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2)撰写一篇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5.课后反思: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提高历史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旨在巩固知识点、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2.作业难度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采用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3.情感升华:强调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绘制一张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的时间轴,标注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的掌握。
2.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提高历史素养。
3.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人类的生活遗迹,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2)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4.家庭作业:
(1)请学生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整理成访谈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重要古人类?
(2)夏商西周三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经济特点、文化成就分别是什么?
(3)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4.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变化。
5.最后,我会介绍夏商周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就,如甲骨文、青铜器、礼乐制度等,并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三)互动方式
1.师生互动:在讲授过程中,我会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以上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我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来评估。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了解。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个性化指导。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1.历史图片:展示史前文化遗址、甲骨文、青铜器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视频资料:播放与夏商周时期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3.互动软件:利用互动软件设计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丰富教学形式,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教学难点: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过程的理解,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此外,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法、情境创设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国家产生的关系;认识夏、商、西周的国家制度和经济文化。

本课在整个材当中处于开篇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早期中华文明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牵挂,使学生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夏商周国家制度的特征,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本领。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夏商周国家的特征,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到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合,促进了中原民族和同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2.难点: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汇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研究。

【讲授新课】石器时代的昔人类和文化遗存问题情境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请阅读教材内容,指出石器时代分为哪两个阶段?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准分别是什么?两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遗址?自主研究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重大影响。
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古代以及现代的治国理政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治理比较好的时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视的时期。
课堂小结:
[特别提醒]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1)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2.商和西周的经济发展——奴隶制社会经济走向繁荣的时期
(1)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少量青铜农具
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2)手工业: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 ①青铜铸造 ②陶瓷业 ③玉器制造业
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鬼吹灯》中利簋: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③西周衰亡:
西周时期,国家实行国、野分治。“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 “国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有一定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只承担兵役,不向国家缴纳粮食,而“野人”的地位较低,只缴纳粮食不承担兵役。
君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君主权力。国家遇到重大问题,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摘编自姜军主编《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
从良渚墓葬的考古发现中我们能获取信息:阶级分化非常明显;贫富差距或阶级差距非常大。还存在着一套以玉器为代表的礼仪系统。

第0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0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部编新教材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课时案例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年级高一年级模块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新教材第一单元第1课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模块复习课□√课型初/高三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1. 整体思路及课标要求、教学方式第一单元的主题可以提炼为: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也就是夏、商、周,即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思想理论上的大变动,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1课,它对于认识中华文明起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需要选择大量文物,研究许多文化遗迹,提供必要的文献史料,采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并运用唯物史观做指导,才能够让学生理解、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的特质和成果。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有代表性的文化,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本节课学习对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及批判性思维会有所帮助;本课采用问题式及史料实证教学模式。

2. 教学内容逻辑分析早期中华文明这一课,从文明形态上看,早期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文明;从思维发展逻辑上看,遗迹、文物抽象历史结论;从社会发展看,从原始群氏族部落早期国家;从生产力发展上看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从内容关系上看,由不同区域和特点的遗址华夏文明的起源。

3. 学习者分析本课内容初中学生有部分知识是学过的,但高中的要求是在知识基础上,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并且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层次是刚刚进入高中的孩子所比较困难的。

4. 学习目标设计1. 总体目标,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一体的特点,了解早期国家特征。

2. 重点研究良渚文化遗址,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研读,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能力目标是培养史料实证)。

3.能够通过夏、商、周的文物、文献材料,了解早期国家特征(能力目标是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掌握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始终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过程。

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史料,帮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通过向学生展示新时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原始人类分布、夏商周的地图,以及周朝形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早期国家的历程。

3.史料实证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石器时代的人类演变过程及文化遗存和夏商周时期的相关知识,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了解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分布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会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西周典章制度的区别联系。

5.家国情怀通过向学生传授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特点,夏商周的制度,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生产力、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总体:悠久性,本土性,兼容性,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记忆)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②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广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③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5.通过文献、出土文物,理解夏朝存疑的原因以及商朝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与特征。
(二)教学难点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问题探究法。
锻炼学生翻译解读史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对最早的“中国握分封制的内容。
增强历史解释能力。
增强历史的分析辨别能力,认识到制度的本质。
增强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增强自主学习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设置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概括早期国家的文明印记。
通过教师讲述,从唯物史观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阶级、国家之间的逻辑关系。
环节二:探寻早期国家的文明印记
1.教师讲述三皇五帝,介绍传说时代华夏族的形成并逐步过渡到万邦时代,结合出土文物介绍万邦时代的特征,最后进行对国家形态演变的总结。
2.教师询问夏朝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夏朝国家机构的完善,在讲解夏朝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时,向学生提问:关于启的继位,为何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关于启的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的转变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两则文献史料都会受到作者本身的立场,观点,对历史的认识,因此当我们认识文献史料时,最好能找到与之相印证的史料)
7.讲述分封制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教材以及PPT上所出示的分封地图与材料,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与特点?分封制有何影响?展示分封制的结构图,请学生思考其特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

高中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采用“导学导用”的模式,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三皇五帝至夏、商与西周的时空演进构建教材,以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先民的出现、文明的奠基、文明的曙光、文明的产生、文明的发展为明线,以从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国家发展历程和早期国家特点为暗线。

通过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思考和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时空背景下理清中华文明的产生历程,在完成课程目标基础上培育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方面,以唯物史观解析国家的产生、中华文明起源的历程,以时空观念掌握掌握原始社会分期和早期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史料实证掌握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存;用历史解释解读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以家国情怀分析石器时代中国代表性文化遗存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初中历史具有典型的故事性、直观性,高中历史侧重于学术性,高一学生处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学术性知识理解不够深入。

教师需根据学情构建知识体系,增加课件的故事性与直观性,然后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目标性学习。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学课时1课时,为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第1单元第1课,下启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材分三个子目,第一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主要介绍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及其特征;第二子目“从部落到国家”讲述三皇五帝到夏朝的历史概况;第三子目“商和西周”讲述商和西周的政治、经济概况。

四、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在阅读多种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建立,培养时空观念素养,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中华文明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达百万年、漫长且不断发展的结果。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的教学内容,展示了我国从原始社会走向早期国家的过程。

从我国境内的考古发掘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具备大河流域文明产生、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的一般特征,同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过程也有鲜明的特点。

将教材的小标题调整后联结起来,本课的内容结构非常清晰,呈现如下:石器时代金石并用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①结合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考古出土文物、文化遗存、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以及文献史料,在时空情境中感知、探究历史发展进程的速率,思考生产工具制造、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变化规律,进而了解、认识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与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掌握早期国家政治建设历程与特点及生产生活成就。

教学目标:原始社会部分:1.观察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知道在中华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如星星之火且发展愈加多元;2.通过考古出土文物,如石器、手工工具及制品的比较分析,与教师互动探究原始社会发展的原因;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比较姜寨聚落与良渚古城,同时观察对比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陶寺遗址的位置分布和文物特征,思考、认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诸多文化遗存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身份地位不平等、阶级分化的现象趋势;4.通过解读时间轴,探讨历史时间变化速率,深刻理解生产力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夏、商、西周部分:1.结合时间轴,梳理国家管理制度;2.结合地图,观察三代统治疆域的变化;3.运用教材相关内容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比较、分析、探究夏、商、西周的制度变迁,认识、理解国家管理及治国思想的进化发展,体会国家形态不断发展的趋势,感悟这一时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思考一:人类从何而来?古史传说:东方:女娲造人;西方:亚当夏娃考古: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2)生活方式:采集渔猎、寄居洞穴、群居生活、使用火种(3)组织方式: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4)文化遗存: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1)时间:距今1万年—距今约40005000年(2)生活方式:原始农业(粟、稻)、使用陶器、饲养家畜、养殖缫丝、佩戴玉器、注重祭祀(3)组织方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阶级分化、私有制、万邦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4)文化遗存:①前中期A、仰韶文化(黄河中下游;以彩陶为特色)粟B、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C、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水稻、养蚕缫丝技术②晚期A、龙山文化(源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以黑陶为特色)B、良渚文化(长江下游)按社会组织(生产关系)划分:原始社会A 原始人群:①含义:原始人群是史前时期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

原始人群又可分为"猿人"、"古人"两个阶段。

这一时期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的早期和中期。

②主要代表: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北京人等 ③特点:人与人之间联合,共同劳动B 、C 、氏族公社: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

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后来为国家所代替。

B 母系氏族社会:①含义: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了“什么是文明?”“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早期国家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2.亮点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理解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文明成果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发展特点。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使学生掌握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高历史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
2.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任务,提高历史素养。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培养其历史表达能力。
4.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通过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此外,我还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如:在讲解夏商周更迭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国王,通过对话、辩论等形式,直观地展示三个时期的兴衰过程。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通过设置“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置小组讨论、主题演讲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目标】通过分析中国史前文化遗址示意图、探究周灭商的具体时期和研讨西周形势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了解中国早期的纪年方法,感受地理因素对历史的影响(时空观念),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由来,知道早期国家的特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学习二重证据法等史学方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感到骄傲,增强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知道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了解二重证据法。

难点: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个地方,叫二里头,同学们还记得吧,据说那里是夏王朝的都城遗址。

二里头在河南洛阳,河南在地理上属于北方,那里的人主要是以面食为主,不像我们湖南人,主要是以稻米为主。

可是,考古工作者在偃师二里头遗址中浮选出大量植物种子,其中栽培农作物的籽粒有粟、稻、黍、小麦、大豆五种,而粟和稻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较高,说明当时人们的粮食消费以粟和稻为主。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北方人会大量生产和消费稻米呢?)教学新课:一、天下为公——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史前时期,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当首推农业的发明,而最有利于农业发生和发展的,大概有三个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是华北和华中两个地区,它们是农业发生与发展的两大温床。

这两大温床紧相毗连,各有特色而又相互补充,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们的发展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特点的形成以及往后的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是伟大中华文明的摇篮。

2、众多的文化遗存讲述:中华文明起源很早,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先后出现了诸多史前文化遗存,主要集中于辽河、黄河和长江三大流域,具体来说是这样的(结合板书加以介绍):问: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中国史前文化区系示意图,从图中能获取什么信息?预设:史前文化分布广泛,各地都有;分布不均,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集中在大河流域,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相互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便于交流。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4.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评价历史事件。
(3)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中华文明起源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中华文明起源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以炎帝、黄帝传说为切入点,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逐步展开夏商周更迭、甲骨文、青铜文化等教学内容。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夏商周更迭的历史意义,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氛围。
4.强化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青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夏商周更迭,甲骨文、青铜文化等早期文明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难点: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及其内在联系,分析夏商周更迭的历史意义,掌握甲骨文、青铜文化等早期文明成就的价值,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炎帝、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分别代表了农业文明和战争文明的象征。他们的传说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点。”
2.讲解夏商周更迭,分析其历史意义。
“夏商周更迭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一过程体现了社会制度的演变和文明的进步。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国家的诞生,商朝的甲骨文、青铜文化等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而周朝的封建制度则为后来的统一帝国奠定了基础。”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中外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中外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文明的起源实质上就是国家的起源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BC2070年)原始社会(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工具打制石器打磨制石器代表性遗存元谋人(约距今170万年)北京人(约距今70—20万年)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粟】龙山文化(万邦时代)【黑陶,又称“蛋壳陶”】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水稻、养蚕缫丝】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红山文化(辽河上游)生产活动渔猎和采集原始农业、手工业(陶器)、畜牧业(饲养家畜)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学会用火定居社会发展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社会发展状况生产力低下,尚未产生贫富分化,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氏族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联盟。

引入两个概念:生产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革新。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产品分配的形式等。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集中在大河流域,中原核心【为多元一体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早期国家(一)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建都阳城,历史遗存: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1 公共权力(指由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的出现: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中央设立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和官职,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直接控制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对其他地区则通过一些部族间接统治。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从启的继位过程,了解 世袭 制到禅让 制的发 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问题探究
(史地结合);
通过石器时代文 化遗存分布图与 考古遗存知道并 归纳各时期文化 内涵。
能够认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的历史发 展趋势,形成对中华 民族的认同感和正 确的民族观,具有民 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历史传说与 历史史实进行初 步比较,作出分析 判断和解释。
能够对历史事物之 间的因果关系作出 解释;
商和 西周
商建立过程及时间、势力范围、 都城;商代表性文化、国家机构;
武王伐纣, 西周的建立、 时间及 灭亡;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 涵;夏商时期农业工具, 土地制 度,手工业生产。
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的特点之一,神权与王 权的结合;
结合史料思考商灭亡原 因;
比较与归纳总结新旧石 器时代文化内涵;
分析与创造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 中国境内有代表性 的文化遗存,认识 它们与中华文明起 源以及私有制、阶 级和国家产生的关 系。
从部 落到 国家
黄帝和炎帝联合形成炎黄部落 联盟,夏朝建立时间与过程;
启继位的不同说法;
夏国家机构与国家管理结构。
结合 P6 学习聚焦,思考 了解早期国家形成 “夏朝是否存在争论” ; 的过程与原因。
六、教学过程
史料结合
认识到民心对早期 国家统治的重要性;
理解井田制的内涵。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 关系与作用;
井田制的作用与意 义;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2 课时
四、教学方法
(1)直观图表演示法
(2)对话式谈话法
(3)集体讨论
( 4) 课后探究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 重点: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内涵,夏商周的建立与政治、经济、文化内涵 2.难点: 禅让制到世袭制,商内外服制,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井田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研讨法板书设计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其命维新——中外的交流与新生二、辉光日新——东西方的转型与进步三、万象更新——中华文化的智慧与方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以文化与文明的名词辨析开始今天的新课·文化(Culturecultivate)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

·文明(Civilizationcivil)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高级阶段,相对于“蛮荒”“蒙昧”,主要标志是国家的诞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带着疑问,我们来看看“文化”与“文明”分别什么意思。

思考问题并回答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2070年)(一)旧石器时代1、我们先看一下这副地图,书上第二页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人类遗址发布有何特点?(空间上,北到辽河流域、南至珠江三家洲、东到大海、回忆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解读材料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掌握必备基础知识,认识旧石器时代的西到青海的广大区域。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有数百处之多,分布广泛,集中在大河流域)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来归纳一下旧石器时代的特点: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生活、能控制使用火。

从使用的工具来看,此时的生产力水平低,因此需要集体生活,共同劳动才能维持生活,所得也是共同分配,我们把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公有制(二)新石器时代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我们来认识一下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存,同学们看一下书上那个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我们一起来走进新石器时代,看看各文化遗存的生活特点。

在新时期时代的遗存中,我们发现了磨制的石器、种子、家畜,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产,脱离茹毛饮血的动物状态,由狩猎和采集过渡到定居的农业生活,人类摆脱野蛮走向了文明,并形成了多个文化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中国早期文明的演变发展使学生初步感知人类历史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

2.时空观念:通过探究周灭商的具体时期、分析中国史前文化遗址和西周形势图帮助学生了解纪年方法和地理因素如何影响历史。

3.史料实证:通过探究周灭商的具体时期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

4.历史解释:通过分析西周定都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由来。

5.家国情怀: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感到骄傲,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事实上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二是早期国家的特征。

所以本课的设计有如下方案:一是直接分两课来讲,一课讲中华文明的起源,突出考古材料的作用,突出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一课讲早期国家的特征,内容基本上就是原历史必修一的内容。

一是突出重点来讲,相比较而言,早期国家的特征更为重要,那么就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早期文明遗址然后直接讲早期国家的特征。

再有一种就是主题引导了,比如本课可以“礼乐文明的源起与演变”为主题来贯穿中国新石器时期文化和夏商周三代文明。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过程】一、考古遗迹溯文明——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的术语,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青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至2000年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社会特征:
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时组建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是部落联盟。
②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师】PPT展示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这一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进行小结。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一般都会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那么这一称呼与什么人有关?大家知道么?
(2)五帝时代:
①华夏始祖: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②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成为“禅让”。
③万邦时代:即龙山文化时代,当时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周朝
(1)政治: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 称“ 封 建 亲 戚, 以 蕃 屏 周 ”。
(2)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3)共和行政:周厉王出逃,诸侯共伯和被推举摄政,史称共和行政。
【师】结合PPT具体讲解一下分封制和宗法制。
(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1,、商朝
(1)政治
①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②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2)文化
①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②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很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师】设置问题安排同学自主预习。
1、石器时代分为那两个阶段?
2、代表性的文化有哪些?
【师】大家回答的不错。接下来大家跟着老师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播放幻灯片)
1、旧石器时代
(1)概念: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具有代表性的有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通过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历史的传承与探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和社会特征
教学难点:1.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和宗法制;
3.井田制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PPT展示元谋人门齿化石。
3、商周时期经济的发展
(1)特征: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2)表现
①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
②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各类繁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巢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学生思考并在课本中寻找答案
【师】展示五帝关系,给学生一个清晰地脉络展示。
2、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传贤”变成了“传子”,“公天下”
变成了“家天下”。
【师】那么通过有刚才的预习,老师找一个同学回答一下,夏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遗存分别是?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科目
历史
课题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
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和社会特征。
2.探究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变化。
3.掌握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教师总结后继续讲解新课。
2、新石器时代
(1)概念: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
①数量与分布:中国已发现的文化遗存有1万处,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②代表文化:约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及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还有距今约5000年,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的红山文化及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等。
【师】对,相信大家都听过炎黄战蚩尤的故事吧。谁能给老师大致说一下经过。
【师】对,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我们知道,这个其实算是传说,并不是史实。那么炎黄部落是怎么发展的?当时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二)从部落到国家
【师】布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师】结合PPT进行新课讲授。
1、三皇五帝
(1)三皇传说: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师】对,结合PPT进行内容总结。
(三)商和西周
【师】 布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1.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最终定于殷。
2、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
3、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师】结合PPT进行新课讲授。
(3)代表文化: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4)社会特征:①原始人群是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社会组织形式,人们过着群居生活。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师】那么同学们看这个图片(PPT),思考: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学生根据所学回答:
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
学生回答:
炎帝和黄帝
学生回答:
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一起打败了蚩尤。黄帝还发明了轩辕剑。
【师】196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的一个小山坡上,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这是当时我国境内 所见最古老的直立人元谋人的门齿化石。那么,元谋人处于什么时代?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的?中国早期国家是怎样的形成与发展的?下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下面的学习。
2.新课讲授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