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课 鲁迅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合集下载

第2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_》课件1

第2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_》课件1
◆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配人教版)◆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配人教版)◆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内容涉及多 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感情的红 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因为萧红这篇文章似乎漫不经心, 全无预设,却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鲁迅先生才显得真 实而有个性。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 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 鲁迅的笑,魅力十足;鲁迅的动作,个性飞扬;鲁迅的衣裳,朴 素大方;鲁迅的饮食,简单随意;鲁迅的通信,爱意浓浓。 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 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 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 加以评论,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与普通人一样 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 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配人教版)◆
3.词语释义
(1)校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踌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搭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深恶痛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书刊报纸等印刷品印刷前供校对用的样张。(2)

高中语文《深刻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鲁迅》课件

高中语文《深刻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鲁迅》课件

如此平和的鲁迅先生为何能写出犀 利、深刻的文章?(钱凯文)
鲁迅先生的平和与他的犀利、深刻是 否矛盾?
“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 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 知道人们怎样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 君子的徽号,温柔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 的武器,吞吐曲也就是被欺侮到投诉无门的一个;我 觉悟了,所以要常用。”
如果让你给鲁迅先生画一幅肖像画, 你会凸显先生哪一部分的特征?
平和
选出你认为最能表现鲁迅平和 的细节,进行赏析。
“平和”的内涵是什么? 父亲、丈夫、师长、朋友、作家
这就是平和——温和、亲切、慈爱、 风趣、勤勉,爽朗的笑声、沉静的脸庞, 深夜的写作、白天的畅谈,会品评他人的 穿着、会坚持自己的怪癖,有七情六欲, 有喜怒哀乐,先生不再是神、金刚、战士、 斗士……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 郁达夫
林贤治《人间鲁迅》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鲁迅全集》
如此平和的鲁迅先生为何能写出犀 利、深刻的文章?
鲁迅先生的平和与他的犀利、深刻 是否矛盾?
深度,温度——真与爱
今天,面对鲁迅先生的战斗和平和, 我们更需要继承哪一面?
战斗,不是叫嚣,
平和,不是平庸!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 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 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 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选读 》教师用书:第2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选读 》教师用书:第2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含解析

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一)早年求学年份经历1892年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8年鲁迅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1年毕业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二)留学日本1902年2月,鲁迅赴日深造,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两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现代医学。

一年后,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他曾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一部电影中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中国人情节的刺激而转学文学。

1905-1907年,鲁迅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回国任教年份经历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校授课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五)文学成就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高中语文选修课之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课之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懂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轻的力量,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近年来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

)(摘自《毛泽东文集》【课内挖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的名言,更是鲁迅自身炽热的爱憎情感和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横眉冷对”与“俯首甘为”这两种强烈对立的情感,在鲁迅的身上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他热爱人民,“甘为孺子牛”;他憎恶敌人,“横眉冷对”。

鲁迅这种爱憎情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源于爱,源于对中华民族的爱。

鲁迅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一生。

而这种爱憎的情感自始至终都贯穿在鲁迅的作品中,这就是鲁迅——爱憎分明的鲁迅。

鲁迅有着强烈的爱憎情感、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他把自己看作一个为祖国、为民族殉道的“人之子”,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对“人”的关注。

他一方面含着热泪,鞭笞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他又热情地讴歌中华民族的脊梁,提出重铸新型民族性的正面主张。

这也正是鲁迅留给我们的财富。

适用角度本素材可应用于“爱憎分明”“追求”“爱国”等话题作文中。

运用此素材时既可适当引用鲁迅作品中的经典名句,又可选取与其有关的典型事例,结合现实生活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巧妙地选取运用角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内素材。

鲁迅_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1

鲁迅_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1
• 广州一些进步青年创办”南中国“文学社, 怕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希望鲁迅给创刊号 撰稿。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 路好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 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阅读思考
• 这篇回忆录中哪那些精彩的描写让你 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 这篇回忆录是捕捉和描写鲁迅的生活 细节,分别表现鲁迅什么样的个性? 描写方式有何变化?
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 委婉动人。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 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 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 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 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 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 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 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 作者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内容梳理
节数
事件
性格
手法
1
鲁迅的”笑 明朗、爽快、 略写、细节描

不掩饰真情 写
2
鲁迅的步伐
轻捷干脆利索
略写、动作、 细节
3
品评衣着
善解人意、知 正侧面结合、
识丰富
详写
4
夜谈和待人吃饭
友善、慷慨大方、 尊重妻子详写、细节描 写5
招呼来客
爱开玩笑
略写、语言及 细节
(《毛泽东文集》 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出版。)
鲁迅轶事
· 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他爱穿长袍,相对他 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 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 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闹出了笑话; 在电梯里经常被认为是可疑人物;许多人见了他以为是 有幸发现了鸦片鬼;有时去买药,竟然连药房里小伙计 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件:2-1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件:2-1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人 教 版 语 文
美好。而今又到那个地方,只见黄叶满路,再也见不到你,
是多么萧条孤独!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烟云中群山排列,青色无数;大雁背上映着的夕阳红
色黯淡起来,快要黄昏了。我那美丽的情人,就像被风吹 入了江上的云彩,一去无踪。可我的感情却如同雨后粘附 在泥地上的柳絮,无法解脱。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
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 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 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 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 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 值得记述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
人 教 版 语 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路。
④岫(xiù):山。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故事】
这首词,作者是写和他情人分别以后,重
游旧地,记起前情,无限感慨,也无比思念。词中并不着 重铺叙他们的爱情故事,而以极富情致的笔调抒写内心感 受,非常动人。 好像仙境桃溪那样的地方,不能从容长久住下去,我 们短暂的相聚很快就分别了。如同秋天的莲藕,断了以后 就不能再连接一般,我们从此音信断绝,再也不通消息。 当年在赤阑桥边等候你到来,觉得风光旖旎,一切都那么
3.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辸莹,笔名萧红,悄吟, 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 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 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在鲁 迅先生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开始蜚声文坛。著名作品还有《呼兰河传》、《牛车上》、 《小城三月》等。

人教版-语文-高二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人教版-语文-高二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

第2课 1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咳.(hái)嗽校.(jiào)对深恶.(wù)痛绝B.揩.(kāi)桌子摩.(mó)登踌.(chóu)躇C.淅.(xī)沥荸.(bó)荠竹笋.(sǔn)D.苋.(jiàn)菜虔.(qián)诚门闩.(shuān)【答案】B(A咳:ké,C荸:bí,D苋:xià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轻捷兴致一个钟头功夫B.贩卖草率攸然地吸着烟C.遭殃蒸笼变换无常D.空旷阖眼素炒豌豆苗【答案】D(A功—工,B攸—悠,C换—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家滇味饭店才开张不久,街对面一家川味饭店又挂起了招牌,两家饭店形成了鼎.足之势...,好生热闹。

B.“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昆明、杭州、成都、宁波等十大城市脱颖而出....,最终入选。

C.云南教育基金会继续选派讲学团,到保山和怒江支教讲学,为民族、边疆、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面对商家林林总总的促销,想不动心很难。

但是也不能让商家牵着鼻子走,跟着商家的促销大潮随波逐流....。

【答案】D(A.“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势,前文是“两家饭店”,语境义与成语含义相悖。

B.“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常用于人的才华。

C“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含有贬义。

D.“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发掘、整理和研究民间验方,我们可以拯救一批濒临失传的奇珍异宝,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进而补充、丰富和创新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

B.得知自己当选为上海世博会“亲善大使”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德华非常开心,认为亲善大使是一个既光荣又责任重大的使命,希望能有机会参观上海世博会园区。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整体把握
家庭生活
解释海婴为何亲近萧红 尝鱼丸 与保姆相处 房间布臵 家中各处 病中家事
交友会客 个性习惯
交友会客
• 让晚走的客人坐小汽 车并为其付钱 • 和萧红开玩笑 • 先生的特殊客人 • 看青年人的信 • 谈苏联纪念五一节的 红场,珂勒惠支的画 史沫特莱 • 谈电影,谈公园 • 盛待客人 • 陪客人至深夜 • 谈踢鬼 • 病中请客
个性习惯
• 笑声明朗走路轻捷 • 品评衣着 • 喜欢吃北方饭,包饺 子 • 外出装束 • 不随便放东西 • 不在意自己的手稿 • 吃茶的习惯 • 瞪摩登女郎 • 包书 • 带病工作 • 枕边的木刻
性格特点
家 庭 中
一个美满幸福 家庭的一家 之主 一个尊重体贴 妻子的好丈 夫 一个疼爱、了 解儿子的好 父亲
a.动态造型 语言细节 b.语言+动作 c. 心理细节描写 d. 场景细节描写 e.对比展示 f.肖像细节描写 g.运用反复
细节描写示例
a.动态造型: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 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 一切的走去。(第2节)
语言细节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 杀是不对的。”(第21节)
第(22)节 包书也要亲自动手 第(23)节 简陋的居住环境 第(24)节 书房就是卧室 (25\26)节 整个三层楼的寂静 第(27)节 鲁迅先生病了 (28) 病中鲁迅的休息态度 (29)病中鲁迅的待客之道 (30)先生体质大不如前 (31)妻子许先生的担当 (32)病中先生的饮食 (33)节 病情不断恶化 (34) 病中的困顿 (35) 海婴的药瓶“玩具” (36) 病稍好转就会客 (37) 时刻伴随的小画 (38)(39) 最后的时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鲁迅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技法赏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鲁迅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技法赏析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技法赏析如果说通过鲁迅先生的著作文本,我们已经感知了一个思想深刻与伟大、可敬而又难近的鲁迅,那么萧红的《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原题为《回忆鲁迅先生》)可谓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十分生活化、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可敬可感而又平和的鲁迅。

本文以其充分而有节制的挥洒描写,朴实无华的文笔,自然流畅、浓重生活味的语言拉近了作品与读者、鲁迅与读者的距离。

其创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如下技巧。

首先,在细节描写中传其“形”。

萧红短暂的一生饱经磨难,寂寞而凄凉。

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铸就了一个知识女性对生命的敏感和情绪状态,也成就了她对于人生的一种独有的观察力和体悟力。

凭借着这种能力,她能把生活中的细小问题,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而又视而不见的问题,捕捉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以其简捷的笔法叙述,形成可感可亲的形象。

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鲁迅踢鬼的故事
课件提示:
“能憎,才能爱。”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
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唐弢《琐忆》)
明确:
深刻伟大铸就了真正的平和
平和中彰显着深刻和伟大
明确:硬骨头的鲁迅
指导:联想诗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
萧红简介: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从小缺少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课型
研讨课
第几
课时
2






(三维)
1深入阅读文本,借助审题,体会文中深刻伟大和平和的辩证关系,进而更深入的认识鲁迅。
2研读文本,寻找文章的研究角度,进而进行探究。依托拓展资料,进一步认识鲁迅。理解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孺子牛精神、泥土精神,并能共鸣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
3 节制的表述
比如修鞋的故事、与青年的谈话、写书,包括对海婴的理解。
提示:阿累的《一面》唐弢的《锁忆》
课件内容:
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从来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唐弢《锁忆》
鲁迅的一些言论也可见出他对木刻版画的重视。
鲁迅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光几乎都在关注木刻。同学可以关注课本课题页图片的讲解资料。
(出示课件)
1936年,由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组织了第二届全国木刻联展。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剖析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剖析

周海婴,1929年9月生于上海,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著 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 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 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 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 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 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 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 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 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 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 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 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 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许广平(1898-1968), 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 席,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 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 席。笔名景宋,祖籍福建, 1898年2月12日生于广东 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 里。
(4)(第18节)对先生忘我工作既崇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下列问题,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
1、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9节, 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 “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 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 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但这些印象 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 的鲁迅——即本文的“神”。
萧 红
深 刻 与 伟 大 的 另 一 面 是 平 和
鲁 迅 :
敏感 孤独
深刻
冷峻
严肃
刻薄
………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 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 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第2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第2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10、 11 指导青年看电影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语言(直引和间引)
对比、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对比、细节描写 语言、动作、对比描写 对比、细节描写 环境烘托、细节描写 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
不游公园却勤 热爱、指导青年 出门 不请男佣却热 节俭、好客 情待客 不吝校样纸及 礼让别人、宁亏自己 坐车 喝茶和抽烟 昼陪客人夜加 班 对‚时髦‛的 厌恶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萧 红
1.了解传记的一种——回忆录的特点,品味回忆录的艺 术特色。 2.学习本文用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感悟鲁迅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和
“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篇回忆录 ,“我”的眼光是其中的叙述线索 ,“ 我
”所看到的,并不是鲁迅先生生活的全部,也不是鲁迅生活 中那些伟大的部分,而是一些零碎的、平淡的、亲切的生 活片段。
1.全文以空行为标志,共有39节,仔细阅读原文,试对以下 内容进行梳理:每节各写了什么事件?从哪个角度表现了鲁 迅什么样的性格?运用了什么手法?
节数 1 2 事件
鲁迅的‚笑‛ 鲁迅的步伐 品评衣着
性格
明朗、爽快、不掩 饰真情 轻捷
手法
略写、细节描写 略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详写、正侧面结合 详写、细节描写 略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略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鲁迅为萧红的《生死场》作序,高度评价了她的思想与
艺术。在鲁迅身边,萧红受到了多方面的熏陶和启迪,思想 和艺术更加成熟。
正因为如此,这篇回忆录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鲁 迅先生深深的崇敬与感激。她还运用了自己善于机敏地捕 捉细节的特长,用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 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 鲁迅 ,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 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 豫才。
•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 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 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 字。“鲁迅”笔名的来历
• 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 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 而迅速之意。”(《亡友鲁迅 印象记.笔名鲁迅》)这就是对 “鲁迅”这个笔名最权威的解 释。
”她性格和顺,与人相处并不困难,婆婆
鲁瑞对她十分喜爱。她的遗愿是葬在上海鲁迅 墓旁,这当然未能如愿;她的葬礼按许广平的 意思举行,下葬在北京她婆婆鲁瑞的墓旁,坟 上没有任何标记。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
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 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 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看来我这一辈 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 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 管的。
• 12、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 不好的。
• 1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 14、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 15、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 16、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 棵也是枣树。

(《秋夜》)
敏感
深刻 冷峻
•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像)
(鲁迅.自题小
•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题)
•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鲁迅的名言。

2.读:通过探究方式,揣摩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写:根据所给场景,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

4.练: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白描。

一、诵记名言警句传主名言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4.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5.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这些孱头们。

6.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8.从来如此,便对吗?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短命的天才女作家。

她以仅三十二年颠沛流离、短促悲凉的生命,留下了卷帙可观、风格独特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在短短九年的创作生涯(从1933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算起)中,共出版过十一部文集:《跋涉》《生死场》《商市街》《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小城三月》《呼兰河传》《马伯乐》。

创作总字数近百万,显示了不可多得的艺术才情和创作生命力。

早在三十年代,萧红就被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2.文体知识——回忆录回忆录是用来追记本人和他人经历以及重要事件的一种文体。

回忆录和传记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以某个特定人物为叙述中心的。

像一般的自传,往往是传主的自我告白,显示自己复杂的内心经历。

或者作为天才记录,是自我的特殊传记,主要是精神的自我形成史。

回忆录会以作者“我”的眼光为叙述的线索,但是“我”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主要的表现对象。

主要的表现对象是围绕着“我”所发生的事件、“我”所看到所接触到的人物,集中反映“我”与周围人事的关系,体现“我”的评价和认识。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以本文事例为论据,可提炼出哪些论题或论点?
①伟大与平凡(论据: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 一面是平和)
②惜时(论据1:本文描述鲁迅白天会客耽误了 的时间要在夜里补回来的事例;还有本文描述先 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论据2:鲁迅名言— —“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 在了写作上。”“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 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4)和36节——“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儿。”(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人物语言极富个性,言简意赅,准确地 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品味教材“思考与探究”第2题中的语言 (1)(第3节中)对先生充满无限的崇敬之情 (2)(第9节中)对先生充满爱怜、心疼的情感。 (3)(第14节)对先生充满喜爱之情。 (4)(第18节)对先生忘我工作既崇敬、又担忧的心情。 (5)(第39节)对鲁迅先生的去世充满无限的惋惜
鲁 迅 : 深 刻 与 伟 大 的 另 一 面 是 萧平 红和
这是一篇“回忆录”,它是传记的另外 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 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 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 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 加生动、亲切。但凡回忆录有两种形式:一 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 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 事迹的。
阅读课文后,你认为鲁迅是一个 怎样的人: (1)第2节:刚抓起——一扣——同时伸出——不顾一切 (2)第4节第4段: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 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3)还有4节倒3段:笑声冲下楼梯来: (4)第12节倒2段: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抱着印花包袱, 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手也带到楼上去。
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 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 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 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 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 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来到上海。抗战爆 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 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 场》、《马伯乐》、《呼兰河传》、 《小城三月》。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 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 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 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咳.(hái)嗽校.(jiào)对深恶.(wù)痛绝B.揩.(kāi)桌子摩.(mó)登踌.(chóu)躇C.淅.(xī)沥荸.(bó)荠竹笋.(sǔn)D.苋.(jiàn)菜虔.(qián)诚门闩.(shuān)【答案】B(A咳:ké,C荸:bí,D苋:xià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轻捷兴致一个钟头功夫B.贩卖草率攸然地吸着烟C.遭殃蒸笼变换无常D.空旷阖眼素炒豌豆苗【答案】D(A功—工,B攸—悠,C换—幻)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滇味饭店才开张不久,街对面一家川味饭店又挂起了招牌,两家饭店形成了鼎.足之势...,好生热闹。

B.“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昆明、杭州、成都、宁波等十大城市脱颖而出....,最终入选。

C.云南教育基金会继续选派讲学团,到保山和怒江支教讲学,为民族、边疆、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面对商家林林总总的促销,想不动心很难。

但是也不能让商家牵着鼻子走,跟着商家的促销大潮随波逐流....。

【答案】D(A.“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势,前文是“两家饭店”,语境义与成语含义相悖。

B.“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常用于人的才华。

C“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含有贬义。

D.“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发掘、整理和研究民间验方,我们可以拯救一批濒临失传的奇珍异宝,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进而补充、丰富和创新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

B.得知自己当选为上海世博会“亲善大使”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德华非常开心,认为亲善大使是一个既光荣又责任重大的使命,希望能有机会参观上海世博会园区。

C.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向各州、市、县、区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于2月20日至3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紧急开展向旱灾灾区献爱心捐助,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度过难关。

D.说起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的“郁闷事”,不仅不少消费者体会不到购物消费的乐趣,还惹来一身麻烦。

【答案】A(B.结构混乱,应删去“得知”或“传来之后”;“亲善大使是……使命”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开展向旱灾灾区献爱心捐助”缺少宾语,应在句尾加上“的活动”。

D.语序不当,“让不少消费者”应放在“不仅”前;“还惹来一身麻烦”前主语不明,既可理解为“郁闷事”,也可理解为“不少消费者”。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如果一味地妄自菲薄,随波逐流,就可能乱了自己的阵脚,迷失了自我。

①认同的背后,实际上是弱势对强势的响应和臣服②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③连强势文化衍生的流行文化也比弱势文化更容易被人认同④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对峙中,强势文化容易同化并影响弱势文化的发展⑤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A.②④⑤③①B.②⑤④③①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②①⑤【答案】 B6.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答案】 C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

C.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D.与汤显祖生活年代基本相同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很多,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李尔王》等。

【答案】A(A《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内。

)8.概括这篇传记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为一篇回忆录,作者并没有完整地展示鲁迅先生的一生,而是捕捉了许多鲁迅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像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这些印象组合起来,就凸现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

这是作者心目中的鲁迅,也是真实的鲁迅。

原来,深刻的社会批判者鲁迅,他的另一面是这样的平和。

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1题。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

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一过12点电车就没有了,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11点半了,11点45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12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

”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静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9.“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中的“工夫”能否换成“功夫”?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

“工夫”指时间,“功夫”指本领,造诣。

10.这一段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夜晚在鲁迅先生家聊天。

11.画线句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微不至地关心青年。

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谈阔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夫子庙的笑话,说一个没落户子弟,虽不到家徒四壁,也够寒酸不堪的了。

可他放不下原来的阔架子,他讳言穷,更怕人家说他穷,所以,出门会客,用家中仅有的一块猪油,先把嘴唇涂得油光水滑,表示他刚刚吃过大鱼大肉。

在中国,鱼和肉是富人的食品,糠和菜才是穷人的半年之粮,他能吃鱼吃肉,那就表明他是个阔佬。

刚在茶楼里坐稳,女儿忽然跑来,直说不好了,不好了。

一问,才知道原来那擦嘴唇的猪油让老鼠叼走了。

这大概是清末民初的坊间笑谈,那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动的年代,一部分人没落的同时,一部分人兴起。

体现在财富的分配上,便有人穷下去,有人富起来。

但遗憾那时不提倡“越穷越光荣”,而是一穷便坍台,便掉价,便失去社会地位,在那个“只重衣衫不重人”,甚至“笑贫不笑娼”的旧社会里,更有无地自容之感。

于是,那些暴富和陡穷的人们,形成两个极端,刚刚富起来的人,由于早先穷过,甚至穷得叮当响过,现在发财了,惟恐别人不知其富,便拼命摆阔。

而穷下去才不久的人,尽管经济基础变了,而上层建筑,过去曾经富过的精神状态,还来不及变化,特别羞于承认一个穷字,于是努力装阔。

摆阔是有的可摆,装阔却是无的可装,因而装阔比摆阔还要痛苦。

孔乙己宁肯挨打,也不愿脱下他那身长衫,其心态怕也是彻底的穷。

因为一旦穿上短衫,便是地道的体力劳动者无疑。

他穿长衫,未必说明他在装阔,但他害怕被人看作是穷汉,一定要“之乎者也”,偏要做一个读书人,也是讳言一个穷字。

旧社会,穷人是读不起书的,读得起书,就不是穷人。

《红楼梦》里的荣国府,王熙凤串通鸳鸯,把贾母成箱的铜锡器皿押到当铺里去,表面上还在那儿轰轰烈烈,可大家心里明白,早是一匹“瘦死了的骆驼”,那种装阔的情景当然是很具讽刺意味的。

摆阔又何尝是件快乐的事呢?因为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品德素养,精神面貌,并不会随着财富的迅速增加而马上发生变化的。

外省有钱人在巴黎人的眼里,不过是有钱的土老帽儿而已,巴尔扎克在这方面有过精彩的描绘。

此公政治上是一个保皇主义者,很痛心那辉煌岁月的逝去。

他惋惜过,不经过三代以上的熏陶,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贵族。

所以他笔下的这些资产阶级暴发户,尽管穿上了燕尾服,戴上了大礼帽,进入上流社会,但行为举止仍旧无法摆脱昨天的小市民、乡巴佬的本色,出洋相,闹笑话,而被世家子弟、贵妇名媛在背后窃笑不已。

中国也不例外,就在那位没落户用猪油抹嘴装阔的同时,有钱摆阔的暴发户,娶姨太太,认干女儿,捧女戏子,狎交际花。

盖不中不西的房子,买不古不今的玩意儿。

当绅董,打桌球,结名流,吃大菜,酸文假醋,附庸风雅,恨不能扯住所有人的耳朵,告诉说:“我有钱,我是富翁!”这两者的表现,都是和一个穷字联系着的。

其实,你发你的财好了,完全用不着满世界叫嚷的。

因此这类穷过的富了要摆阔、富过的穷了要装阔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很奇怪的穷人心理。

所以,每当在大街上,在商场里,在电影院,在公共场合,看到那些手持大哥大的款爷或者款妞,一定要招摇过市,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他(她)有这个玩意儿,便不禁记起那个嘴上抹猪油的笑话。

笑话是很古老了,但却能使人产生很多联想。

12.文章开头一则笑话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具有趣味性,吸引读者;②是对摆阔的一种否定;③引出要谈的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