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概念(数学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1.对数的概念》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数的概念》是职一教材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第三节对数的第一课时,对数的概念对于职高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运算法则及指数函数,明白了指数运算是已知底数和指数求幂值,而对数则是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二者是互逆的关系。对数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加入数学文化史的介绍,既加深了学生对指数的理解,又为后面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函数的学习做了充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1)依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大纲
(2)依据职高学生现有数学知识水平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a、会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之间的互化
b、会用对数的性质简单求值
(3)情感目标:学生体验发现数学概念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新知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及互化
教学难点:对数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一)衔接导入,创设情景
通过竹子生长速度规律提问“2的多少次幂等于13?”引入已知底数和幂,如何求指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引入一个新的数——对数。
对数的发明人就是纳皮尔。纳皮尔是天文学家、数学家。于是用了20年的时间,进行了数百万次的计算,发明了对数和对数表,堪称学霸中的战斗机。
"看起来在数学实践中,最麻烦的莫过于大数字的乘法、除法、开平方和开立方,计算起来特别费事又伤脑筋,于是我开始构思有什么巧妙好用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约翰·纳皮尔,《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1614)
为了理解对数计算的优势,我们通过案例来说明,下面的表格里有两个数列:
第1行是正整数,1,2,3,4,5,6,7,8,9,10他们是等差的;
第2行是2的倍数,2,4,8,16,32,64,128,256,512,1024,他们是等比的;
要计算第2行的等比数列中任意两个数的乘积,例如16×64;
先到第1行的等差数列,寻找对应的数,16对应4,64对应6;
然后做加法,再查找10所对应等比数列的1024;
得到计算结果就16×64=1024.
借助这个表,仅靠心算就可以用4+6=10的加法,完成麻烦的16×64乘法,这个表就是极度简化的对数表。
以上仅仅是对数的优点之一,对数的易于计算,大大减少了数学家、天文学家的计算量。
拉普拉斯认为“对数的发现,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
伽利略说过“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就可以创造一个宇宙。”
(二)新授
1、对数的概念
如果a (a >0且a ≠1)的b 次幂等于N ,即 a b =N ,那么幂指数 b 叫做以a 为底 N 的对数. “以a 为底 N 的对数b ”记作b =log a N (a >0且a ≠1),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注意:(1) 底数的限制:a >0且a ≠1;
(2) 对数的书写格式;
(3) 对数的真数大于零.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a b =N ⇔ b =log a N
(三)教师例题示范与学生练习
例1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1)411()216=; (2)1
3273=; (3)31464
-=; (4)10x y =. 例2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2log 325=; (2)31log 481
=-; (3)10log 10003=; (4)2
1log 38=-. 例3 求下列对数的值:
(1) 3log 3; (2) 7log 1.
(四) 课堂总结
1、对数的概念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式:a b =N ⇔ b =log a N
3、对数的性质
(1) log a 1=0,即1的对数等于零;
(2) log a a =1,即底数的对数等于1;
(3)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即真数N 大于零。
(五)思考题的解疑
竹子第1天,长2厘米;第2天,为4厘米;第3天,为8厘米。按照这样的生长速度,问:第几天后,竹子长为13厘米?
(六)布置作业
教材P80 4.3.1
三、教学反思
本课题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以数学史介绍,并充分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讲练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真正地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很好的掌握本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