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论文
传感器技术的论文资料
浅析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摘要:文章概述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探讨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处系统之首,其作用相当于系统感受器官,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考验,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如缺少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状态和对信息精确而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就无法谈及和实现。
一、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相关信息。
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电子信息种类日益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强,相应的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也将日益发展,传感器也将无所不在。
从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传感器热”,各先进工业国都极为重视传感技术和传感器研究、开发和生产。
传感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现代科技领域,传感器及其系统生产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行业。
二、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传感器是左右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产品之中:1.机器人用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准确操作,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准确感知自身、操作对象及作业环境的状态,包括:其自身状态信息的获取通过内部传感器(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完成,操作对象与外部环境的感知通过外部传感器来实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足以为机器人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2.机械加工过程的传感检测技术。
(1)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的传感技术。
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的在于优化切削过程的生产率、制造成本或(金属)材料的切除率等。
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标有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及其变化、切削过程颤震、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和切削时切屑的状态及切削过程辨识等,而最重要的传感参数有切削力、切削过程振动、切削过程声发射、切削过程电机的功率等。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工业制造的主流,而传感器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感器的概念及作用传感器的定义是指一种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测量等方面的需要。
传感器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通过传输电信号的方式,来实现物理量的测量、控制、监测等工作。
二、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一)传感器在机床上的应用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机床实现自动化控制越来越困难,机床上的传感器应运而生。
传感器可以对机床进行实时检测,实现机床的自我调整、诊断和维护,保障机床的正常运行。
(二)传感器在车辆上的应用在汽车行业中,传感器是保证车辆工作性能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汽车中的速度、油量、水温等参数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测量,以保障汽车的行驶安全和性能。
(三)传感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在制造业中,传感器的应用是发挥最为广泛的。
传感器可以通过实时检测机器设备、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物理数据,来保证制造过程的精确性和效率。
通过实现更精准的数据采集,来更好地控制和优化制造过程。
(四)传感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传感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通过对大气、水质、噪声和振动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来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现在,传感器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总结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工业中的普及程度非常高。
传感器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测,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未来,随着先进的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在工业制造和智能化生活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部分分别介绍了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优势和挑战,对未来展望进行了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优势、挑战、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作效率、节省能源、提高生产质量,同时也可以为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
对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系统性能、优化控制策略、推动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为深入理解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推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促进工业自动化进程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使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更加高效、稳定和可靠。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系统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变化,及时发现故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维护,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传感器技术还可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联互通,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测,为系统的智慧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应用论文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摘要】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处系统之首,其作用相当于系统感受器官,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考验,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如缺少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状态和对信息精确而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就无法谈及和实现。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1.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相关信息。
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电子信息种类日益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强,相应的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也将日益发展,传感器也将无所不在。
2.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2.1机器人用传感器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准确操作,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准确感知自身、操作对象及作业环境的状态,包括其自身状态信息的获取通过内部传感器(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完成,操作对象与外部环境的感知通过外部传感器来实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足以为机器人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2.2机械加工过程的传感检测技术2.2.1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的传感技术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的在于优化切削过程的生产率、制造成本或(金属)材料的切除率等。
对于机床的运行来讲,主要的传感检测目标有驱动系统、轴承与回转系统、温度的监测与控制及安全性等,其传感参数有机床的故障停机时间、被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功率、机床状态与冷却润滑液的流量等。
2.2.2工件的过程传感与刀具和机床的过程监视技术相比,工件的过程监视是研究和应用最早、最多的,多数以工件加工质量控制为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件识别和工件安装位姿监视要求也提到日程上来。
粗略地讲,工序识别是为辨识所执行的加工工序是否是工(零)件加工要求的工序;工件识别是辨识送入机床待加工的工件或者毛坯是否是要求加工的工件或毛坯,还要求辨识工件安装的位姿是否是工艺规程要求的位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技术交叉融合而成的一种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自动化控制、信息采集和处理等多种功能。
而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们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传感器的种类、检测技术的原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它可以将温度、压力、流量等多种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这些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电机的温度、电器设备的温度、液体的温度等,从而实现对这些物体的控制。
2、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压力,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压力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压力、气体的压力、油压等,从而实现对这些物体的控制。
3、流量传感器的应用:流量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流量,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流量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流量、气体的流量等,从而实现对这些物体的控制。
4、位置传感器的应用:位置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位置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机械臂的位置、工件的位置等,从而实现对这些物体的控制。
5、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光电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光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光电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颜色、形状等,从而实现对这些物体的控制。
除了传感器之外,检测技术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探讨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感器技术作为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基础,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就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基本原理传感器技术是一种能够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各种物理效应,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电信号,然后利用这个电信号来科学测量、监控、计算和控制等。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包括温度、压力、力、位移、流量、光线等多种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信号转换:将非电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例如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变为电压信号;2. 信号处理: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转换,例如通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3. 信号传输:传感器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例如通过通信接口将数字信号传输到PLC控制系统。
通过上述原理,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从而实现更精准、智能化的生产过程。
1.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与控制,如热处理、热风炉、电磁加热等领域。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各种工作环境的温度,通过控制系统对温度进行监控和调节,以确保设备和产品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压力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在液压系统中,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压力变化,从而保证各种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空气压缩机、燃气轴承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3. 位移传感器的应用位移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位移变化和速度等信息。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位移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机床、机器人、液压缸、气动执行元件等设备中,用于测量机械部件的位移、速度等信息,从而实现对机械运动的精密控制。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处系统之首,其作用相当于系统感受器官,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考验,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如缺少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状态和对信息精确而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就无法谈及和实现。
因此,传感器是左右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产品之中:一.机器人用传感器。
机器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复杂机器,它具有类似人的肢体及感官功能;动作程序灵活;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在工作时可以不依赖人的操纵。
机器人传感器在机器人的控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有了传感器,机器人才具备了类似人类的知觉功能和反应能力。
机器人传感器分类: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
a.内部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本身状态(如手臂间角度)的传感器。
多为检测位置和角度的传感器。
b.外部传感器:用来检测机器人所处环境(如是什么物体,离物体的距离有多远等)及状况(如抓取的物体是否滑落)的传感器。
具体有物体识别传感器、物体探伤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力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等。
具体有:(1)明暗觉检测内容:是否有光,亮度多少应用目的:判断有无对象,并得到定量结果传感器件:光敏管、光电断续器(2)色觉检测内容:对象的色彩及浓度应用目的:利用颜色识别对象的场合传感器件:彩色摄像机、滤波器、彩色CCD(3)位置觉检测内容:物体的位置、角度、距离应用目的:物体空间位置、判断物体移动传感器件:光敏阵列、CCD等(4)形状觉检测内容:物体的外形应用目的:提取物体轮廓及固有特征,识别物体传感器件:光敏阵列、CCD等(5)接触觉检测内容:与对象是否接触,接触的位置应用目的:确定对象位置,识别对象形态,控制速度,安全保障,异常停止,寻径传感器件:光电传感器、微动开关、薄膜特点、压敏高分子材料(6)压觉检测内容:对物体的压力、握力、压力分布应用目的:控制握力,识别握持物,测量物体弹性传感器件:压电元件、导电橡胶、压敏高分子材料(7)力觉检测内容:机器人有关部件(如手指)所受外力及转矩应用目的:控制手腕移动,伺服控制,正解完成作业传感器件:应变片、导电橡胶(8)接近觉检测内容:对象物是否接近,接近距离,对象面的倾斜应用目的:控制位置,寻径,安全保障,异常停止传感器件:光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霍尔传感器(9)滑觉检测内容:垂直握持面方向物体的位移,重力引起的变形应用目的:修正握力,防止打滑,判断物体重量及表面状态传感器件:球形接点式、光电旋转传感器、角编码器、振动检测器几种主要的机器人传感器简介:⒈视觉: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发展十分迅速,是机器人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机械与电子相结合而产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其中传感器和检测技术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功能的重要技术。
传感器技术和检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传感器技术和检测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感器;机电一体化;应用1.传感器技术概述1.传感器技术的概念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被测量物体相关变化,并且将其按照一定规律转变为可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传感器技术就是传感器设备性能、结构研究、创造的技术手段。
基于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可知,传感器技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当下传感器技术正处于低价格、多功能和系列化和智能化发展。
1.1.传感器的构成和基本原理传感器能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感知,并且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可以远距离传播的信号,是一种重要的测量装置。
传感器对信息的转化形式主要为电信号,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信号[1]。
其测量的关键是敏感元件,敏感元件可以接受物体或周围环境在物理、化学、生物效应的改变,将其转化成可传递、可利用的信号[2]。
1.1.传感器技术分类传感器技术指的是能够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检测、转变以及传输的设施,同时能够根据相应的规则以及标准,将非电量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继而能够更好的检测出来。
目前在本国的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传感器技术主要划分成为三大部分。
由工业生产制作的不同材料来讲,可以将传感器技术划分成为晶体结构以及物理结构;由传感器设施内部的能量转变方式来讲,可以将其划分成为能量转化型以及能量控制型;由传感器技术检测的不同参数可以将其划分成为物性参量、机械参量以及热工参量等[3]。
1.传感器与机电一体化的联系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机电一体化体系主要是由传感检测系统、机械系统以及伺服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而传感器检测系统又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以及视觉传感器等。
不同的系统都有着不同的元件或是器件组成,继而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体系,使得机电一体化体系能够在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不同领域完成信号的检测、转变以及传输等。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 电冰 箱中的作用 : 电冰箱 主要 由制冷 系统 和控 制 系 统两大组成部分 , 控制 系统 主要包括 : 温 度 自动控制 、 除霜温 度控 制、 流量 自动控 制 、 过热 及过电流保护等 。完成这些控 制需要 使用 检测 温度和流量 的传感 器 。 常见 的电冰箱 电路 , 主要 由温度 显示 器 、 P T C启 动器 、 除 霜温 控器 、 电动机保 护装置 、 开关 、 风 扇及压 缩机 等组成 。 电冰箱运 行 时, 由温度传感 器组 成的温控 器按所 调定 的冰箱 的温 度 自动接通
一
和断开电路 , 控制制冷压缩 机的关与停 。当给冰箱加热 除霜是 , 由 温度 传感器组成 的除霜温控器将会在 除霜温控器将会在除霜加 热 器达到一定的温度是 时 , 自动断开 加热器 的 电源 , 停 止除霜 加热 。 热敏 电阻检测 到 冰箱 内 的温度 将 由温度 显 示 器直 接 显示 出来 。 P T C起动器是用 电流控 制 的方式来 实现压缩 机 的起动 , 并 对 电动 机进 行保护。 3 . 传 感 器在 防 盗 报 警 系统 中的 应 用 防盗报警装置或系统 大体上 可分为 微型 、 小型 、 中型 、 和大 型 四种 。无论 哪一种 防盗报警装置或系统 , 都 由探测器或传感器 、 控 制部 分 、 警报产 生部 分、 声光 报 叫部 分和供 电电源 等基 本部 分组 成 。各部 分的配置 , 是 安全防范 技术要 求 、 用途和 场合 分别设 计 , 可简单也 可复杂 , 可大可小 。
测 的信息 , 实现发动机燃油喷射 系统 的精 确控 制 , 以保障汽 车安全 行驶 。随着对汽车 的行驶状 态的全面监控 、 舒适性 要求 的提高 、 废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22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范 飞,田晶飞,张 宇(威海威高海盛医用设备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机电自动化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机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进而促进工业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的大幅提升。
本文主要从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本身入手,分析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探讨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传感器技术发展以及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传感器技术;系统;应用传感器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检测技术,基于所配置各类传感器装置,对装置周边环境的实时情况、信息加以测量采集,将采集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信号等形式对外输出,从而满足信息传输、储存、处理及显示等多种控制要求,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1 传感器技术概述传感器是一种将感受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可远距离传播信号的检测装置,转化成果可以是电信号,也可以是其他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
传感器获取信号主要依靠物理、化学、生物效应,传递信号则主要依靠通信技术。
传感器对于信号的转化能力使其被社会生产多个方面接受和应用,尤其在电气领域中得到了重点应用。
传感器的发明和使用是新技术革命中重要的一环,因此,传感器技术也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将物理世界与计算机世界连接在一起的重要技术,对电气技术领域、航天技术领域、医疗技术领域、机械自动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传感器有很多种类,根据设计方式可分为控制型传感器和转换型传感器,根据传感参量可分为流体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承担起相当于人类“视觉”、“味觉”、“触觉”的责任,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传感器的使用需要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系统需求。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将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功能和性能的综合优化。
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采集并转换各种有用的信息,将其传递给控制器,使系统能够进行准确、高效的监测和控制。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其运用进行浅谈。
首先,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使系统更加智能化。
传感器可以对物理量进行监测和测量,利用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多种参数的监测和实时检测。
通过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可以实现对系统工作状态的智能分析和判断,从而可以进行智能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一些危险的工况和操作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系统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报警或停机处理。
例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设备的振动状态,当振动超过预设范围时,系统可以自动停机,以避免发生故障或事故。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再次,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参数和数据的测量,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来完成。
例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对于产品的尺寸、重量等参数的测量,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来实现。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系统工作状态的高精度监测和测量,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的高精度测量数据可以为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提供准确的依据,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最后,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系统的节能和环保。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可以对能源的消耗和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提供系统工作状态的信息,从而根据需要进行能源的调控和节约。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身份证号:61012119880514****陕西省身份证号:61210219801126****陕西省摘要: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非常关键的一项应用内容。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进行传感器的安装可以使得该系统的运作速度更快,在进行信息获取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更加地丰富和准确。
同时,由于机电一体化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复杂多样,传感器能够保证其在各种情况下顺利的运行。
传感器的缺乏可能会导致机电一体化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
关键词:应用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传感器技术1.传感器技术概述传感器指的是将感受到的信息通过一定的规则转变成为能够远距离传输的监测配置,而转变之后的可以使电信号,同样也可以是其他的信号方式。
传感器能够通过化学、生物以及物理反应等方式来获得信号,而传感器传递信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通信技术来完成。
由于传感器转变、传递信号的特征,使得传感器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得到大范围的运用,同时也反映出了传感器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种技术。
所以,传感器技术在信息化技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将计算机领域和物理领域联系到一起,继而在航天技术行业、机械自动化行业、电气自动化行业以及医疗技术行业等有着广泛的使用。
同时,根据不同的需求以及种类来讲,同样也可以划分出不同种类的传感器。
例如:根据传感器检测的信号种类来讲,就可以将传感器划分为光敏传感器、流体传感器以及气敏传感器等;根据设计的种类来讲,同样也可以将传感器划分为转换型传感器以及控制型传感器等[1]。
针对于机电一体化体系来讲,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继而挑选合适的传感器。
2.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机电一体化体系主要是由传感检测系统、机械系统以及伺服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而对于传感器检测系统来讲,其中又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以及视觉传感器等等。
针对于机械系统来讲,其中同样也包含着支撑部件、传动结构以及数学模型等等。
数字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数字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在现代化工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几乎已经达到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地步,如在军事、科技、医疗、生产等多个领域中,都可以看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缩影,而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若是缺少传感器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信息的自动检测和信息处理,机电一体化系统就难以达到高水平的保证,因此研究数字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数字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引言:信息时代的一大突破就是传感器的出现和应用,传感器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加快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速度,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之一。
1.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控制功能、信息功能的技术上,借助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实现机械设备与电子设备有机结合的系统总称。
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微电子、信息技术三相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并且还是自动化控制技术、伺服传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
众所周知,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技术的重要作用相当于是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也就是说,传感技术能有助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从待检测对象处高效科学地获取待检测对象的相关特征和状态信号,进而根据该特征和状态信号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后续功能的正常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结构模块中的重要环节即测量模块,而测量模块相关功能的发挥又涉及到待检测对象相关数据信息和特征状态的检测与获取,同时,该模块还进一步由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等重要部分组成。
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将确定机械结构各主要功能的诸如强度、压力、速度等重要物理参数数据输入其中,在经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处理后输出相应的电压、电流和相位等待检测参数数据。
因此,测量模块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即真实科学地反映被检测对象的物理参数及其时间变化曲线。
也就是说,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际运转过程中,传感技术是处于该系统的核心地位,传感器是否能够快速精确、科学高效地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是起到收集外部环境信息和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作用,将其转化为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和分析的重要元件。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能实现系统对环境的感知和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 环境感知:传感器能够感知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根据环境要求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照明等,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2. 运动控制:传感器能够感知机械设备的运动状态,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通过对这些运动状态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运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行精度。
3. 安全监测:传感器能够监测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如温度、振动、电流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传感器会发出报警信号,及时通知操作人员进行处理,保证机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 能耗管理:传感器能够监测机械设备的能耗情况,根据实时能耗信息,可以分析和优化机械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5. 数据采集和分析:传感器通过采集和传递环境和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实时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分析和挖掘,用于改善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预测设备的故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出现,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是指一种可以将感受到的实际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监控和控制,为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监测、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引入相应的传感器对这些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
例如,在空调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控室内的温度,使系统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自动调节制冷或制热效果,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
二、测量物理量的参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还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和监控,例如重量、位移、压力、流量、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测量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实现。
例如,在制造业领域,磨床加工中需要对准确度进行控制,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对工件加工过程中的位移进行监测和控制。
三、监测机器运行状态机器的运行状态对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引入一系列传感器,可以对机器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四、实现震动监测和控制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这会影响到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通过引入震动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振动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并实现相应的控制,避免设备因振动而损坏或造成其他的危害。
总之,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实现对环境因素、物理量、机器运行状态和震动等方面的监测和控制。
传感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智能化发展,传感器技术也将继续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传感器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收集、传输和处理信息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提高系统效率、优化生产流程以及保障安全方面的作用。
一、传感器的定义和分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某种特定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信号的装置。
根据测量的物理量不同,传感器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所测量到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从而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
二、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和监测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数据采集和监测。
通过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各种物理量的变化,例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这些数据将被传感器采集并传输到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测和调控。
通过及时获取系统的数据,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2. 过程控制和优化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过程控制和优化。
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比如转速、负载、振动等。
基于这些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最佳的生产效果。
此外,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和纠正系统中的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安全保障和预警系统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还扮演着安全保障和预警系统的重要角色。
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危险因素的存在和变化,比如高温、高压、有害气体等。
当系统中出现危险情况时,传感器会发出预警信号,通知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
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优势1. 高精度和高灵敏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准确地测量和监测各种物理量。
这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参数,从而更好地进行过程控制和优化。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
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使其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的功能。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是起到感知环境和物体信息的作用,它通过将某种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反映出待测物体的信息,从而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传感器的运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神经末梢”,它可以感知到机械系统所需的各种物理参数,如位置、速度、加速度、温度、湿度、压力等。
根据传感器不同的感知原理,可以分为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以光学传感器为例,它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可以测量物体的颜色、形状、距离等信息。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光学传感器可以用于物体的识别和定位。
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可以通过光学传感器对产品进行检测和分类,实现自动分拣功能。
光学传感器还可以测量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和监测。
压力传感器是另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它可以将物体施加在传感器上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压力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力的测量和控制。
在液压系统中,压力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压力,从而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压力传感器还可以用于重量测量、流体流量测量等方面。
温度传感器是另一类重要的传感器,它可以感知环境或物体的温度变化。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对温度的控制和监测。
在空调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室内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来控制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功能。
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火灾报警系统、热水器控制等方面。
除了上述几种传感器外,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传感器的运用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具备了感知和反馈的能力,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和物体的状态,并通过控制器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决策,从而实现机械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它们的应用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具备了感知环境和物体信息的能力,为机械系统的控制和监测提供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处系统之首,其作用相当于系统感受器官,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考验,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如缺少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状态和对信息精确而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的信息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就无法谈及和实现。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
1.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相关信息。
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电子信息种类日益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强,相应的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也将日益发展,传感器也将无所不在。
2.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2.1机器人用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准确操作,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准确感知自身、操作对象及作业环境的状态,包括其自身状态信息的获取通过内部传感器(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完成,操作对象与外部环境的感知通过外部传感器来实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足以为机器人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2.2机械加工过程的传感检测技术
(1)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的传感技术。
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的在于优化切削过程的生产率、制造成本或(金属)材料的切除率等。
对于机床的运行来讲,主要的传感检测目标有驱动系统、轴承与回转系统、温度的监测与控制及安全性等,其传感参数有机床的故障停机时间、被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功率、机床状态与冷却润滑液的流量等。
(2)工件的过程传感。
与刀具和机床的过程监视技术相比,工件的过程监视是研究和应用最早、最多的,多数以工件加工质量控制为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件识别和工件安装位姿监视要求也提到日程上来。
粗略地讲,工序识别是为辨识所执行的加工工序是否是工(零)件加工要求的工序;工件识别是辨识送入机床待加工的工件或者毛坯是否是要求加工的工件或毛坯,还要求辨识工件安装的位姿是否是工艺规程要求的位姿。
(3)刀具(砂轮的检测传感。
切削与磨削过程是重要的材料切除过程。
刀具与砂轮磨损到一定限度(按磨钝标准判定)或出现破损(破损、崩刃、烧伤、塑变或卷刀的总称),使它们失去切(磨削能力或无法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完整性时,称为刀具/砂轮失效。
工业统计证明,刀具失效是引起机床故障停机的首要因素,由其引起的停机时间占nc类机床的总停机时间的1/5-1/3.此外,它还可能引发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甚至是重大事故。
2.3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传感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其它新技术的应用,现代化汽车工业进入了
全新时期。
汽车的机电一体化要求用自动控制系统取代纯机械式控制部件,这不仅体现在发动机上,为更全面地改善汽车性能,增加人性化服务功能,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提高行驶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方便和舒适性,先进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已扩大到汽车全身。
在其所有重点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地使用曲轴位置传感器、吸气及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
3.信息处理技术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微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控制器的性能不断提高,促使微控制器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并且以微控制器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自动控制系统,在当时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微控制器技术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如:控制功能更明确,组成更简单,可靠性更高;运行速度快;开发、维护、扩充方便等。
afs-1000控制系统,经过10余年的运行,已接近衰落期,但电厂出于资金原因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并不能马上更换afs-1000控制系统。
因此,需开发此系统信息处理。
afs-1000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1)硬件的组成:利用rs232接口,建立控制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的数据通道。
其由通信部分的afs-1000控制系统通过rs232接口,把历史数据送到打印机。
信息的处理部分:带有pentiumⅲ中央处理器、20 gb硬盘的pc机1部;epsonlq-1900打印机1部。
(2)软件部分:系统软件:windows 98操作系统、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语言系统和asm for win汇编语言软件等。
1)信息处理软件:信息处理软件具有自动纠错、
自动翻译英文信息、智能打印、历史信息数据库管理4大功能。
2)信息接收软件:其是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
运行时,接收程序常存在于内存中。
当系统产生了中断,程序会根据中断的类型,查找中断向量表,确定要执行哪一模块。
3)自动翻译英文信息模块:自动纠错模块会产生tempo.txt文件,将它输入到数据库afs.dbf中。
自动翻译英文信息根据afs.dbf记录,会在字典库查找与之对应的中文信息,最后把中英文信息写入afa.dbf中。
(3)智能打印模块:当出现“汽轮机跳闸”、“锅炉燃料跳闸”等重要事件时,系统会把此事件发生前8个报警及后续报警及时打印出来。
这时模块就可以提取重要的信息。
远程控制技术是指管理人员在异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异地拨号或双方都接入internet等手段,联通需被控制的计算机,并将被控计算机的桌面环境显示到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本地计算机对远方计算机进行配置、软件安装程序、修改等工作。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机电控制技术也面临着全新的改革。
internet网络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也为应用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平台,实现了远程控制的作用。
这也是机电控制系统向基于internet 的远程控制发展的趋势。
随着远程控制的发展,控制方式技术有3种典型的远程控制方式:保持型、完成型以及人机交互型。
4.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发展方向
我国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研究所和大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先进的计算、模拟和设计方法;(2)先进的微机械加工技术与设备;(3)先进的封装技术与设备;(4)可靠性技术研究等方面。
必须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先进设备,以提高整体水平。
传感器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可有几方面:(1)加速开发新型敏感材料:通过微电子、光电子、生物化学、信息处理等各种学科,各种新技术的互相渗透和综合利用,可望研制出一批基于新型敏感材料的先进传感器。
(2)向高精度发展:研制出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互换性好的新型传感器以确保生产自动化的可靠性。
(3)向微型化发展:通过发展新的材料及加工技术实现传感器微型化将是近十年研究的热点。
传感器技术是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问题,使系统中信息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更加顺畅,使系统各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
传感器技术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也必然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就是根据功能要求选择了各部分后所进行的传感器应用设计。
传感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性能,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邹慧君,田永利,郭为忠.现代机构学的形成、基本内容和应用前景[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