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专题培优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3三角形的中位线作业pptx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3三角形的中位线作业pptx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3
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中位线
1.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_.三角
平行于
一半
形的中位线__________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2·丽水】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BC,
13
14


7.【2023·金华】如图,把两根钢条OA,OB的一个端点连
在一起,点C,D分别是OA,OB的中点.若CD=4 cm,则
该工件内槽宽AB的长为 8
1
2
3
4
5
6
7
cm.
8
9
10
11
12
13
14
8.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AE∥BC,BE交AD
于点F,F是BE的中点,连接CE.求证:四边形ADCE是平

MN∥AD,MN=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证明:连接EF.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DE=CF,
∴AE=BF,四边形DCFE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FE为平行四边形,FN=DN.
∴FM=AM,∴MN是△ADF的中位线.


∴MN∥AD,MN= AD.
A.16
B.24
C.32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专题培优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专题培优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二)1如图,过口ABCD内一点P作边的平行线EF、GH,=5,S 四边形PGAE = 3,贝y S A PBD = ______________2、如图,口ABCD中,M、N分别是AD、AB上的点, 其交点为P,求证:/ CPB =/ CPD .3、已知等腰厶EAD 和等腰△ CAB, EA = ED, CA = CB,/ AED = Z ACB = a,以线段AC、AE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CFE,连接BF、DF .(1)如图1,当a= 90°且A、D、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求/ DFB的度数;(2)如图2,当0°< aV 90°且A、D、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求/ DFB的度数.4、如图1在厶OAB中,/OAB=9O0,/AOB=30 0, 0B=8.以OB为边,在△ OAB外作等边厶OBC , D是OB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交OC于E.(1)求证: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⑵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FG,求OG的长。

5、如图,△ ABC 中,/ ACB = 90° CD 丄AB 于D, AE 平分/ BAC,交CD 于K,交BC 于E, F 为BE上一点且BF = CE,求证:FK // AB .16、四边形ABCD 中,AD // BC , (1)如图1,若E 、F 分别是 AB 、CD 的中点,求证:EF= (AD+BC)21(2) 如图,2,若G 、H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求证:GH< (AB+CD)21(3) 如图3,连接AC 、BD ,若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求证: MN< (BC — AD)7、如图,点P 是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BD 的中点,E,F 分别是AB,CD 的中点,AD=BC, / CBD=45 ./ ADB=105 °,试探究EF 与P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课件

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课件
总结词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以证明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详细描述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则该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从而判定该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结论可以通过构造两个三角形并应用中位线定理来证明。
利用中位线定理证明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总结词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以证明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通过多做练习题,加深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以便更好地 解决实际问题。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对于后续学 习其他几何定理和解决几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学习中,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几何素养和解题能力。
THANKS.
总结与思考
05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与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关系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平行四边形判定 的一种重要应用,通过三角形中位线 定理可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 四边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使得平行 四边形的判定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有助于解决几何问题。
如何更好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充分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含义和适用条件,掌握其应 用技巧。
第三步
根据已知条件和所证明的平行四 边形性质,我们可以进一步求解 题目中的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解题过程与结果
由于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 们有BE = DF。
由于E和F分别是AC和AB的中 点,根据中位线定理,我们有 BE = 0.5BC和DF = 0.5BC。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BE = DF = 0.5BC。
考察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位线培优专题训练.doc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位线培优专题训练.doc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位线培优专题训练一、内容提要1.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中位线性质定理的结论,兼有位置和大小关系,可以用它判定平行,计算线段的长度,确定线段的和、差、倍关系。

3.运用中位线性质的关键是从出现的线段中点,找到三角形或梯形,包括作出辅助线。

4.中位线性质定理,常与它的逆定理结合起来用。

它的逆定理就是平行线截比例线段定理及推论,①一组平行线在一直线上截得相等线段,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②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而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③经过梯形一腰中点而平行于两底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5.有关线段中点的其他定理还有: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和底上的高,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因此如何发挥中点作用必须全面考虑。

二、例题例1.已知:△ ABC中,分别以AB、AC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点。

求证: PM=PN证明:作 ME⊥ AB, NF⊥ AC,垂足 E, F∵△ ABM、△ CA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 A∴ AE= EB= ME, AF= FC= N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E FABM 和 CAN,P 是 BCN1AC= NF,PF=1B CPE=AB= ME2 2 PPE∥ AC, PF∥ AB∴∠ PEB=∠ BAC=∠ PFC即∠ PEM=∠ PFN∴△ PEM≌△ PFN∴PM= PN例2.已知△ ABC中, AB= 10,AC=7,AD 是角平分线, CM⊥AD 于求 MN 的长。

A分析: N 是 BC 的中点,若 M 是另一边中点,1 2 则可运用中位线的性质求MN 的长,10根据轴称性质作出△ AMC 的全等三角形即可。

M辅助线是:延长 CM 交 AB 于 E(证明略 BDN例3.如图已知:△ ABC中, AD 是角平分线, BE= CF,M 、 N 分别是求证: MN∥ AD证明一:连结EC,取 EC的中点 P,连结 PM、PN M,且 N 是 BC的中点。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教案)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教案)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希望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从课堂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显得有些迷茫,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中位线的概念还不够熟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设计导入环节。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分析案例时仍然存在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讲解得不够透彻,或者课堂实践环节还不够充分。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举例:通过绘制具体图形,让学生观察并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讲解如何利用中位线判定平行四边形,强调步骤和条件;设计实际情境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三角形中位线判定平行四边形的逻辑推理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突破方法:
a.使用直观教具,如模型、图形等,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知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重点细节:
a.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
b.学会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判定平行四边形。
c.掌握三角形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究三角形中位线性质,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借助实物模型、图形绘制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对三角形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的空间想象,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三角形中位线培优复习.docx

三角形中位线培优复习.docx

课题三角形中位线培优课时单编号:______________例题2: BE 、CF 是AABC 的角平分线,A7丄BE 于N, AM 丄CF 于M 。

求证:MN 〃BC练习:如图,在AABC 中,AB=BC, ZABC=90° , F 为BC 上一点,M 为AF 的中点,方法二.【取中点构造中位线】例题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 ZCBD=20° , ZBDA=110° , E 、F 、P 分别为AB 、CD 、BD 的中点,探索PF 与EF 的数量关系.练习:如图,在4ABC 中,ZC 二90。

, CA 二CB, E, F 分别为 CA, CB 上一点,CE 二CF, M, N 分别为AF, BE 的中点,求证:AE=V2MNB例题2:如图,四边形ABCD中,M, N分别为AD, BC的中点,边BD,若AB=10, CD=8,求MN的取值范围。

练习:已知:如图,在四边形必力中,AD=BC, E、F分别是处边的中点,FE 的延长线分别与力〃、氏的延长线交于〃、G点、.求证:乙AHF=ZBGF.方法三、【借助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例题:如图,(1) E、F为ZXABC的中点,G、H为AC的两个三等分点,连接EG、FH 并延长交于D,连接AD、C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练习:已知:如图,在口4救中,疋是仞的中点,尸是眩的中点,FC与BE交于求证:GF= GC.课后作业1.如图,在ZXABC中,AB=10, BC=7, BE平分ZABC, AE丄BE,点F为AC的中点, 连接EF,求EF的长度.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4C和相交于点0 , AC = BD , M . N分别是AB s CD的中点,M、N分别交ED、人(?于£、F。

求证:△0£F是等腰三角形。

课后作业3•如图,AD是△ABC的中线,E是AD的中点,F是BE延长线与AC的交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 第2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中位线)培优讲义(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平行四边形 第2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中位线)培优讲义(含解析)

平行四边形第2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中位线)命题点一: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应用【思路点拨】延长AC后,证明AD∥BC,然后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到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从而证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在解决几何证明时,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有效手段.例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P,过点P作直线,交AD于点E,交BC于点F,若PE=PF,且AP+AE=CP+CF.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解:延长AC,在点C上方取点N,点A下方取点M,使AM=AE,CN=CF,则由已知可得PM=PN,易证△PME≌△PNF,且△AME,△CNF都是等腰三角形.∴∠M=∠N,∠MEP=∠NFP.∴∠AEP=∠PF C.∴AD∥B C.可证得△PAE≌△PCF,得PA=PC,再证△PED≌△PFB,得PB=P 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例2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满足AB=BC,AB=4,∠ABC=60°,∠EAF的两边分别与射线CB,DC相交于点E,F,且∠EAF=60°.如图所示,当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且∠EAB=15°时,求点F到BC的距离.解:如图,连结EF,过点A作AH⊥EC于点H,过点F作FG⊥EC于点G.∵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B=BC,∠A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AB=A C.∵∠EAF=∠BAC=60°,∴∠EAB=∠FA C.∵∠AEB=∠ABH-∠EAB=60°-15°=45°,且AB∥CD,∴∠AFC=∠BAF=60°-15°=45°.∴△ABE≌△ACF.∴BE=CF.∵BH=CH=2,AH=23,∴EH=AH=2 3.∴EB=CF=EH-BH=23-2.∵∠FCG=∠ABC=60°,∴FG=32(23-2)=3- 3.【思路点拨】对于平行四边形的证明,首先通过证明△ADP≌△BEP,可得DP=EP,从而通过对角线互相平分证得结论.而对于等腰三角形的证明,通过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例3如图,P是△ABC的边AB上一点,连结CP,BE⊥CP于点E,AD⊥CP,交CP的延长线于点D.(1)如图①,当P为AB的中点时,连结AE,BD,证明: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②,当P不是AB的中点时,取AB中点Q,连结QD,QE,证明:△QDE是等腰三角形.答图解:(1)∵P为AB的中点,∴AP=BP.∵BE⊥CP,AD⊥CP,∴∠ADP=∠BEP=90°,且AD∥BE.又∵∠APD=∠BPE,∴△ADP≌△BEP.∴DP=EP.又∵AP=BP,∴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延长DQ交BE于点F.∵AD⊥CP,BE⊥CP,∴AD∥BE.∴∠DAQ=∠FBQ.又∵∠AQD=∠BQF,AQ=BQ,∴△ADQ≌△BFQ.∴DQ=FQ.又∵BE⊥DC,∴QE是Rt△DEF斜边上的中线.∴QE=QF=Q D.∴△QDE是等腰三角形.例4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AC,AD⊥AC,E是AB的中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1)若ED⊥EF,求证:ED=EF.(2)在题(1)的条件下,若DC的延长线与FB交于点P,试判定四边形ACPE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请先补全图形,再解答).(3)若ED=EF,ED与EF垂直吗?若垂直,请给出证明.解:(1)如图①,连结CE.在▱ABCD中,∵AD=AC,AD⊥AC,∴AC=BC,AC⊥B C.∵E是AB的中点,∴AE=EC,CE⊥A B.∴∠ACE=∠BCE=45°.∴∠ECF=∠EAD=135°.∵ED ⊥EF ,∴∠CEF =∠AED =90°-∠CE D .在△CEF 和△AED 中,∵⎩⎨⎧∠CEF =∠AED ,EC =AE ,∠ECF =∠EAD ,∴△CEF ≌△AE D .∴ED =EF .(2)连结CE .由题(1)知△CEF ≌△AED ,CF =A D .∵AD =AC ,∴AC =CF .∵DP ∥AB ,∴FP =P B .∴CP =12A B .∴四边形ACPE 为平行四边形.(3)垂直.理由如下:过点E 作EM ⊥DA ,交DA 延长线于点M ,过点E 作EN ⊥AC 于点N . 在△AME 与△CNE 中∵⎩⎨⎧∠M =∠CNE =90°,∠EAM =∠NCE =45°,AE =CE ,∴△AME ≌△CNE .∴ME =NE .又∵∠DME =∠ENF =90°,DE =EF , ∴△DME ≌△FNE .∴∠ADE =∠CFE .在△ADE 与△CFE 中,∵⎩⎨⎧∠ADE =∠CFE ,∠DAE =∠FCE ,DE =EF ,∴△ADE ≌△CFE (AAS ).∴∠DEA =∠FE C .∵∠DEA +∠DEC =90°,∴∠FEC +∠DEC =90°.∴∠DEF =90°.∴ED ⊥EF .例5如图,E,F为△ABC中AB,BC的中点,在AC上取G,H两点,使得AG=GH=HC,EG与FH的延长线相交于点D,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证明:如图,连结BG,BH,连结BD交AC于点O.∵AG=GH,∴G是AH的中点.∵在△ABH中,E是AB的中点,∴EG∥BH.∴GD∥BH.∵GH=HC,∴H是CG的中点.∵在△CBG中,F是BC的中点,∴FH∥BG.∴DH∥BG.∴四边形BHDG是平行四边形.∴OG=OH,OB=O D.又∵AG=HC,∴OA=O 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命题点二: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和应用例6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AB<AC,在AC上截取CE=AB,M,N分别为BC,AE的中点.求证:MN∥A D.证明:如图,连结BE,取BE中点F,连结FN,FM. ∵FN为△EAB的中位线,∴FN=12AB,FN∥A B.∵FM为△BCE的中位线,∴FM=12CE,FM∥CE.∵CE=AB,∴FN=FM.∴∠3=∠4.∵∠4=∠5,∴∠3=∠5.∵∠1+∠2=∠3+∠5,∠1=∠2,∴∠2=∠5.∴NM∥A D.例7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结EF并延长,分别与BA,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则∠BME=∠CNE(不需证明).(1)如图②,在四边形ADBC中,AB与CD相交于点O,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结EF,分别交DC,AB于点M,N,判断△OMN的形状,请直接写出结论.(2)如图③,在△ABC中,AC >AB,D点在AC上,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结EF并延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若∠EFC=60°,连结GD,判断△AGD的形状并证明.解:(1)△OMN为等腰三角形.(2)△AGD为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如图②,连结BD,取BD的中点H,连结HF,HE.∵F是AD的中点,∴HF∥AB,HF=AB 2.同理,HE∥CD,HE=CD 2.∵AB=CD,∴HF=HE.∵∠EFC=60°,∴∠HEF=60°. ∴∠HEF=∠HFE=60°.∴△EHF是等边三角形.∴∠3=∠HFE=∠EFC=∠AFG=60°.∴△AGF是等边三角形.∵AF=FD,∴GF=F D.∴∠FGD=∠FDG=30°.∴∠AGD=90°,即△AGD是直角三角形.例8如图,E,F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中点,求证:EF<12(AB+CD).证明:如图,取BC的中点为G,连结EG,FG.∵点E,F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中点,∴FG=12DC,EG=12A B.答图∵在△EFG中,EF<EG+FG,∴EF<12(AB+CD).课后练习1.A,B,C是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D是该平面内任意一点,若A,B,C,D四个点恰能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在该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8, 点D在BC上,在以AC为对角线的所有▱ADCE中,DE能取的最小值是( B )A.4 B.6 C.8 D.10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x2-8x+15的两个根,那么连结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的新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A )A.5.5 B.5 C.4.5 D.44.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且AB=10,BC=15,MN =3,则△ABC的周长是( D )A.38 B.39 C.40 D.415.如图,P是▱ABCD内一点,且S△PAB=5,S△PAD=2,则涂色部分的面积为( B )A.4 B.3 C.5 D.66.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的中点,E,F分别是AB与CD的中点.若∠PEF=20°,则∠EPF的度数是 140°.7.如图,在▱ABCD中,AE⊥BC,垂足为E,CE=CD,F为CE的中点,G为CD上的一点,连结DF,EG,AG,∠1=∠2.若CF=2,AE=3,则BE的长是7 .8.如图,AD∥BC,∠EAD=∠EAB,∠EBA=∠EBC,直线DC过点E交AD于点D,交BC于点C.若AD=3,BC=4,则AB= 7 .9.如图,在△ABC中,∠C=90°,CA=CB,E,F分别为CA,CB上一点,CE=CF,M,N分别为AF,BE的中点.若MN=2,则AE=2 2 .10.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F,M,N分别为AB,CD的中点,MN分别交BD,AC于点P,Q,且满足∠FPQ=∠FQP,若BD=10,则AC为 10 .11.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为BC的中点,DF⊥AE于点F,H为DF的中点,求证:CH⊥DF.证明:如图,分别延长AE和DC,交于点P.∵AB∥CP,∴∠ABE=∠PCE.又∵CE=BE,∠AEB=∠PEC,∴△ABE≌△PCE.∴PC=A B.又∵AB=CD,∴PC=CD,即C为PD的中点.∵H为DF的中点,∴CH为△DFP的中位线.又∵DF⊥AE,∴CH⊥DF.12.已知两个共一个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等腰直角三角形CEF,∠ABC=∠CEF=90°,连结AF,M是AF的中点,连结MB,ME.(1)如图①,当CB与CE在同一直线上时,求证:MB∥CF.(2)如图①,若CB=a,CE=2a,求BM,ME的长.(3)如图②,当∠BCE=45°时,求证:BM=ME.解:(1)延长AB交CF于点D,则易知△ABC与△B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B D.∴B为线段AD的中点.又∵M为线段AF的中点,∴BM为△ADF的中位线.∴BM∥CF.(2)由题(1)知AB=BC=BD=a,AC=CD=2a,BM=12 DF.分别延长FE与CA交于点G,则易知△CEF与△CEG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E=EF=GE=2a,CG=CF=22A.∴E为FG中点.又∵M为AF中点,∴ME=12AG.∵CG=CF=22a,CA=CD=2a,∴AG=DF=2A.∴BM=ME=12×2a=22A.(3)延长AB交CE于点D,连结DF,则易知△ABC与△B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BD,AC=C D.∴B为AD的中点.又∵M 为AF 中点,∴BM =12DF .延长FE 与CB 交于点G ,连结AG ,则易知△CEF 与△CEG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E =EF =EG ,CF =CG .∴E 为FG 中点. 又∵M 为AF 的中点,∴ME =12AG .在△ACG 与△DCF 中,∵⎩⎨⎧AC =CD ,∠ACG =∠DCF ,CG =CF ,∴△ACG ≌△DCF (SAS ). ∴DF =AG .∴BM =ME .13.(2018·武汉市自主招生模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M 为AB 的中点,且MC =MD ,分别过C ,D 两点作边BC ,AD 的垂线,设两条垂线的交点为P ,若∠PAD =35°,则∠PBC 的度数的是( B )A .45°B .35°C .55°D .65°14.如图,以Rt △ABC 的斜边BC 为一边在△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 .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 ,连结AO ,若AB =4,AO =62,则AC 的长为 16 .15.已知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分别延长CA ,CB 到点E ,F ,使得DE =DF ,过点E ,F 分别作CA ,CB 的垂线,相交于点P .求证:∠PAE =∠PBF .证明:如图,分别取AP ,BP 的中点M ,N ,并连结EM ,DM ,FN ,DN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DM∥BP,DM=12BP=BN,DN∥AP,DN=12AP=AM.∴∠AMD=∠APB=∠BN D.∵M,N分别为Rt△AEP,Rt△BFP斜边的中点,∴EM=AM=DN,FN=BN=DM.∵DE=DF,∴△DEM≌△DFN(SSS).∴∠EMD=∠FN D.∴∠EMD-∠AMD=∠FND-∠BN D.∴∠AME=∠BNF.∴△AME,△BNF为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PAE=∠PBF.。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行四边形判定和三角形中位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三个判定定理,即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应用这些判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的表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这让我深感欣慰,也坚定了我继续推广合作学习的决心。
2.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学会运用以上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图形的识别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提高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上增加一些互动性更强、趣味性更高的环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发现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和步骤解析,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这说明直观的演示和详细的步骤讲解对于帮助学生攻克难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并尝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讲解更加生动有趣。

八年级数学下册6平行四边形6.3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ppt

八年级数学下册6平行四边形6.3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ppt

1.阅读课本第151页“议一议”,并回答: (1)点E,F,G,H都是各边的__中__点. (2)看到各边中点连线,你会想到什么?
三角形的中位线.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有什么作用?
可证明两线平行,两线段的倍数关系. (4)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四边形?与同伴交流一下你是怎 样证明的.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6.3 三角形的中位线
1.会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能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任意画△ABC,如图,设AB,AC边的中点分别为D,E,连接D,E, 分别度量∠ADE与∠B的大小,你发现DE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分别量出线段DE与BC的长,你发现DE与BC之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
到图(2),再分别连接图(2)中间的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
到图(3).按这样的方法继续下去,第n个图形有___4_n_-_3__个
三角形.若第(1)个图形的边长为1,则第n个图形的最小三角
1
形的边长是:____2_n_-1____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解答:先在沙堆外取一点C, 连接 CA、CB 再取 CA、CB 中点D、E,并量得D、E间距离, 假设其大小为 1m 则A、B 间距离为 2m 。 ( 依据是: 三角形 中位线等于第三边二分之一)
A
2m
D 1m
E
C
B
第12页
A、B两点被池塘隔开,怎样才 能知道它们之间距离呢?
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 BC,并分别找出AC和BC中点M、 N,假如测得MN = 20m,那么A、 A B两点距离是多少?为何?
M
40
20
C
N
B
第13页
问题
A 如图1:在△ABC中,DE是中位线
(1)若∠ADE=60°,
D
E 则∠B= 60 度,为何?
(2)若BC=8cm,
则DE= 4 cm,为何?
B
图1
C
B
如图2:在△ABC中,D、E、F分别
D 4F 53
A
E
图2
是各边中点 AB=6cm,AC=8cm,BC=10cm,
则△DEF周长= 12cm
AB中点,AD、CE相交于G.
求证:GE GD 1
A
CE AD 3
E
G
B
C
D
第18页
例2 如图,△ABC中,D、E分别是边BC、
AB中点,AD、CE相交于G. 求证:GE GD 1
CE AD 3 证实 :连结ED,
∵ D、E分别是边BC、AB中点,
∴ DE∥AC,DE 1
AC 2
(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而且等于第三边二 分之一),
. 第8页
如图, △ABC 中,点D、E分别是AB与AC 中点, 证实:DE∥BC,DE= 1 BC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第三角形的中位线册作业ppt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第三角形的中位线册作业ppt

中位线在几何中的应用
应用1
01
在四边形中,如果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中位线可以用来证明这个结论。
应用2
02
在三角形中,可以利用中位线定理来证明一些结论,如等边三
角形判定定理等。
应用3
03
在梯形中,可以利用中位线定理来证明一些结论,如梯形判定
定理等。
05
中位线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利用中位线将四边形分成三角形进行求解
准备知识
了解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结论和证明方法。
分成三角形
利用中位线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四边形内 角和为360度。
06
习题答案与解析
习题答案展示
题1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D
习题解析与思路点拨
题1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3, 因此周长为9。
包装
许多包装盒的形状是四边形,便于堆放和运输 。
3
自然界
四边形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如蜂巢、植物细 胞等。
02
平行四边形的介绍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有两组平行边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具有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等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三角形的性质
1. 不存在“第一角形”或“第二角形”,因为它们与第三角形定义矛盾。 2. 第 三角形一定不是凸多边形,因为凸多边形中的三角形一定不是第三角形。
第三角形的分类和判别方法
第三角形的分类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3.创设情境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二、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BC.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方法2: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CD 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思考】:(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2021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平行四边形第3节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新版人教版

2021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平行四边形第3节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新版人教版

中位线教案新版人教版课题三角形中位线课型教学目标1、理解和领会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重点理解并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探索与推导.教学用具教学环节二次备课复习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2、三角形的中线有几条?新课导入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问题引入:接下来,我们就要来探究一个问题,A、B两点被池塘隔开,现在要测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但又无法直接去测量,怎么办?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用例题证明中位线的定理:例:如图已知,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中线,求证:DE∥BC,且DE=1/2BC.证明:如图,延长DE到F,使EF=DE,连结CF.∵DE=EF,AE=EC,∠AED=∠CEF,课程讲授∴△ADE≌△CFE∴AD=FC,∠A=∠CEF∴AB∥FC又AD=DB∴BD//CF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DE∥BC且DE=21BC.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3、解决引入问题:A、B两点被池塘隔开,现在要测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但又无法直接去测量,怎么办?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D、E,如果能测量出DE的长度,也就能知道AB的距离了.(AB=2DE)三、应用迁移已知: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E、F、H、M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HM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已知点分别是四边形各边中点,如果连结对角线就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三角形,这样就可以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出四边形EFGM对边的关系,从而证出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结AC.∵AM=MD,CH=HD∴HM//AC,HM=1/2AC(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同理,EF//AC,EF=1/2AC∴HM//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课堂检测,巩固提高:1、△ABC中,E、F分别为AB,AC的中点,若AB=8,AC=12,BC=18,那么EF=________.2、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图形是______.3、已知三角形的3条中位线分别为3cm、4cm、6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3cm B.26cm C.24cm D.65cm小结①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②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二)
1、如图,过□ABCD内一点P作边的平行线EF、GH,若S四边形PHCF
=5,S四边形PGAE=3,则S△PBD=_________.
2、如图,□ABCD中,M、N分别是AD、AB上的点,且BM=ND,
其交点为P,求证:∠CPB=∠CPD.
3、已知等腰△EAD和等腰△CAB,EA=ED,CA=CB,∠AED=∠ACB=α,以线段AC、AE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CFE,连接BF、DF.
(1)如图1,当α=90°,且A、D、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求∠DFB的度数;
(2)如图2,当0°<α<90°,且A、D、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求∠DFB的度数.
4、如图1,在△OAB中,∠OAB=900,∠AOB=300,OB=8.以OB为边,在△OAB外作等边△OBC,
D 是OB 的中点,连接AD 并延长交OC 于E. (1)求证:四边形ABC
E 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FG ,求OG 的长。

5、如图,△ABC 中,∠ACB =90°,CD ⊥AB 于D ,AE 平分∠BAC ,交CD 于K ,交BC 于E ,F 为BE 上一点且BF =CE ,求证:FK ∥AB .
6、四边形ABCD 中,AD ∥BC ,(1)如图1,若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求证:EF=
2
1
(AD+BC) (2)如图,2,若G 、H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求证:GH<
2
1
(AB+CD) (3)如图3,连接AC 、BD ,若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求证:MN<2
1
(BC —AD)
7、如图,点P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CBD=45∘.∠ADB=105∘,试探究EF与P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8、如图,将△ABC的边AB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α得到线段AD,同时边A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α得线段AE(α≠180°-∠BAC),连接BD、CE,分别作BD、BC、CE中点,M、P、N,连接MP、PN.
(1)如图1,若α=60°时,∠MPN=________;
(2)改变旋转方向,如图2,边AB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α得AD,边AC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α得到线段AE,其余条件不变,写出∠MPN与α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9、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AB 、AC 为斜边作等腰Rt △ABM 和等腰Rt △CAN ,P 是边BC 的中点,求证:PM =PN .
10、如图,在△ABC 中,D 、E 是AC 、BC 的中点,BF =3
1
AB ,BD 与FC 相交于G ,连接EG ,求证:EG ∥AC .
11、已知在△ABC 中,AF 、BE 分别是中线,且相交于点P ,记AB =c ,BC =a ,AC =b ,如图. (1) 求证:AP =2PF ,BP =2PE ;
(2) 如图(2),若AF ⊥BE 于P ,试探究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
(3) 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F 、G 分别是AD 、BC 、CD 的中点,BE ⊥EG ,AD =4,AB =6,求AF 的长.
12、如图,△ABC中,∠ACB=900,BC=6,AC=8,将△ABC绕C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得到△DEC,设AD交EB于P,Q是BC的中点,连接PQ,在旋转过程中,求:(1)∠BPA的度数(2)PQ 的最大值
反馈练习
1.如图,□ABCD的周长为32cm,AB:BC=5:3,AE⊥CB的延长
线于E ,AF ⊥CD 的延长线于F ,∠EAF =2∠C ,求AB 、BC 、AE 、AF 的长.
2、如图,□ABCD 中,∠A 与∠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F ,求证:EF +BC =AB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PEF =18°,求∠EPF .
4、已知△ABC 中,AB =10,AC =7,AD 是角平分线,CM ⊥AD 于M ,且N 是BC 的中点。

求MN 的长。

710
12
A B
C
M
N
5、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从AB上另一点C任意引线段CD,设CD的中点为N,BD的中点为P,MN的中点为Q,求证:直线PQ平分线段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