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合集下载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一、泰勒规则1993年,泰勒提出著名的“泰勒规则”。

l、泰勒规则的含义泰勒规则可以简单的描述为:it,=∏i+r+h(∏i-∏*+gyyt(1)其中,it:名义利率;∏t:当前预期通货膨胀率;r.真实均衡利率,即经济处于潜在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状态下的利率;∏*:目标通胀率;yi:GDP缺口,即当前实际GDP偏离潜在GDP的比率;h、gy 为协整系数。

泰勒规则的政策含义为: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认为央行在制定政策时应将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其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

具体含义为:①经济中影响名义利率的因素,除了当前预期通货膨胀率(∏t)以及真实均衡利率(r)外,还受预期通货膨胀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差额(∏t-∏*),以及GDP缺口(yt)的影响,如果∏t-∏*=O,y=0则it-∏t=r,即经济处于稳定增长的理想状态;②上述各因素中如果任意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货币当局就应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贴现,来调节名义利率使实际利率等于均衡利率r。

泰勒规则表达式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像(1)式中那么简单的线性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i=β(it-∏t-r)+μ(2)∏t=IIt-1+α yt-1+et (3)it=gn+gyyt+go(4)其中it、∏t、r、yt代表的意义同上,μt、et为相关系数和均值均为零的随机变量,β、α大于零,gn、gy、go为政策性变量系数,其中gn、gy大于零。

运用计量经济学对以上三个式子进行分析,可以得到gn>1时,货币当局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会使得经济达到均衡状态,gn>1被称为“泰勒条件”。

2、对泰勒规则的评价泰勒规则主张货币政策规则对经济的影响保持中性的原则,将相机抉择和规则性有机结合,以相机抉择增加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对经济进行微调;以规则性确保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有利于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思考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思考

(. 1 中央财经 大学 [ 摘
哲 , 马

财 政学 院 , 北京 108 ) 00 1
金融学 院 ; 2 央财经 大学 冲
要】 随着金 融创新和金融 自由化 的不断发展 , 多国家开始放 弃将货 币 给量作 为 中介 目 , 许 供 标 而改使用泰勒规则
作为指导货 币政策制定与实施 的首选 目标 。由于我 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 , 以及 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特殊性 , 国目前的具体 我 情况并不适合采 用泰勒规则。现 阶段我 国要采取 的策略应该是 : 改善宏观 经济环境 , 建立统一 、 开放、 高效、 有序 的金融市场,
t dnyo o n n-e t et a , dut ssl bi xc r o tebn sacrigt peii daa s na e ec s r adl gt m i e s r e ajs a e-i it s ut ef h a k codn r c o a n yi o l n f ht o r n r t s al l u y o d tnn l s l
L h, IZ e MA u Jn

Ab t a t sr c :W i e d v lp n ff a ca n o a o n i eai t n ma y c u tis so a i g mo e u p y a ne me it t t e eo me to n n i in v t n a d l rlz i , n o n r tp tk n n y s p l s itr d ae h h i l i b ao e
提 高利率管理水平 , 健全金融监管体 系, 用金融 工程管理技 术 , 运 进行金 融衍 生产品的 交易管理 和风险控制 , 高长、 期利 提 短

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Finance金融视线 2018年3月053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李小文摘 要: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其中泰勒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根据美国的实际经济数据提出的针对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规则为各国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因此泰勒规则的适应性分析已成为了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可以以泰勒规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通过Eviews软件进行了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检验,发现目前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宜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介目标 货币当局 利率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053-0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等银行体系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并间接地影响收入、就业、物价等最终目标变量,利率、货币供给量等这些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最初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兴起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作为依据,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政策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继续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那么政策就会出现重大失误。

因此,90年代起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确立了以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美国运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泰勒规则及其政策含义1.1 泰勒规则泰勒规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John Taylor 于1993年提出的,泰勒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在1985年~1992年的实际经济数据研究,发现真实利率是唯一能与物价和经济增长率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从而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背景而设定泰勒规则阀值协整模型,并应用极大似然估计和仿真试验实现阀值协整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协整关系的存在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规则性。

进一步,央行能够根据货币政策的松紧非对称地调节利率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又具有相机决策特征。

调节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央行的上述调节效应很弱,不显著。

由此说明,现阶段以利率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不能保证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便更好发挥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泰勒规则 阀值协整 非对称调节实践经验表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最优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采取相机决策还是一定的规则却是久争不决的热点课题。

泰勒规则既涵盖了单一规则的理念,又秉承了相机决策的灵活性,因而得到西方学者的青睐,并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所遵循的规则。

从实际背景看,我国在1996年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但实际运行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指标在可控性、可测性以及与最终目标的关联度上均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为此,有些作者提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借鉴泰勒规则,采用利率指标①。

进一步,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人民币汇率有管理浮动范围的放宽, 实施泰勒规则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也正逐步成熟。

国内一些学者已就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本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扩展和改进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泰勒规则的估计和检验方法,特别是应用非线性阀值协整(下称阀值协整)②,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长期均衡以及利率的非线性短期动态调节,并基于此结果提出货币政策建议。

开放经济中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

开放经济中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

实证分析 , 因而缺乏坚 实 的理 论基础 ; Cai 以 l d (97 r a等 19 , 20 ) 0O 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就把研究方 向转 向现代 经济 学理 论模 型 , 且通 过 严格 的数 理模 型推 导得 到 了类 似 并
于泰 勒 法 则 的利 率 反 应 函 数 。 世 界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使 全 球 各 个 国 家 ( 地 区 ) 经 或 的
上 , 展 了标 准 泰 勒 法 则 的 内涵 , 试 图 用 中 国 货 币 政 策 发 并
数 据 对 泰勒 法则 的 扩 展 型 进 行 实 证 检 验 。
泰 勒 (9 3 曾提 出 一 个 非 常 具 体 而 又 简 单 的 货 币 政 19 ) 策 规 则 , 时 利 用 此 规 则 考 察 了 美 国 18 19 同 97 92年 的 货 币 政 策 , 且 发 现 这 种 规 则 和 美 国 货 币 政 策 的 实 际 操 作 并 拟合 得 很 好 , 就 是 著 名 的 “ 勒 规 则 ” 近 来 的 许 多 研 这 泰 。 究也 表 明 , 规 则 能 较 好 地 反 映 西 方 国 家 成 功 的 货 币 政 该 策 实 践 的实 质 , 以 实 际 上 也 已 经 成 为 美 联 储 、 洲 中 央 所 欧
本 文的第二部 分将 介 绍标 准的 泰勒 法则 , 时 提 出 同
扩展型泰勒法 则 的具 体形 式 ; 三部 分是 利用 中 国货 币 第 政策 的实际数 据对 泰 勒法 则进 行计 量 检验 ; 后 一部 分 最
提 出本 文 的 主 要 结 论 和 需 要 改进 的方 向 6
银行 、 英格 兰银 行和 加 拿大 银行 操作 货 币政 策 的理论 依
m n tr u h r y s o l o e lc h nl e c fU A i h r c s fd s n n t o n mo ea y o ea y a t oi h u d n tn ge tte if n e o S n te p o e s o e i i g i w n tr t u g s

扩展的泰勒规则及其在的适用性

扩展的泰勒规则及其在的适用性

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为了验证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的风险 管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采 用历史数据测试、模拟测试等方法进 行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
经过实证分析,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 的风险管理模型能够提供更准确的预 测和更好的风险管理,从而帮助金融 机构更好地应对风险。
05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其他 领域的适用性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一般经济政策中的适用性
总结词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一般经济政策中具有适用性,可以帮助制定更加准确和有效的经济政策。
详细描述
扩展的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制定工具,它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等变量来决定最优利率。在一般 经济政策中,扩展的泰勒规则可以用于指导政策制定者确定最优利率水平和货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
同时,一些经济学家也指出,泰勒规则忽略了 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不确定性和其他重要因 素,因此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况。
02
扩展的泰勒规则
扩展的泰勒规则的定义
扩展的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模型,它基于泰勒规则并对其进行扩展,以考虑到更多的宏观经济因 素。
泰勒规则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货币政策模型,它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来决定利率水平。
扩展的泰勒规则能够反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中央银行的政策 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模型
建立模型
基于扩展的泰勒规则,可以建立 相应的货币政策模型,该模型将 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与通胀率、 产出缺口等经济变量联系起来。
确定模型参数
在模型中,需要确定一些参数,例 如利率对通胀率和产出缺口的反应 系数,这些参数可以根据历史数据 估计得到。
03
扩展的泰勒规则在货币 政策中的适用性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谢平,罗雄)英文版!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谢平,罗雄)英文版!
ntroduction
Prior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inconsistent problem by Kydland and Prescott (1977), the main issues that economists argue about are whether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a uniform rule, such as the nominal monetary aggregate k% growth rate, or the policy should be conducted discretionarily by central banks. When the issue is raised in this form, the discretionary policy is often viewed as an optimal policy. But Barro and Gordon (1983) show, with the discretionary policy, the output cannot be enhanc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society as a whole experiences high inflation. This result changes the long-term “discretion vs. rule” debate. Taylor (1993) introduces an interest rate rule that adjusts interest rate according to output gap and inflation gap. This is called the Taylor rule, which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successful monetary policy practice in many advanced economies.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the reaction function are often employed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es in the Taylor rule framework. For example, Taylor (1999) and McCallum (2000) conduct counterfactual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Taylor rule. This analysis contrasts actual settings of instrument variables with values that would have been specified by the rules in response to prevailing conditions. Clarida, Gali and Gertler (1997, 2000) estimate the reaction functions of central banks. Judd and Rudebusch (1998), Gerlach and Schnabel (1999), and Nelson (2000) combine the two methods - analyzing the monetary history and estimating the reaction function. Many central banks’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including tha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Bank of England, Bank of Japan, the Bundesbank, and European Central Bank, has been examined according to the Taylor rule. Although the research in the monetary policy in major industry countries has been mushroomed, there is lack of study in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Taylor rul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The lack of studies perhaps reflects the existence of some obstacles in conducting such research. In the first place, the monetary policy in a transition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often lacks consistency. This may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y in these countries is under reconstruction or major reform. Indeed, many of these countries are in the course of major market-oriented reform. Moreover,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those economies is far from fully developed; and the interest rates are often distorted by the monetary authority, and there lacks the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for the market. These practical obstacles frustrate this kind of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analyze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aylor’s rul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in two steps, employing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estimating the reaction function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part employs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method, comparing the rule value with the actual value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作者:吴敏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11期【摘要】泰勒规则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并被美联储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所接受,对各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重点讨论泰勒规则理论以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实际应用上所面临的阻碍,望能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使用泰勒规则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泰勒规则相机抉择规则行事货币政策一、引言泰勒规则自1993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各界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美联储等超过20多家央行所采用,对各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为规则行事中工具规则的典型代表,泰勒规则挑战了相机抉择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重要地位,对推动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泰勒规则被逐渐优化,越来越适应当下经济发展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而言,还不完全具备适用泰勒规则的前提条件,但这不妨碍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泰勒型规则的理论基础。

二、泰勒规则及其发展(一)泰勒规则的提出泰勒规则是新凯恩斯主义代表学者泰勒在综合“单一规则”和“相机抉择”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利率规则,他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经济表现情况,结合宏观经济学家的主流倾向总结出泰勒规则,描述短期利率如何针对通胀率和产出变化调整的准则,对后来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被看成是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一次突破。

泰勒规则事实上是一项以公开市场操作为操作工具,以短期利率为操作目标,以利率为中介目标,以通货膨胀和经济稳定作为政策目标,以“逆风向行事”作为基本原则的一种货币政策当局的行动指南。

Hetzel(2000)认为泰勒规则既是规范性的又是描述性的货币政策规则。

说它是描述性的政策规则是因为该规则是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操作行为中提炼出来的,它很好地总结了其行为模式;说它是规范性的是因为政策制定者在实践中可以把泰勒规则在更大程度上看做是一项系统性的指南而不是理想化的抽象模型。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一、引言货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等目标。

而泰勒规则则是货币政策决策者确定利率的一种标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理论支持性。

本文旨在对泰勒规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货币政策决策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泰勒规则的基本原理与内容泰勒规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提出的一种货币政策确定规则,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测度,计算出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指导货币政策决策者进行利率调控。

具体来说,泰勒规则的数学表达式为:r = π + 0.5(P - π) + 0.5(Y - Y*),其中r代表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P代表通货膨胀目标,Y代表产出水平,Y*代表潜在产出水平。

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泰勒规则将利率水平分为三个部分,即基准利率、通货膨胀偏差和产出缺口,而各部分的权重比例也固定为0.5。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决策者只需关注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是否达到了目标水平,就可以根据泰勒规则计算出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调节货币政策。

三、泰勒规则的理论基础泰勒规则具有比较牢靠的理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来自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不仅可以影响短期利率,还可以通过长期利率的预期值,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如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

另外,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稳定市场信心是货币政策决策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泰勒规则恰恰符合这一观点,它可以通过制定透明、稳定的利率调整策略,提高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增强市场信心,从而降低市场的风险溢价,促进经济增长。

四、泰勒规则的实践应用泰勒规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货币政策制定中,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以美国为例,美联储自2003年以来一直使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诊断工具,通过计算泰勒规则得到合理的利率水平,从而指导利率决策。

另外,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也采用了泰勒规则,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泰勒规则被广泛应用于货币政策的调控中。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启示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启示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启示一、关于泰勒规则1. 泰勒规则的概括与含义2. 泰勒规则在国际货币政策中的应用3. 评价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的贡献4. 泰勒规则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应用5. 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引申与适用随着货币市场的复杂化和货币机制的完善,泰勒规则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泰勒规则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平衡来制定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

本篇论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二、泰勒规则的概括与含义泰勒规则是一种定量的经验公式,可以用来计算长期和短期利率的恰当水平。

泰勒规则的基本思路是根据通货膨胀率和实际GDP的偏离程度来决定短期基准利率的水平。

通常情况下,当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水平时,短期利率应该上升,反之亦然。

泰勒规则可以用以下公式简单表达:i = r* + π + 0.5(π-π*) + 0.5(y-y*)其中,i 是短期基准利率,r* 是实际利率水平,π 是通货膨胀率,π* 是通货膨胀目标水平,y 是实际GDP增长率,y* 是潜在的GDP增长率。

通过调整变量的不同权重,可以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方案。

三、泰勒规则在国际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泰勒规则在国际货币政策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地区。

一方面,泰勒规则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加明智的货币政策,避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波动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泰勒规则可以为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促进各国在经济政策上的合作。

四、评价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的贡献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的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泰勒规则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个简单易懂的框架,使得他们更加明确货币政策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

其次,泰勒规则可以帮助决策者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应对经济波动,避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波动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货币政策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作用是控制通货膨胀率、维护货币价值和稳定经济增长。

在美国,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货币政策规则,它被称为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泰勒(John Taylor)于1993年提出的,它是一种基于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的货币政策建议。

根据泰勒规则,中央银行应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来调整利率,以实现通胀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平衡。

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水平上涨的速度,它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衡量。

在泰勒规则中,中央银行应该调整名义利率(即不考虑通胀影响的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率。

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水平,中央银行应该升息;如果通货膨胀率低于目标水平,中央银行应该降息。

产出缺口是指实际产出(GDP)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距。

潜在产出是指在利用所有劳动力和资本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的最大产出。

产出缺口可以反映经济周期的阶段,如果产出缺口为正,说明经济正处于繁荣期;如果产出缺口为负,说明经济正处于衰退期。

根据泰勒规则,中央银行应该根据产出缺口的大小来调整利率,以促进经济增长。

如果产出缺口为正,说明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应该升息;如果产出缺口为负,说明经济萎靡,中央银行应该降息。

泰勒规则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支持者认为它是一种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货币政策建议,可以帮助中央银行实现通胀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平衡。

批评者则指出,泰勒规则忽略了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过于简化了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

总体来看,泰勒规则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于减轻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利率调整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但是,泰勒规则只是一种指导性建议,中央银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货币供应、汇率、国际贸易等,以制定出最优的货币政策策略。

总之,泰勒规则是货币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它提供了一种简单易懂的利率调整方法,同时也为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思考货币政策的新视角。

泰勒规则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思考

泰勒规则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思考


的利率 已经接近 l9 年的利率水平 。 98 以利率作为我国货 币
政 策 调 控 的 中 介受 到 严 重 的制 约 , 勒 规 则 作 为货 币政 策 泰
维普资讯
秦勒规 则 在我 国 应 用的 实 际 思考
金 融 领 域
泰勒规则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思考
文/ 李 艳 谭太 平
摘要 : 泰勒规 则是 西方 国家评 价货 币政 策效果时的首选 中介 目标, 但从 目前我国市场 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 由于经济制度环境存在

定的 缺 陷 , 勒 规 则 在 我 国经 济 发展 中的运 用 值得 商榷 。 泰
关键词 : 泰勒规 则; 币政 策; 贷 宏观调控
泰 勒 规 则 作 为 货 币政 策 宏 观调 控 的 一 个 中 介指 标 , 一 是 西 方 国家 评 价 货 币政 策 效 果 时 的 首选 中介 目标 , 而 对于 然 正 处 于 经 济 体 制 转 轨 时 期 的我 国来 说 , 由于 经 济 制 度环 境
图1 近 1年来我 国银行利率的变动情 况 0
资料来源 : 根据 1 9 — 2 0 年 金 融 年 鉴 整 理 9 3 07
是指根据产出和物价水平与设定 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米调节
利 率 的货 币政 策 规 则 , 体 用 公 式 表 示 为 : 具 i r t +丌t O 5 t O 5 丌 一丌 ) - + .y+ .( t 其 中 , 为联 邦 基 金 利 率 ,为 实 际均 衡 利 率 ( 勒 教 授 i t r 泰 根 据美 国资 料 设 定 为2 , 为平 均 通 货 膨 胀 率( 季 度 与 %) 丌t 本 前 三个 季 度通 胀 率 的 平均 值 ) t 实 际 总 产 出缺 口 , 10 , 为 y 以 0 ( — )Y 表示 , 中Y为 实 际 国内 生产 总值 ( D )而 Y 为 Y / 其 G P, 潜 在 产 出( 照2 2 按 .%的年 增 长 率 增 长 的潜 在G P , 设 D )丌 为 定 的通 货膨 胀 率 目标 值( 勒 教授 蹬定为 2 。 勒 规 则作 为 泰 %) 泰 货 币政 策 宏 观 调控 的 中介 目标 , 勒认 为它 的 政 策 含义 是 : 泰 实 际 均 衡 利 率 为 名 义 利 率 减 去 预 期通 货 膨 胀 率 , 了 保 持 为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启示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启示

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Taylor提出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的讨论分析发现Taylor规则拓广了货币理论以及货币政策的研究在实际中的运用认为泰勒规则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即联邦基金名义利率要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以保持实际均衡利率的稳定性并指出Taylor规则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制订的一些启示关键词货币政策Taylor规则中介目标引言货币政策行动通过利率途径对经济产生影响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关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利率对宏观经济影响方面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McCallum(1983)的实证研究认为利率是比货币总量更好的货币政策行为指标因为利率吸收了货币总量预测能力(LittermanWeiss,1985),FriedmanKurrner(1992)通过VAR检验认为商业票据利率与三个月国库券的利差对真实收入的预测能力不仅高于货币总量而且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个利率这证明了包含长短期利率信息的收益率曲线作为中介指标的重要性随后Taylor(1993)提出泰勒规则认为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惟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泰勒规则提出后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是对实际货币政策进行理论概括部分是对最优政策进行分析Taylor(1999)McCallum(2000)采用历史分析法分别使用美国、英国1962-1999年日本1972-1998年经济数据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认为规则信息(rulesmessages)比目标变量更明显依赖于指定的政策工具Clarida,GaliandGertler (19972000)采用反应函数法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对两类国家G3(德国日本美国)E3(英国法国意大利)货币反映函数作了估计得到在不确定情况下的通胀目标优于固定汇率目标的结论并以此为一种手段为货币政策去获得一个名义锚(Nominalanchor)JuddandRudebusch(1998)GerlachandSchnabel(1999)Nelson(2000)将历史分析法与反应函数法结合起来在分析货币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中央银行的反应函数这些研究涉及到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等主要货币组织Levin,WielandandWilliams(1998)对美国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得出联邦基金利率一阶差分对当期产出缺口、一年期平均通胀率及目标通胀率差值作出反应的规则该规则在不确定情况下是稳健的且一阶差分规则优于Taylor(1993)规则ChristianoandGust(1999)采用一些国家的经济数据检验了泰勒规则的操作特征得到当通胀增加时名义利率增加大于11当产出相对于趋势变化时利率没有作出相应变化的结论LawrenceBall(2000)建立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规则通过在泰勒规则方程中添加汇率变量来决定利率央行选择的政策工具是利率或货币条件指数GiannoniandWoodford(2002)将工资与价格粘性引入泰勒规则并考察了新规则的稳健性Clarida,DouglasLaxtonandPaoloPesauti(2003)建立了一个简单IFB(Inflation-Forecast-Based)规则它不是依据直接均衡利率估计而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给予较大的权重结果表明这种规则比通常的泰勒规则表现好国内学者谢平罗雄(2002)运用历史分析法与反应函数法首次将中国货币政策运用于检验泰勒规则得到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货币政策运用水平的结论并认为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之时建议泰勒规则可以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参照尺度用以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综上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有理论与现实基础的在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今天选择一个恰当的利率市场化下的利率规则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央行在掌握稳定的市场化利率规则后就可以很好地估计出利率变化对总产出、货币供应量水平以及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大小,从而有效地实现稳健货币政策的目标也正由于此国外有大量文献来对利率市场化下货币政策规则进行研究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历史的局限性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构建适合我国未来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稳健货币政策规则为国家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关于泰勒规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基本上接受了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把确定货币供应量作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美国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发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就是预算平衡案被通过在新的财政运作框架下联邦政府已不再可能通过扩大开支、减少税收等传统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货币政策就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面对新的局面美联储决定放弃实行了十余年的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而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这就是现在美国金融界的“泰勒规则”(TaylorRule1993)Taylor(1993)认为政策规则不一定是政策工具的固定设定或一个机械的公式规则型行为是系统地(而不是随机地)按照某一计划实施货币政策Taylor用一个简单的政策规则来说明政策的制定即一般的“泰勒规则”其模型表达式为其中是中央银行用作工具或政策目标的短期名义利率即在一天或一周内能够控制的利率;是长期均衡的实际利率;是最近期通货膨胀率的均值(预期通货膨胀率);是中央银行目标通货膨胀率;是产出缺口Taylor于1993年对美国1985-1992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指定=2%=2%而是前四季度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潜在产出则由实际GDP的对数进行线性趋势拟合于是模型变为他的研究发现如果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即产出缺口且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值即则经济可保持在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理想状态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美联储目标一个百分点利率就应当提高1.5个百分点;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一个百分点则利率就应该降低0.5个百分点这种规则与联邦货币政策实际操作拟合的很好只有1987年当美联储对股灾做出反应时规则值与实际值有一个较大的差距因而可以说美联储的货币操作是按照泰勒规则来进行的泰勒规则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即联邦基金名义利率要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以保持实际均衡利率的稳定性如果产出的增长率超过潜在水平或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超过目标通货膨胀率则使实际利率偏离实际均衡利率货币当局就应运用政策工具调节名义利率使实际利率恢复到实际均衡利率在泰勒规则的指导下美国对其货币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实行利率平滑货币政策货币当局以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通过控制短期利率使之沿同一方向逐步小幅变动而只在经济运行情况变化时通过稍微改变利率的方向给市场传达明确的政策信号促使市场自动进行调整有关启示在金融学领域中一般把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归结为五个方面高度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但是上述几个目标往往是有冲突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达到这几个目标并且货币政策对这几个目标的贡献度是不同的目前在国际经济学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放在保持物价和金融市场稳定方面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分五种基本类型即汇率目标、货币总量目标、利率目标、通胀目标与隐性货币政策目标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中的所谓“规则”是指在货币政策予以实施之前事先确定并据以操作政策工具的程序或原则如弗里德曼主张的“单一货币增长率规则”;“相机抉择”则指中央银行在操作政策工具过程中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则的束缚而是依据经济运行态势灵活取舍以图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自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相机抉择”的色彩尤其在1993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前更是如此相机治理的货币政策呈“松—紧—松”的态势经济运行总是处于“过冷”或“过热”的交替之中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目前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研究部门都渐渐形成了“不能依靠货币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主张货币政策操作按“规则”行事在“九五”计划中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按季度公布Μ1和Μ2的增长率这一货币政策规则的运用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然而在现实运作中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出现较多问题诸如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有所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降低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不完全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单一固定规则显得过于僵化固定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灵活度与可信度的冲突尤为明显因此选择正确的政策操作规则对于宏观调控决策者来讲十分重要根据国际金融开放的基本经验WTO框架下会使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生较大变化笔者认为借鉴国际经验既对政策工具有规则约束又对当前或预测的经济状况作出反应的积极政策规则应是中国当前的最佳选择就目前而言对我们有如下启示第一货币政策制定者应分析研究货币供应量目标是否可靠及将来可否有其他替代物的问题旨在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可仍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中介目标第二由于加入WTO后中国的资本市场将逐步开放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制定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难度很大货币政策目标应该以选择性的区间值而不是固定性的单一值形式给出以便应对各种可能的复杂情形当预测表明经济运行处于预定正常区间时按照预先制定的正常货币供应政策行事;如果预测值低于其中之一则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实行适度松动的货币政策;如果预测值高于其中之一则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实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这样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避免随意性政策造成不必要的代价又赋予了货币政策一定的灵活性、应变性避免了政策僵化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与利率弹性的增大中国要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借鉴国外运用较为成功的利率市场化下的货币政策规则比如泰勒规则根据一定时期经济增长与其历史趋势的偏差、通货膨胀与其目标的偏差进行利率政策决策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刚刚启动利率的灵活性与结构还不可能合理实际的均衡利率难以形成加之我国在汇率方面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不是“市场汇率制”因此在我国的现行金融体制下货币政策运用难以很好地适合泰勒规则针对我国目前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主导的稳健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李维刚2001:《泰勒规则、联储货币政策及我国货币调控问题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6期2、谢平张晓朴2002《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53、Litterman,R.B.Weiss,L.1985:“Money,RealInterestRates andOutput:AreinterpretationofPostwarU.S.Data,”Econo metrica,January,1985,Vo1.53,pp29-56.4、Taylor,J.B.1993:“DiscretionVersusPolicyRulesinPract ice.”Carnegie-RochesterConferenceSeriesonPublicPoli cy39,pp.195-214.5、Nelson,Edward.2000:“UK’MonetaryPolicy1972-97:AGuid eUsingTaylorRules,”BankofEnglandWorkingPaperNo.120.6、Taylor,J.B.1999:“AnHistoricalAnalysisofMonetaryPoli cyRules.”MonetaryPolicyRules,UniersityOfChicagoPress.7、McCallum,B.T.1983:“AReconsiderationofSims’Evedence ConcerningMonetarism”,EconomicsLetters,pp67-718、Clarida,GaliandGertler1997:”MonetaryPolicyrulesinpr actice:someinternationalevidence”,NBERworkingpaper, NO.6254,September1997.9、Judd,JohnP.andGlennD.Rudebusch.1998:“Taylor’srulea ndtheFed:1970-1997.”FederalReserveBankofSanFrancisc oEconomicReview.No.3,pp.3-16.10、MarcP.GiannoniMichallWoodford.2002:”Optimalinterest -raterule:IIApplications”.NBERworkingpaper,NO.9420. 12,2002.11、DouglasLaxtonandPaoloPesauti,2003:”Moneyrulesforsma ll,open,emergingeconomics”,NBERworkingpaper,NO.9568 ,march2003.12、谢平罗雄2002;《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3-12。

泰勒规则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思考

泰勒规则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思考

泰勒规则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思考作者:李艳谭太平来源:《中国市场》2008年第22期摘要:泰勒规则是西方国家评价货币政策效果时的首选中介目标,但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由于经济制度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泰勒规则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值得商榷。

关键词:泰勒规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一个中介指标,是西方国家评价货币政策效果时的首选中介目标,然而对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由于经济制度环境的缺陷,泰勒规则目前并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泰勒规则泰勒规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J.泰勒教授于1993年提出的著名理论。

他通过7个工业国家数据的模拟分析,发现利率规则最有利于央行保持产出与物价稳定,其中利率规则是指根据产出和物价水平与设定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具体用公式表示为:it=r+πt+0.5yt+0.5(πt-π*)其中,it为联邦基金利率,r为实际均衡利率(泰勒教授根据美国资料设定为2%),πt为平均通货膨胀率(本季度与前三个季度通胀率的平均值),yt为实际总产出缺口,以100(Y-Y*)/Y*表示,其中Y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而Y*为潜在产出(按照2.2%的年增长率增长的潜在GDP),π*为设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值(泰勒教授设定为2%)。

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中介目标,泰勒认为它的政策含义是:实际均衡利率为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为了保持实际均衡利率的稳定,名义利率要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如果实际产出增长率超出潜在产出水平,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或者预期通货膨胀率超过通货膨胀目标水平时,也就是说,当存在着GDP的缺口及通货膨胀缺口时,实际利率就会偏离实际均衡利率,此时,中央银行就应当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名义利率从而使实际利率恢复和保持在实际均衡水平,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泰勒规则货币政策操作实际上遵循着双重规则——“稳定货币增长规则”和“泰勒规则”,而且是将所有变数归入真实利率指标来考虑的宏观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检验

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检验
2 0 - 4 27 8 0 .4 1 5 1 5 3 0 3 8 0 0  ̄ 季度 . 1 4 00 . 7 0 — . 83 . 25 . 34 f 0 4 9 5 4 2 4
式 中的参数值反映 丁货 币当局 的偏好 ,是稳定 经济的条件 。 很明显 , 假如通货嘭胀率 的上升会导致 实 际利率的下降 , 那么会刺激产 出增加。这也表 明, 名 义利率 规则中的通货膨胀 系数必须 大于1 才能保
率对本 国货币供求进行调控的货币政 策规 则。其基 本模型为:
i 1 + d 1 一T + y t T r+ ( t1 = t T ) 1 t 3
其 中: 表示人民币均衡汇率 ,本 文假定人民币均衡汇率不变 ; e e 是我国t 真实有 效汇率 , 实有 效汇率是一个综合汇率指数 , 以单 期 真 是
以期 为我 国 实施 利 率调 控 提 供 依 据 . . 【 键 词】 泰 勒规 则 通 货膨 胀 率 关 产 出缺 口
标准泰勒规 则是 常用 的简单货 币政 策之一 , 由 泰勒于19 年针对美 国的实际数据提 出。泰勒规则 93
主 要是 指 ,央 行 基 于 目标 实 际 利 率 和 目标 通 货 膨 胀
其 中基金利 率 ,盯 表示前 四个 季度 的平 均通 货膨胀率 , 盯 表示 目标通货膨胀率 , 盯 表示通货 盯一
膨胀缺 口, Y 表示实际 G 偏离潜 在产出的百分 比 DP ( 出缺 口)在这个模型 中, 产 。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上 升 到高 于其 目标值 或者 当实 际G 超 过其 日标水 DP
其 中 := — dT 。根 据 实 际 利 率r i 1 , 式 8r 1 t t T上 =一 t 的等价形式 为 :
r 8 d t1 t t + 订+3 y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实证检验及拓展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实证检验及拓展
关注的议题 , 而中介 目标的选择最终要看其可测性 、 可控性及与最终 目标 的相 关性。中国人 民银 行从
构造了中国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 函数。陆军的实证
结果表明: 泰勒规则很恰 当地描述我国银行 间同业
拆借利率的走势 , 并可 以作为央行货币政策 的决策 依据 。但是陆军一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 波动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影响。
作者简介 : 陈奉先 (92 , , 18 一)男 河北省唐 山人 , 硕士 , 研究方 向: 中央银行理论与宏 观调控 ; 杨 蓉 (9 1 , , 18 一)女 四川省成都 人 。 硕士生 , 研究方 向: 金融工程 ; 涂万春 (92 , , 18 一)男 湖南省汉寿人 , 硕士生 , 研究方 向: 产业组织与政府 规制。
笔者尝试在 陆军一文的基础上 , 进一步引入汇 率因素构造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前瞻性货币政策规 则的具体形式。
19 年起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 目标并在 19 93 96年 开始采用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 目 标。然而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 、 资本市场 的发展及商业银行
迫于资本充足率的压力而采取 的“ 惜贷” 行为 , 作为 货币中介 目标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在可控性、 可测性
及与最终 目标的关联性上都不太理想。 美联储 19 年 明确表示将货 币政策中介 目 93 标
二、 传统泰 勒规 则的产 生及发展
在泰勒规则产生之前货币政策操作领域里一直
存在 “ 规则行事(u s”与“ rl ) e 相机抉择 (i r i ) d ceo ” s tn
由货币供应量转向利率, 此时期美联储开创 的经济
【 统计应用研究】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实证检验及拓展
陈奉先h 杨 蓉 , , 涂万春

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

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

在国内,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货币政 策及其制定规则的研究。例如,刘斌(2008)研究了泰勒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 的应用,发现泰勒规则可以较好地描述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过程。此外,还 有一些学者对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例如,吕思聪, 2018;张成思,2019等)。
感谢观看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 发现该规则能够较好地描述我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过程。然而,国内研究还存 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 的数据库建设;加强时变参数“泰勒规则”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研究如何将 其他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中进行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实证分析。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相关数据,利 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获取了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相 关数据,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经济增长率等。接下来,我们根据时变参数 “泰勒规则”构建了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拟合。最后,我 们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然而,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部分研究 忽视了货币政策操作的时变特征,采用固定参数模型进行拟合,可能导致模型失 真。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纯通胀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 这也可能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以 更好地揭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规数“泰勒规则”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货币政 策操作的实际过程。具体而言,我们发现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存在时变特征,即 利率调整不仅受到通胀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影响,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发现泰勒规则的适应性较好,可以较好地描述我国货币政策的动态 调整过程。

关于货币政策“泰勒规则”的学习思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宇楷

关于货币政策“泰勒规则”的学习思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宇楷

关于货币政策“泰勒规则”的学习思考刘宇楷经济学院2019级政治经济学专业2019000477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应该“相机抉择”还是“按规则行事”一直存在争议。

从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演化过程来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转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基于这一现实背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约翰 泰勒(1993)依据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所谓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以此作为央行调整实际短期利率的规则。

总的来看,“泰勒规则”较好地描述了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特征。

根据其标准形式,中央银行应该依据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调整名义利率,当产出超过目标水平或者通货膨胀超过目标水平时,实际利率将偏离实际均衡利率,中央银行应该调整名义利率以促进实际利率恢复到长期均衡实际利率水平。

同时,中央银行应该在保持均衡实际利率的基础上稳定物价和总产出,这对于央行通过利率手段来避免产出和就业的剧烈波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得知,为了加强泰勒规则的适用性,使该规则更好地拟合实际货币政策操作,国内外研究者对该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展与改进,并利用各类样本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前瞻性泰勒规则、泰勒规则的非线性响应行为、时变参数的泰勒规则等都是泰勒规则的后续研究成果。

另外,研究者也不断尝试纳入汇率、信贷渠道等新的因素以扩展泰勒规则。

综合来看,泰勒规则的形式长期以来一直在创新,为使泰勒规则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世界各国的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直接调控短期利率,然后传导到中长期利率从而进一步影响总产出。

这一利率传导机制能否顺利实现是货币政策能否发挥效应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短期利率调控的有效性在学术界受到质疑,考虑到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发挥的积极作用,研究者可以将中长期利率纳入泰勒规则之中。

浅析泰勒原则在中国的可行性

浅析泰勒原则在中国的可行性

浅析泰勒原则在中国的可行性2007年对于央行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人民银行6次加息,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

利率与货币政策关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政府行政部门的关注。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建议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而不是货币供给总量。

中央银行通过对长期或短期利率的调控,可能有效地刺激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影响实际的国民产出。

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采用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最终目标为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货币政策框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可测性和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均出现了明显问题。

“十六大”已将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以货币供给量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属于货币政策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相机抉择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推崇的观点。

泰勒原则是对凯恩斯相机抉择的继承和发展,泰勒原则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就是基础货币或利率等政策工具如何根据经济行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一般要求,是货币政策制定的基准或依据,而不是严格遵守的一成不变的准则。

一、泰勒规则的简单形式及其含义泰勒(1993)认为,政策规则不一定是政策工具的固定设定,规则型行为是系统地,而不是随机地按照某一计划实施货币政策。

泰勒(1993)通过研究多国数据的模拟结果认为中央银行根据以下四个因素来调整名义利率,最有利于产出与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当期的通货膨胀率、均衡的实际利率、当期的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这就是著名的“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是一种简单的利率反馈规则,其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应根据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变化来调整利率的走势,以保持实际均衡利率的稳定性。

如果产出的增长率超过潜在水平,或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以及通货膨胀率超过目标通货膨胀率,导致实际利率偏离实际均衡利率,货币当局就应运用政策工具调节名义利率,使实际利率恢复到实际均衡利率。

泰勒规则的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它既可以很好地概括现实中影响货币政策的基本因素,同时又能很好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

通过计算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的泰勒规则值,并将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表明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之时。

这表明泰勒规则能够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参照尺度,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

泰勒规则的核心理念是根据通货膨胀率和真实产出缺口对短期名义利率进行调整。

在中国,虽然同时期也有其他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如基于基础货币增长率的麦卡勒姆规则等,但泰勒规则是货币政策规则论的代表性成果,不仅在宏观分析的理论框架中广泛使用,而且被许多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规则。

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也可以借鉴泰勒型规则的框架,但在目标变量的选取方面,有必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相应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规则值
8. 7581 12. 7778 7. 5550 5. 0763 7. 9665 14. 1877 15. 6212 17. 1952 22. 0238 26. 4806 30. 8851 33. 6914 37. 5657 37. 1397 37. 5756 33. 8254 27. 5829 21. 7287 18. 8633 16. 9111 14. 7967 12. 4071 10. 5373 9. 1415 5. 7869 2. 9922 2. 3290 2. 4905 0. 2104 - 1. 9819 - 1. 6994 - 0. 4090 - 1. 0062 - 1. 9053 - 0. 3293 1. 0896 1. 3158 - 0. 0965 0. 9058 1. 8731
检验造成大的影响。
» 季度 GDP 为当季发生数, 即用本季的当年累计数减去上季的当年累计数。
5
谢 平、罗 雄: 泰勒规则及其 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表1
时间 ( 季度)
1992. 1 1992. 2 1992. 3 1992. 4 1993. 1 1993. 2 1993. 3 1993. 4 1994. 1 1994. 2 1994. 3 1994. 4 1995. 1 1995. 2 1995. 3 1995. 4 1996. 1 1996. 2 1996. 3 1996. 4 1997. 1 1997. 2 1997. 3 1997. 4 1998. 1 1998. 2 1998. 3 1998. 4 1999. 1 1999. 2 1999. 3 1999. 4 2000. 1 2000. 2 2000. 3 2000. 4 2001. 1 2001. 2 2001. 3 2001. 4
关键词: 泰勒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在 Kydland 和 Prescott ( 1977) 对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之前, 经济学家争论的问题是货币政策是 否应该按照一个单一规则来制定, 如弗里德曼的名义货币供应 k% 增长率规则, 以及中央银行是否 应当灵活地按相机抉择制定政策。当问题以这种形式提出时, 相机抉择当然更优。但是 Barro 和 Gordon( 1983) 证明, 在相机抉择下, 产出没有系统性提高, 而社会承受了较高的通货膨胀。这一结 论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Taylor( 1993) 提出的泰勒规则反映了近年来 西方国家成功货币政策实践的实质, 实际上成为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银行 操作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经济学家对这一规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 部分是对实际货 币政策进行理论概括, 部分是对最优政策进行分析。
市场利率是整个利率体系的形成基础, 它的功能之一是中央银行以之作为制定基准利率的价 格信号源和参照系数。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国债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基础利率, 这主 要得益于其灵活的发行制度、活跃的二级市场以及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我国国债市场通过 改革, 发行机制逐步市场化, 二级市场有了较快发展, 但由于规模较小, 尚不能引导市场利率。
二、中国 货币政策对泰勒规则的检验
中国货币政策在 90 年代经历了从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的转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为/ 稳 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0;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从贷款规模转向了货币供应量和基 础货币; 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手段逐步扩大。
这种规则假定美国均衡真实利率为 2% , 联储目标通货膨胀率为 2% 。 Taylor 用这一规则考察美联储 1987 ) 1992 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将联邦基金利率由政策规则计 算出的规则值与其历史实际值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这种规则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拟合得 很好。只有 1987 年, 当联储对股灾做出反应时, 规则值与实际值有一个较大的偏差。从这个意义 上说, 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是按照规则来进行的。
果样本期足够长, 我们可以用样本的平均真实利
2002 年第 3 期 图 1 真实 GDP 与潜在 GDP 图 2 利率的实际值与规则值
图 3 GDP 缺口 图 4 CPI 通胀率
¹ 各期平均利率为算术平均利率, 加权平均利率(i ) 的计算公式统一为: ( 其中金额做权数 f )
i =
i1
f 6
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实际值、规则值及各组成部分
利率实际值
7. 6786 7. 7195 7. 8094 8. 0504 8. 4799 9. 6427 11. 9675 12. 1284 12. 1000 12. 1660 12. 0286 12. 1621 12. 3822 12. 4910 12. 7998 12. 7119 12. 5406 11. 9618 11. 7756 11. 4327 11. 4552 11. 1417 10. 8967 9. 6037 8. 2176 6. 6451 5. 1116 4. 6333 4. 3861 4. 2397 2. 8914 2. 7084 2. 5075 2. 3823 2. 3553 2. 4083 2. 6070 2. 4975 2. 4379 2. 3370
其中, it 是中央银行用作工具或政策目标的短期名义利率, 即在一天或一周内能够控制的利率, r 是长期均衡真实利率, P* 是中央银行的目标通货膨胀率。
( 一) 数据的选取 中央银行从 1994 年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 并逐步将其作为中介目标。由于利率在中 国目前没有完全市场化, 同时因为中国货币政策不是以利率为操作目标。我们需要选取一个已经 市场化的利率作为市场利率的代理变量( proxy variable) , 并且假定这一利率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 变量。这个指标应当符合市场利率的要求, 即能够较充分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信息。 中国货币市场是从 1984 年建立同业拆借市场开始起步。以 1996 年为界, 中国同业拆借市场 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6 年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运行, 1996 年 6 月取消对同业拆借利 率上限管理。 1993 年前后金融机构之间的混乱的拆借行为, 主要表现为一部分金融机构将拆借市场作为长 期融资渠道, 将拆入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拆借成为逃避贷款规模管理的主要形式 ( 谢多, 2001) 。 4
1
f
+
i2
f 6
2
f
+
,
+
in
fn 6f
=
6i
f1 6f
º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 1992 ) 1995 年上海 融资中心的加权利率为所有期限的利率加权; 而 1996 ) 2001 年选取的是 7 天的
同业拆借利率。利率期限在两个时段不匹配。但由于 1992 ) 1995 年上海融资 中心的各期限的 利率差别不 大, 期限不 一致不会 对
上海 是当 时国 内资 金拆借 最活 跃的 市场 之
一, 是国内 最大的短期资金 集散地。上海 同业拆
借市场的秩序良好, 1993 年违规拆借仅占全部拆
借的 113% 。上海融资中心的交易量占上 海同业
拆借市 场的比重逐年 上升( 陈人 俊, 1994) 。基于
此, 我们选用上海融资 中心同业拆借利率 来反映
Taylor( 1993) 用一个简单的政策规则来说明政策的制定, 即著名的/ 泰勒规则0: it = 2 + Pat + 0. 5( Pat - 2) + 0. 5yt
其中 it 是联邦基金利率, Pat 是前四季度的平均通胀率, yt 是产出缺口, 即, Pat = 0. 25( Pt- 1 + Pt- 2 + Pt- 3 + Pt - 4 ) , yt = 100( Y- Y* )PY* , Y 是真实 GDP, Y* 是潜在 GDP。
9939
Durbin - Watson stat = 1. 3120, F - stat istic =
1584. 768
图 1 表示 1992- 2001 各季度的真实 GDP 和潜 在 GDP »。
( 3) 通胀 率。我 们采用 CPI 来衡 量通货 膨胀
率。
( 4) 长期均衡真实利率与目标通货膨胀率。如
2002 年第 3 期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谢平
罗雄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 局 100037)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00083)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反应函数法首次将中国货币政策运用于检验泰勒 规则。通过计算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的泰勒规则值, 并与其实际值进行比较表明, 泰勒规 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货币政策, 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 于经济形势发展之时。这表明泰勒规则能够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参照尺度, 衡量货 币政策的松紧。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 GMM 估计表明, 通胀率对利率的调整系数 小于 1, 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 在这一制度下,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产生和 发展有着自我实现机制。
LNGDP = 9. 2648 + 0. 0209 TREND - 0. 6565 D1 -
( 688. 2633)
( 49. 4541)
( - 47. 5397)
0.( 7- 0514.14295D) 2- 0.( -58421.27812D) 3
R- squared= 0. 9945, Adjusted R- squared= 0.
( 2) 潜在 GDP。我们用线性趋势来估计潜在产
出, 由于产出 水平 表现 出很 强的季 度波 动特 点。
在用线性估计时, 加入三个虚拟变量。
D1 =
1 0
一季度 其他 , D2 =
1 0
二季度 其他 , D3 =
1 三季度
0 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