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ppt

合集下载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精品PPT课件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精品PPT课件

4、胸围:3岁以下小儿取卧位或立位,3岁 以上取立位,不要取坐位。被测量者处于 平静状态,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测 量者立于其前方或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 尺零点固定于被测者胸前乳头下缘,右手 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 下缘为准。经左侧面回至零点,各处软尺 轻轻接触皮肤(1岁以下皮下脂肪松厚者宜 稍紧),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读数至 0.1cm。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评估及分类:采用标准差法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评估及分类
指标
测量值标准差法 评价
体重/年龄
M-3SD~ M-2SD
﹤ M-3SD
中度低体重 重度低体重
身长(身高)/ M-3SD~ M-2SD
年龄
﹤ M-3SD
中度生长迟缓 重度生长迟缓
体重/身长(身 M-3SD~ M-2SD
2、身高
3岁以上身高计测量,使用前检查身高计 的立柱与底板台是否固定牢靠,底板台 是否放置平稳,立柱与滑测板的位置是 否正确。用标准钢尺(2m长、精确到毫 米刻度)检查柱上的刻度是否准确,若 全长( 2m )和标准尺相差0.5cm以上则 不能使用。
3岁前小儿身长卧式测量时,应脱去帽、鞋、袜,穿单衣 裤,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小 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测量者立于小儿右侧;左 手握住小儿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 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该一致,然后读刻度,记 录到0.1cm。
(3)匀称程度:是对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 系的评价。
① 体形匀称度 ② 身材匀称
第二节 儿童生长偏离和障碍
生长是反应儿童健康状况、营和遗传背 景的敏感指标。
生长受控于遗传、营养、神经内分泌和环 境四大因素。除了考虑这四大因素,还应 注意生长呈连续和不均衡性特征。2岁内以 营养调控为主,越小越甚,生长速度每年 少于7cm为异常。2岁以后以促生长激素轴 调控为主,生长速度每年少于4cm为缓慢。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技术 PPT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技术 PPT
作协调、连贯。 3.患儿无异常不良反应。
祝同学们—— 学习开心愉快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
身长所包括的头、躯干及下肢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各年 龄期头、躯干和下肢所占身长(高)的比例各不相同。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测量方法
• 3岁以下仰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后立位测量 身高。
• 3岁以下小儿用量板卧位侧身长。脱去帽、 鞋、袜及外衣,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头顶接 触头版,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两下 肢伸直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之紧贴小 儿足底,,并与底板相互垂直,读刻度至 0.1cm。
测量工具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
[ 实施 ]
• 体重测量 环境安排合理,温暖、舒适、光线充足 → 将清洁布铺于磅秤上,将磅秤刻度调至零 点 → 脱去儿小衣物及尿布。将小儿轻放在 秤盘上动作轻稳 → 左手悬于小儿上方以便 保护小儿安全 → 准确读数,记录 → 向患 儿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 者穿好衣裤,取舒适卧位,查对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
[注意事项 ]
1.操作中应随时观察患儿情况,注意保护患 儿安全
2.测量时小儿双膝伸平直 3.察看刻度准确读数,精确到cm,小数点后
一位 4.将小儿放在秤盘上动作轻稳 5.注意小儿安全、保暖 6.察看刻度准确读数,以g为单位,精确到
50g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
[评价]
1.保护患儿安全。 2.物品准备齐全பைடு நூலகம்操作计划周密,操作动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技术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
[ 目的 ]
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婴幼儿身高体重测量
[评估 ]
1.目测身长范围。 2.粗估婴儿体重范围(10Kg)。 3.小儿合作程度,年龄(月龄),简要 病情。

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ppt

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ppt

既往,近期营养不良
二、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
(二)心理发育的评价:
评价标准:
1、主观经验标准 2、统计分析标准 3、医学标准 4、社会适应标准
最重要并常用的形态指标是身高和体重。 还有,
长度: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 宽度: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和前后径; 围度:头围、胸围、上臀围、大腿围、小腿围;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
形态指标-身高( 3岁以下称身长)
身高是指人体立位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 它是表示身体生长的水平和速度的重要指标。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厘米,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前半年平均每月增 长2.5厘米,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1.5厘米,全年共增长25厘米,1岁 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即75厘米。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平均 年增长10厘米,2岁时身长约为85厘米。 2~12岁身高的估算公式为(厘米):身高≈年龄×5+80(或75)
五等级评价表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标准
X+2s以上 X+s 至 X+2s X+s 至 X-s X-2s 至 X-s
X-2s以上
二、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
体格发育的评价—五等级评价法
缺点:只能用于单向指标评价,不能对体型作评价, 不能对生长发育做动态评价 一般用于:与同龄儿童比胖瘦、比高矮,而不能判断 学前儿童是否健康
1~6个月体重的估算公式为(千克):体重≈出生时体重+月龄×0 .7 7~12个月体重的估算公式为(千克):体重≈6+月龄×0.25 1~10岁体重的估算公式为(千克):体重≈年龄×2+8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测量
(二)生理功能指标: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

体格生长
儿科学(第9版)
一、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 体格生长:选择易于测量、有较 大人群代表性的指标
❖ 常用的形态指标:体重、身高( 长)/坐高(顶臀长)、头围、 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 体重、身高、头围最为常用
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一) 体重的增长 (二) 身材的增长 (三) 头围的增长 (四) 胸围的增长 (五) 上臂围的增长 (六) 皮下脂肪 (七) 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脊柱正常形态很重要
儿科学(第9版)
牙齿
❖ 人一生有乳牙(共 20 个)和恒牙(共 28 -32 个)两副牙齿。恒牙出齐一共 32 个 , 如果 没有智齿,就 28 颗
❖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 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大多于3岁前出齐
❖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一般于20 ~30 岁时出齐
儿科学(第9版)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 遗传
❖ 营养 宫内营养不良不仅使胎儿体格生长落后,严重时还影响脑的发育;生后营养不良,特 别是第 1 ~2 年的严重营养不良,可影响体重、身高及智能的发育
❖ 疾病 对生长发育的阻挠作用十分明显 。急性疾病常使体重下降;慢性疾病可使体重和身高 都落后;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 前囟出生时约 1 -2cm, 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 6 月龄 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最迟于 2 岁闭合
❖ 前囟大小以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表示
❖ 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 6 -8 周龄闭合
儿科学(第9版)
脊柱
❖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生长 ❖ 生后第 1 年脊柱生长快于四肢,以后四肢生长快于脊柱 ❖ 3 个月左右抬头动作的出现使颈椎前凸 ❖ 6 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 ❖ 1 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 ❖ 上述这样的脊椎自然弯曲至 6-7 岁才为韧带所固定 ❖ 注意小儿坐、立、走姿势,选择适宜的桌椅,对保证儿童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ppt课件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ppt课件
……
WHO 3—7岁男孩年龄身高表
年龄 -3s -2s -1s 平均值 +1s +2s
年月 下
中下
中- (中位数) 中+
中上
3 0 83.5 87.3 91.1 94.9 98.7 102.5 3 1 84.1 87.9 91.8 95.6 99.5 103.3 3 2 84.7 88.6 92.4 96.3 100.2 104.1 3 3 85.2 89.2 93.1 97.0 101.0 104.9 3 4 85.8 89.8 93.8 97.7 101.7 105.7 3 5 86.4 90.4 94.4 98.4 102.4 106.4 3 6 86.9 91.0 95.0 99.1 103.1 107.2 ……
➢ 牙齿:是临床常用的观察指标,也是骨 成熟的一个主要指标。
(口腔保健科专题)
三、体格生长的测量(托幼机构)
1、常用测量指标:体重、身高 2、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常用指标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 测量前应检查磅秤的零点、量具的准确性
❖ 如果衣服不能脱成衬衣衬裤,则应设法扣除衣服 重量
❖ 3岁以上儿童量身高时,要脱去鞋、帽,取立正姿 势。
2、体格生长评价的标准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儿童保健、儿科临床不可或 缺的工具,也是评估人群总体健康状况、制订相 关政策和干预计划的重要依据。
现在我们使用的评价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 0~6 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 (96年 )
2009年6月2日,卫生部对外发布了《中国七 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这套《标 准》参考了2005年中国九个较发达城市儿童 体格发育调查的结果,其要求稍高于WHO的 标准。
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及评价

小儿生长发育评价及监测ppt课件

小儿生长发育评价及监测ppt课件

营养补充和干预措施
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迟 缓的小儿,需要进行营养补充或
干预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小儿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或 治疗方案,如维生素D、钙、铁
等微量元素补充。
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和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促进小儿
健发育评价及监测的意义和价值
05 生长发育迟缓的识别和处 理
生长发育迟缓的判断标准
身高、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 正常健康儿童身高、体重的第3
百分位数以下。
生长速率异常:身高、体重生长 速率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
常健康儿童。
年龄增长身高、体重未达到正常 范围。
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原因
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疾 病、内分泌疾病等。
国内常用的标准
01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0-6岁儿童身 高、体重标准值》是针对我国儿 童制定的生长发育参考标准,包 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
02
这些标准基于我国儿童的大样本 调查数据制定,能够反映我国儿 童的生长状况,为家长和医生评 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参考。
参考值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生长发育参考值的适用范围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定期的生长发育评价及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儿 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提高儿童生活质量
生长发育评价及监测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 况,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照护和营养保障,提高儿童的 生活质量。
预防疾病和健康问题
通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 问题,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
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完整版

儿童生长发育ppt课件完整版

疾病和感染会影响儿童 的营养摄入和吸收,从 而影响生长发育。同时 ,一些慢性疾病和先天 性疾病也会对儿童生长 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情感 环境对其生长发育也有 重要影响,如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等。
02
儿童身体发育评估
身高与体重测量及评价标准
01
02
03
身高测量
准确测量儿童身高,记录 生长曲线,与同龄儿童比 较。
餐间零食过多
控制零食摄入量,尤其是高糖、高盐 、高脂肪的零食,以免影响正餐食欲 和营养摄入。
营养素补充注意事项
01
根据孩子年龄和身体状 况合理选择营养素补充 剂,避免盲目跟风或过 量补充。
02
在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下使用营养素补充剂, 确保安全有效。
03
注意营养素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平衡,避免单一 营养素过量导致其他营 养素的缺乏。
智力测验工具
常用工具有智力测验量表、神经心理测验、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等。这些工具能 够全面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神经发育和适应能力。
语言能力发展观察
语音发展
观察儿童发音清晰度、语音辨别 能力和语音模仿能力。
词汇和语法
评估儿童词汇量、词义理解、句 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掌握情况。
语言表达和沟通
观察儿童口头表达、倾听能力、 对话交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中等强度为主,避免过度运动造成 的损伤。
运动安全注意事项
热身与拉伸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 ,运动后及时进行拉伸放松 。
穿着与装备
穿着舒适的运动服饰和鞋子 ,避免穿着过于紧身或宽松 的衣物。根据运动项目选择 合适的防护装备。
避免空腹运动
运动前不宜空腹,应适当补 充能量,避免低血糖等风险 。

育婴师培训之生长检测ppt课件

育婴师培训之生长检测ppt课件

VS
意义
头围的变化可以反映宝宝的大脑发育状况 ,如果出现头围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的情 况,可能提示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智 力障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胸围指标与意义
胸围指标
胸围是衡量婴幼儿胸廓和肺部发育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测量胸围,可以了解宝宝的胸廓和肺部发育 状况。
意义
胸围的变化可以反映宝宝的胸廓和肺部发育状况,如果出现胸围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的情况,可能提 示存在呼吸系统发育异常或肺部疾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身高指标与意义
身高指标
身高是衡量婴幼儿骨骼发育的重要指 标,通过定期测量身高,可以了解宝 宝的骨骼发育水平和生长速度。
意义
身高的变化可以反映宝宝的骨骼发育 状况,如果出现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 不前的情况,可能提示存在骨骼发育 异常或内分泌系统问题,需要进一步 检查和治疗。
头围指标与意义
头围指标
头围是衡量婴幼儿大脑发育的重要指标 ,通过定期测量头围,可以了解宝宝的 大脑发育状况。
不匀称生长的判断与处理
判断
观察宝宝的身体比例,如头、躯 干、四肢等部位的比例关系,若 发现异常,可能存在不匀称生长 的情况。
处理
不匀称生长可能影响宝宝的运动 和身体机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调整方案,如加强 锻炼、调整饮食等。
生长停滞的判断与处理
判断
观察宝宝的身高、体重等指标长时间 无明显增长,可能存在生长停滞的情 况。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选择精确的测量工具,如身高 计、体重秤、皮尺等,并确保 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遵循标 准操作流程,避免误差和偏差。
在测量时,应注意儿童的体位、 姿势和穿着,以确保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

儿科生长发育 P P Tppt课件

儿科生长发育 P P Tppt课件
长骨的发育有关。
★身长( 高)与体重
2 ~12 岁小儿:身长( cm) = 年龄× 7 +
75( cm)
出生时
1岁
2岁
体重
3
(kg)
9
12
身长
50
75
87
(cm)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25cm,
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约10-12cm,
根据公式,2岁以后每年增长?
SUCCESS
THANK YOU
二、颅骨和牙齿的发育
1. 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脑的发育而增大, 可通过头围大小、 骨缝及前后囟闭合迟早来评价颅骨的发育
★颅骨
骨缝:婴儿出生时颅骨缝略有分开, 于3 ~4
个月时闭合。
前囟:出生时 (1~2 cm 对边中点连线长
度) , 最迟2岁闭合时闭合。
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 最迟于生后
6 ~8 周闭合。
2岁至青春期收缩压=年龄×2+80

缩压
舒张压=2/3×收
1岁内小儿体重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 A.200-300g B.300-400g C.400-500g D.500-600g E.600-800g 小儿体重在1岁至12岁时,每年增长约: A.1kg B.2kg C.4kg D.6kg E.8kg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由于生后摄入不足 胎粪排出 体表水分丢 失等原因,会出现暂时生理性体重下降, 下降范围为3%-9%,7-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当体重下降超过10%,或10天未恢复,为病 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
★身长( 高)
1. 临床意义
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 即头部、脊柱、 下肢长度的总和。 身长是反应骨骼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目的
1:一方面是用以判断小儿生长发育是
否正常。
2:另一方面是用以指导,对小儿进行
正确的保健、护理,以使小儿能得到正 常的生长发育。
第 一节
小儿体格生长
(一)、小儿体格生长规律
小儿体格生长规律的指标包括:
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 牙齿、上臂围、骨骼。
A、体 重
1、从上而下(如:抬头→坐→站→走); 2、从近到远(如:抬肩→伸手→手指
取物); 3、从不协调到协调; 4、先正面动作后反面动作(如:先能握
物,后能随意放下
动作发育顺序(口决)
二抬(头) 四翻 六会坐
七滚 八爬 周会走
发育速度的不平衡
在发育过程中,小儿各系统和各年龄段 的发育速度是不平衡的。一般神经系统 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 统则先快后收缩,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 较发达,而肌肉组织则须到学龄期才发 育加快,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生后头 半年内生长最快,后半年生长速度较前 半年慢,以后逐渐减慢,但到青春期后 又增快。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小儿的生长发育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 但个体之间并不完全一致,在一定范围 内由于各种因素,如遗传、性别、环境、 教养等方面的影响而存在很大差异。同 年龄、同性别的健康小儿,体重、身高 发育也不完全相同,男孩发育速度一般 较女孩快,但是女孩青春期比男孩早1-2 年,因此在青春期女孩发育速度较男孩 快,之后又被男孩超过。
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整 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很大差异,但又有 一定规律。熟悉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规 律,对辨别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非 常重要的。
功能发育的规律
一般来说,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 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由低 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例如,出生后运动发育,先抬头,后抬胸,再 会坐、立、行;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 手拿物品先用全掌握持,以后发展到能用手指 端摘取。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先观看和感觉事物, 认识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
2.新生儿头围约为34厘米,6个月为42厘米,1 周岁为46厘米,5岁为50厘米.15岁与成人相近 54-58厘米。
3.头围的测量方法:小儿取立位或坐位 (婴儿坐于母亲腿上,由其母亲扶住 头)。测量者立于被测者之前,用左手 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小儿头部右侧。 软尺齐小儿眉弓上缘处(软尺下缘恰位 于眉毛上缘),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 长度为头围。软尺紧贴皮肤,左右对称。 长发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 分开。以厘米为单位读数保留小数点后 一位,即读出毫米数。
一个重要指标。 2)正常新生儿初生身长为50厘米,1周
岁约75厘米,2岁约85厘米, 3)1-10岁小儿身长计算公式: 身长(厘米) =年龄x 7+70
C、坐高、上臂围、骨骼:略
D、头围
1.头围反映小儿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是评价 脑发育的指标之一。头围过大过小,都会有问 题 。3岁以下婴幼儿定期测量头围,有助于了 解大脑发育情况,并对诊断智力低下有一定参 考意义。
G、牙齿
1. 齿牙可为乳牙、恒牙两种。 2.乳齿约6-8月萌出,于2-2.5岁齐,
共20个。乳齿数可按月龄-(4-6)推算。 如1岁孩子,应该出8-6颗乳齿。6-8岁乳
齿逐个脱落,换出恒牙,14岁长满28颗。
第 二节
小 儿 神 经心 理发育
(一)、小儿神经心理(智能)发育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是小儿生长发育
D——言语:人特有的现象,包括对言语 的感知、理解与表达;
E——情绪与社会行为:⑴社交行为:人 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如3个月见人会笑; ⑵社会认知、情感与态度:如怯生;⑶ 生活自理能力:如脱袜子,控制大小便 能力等。
A、大运动
大运动:即身体的大肌肉活动,如抬 头、翻身、坐、爬、站、走、跑、 跳等;
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神经系统的生 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智能发育五大能力领域:
A——大运动:即身体的大肌肉活动,如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 等;
B——精细动作:手眼协调活动。手及手 指的灵活性。如食-拇指捏小丸、穿珠子 等;
C——认知能力:对环境刺激的感知、分 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积木倒手、盖瓶盖等;
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和体 液重量的总和,是衡量小儿 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最常用 的指标 ,也是反映小儿营养 状况最易获得的灵敏指标。
1)正常新生儿体重平均3Kg,生后前半年内, 平均每月约增加800g,后半年平均每月约增加 250g。
一岁以内小儿体重估计:
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4
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是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人体达到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包括系统、器官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及智力
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是质的变化。生长和发育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小儿的生长发
育表现在体格的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智能)两方面。
二、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方法
赣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熊晓玲
培 训目标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测量方法
培 训方 法
1. 理论授课
2. 操作示教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小儿的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是儿童时期的特点,包括生长和发育两
生长 方面.
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
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
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月)x0.4+ (月龄—6)x0.125
1-10岁小儿体重(Kg) =年龄(岁)x2+7(8)
2)经常测体重的目的,是了解小儿营养发育 状况,指导喂养,发现疾病。
3)测体重应在晨起空腹、排尿后进行,应测 其裸体的实际重量。
B、身 长
1)身长是反映骨骼发育、身体长度的
E、囟 门
囟门分为前囟和后囟,后囟为三角 形,生后6-8周闭合,前囟为四方形, 12-18个月闭合。过早、过迟闭合说 明有发育异常 。
F、胸围
1.胸围是反映小儿营养、胸廓骨骼、肺、 肌肉和皮下脂肪发育状况。
2.正常新生儿胸围小于头围2厘米,1周岁 胸围与头围相等,2岁以后胸围大于头围, 其正常差数约等于小儿的岁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