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精选6篇)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9bb41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a.png)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精选6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篇1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及时上报”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海灵副组长:王海萍组员:符惠梅各班班主任保育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长办公室,由王海灵担任办公室主任,电话:*************二、幼儿园疫情报告员职责:1.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时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午检工作。
三、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1.晨检应在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保育员对早晨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
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卫生状况,发出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要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午检也如此)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老师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排查人。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169b9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e.png)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需要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以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操作流程。
二、疫情报告制度要求1. 报告对象:幼儿园全体师生、家长和相关工作人员。
2. 报告内容:包括个人健康状况、接触史、旅行史、症状等相关信息。
3. 报告方式:采用线上报告和线下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报告频率:每日报告,包括工作日和非工作日。
三、操作流程1. 幼儿园师生报告流程:a. 幼儿园师生在每天上班或上学前,通过幼儿园指定的报告平台进行健康报告。
b. 报告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温测量结果、接触史、旅行史、症状等。
c. 幼儿园将根据报告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d. 幼儿园将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测,确保疫情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
2. 家长报告流程:a. 幼儿园将向家长提供线上报告平台,家长需在每天早上将幼儿的健康情况进行报告。
b. 报告内容包括幼儿基本信息、体温测量结果、接触史、旅行史、症状等。
c. 家长需如实填写报告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d. 幼儿园将根据家长报告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3. 工作人员报告流程:a. 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需在每天上班前进行健康报告。
b. 报告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温测量结果、接触史、旅行史、症状等。
c. 工作人员需如实填写报告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d. 幼儿园将根据工作人员报告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四、数据管理与保密1. 数据管理:幼儿园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报告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 数据保密:幼儿园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不将个人报告信息用于其他用途。
五、疫情应急措施1. 疫情发现:一旦发现师生或工作人员出现疑似症状,幼儿园将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8篇】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107cc983c4bb4cf6ecd1bc.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8篇】第1篇: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预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根据《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相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姓名:刘某某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协助本园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3、定期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g?/p>4、负责指导全园幼儿的晨检工作。
5、负尙幼儿园传病度情收集、核实、登记、报告和分析工作。
6、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
7、协助上级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对幼儿园发生的传染病情等突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对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二、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某某,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幼儿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三、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2篇: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根据学校《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1911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e.png)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疫情对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
为了及时了解幼儿园内的疫情情况,制定并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及时、准确地采集和报告疫情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该制度适合于所有幼儿园的管理人员、教职工和家长。
三、报告内容和流程1. 报告内容:(1) 幼儿园每天上报的疫情信息包括: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接触者、新增解除隔离人员等;(2) 幼儿园每周上报的疫情信息包括:累计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累计接触者、累计解除隔离人员等;(3) 幼儿园每月上报的疫情信息包括:累计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累计接触者、累计解除隔离人员等。
2. 报告流程:(1) 幼儿园每天由疫情防控小组成员负责采集当天的疫情信息;(2) 采集的信息经过核实后,由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填写疫情报告表;(3) 疫情报告表需在当天内提交给幼儿园的疫情防控负责人;(4) 幼儿园的疫情防控负责人负责审核疫情报告表并上报给上级疫情防控部门。
四、报告责任和要求1. 幼儿园疫情防控小组成员的责任:(1) 及时采集和整理疫情信息;(2) 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填写疫情报告表并及时提交。
2. 幼儿园疫情防控负责人的责任:(1) 审核疫情报告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及时上报疫情报告给上级疫情防控部门;(3) 协调幼儿园内部各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
3. 幼儿园教职工和家长的要求:(1) 配合疫情防控小组的工作,提供准确的疫情信息;(2) 严格按照幼儿园的疫情防控措施执行,做好个人防护;(3) 及时向幼儿园报告自己或者家庭成员的疫情情况。
五、报告结果和应对措施1. 报告结果:(1) 根据疫情报告,上级疫情防控部门将评估幼儿园的疫情风险等级;(2) 幼儿园将及时通知教职工和家长有关疫情的信息。
(完整版)幼儿园、初级学校疫情报告流程图
![(完整版)幼儿园、初级学校疫情报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832aa44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0.png)
(完整版)幼儿园、初级学校疫情报告流程
图
幼儿园、初级学校疫情报告流程图
1. 疫情监测
- 定期测量幼儿园、初级学校内所有师生和职工的体温。
- 如果有人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筛查。
2. 确认疫情
- 如果有人被确诊为疫情携带者或疑似携带者,立即通知卫生部门。
- 卫生部门会进一步确认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3. 通知家长和学生
- 幼儿园、初级学校应立即通知所有家长和学生疫情的情况。
- 提供相关官方渠道和资源,以便家长和学生获取准确的疫情信息。
4. 隔离和追踪
- 对与疫情携带者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并进行健康监测。
- 协助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追踪,以找出所有可能的传播链。
5. 清洁和消毒
- 加强幼儿园、初级学校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
的表面。
- 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鼓励师生和职工勤洗手,保持良好
的卫生惯。
6. 教育和宣传
- 开展有关疫情防控的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防
护意识。
- 向师生和家长解释疫情的严重性,并教授正确的预防方法和
个人卫生措施。
7. 恢复和调整
- 在疫情缓解后,根据相关政策和指引,逐步恢复幼儿园、初
级学校的正常运营。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更新疫情报告流程,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以上是幼儿园、初级学校疫情报告流程图的完整版,将有助于有效应对和管理潜在的疫情风险。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7b87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a.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及时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疫情监测及报告1.1 定期健康检查: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观察咳嗽、流涕等症状,以及检查皮肤是否有异常。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
1.2 疫情监测:幼儿园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状况和就医情况。
同时,每天对幼儿的体温进行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应即将报告给相关部门。
1.3 疫情报告:幼儿园应建立健康档案,并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幼儿园内的传染病疫情,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2.1 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幼儿园应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等。
2.2 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应保持教室、餐厅、洗手间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空气流通,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2.3 食品安全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避免食品成为传染病传播的途径。
三、疫情应急处理3.1 疫情报告及时性:一旦发现幼儿园内有传染病疫情,应即将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像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课、隔离患病幼儿等。
3.2 家长配合: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告知疫情情况,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疫情防控措施,如及时就医、隔离患病幼儿等。
3.3 疫情跟踪和评估:幼儿园应对疫情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的发展和处理情况。
四、疫情后的恢复工作4.1 教室和设施消毒: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幼儿园应对教室和设施进行全面消毒,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安全卫生。
4.2 健康恢复辅导:幼儿园应为患病幼儿提供健康恢复辅导,匡助他们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
4.3 疫情总结和改进:幼儿园应对疫情的处理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改进管理制度,提高传染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三篇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115bb32b160b4e777fcf48.png)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三篇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一为加强我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会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流行,我园设置指导老师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园内的保健医、班级教师、保育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分析报告人因。
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社区服务医院,医院联系电话:。
1、各班保健班主任负责管理负责做好晨检,并做好记录。
保健医生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班因病缺课幼儿的情况;2、对患传染病管理模式儿童返校情况进行管理。
(如要求为客户提供病愈证明)3、建立并复印件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配合医院做好每年新入园儿童的接种查验工作。
4、做好托幼儿童的预防保健及消毒隔离工作;三、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各班教师、保育员)指有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1、立即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
2、及时护送病人到指定的医院主动进行治疗。
3、认真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管理、隔离、消毒等措施,协力疾控中心基本完成完成疫情调查、应急接种等工作。
4、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尽量避免进出校园的人员。
5、教师要稳定幼儿恐慌情绪,做好幼儿家长的人生观工作,维持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6、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鼠疫。
疫情报告人 ***为加强我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护理人员机构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流行,登革热我园设置园长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园内的保健医、班级教师、保育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
一旦发生流行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需先白皮书报告社区医院,医院联系电话:。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c7053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1.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1、报告接收与确认1.1 幼儿园教职员工如发现幼儿园内出现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园长进行报告。
1.2 园长接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确认疫情,并记录报告的相关内容,包括疫情的类型、数量、涉及的班级和人员等。
2、通知相关方2.1 园长应立即通知卫生保健部门,并提供详细的疫情信息。
2.2 同时,园长还需通知相关的家长,告知他们幼儿园内发生传染病疫情,并发布相关防控措施。
3、调查与确认传染源3.1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立即进行疫情调查,包括确认传染病的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人员等信息。
3.2 同时,卫生保健部门还需对疫情范围进行控制和评估,以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4、疫情管控措施4.1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将根据疫情的性质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对疫情扩散范围的隔离、消毒以及相关人员的暂时隔离等。
4.2 同时,幼儿园还需加强对师生的健康监测,如体温测量等,发现异常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教职工培训与宣传5.1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定期对幼儿园教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控的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2 同时,幼儿园还需加强疫情宣传工作,向家长和幼儿传达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提醒他们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6、疫情监测与评估6.1 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应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和评估,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置。
6.2 同时,卫生保健部门还需与卫生监督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疫情信息和相关处置情况。
7、处置结束与善后工作7.1 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相关部门确认后,幼儿园卫生保健部门将发布疫情结束的通知,并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7.2 同时,幼儿园需要对疫情期间的管控措施进行总结,以便今后类似事件的应对和改进。
附件:1、疫情报告表格2、家长通知信范本3、疫情防控措施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等方式传播的疾病。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8eb0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f.png)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引言概述: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及时了解和控制疫情的传播,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五个部分,包括报告的目的、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流程、报告的频率以及报告的反馈。
一、报告的目的:1.1 了解疫情情况: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首要目的是及时了解疫情情况,包括有无幼儿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接触过有症状的人员等。
1.2 防止疫情扩散:通过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的扩散,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
1.3 提供数据支持:疫情报告制度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幼儿园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报告的内容:2.1 幼儿个人信息:报告中应包括幼儿的姓名、年龄、班级等个人信息,以便进行统计和跟踪分析。
2.2 症状及接触情况:报告中需要详细记录幼儿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是否接触过有症状的人员,这些信息对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
2.3 家长联系方式:报告中应包括幼儿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幼儿园及时与家长沟通和协调。
三、报告的流程:3.1 幼儿园教职员工的责任: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及时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后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3.2 负责人的处理: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与家长联系、安排幼儿就医等,并将情况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3.3 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上级主管部门收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制定应对方案,并对疫情的发展进行跟踪和监测。
四、报告的频率:4.1 日常报告:幼儿园应建立每日报告制度,教职员工应每天对幼儿的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及时上报给负责人。
4.2 特殊情况报告: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幼儿,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接触过有症状的人员,应立即向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3 紧急报告:对于疫情爆发或有疫情蔓延的风险时刻,幼儿园应建立紧急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文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ef355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7.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范文为了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幼儿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1.幼儿园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园长为组长,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园长为副组长,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等为成员。
2.保健医生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幼儿园内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
3.班主任、保育员和其他教职工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疫情时,应及时报告保健医生。
二、疫情报告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等。
2.疫情报告时限和内容(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保健医生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园长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保健医生应当立即报告园长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保健医生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园长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疫情报告方式(1)保健医生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园长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2)园长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疫情处置1.幼儿园发现传染病病例时,立即启动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幼儿园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病因,并及时向保健医生报告。
3.幼儿园对疑似传染病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
4.幼儿园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采取增加消毒频次、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等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3cdf3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0.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为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幼儿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流行,确定一名校医或保健员为本幼儿园疑似传染病疫情主要报告员,疫情报告员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向当地卫生院报告,当地卫生院立即派人核实后上报XXX及疾控中心。
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冠状肺炎病例及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2小时报告。
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规定时间24小时内报告。
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报告。
发生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疫情及新发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立即报告。
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园内发生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每一位教师均为义务报告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由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员按规定报告,并立即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严防进一步传播。
3.幼儿园班主任要落实晨午晚检制度,亲昵观察幼儿健康状态,发现异常立即请幼儿家长将幼儿带到医院就诊治疗,并要立即报告,逐级举行核实诊断。
4.加强传染病防治意识,对未上课幼儿要立即与家长联系,询问未上课原因。
发生传染病时,因病居家隔离对象要做好跟踪管理,掌握居家隔离治疗情况。
5.幼儿园领导要及时下班级,收集未上课幼儿情况,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对传染病做到防患于未然。
6.幼儿园疫情报告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如因疫情报告员玩忽职守造成幼儿园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幼儿园传染病报告流程
![幼儿园传染病报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b26a5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b.png)
幼儿园传染病报告流程
一、报告人员:幼儿园工作人员、幼儿家长、幼儿园医务人员等。
二、报告内容:如果幼儿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
症状,应立即向幼儿园管理人员报告,详细描述幼儿症状和发病
情况。
同时,报告人员应告知幼儿园管理人员病例所在班级、接
触人员等相关信息。
三、报告流程:
1.幼儿园工作人员发现幼儿出现上述症状,第一时间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幼儿。
2.幼儿园管理人员收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幼儿家长前来接送
患病幼儿,并告知家长儿童出现症状,有可能是传染病,并建议
家长及时就医。
3.同时,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所在区县疾控部门卫生监
督所,报告疫情,协调处理。
4.疾控部门卫生监督所收到通报后,派出医疗专家进行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幼儿园进行环境检测,制定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四、措施:
1.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幼儿园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2.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保持幼儿园环境卫生和清洁。
3.随时了解和掌握有关传染病疫情及时向家长和社会公众通报相关信息,加强社会预防和控制能力。
以上为幼儿园传染病报告流程,请广大幼儿园工作者和幼儿家长加强对幼儿公共卫生的认识,切实维护幼儿健康与成长。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8ee3f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6.png)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机构,必须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信息,制定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疫情报告制度的目的1. 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通过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内部的疫情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防止疫情扩散:通过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幼儿园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疫情在幼儿园内部扩散,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
3. 提高疫情应对能力:通过疫情报告制度,幼儿园能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制定相应的疫情应对措施,提高疫情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疫情报告制度的内容1. 报告对象: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家长和幼儿。
2. 报告内容:a.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包括幼儿园内部浮现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情况的报告。
b. 家庭疫情报告:家长需报告幼儿家庭成员的疫情情况,如家庭成员是否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
3. 报告方式:a.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教职工需通过幼儿园内部通讯平台或者专门的疫情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b. 家庭疫情报告:家长需通过幼儿园指定的方式进行报告,如电话、微信等。
4. 报告时限:a.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教职工需在发现疫情后的1小时内进行报告。
b. 家庭疫情报告:家长需在发现疫情后的2小时内进行报告。
四、疫情报告制度的实施流程1. 幼儿园内部疫情报告流程:a. 发现疫情:教职工在工作中发现疫情(如幼儿浮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即将向所属班级负责人报告。
b. 班级负责人报告:班级负责人收到报告后,立即将疫情信息报告给幼儿园疫情防控小组。
c. 疫情防控小组处理:疫情防控小组收到报告后,即将进行疫情确认,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通知家长、隔离幼儿等。
d. 疫情报告:疫情防控小组将疫情信息报告给幼儿园园长和相关部门。
2. 家庭疫情报告流程:a. 家长发现疫情:家长在家庭中发现疫情(如家庭成员浮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即将向幼儿园报告。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d046e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1.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传染病疫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幼儿园的管理和幼儿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建立健全的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2.1 报告范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疾病: - 感冒 - 水痘 - 痢疾 - 溃疡性口炎 - 传染性腮腺炎 - 甲肝 - 手足口病 - 流行性感冒 - 急性传染性胃肠炎 - 结膜炎2.2 报告程序•幼儿园工作人员在发现疫情病例后,应立即向园长或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园长或相关主管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疫情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
•同时,应当向疾控中心或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2.3 反馈和跟进•疫情病例确诊后,应当及时向家长通报情况,做好疫情的防控宣传工作。
•对疫情的起因进行调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三、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3.1 报告范围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环境污染 - 食物中毒 - 突发传染病疫情 - 人为事故3.2 报告程序•幼儿园工作人员在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立即向园长或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园长或相关主管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处置和救助,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
3.3 反馈和跟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事后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做好防范措施。
•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布事件处理情况,维护幼儿园的声誉和形象。
四、总结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对于幼儿园的管理和幼儿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健全的报告制度和快速的应急响应才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希望各幼儿园能够重视这一制度建设,保障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927e7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f.png)
2024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学习与预防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确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幼儿园应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 传染病防治法》,提升全员预防意识。
各班级应严格执行每日晨检制度,班主任对到园的每位幼儿进行观察与询问,了解其出勤情况与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幼儿,班主任应及时追查病因并做好登记。
二、疫情报告与管理1. 教师在发现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幼儿园领导。
幼儿园在确认疫情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县教委。
幼儿园应指定专人《如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负责园内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2. 包括甲类传染病《 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 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丙类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以及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3. 包括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以及同一班级或宿舍内短时间内多例《如5例以上)幼儿出现相似症状 如发热、皮疹、腹泻等)的情况。
4. 当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或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在1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与任务1. 幼儿园应建立以XX为组长、XX、XX为副组长,各班卫生保健员及一名教师为成员的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2.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由分管副园长负责领导,医务室与班主任承担具体工作。
3. 重点把控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的“五早”原则。
四、疫情报告流程与要求1. 疫情报告人发现符合报告条件的情况时,应立即以最便捷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同时向教育管理中心与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02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
![202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d99d12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1.png)
202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第1篇: 2023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园实际,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实现对传染病的控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可能引发的幼儿传染病突发传染病事件可分为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非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和副伤寒等)、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等)三、预防措施1、幼儿园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2、卫生保健老师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保健老师在晨检中应做到一摸、二问、三看、四查,并认真填写幼儿全日观察登记表,保证幼儿园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体检,持健康证方可上岗;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方可入园。
4、幼儿园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一般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幼儿园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要通风换气和定期消毒。
6、班主任应加强对幼儿的巡视,发现传染病病例或凝视病例,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向分管保健老师或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报告,不得隐瞒实情,分管保健老师应在第一时间到达发病班,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根据幼儿入园报名表上提供的紧急联络人信息与之联络医院诊治。
其原则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7、按疾控制定的《各类物品消毒方法》做好各项预防性消毒工作。
参考文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流程-范文word版 (3页)
![参考文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流程-范文word版 (3页)](https://img.taocdn.com/s3/m/593843b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4.png)
参考文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流程-范文word版 (3页)制:对于发现的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应当在发现后1小时内向幼儿园疫情排查人报告,疫情排查人应在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进行排查并做出处理。
四、疫情报告流程:1.发现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或因病缺勤等情况。
2.及时向班主任或保育员报告。
3.班主任或保育员向幼儿园疫情排查人报告。
4.幼儿园疫情排查人进行排查并记录在登记日志中。
5.疫情排查人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6.领导小组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疫情隐患。
五、疫情报告制度的宣传:幼儿园应当定期对教职工和家长进行疫情报告制度的宣传,让大家都了解该制度的内容和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卫生和健康环境。
同时,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作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园长需要立即按规定报告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发生疑似疫情和疫情时,园长应立即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并及时护送病人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
此外,园长还应认真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管理、隔离、消毒等措施,协助疾控中心完成疫情调查、应急接种等工作。
在疫情期间,园长还需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严格控制进出校园的人员。
同时,教师也需要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幼儿家长的思想工作,维持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最后,园长需要注意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删除无关段落)冬天清寒,站在有风的地方回首,看见来时的路。
一路有花的娇艳,有草的青葱,有树的挺拔,有鸟的鸣叫。
抬起头,天空蓝的清澈。
冬天也是寂寞的,万物都归于沉静中,孕育着来年的昌盛。
在这个季节里,人们会渴望温暖的一炉壁火,也会想要一个温暖的怀抱。
围炉煮雪,相拥着取暖。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38a0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4.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切实保障全体幼儿及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定期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情报告相关制度,必须人人重视,防患于未然。
二、卫生保健人员和班级教师坚持做好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随时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做好传染病的筛查工作。
三、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一旦发现传染病事件,应立即报告我园疫情报告人及园领导,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一般情况下应于24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幼儿(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相关信息。
2 .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相关信息。
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相关信息。
3 .如是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电话、传真)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附录: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3 .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237b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3.png)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流程1.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程序1.1 幼儿园教职工发现可疑传染病病例,立即向园长报告。
1.2 园长收到报告后,迅速组织第一时间处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处置。
2.传染病疫情初步判断与确认2.1 定义疫情判断的指标,如发热、呕吐、腹泻等。
2.2 进行初步判断,确认是否为传染病疫情。
2.3 在确认疫情后,立即通知相关专业部门,如卫生健康部门。
3.疫情隔离处理3.1 迅速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隔离开,避免传播疾病。
3.2 与病儿接触的教职工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3.3 开展疫情隔离区的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4.通知家长4.1 在确认疫情后及时通知家长,并告知相关疫情预防措施。
4.2 向家长说明疫情处置的工作进展和措施。
4.3 家长对于幼儿进行诊治时,须提供幼儿的就诊情况报告。
5.疫情监控与数据报告5.1 建立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定期统计疫情相关数据。
5.2 按规定向卫生健康部门上报疫情报告。
5.3 定期向家长汇报疫情数据,增强透明度和信任。
6.疫情结束后的处置6.1 当幼儿园疫情结束后,对隔离区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措施。
6.2 安排幼儿回归正常学习生活,逐步恢复幼儿园活动。
6.3 对本次疫情的处置经验进行总结,并修订相关疫情处置流程。
附件:1.传染病疫情报告表格:包括报告时间、报告病例人数、相关症状等信息。
2.传染病疫情处置流程图:详细说明各个处理步骤和相关责任人。
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隔离:指对疫情患者进行空间上的限制,以阻断疫情传播。
3.环境卫生:指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减少病菌和的滋生、传播机会。
4.透明度:指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及时向相关人员透露信息,增加信息公开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使幼儿园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统一、有序,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以下是分享的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及时上报”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xx
副组长:张xx
组员:各班班主任、保育员
疫情报告员:李xx137********
疫情排查员:王xx
疫情登记员:刘xx136********
xxx幼儿园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由李晓峰担任办公室主任,电话:8772337。
二、学校疫情报告员职责:
1、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时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4、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
三、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
1、晨检应在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进
入教室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
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卫生状况,发出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要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午检也如此)
2、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学校疫情排查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呼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3、学校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排查人。
学校疫情排查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
4、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立即报出相关
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报告方式:
(1)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向胜利路街道办事处教育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班主任或保育员------学校疫情排查人------校长
------教育组------华龙区卫生防疫站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
(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或宿管员(2分钟)→学校疫情排查人(2分钟)→校长组织排查(5分钟)
-胜利路教育组。
(3)有事由校长按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报告,无事由学校疫情排查人向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报平安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我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01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内传播流行,我园设置园长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园内的保健医、班级教师、保育员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
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社区医院,医院联系电话:xxxxx
02幼儿园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要按要求做好以下工作:①各班保健老师负责做好晨检,并做好记录。
保健医生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各班因病缺课幼儿的情况;②对患传染病儿童返校情况进行管理。
(如要求提供病愈证明)③建立并保管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配合医院做好每年新入园儿童的接种证查验工作。
④做好托幼儿童的预防保健及消毒隔离工作;
03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各班教师、保育员)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04园长作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
一旦发生疑似疫情和疫情时,应立即按规定报告疫情并做好以下工作:①立即隔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
②及时护送病人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
③认真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管理、隔离、消毒等措施,协助疾控中心完成疫情调查、应急接种等工作。
④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严格控制进出校园的人员。
⑤教师要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幼儿家长的思想工作,维持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⑥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幼儿园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为使我园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有效、有序并结合实际,特制定我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设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园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学校校医或者分管安全的副园长兼任,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
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校医或分管安全的副园长应马上向园长报告,学校在24小时内向教育局和卫生部门(或疾控中心)报告。
1、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
2、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3、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病因追查、登记制度。
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幼儿,校医在园门口进行晨检,到班级由班级教师进行二次晨检,并做详细记录。
发现学生及教师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报告校医,校医要进一步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日志上,及时收集疫情信息,确保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三、学校发生传染病除及时报告疫情外,应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及时采取
措施、控制疫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