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打击乐器进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奥尔夫音乐中的打击乐器
古代打击乐器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各种材质的物体制造打击乐器,如石器时代的石磬、商周时期的青铜编钟等。这些乐器不仅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还成为当时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演奏打击乐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正确的持槌方法、敲击部位和力度等。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不同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提高演奏水平。
打击乐器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型打击乐器和演奏方式。例如,电子打击乐器、智能打击乐器等,这些新技术将为音乐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
师资培训与教学研究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打击乐器在奥尔夫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打击乐器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敲击、拍打等方式产生声音,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打击乐器的多样性
奥尔夫音乐中的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包括木质类、金属类、皮革类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为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合作与协调能力
03
在奥尔夫音乐的课堂中,孩子们经常需要与他人合作演奏打击乐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还能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集体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02
CHAPTER
常见打击乐器介绍
音色低沉、浑厚,常用于强调节奏和营造气氛。
大鼓
小鼓
定音鼓
音色清脆、明亮,适合演奏快速的节奏和复杂的鼓点。
05
CHAPTER
浅谈奥尔夫音乐论文[浅谈奥尔夫音乐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技法][修改版]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音乐教育思想体系,音乐常规的建立和促进对幼儿音乐元素的感知和理解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内容。
教师在广泛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可找出规律性因素,不断思考、创新,逐渐形成本土的、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这也正与奥尔夫所提倡的“奥尔夫教学法永远在不断发展中”和“奥尔夫音乐的本土化、民族化”的精神相符。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常规建立;音乐元素;有效技法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流传最广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一,其教学法中强调“体系性、独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从教育理论过渡到教育实践,应该是经常反思的过程,更是吸收改造和开发创造的过程。
如果把实践中所积累的素材、经验条理化,找出共性和规律性因素,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教育技巧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建立音乐常规的有效技法良好的音乐常规是组织音乐活动的基础,倾听习惯的培养和乐器演奏的常规建立尤为重要。
常规的养成不可刻板,教师应采用孩子喜欢、接受的方式,由易到难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1.倾听习惯的有效培养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乐记》谈到了人的听觉感官与音乐的关系,指出:“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孟子则说:“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
”这两句话正好道出了音乐之声的本质和本源。
在倾听习惯的养成中,应引导孩子安静听、放松听、仔细听、边听边想、多角度听,从而使孩子爱上听音乐,养成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具体方法如下:(1)情境导入法。
在欣赏歌剧片段《我是快乐的捕鸟人》中,活动导入可通过模仿爬山、走石头小路、跨过小溪等动作营造一种孩子进入森林的情境,待孩子“长途跋涉”后来到“一片草地上”倒地放松休息时,播放音乐,使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放松地、安静地倾听音乐,并自由想象。
(2)绘画法。
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孩子直观地感受音乐形象、旋律、节奏等特质。
如在欣赏音乐《狮王进行曲》时,教师可在孩子边听音乐时边画出狮王的形象。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Orff Schulwerk)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所创建的一种以儿童为主体的音乐教育体系。
它主张融合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倡导基于孩子们的自然表达和创造力进行音乐教育,以达到发展孩子们的认知、情感、个性以及社交能力的目的。
1.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钢琴是一种非常重视技术的乐器,很多初学者会因为弹奏需要的基本功练习而失去兴趣。
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强调了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孩子们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唱歌、舞蹈、剧场等形式,更容易地加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这种自由的创造可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养成孩子的音乐兴趣和习惯,进而对学习钢琴产生积极的影响。
2.培养孩子的乐感和节奏感钢琴是一种旋律性较强的乐器,但节奏感是钢琴表达音乐的基础,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乐感。
通过打击乐器、唱歌,孩子们可以学会区分音调高低、快慢、长短,并通过合作和互动来发展自己的乐感和节奏感。
强化这些基础技能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钢琴曲目。
3.提高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学习钢琴不仅仅是技艺的提高,更是个人表达技巧的提升,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要鼓励孩子们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其自我表达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孩子们可以进行即兴演奏、编曲、编剧等活动,展示自己头脑的想象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真实表达自己,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和社交问题。
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钢琴演奏通常是一个孤独的过程,但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强调了集体音乐和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合唱、合奏、合作创作、音乐游戏等方式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这些与音乐相关的团队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并促进互信、合作及相互帮助的精神。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更轻松地进入音乐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一、奥尔夫教学法概述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
它强调通过歌唱、舞蹈和打击乐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通过情境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1.活泼生动的歌唱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歌唱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唱的儿歌或歌曲,引导学生跟着节奏唱歌。
可以通过声音高低的变化、节奏的快慢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歌曲中的一些情境和表情要求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多样化的舞蹈形式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身体感知,舞蹈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通过舞蹈,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舞蹈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3.多种形式的打击乐器演奏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打击乐器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乐器,如小鼓、铃鼓等,教导学生打击乐器的基本节奏和技巧。
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4.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让学生自己编排音乐节目,进行表演。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声音的模仿和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学生在歌唱、舞蹈和打击乐器演奏等活动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2.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能力,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进行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积极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讨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简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学应该以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出发点,通过歌唱、舞蹈、打击乐器等方式,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使他们在快乐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通过集体合作和参与式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1. 注重音乐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模式,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歌唱、舞蹈和打击乐器演奏等活动,使他们在实际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认同感。
2. 强调集体合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集体合作和参与式的音乐活动,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社交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这种集体合作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3. 注重情感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与情感的结合,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体验情感,帮助他们增强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4. 多元化教学手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歌唱、舞蹈、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培养其多方面的音乐能力。
5. 注重个性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音乐潜能。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其不同的音乐兴趣和特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2. 开展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一些音乐任务,比如共同创作一首歌曲、编排一段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简析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简析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奥尔夫教学法简介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于20世纪中期所创立的一种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以其活泼、灵活、生动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该教学法主要倡导通过歌唱、打击乐器、身体活动等形式,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1. 以歌唱为主要教学手段奥尔夫教学法主张通过歌唱来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歌唱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唱歌,培养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创作歌曲,让学生在歌唱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结合打击乐器奥尔夫教学法注重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引入一些打击乐器,如木鱼、小鼓等。
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打击乐器的演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专注于音乐的学习。
3. 运用身体活动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身体活动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在音乐课堂中可以结合一些舞蹈动作和手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身体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4.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主张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和意义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奥尔夫教学法以其活泼、生动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的学习,从而更加热爱音乐,坚定学习音乐的决心。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由德国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教育方法,在音乐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它以孩子为中心,通过身体和感觉的参与,结合音乐、语言和舞蹈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奥尔夫教学法也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孩子出发,以孩子为中心”。
因此,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要了解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2. 强调孩子的身体参与。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孩子通过身体的感觉、动作等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音乐教学要多样化,结合多种形式如歌唱、舞蹈、表演等,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习和体验音乐。
1.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游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比如,运用奥尔夫乐器打击乐器等,进行打鼓、敲木鱼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节奏和丰富音乐体验。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
奥尔夫教学法中有独特的唱歌教学法,比如按照不同难度的曲目进行演唱,带领孩子们慢慢领悟音乐中的情感和表现力,使他们更加认真地体会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孩子的身体参与,舞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跳舞,让他们在舞蹈中体验音乐的节奏和感觉,更好地感受音乐。
1. 增强孩子的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中注重以孩子为中心,结合孩子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从而增强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孩子的音乐感。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音乐学习不仅要注重音乐层面的讲解和理解,还要注重情感和体验。
因此,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培养出自己的音乐感。
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奥尔夫乐器是一种专为儿童设计的打击乐器,它起源于德国,由音乐教育家CarlOrff于20世纪初创立。
奥尔夫乐器由许多不同的乐器组成,包括木琴、马林巴琴、钢片琴、小鼓等。
这些乐器简单易学,音色鲜明,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广泛。
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孩子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而言,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节奏感的培养奥尔夫乐器以打击乐为主,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节奏感。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基本节奏练习、复杂节奏习题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不同的节奏模式,同时也可以制定不同的节奏规则,让孩子们在乐器演奏中遵循,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增强音乐表现力奥尔夫乐器不仅可以演奏旋律,还可以演奏和声和伴奏等多种音乐元素。
通过奥尔夫乐器的演奏,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乐曲,从而具备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展示方式,比如让孩子们将情感表现在演奏中,或者情景再现演奏,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
三、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奥尔夫乐器通常需要多个学生共同演奏,因此在乐器演奏中,孩子们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协作,从而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奏活动,让孩子们理解不同乐器的作用和相互协作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未来,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奥尔夫乐器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帮助更多的孩子走进音乐的世界。
关于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打击乐器的探析
关于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打击乐器的探析作者:林燕津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78期《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容,是由语言、动作、乐器组成的,以节奏为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各领域结合起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和表现丰富的情感世界。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与《指南》中的艺术的目标是一致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以音乐为主线,将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美术等诸多元素结合起来,给幼儿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而打击乐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自制打击乐器的分类1.按制作材料分类①利用大自然资源制作的乐器大自然的资源是打击乐器的源泉。
如,五彩斑斓的贝壳、不同种类的豆豆、形状各异的树枝,就连普通的石头在孩子们的手中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大大小小、形状质地不一的石头可以代替乐器演奏,并奏响有趣的石头交响乐。
②利用生活日用品制作的乐器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利用生活开展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这是《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所有可利用的物品进行教学,幼儿更能即兴地进行音乐活动。
教师可充分利用身边的、信手拈来的材料,如水桶、玻璃杯(瓶)、纸筒芯、酸奶罐、竹席、盖子、袋子、厨房的锅碗瓢盆等,连不同材料的盒子:纸盒、塑料盒、铁盒,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为乐曲伴奏,奏响有趣的盒子交响乐……2.按制作方式分类①材料不加工,直接代替乐器无需加工的材料,也是打击乐器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生活日用品中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筷子、桶、脸盆等;大自然资源中的石头、沙石等。
这些物品无需加工,就是现成的打击乐器。
②材料再加工,制作成乐器比如,奶粉罐,在罐口,我们可以封上牛皮纸、胶纸、皮革、橡皮筋等等不同的材料,让牛奶罐发出不同的声音。
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音乐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教育工具。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工具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表达音乐。
在这些教育工具中,节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以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具体实施方法、应用效果及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奥尔夫节奏教学法是一种节奏教学方法,因其创立者卡尔·奥尔夫而得名。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打击乐器和体韵律动的结合,激发儿童的音乐创造力,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并帮助他们发展感官、语言、心理和协作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音乐性律动:引导孩子们通过身体的律动来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 乐器演奏:教师引导孩子们学习乐器演奏技巧,通过手指和手掌的协调动作来打击乐器,使孩子们感受到节奏的强弱、快慢和变化。
3. 组合演奏:孩子们在学习乐器演奏技巧的同时,教师通过排练指导他们进行合奏演奏,培养孩子们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奥尔夫节奏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教学内容的选取孩子们学习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兴趣和音乐基础,选取一些简单易学、具有鲜明节奏感的音乐作为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动感的童谣、儿歌和民间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如《小蜜蜂飞呀飞》、《小白船》、《小毛驴》等。
2. 音乐律动的感受在教学内容选取完毕之后,教师需要通过身体律动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舞蹈,如拍手、跺脚、跳跃、转圈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律动的变化和自然流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玩“音乐抓抓手”游戏,通过抓住彼此的手做出相应的动作,使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到音乐律动的感觉。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音乐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素质教育学科,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但小学阶段学生大都天性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较为晦涩枯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要积极求新求变,在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阐释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遵循“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理念,创造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认为:“对思想和情绪的表达,属于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可通过语言、歌唱等诸多形式自然而然地流露与外化。
这是人类的固有能力,而音乐教学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不应该过度侧重表现结果的好坏。
”同时,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积极地动用全身每一个肢体做出音乐动作,例如动脑、动手、动脚等,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活动中去。
”该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开发和探索。
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学习中,学生不会去探究学习音乐带来的成就,而是全身心投入音乐学习中,灵活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和乐器,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演绎出只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1]当音乐成为学生身心上的一种本能需求时,自然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音乐的乐理、乐感等。
总而言之,奥尔夫教学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枯燥单调的音乐课程变得魅力四射。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一)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较为注重教学的成果和效率,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就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变成被动学习的角色,而难以主动积极地展开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尽管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但却很难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兴趣,教学效果普遍不尽人意。
我的音乐我做主——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打击乐器在大班律动课的运用
功 的体验 。 参考文献 :
( 2 ) 过程 : 在大班幼儿已经熟悉 了音 乐《 火车》 和学 会正确打击 三角铁和双响筒后 , 教师讲解规则 , 将班 中幼儿分成大三组 。 例如 :
打双 响简 , 而剩余 的 1 6人为大三组 , 再分成两小组 , 为两列火 车 ,
了,更多的是对节奏乐所形成的那 丰富多变 的音响效果产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浓
信号 , 这就要求教 师做好讲 解工作和示范工作 , 务必清楚 明了, 并
厚的兴趣。大班节奏乐活动我们力求培养幼儿有一种创造多变的 当好指挥者和组织者 。 将奥尔夫音乐 中的打击乐教学加入到大班律动活动 中,幼儿 能力。 2 . 奥尔夫打击乐器在大班律动课 的实际操作 的参与度与兴趣 大大地提高了。 通过这样 的打击乐活动 , 幼儿不仅
钹、 响板 、 沙球 、 鼓等。这些乐器均采用打击 的方法 , 没有指法上 的
四、 奥尔夫打击乐器在大班律动课的运用产 生的效果
1 . 奥尔夫打击乐器在大班律动课 的运用带来 的有益效果
奥尔夫音乐教育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 出发 , 即诉诸感性 ,
回归人本 , 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 的基本理念。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 中, 学生有机会进人丰富的艺术世界 , 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 ,
以奥尔夫律动音乐课《 火车》 为例。 音乐《 火车》 基调欢快 , 节奏
仅获得的是一种亲身体验 的快感 , 而且在打击乐活动中 , 他们 的音
感强烈 , 易于表达和表现。 大班幼儿已经有 了一定的认 知能力和理 乐能力也得到了相应 的发展 。在奥尔夫音乐 活动 中有许多种类 的 幼儿在各类打击乐 活动 中, 不仅 能培养幼儿演奏打击 解能力 , 并且动作发展也比较迅速 , 动作协调性也有所 发展 。 所以 , 打击乐活动 , 采取律动与打击乐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律动课是可行 的。 乐 的兴趣 , 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方法 , 发展幼儿 听辨节奏和乐器音 ( 1 ) 熟悉音乐 : 先让大班 的幼儿熟悉音乐 《 火车》 , 了解 音乐 的 色 的能力 ,提高幼儿 与群体合作的协调 能力 。而且在 打击乐活动 发 展 幼 儿 的探 索 精 神 和 创 造 能 力 , 并 在 活 动 中有 一 种 欢快 、 成 基调和情感 ,然后学会开火车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 的节奏律 中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基本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采用综合性、即兴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探索和创新,培养其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02
CHAPTER
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音乐知识上,缺乏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介绍。
02
利用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响,如拍手、拍腿、捻指等,配合音乐进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感受不同声势表现的特点和效果。
教学效果
03
通过声势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得到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演绎更加生动有力。
教学内容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乐器演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和合奏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采用拍手、跺脚、捻指等身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进行练习。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感受不同节奏型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方法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节拍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也有所增强。
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01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声势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汇报人:XXX
2024-01-27
目录
引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及问题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案例
目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
浅谈奥尔夫乐器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谈奥尔夫乐器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何彩燕指导教师:范晓君奥尔夫咅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乐器是中国在八十年代初引入的,并在推动中国咅乐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奥尔夫乐器的定义和产生,分类和特点,梳理了奥尔夫乐器在中国的运用过程,并同时结合奥尔夫乐器的实际案例,对其如何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适而有效地运用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奥尔夫乐器教学;奥尔夫打击乐器;奥尔夫音条乐器;奥尔夫教学法;引言为了促进音乐教育在我国新的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首要的是进行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奥尔夫乐器教学正是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推进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教学方式之一。
奥尔夫乐器教学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并得到了广泛肯定,更好地运用于小学课堂将会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
一、奥尔夫乐器的特点(一)奥尔夫乐器的产生奥尔夫乐器的产生是基于一个教育原理:人们只有在音乐实践中才能学到音乐。
对于创造的过程奥尔夫说道:“我摆脱了动作训练只用钢琴的办法,而我追求的却是通过耍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
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机体相似的乐器。
” 0(二)奥尔夫乐器的定义奧尔夫乐器在广义上来说是包括适用于奥尔夫教学法的打击乐器和奥尔夫音乐教材中使用的打击乐器。
另外有M定音高和没音高的纯打击乐器都被称为“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乐器引入到音乐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音乐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而是在乐趣屮B己发现音乐的美,体验咅乐,感受咅乐。
对填鸭式的灌输教育管理给予了反对,突出了学生的潜能。
(三)奧尔夫乐器的分类奥尔夫乐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没有固定咅高的打击乐器,即我们口常所说的打击乐器,但它在特定的场合如交响乐队,锣有时也会有一定的音高。
第二类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根据乐器的音色效果和材料制作的不同而划分。
浅谈使用奥尔夫乐器促进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浅谈使用奥尔夫乐器促进音乐节奏感的提升奥尔夫乐器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促进音乐节奏感提升的乐器。
它的音色清亮,音域广阔,演奏方式灵活多变,非常适合用来演奏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作品。
在学习和使用奥尔夫乐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节奏,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也能增强音乐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本文将从奥尔夫乐器的特点、学习方法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来浅谈使用奥尔夫乐器促进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首先来介绍一下奥尔夫乐器的特点。
奥尔夫乐器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于20世纪初根据儿童音乐教育的需要而研制出来的一种打击乐器。
它包括木琴、铃鼓、铃铛、三角铁、铃鼓和手摇铃等。
这些乐器的音色清晰明亮,音质柔和悦耳,能够很好地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而且奥尔夫乐器的演奏方式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还可以和其它乐器合作演奏,非常灵活多变。
奥尔夫乐器在音乐节奏教学和演奏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非常适合用来促进音乐节奏感的提升。
其次是关于学习奥尔夫乐器的方法。
要想通过奥尔夫乐器来提升音乐节奏感,首先要掌握好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这包括正确的击打姿势、节奏感和音乐韵律的认识、乐谱的阅读和演奏等。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演奏,参加乐团和合奏活动,尝试不同的曲目和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音乐表达能力。
要注重平时的练习,掌握好节奏感和技巧,培养自己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就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音乐节奏感,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来。
最后是奥尔夫乐器在实际应用中促进音乐节奏感提升的效果。
奥尔夫乐器在音乐教育和演奏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来进行节奏教学和练习,还可以演奏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
通过奥尔夫乐器的演奏,可以很好地呈现出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而且奥尔夫乐器还可以和其它乐器合作演奏,进行合奏和乐队表演,增加音乐的层次和影响力。
在日常的音乐教学和演奏实践中,可以通过引入奥尔夫乐器,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音乐感受和表现机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手工打击乐器制作与合奏
幼儿园音乐奥尔夫教案:手工打击乐器制作与合奏的文章引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如语言、智力、创造力、艺术细胞等等。
音乐奥尔夫教案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幼儿的实践和参与性,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手工打击乐器制作与合奏的音乐奥尔夫教案。
一、教案设计1、授课内容手工打击乐器制作与合奏2、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打击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2)学习简单的合奏技巧。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细胞。
3、教学步骤(1)介绍打击乐器和合奏首先向幼儿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如鼓、小鼓、木琴、铃铛、镲、钹等等。
让幼儿们听取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并让他们尝试模仿。
接着,介绍合奏,让幼儿们知道要想合奏需要协作、分工、合理分配职责等等。
(2)制作手工打击乐器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打击乐器,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打击乐器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可以按照幼儿自愿选择的乐器制作方式进行,如使用竹子或洗涤粉桶制作鼓、使用空罐子制作木琴等等。
(3)乐器使用和演奏讲解不同乐器的使用方法和演奏技巧,例如鼓需要用棍敲打,钹需要用木板、刮子、扭铃等进行演奏。
并在课堂上进行乐器演奏的训练,可以分别进行单独演奏和合奏练习。
(4)合奏表演让幼儿们进行合奏演奏表演。
可以挑选一首简单的歌曲,让所有孩子一起演奏,营造出欢快、轻松的氛围。
二、课程效果通过手工制作打击乐器和进行合奏练习,幼儿们的音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能够熟练地演奏各种乐器,并有效地进行合奏演奏。
同时,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细胞也得到了锻炼。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多方面的训练,使幼儿们能够保持信息的多元化,发挥他们的多元智能。
结语幼儿园音乐教育需要注重实践与参与性,音乐奥尔夫教法在其课程中注重实践,有助于幼儿们理解和吸收所学内容。
此次手工打击乐器制作与合奏的音乐奥尔夫教案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十分适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需求,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奥尔夫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田芯瑜[1]
作者机构: [1]山东省临沂第二实验小学,276000
出版物刊名: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页码: 92-9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9期
主题词: 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奥尔夫打击乐器
摘要:音乐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小学音乐课程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表现音乐。
在以往的音乐课程中,器乐教学所占的比重明显低于声乐教学,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掌握演奏至少一种乐器的能力。
而奥尔夫打击乐器能够提供一种更为简单的器乐教学路径,为学生未来的器乐学习之路奠定基础。
为探索奥尔夫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文章分别展示了在打击乐器的辅助下,音乐教学与故事、生活、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以供读者参考。
【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作用】奥尔夫音乐打击乐
《【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作用】奥尔夫音乐打击乐》摘要:浅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的作用打击乐活动是幼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浅谈浅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的作用,通过打击乐活动,孩子们不仅仅获得的是一种亲身体验的快感,而且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浅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的作用打击乐活动是幼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是最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
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的动作,因此,幼儿容易掌握演奏方法。
打击乐器是深受孩子喜爱的一种乐器。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浅谈浅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对幼儿音乐发展的作用。
一、幼儿打击乐活动的基本方法幼儿打击乐活动在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要是它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打击乐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总目标的真正落实与完成。
(一)、小班阶段: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
小班阶段的幼儿对于打击乐活动的喜爱更多时取决于对小乐器的喜爱。
所以,在小班阶段我们更多的是让幼儿尽情的摆弄乐器,以满足幼儿心理上的需要。
在摆弄和游戏中,通过幼儿自己的感受,逐步了解区分不同小乐器的音色,并逐步掌握最常见小乐器(碰铃、响扳、铃鼓)的正确演奏方法。
例如:小班第一个节奏乐活动是认识小乐器。
让幼儿在敲敲、听听比比中了解碰铃、响板、铃鼓的不同音色,并用形象有趣的语言让幼儿记住小乐器的名称和它唱歌的声音。
我们对小朋友说:一碰就响的铃叫碰铃,会响的板叫响板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打击乐器进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曹茹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7期
摘要:音乐课堂具有实践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更需要运用多种手段,才能让学生表现音乐、感受音乐。
在课堂中增加器乐演奏环节,可明显提高此种效率。
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墨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音乐体验的桥梁。
”作为音乐表现的重要形式——器乐演奏越来越受到重视。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律动的必要元素。
它的表现可以借助打击乐器,也可运用身体的拍击和人声的配合。
新课标指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器乐教学,就要选择学生普遍适用的最简易的、便于集体合奏教学的“课堂教学乐器”。
课堂打击乐器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很好地辅助音乐课的教学,且在小学音乐的教材中,三分之二的内容是用打击乐器来辅助教学的。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堂;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性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的艺术。
它包括身势体验音乐和灵活演奏等。
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槌、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
这种教育方法在打击乐器演奏(伴奏)中可以广泛地运用。
笔者现在教小学三年级,在前两年的唱游课中,学生已经长期使用各种课堂打击乐器(包括碰铃、响板、双响筒、三角铁、沙球、串铃、铃鼓、木琴等),对乐器的使用及节奏感的练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组合的节奏运用比较自如。
所以我希望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更高要求的打击乐器演奏(伴奏)。
现我以欣赏课《森林铁匠》为例,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打击乐器进课堂中的运用做一些简单探索。
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1831—1887)以写通俗名曲见长,《森林铁匠》是德国作曲家特奥多尔·米夏埃利斯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作品,曾被列为最著名的描绘性乐曲之一,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所谓写实性,是指音乐描写得非常形象、具体。
《森林铁匠》用G大调写成。
主体是2/4拍,开始有个4/4拍的慢板引子,它描绘了森林的晨曦景色,这里有杜鹃和小鸟的啼叫、有小溪的歌唱、森林教堂里传来晨祷的歌声。
这个曲调是3/4拍的,带有肃穆的气氛。
经过我的设想和实践,我用了以下方法来进行:
一、身体打击乐的加入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本能地唱、奏和律动。
这种本能地表现音乐的行为,会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满足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身势体验音乐就是强调身体的参与。
“身体打击乐”是以击掌、跺脚、捻指来体验音乐作品的节拍节奏、速度、情绪等音乐元素。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身体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音乐的节奏。
尤其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较多,身体感受节奏的效果更好。
在音乐中有规律的节拍,即奥尔夫体系中的“固定节奏型”,让节奏有规律地循环。
三年级一开始,我就开始教授身体打击乐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参与实践。
学生在学习《爱劳动》这一单元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在导入《理发师》时,学生运用身体打击乐和小铃来为歌曲伴奏。
因为是全班参与,为了能够演奏整齐,我没有给他们选择复杂的节奏,演奏节奏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构成,以拍手和跺脚为主。
小铃由四五个人演奏,大多数人演奏身体打击乐,他们“你静我动、你稀我密”。
在音乐主题部分(s m m r m r d d l,si,l,s,s,m,s,m r d)里,部分学生用四分音符的捻指来给音乐伴奏,表现铁匠打铁时的欢乐场面。
在大森林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用嘴巴模仿鸟叫、猫狗叫,用弹舌模仿马蹄,用跺脚表示笨熊的来到。
这些声音形象生动,也非常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在教学中增加即兴性的内容
奥尔夫体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即兴的原则。
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
奥尔夫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学生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可以让班里同学伴奏,一个或几个同学即兴编节拍,进行课堂打击乐器的“即兴演奏”。
在本课中,打击乐器的演奏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我把全班分为了四个组,分别用小铃、三角铁、响板和手鼓来进行伴奏。
根据音的长短学生编出了节奏:
三角铁:
小铃:
响板:
在他们各小组整齐演奏出节奏后,我们分别轮奏、齐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效果。
班里有些节奏感和创编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可以进行更高难度的练习。
我让两个能力最强的学生自选小乐器跟着音乐即兴创编。
他们运用的节奏型可以更丰富,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型、附点音符都有涉及。
这个环节不能安排其他学生全体演奏(因为声音太大难以听出即兴伴奏的声音),只能在各组挑出两个学生进行固定节奏型的演奏,他们之间的相互叠加时常很有新意,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启发。
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懂得完整地演奏乐曲,并有创编节奏的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也获得了良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大大地增强了音乐表现力,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雷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过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
[2]于蓬勃.“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应用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