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教案

合集下载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声音的特性教案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知道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

能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影响声音特性因素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声音特性的三个方面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音调、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 难点频率和振幅的概念。

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感受其差异,引出声音的特性这一主题。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1. 音调演示钢尺振动实验,让学生观察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高低。

介绍频率的概念,强调音调由频率决定。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音调不同的声音。

2. 响度播放不同响度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其差异。

进行敲鼓实验,改变敲击力度,观察鼓面振动幅度和声音响度的变化。

引入振幅的概念,说明响度由振幅决定,同时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 音色用播放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声的音频,让学生辨别。

讲解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给出一些关于声音特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 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五)布置作业(2 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相关习题,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但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还有待改进,例如在讲解频率和振幅的概念时,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有些紧张。

在学生实验探究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声音的特性”。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声音相关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音叉、频率发生器、麦克风、扩音器、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演示音响播放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特性;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声音现象,探讨声音的传播和影响。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声音的基本概念、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解释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生活中与声音相关的现象,解释背后的物理原理;演示实验,验证声音特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老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特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老师进行拓展延伸,介绍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基本概念、三个特性、传播原理;2. 例题及解答;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声音的三个特性,并举例说明;分析生活中一个声音现象,说明其传播原理和影响因素;探讨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2.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例如:汽车的喇叭声,传播原理是振动,影响因素包括汽车速度、喇叭材质等;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超声诊断、噪声控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对声音传播原理的理解仍有不足,需在课后加强辅导;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在环境保护、音乐制作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声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展示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1.2 声音的传播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理,让学生了解声音是通过振动传递的。

通过实验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第二章:声音的特性2.1 音调解释音调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通过实验或音乐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音调的高低变化。

2.2 音色解释音色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音色与波形的形状有关。

通过实验或音乐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不同乐器产生的不同音色。

第三章:声音的强度3.1 声音的强度定义解释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响度或音量。

通过实验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强度的变化。

3.2 声音的单位介绍分贝(dB)作为声音强度的单位,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不同声音强度的例子。

第四章:声音的应用4.1 声音与通讯解释声音在人类通讯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通过实例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在通讯中的传输过程。

4.2 声音与科技介绍声音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声纳、超声波等。

通过实例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在科技中的作用和原理。

第五章:声音的感知5.1 人类听觉系统解释人类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听到的。

通过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耳的结构和听觉传导过程。

5.2 声音的感知特性解释人对声音的感知,如音高、音色、声音的方位等。

通过实验或音乐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人对声音感知的原理和现象。

第六章:声音的测量与仪器6.1 声级计的使用介绍声级计的作用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声音的强度。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使用声级计进行声音强度的测量。

6.2 声音频谱分析解释频谱分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频率成分对声音的影响。

通过实验或软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频谱的分析结果。

第七章:声音的编辑与处理7.1 声音编辑软件介绍介绍常见的声音编辑软件(如Audacity)的功能和操作界面。

《声音的特性》参考教案

《声音的特性》参考教案

《声音的特性》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音特性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2. 教学难点:声音特性的辨别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扬声器、音叉、钢尺、水盆、玻璃杯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1)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介绍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原理。

(3)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音色:声音的质感,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3. 实验演示:(1)让学生听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符,感受音色的差异。

(2)调整扬声器音量大小,让学生感受响度的变化。

(3)用钢尺演示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2)讨论如何利用声音特性进行音乐创作和声音辨别。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的声音特性,并进行记录。

六、课后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的反馈意见,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1. 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部分,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演示。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声音的特性”。

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基本概念、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振幅与响度的关系以及影响音色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掌握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频率与音调、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吉他、尺子、鼓、音叉、示波器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尺子、鼓、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不同音调、响度、音色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并区分它们。

2. 新课导入:讲解声音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三个特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阐述频率与音调、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4.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声音的特性。

5.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声音特性的相互关系。

6. 随堂练习:布置有关声音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4. 影响音色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2)某乐器发声的频率为440Hz,求该乐器的音调。

(3)已知一声音的响度为60dB,求其声压级。

2. 答案:(1)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声音的质地,与声波的波形有关。

(2)该乐器的音调为A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声音的特性。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机会。

(2)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体现,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难点】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新课教学】活动一:音调(10分钟)利用2分钟阅读教材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音调?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群学交流书中32页演示实验2分钟。

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频率的大小如何计算?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3、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4、声和声音有区别吗?5、根据小资料的内容回答,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能听到次声波?活动二:响度(10分钟)阅读教材34--35页响度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1、什么是响度?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是振幅?4、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三:音色(10分)阅读教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1、什么是音色?2、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决定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声音的本来特色。

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掌握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音的基本参数;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声音的传播特性;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声音的传播特性。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铃、棉线、吉他弦、听筒等;2. 实验材料:声音传播实验记录表;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4. 教学课件:声音的特性课件。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投影仪播放一段关于声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问:你们平时在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声音吗?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探究】1. 利用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实验一:用电铃产生声音材料:电铃、电源、导线步骤:接通电路,使电铃发出声音。

学生观察并感受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用棉线传播声音材料:电铃、棉线步骤:将一端系在电铃上,另一端由同学拿着,留出一段距离。

学生拉动棉线,观察声音的传播。

实验三:用吉他弦传播声音材料:吉他、吉他弦步骤:学生弹奏吉他,观察声音的传播。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声音的传播特性。

提问:你们觉得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有没有特定的速度和方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能够在介质中传播,并解释声音传播时的速度和方向。

【总结】1. 教师针对实验结果,总结声音的传播特性。

提示学生填写声音传播实验记录表,总结声音传播的速度、方向和传播介质等信息。

2. 提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并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加深理解。

【拓展】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声音的科普视频,展示声音的应用与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声音现象,并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观察和记录身边不同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2. 要求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问题,以便进一步讨论和深化学习。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引言: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表达情感、获取信息等。

然而,了解声音的特性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声音的本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声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详细介绍声音的特性,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声音。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首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机械波经过媒介的传播,就形成了声音。

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如用各种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以及演示声音在空气、水等不同媒介中的传播,让学生亲身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媒介传播。

在不同媒介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

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媒介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引导他们发现并理解声音传播速度的差异。

二、声音的特性1. 频率频率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性,表示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调。

创设多个声源,让学生分辨不同频率的声音,并进行频率的测量和比较。

2. 响度响度是声音的另一个特性,表示声音的强弱程度。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音量大小。

通过进行实验测量,让学生了解不同声音来源的响度差异,并探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 声音的音色音色是每个声音都具有的独特特性,也是人们识别不同声音的重要依据。

通过让学生聆听不同音乐乐器的声音,分析不同音色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音色特性。

4. 回声回声是声音在遇到反射物体后返回的声音,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测量。

让学生了解回声的形成机制,并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利用回声进行声纳导航等应用。

三、声音的应用1. 语音合成语音合成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转化为可听的声音的过程。

介绍学生语音合成的基本原理,并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如语音助理、电子书阅读等,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2. 音乐创作音乐是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和表达艺术的一种形式。

介绍不同乐器的声音特性、音乐记谱以及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音乐才能,创作属于自己的声音艺术作品。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
5、作为老师,还是没有真正的转变角色,例如,在实验中,我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设计出实验步骤,自己就着急把实验做给学生看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可以在如下方面进行改善。
1、合理安排时间,提前熟读教材、研究教案,精选习题。
2、收集教学资源,精心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3、充分相信学生,对于学生存在困难的地方,老师还是应该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相信学生在自己的指导和组织之下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识。不把学生不懂的全收到自己手中,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是很难掌握知识的。
三、音色TA1NzY=.html
音色与材料的和。有关
后边的同学叫你,只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是根据。
修理师通过敲击机器就知道螺丝有没有松动是根据。
买碗的时候敲击碗听声音就知道有没有裂缝是因为。
练习
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敲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的()
实验:⑴仍然利用学生用尺,不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尺子,听它发出声音的大小,并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的大小,进行比较
⑵用相同的频率、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听它发出声音的大小
知识点: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幅度称为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总结归纳:声音的响度与有关,振幅越,声音的响度越大。
补充,响度的大小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重要:区分音调与响度。
一、下列几种情形中哪些指音调,哪些指响度?
1、女中音2、吼声震天3、细声细气
4、说话声像蚊子哼哼5、尖叫6、声音低沉
7、高歌一曲
二、
1、老牛和蚊子相比较,老牛的音调,响度。蚊子的音调,响度。
2男中音高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中音音调响度女高音音调响度。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7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7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7篇)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篇1】《电场》一章的教学终于结束了,回顾这将近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觉很是无奈。

学生学起来太费劲了。

当然,不全怪学生认知能力差,这一章内容也确实很抽象,尤其是电势、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教学,虽然我们采用了与高度、高度差和重力势能类比的方法,开始感觉学生还能接受,但课后做练习真的很费劲,所以这点内容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感觉学生掌握的还算差不多。

而到了章末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我们又遇到了麻烦,因为要用到高一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和“平抛运动”知识,学生将这些内容已忘得差不多了,我们不得不又领着学生将这些内容复习了一遍,所以又耽误了一点时间,现在看来我们的进度比起其他学校慢多了,怎么办?为此我们物理组几位教师经常商量这个问题。

说实话,我很着急,因为十二月底还有学业考试呢,总不能一点都不复习吧,本学期我们高二物理才四课时,课时有限,还想让学生多学一点,所以今天我们索性把学业考试的有关材料给了学生,不知这样好与不好。

我们想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有精力的同学适当地把高一内容看一看,没精力的同学只能由着他们了。

估计后半学期,情况会稍有好转,毕竟《恒定电流》和《磁场》内容,学生多少有点基础,但愿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无论是学业考试还是期末统考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们正在加油!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篇2】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了解声音的特性教案

了解声音的特性教案

了解声音的特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习声音的基本特性,如频率、波长、振幅、声速等;3.探究声音在传播、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过程中的特性;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声音来实现创新创意。

二、教学重点1.声音的基本特性;2.声音在传播、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过程中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1.声音在传播、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过程中的特性;2.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声音的基本特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或气体震荡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波长、振幅、声速等。

(1)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中正弦波波峰经过某一点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高,所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调,反之,频率越低,所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调,如图1所示。

(2)波长:声音的波长是指声波中一个正弦波的波长,单位为米(m)。

波长越短,频率就越高,反之,波长越长,频率就越低,如图1所示。

(3)振幅:声音的振幅是指波形图中与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单位为分贝(dB)。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大,反之,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小,如图1所示。

(4)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4米/秒,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

2.声音在传播、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过程中的特性(1)传播:声音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如图2所示。

(2)反射:声音遇到平面的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如图3所示。

(3)折射: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中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声波路径的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折射,如图4所示。

(4)干涉:当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分为构成干涉和消除干涉两种,如图5所示。

(5)衍射:当声波通过一个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如图6所示。

教学方法:演示+讲授。

3.创造性思维除了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和在传播、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过程中的特性,我们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来创造新的方法和新的应用。

声音的特性教案(精)

声音的特性教案(精)
三、响度
1.响度:物理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声音的响度。
2.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
四、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特色叫音色。
(3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①分组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②分组实验:用硬纸片快慢不同的拨动梳子,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③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4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频率的概念
课题:1.3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实际中了解声音的特性。
2.通过实验,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次声波:发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超声波:发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板书
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2.声音的响度
(1 教师演示:用不同的力击鼓,学生感受声音的不同;改变录音机的音量控制开关,让学生声音大小或强弱的不同。
物理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声音的响度。
(2 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③教师提问:响度还与其它因素有关吗?(学生思考、猜测。
④师生小游戏:教师小声说一段话,后排学生不知所云,而前排学生能准确说出。
⑤学生得出: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⑥师生归纳总结: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是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板书
3.探究什么是音色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1.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原因。

声音的传播过程。

声音的传播速度。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过程。

通过实验演示声音的传播速度。

1.4 教学活动:讲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条件。

演示声音传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第二章:声音的特性2.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音调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响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音色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

通过实验演示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影响因素。

2.4 教学活动: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演示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影响因素。

第三章:声音的测量3.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强度和频率的测量方法。

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3.2 教学内容:声音强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声音频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声音强度和频率的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演示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声音强度和频率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测量方式。

演示声级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声级计进行声音测量。

第四章:声音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掌握声音信号的处理和应用方法。

4.2 教学内容: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声音信号的处理和应用方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声音信号的处理和应用方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重要性和作用。

分析声音信号的处理和应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声音信号的处理过程和应用领域。

八年级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7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声音的特性教案 (6)

声音的特性教案 (6)

声音的特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3.掌握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的概念和区别。

4.能够利用实验方法观察和探究声音的特性。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2.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

3.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或黑板。

2.幻灯片或教学PPT。

3.实验器材:音叉、音叉支架、弦、实验电路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认知1.利用幻灯片或教学PPT,向学生呈现不同场景中产生的声音,让学生观察、感受声音,并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不同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声音的认知和观察结果,并进行汇报。

第二步:讲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1.通过幻灯片或教学PPT,讲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包括以下内容:–空气中的声音传播方式:以振动方式传播。

–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方式:分子振动传递。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m/s。

2.帮助学生理解声音传播速度的概念,可以与其他传播速度做对比,例如光速、汽车速度等。

第三步:介绍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1.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音调、音量和音色的概念和区别:–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程度,与频率有关。

–音量:指声音的大小强度,与振幅有关。

–音色:指声音的质地或特点,是由谐波成分决定的。

2.利用幻灯片或教学PPT,通过示意图、声音示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调、音量和音色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1.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音叉、弦等实验器材,设计以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一:观察不同频率音叉产生的声音音调。

–实验二:观察不同振幅音叉产生的声音音量。

–实验三:观察不同材质弦产生的声音音色。

2.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深化对声音特性的理解和探究。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教案:声音的特性目标: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声音的传播、速度、强度和频率。

一、导入(约10分钟)1.师生问答:什么是声音?声音是一种由物体震动引起的机械波。

2.提问: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吗?为什么?老师再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

二、知识讲解(约20分钟)1.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物质中的分子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并以此方式传播。

讲解振动和声音传播的过程。

2.声音的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性质。

空气中声音的速度约为343米/秒。

介绍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差异。

3.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与声音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介绍声音强度的计量单位分贝(dB)。

三、实验演示(约20分钟)1.实验一:声音传播的实验a.准备材料:一个空的水杯、一根细绳b.实验步骤:-将一只捏住水杯的硬纸板部分,用绳子穿过硬纸板。

-手持一端的绳子,用力摇动。

让学生观察绳子的振动。

-提问:绳子的振动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c.教师解释:摇动绳子引起水杯的振动,振动传递给空气分子,形成声音波,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2.实验二:声音的强度实验a.准备材料:一个橡皮筋、一个橡皮球、一个音频仪器(如手机或录音笔)b.实验步骤:-将橡皮筋固定在一固定的地方,橡皮筋的另一端挂上橡皮球。

-用手对橡皮球施加不同的力度进行振动,让学生观察橡皮球的振动。

-通过音频仪器录制橡皮球振动时的声音。

-翻转橡皮筋,重复以上步骤。

-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声音的强度。

c.提问:橡皮球振动时声音的强度有变化吗?分析橡皮球振动的幅度与声音强度的关系。

四、小组讨论(约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声音的频率进行讨论。

2.提供问题引导:-什么是声音的频率?-不同频率的声音听起来如何?-什么是音调?-低音和高音有什么区别?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学习和分享知识。

五、总结(约10分钟)1.请几位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声音的频率特性。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及教学设计声音的特性教案篇1第三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本资料源自--智源教育网声音的特性.教案12是:智源教育网学习资料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欢迎下载。

智源教育网希望能对家教、网上学习、培训、培优、补习提供方便。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二、进行新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本页内容为原文件的部分预览内容,完整内容预览,请电击下方红色的“资料预览”,请点击下方红色的“立即下载”下载声音的特性.教案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性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
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预习提纲:(预习要求:根据预习提纲,仔细阅读课本P32—P35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将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


1、声音有哪几个特性?
2、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叫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
3、响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音调
探究1: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一: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第一次伸出桌边大约1/3,第二次伸出桌边2/3;两次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振动的快慢。

思考:哪一次振动的快,哪一次音调高
活动二:将硬纸片从梳子齿上划过,第一次较慢的划过,第二次较快的划过,注意听它两次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的不同。

思考:哪一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你的发现是:
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 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
频率越低,音调越______ .
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位___________(符号Hz)
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形状有关,一般而言,大而长的物体振动频率低,小而短的物体振动频率高;物体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物体越薄、越细,振动频率越高。

想想议议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次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然而救援人员当时在清理海滩时却几乎没发现除了人类以外其他动物的尸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读一读P34小资料“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范围”,聪明的你就会明白。

)
问题: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探究2、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提示:可在鼓上撒纸屑,观察纸屑的跳动高度)|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结论:
响度:决定于_____________ 的大小。

_________ 越大,响度越大;___________ 越小,响度越小。

思考: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想一想如果你要喊住你前面的同学,是他离你近的时候他容易听到的你的喊声,还是他离你远的时候?这说明什么呢?
结论:响度的大小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音色
游戏:
(1)耳朵“辨”乐器。

请同学们辨别是何种乐器演奏的。

(2)耳朵“辨”人。

结论:不同乐器,不同的人,声音各有特色,我们也称之为音色不同。

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师小结。

五,当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