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第一章

合集下载

土力学第一章

土力学第一章

Cu愈大,表示土粒愈不均 匀。工程上把Cu<5的土视 为级配不良的土;
2021/8/2
同时满足Cu≥5和Cc=1~3时, 定名为良好级配土
6
颗粒粒径级配曲线
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百分比,横坐 标表示土粒的粒径(对数坐标)
2021/8/2
7
2.土粒的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取决于母岩的矿物成分和风化作用
m s
m s
测定方法:通常用烘干法,亦可近似用酒
精燃烧法
2021/8/2
17
m ms mw Vs Vw Va
VV
三、换算指标
质量m 气 水
土粒
体积V 1.孔隙比e和孔隙率n 孔隙比e :土中孔隙体积与 土粒体积之比
e Vv Vs
孔隙率n :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以百 分数表示
n Vv 100% V
2021/8/2
14
§1.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一、土的三相图
质量m
体积V

Vw Va Vv
mw

二、直接测定指标 1.土的密度ρ:单位体积土的质
量 m ms mw
V Vs VwVa
m
Vs V
ms
土粒
特殊情况下土的密度ρd, ρsat,
ρ’
实验方法:环刀法
2021/8/2
15
工程中常用重度来表示单位体积土的重力
质量极轻,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
隙较大的絮状结构
2021/8/2
13
五、土的构造
土的构造是指土体中各结构单元之间的关 系。
1.层理构造:土粒在沉积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沉积的
物质成分、颗粒大小或颜色不同,而沿竖向呈现出成层 特征

土力学_第1章(序论)

土力学_第1章(序论)

目的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提供 基础知识。
6
如何学好《土力学》?
一、掌握土力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 土是天然介质:种类多 ,变化大,分布形态复杂。 2. 三相体散体介质:颗粒、水、空气,性质复杂。 3. 研究方法:理论+试验+经验。
非常重要
如何学好《土力学》?
二、课前、课堂和课后
(1)课前:预习,提前预习上课的内容,有哪些难的,自己没有看懂的?
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③地下(开挖)工程(采矿、交通、人防、水利等)
Foundation
Soil/ rock slope Borehole /shaft Underground excavation
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④钻探与竖井工程(石油(气)、地质、采矿等)
Foundation
Soil/ rock slope Borehole /shaft Underground excavation
(2)课中:听讲,思考。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看法?
(3)课后:复习,做习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到实验室,做好相应的土工实验!
结合导师的课题,多参加现场项目,增加实际工程方面的感性认识!!
附1:土力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著名人物
Charles- Auguste de Coulomb (1736~1806) 法国科学家
(2010年5月5日于中科院力学所)
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
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土力学》
来源: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于玉贞教授的《土力学》PPT
5
什么是《土力学》?
定义
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的知识和土工试验技术来研究土的强度、变 形和渗透性规律的一门科学。(《土力学》—冯国栋)

土力学 第一章

土力学 第一章

第三节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水 气体 颗粒
一、三相组成 三相组成直接影响土的工程性质
质量m ma 气 水 体积V
Va
m
mw
Vw Vs
V
ms
土粒
Vv
二、直接测定指标
质量m mw ma 气 水 土粒 体积V
密度单位:g/cm3, t/m3 3 单位: kN/m 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变化 水的重度10 kN/m3 范围很大,一般为1.6 ~ 3 2 1 g/cm 10 m/s 2.2 g/cm3。 103 kg/10-6 m3 10m/s2 测定方法:通常用环刀法 3 2 3 1010 kg m/s /m (cutting-ring method) 3
颗粒级配曲线:用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直径,纵坐标 表示小于某粒径土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1000g
小于某粒 径土质量 占总质量 的百分数
0.075mm 400g,小于 0.075mm土质量 占总质量的40% 换较大孔筛子继续
40
0.075
d
由于粒径变化很大,采用常用对数坐标 并把大坐标值放右端,小坐标值放左端
原生矿物---石英、长石、云母….
6个硅氧四 每一个 1个硅离子 配位组成 硅氧晶片 4个氧离子 面体配位 组成 铝氢氧 4个铝氢 每一个 氧八面体 晶片 组成 硅氧四面体和铝氢 氧八面体的不同组 合堆叠,形成了具 有不同性质的各种 粘土矿物。 1个铝离子 以相等的 6个氧或氢 距离排列 氧离子 而成
一个硅片和 一个铝片重 复堆叠
高岭石
伊利石
蒙脱石
2.土的颗粒分析方法 颗粒大小用粒径表示 粒组:工程上把粒径大小和性质相近的土粒划分 为一组-----某一级粒径的变化范围 划分方法:粒径 巨粒d>60mm 漂石或块石>200mm 卵石或碎石200~60mm

土力学第一章

土力学第一章

(三)土中的气
土中气体存在于土孔隙中未被水占据的部分, 分为与大气连通的非封闭气体和与大气不连 通的封闭气体
1.非封闭气体:受外荷作用时被挤出土体外,对
土的性质影响不大
2.封闭气体:受外荷作用,不能逸出,被压缩或
溶解于水中,压力减小时能有所复原,对土的性 质有较大的影响,使土的渗透性减小,弹性增大 和延长土体受力后变形达到稳定的历时
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100 90 80 C 70 60 50 40 30 20 不连续级配土 10 0 1 10
不良级配土
A B
小于某粒径的百分含量
良好级配土
d30 0.1 粒径 /mm d60
d10
0.01
颗粒级配的描述
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 数Cu(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描述颗粒 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土的成因和组成 土的结构和构造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土的压实性 土的工程分类
第一节 土的成因和组成
一、土的生成(工程地质讲授)
•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土→岩石→土,永无休 止的循环 • 类型:残积土和运积土
二、土的组成
4、土的颗粒级配(gradation of grains)
为了表示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 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 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曲线(grading curve,grain size distribution curve)
以土粒粒径为横坐标(对数比例尺),小于某粒径 土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 曲线。由于土中的粒径相差悬殊,因此横坐标用对 数坐标表示,以突出显示细小颗粒粒径。

土力学: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土力学: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由于引力降低,弱结合水的水分子的排列不如强结 合水紧密,弱结合水可能从较厚水膜或浓度较低处缓慢 地迁移到较薄的水膜或浓度较高处,亦即可从一个土粒 迁移到另一个土粒,这种运动与重力无关,这层不能传 递静水压力的水定义为弱结合水。
d320 d60d10
(1 1b)
式中:d 、d 、d 分别相当于累计百分含量为
10
30
60
10%、30%和60%的粒径;
d10 称为有效粒径;
d60 称为限制粒径;
d 、d 10
30、称d为6平0 均粒径。
3.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5)
不均匀系数 Cu 、Cc 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Cu >= 5、Cc =1-3的土级配良好,其余情况为级配不良。
1)横坐标(按对数比例尺)表示某一粒径, 2)纵坐标表示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百分
含量。
3.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3)
表1-3中的三种土的累计曲线如图1-1所示。
3.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4)
在累计曲线上,可确定两个描述土的级配的指标:
• 不均匀系数
Cu
d60 d10
(1 1a)
• 曲率系数
Cs
粒组名称
粒组范围(mm)
粒组名称
粒组范转(mm)
漂石(块石)粒组
>200
砂粒粒组
0.075~2
卵石(碎石粒组)
20~200
粉粒粒组
0.005~0.075
砾石粒粗
2~20
粘粒粒组
<0.005
我国上述规范采用的粒组划分标准见表1-1。《土的
工程分类标准》1.(G土B的J14粒5-9组0)划在分砂粒(粒4组)与粉粒粒组

土力学 第一章 土的组成和土的性质

土力学 第一章 土的组成和土的性质
主要特征:连结强度弱于高岭石而 高于蒙特石,其特征也介于两者之 间。
WangXu
土的物理性质
§1.2 土的三相组成 – 固体颗粒
土力学
土是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和生成条件下形成的,其矿物成分 与粒组大小之间具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大致反应在下图中。
WangXu
土的物理性质
§1.2 土的三相组成 – 固体颗粒
硅片 铝片
氧离子O2硅离子Si4+
Si Si
硅-氧四面体 硅片的结构 硅片简图
WangXu
土的物理性质
§1.2 土的三相组成 – 固体颗粒
土力学
粘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盐晶体,颗粒呈片状,是由硅 片和铝片构成的晶包所组叠而成,可分成高岭石、伊利石和 蒙特石三种类型。
硅片
OH1铝离子Al3+
铝片
Al Al
粘土颗粒
玻璃皿
水分子 阳离子
WangXu
土的物理性质
§1.2 土的三相组成 – 土中水
土力学
结合水:受颗粒表面电场作用力 粘土
砾粒
砂粒
粗中 细 粗中 细
20 5 2 0.5 0.25
粉粒 黏粒
0.005
建筑、铁路部门 20
公路部门 0.002
WangXu
土的物理性质
§1.2 土的三相组成 – 固体颗粒
土力学
粒组划分方案
粒组的粒径范围 (mm)
d>200 200≥d>60 60≥d>20
20≥d>2 2≥d>0.5 0.5≥d>0.25 0.25≥d>0.075 0.075≥d>0.005 0.005>d
连续程度:
60
Cc = d302 / (d60 ×d10 )

土力学第一章

土力学第一章

体课件一等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谢康和等
研制, 2004.12(浙江大学首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课程内容: 课堂教学 —— 土力学(全部);基础工程(部分章节) 实验教学 —— 土工(室内)试验(5项)。主要实验包括: (1)土的
密度、含水量、比重试验; (2)液限、塑限试验; (3)压缩试验; (4)直剪
1885,法国 布辛奈斯克(Boussinesq):集中荷载下半空间弹性解
1922,瑞典 弗兰纽斯(Fellenius):土坡稳定分析法 1925,奥地利 太沙基(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有效 应力原理 现代土力学
1929,奥地利 太沙基(Terzaghi):《工程地质学》
1936,第一届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现改为岩土工程)会 议(ICSMFE→ICSMGE)在美召开,这是本学科最高级别的 学术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至2001年已经召开了15届。
研究对象:地球表面地层中的土体 —— 地基。
地球上但凡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及与之相关的一切建筑物均建
造在地壳的表层 ——地基上,“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因此,以地 基土为研究对象的这门课程——土力学在土木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显然,所有建筑物的荷载均由地基承担。
• 以最常见的房屋建筑为例,荷载的传递方式为: • 建筑物上部结构 → 基础 → 地基。
墙或柱(上部结构)—— ±0.00标高以上
室外地面
基础
室内地面
0.00
直接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或即:建筑 物最下部直接与地基接触的部分
地基
直接承托基础并受建筑物影响的那部分土或岩石
因此,建筑物的安全与否与地基密切相关。当地基刚度和强度足

土力学 第一章(1)

土力学 第一章(1)

一、固体颗粒
(一)颗粒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分组
1.土的矿物成分 (1)原生矿物 物理风化产物,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粗, 为砂、砾组主要成分。 (2)次生矿物 化学风化产物,颗粒细,为粘粒组的主要成分。 颗粒细,比表面积大,活性大,亲水性强。
2.土的粒径分组 粒度:颗粒粒径的大小; 粒组:把粒度相近的颗粒合为一组。
筛分法(粒径0.1mm以上) 密度计法(粒径0.1mm以下) 移液管法(粒径0.1mm以下) 1.表格法 列表说明土样中各粒组的土质量占土样质量的 百分数。
(1)粗筛:孔径为60、40、20、 10、5、2mm。 (2)细筛:孔径为2.0、1.0、 0.5、0.25、0.075mm。
颗 粒 尺 寸 ( mm ) 取样数量(g) <2 <10 <20 <40 <60 100~300 3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4000以上
1. 粗粒土(无黏性土)的密实程度 粗粒土(无黏性土) 同一种土,可以用孔隙比 来判定土的密实程度 同一种土,可以用孔隙比e来判定土的密实程度
不同的土不可以用孔隙比来判定, 不同的土不可以用孔隙比来判定,而要用相对 密度来判定
相对密实度 (Relative Density )
emax − e ( ρd − ρd min ) ρd max Dr = = emax − emin ( ρd max − ρd min ) ρd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液限测定方法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规定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出圆 锥入土深度恰好为17毫米所对应的含水 率为17毫米液限(铁路工程勘察规范), 入土深度恰好为10毫米所对应的含水率 为10毫米液限(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土力学 第一章

土力学    第一章

土 风:风积土
颗粒均匀,层厚而不具层理
地质成因与土类
风积土(黄土高原风成学说)
雅丹地貌(风蚀作用形成)
残积土
坡积土 洪积土 基岩
冲积土
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三个特点 (1) 散体性 (2)多相性:固体颗粒、水和气体。
(1)自然变异性
第二节 土中固体颗粒
(一)粒组的划分和颗粒级配曲线
Cu>10级配良好。
级配不连续的土,还需要考虑曲率系数: 曲率系数:
d30(中值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含量占总量的30%
该指标考虑了中间粒径的
影响; Cc 过大或过小,均表明缺 少中间粒径,级配变差; 1<Cc<3曲率变化平缓;
(4)土级配优劣的标准
a、级配良好土:曲线光滑连续,不存在平台段,坡度平缓 满足Cu>5及Cc=1-3两个条件
土的气相
粗颗粒:对土性质影响不大, 细颗粒:影响较大, 成分:二氧化碳和氮气较多,氧气较少。
第四节 黏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分类:根据黏土矿物的晶体结构,黏土矿 物主要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比表面:单位体积的颗粒的总表面积。 特点:扁平颗粒,与水作用能力强。 黏土矿物比表面积越大,亲水性、膨胀性 和收缩性越强,
而与土粒分离。可以把结晶水当作矿物颗粒的一部分。
(2)结合水
结合水是由土颗粒表面电分子吸附在土粒表面的 一层水,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强结合水
强结合水存在于最靠近土颗粒表面处,水分子和 水化离子排列的非常紧密,其密度大于1,并有过冷现
象(-78°C)。这种水牢固的结合在土粒表面,其性 质接近于固体,所以具有极大的粘滞性、弹性及抗剪 强度。
表1 土的矿物成分与粒组的关系

土力学-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2

土力学-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2

结合水形成的原因
水分子的双极性
1、水分子的双极性
O2
粘粒表面的带电性
105o
水分子的氧原子和氢原子排列不对称, 正电荷和负电荷不能完全平衡,因此, 水分子是有正极和负极的双极体。
H+
H+ 水分子 极 性
自然界的水中含有各种电解离子, 水中的阳离子常常吸引水的负极, 阴离子吸引水的正极。
2、粘粒表面的带电性
特 点:粘聚力和可塑性。
粘性土产生粘聚力的原因
粘性土产生粘聚力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 范德华力 胶结力 库仑力
共用反离子的 水胶联结
颗粒表面的静电引力或斥力 土粒间的胶体物质形成的作用力 颗粒接触点处的分子间引力 粘土颗粒通过公共结合水膜的 水胶连结在一起
粘性土的结构类型:
分散结构:淡水 dispersed structure F-F
扰动
原 状 土
重 塑 土
Norwegian quick clays
3、粘性土的触变性thixotropy

结构未破坏 结构破坏
触变性:是指胶体的凝聚和 胶溶过程的可逆转变特性。 原理:粘粒在外来扰动的影 响下,粒间结合水转化为自 由水,粘粒由凝聚状态转化 结构强度恢复 为分散状态,但外因消失一 段时间后,自由水又转化为 lg t 结合水,粘粒重新凝聚,土 体恢复部分强度。
毛细水对土体性质的影响
土粒的粒径大小对毛细水上升的高度影响较大。
在砾石和粗砂中,只有几个厘米 在中砂和细砂中,可以达到近1m 在粉土和粘土中,可上升几米至几十米
在毛细水上升区域的土体处于饱和状态. 上升毛细水对该区域内的孔隙水产生“负”压作用的吸力 ,这会在砂粒间产生“假粘聚力”。

土力学-第一章-土的三相组成2 土的物理状态 张丙印

土力学-第一章-土的三相组成2 土的物理状态 张丙印

三相草图 16
§1.3 土的物理状态–物理性质指标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为了确定三相草图诸量中的三个量,通 常进行三个基本的物理性质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 土粒比重试验 土的含水量试验
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17
§1.3 土的物理状态–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密度
• 定义: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 表达式: m ms 山
结晶水 结合水 自由水
矿物内部的水 吸附在土颗粒表面的水 电场引力作用范围之外的水
土中冰 由自由水冻成,冻胀融沉 水蒸气 存在孔隙空气中
土中水
1
§1.2 土的三相组成–土中水
水分子的结构:
水分子的正负电荷总体是平衡的, 但在空间分布上却是不平衡的。 因此,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1.3 土的物理状态–物理性质指标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土粒比重Gs
• 定义:土粒的密度与4˚C时
纯蒸馏水密度的比值
ma=0 m mw
空气 水
Va
Vv Vw V
• 表达式:Gs
ms
Vs
(
4C w
)
s w4C
ms
固体
Vs
• 单 位: 无量纲
质量
体积
• 一般范围:黏性土 2.70~2.75, 砂土 2.65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毛细水
hc
重力水
土中水 – 自由水
4
§1.2 土的三相组成–土中水
水黾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收缩膜 内压 > 外压
生活在水面收缩膜 顶面和地面的昆虫
界面张力
界面张力
液体1
液体2
5
§1.2 土的三相组成–土中水
空气

土力学第一章(物理力学性质)

土力学第一章(物理力学性质)

土力学第一章(物理力学性质)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名词解释1、土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或土中中各粒组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2、不均匀系数:用来描述土粒的不均匀性大小的指标。

用公式表示 1060d d C u =3、曲率系数:用来反映颗分曲线的整体形状和细粒含量多少的指标。

用公式表示1060230)(d d d C c =4、液限:是指土体处于可塑态和流动态的界限含水率,用w l 表示。

5、塑限:是指土体处于可塑态和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用w p 表示。

6、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呈可塑状态的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其大小等于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去百分号)。

用公式表示100)(?-=p l p w w I7、液性指数:表征了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用来区分天然土所处的状态。

用公式表示ppp l p l I w w w w w w I -=--=8、最大干密度:在击实曲线中,当土的含水率增加到某一值时,干密度可以达到了最大值,这一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用ρdmax 表示。

9、最优含水率:在击实曲线中,当土的含水率增加到某一值时,干密度可以达到了最大值,这一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用w op 表示。

10、灵敏度:原状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重塑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用公式表示uu t q q S =简答1、A 土样的孔隙比小于B 土样的孔隙比,那么A 土样一定比B 土样密实么?为什么?答:不一定;如果对于同一种土来说,孔隙比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土的密实程度;而对于不同土来说,仅仅用孔隙比是无法判断土的密实程度的,还与土样的物理性质有关。

2、什么是颗分试验?有几种方法?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测定土体中各粒组的质量占总土重百分数,确定各粒径分布范围的试验。

常用方法有:筛分法,适用于粒径d ≥0.075mm 且P ≥90%的粗粒土;密度计法,适用于粒径d ≤0.075mm 且P ≥90%的细粒土。

第一部分 土力学

第一部分 土力学

第一部分土力学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一名词释义1 土的结构: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粒或土粒集合体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与联结等。

2 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

3 土的密度: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为土的质量密度,简称土的密度。

4 土的重力密度: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称为土的重力密度,简称土的重度。

5 土粒相对密度:土粒密度(单位体积土粒的质量)与4℃时纯水密度之比,称为土粒相对密度,或称土粒比重。

6 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含水量。

7 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土中土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工程上常以土的干密度来评价土的密实程度,并常用这一指标来控制填土的施工质量。

8 土的饱和重度: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土的重度称为饱和重度。

9 土的有效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扣除水浮力后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称为土的有效重度。

11 土的孔隙比: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12 土的孔隙率: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13 土的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

14 液限: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15 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16 塑性指数: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称为塑性指数。

17.液性指数I L:液性指数是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18 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19 砂土: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而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20 粉土:指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

21 粘性土: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粘性土按塑性指数尽的大小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两大类。

二填空1 土是由固体土颗粒、气体和水三相组成的。

2 粘性土的软硬状态由液性指数划分,据其将粘性土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五种不同的状态。

第一章土力学

第一章土力学
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1.1 土的生成 1.2 土的三相组成 1.4 土的物理性质三相 比例指标的测定及计算 1.6 粘性土及粉土 的特性
1.3 土的结构、构造
1.5 无粘性土的特性 1.7 粘性土水-土系统 的工程特性
1.8 土的工程分类
§1.1 土的生成(一)
1.1.1 岩石风化的产物及成土作用
砂类土的密实度 密实 中密 稍密 松散
标贯试验击数N
N >30
15 < N ≤30
10< N ≤15
N ≤ 10
优点:可以排除取原状土样的困难,减少室内试验的影响因素; 缺点:中、小型工程不太经济。
§1.6 粘性土及粉土的特性(一)
1.6.1 粘性土粘性的来源
原始内聚力:物质分子间及微粒间的微观力所构成的凝聚力; 固化内聚力:土体内含有的矿物质和化学物质产生的胶结固化作用。
解: 如图分析:e不变,且ms和Vs不变,就是孔隙体积不变;总体积不变。 假定加水前土的含水量为w1 ,则: d S e 37% 0.95 w1 r 12.9%, ms dV s wV 1.39 103 (kg ) ds 2.72 1 e d s (1 w1 ) w 2.72 (1 0.129) 103 1.57 103 ( kg / m 3 )
层的层理及裂隙等宏观特征。
反映了土的成因、土形成时的地质环境、气候特征及土
层形成后的演变结果等。
土体构造
层状构造 裂隙状构造 分散状构造 结核状构造
§1.4 土的物理性质三相比例指标的测定及计算(一)
1.4.1 常用物理性质指标的定义及应用
1. 基本指标
土粒相对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四.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天然土层多呈层状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确立各层的k 确立各层的ki 根据渗流方向确定等效渗流系数 等效渗透系数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四.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水平渗流
条件: 条件:
∆h ii = i = L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一.渗流中的水头与水力坡降 二.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三.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四.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能量方程 渗流速度的规律 渗透特性 地基的渗透系数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一.渗流中的水头与水力坡降
板桩墙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基坑
A B L
透水层 不透水层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k 1 = 0.01m / day k 2 = 1m / day k 3 = 100m / day
kx
∑k H =
i
i
H
= 33.67m / day
按层厚加权平均,由较大值控制 按层厚加权平均,
H kz = = 0.03m / day Hi ∑k i
倒数层厚加权平均, 倒数层厚加权平均,由较小值控制
防渗斜墙及铺盖
概述
土石坝
浸润线
渗流量
透水层 不透水层
渗透变形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板桩围护下的基坑渗流
概述
板桩墙
渗水压力 渗流量
基坑
透水层 不透水层
渗透变形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水井渗流
Q
概述
天然水面
透水层
渗流量
不透水层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渠道渗流
概述
渗流量
渗流时地下水位
原地下水位
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概述
碎散性 多孔介质 三相体系 能量差
孔隙流体流动
水、气等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 土具有被水、 土具有被水、气等液体透过的性质 渗透特性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渗流 渗透性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 饱和土的渗透性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土石坝坝基坝身渗流
∆h L
已知 等效 推定
H1, H2...;k1...
H1, H2...;k1,k2...
∆h v = kzi = kz H H kz = Hi ∑k i
q = kxiH
kx = 1 ∑kiHi H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四.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算例说明
H 1 = 1.0m, H 2 = 1.0m, H 3 = 1.0m,
2. 达西定律
v vcr o
v = ki m (m < 1)
i
两种特例
粗粒土: 粗粒土: ①砾石类土中的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 ②砂土中渗透速度 vcr=0.3-0.5cm/s 粘性土: 粘性土: 致密的粘土 i>i0, v=k(i - i0 )
v
o i0
i
例题
某渗透试验装置如例2-1图所示, 土样I渗透系数k1=0.2cm/s,土 样II渗透系数k2=0.1cm/s,土 样横截面积A=200cm2,求: (1)土样中a-a截面、c-c截面的 总水头;(2)若在土样I与土样II 分界面处引出一测压管,测压 管内水将上升多高?(3)土样中 单位时间渗流量q为多大?
例2-2
在例2-2图所示的装置中, 土样横截面积为80cm2, 从土样中两个不同位置处 各引出一根测压管,测得 试验开始后10min内渗流出 水量为130cm3,两测压管 内水位差为5cm,求土样 的渗透系数k。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三. 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 室内试验方法 常水头试验 条件 已知 测定 算定 取值 适用
1
2 z
Δh x
qx = ∑qix
H= ∑Hi
q1x q2x q3x 1
k1 k2 k3 2
H1 H2 H3
不透水层
等效渗透系数: 等效渗透系数: qx=vxH=kxiH Σqix=ΣkiiiHi Σ
kx = 1 ∑kiHi H
H
L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四.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竖直渗流: 竖直渗流
v∝i
v = k⋅ i
A
n=
Av A
A > Av Av Q=VA = VsAv =
v v < vs = n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二. 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适用条件
层流(线性流) 层流(线性流) ——大部分砂土,粉土;疏松的粘土及砂性较 大部分砂土, 大部分砂土 粉土; 重的粘性土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kz = H Hi ∑k i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四.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水平渗流情形
q = ∑qi;H = ∑Hi ;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垂直渗流情形
条件
q1 = q2 = ... = q; v1 = v2 = ... = v; ∆h = ∑hi ;H = ∑Hi
ii = i =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一.渗流中的水头与水力坡降 二.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三.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四.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能量方程 渗流速度的规律 渗透特性 地基的渗透系数
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2.2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h=const ∆h,A,L , , V,t ,
k= V L A∆ht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1. 测定方法
变水头试验
∆h变化 变化 a,A,L , , ∆h,t ,
k= aL ∆h1 ln A ∆h2 t
重复试验后, 重复试验后,取均值 粗粒土
不同时段试验, 不同时段试验,取均值 粘性土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三. 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1. 测定方法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室内试验测定方法 野外试验测定方法
常水头试验法 变水头试验法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注水试验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三. 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 室内试验方法1—常水头试验法 室内试验方法1 常水头试验法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 ∆h,A,L=const , , 量测变量: , 量测变量: V,t 结果整理 V=Qt=vAt v=ki i=∆h/L 适用土类: 适用土类: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2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渗透力 渗透变形 a b
一. 渗透力
贮水器 hw L 土样
∆h h1 h2
0 滤网
试验观察
0
静水中,土骨架会受到浮力作用。 Δh=0 静水中,土骨架会受到浮力作用。 水在流动时,水流受到来自土骨架的阻力, Δh>0 水在流动时,水流受到来自土骨架的阻力,同时流动的孔隙水对土骨 架产生一个摩擦、拖曳力。 架产生一个摩擦、拖曳力。 渗透作用中, 渗透力 j ——渗透作用中,孔隙水对土骨架的作用力,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渗透作用中 孔隙水对土骨架的作用力,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1. 测定方法
k=
VL A∆ht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三. 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常水头法仅适用于: 常水头法仅适用于: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1. 测定方法
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
• 室内试验方法2—变水头试验法 室内试验方法2 变水头试验法 试验装置:如图 试验装置: 试验条件: 变化, , 试验条件: ∆h变化,A,L=const 变化 量测变量: ∆h ,t 量测变量: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三. 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 室内试验方法2—变水头试验法 室内试验方法2 变水头试验法 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 dV 流入量: 流入量: e= - adh t时刻: ∆h 时刻: 时刻 ∆t dh
土的渗透性与渗透规律 1. 测定方法
流出量: 流出量: o=kiAdt=k (∆h/L)Adt dV
h2 0
zB
u h= z+ 总水头: 总水头: γw
A点总水头: 点总水头:
B点总水头: 点总水头:
h1 = z A +
uA γw
h2 = zB +
uB γw
h1 = h 2 + ∆ h
§2 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 §2.1
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二. 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1.渗透试验 1.渗透试验
试验前提: 试验前提:层流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 h1,A,L=const , 量测变量: h2,V,T 量测变量: , 试验结果 ∆h=h1-h2 Q=V/T
dh h1
dr h h2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测压管水面 不透水层
Q ln k=
r2 2 = πk (h 2 − h1 ) 2 r1
Q ln(r2 / r1 ) 2 π h 2 − h1 2
优点: 优点:可获得现场较为可 靠的平均渗透系数 缺点:费用较高,耗时较长 缺点:费用较高,
如例2-3图所示,在5.0m厚的粘土层(隔水层) 下有一含水砂土层,厚6.0m,其下为不透水 基岩。为测定砂土层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 基岩顶面,并以0.01m3/s的速率从孔中抽水。 在距抽水孔r1=15m和r2=30m处各打一观测孔 穿过粘土层进入砂土层,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分 别在地面以下3.0m和2.5m,试求砂土渗透系 数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