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优质【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2)讲解:详细介绍每种图形的特点,如长方形的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3)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各种图形,巩固记忆。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图形接龙、图形分类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2-5、18-7等。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入退位减法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如12-5,先算10-5=5,再算2+5=7。

(3)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退位减法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分类与选择1.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学会选择。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物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2)讲解:详细讲解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如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

(3)练习: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分类练习,巩固分类方法。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四单元: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认识钟面、时针、分针,学会看时间。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钟表,引导学生说出钟表的作用。

(2)讲解:详细讲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如一小时时针走过一个小格,一分钟分针走过一个小格。

(3)练习:让学生进行看时间的练习,巩固看时间的方法。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看时间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如23+45、56-17等。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算式,引导学生说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1教学目标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使学生感知“面来自于体”。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辨别这几种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感知“面来自于体”。

3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会辨认这五种图形。

4教学准备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活动平行四边形、纸张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认识图形一、由立体图形导出平面图形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城堡)谁住在城堡里面呢(出示王子公主,学生回答)你们想住在城堡里面吗(想)瞧,小精灵飞来了,他来帮大家实现愿望了,为大家搭建了一座城堡,你们喜欢吗(喜欢)其实这座城堡就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你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先齐说,然后根据回答情况指名说)注意咦,这是什么图形呢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图形呢(出示图片)你们看,我们的屋顶像这种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三棱柱。

这些图形都叫做立体图形。

但在图形城堡中,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平面图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二、新授(一)正方形1、出示正方体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四种立体图形,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叠卡片,这些图形都在美美的睡着觉,你们可不要随便乱动,打扰它们休息哦!请同学们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正方体,找到了吗2、动手操作这个正方体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个面是红色的)我们来把正方体这个红色的面给撕下来,注意要慢慢的撕,撕下来了吗3、引出正方形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正方形)回答得真准确!你们真了不起!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和老师一起叫醒正方形吧!(齐读正方形,出示动画)正方形醒了吗(醒了,它在摇身体呢!)4、找正方形,摸一摸你能在这一叠卡片中找出正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每条边都相等)5、认识各种正方形我们的正方形小朋友可调皮了,总喜欢滚来滚去,它还是正方形吗(是,只是转了几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正方形呢(出示图片,生说过年的时候,墙上贴的福字)6、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的物体呢(二)长方形1、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正方形,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你找对了吗动手操作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有一个面是红色的)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这一面撕下来,这又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长方形也在睡觉,我们来叫叫它吧!(齐读长方形,出示动画)它醒了吗(醒了,它在伸懒腰呢!)找长方形,摸一摸你能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长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形,它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面的边和左面的边不相等)4、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长方形的物体吗(三)圆1、由圆柱学习圆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呢(圆柱)请同学们找出圆柱。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认识图形(二)》教案

第一章认识图形(二)第3节用七巧板拼图形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1.2过程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各种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2.1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所学平面图形的知识。

2.2 教学难点:拼组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3 考点分析:能够正确指出一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专家建议(1)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提供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关注学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能正确地找出来。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

5教学用具一套七巧板、课件。

6教学过程6.1看图激趣,认七巧板(一)看图激趣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同学们想不想用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呢?(二)认识七巧板1.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

中间这个巧字,是想告诉我们,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

2.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分一分,七巧板里面有几种不同的图形?3.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4.比一比,哪些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大三角形、一个中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提供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关注学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能正确地找出来。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2制作七巧板同学们刚才对七巧板有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制作一个七巧板,等会来拼好看的图形好不好?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彩色笔。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1 第3课时用七巧板拼图形教材第4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1.让学生会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案,加深对七巧板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交流及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PPT课件,每个学生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新知导入一、欣赏图案,新知导入PPT课件依次展示这些由七巧板拼出的图案,让学生认一认都是什么。

(学生辨认)师:这些图案是由什么拼出来的呢?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PPT课件演示小鱼图案慢慢转化成一套七巧板的过程)这是七巧板,其实这些图案都是由这样一套七巧板拼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用七巧板拼图形。

(板书课题:用七巧板拼图形)二、初步感知七巧板1.介绍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被称为“东方魔板”。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生:由七块组成)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它能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很神奇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它的奥秘吧。

2.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中的七个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平面图形?谁来说说?(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师:仔细观察自己手中七巧板里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有2个大三角形,2个小三角形,1个中等的三角形,并且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也一样大)三、动手操作七巧板1.拼平面图形。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单元备课本单元主要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创新思维。

将从单元主题解读、教材与学情分析、单元整体规划、单元教学建议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单元主题解读(一)图形的出现与概念图形一词,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人类以画图为手段,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成就,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仅仅是空间的一部分,并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二)数学本质图形的本质是用来描述空间关系和定义形状结构的。

认识图形本质上是一个(概念建立)的过程,建立这种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

(三)认识图形的教育价值学习图形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活空间,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知识的体系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标分析2011版《课标》中明确提出四基的概念,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那么,在学习“图形的认识”过程中,除了要把握图形的特征与性质以外,还要深入理解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育功能和价值。

从数学的视角来看,教学图形的认识,其核心要把握五个方面:图形的抽象、图形的分类、图形的定义、图形的性质和图形的转化。

什么是空间观念?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

由此可见,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于图形与几何的整个教学活动中二、教材和学情分析纵向梳理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纵观教材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认识主要包含认识立体图形和认识平面图形。

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三维图形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二维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由具体的三维图形到抽象抽象的二维图形,培养了学生们的几何思维。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1. 能够识别和命名三角形和四边形;2.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3. 能够用语言描述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形状;4. 能够用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命名。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形状,以及能够用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会准备一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组合而成的图形。

学具:学生们需要准备一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纸片,以及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组合而成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知识点讲解:我会通过模型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

4. 随堂练习:我会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们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角形四边形有3条边有4条边有3个角有4个角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纸片,组合成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但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时,有些学生还显得有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课后去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些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组合而成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二)》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二)》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分这些图形。

1.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学生需要经历从某一图形的众多形象中抽象出这个图形的一般图形。

学生需要从这一图形的众多表象中,剔除这一类图形非本质的特征,才能真正的认识图形。

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图形的众多形象: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正方形和圆,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首先让学生将这些不同的平面图形归类,接着教师提问“这些图形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怎么都是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类图形的本质特征。

2.让学生分类计数不同平面图形所组成图案的图形数量。

这一过程是学生由自己所形成的图形的认识去辨认具体的图形,这一过程既可以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也可以衡量学生的认识是否正确。

如:练习题一的第3题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共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

一是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通过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3.师: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中,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

师生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直直的边,而且三角形的角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特征,弄明白“对边”这个概念。

学生汇报时如果用其他词代替,如长的边,短的边,上面的边,下面的边,左面的边,右面的边,甚至说不出来,但能够指出来都应予以肯定,最后老师再做统一揭示。

](二)动手操作,构建模型1.我们已经进一步的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玩一玩吧!操作之前请听老师的要求: (1)请用你手中的一号学具,摆一摆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请用你手中的二号学具,摆一摆同样两个相同的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请用你手中的三号学具,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你又能拼成什么图形?用四个呢?六个呢?2.四人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图形分类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图形分类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设计图形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1.复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名称。

2.能够把图形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1.图形分类的方式和方法。

2.孩子们对图形分类的理解和认知。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不同图形分类的特点。

2.如何让孩子们能够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快速分类图形。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使课堂效果更好。

2.问答法让学生通过互相提问、回答,形成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总结出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1.复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名称。

2.图形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整体分析,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快速分类图形。

六、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先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正确认知不同几何图形的分类方法。

2.学习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名称,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让他们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各种实例,让学生进行图形分类练习,提高学生对分类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

4.拓展让学生从家庭、校园、社区、公园等生活实际中寻找有关图形分类的例子,并结合实际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图形分类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利用所学分类方法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准确分类,算法正确率高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反之,及时给与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地方。

同时,提供形式多样的测试,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申请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本课堂教学时,我对孩子们关于图形分类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复习,并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问答法,提高了课堂效果。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分类不准确,应该多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判断,加强分类方法的练习和巩固。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并区分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2.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图形的特点。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这些图形。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2.能够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区分矩形与正方形的不同之处。

2.理解图形的特点并能简单描述。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板书、课本、教学软件等。

2.学生准备好课本、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展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的图形,并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

2. 引入新概念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种图形的特点,比如圆形是没有边的,三角形有三条边等。

3. 操练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画出不同的图形,并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4. 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图形。

5. 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或家庭中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其中的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有了初步认识,能够简单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这些图形。

七、课后作业
1.练习画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2.在家中或校园中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不同图形并写下特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入,为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辨认这五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1、积木各小组一套;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

”(积木)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喜欢的积木,在每个小组的资料袋里,请你们在袋子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积木。

谁能给大家说说看,你们还认识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生自由回答)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其实啊,在立体图形中,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他们的每一个面,都代表着一种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1)活动:请你把手中的积木,选择一个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回答,平平的)。

你能想办法,把你摸的面搬到这张白纸上吗?(生,交流方法)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五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预习要求: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一、游戏中梳理回顾(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第二课时:拼一拼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编排。

那时,学生直观认识四个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现在要直观认识四个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直观认识是对图形的整体性认识,是以感知(尤其是观察与操作)为主的认识。

直观认识的结果是在头脑里形成图形的表象,以此作为记忆图形、识别图形、区别图形的主要依据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在于“体”与“形”的联系和区别。

“形”作为“体”的某个面的形状,既离不开“体”,又不同于“体”。

儿童要感受到这些关系和区别,确实很难,他们把长方形说成长方体,不只是一般的口误,深层次的原因是“形”与“体”的混淆。

教学既不能淡化“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也不能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认识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住教学的“程度”十分重要。

儿童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教材设计的过程是:选择积木画图形一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一出示标准的几何图形并给出图形名称一在身边的物体上找出图形的实例(1)选择积木画图形。

例题从玩积木开始,让学生仿照着教科书的图示,每人选择一块积木,掘在纸上,沿着底面的边,画出一个图形,把积木某个面的形状留在纸上,并把学习兴趣集中到画出的图形上。

教学时,应要求学生认真地画图形,沿着积木的边把图形的边画直,图形的顶点处不要断开。

还应要求学生看看积木的那个面,看看纸上画出的图形,体会图形是从积木上“分离”出来的,表示积木的那个面的形状。

如果要求儿童用语言表述“形”与“体”的关系和区别,是很难做到的。

让他们看看、比比,体会这些联系和区别是能够的。

(2)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

图形的表象是许许多多同类图形形状的概括,需要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

学生每人用积木只画出一个图形,对图形的感受还不够充分。

上面进行的画图形活动,只是利用了积木的一个面。

在长方体积木上还有其他长方形的面,正方体积木上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三棱柱的两个底面都是三角形,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2.能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图案,认识并区分不同的图形。

3.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从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并标识出特定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1.认识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2.区分不同的图形,能够正确辨认图形的特征。

3.从给定的图形中找出并标识出特定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三角形:介绍三角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观察学习三角形的形状特点。

–活动1: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加深对三角形形状的认识。

2.正方形和长方形: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分辨它们之间的异同。

–活动1: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加深对它们之间的区别的认识。

3.圆形:介绍圆形的特征和命名方法,让学生理解圆形与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

–活动1:展示圆形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征。

–活动2: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圆形,加深对圆形形状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2.操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绘制和标识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教师出示多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各图形的名称。

2.呈现:展示三角形的实物和图形样式,引导学生讨论三角形的特征并给出命名法则。

3.练习:让学生在工作纸上绘制三角形,并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检查。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三角形知识,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特征及命名方法。

2.新知: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3.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第三课时1.复习:检测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掌握情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一、复习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我们今天还要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朋友。

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图形。

感受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感觉平平的,是一个平的面。

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长方体拆分成6个长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点,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2、正方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对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正方体拆分成6个正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的特点,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3、圆柱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圆柱体的上下面的感觉和旁边的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对!上下的面是平平的,但旁边的面却不是平的。

这样的面就不是平面。

4、球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

5、教师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辨认。

6、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讨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三、闯关游戏同学们学的真棒!敢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第一关:给图形涂上颜色,在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学生思考后上台来根据要求涂色。

第二关:摘果子。

按要求把相同的果子摘下来。

第三关:数一数。

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几个?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这些图形,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但对于图形的特点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操作、观察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比较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性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如桌子、窗户、三角形堆积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们能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图形的形状、边长、角等特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性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认识图形 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认识图形 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

晨鸟教育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集体备课由于平面图形是二维图形,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找到对应原型,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一些。

因此,教科书在修订中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了一年级下册。

本单元整体的编排结构与立体图形的编排类似,分为知识的引入(描画)、知识的教学(分类)、知识的应用3个层次,形成了教科书编排结构上的一种“节奏美”。

教科书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有3道例题:例1,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例2,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例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进一步直观感知图形的特征。

在教学平面图形时,要注意与立体图形区别开来,尤其在描述平面图形时,要让学生指清楚、说明白,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单元的直观观察,除了平行四边形外,辨认和区分其他平面图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

但是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怎样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以及梳理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准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教具(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直三棱柱等)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表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相同,从而直观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
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

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

(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2)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练习一(2)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手画)
4、完成教科书P4、4。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在上个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课的开始我先从孩子们认识的老朋友引入,同时从老朋友中得到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想办法从老朋友身上找到新朋友并画出来,从而进一步体会到面从体来,然后让学生找生活中的新朋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通过有趣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3)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认识。

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