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明诗总集的编纂特色
论明清地方诗文总集的整体特征
可 以从 明清 地方 诗 文 总 集 中找 到 其 一 鳞 半爪 或 全 帙 文献 。据 《 中国古 籍 总 目郡 邑 之属 》 及 相 关 目录
标准 有不 同分 类 如按 照有 无功 名来 分 , 可分 为有 科举 功名 者 , 如秀 才 、 举人、 进士等; 无 功名 者 , 如布
衣, 释子 、 羽 士等 。按照 社会 身份 来分 , 又 可分 为名
公、 遗民、 隐 士等 。
之 功用 大矣 , 明清地方 诗文 总集 在保 存地 域文 献上 意 义重 大 , 当某 些作 者 的别 集湮 没在 悠久 的 岁月长
中图分类号 : I 2 0 7 . 6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l 6 7 1 —9 4 7 6 ( 2 O 1 5 ) 0 4— 0 0 3 1 一O 4
D O1 : 1 0 . 1 3 4 5 0 / j . c n k i . j z k n u . 2 O 1 5 . 0 4 . 0 0 8
素不 以诗 自炫 而 天机偶 露反 胜 于 以诗 名者 , 则采 访
地 域作 者 、 诗 文 文献之 渊薮 。
一
、
从空 间上 来 看 。 明 清 地 方 诗 文 总 集
搜 罗之任 岂易 言 哉 。此 予 读 王 君侣 樵 《 沧 州 诗钞 》
而服 其 阐幽 发 微 之功 也 。 ” [ 2 ] 明清 地方 诗 文 总 集 所 录作 者身 份 十分广 泛 , 不论 高低 贵贱 、 穷通 显 隐 , 凡
《明诗评选》编纂的诗学思想(一)--论王夫之评明诗学前代诗歌
古诗表 达方式和谋篇 布局 的传统创作 手 法并有 所 突破 而具有神韵 性 。船 山还指 出在诗歌 创作 中由于
杜 诗创作求格律风格和唐 诗繁 琐 曲折 传统造 成对 情 感表达 的伤 害, 而且唐 宋诗对 诗“ 意” 不具 有创造 性, 最终 只会将 “ 意” 寄托 于前人之诗歌 以此 来舍 旧趋 新。 关键词 :《 明诗评 选》 ; 王夫之 ; 诗学; 古诗 ; 唐宋诗
关 于神 韵性论 述 。首 先 , 表 现 在 船 山对 明诗 学 习具 体 作 家 所 体 现 神 韵 的 认 可 。例 如 评 价 高 季 迪《 短 歌 行 》: “ 气势在 曹瞒之 右, 沉 勇 亦 不 下
之 。唐 以来 不见 乐 府 久矣 。千 年 而得 季 迪 , 孰 谓
光 辉被 四表 , 万古一 往还 。
类编 排 , 对 明 诗 学 古 诗 的批 评 主 要 集 中 在 前 四
卷, 即: 乐府 、 歌行 、 四言古和五言古 。船 山对 明 诗学 古诗 给予充 分 肯定 , 他认 为 古 诗所 具 有 的 神
韵和 创作 手法 都值得 学 习 。 ( 一) 学 古诗 之神韵 “ 神韵 ”的基 本 内涵 为 神 气 、 韵 致 。钱 钟 书
惜无腾 化 术 , 仰之 不 能攀 。
这 是刘 基《 旅 兴》 十六 首之 六 , 船 山论 述 : “ 其 韵 其神其 理 , 无非 《 十九 首》 者 。总 以胸 中原 有此 理 此神 此韵 , 因 与 吻合 ; 但从《 十九首》 索 神 韵 索 神 索理 , 则 必 不 得 。江 醴 陵 、 韦 苏 州 一 为 仿 古 诗 则 反卑 一 格 , 以此。 ” … 他 认 为 刘 基 此 诗 无 论 是 神、 韵 还是 理 都 来 自于 《 十 九首 》 , 但 是 这并 非 是 诗 人刻 意摹 仿结 果 , 而 是 他 心 中本 有 神 、 韵、 理恰 与《 十 九首 》 相 吻合 , 这种 无 意 吻合 正 是船 山认 为 学 习前 代诗 歌 的最 高 境 界 。在 此 基 础 上 , 船 山点 出诗人 江 淹 和 韦 应 物 亦 有 此 拟 古 手 法 , 这点《 静 志 居诗 话》 有相 似论 述 : “ 其 五 言诗 , 专仿韦左司。 要 其 神诣 , 与相伯仲 , 诸体 均 纯正 无 疵 。 ” ¨ 船 山 不 仅 肯定 了五 言古 学《 十九 首 》 所 具有 的神 韵 , 而 且 还认 为 明诗 五言 律学 《 十九 首》 亦有 可取 之 处 。
简述明代诗歌的发展
简述明代诗歌的发展
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明代的诗歌发展中,有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明代诗歌兼收并蓄。
明代文人广泛涉猎宋元以来的诗歌,吸取了前代诗人的精华,形成了一种丰富多样的风格。
诗人融合了唐宋以来的传统诗风,注重修辞技巧的运用,同时也发展了新的表达方式和题材。
其次,明代诗歌注重形式的创新。
明代的诗人常常以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而在诗歌的内容和题材上也具有创新,大量引入小词小调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富有情感和音乐性。
再次,明代诗歌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感受。
明代是一个动荡而复杂的时期,社会变革的需要使得明代诗歌在内容上更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个人感受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有主观性和个性化。
最后,明代的诗歌承袭了唐诗的优秀传统,并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诗人追求文字的简洁明快,注重抒发真实情感,善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同样也很擅长表现山水景色和描写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明代诗歌的发展呈现了多样性和创新性,既继承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明代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代诗文文学的特点及其风格演变
明代诗文文学的特点及其风格演变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学发展多姿多彩,尤其是诗歌、散文的创作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本文将从明代诗文文学的特点及其风格演变的角度出发,论述这个时期文学的繁荣和特点。
一、明代文化发达,诗文兴盛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史的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人口繁荣、城市繁荣、财富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一时期的文化发达,为明代诗文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的文化格局主要为华夏文明和少数民族文明相结合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汉族文化的影响依然很重要,它为明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蒙古文化、西域文化、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产生了深入的交融,这一多元文化的结合让明代文化更加充实和多彩。
这一时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类文学体裁都得到了发展。
诗歌的发展突破了前代文化的束缚,更加自由奔放、清新淡雅,有许多文化名家在诗歌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明代文学的主要特点1. 重视情感表达明代文学形式多变,但是风格统一的主要表现就是情感的深度和表达的热烈。
明代的文学家,经常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创作中充满了对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情感和感悟。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对自己的欣快,更包括了对别人、社会、民族的思考、关心和热爱。
2. 注重学问功力明代文人注重自己的学问功力,这种追求在文学创作中也有很好的反映。
明代的诗人、散文家可以通晓古文、经史,对自然和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学问的渗透和融合,这种学识的展现更是使文学更加深厚和丰富。
3. 摒弃陈旧的文风明代文学摒弃了前朝文学中的陈旧和僵硬,文学的创新和革新更加开始。
这种文学的素质,并不表现在语言上崭新的风格上,而是在内容创作上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反思,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呈现。
三、明代文学的风格演变1. 明朗派文学风格明朗派(又称清新派)文学风格来源于元代的淮海派和唐代的骚体诗,是明代初年形成的。
论明清地方诗文总集的整体特征
论明清地方诗文总集的整体特征张冬冬【摘要】明清地方诗文总集与全国性总集如《列朝诗集》《明诗综》《晚晴簃诗汇》等相类,具体而微,辑录省、府、县等地域诗文。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在保存明、清及前代诗文文献上意义重大,实为地域作者、诗文文献之渊薮。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的文献价值可以通过其特征加以显现,此类总集的编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辑录内容上均超越前代,整体特征明显:从空间上来看具有宏大性;从时间上来讲具有连续性。
%As a form of collection ,the Ming/Qing dynasty collections of local poetry and essays collected the regional lit‐erature such as theprovince ,thecity and the county .The Ming/Qing dynasty collections like national collections :Lie Chao Shi Ji ,Ming Shi Zong and Wan Qing Yi ShiHui ,the collecting range of the former is smaller than the latter .TheMing/Qing dynasty collections is significant in the preserva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Ming/Qing dynasties and the preceding dynas‐ties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the Ming/Qing dynasty collections can reflect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The Collections surpasse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in the quantity and the content .These collections have obvious overallfeatures :magnificence in space and continuity in time .【期刊名称】《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明清;地方诗文总集;整体特征【作者】张冬冬【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周口4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6.2明清文化发达,从事文学创作人数众多,诗文创作高度繁荣。
明诗选本编纂的风雅传统
2016年第10期(总第256期)
明诗选本编纂的风雅传统
潘林
(肇庆学院 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摘要:风雅传统历来是诗学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系统地认识到它在诗歌创作、审美中的重要地位及传承 关系,当是研究明清诗歌的重要方向,而明诗选本的编纂恰恰从多个层面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选本裁夺的主 旨具有风雅标准,选录的诗歌具有风雅特性,诗学审美又以风雅为核心,这种现象究其本质当是风雅的治世教 化功用形成的结果。
关键词:明诗选本;风雅;教化;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6.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6)10-0165-06
诗家认为国家盛则风雅正,国家衰则风雅变, 《毛诗序》言:“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 政,家 殊 俗,而 变 风 变 雅 作 焉。”[1] 这便 指出了 政 教 得失对诗歌风雅产生的直接影响。《礼记》曰:“治 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 思,其民困:声音之 道,与政 通矣。” 此论说出风雅与治世的紧密联系,通过诗歌的风雅 特性可以考察社会风俗、教化、功德等诸多方面。因 此提倡风雅无疑能够促进社会稳定,正如刘基言: “文之盛衰,实关时之泰否,是故先王以诗观民风, 而知其国之兴废,岂苟然哉!”[2]在这种思想影响下, 传统诗坛十分注重诗歌在创作、审美及选本编纂等 方面对风雅的传承。明诗选本编纂历经明清两代①, 虽然数量丰富且类型多样,但对风雅传统的关注则 始终是贯穿选本编纂的主线。编纂者选录的主旨、 选取的诗歌以及诗学审美思想无不体现诗歌风雅 传 统的特 性,而究 其 根源当是在诗 学 教化的主导思 想影响下的结果。
明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特点
明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特点明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之一,是指明朝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朝代,而在文学方面,明代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当时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明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特点。
一、历史背景要理解明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特点,首先需要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
明朝的时期是从1368年到1644年,这是一个持续了276年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历了许多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到了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也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作品形式在明代,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除了传统的诗词、散文、小说和戏曲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剧等。
这些新的文学形式为当时的文学繁荣提供了更为广泛和更为多元的基础。
三、文学主题在明代文学的主题方面,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文学主题外,如爱情、自然、人生哲理和历史等,还涉及到了更为庞杂和更为复杂的思想和文化议题。
例如,《西厢记》等作品就涉及到了宫廷、财权和家族等议题,成为了明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四、文化特点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元化和包容性。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方面,明代实行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与文化流派,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此外,明代文学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和外来文化也具有较高的包容性,这些无疑有助于明代文学的多元化。
五、名人集团明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明代名人集团的努力与贡献。
这些名人包括了皇帝、文人、学者和官员等。
皇帝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文人的创作则成为了明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六、结论明代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和特点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作品形式、文化特点、主题等多方面的因素。
明代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明清诗歌总集凡例的文体特性及诗学批评建构
作为正文本之外的副文本,明清诗歌总集中的序、跋、凡例、总论、序题以及评注等多样化的形态共同参与着对正文本的补充和阐释。
①从形态上看,除评注和一些序题散见于选本各处外,其余各项都较为集中。
序的产生时间最早也最为常见,评注的内容最丰富也最细致,因此这两种副文本形态成为诗歌总集研究的热点。
明清以降,随着诗歌总集编纂的繁盛,凡例的数量明显增多。
置于诗歌总集卷首的凡例在帮助读者把握选编者的编撰思想上,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将凡例纳入考察视野,分析明清诗歌总集凡例的文体特性及其功能,有助于我们在了解凡例自身的文体规定和言说系统后,更好地利用这些文献材料。
在此基础上,将明清诗歌总集凡例的批评信息予以整合,亦可探究其有关编排体例、诗歌创作、诗歌审美风貌等方面的诗学观念。
一、凡例发展与明清诗歌总集凡例的文体特性“凡例”指的是全书的叙述条例和编纂体例,凡例的出现与运用,首先在于经部和史部著作中。
顾炎武称:“古人著书,凡例即随事载之书中。
《左传》中言‘凡’者,皆凡例也,《易》乾、坤二卦用九、用六者,亦凡例也。
”②《周易》和《春秋》一样,文本中并没有十分明确地将凡例标明,其义例需后人进行概括总结。
随着序的独立形态开始凸显,凡例的内容就常常被包含在序中。
如司马迁《太史公自序》通过太史公与壶遂的对话,将《史记》的著述宗旨及撰写体例蕴含其中。
又,班固《汉书》、许慎《说文解字》的序中均有凡例的内容。
其后,从目录学著作对其命名中,可以看出凡例的独立特征日渐显现,余嘉锡称“目录之书,多仿《辑略》之体,于每一部类,皆剖析条流,发明其旨,王俭《七志》谓之条例,许善心《七林》谓之类例,魏征《隋志》、毋煚《古今书录》谓之小序”③,又序与凡例常合称为“序例”,因此,凡例的“例”体特征逐渐强化,乃至最终成为与序并列的重要文本形态。
在目录学著作、史书以及地方志以外,文学总集的凡例也蔚为大观,清末吴曾祺《涵芬楼古今文钞》立“例言”之体,【收稿日期】2020-09-3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清诗歌总集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总集文体分类与文体观念研究”(19CZW025);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2018TS027)。
明代诗歌的特点
明代诗歌的特点
以下是 9 条关于明代诗歌特点的内容:
1. 明代诗歌那可是风格多样得很呐!就说李梦阳的诗,那气势,啧啧,真绝!你看他写的那些边塞诗,多有豪迈之气!这不就是像一个侠客在天地间闯荡吗?
2. 情感表达超丰富,这可是明代诗歌的一大亮点呀!高启在写思乡之情时,简直能把你的心都给揪起来,这难道不像你想家时的那种百爪挠心之感吗?
3. 语言生动呀,真的特别生动!唐寅的诗就是很好的例子,那语言活灵活现的,仿佛诗歌里的场景就在眼前,这不就跟看一场精彩的戏剧一样嘛!
4. 明代诗歌还很注重意境的营造呢!像徐渭的诗,那意境,哎呀,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之中,这跟你做了一场绝美的梦有啥区别!
5. 创新也不少哇!好多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袁宏道,他的诗就跟别人不一样,多有新鲜感呐,这就像是在一堆苹果里突然发现一个火龙果,多让人惊喜!
6. 题材广泛呀,啥都能写!山川河流、人物风情,啥都有!就像陈子龙写的那些关于民生疾苦的诗,多接地气呀,这不就和你关心身边人的生活一样吗!
7. 有深度,有内涵!明代诗歌不只是表面好看,里面的含义可深了去了。
汤显祖的诗,你得好好琢磨琢磨,那可不就像解一道复杂的谜题嘛!
8. 好多明代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啊!不信你去念念于谦的诗,那个节奏感,哎哟喂,就像唱歌一样好听,这像不像你哼着喜欢的小曲儿的感觉呀!9. 明代诗歌真的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啊!每一首都有它的独特魅力,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文学的天空,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明代诗歌丰富多彩,充满魅力,是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编词总集述评
明编词总集述评明代一向被看作词学的衰落时期,历来不被重视,在词学史研究中属薄弱环节。
明编词总集作为其中一支,数量巨大,影响深远。
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亦当区别对待,深入分析,挖掘其价值。
明编词总集的发展,与明代文化、文学、思想的发展相呼应,是一段由冷清到繁荣,由单调到丰富的过程。
其编选形成一定程式,前后因袭,北宋词家,婉约风格独领风骚。
编选者之词学观点蕴藏在序跋、词作批注中,通过坊刻的形式传播。
就体系看,明编词总集很明显地分为两大阵营,《草堂诗馀》系列,及逸出《草堂》之外的词集。
《草堂》系列流播最广。
最早为洪武遵正书堂所刊《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前后集四卷,其底本、分类及选词均未脱宋本藩篱。
作为明代首个《草堂》刊本,此书一出,应者云集,独步选坛达一百五十余年;即使在顾从敬刊本主盟之后,亦有袅袅余波。
此后张綖《草堂诗馀别录》即据以剪裁,将婉约与豪放的风格论引入选本加以推广。
顾从敬刊本为明刻《草堂》的主要阵地。
以开云山农本为代表之诸刻,在选词上发扬宋本传统,博采名章,多脍炙人口;编排摒弃旧本分类,引入分调,风靡后世。
此系列流衍最多,沈际飞评本最为翘楚,虽出坊刻,其选词、校勘、注释、评点均称精心。
《草堂》之外,碎锦不少。
本文选录二十一种。
列专节者注重整体性,关联性考察。
如《百家词》与《宋名家词》发隐继绝,在收集保存珍贵词集上贡献甚多;杨慎之《百琲明珠》与《词林万选》旁逸斜出,自成一家;《花草新编》与《花草萃编》名为附骥,实多有树立;钱允治《类编笺释国朝诗馀》为明词首部断代选本,有蓝缕之功;沈际飞《草堂诗馀新集》据之增删,后出转精;其他可观之本选取数例,分辑刻、辑钞简述。
总的说来,何本系列步趋旧刻,层叠加工,有先锋之功,然后劲不足;顾本系列引入分调,扩充规模,占据明选主力阵地,所向披靡;《草堂》外诸选声势略差,然各有创新。
后世选本无论因袭或矫枉,都与明编词集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
明中后期总集编纂研究
明中后期总集编纂研究关键词:明中后期;总集;文社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周天爽.明中后期总集编纂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22(3)72-79.一、明代中后期总集编纂兴起的原因(一)政事参考一些总集是出于政治目的而进行编纂,如奏议类④总集。
相较于历代奏议,明代编纂的本朝奏议更能反映当时的政治情况和社会现实。
晁瑮在《皇明疏议辑略·序》中说:“继自今上,自九曹下逮百司庶府,诸有建白,能取我朝名臣之所已试者,而择善以从,守之勿失……则法相因而事易治,道相继而政自通。
”[1]晁瑮希望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能对本朝的奏议择善以从,遵循治世之道,使政令通畅,已达“上无更张之扰,下享画一之利,固可以奠久大之基,永无疆之业,而成周文武之盛”[1]。
此外,奏议中所记录的忧世怀民精神,也能够激励后世,“于以备称引,稽故实,使深计者有所证据,而忠谏者有所景行,是编恶可以已也”[2]。
因此,明代官方和私人层面所编纂的一系列奏议类总集,既为当时政治所需,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史料,以资后人。
(二)指导科举许多总集的编纂是为了指导士子应对科举。
明代科举“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
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3]初场考试考察四书五经,二三场考试既考察生员的综合能力,又贯穿着对经义的理解,这造成了“四书五经”及其相关研究论著成为应试者的必读书目,同时通过论和策考察应试者的治世和治史能力,则史籍为考生们的另一必读书目。
(三)文学追求总集的编纂选题深受当时文学思潮的影响,刊印了大量唐代及“复古派”诗人的诗文总集。
在“前后七子”“复古思潮”的影响下,明代文坛兴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观念,此时期诗文类总集的编纂者,一方面极尽所能地网罗唐诗,以编成唐诗之集大成。
仅唐诗总集,当时就有张之象编《唐诗类苑》、黄德水和吴琯递编《唐诗纪》、吴勉学编《四唐汇诗》、胡震亨编《唐音统签》、茅元仪编《全唐诗》等;另一方面,诗坛兴起编纂“复古派”诗词。
明代诗人的艺术创作特色分析
明代诗人的艺术创作特色分析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代表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在这些艺术家中,明代诗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们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对明代诗人的艺术创作特色进行分析。
一、形式多样化明代诗歌形式多样化,主要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此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形式如“骈文体诗”,它是由骈文和诗体相结合而成,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与之前的唐诗、宋诗相比,明代诗歌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更加自由地表现情感和思想。
二、神韵凝练明代诗歌注重神韵凝练,常常借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有意境和诗情。
如唐代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采用了明喻、暗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
明代的诗歌则更注重在比喻、象征、特殊节日、人生境遇等方面的精细描写。
三、诗歌主题多元明代诗歌的主题非常丰富多样,既有对生活的歌颂,也描写了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个人情感等多方面内容。
如陈维崧的《浣溪纱记》中的“万年桥霜月,百年潮生涌”,表达了在快乐时我们应该珍惜。
同时,诗人们的思想更为开阔,更加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四、表现形式自由明代诗人不但在形式上自由,表现自由更是一大特色。
明代的诗歌中常常描写自然山水,表现人生命运、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主题。
明代的诗歌所表现的不仅是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更包含了一种寓意深刻、富有启示意义的思想。
五、艺术风格较为个性化明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化特征。
他们的诗歌风格在“新意求索”,重视个性,表现丰富。
如文征明的诗歌,表现了作者旅行的思想和情感,阎九成的诗则充满了幽默的色彩,并且展现出明显的市井气息。
这种强烈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风格,使得明代诗歌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六、营造出绚丽的意境明代诗歌的语言朴实自然,诗歌的意境相比较之于盛唐,更为清新唯美,比之于宋元,增加了诗歌的幽怨和忧伤。
揭秘明代文学的精髓和特色
揭秘明代文学的精髓和特色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辉煌的时代,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文学艺术领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代文学的精髓和特色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思想开放、语言亲民等特点。
首先,明代文学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
不同于以往文学主题集中在宫廷和士人圈子内部的局限,明代文学关注的范围更加广泛,既有儒家经典的阐释和传承,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揭示,同时还包括了对自然景物、生活琐事和个人情感的描写。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选择,使得明代文学更加贴近人民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特点。
其次,明代文学在形式上也呈现出了多样性。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诗词歌赋,明代文学中出现了大量新兴的文体,如小说、戏剧、杂剧等。
这些新的文体形式为文学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选择。
明代小说的发展尤为突出,不仅有《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之作,还有许多以民间故事为基础的短篇小说,如《聊斋志异》、《世说新语》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明代文学的思想开放也是其独特之处。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程度较高的时期之一,文人们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也吸收了不少外来思想的营养。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权贵腐败的揭露,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等。
同时,明代文学也受到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宗教思想的独特魅力。
这种开放的思想氛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明代文学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独特风貌。
最后,明代文学的语言更加亲民。
明代文人注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追求文字的生动和形象。
在诗词创作中,他们弃用了繁琐的修辞和晦涩的表达方式,追求简洁明快、质朴自然的风格。
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中,他们也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真实感情的表达。
这种亲民的语言风格使得明代文学不再局限于士人阶层的狭窄圈子,而是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欣赏。
明朝的诗词创作
明朝的诗词创作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明朝的诗词创作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宝库,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介绍明朝的诗词创作。
一、明朝诗人的创作特点明朝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崇尚自然: 明朝诗人对自然的描写向往非常,他们喜欢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感情融合在一起,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尊崇之情。
例如,明代著名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一首以长江为背景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
2.关注社会: 明朝时期,社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明朝诗人的创作也逐渐关注社会问题。
他们通过诗词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批评不公、倡导正义。
著名诗人唐寅的《鹧鸪天·登临送目》就是以江南水乡的社会景象为背景,点出了社会上的阶级困境。
3.思想多元化: 明朝作为一个宽容的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得以并存,这也体现在诗词创作上。
明朝的诗人不拘一格,有的偏向于传统文化,有的则注重创新,充满激情的表达着个人的思想和感受。
二、明朝著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明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涌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1.杨慎:杨慎是明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构思独特,风格清新。
他的代表作之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誉为中国古代乐府的绝世之作。
2.唐寅:唐寅是一位充满浪漫色彩的明朝文化名人,他以文学才华和豪放的个性闻名。
他的诗作极富艺术感染力,代表作之一《鹧鸪天·登临送目》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洞察。
3.文征明:文征明是明朝宫廷画家兼文学家,他以诗文创作也卓有成就。
他的诗作深邃凝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景和内心情感,被誉为“南国新主”。
总结:明朝的诗词创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开拓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篇章。
明朝的文学创作与诗词流派
明朝的文学创作与诗词流派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其文学创作和诗词流派的发展对于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明朝的文学创作和诗词流派。
明朝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尤其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推动下,诗、文、小说等各类文学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明代文人的文学追求多样化,他们既受汉代文学的影响,又吸收了元代文学的特点。
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使得明代文学独具风格和特点。
1. 明代诗歌的特点明代诗歌在形式上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
与元代的骈文相对应的是文人们对于辞章的追求。
明代的辞章开创了一种新的洒脱风格,注重意境和个人感受的表达。
并且,明代的诗歌题材广泛,不仅有山水田园的描写,还有表达宿怨、讽谏、告怀等内心情感的表达。
明代诗歌更加注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注重修辞的美感。
例如地理山水的变化,使得明诗在观照上有了更深的内涵。
2. 明代文言文的创作与诗歌一样,明代文言文创作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明代文言文的创作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古文派,另一个是白话派。
古文派追求古人的风骨和文笔,讲究句法缜密和修辞华丽。
白话派则注重语言的通俗和实用,更贴近生活。
在明代的文学史上,古文派和白话派都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文学成就对明代文言文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明代文言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注重修辞的艺术和句法的掌握。
3. 明代小说的繁荣明代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
明代小说以《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作品为代表,创立了神话、英雄、传奇等不同题材的小说形式。
明代小说不仅丰富了文学题材,也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情节构思。
明代小说的创作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并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明朝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无论是诗歌、文言文还是小说,明代文学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明代文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艺术,也为后世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明代的文学创作和诗词流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其影响至今仍然不减。
明诗别裁集
明诗别裁集1. 背景介绍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诗歌创作活动达到了巅峰。
众多才子佳人在这个时代崛起,他们的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诗歌风貌。
因此,对于明代的诗歌作品进行分类整理和评选,形成诗集成为了当时学界重要的任务之一。
2. 诗集的重要性编纂一部诗集,不仅可以使那些优秀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也是对于时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体现。
诗集所展现的题材、风格以及其中的名篇佳作,都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3. 编纂诗集的标准在编纂诗集时,需要权衡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作者的影响力、诗歌作品的质量以及对于特定时期、流派的代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诗歌内容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展示当时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 明代诗歌流派及代表作品4.1 宫体诗派• 4.1.1 赵孟頫《鹧鸪天·秋轮着满》• 4.1.2 文征明《听雨楼》• 4.1.3 李时中《浣溪沙·若言对径邀灵质》4.2 田园诗派• 4.2.1 陈维崧《题竹院仁公湖亭》• 4.2.2 阮元《茶神庙》• 4.2.3 陆龟蒙《题晓岳公山营寄城南邱学士》4.3 神怪诗派• 4.3.1 袁宏道《黄粱梦》• 4.3.2 李日升《横林寺》• 4.3.3 蔡襄《洛神庙观石人》4.4 时事诗派• 4.4.1 冯梦龙《玉津园救风雪后表皇太后》• 4.4.2 暗无天日《村妇曲》• 4.4.3 杨慎《秋思》5. 诗集的评选和编辑工作编纂一部明代诗集,需要广泛的调研和评选。
首先,需要收集明代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并对其进行鉴赏和筛选。
根据作者的影响力、作品的质量和代表性,选取其中的佳作加入诗集。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作品的风格和内容多样性,以展示明代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编辑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编辑过程中,需要对选入诗集的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同时给予作品详细的注解和评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此外,还需要编写序言和跋文,对于明代诗歌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诗人的生平进行介绍,以增加诗集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明诗综》编撰体例探赜
《明诗综》编撰体例探赜李程【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清初学者朱彝尊编撰的《明诗综》是明诗总集中最为重要之一种。
此书旨在选辑有明一代诗人诗作,所收诗人与诗作的数量均颇为可观,而编排有序、法度井然,成为诗歌总集编撰的典范,其后诸多总集编撰都受其影响。
《明诗综》编撰所依循的体例主要包括:以史学方法梳理整体框架;因诗存人与因人存诗并举;自撰诗话与小传、辑评、诗选相结合。
%Ming Shi Zong ,compiled by Zhu Yizun,a scholar of the Qing dynasty,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thologies of poetry in the Ming dynasty.Ithis anthology is aimed at collecting all the poems created by the poets in the Ming dynasty,so it involves a very large group of poems and poets and becomes a model of poet-ic anthology that effecting the compilation of many anthologies later ages because of its orderly arrangement and compilation.The compiling style of Ming Shi Zong includes some aspects as follows:arranging the frame by historiography methods,collecting poems because of their authors and the same time recording the information of poets because of their poems;combining poemwords with biographies,commentaries as well as anthologies.【总页数】5页(P11-15)【作者】李程【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748【相关文献】1.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王阳明诗歌圣贤情结探赜 [J], 姚明明2.索隐考疑事探赜照文心——姜剑云教授《文史索隐》和《文史探赜》的学术史意义 [J], 李剑清3.《明诗综》诗人地理分布可视化与朱彝尊的明诗版图 [J], 钱礼翔4.《明诗综》诗人地理分布可视化与朱彝尊的明诗版图 [J], 钱礼翔5.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公报的编撰体例——兼评各地人大公报的编撰实践 [J], 张维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代宋诗总集研究
明代宋诗总集研究一、介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繁荣和文学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宋诗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明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对明代宋诗总集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特点、作者以及主题等方面的内容。
二、明代宋诗总集的特点明代宋诗总集是对宋代以及南宋两个时期的诗歌进行了整理、汇编和总结,突出了明代对宋诗的重视和继承。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传承和发展明代宋诗总集对宋代诗歌进行了精选和整理,保留了宋诗的特色和风格。
同时,明代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研究使得这一总集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多元风格和题材明代宋诗总集中收录了大量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诗歌作品。
有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有的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抒发,还有的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感悟。
这些多元的风格和题材体现了明代宋诗总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 作者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明代宋诗总集收录了许多著名的诗人作品,这些诗人在个性和创作风格上都有一定特点。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展示了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这些诗人的作品为明代宋诗总集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明代宋诗总集中的著名诗人1. 杨基杨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明代宋诗总集中。
他的诗歌以豪放自由、婉约细腻为特点,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2. 王守仁王守仁是明代重要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也被收录在明代宋诗总集中。
他的诗歌以深邃哲理和内省抒发为特点,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3. 杨思致杨思致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在明代宋诗总集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以婉约精致、深情缱绻为特点,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痴迷和追求。
4. 杨慎杨慎是明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也被收录在明代宋诗总集中。
他的诗歌以幽默诙谐、寓教于乐为特点,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讽刺和关注。
四、明代宋诗总集中的主题和意义1. 爱情与生活明代宋诗总集中的许多诗歌表达了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2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 16 No. 2 2017 年 3 月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Mar.2017论明代明诗总集的编纂特色潘林(肇庆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广东肇庆526061)[摘要]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明代明诗总集的编纂逐步繁荣,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获得长足的提升。
这 时期的明诗总集虽然庞杂,但是总体编纂特色则是鲜明的,其中突出表现在地域性、群体性、商业性和教化性四个方面。
它既具有传统诗学编纂中所要求的审美特性,又具有所处时代鲜明特点,从而迎合了明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求。
因此关注明诗总集的编幕对明诗研究极具开拓意义,更是为未来的深入考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明诗总集;地域;群体;雅正;商业[中图分类号]〗2〇7. 2〇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73(2〇17)〇2_0〇76-〇7明代明诗总集的编纂历程呈现逐步繁荣的态 势。
明初总集数量不丰,卷数少,如《姑苏杂咏》只有上下两卷,编选诗人两位(高启、南老),计143 首。
[1]篇幅稍长点的《皇明西江诗选》十卷,共收录 洪武至正统年间87位江西诗人的1000余首诗歌,平均每人也不到12首。
[2]中期以后,编纂的总集无 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仅弘 治、正德、嘉靖和隆庆四朝所编刻存世的明诗总集 就近百部,编选的则更多。
《诗学权舆》22卷已为前 期含量丰富的诗歌总集,后期则远远超越了这一规 模。
《盛明百家诗》录有100多位诗人诗歌324卷,《石仓十二代诗选》现存的都有818卷,可见其丰富 的程度。
另外,后期编纂的总集更严谨,系统性更 强,体例逐渐多层次化,主要以流派、地域、文体、人 物、性别和历史事件等来分类选录诗歌,不再像前 期仅以人标目。
明后期诗歌创作和编纂持续高涨,总集刊刻也达到高潮,如论者言:“万历以后,雕版 印书事业更出现了一个新的繁荣局面。
一时士大 夫们竟以刻书为荣,有的搜罗古籍秘本,校刻行世,以示自己的博雅;有的刊刻家集,宣扬祖德,以示门 第高贵;也有剪裁旧章,集句类编,以利考场应试; 又有选辑诗文,施加点评,以供揣摩。
”[3]纵观如此庞杂而又丰富的明诗总集研究资料,可惜当前学界研究此领域才开始起步,更为重要的 是总集所承载的文献、诗学价值还是多方面的,因此对总集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开拓性。
正如鲁迅所 说:“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 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
”[4]因此我们有必 要深人论述明诗总集编纂特色,为后期研究奠定基 础。
一、彰显文化的地域性明代地方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区编纂的明诗 总集就越多,如江浙有宁波《四明文献》、长洲《文氏 五家诗》、昆山《昆山杂咏》、海盐《盐邑艺文前编》、湖州《吴兴艺文补》等大量吴地诗歌总集。
皖南徽 州、宣州商业经济比较发达,一些大家族逐渐显现,例如程氏、汪氏、汤氏家族。
经济的交流促进了文 化的发展,诗文总集的编纂也在此地早就得到关 注,如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汤宾尹《宣城右集》、李 敏《徽郡右集》、陈有守、李敏《徽郡诗》、梅鼎祚《宛 雅》等。
地域文化的发达则直接促进地方总集的编 纂,例如闽中地区在明初即有“闽中十子”派,之后 又有“晋安”一派,明晚期即编有袁表《闽中十子 诗》、徐熥《晋安风雅》、邓原岳《闽诗正声》等。
张九 龄自唐便开岭南诗派,明时岭南编有张邦翼《岭南 文献》、谈恺《广中五先生诗集》和李元弼《江皋小筑[收稿日期]2016 —12 —2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明代七子派接受史研究”(12YJA751051);肇庆市2015年度社科规划项目(15ZC—07)。
[作者简介]潘林(1975 —),男,安徽舒城人,讲师,文学博士。
76集》等。
其他诸如两湖和巴蜀地区都有较为丰富的 地方诗文总集出现。
著名景物、建筑带有较多的人 文内涵,因而这些地方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明代对 此亦作出编录出版,如陈克昌《麻姑集》即言,“麻姑 山为建昌所属,唐颜真卿《仙坛记》后题咏滋多,克 昌因汇成此集”,[5]田汝成、蔡汝楠编《武夷游咏》“二人因偕游九曲,各成五言古诗十首,编为一 帙。
”[6]其他同类总集还如黄焯《浯溪诗文集》、冯子 京《桃花源集》、李觉斯《南滁会景编》、董遵《滕王阁 集》等。
明代地方诗歌总集总体而论其水平不及全国 性诗歌总集,特别是不及名家编纂的名家诗歌,但 地方总集有其鲜明的特点及价值。
这类总集虽为 区域诗歌,却能全面反映明代整个底层社会面貌,而且比全国性总集更具有优点,更能够细化。
例如 钱谷编《吴都文粹续集》,其分类十分详尽,前46卷 涉及都邑、城池、学校、社学、义塾、风俗、令节、公 廨、仓场、馆驿、古迹、坛庙、书院、祠庙、第宅、山、水、水利、土产、果、花丼、食品、摇役、道观、寺院、桥 梁、坟墓。
其中以学校、祠庙、山、水、寺院、坟墓为 重点,反映出当时社会在这几个领域的重视。
徽州 程敏政编《新安文献志》,“所论撰分神迹、道源、忠 孝,儒硕、勋贤、风节、才望、吏治、遗逸、世德、寓公、文苑、材武、列女、方技十五目,其中有应考订者,敏 政复间以己意参核,而附注之征引繁博,条理淹贯,凡徽州一郡之典故,碁萃极为赅备,遗文轶事咸德 藉以考见。
”[7]本部总集时间跨度大,从南北朝以后 开始记录,将诗歌内容分为十五目,最为主要的是 程氏在总集中对诗文作出详细考订,可以说极具有 地域文献价值。
再看张应麟编《海虞文苑》,其收录 文体繁多,包括赋、古诗、杂体、奏疏、书牍、记、序、传、议、志铭、祭文、墓表、行状和杂著,诗歌主要记 录乡人交往、及生活的点滴。
[8]1只是《四库总目》对 以上这种全面收录地方诗文的编纂方式多次表示 反感,这样评论《海虞文苑》:“特时代既近,牵於乡 曲之恩怨,不免有所滥收。
盖凡辑一乡之文者,均 不免此失,亦其势然也。
”[9]又评价岭南张邦翼《岭 南文献》说:“於岭南诸集,搜辑颇广。
然明人著作,百分之中几居其九焉。
盖时弥近而所收弥滥,亦明 季标榜之习气也。
”[1°]因此馆臣认为地方诗歌总集 虽搜辑范围广,但其缺点在于收录弥滥,而其根源 便是标榜本地区的习气。
明代地方总集的编纂充满乡土情结,主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地方名人诗集的整理出版,以彰显本地的物华天宝。
如吴县刘昌官居河南,编有《中州文贤名表》,主要选录许衡、姚燧、马祖常、王恽、许有壬和富珠哩狲六人诗,前文分别有宋荦、刘昌和汪立名序,称赞中州人杰地灵,并说:“夫诸 贤之文其行世如河洛之行地,人固无有御之,岂必 冒之能表著哉? ”[11]在序言中赞扬六人之文如河洛 行地的地位,认为无人企及,评价不可谓不高。
第 二是总集编纂者对地域的直接赞美。
陈以诚在董 斯章所编《吴兴艺文补》中对吴兴作出说明:“吴兴 为江左清乐之国,六代名贤至从人主上章请郡风 流,政绩焜耀湖山,而文事亦日以富有。
”[12]他主要 从地理位置、历史人物、政治和文化几个角度赞美 吴兴。
陈禹谟在《海虞文苑》序里也说:“吾邑负山 带湖,还以瀛渤,信明秀之胜区而人才之林薮也。
”他是从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两个方面作出赞美,并 认为此地文化发达,只是“历岁绵邈,散失为多,寖 久寖湮,良是惋惜。
”[8]1其他类似如《锡山遗响》序 言:“锡之为邑在三吴间,山水清丽丰旷,生其地者 多沈雅秀整,以文名家,代不乏人,诗文之一也。
”[13]《晋安风雅》序言:“不论穷达显晦,皆因诗采拾,以彰吾郡文物之美。
”[u]明代地方总集中含有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领域的文献,对研究明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编 纂者对此也指出其价值所在,谢铎《赤城后集》序 言:“姑用以存吾邦之文献之□,以终太守公作志之 意,庶后之人,有徵焉。
”[15]邵宝在序言中称《锡山遗 响》为“良史志所载借出乎作者之撰附会假借,率无以徵乎其实,而兹集者诗以氏分,氏以世序,由词以知其人,而风化亦著是,岂非邑之良史哉。
”另外,这种文献价值也包含了景点诗总集的编纂,这 在所有此类总集中皆有明确体现,举《滕王阁集》例,总集收录的诗歌所记录的事件为“乙丑春因偕 僚佐饯别寻登酒数行,各适所兴,以夹以壶以琴者,潇洒脱落,恍若神游八极,不可以以世鞅羁也。
”[16]2而记录的目的就是记录整个饮酒赋诗的过程,以备 后人所了解当时之盛况:“物理在天地间,聚则散,久则敝,不有以裒集而锓传之,则作者之意荒矣。
殆非古人重惜斯文之义也,遂以锓梓之。
”[16]2李嗣 京编《滕王阁擅集》等皆类似。
二、侧重求同的群体性明代明诗总集所收录的诗人具有群体性。
复 古派对明代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明中后期编纂 的总集多以此为中心,首先有复古派收录本派名家 的诗歌,如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白雪楼集》等。
《古今诗删》五言律诗共选59位明代诗人诗歌255 首,其中同期诗人所占比例约为53%,诗歌所占比77例约为83%;七言律诗共选74位明代诗人诗歌198 首,其中同期诗人所占比例约为62%,诗歌所占比 例约为83%;五言绝句共选30位诗人诗歌70首,其中同期诗人所占比例为50%,诗歌所占比例约为 66%;七言绝句共选58位诗人诗歌183首,其中同 期诗人所占比例约为59%,诗歌所占比例约为76%。
另外,收录的明同期诗歌除了编纂者李攀龙 诗歌未有收录之外,其主要诗人均为前后复古派人 物,例如收录李梦阳各类诗体诗歌63首,收录何景 明各类诗体诗歌59首,收录王世贞各类诗体诗歌 73首,其他如谢榛、王廷相、徐祯卿、宗臣等均有收 录。
而《白雪楼集》主要选录李攀龙与友人赠答唱 和之诗,涉及的对象以后七子为主,因此与《古今诗 删》又有互补关系。
另外,当时诗坛其他编纂者也随复古之大流而 编纂复古派诗歌,例如孔多炤《友雅》、杨二山《弘正 诗抄》、徐泰《皇明风雅》和俞宪《盛明百家诗》等。
俞宪诗学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复古理论的诗学 接受观,从收录明代诗人和诗歌数量来看,《总目》曾指出俞宪对复古派诗歌的收录在《盛明百家诗》中占有重要比例,按照其诗集小序对作者简介的整 理归纳,收录最多的为嘉靖时期的1532人。
[17]俞宪 诗坛活跃的时间主要在嘉靖年间,这一时期正是唐 宋派、后七子派主导诗坛,而此时的俞宪不仅与众 多复古派诗人成为朋友,也因此受到影响而肯定复 古派诗歌理论的价值,他收录绝对多数嘉靖时期复 古派诗歌即是对其诗学地位的认可与接受。
再如 《弘正诗抄》以前七子诗歌为主要选取对象的,所录 凡李梦阳、何景明、康海、薛蕙、徐祯卿、郑继之、王 廷相、边贡、孙一元、殷云霄十人之诗。
曹忭在序言 里认为诗歌需要“规合程度”,名家杜甫、李白皆然,因此对七子派特别是李梦阳提出的重格律诗论给 予正面肯定,并高度评价七子派:“体裁格调声律音 响要皆根本汉魏,斧藻隋唐,譬之般倕,虽不离规矩 以为方圆,而匠心独运,各臻厥妙者”,[18]这样的论 述显然与七子派诗论相同,选录者杨二山与七子派 亦相似,他的诗歌理论核心即是要求先格调次声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