社会政治功能的策划者。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政治环境【圣才出品】
第四章政治环境4.1复习笔记一、政治环境概述1.政治环境的含义政治环境是指特定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生活所面对的各种现象和条件的总和,是为政治主体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及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政治主体活动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在政治学领域,人们关于政治环境问题的讨论,大体上形成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视角和理论观点,即政治地理环境论和政治生态环境论。
(1)政治地理环境论政治地理环境论是指一种应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约和影响政治现象存在与发展环境的理论。
它以纯粹的地理因素作为政治环境分析的视角和前提的,其讨论的核心问题,在于揭示国家政治生活与利益得失同外部天然环境的关系。
①代表人物:孙武、斯特拉波、孟德斯鸠、拉采尔。
②主要观点a.以地理分析为基础,把地理环境的内涵概括为领土、气候、植被、土壤、位置、矿产资源、海拔高度、陆块分布等因素。
b.以政治分析为指向,着重探讨各种地理环境因素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影响,尤其是强调领土的政治价值,认为领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存在的基本标志和国家实力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安身立命和谋求利益与发展的基础。
③影响政治地理环境论提供了观察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视角,在克服和避免单纯、片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极端倾向的前提下,它对我们进行政治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深远的实际意义。
(2)政治生态环境论政治生态环境论是一种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生态学原理来分析政治环境的理论。
它对政治环境要素的分析,从以自然生态状况为中心的价值评判,到把“政治一社会一自然”视为一个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巨型系统,进而提出应对政治系统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给予普遍关注,无疑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研究政治环境问题的视野。
(3)政治地理环境论和政治生态环境论的关系政治地理环境论和政治生态环境论分别表达了各自的政治环境观,二者虽然存在着分析方法和具体观点上的差异性,但也有着很大的相通性和互补性,这主要表现在:①二者都是从政治系统的周围事象和外部条件方面来解释政治环境的内涵的,虽然各自所讨论的环境范围不同,但在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关注上是相同或相通的。
姜安《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国际政治【圣才出品】
第九章国际政治9.1复习笔记一、国际政治的含义与特征1.国际政治的含义国际政治是指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的总和,是与国内政治密切联系着的政治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国际政治主要表现为国际政治体系,也包括其内在结构—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政治秩序。
国际政治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国际政治发生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中多个行为主体之间。
除了主权国家这一基本行为主体之外,还包括国际组织、国际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团体、跨国公司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个人等行为主体。
①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定义国际政治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比较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
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a.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和利益追求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利益可以分为该行为主体的目标利益和自身利益。
b.具有特定的行为能力这种行为能力是指具备参与国际交往、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能对其他行为主体产生影响或制约的行为能力。
这种行为能力是它能够成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基本要素,也是国际社会得以构成的基本条件。
c.具有特定的组织形态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显示自己的存在,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它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参与国际活动的基本依托,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也包括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个人。
(2)国际政治具有特定的本质内容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指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它是以主权国家间政治关系为中心,派生出并围绕它发生国际关系的系统网络。
国际政治的特定本质内容主要包括:①多重属性的利益关系a.利益关系具有利益主体归属性。
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利益主体多元化使利益类型多种多样,利益的现实存在表现为不同行为主体的利益。
b.利益关系具有全面联系性。
利益主体的利益和利益需求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各种行为主体所具有的利益和利益需求在它们的利益关系上,相互之间带有反映在政治上、经济上、科学技术上和思想文化上的全面联系性。
姜安《政治学概论》(章节题库-民主政治)【圣才出品】
第十章民主政治一、概念题1.政治民主(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研)答:政治民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2.代议民主制答:代议民主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
代议制民主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②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③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3.政治民主化(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
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
二、辨析题1.直接民主又称“代议民主”。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研)答:题中说法混淆了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的概念,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间接民主又称“代议民主”,是指由人民选举出特定的公职人员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方式。
代议民主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人民的利益要求通过代议制政府得到实现,而防止公职人员背离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在代议制民主政体中,这一原则是通过保障人民的选举、创制、复决和监督等政治权利的实现而得以贯彻的。
在具体制度上,它都采用普选制、任期制、分权制、监督制等等。
(2)直接民主是指由社会全体政治成员直接管理或决定社会公共事务。
直接民主区别于间接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社会政治成员本身而不是通过其代表实施政治管理或决定公共事务,直接民主的具体实行方式主要有全民表决、全民讨论、群众自治等等。
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1.1复习笔记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政治是社会总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特别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征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并将继续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一、政治
1.政治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1)政治的起源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也不会永恒存在。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为了集中保障和体现一定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并将随着阶级社会的消亡而消失。
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①社会分工的发展;②阶级社会的出现
(2)政治的历史发展
①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产生以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对抗和阶级之间的权力斗争成为主要的政治现象。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人民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总之,就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再到自行消亡的政治演变进程。
2.政治的本质
(1)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它是社会总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阶级关系,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的分配,它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政治的本质
政治的本质,即政治的根本属性。
它综合地和多方面地表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中,表现在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之中。
①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来看,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
政治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体系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它通过国家权力机构特别是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执行着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它以其特殊的权威或权力所具有的普遍制约力和强制力,对社会成员的调整和社会秩序的整合提供特殊的“劳务”。
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人们的政治关系正是一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集中的综合的反映和表现,并反过来为一定的经济关系服务。
③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是人与人之问诸种关系的总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④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一切政治现象总是与国家政权存在着密切关系,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它与一切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有关。
⑤政治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活动
人类的政治活动是社会诸种活动中的一种科学化、艺术化的高级实践活动。
⑥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的分配
政治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阶级关系,它体现在利益的分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分配是政治性的,它通过政治权力的强制性分配使社会趋于公正和公平。
⑦政治空间或政治关系也体现在超越国家范围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等诸方面关系的集中体现。
有国家存在,就有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有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
(3)政治的社会功能
政治在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对社会进步或社会倒退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①政治对于经济具有巨大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是由经济决定的,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经济的社会性质、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决定着政治的性质、原则和方式,政治对经济起着巨大的反作用。
这表现在:
a.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政治主体会从时代和未来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发展的整体经济理
论和经济实践进行设计和导引,并使经济按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路线向前运行。
b.代表社会进步的政治主体,会以政治革命或政治改革的方式,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培育出新的社会政治气象,为社会经济的整个变革和进步创造出新的政治环境。
c.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的激化、特殊政治方式,会改变自己原来的经济基础。
d.借助政治的非常化手段或借助非常化的政治方式使某一国家或某些地区的社会发展跨越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实现社会跨阶段的跃升,从而达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e.政治稳定与否对经济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有利于经济按照正常的运行轨迹发展,相反,失序的政治环境、冲突的政治关系、紊乱的政治体系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障碍。
f.健康的政治参与、完善的政治管理、先进的政治文化和发达的政治民主等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和保障条件,反之,政治的反动作用同样会深深地阻碍经济的向前发展,并对现存的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②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是孕育新社会的“产婆”,政治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动力之一
政治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上,还体现在改变法律的性质和法律的应用,影响社会成员的实际政治地位和政治心理、政治文化、政治意识,规范或约束他们的政治行为,彻底改变社会共同体中各种复杂政治关系的格局等。
③政治是社会发展的统帅和灵魂。
这种统帅和灵魂作用,主要表现为:
a.政治从全局和整体上为社会经济发展指引方向,确定原则,选择道路,制定政策;
b.无论是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或者是统治阶级迫使被统治阶级就范,都是把政
治斗争放在首位,以夺取和维护国家权力为首要目的,它们的根本经济利益,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来实现;
c.统治阶级只能也必须利用其政治权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政治秩序,在自己制定的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行路线、政策、方针和措施,才能确保其社会统治地位;
d.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政治在思想和理论范围内,为一个阶级的统一行动充当向导,为社会成员提供精神动力.为治国理政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e.当今世界已经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态势,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因此,各国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其政治完善和政治进步的程度。
二、政治学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政治发展变化规律。
这一研究对象的设定,主要强调质与量的统一和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就质与量的统一而言,政治科学就是探索、研究和揭示政治本质的学问。
2.政治学的历史沿革
(1)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沿革
政治学首创于西方,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公元前5世纪至中世纪前
公元前5世纪,亚里士多德发表了名著《政治学》,成为政治学的创始人,奠定了以后西方对政治学的基本认识基础。
②中世纪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至中世纪,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对教权与王权的关系进行了政治学意义的说明,并赋予国
家以神学色彩的解释,使政治学成为了神学的分支。
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至资产阶级革命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和法国的布丹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论述政治问题,以政治权力而不是以道德伦理价值作为政治研究的核心取向,从而创立了新时代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与此同时,早期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的政治思想也开始诞生。
④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至二战前后
a.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支点是自然法、国家契约说、天赋人权论、自由观、平等观和博爱观等;与此同时,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也爆发了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独立运动,并诞生了新的政治理论学说,如以18世纪法国摩莱里、马布利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b.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在欧美基本完成,此时,西方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诞生.引起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以其实践与理论拓展得到了不断完善。
至二战前夕,政治学说呈现出派别林立、思潮纷杂的局面,从而形成了多样性的学科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局面。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政治学进入到了行为主义时期。
b.政治学的行为主义取向由单纯的研究人的行为转向以整体研究、策略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为核心。
⑥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
20世纪末21世纪初,西方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呈现出新的知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