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集下载

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金的晶体结构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例如碳钢是铁和碳组成的合金。

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简称为元。

一般来说,组元就是组成合金的元素。

例如铜和锌就是黄铜的组元。

有时稳定的化合物也可以看作组元,例如铁碳合金中的Fe3C就可以看作组元。

通常,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二元合金,由三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三元合金。

相是指合金中成分、结构均相同的组成部分,相与相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

通常把合金中相的晶体结构称为相结构,而把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具有某种形态或形貌特征的组成部分总称为组织。

所以合金中的各种相是组成合金的基本单元,而合金组织则是合金中各种相的综合体。

一种合金的力学性能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更取决于它的显微组织。

通过对金属的热处理可以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前提下改变其显微组织,从而达到调整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

根据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大类。

1.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组元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称为固溶体。

形成固溶体后,晶格保持不变的组元称溶剂,晶格消失的组元称溶质。

固溶体的晶格类型与溶剂组元相同。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据位置的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1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代替溶剂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某些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可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两类。

形成置换固溶体时,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两者晶格类型、原子直径的差别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互位置。

(2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

由于晶格间隙通常很小,所以都是由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如碳、氮、氢、硼、氧等溶入过渡族金属中,形成间隙固溶体。

(3固溶体的性能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固溶体发生晶格畸变,变形抗力增大,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第2章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相图--定稿

第2章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相图--定稿

信息商务学院
2、晶体缺陷
信息商务学院
3)面缺陷(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 :位向不同的相邻晶粒之间的接触界面,属于 面缺陷。
亚晶粒:每个晶粒可分为若干个位向相差很小(一般
θ<1~3o)的亚晶粒。
亚晶界:亚晶粒之间的边界叫亚晶界。
信息商务学院
3)面缺陷:
a)在常温下,晶界对滑移起阻碍作用,即表现为 晶界强度高。
信息商务学院
第2章 金属晶体结构和二元合金相图
金属材料有纯金属和合金两种。纯金属是由一种元素 组成的(如Fe、Cu、Al等);合金则是以一种金属元素 作为基础,加入其它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经过熔合 而获得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如碳钢、铜合金等)。因 为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且成本 低,故常用于工业生产。
C(石墨)、Mg、Zn 等
信息商务学院
晶格常数
底面边长a 底面间距c 侧面间角120 侧面与底面夹角90
(3)密排六方晶格 hcp
信息商务学院
晶胞中的原子个数? 致密度?
晶格常数:c/a≈1.633; 原子半径:r=1/2a

原子个数:12X1/6+2X1/2+3=6 致 密 度:0.74
二、多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
不同的纯金属与合金,由于其内部组织结构不同,性能 也不一样。为了了解金属和合金的性能,就必须了解其内 部构造。
本章要点: ➢ 金属的晶体结构
信息商务学院
➢ 铁和碳的合金称为铁碳合金,钢和铸铁都是 铁碳合金。 ➢ 要掌握各种钢和铸铁加工方法,必须首先了 解铁碳合金中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 系。
b)容易满足固态相变所需的能量起伏,新相往往 在晶界处形核。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

固溶体,其Ni含量高于合金平均成分。 随温度下降, 固溶体重量增加, 液相重量减少。同 时,液相成分沿液 相线变化,固相成
分沿固相线变化。
1﹑二元匀晶相图
成分变化是通过原子扩散完成的。当合金冷却到t3时,最
后一滴L3成分的液体也转变为固溶体,此时 固溶体的成分又变回
到合金成分3上来。
液固相线不仅 是相区分界线, 也是 结晶时两相的成分变 化线;匀晶转变是变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主要性能:
(1)具有一定程度的金属性质 (2)具有较高的熔点 (3)硬度较高 (4)脆性高
3.机械混合物
机械混合物:纯金属,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均是组成合金 的基本相,有两相或两相以上组成的多相组织。 性能: 1)﹑介于各组成相性能之间,各组成相晶格类型和 性能不变。 2)﹑和单一固溶体合金相比,强度﹑硬度高,但塑 性﹑可锻性低。
固溶体类型
置 换 固 溶 体 Z
置换原子
Z
间 隙 固 溶 体
间隙原子
Y Y
X X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各组元原子按一定整数比形成 的具有金属性质的一种新相。

结构特点:具有原子整数倍的关系,可用分子式表
示:如Fe3C。
溶剂A+溶质B = C bcc 例如: 3Fe 体心 HB δ 80 50% fcc + C 六方 3 0% cph = Fe3C 复杂结构 800 0%
x x1 Qα x 2 x1
这种在一个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晶内偏析。 因为金属通常以枝晶方式结晶,先形成的主干和后形成的支 干就会有化学成分之差,所以也称枝晶偏析。
(2)枝晶偏析: 出现枝晶偏析后,使 合金材料的机械性能﹑ 耐蚀性能和加工工艺性 能变坏。 消除枝晶偏析的措施: 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把有枝晶偏析的合金放在低于固相 线100~200℃的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通过原子的相互 扩散而使成分趋于均匀。

三章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ppt课件

三章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ppt课件

原子半径:r
已知:
3 4
a
晶胞原子数 2
体心立方结构的原子半径
3
晶胞体积为a3, 晶胞内含有2个原子
K 2 34π
3 4
a
0.68
a3
所以它的致密度是: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晶格常数:a(a=b=c)
3 原子半径:4
a
原子个数:2
致密度:0.68
属于该类晶格的常见金属有α-Fe(<912oC)、δ-Fe
单晶体:其内部晶格方位完 全一致的晶体。 多晶体:由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 晶粒: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 是由许多彼此方位不同、外形 不规则的小晶体组成.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 同一晶体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性能不同
铁的单晶体及其各方向上弹性模量
(E)示意图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3、晶格常数 以棱边长度
a、b、c
和棱面夹角
来表示晶胞的形状和大小 。
、、r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三)、金属中常见晶格 由于金属键结合力较强,是金属原子总趋于紧密排列的倾向,故 大多数金属属于以下三种晶格类型。
1、体心立方晶格(bbc)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固溶强化是提高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适当
控制固溶体中的溶质含量,可以在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的同 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对综合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结 构材料,都是以固溶体为基体的合金。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的晶格类型与形成 化合物各组元的晶格类型完全不 同,一般可用化学分子式表示。 钢中渗碳体(Fe3C)是由铁原子 和碳原子所组成的金属化合物, 它具有复杂的晶格形式。

第四章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第四章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A 点为纯铅的熔点( 327℃); B 点 为纯锡的熔点(232℃);C 点为共晶点; D点为α 固溶体的最大溶解度点;E点为 β 固溶体的最大溶解度点。 AC 线和 BC 线为液相线,液态合金在 冷却到AC线温度时开始结晶出α 固溶体, 冷却到BC线温度时开始结晶出β 固溶体。 AD线和BE 线为固相线,合金在冷却到 AD 线温度时 α 固溶体结晶终了,冷却到BE 线温度时β 固溶体结晶终了。 DCE 线称为共晶线,液相在冷却到共晶线温度( 183℃)时将发生共晶 转变,形成由 α 固溶体和β 固溶体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组织,称为共晶 体或共晶组织。C点所对应的温度和成分分别称为共晶温度和共晶成分。DF 线和EG线为溶解度线,分别表示 α 固溶体和β 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规律。 上述相界线将Pb–Sn二元合金相图分成三个单相区 L、α 、β ,三个两 相区L+α 、L+β 、α +β 及一个三相区L+α +β (共晶线DCE)。
第二节 合金的晶体结构
如果将合金加热到熔化状态,组成合金的各个组元可以相互溶解形成 均匀的、单一的液相,但经冷却结晶后,由于各个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 同,在固态合金中将形成不同的相,其原子排列方式也不相同。相的晶体 结构称为相结构,合金中的相结构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大类。 一、固溶体 当合金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组元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称为 固溶体。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其中某一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而其它组元的 晶体结构将消失。能够保留晶体结构的组元称为溶剂,晶体结构消失的组元 称为溶质。固溶体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1.间隙固溶体 若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并不占据结点位置,而是处于各结点间的空隙 中,则这种形式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如图4–1a所示。 2.置换固溶体 若溶质原子代替一部分溶剂原子而占据着溶剂晶格中的某些结点位置, 则这种形式的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体,如图4–1b所示。

第三章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精]

第三章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精]

什么是合金?
合金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工业中为什么要大量熔炼合金, 以及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能上有什么特点?
名称
用途
十分广泛,比如说各种导 电体、传热器、以及许多 纯金属 装饰品、各种器皿、防护 层等。大多是由纯铜、纯 铝以及金、银、铂等纯金 属制成。约79种。
目前人们配制的合金的应 用要比纯金属广泛得多。 合金 合金种类上万种。
1.固溶体的分类:
(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位置不同,可将固溶体 分为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置换固溶体:溶剂晶格结点上的部分原子被溶质原子所取 代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一般规律是溶质元素的 原子直径与溶剂原子直 径之比小于0.59时,易于 形成间隙固溶体,而在 直径大小差不多的元素 之间易于形成置换固溶 体。
第三章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
一、讲授内容
(P30)
1、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
2、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学生掌握、了解的要点)
1、掌握固溶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金属间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教学重点
1、固溶体的概念及其分类、金属间化合物的概念及
其分类
2、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四、教学难点
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根据组元相互作用不同,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1.固溶体
2.金属化合物
二﹑固溶体
①固溶体:合金的组元间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混合后 形成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这种相就是 固溶体,这种组元叫溶剂,其他的组元叫溶质。 ②溶剂:与固溶体晶格相同的组元,一般在合金中含量较 多。 ③溶质:以原子状态分布在溶剂晶格中,一般含量较少。

第三章合金相的晶体结构

第三章合金相的晶体结构

相成分判定方法
单相区: 实际座标点
两相区: 液(固)相成
分在温度水平线 与液(固)相线的 交点处
液(固)相线的意义
(1) 表征了各成 分合金的结晶 起始(终止)温度
(2) 表征了各温 度下液固两相达 到平衡时液(固) 相的成分
4 相律
相律表示在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 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
二 合金的相结构
(一)固溶体
1、固溶体的分类
置换固溶体
** 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类
(1)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结 点所形成的固溶体——又称代位固溶体
90% Cu-10%Ni合金
(2)间隙固溶体
—— 溶质原子填入溶剂晶格的 空隙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例: C 固溶于α-Fe中形成间隙固溶体 ┗ 铁素体
4 固溶体的性能
(1) 固溶体强硬度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塑韧性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2)物理性能方面,随着溶质原子量↑, 固溶体的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导热性 ↓
什么是固溶强化?
——固溶体中随着溶质原子的加入,强度、 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 ——金属材料的主要强化手段或途径之一 例如:采用廉价的16Mn (1.2%~1.6%Mn),抗 拉强度较相同碳含量的普通碳素钢提高60%
金属 化合物
正常价化合物
电子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
间隙相
间隙式金属 化合物
§ 2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给定的合金系究竟以什么状态(相)存在,包 含哪些相,这由内、外因条件决定,外因是温度 和压力,内因则是化学成分 ——用相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几个概念: 相图: 表示合金系中的状态(相)与温度,成分

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pptx

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pptx

其最外层的电子数很 少,一般为1~2个, 不超过3个。
第10页/共125页
价电子
§1.1 金属原子间的键合特点
结合力
当原子靠近到一定程 度时,原子间会产生 较强的作用力。
第11页/共125页
§1.1 金属原子间的键合特点
外 层 稳定的八电子排布结构 电 子 接受或释放额外电子 作 用 共有电子 形 式
材料的原子排列
非晶态
原子排列短程有序或无序
非晶体的特点是:①结 构无序;②物理性质表 现为各向同性;③没有 固定的熔ຫໍສະໝຸດ ;④热导率 (导热系数)和膨胀性 小;
第27页/共125页
§1.2 金属晶体典型结构
第28页/共125页
§1.2 金属晶体典型结构
晶体
基元在三维空间呈规律性排列
长程有序 单个的原子、离子、分子或彼此
堆垛方式
第59页/共125页
第60页/共125页
§1.12.材2 金料属的晶原体典子型排结列构
晶向
第61页/共125页
§1.12.2材金料属的晶体原典子型排结列构
晶向指数
晶向指数的确定方法 ①建立以晶胞的边长作为单 位长度的右旋坐标系。 ②定出该晶向上任两点的坐 标。 ③用末点坐标减去始点坐标。 ④将相减后所得结果约成互 质整数,加一方括号。
第16页/共125页
§1.1 金属原子间的键合特点
结合键的特性
结构特点
离子键 方向性不明显,配位数大
共价键
方向性明显, 配位数小,密度小
金属键
无方向性,配位 数大,密度大
力学性能 热力性质 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
强度高,劈裂性良好,硬度大 强度高,硬度大
有各种强度,有 塑性

金属的晶体结构合金的晶体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合金的晶体结构

2.1 合金的晶体结构
➢ 合金中的各种相是组成合金的基本单元,而合金 组织则是合金中各种相的综和体。
➢ 一种合金的力学性能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更取决于它的显微组织。
➢ 金属通过热处理可以在不改变化学成分的前提下 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
2.1 合金的晶体结构
二、合金晶体结构的类型
由于溶剂晶格的间隙有限,所以间隙固溶体只能 是有限溶解溶质原子。
2.1 合金的晶体结构
➢固溶体的性能
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固溶体发生晶格畸变,变 形抗力增大,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 溶强化。它是强化金属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2.1 合金的晶体结构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生
位错线的密度可用单位体积 内位错线的总长度表示。位 错密度愈大,塑性变形抗力 愈大。因此,目前通过塑性 变形,提高位错密度,是强 化金属的有效途径之一。
2.1 金属的结构
(3)面缺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面缺陷即晶界和亚晶界。 ➢ 晶界:晶粒之间原子无规
则排列的过渡层,又称大角 度晶界。 ➢ 亚晶界:晶粒内部亚组织 之间的边界,一系列刃型 位错所形成的小角度晶界。
晶界和亚晶界处表现出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晶粒越细小晶界和亚晶界越多,它对塑性变形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
2.1 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基本概念
1、合金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
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例:碳钢是铁和碳组成的合金。
2、组元 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简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第一节 金属的结构 第二节 合金的晶体结构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2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1.1 合金的晶体结构
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单元称为组元。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 金称为二元合金,由三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三元合金,由三个以上组 元组成的合金称为多元合金。
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相同和性能一致,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组成 部分称为相。只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为单相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相 组成的合金为多相合金。用金相观察方法,在金属及合金内部看到的相 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及相间结合状态称为显微组织。
非晶体
晶体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图2-1 晶体结构示意图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 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包括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
晶格三大类。 1)体心立方晶格 body—centered cubic lattice 特点:b 较好。如:<912℃ Fe, Cr, Mo, V等。 含有2个原子体积组成。
图2-7 刃型位错示意图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面缺陷。面缺陷是指在晶体中呈面状分布(在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大,在第 三个方向上尺寸很小)的缺陷。常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是位向不同的晶粒间的过渡区,其宽度为5~10个原子间距。晶界区域的晶 粒的位向通过晶界的协调逐步过渡到相邻晶粒的位向,如图2-8(a)所示。亚晶界 是由位向相差很小的亚晶粒组成的,如图2-8(b)所示。晶界和亚晶界的原子排列 都不规则,会产生晶格畸变。因此,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改善塑性 和韧性。
图2-10 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示意图
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第三章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

第三章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

第一节 固态金属中的相结构
一﹑基本概念
3﹑合金系:有若干给定组元按不同比例配出一系列成分不 同的合金,这一系列合金构成的一个合金系统。如黄铜是铜 与锌组成的二元合金系。
组成合金的元素相互作用可形成不同的相。 4﹑相:是指金属或合金中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 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液态物 质为液相,固态物质为固相。
➢1.固溶体的分类:
(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位置不同,可将固溶体 分为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置换固溶体:溶剂晶格结点上的部分原子被溶质原子所取 代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一般规律是溶质元素的 原子直径与溶剂原子直 径之比小于0.59时,易于 形成间隙固溶体,而在 直径大小差不多的元素 之间易于形成置换固溶 体。
置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固溶体类型








Z体

Z
置换原子
间隙原子
Y Y
X X
固溶体按分布的有序度分:
分无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
溶质原子有规则分布的为有序固溶体,无规则分布 的为无序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 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 ) 无序固溶体 有 序化温度
溶质原子在间隙固溶体中只能呈系统分部,形成 无序固溶体。
根据组元相互作用不同,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1.固溶体
2.金属化合物
二﹑固溶体
①固溶体:合金的组元间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混合后 形成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这种相就是 固溶体,这种组元叫溶剂,其他的组元叫溶质。 ②溶剂:与固溶体晶格相同的组元,一般在合金中含量较 多。 ③溶质:以原子状态分布在溶剂晶格中,一般含量较少。

第3讲: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第3讲: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纯金属结晶的条件 就是应当有一定的 过冷度(克服界面能)
T
过冷度
T= T0 - Tn
T0
理论结晶温度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n
开始结晶温度
t
冷却曲线
3、 过冷现象
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Tn低于理论结晶温 度T0的现象。 过冷度△T= T0-Tn,过冷是结晶的必要 条件。
同一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大,过冷 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多晶体:这种实际上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其中每个小晶体的外形
多为不规则的颗粒,通 常称为晶粒。 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
称为晶界。
晶粒(单晶体)
二、晶体的缺陷
晶体中原子完全为规则排列时,称为理想晶体。
实际上,金属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内部总是存在着大 量缺陷。
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点,常分为:
一个空间格架,这种抽象的,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 形式的几何空间格架就叫晶格。
晶格中的每个点称为结点。晶格中各种不同方位的原子面 称为晶面。
2、晶胞 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元称为晶胞。实际上整个晶格就是 由许多大小、形状和位向相同的晶胞在空间重复堆积而成 的。
3、晶格常数 晶胞的各棱边长为a、b、c和棱边夹角α、β、γ。其中,
2、 长大
晶体的长大过程是液体中原子迁移到固体表面, 使液—固界面向液体中推移的过程。
两种长大方式 —— 平面生长 与 树枝状生长。
平面长大
树枝状长大
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1、概念
1) 晶粒度——衡量晶粒大小的尺度,常以单位截面上晶粒数目或 晶粒的平均直径来表示。
2) 形核率——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所形成的晶核数目。 3) 长大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晶核向周围长大的平均线速度。

《合金的晶体结构》课件

《合金的晶体结构》课件

PART 02
合金的晶体结构类型
REPORTING
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总结词
具有高度对称性的晶体结构
详细描述
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合金晶体结构,其特点是每个原子被其他8个原 子所包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在金属元素中较为常见,如铜、 镍和铝等。
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总结词
具有较高硬度和强度的晶体结构
《合金的晶体结构》 ppt课件
REPORTING
• 合金的晶体结构概述 • 合金的晶体结构类型 • 合金的晶体结构形成机制 • 合金的晶体结构表征方法 • 合金的晶体结构应用
目录
PART 01
合金的晶体结构概述
REPORTING
合金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根据合金的特性,可以将 合金分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混合物等类型。
详细描述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这些元素可以是金属、非 金属或半金属元素,如铁、碳、硅等。根据合金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将合金分为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混 合物等类型。
合金的晶体结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词
合金的晶体结构是指合金中各元素原子在三维空间中 的排列方式。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不 同,其特点是原子排列复杂、晶体缺陷多、晶体结构 类型多样。
详细描述
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每个原子被其他8个原子所包围,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结构。 这种结构在金属元素中较为常见,如铬、钼和钨等。由于其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合金常用于制造耐磨和耐高温的部件。
密排六方晶体结构

合金的三种晶体结构

合金的三种晶体结构

合金的三种晶体结构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材料,常常具有比单个金属更好的性能。

合金的晶体结构是指合金中各种金属原子或金属与非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组织形态。

合金的晶体结构对其性能和用途具有重要影响。

合金晶体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和密堆积结构。

1. 面心立方结构(Face-centered Cubic,FCC)面心立方结构是一种晶格结构,空间群为Fm3m,由面心立方单元格组成。

在面心立方结构中,各个原子位于每个正方形面的中心和每个正方形棱的中心,原子密排,形成紧密堆积结构。

每个顶点的原子等效共享给8个晶格点,每个面心原子等效共享给2个晶格点,因此每个立方体中含有4个原子。

典型的面心立方结构的合金有黄铜(Cu-Zn合金)、铝合金(Al-Cu合金)、镍合金(Ni-Cu合金)等。

面心立方结构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并且容易形成单相固溶体。

2. 体心立方结构(Body-centered Cubic,BCC)体心立方结构是一种晶格结构,空间群为Im3m,由体心立方单元格组成。

在体心立方结构中,各个原子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点和一个立方体的中心,形成紧密堆积结构。

由于每个顶点原子等效共享给8个晶格点,每个体心原子等效只共享给1个晶格点,因此每个立方体中含有两个原子。

典型的体心立方结构的合金有α-铁、钾钠合金(Na-K合金)等。

体心立方结构的合金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以及较好的导电性和磁导性。

3. 密堆积结构(Close-packed Structure,CP)密堆积结构是一种晶格结构,由密堆积单元堆叠而成,密堆积的原子排列较紧密。

密堆积结构可分为六方密堆积(hexagonal close-packed structure,HCP)和立方密堆积(cubic close-packed,CCP)两种类型。

六方密堆积结构是一种顶下六角形最紧密堆积的结构,具有ABABAB…的结构顺序。

铝合金晶体结构

铝合金晶体结构

铝合金晶体结构
铝合金是由铝和其他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耐
腐蚀性和导电性。

其晶体结构可以分为两类:铝单质和铝合金。

铝单质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格子,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最近邻原子,其中6个在同一平面上,另外6个在上下两个平面中。

这种结构使得
铝单质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导电性。

而铝合金的晶体结构则取决于所添加的其他金属元素。

常见的铝合金
有以下几种晶体结构:
1. 固溶态:在加热时,其他金属元素会溶解在铝中形成固溶态。

此时
晶体结构与纯铝相同为面心立方格子。

2. 调质态:在加热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后,其他金属元素会形成一些小
颗粒分布于铝中,此时晶体结构为四方密排。

3. 变形硬化态:通过变形加工使得晶粒发生变化,在此状态下的晶体
结构多样,常见的为等轴晶、柱状晶和片状晶。

总之,铝合金的晶体结构多样化,不同的结构对其性能有着不同的影
响。

因此,在制造铝合金时需要根据具体用途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晶体结构。

合金的晶体结构(2)

合金的晶体结构(2)

单元2 -15
二、固溶体
固溶体
溶剂
(solid solution)
合金中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 下都互相溶解,共同形成一 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 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称为固溶体。
+
溶质
一种固相
能够保持其原有晶格类 型并与固溶体晶格相同 的组元称为溶剂。
失去原有晶格类型的组 元称为溶质,一般在合 金中含量较少。
组成合金的 独立的,最基本 的单元称组元
由两种组元 组成的合金,称 为二元合金。
组元可以是金属、 非金属或稳定化合物。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单元2 -6
合金举例:

碳钢(carbon steel):是铁与碳所组成的合金。 白铜:主要是铜与镍所组成的合金。 黄铜(brass):是铜与锌等元素组成的合金。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单元2 -16
(一)固溶体的分类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据的位置, 可将固溶体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溶解度可将固 溶体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溶解度:指溶质在固溶体中的极限浓度。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是否有规律可 将固溶体分为:有序固溶体和无序固溶体。
谢 谢 观 看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结束放映
单元2 -11
纯铁加热时晶体结构的转变
纯铁912℃以下为体 心立方的α-Fe 加热到912℃ α-Fe 开始向面心立方γFe转变
单元2 -12
请点击 T8钢淬火 后发生的 组织和结 构的变化
单元2 -13
请点击
不同铸铁组织类型金相图
请点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结构 由两相或多相按固定比例构成的组织称为机械混合物。 工业上使用的大多数合金属于机械混合物,如钢、生铁、 铝合金、黄铜、青铜等。
10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三、合金的结晶 遵循形核与长大的规律,结晶过程有潜热释放。 合金的结晶过程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进行,结晶过程中各相 的成分还不断发生变化。
11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三、合金的结晶 遵循形核与长大的规律,结晶过程有潜热释放。 合金的结晶过程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进行,结晶过程中各相 的成分还不断发生变化。 合金状态图是用图解的方式表示在十分缓慢的冷却条件 (平衡条件)下,合金组织、成分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又称合金 相图或合金平衡图。
18
第5 讲
【教学内容】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1、金的基本概念、结构与结晶; 2、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及其性能
【教学要求】
了解合金的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与性能, 能分辨铁碳合金基本组织。
1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一、合金的基本概念 1、合金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 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组元 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3、合金系 由若干给定组元可以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一系列成分不同的 合金,构成一个合金系统,简称合金系。
钢中的珠光体组织
4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结构 1、固溶体 固溶体是指合金在固态下,组元间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 匀相。 溶剂的概念 溶质的概念
5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结构 1、固溶体 (1)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占据部分溶剂晶格的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 为置换固溶体。 无限固溶体:例Cu-Ni合金 有限固溶体:例Cu-Zn合金
12
第三章 铁碳合金状态图
铁碳合金状态图是表示在平衡状态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 金,在不同温度时所具有的状态或组织的一种图形。
13
第三章 铁碳合金状态图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一、铁素体(F) 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晶 格。 其性能是强度、硬度很低,塑性、韧性好。 显微组织是明亮的多边形晶粒。
8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结构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指金属组元间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具有金属特 性的一种新相。 其晶格类型不同于它的任一组元;其性能特点是熔点高、 硬而脆。 当金属化合物细小均匀分布在固溶 体上时,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 和耐磨性这种现象称为弥散强化。
14
第三章 铁碳合金状态图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二、奥氏体(A) 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 格。 其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塑性、韧性也好。 其晶粒呈多边形,晶界较铁素体平直。
15
第三章 铁碳合金状态图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三、渗碳体(Fe3C) 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碳含量是6.69%,具 有复杂的晶体结构。 其硬度很高,塑性和韧性很差,δ、Ak接近于零,脆性很大。
2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一、合金的基本概念 4、相 指金属组织中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能相同的组分。
结晶前的氯化铵水溶液
氯化铵正在结晶
3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一、合金的基本概念 5、组织 泛指用金相观察的方法看到的由形态、尺寸不同和分布方 式不同的一种或多种相构成的总体。
16
第三章 铁碳合金状态图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四、珠光体(P) 珠光体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状交替排列,平均碳含量为0.77%。 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有 一定的塑性。
17
第三章 铁碳合金状态图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五、莱氏体(高温莱实体ld,变态莱氏体ld') 莱氏体是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平均碳含量 4.3%。 存在于1148~727℃的莱氏体称为高温莱氏体(Ld);存在于 727℃以下的莱氏体称为变态莱氏体(ld‘),它是由渗碳体基 体与珠光体组成。 莱氏体的力学性能与渗碳体相 近硬度很高、塑性很差。
溶剂 溶质
6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结构 1、固溶体 (2)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分布在溶剂晶格间隙处而形成的固溶体。
溶剂 溶质
7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三节 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结构 1、固溶体 应该指出,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导致固溶体的晶格畸 变使合金强度、硬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