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

合集下载

浅谈浪漫主义艺术在绘画领域的体现

浅谈浪漫主义艺术在绘画领域的体现

浪 漫主 义绘 画人 物 。
关键词 : 漫主义 ; 浪 美学 特 征 ; 画代 表 作 绘 热 情 是 浪 漫 主义 艺 术 的 要 素 , 情 是 浪 漫 主 义 精 神 所 在 , 激 以
时 事 为题 材 而成 为 浪 漫 主 义 的 内容 ,首 先 是 绘 画 中 洋 溢 着 的 激 情 , 是 遵 循 旧法 , “ 智 ” 致 冷 漠 的 古 典 主义 艺术 最 缺 乏 的 这 山 理 导 品格 。 新 古 典 主 义走 向保 守 时 , 漫 主 义 提 出 了许 多 与古 典 主 当 浪
越 现 实 的 想 象 和 夸 张 的 手 法 塑造 理 想 中 的形 象 。
二 、 漫 主 义 艺 术 在 绘 画 领 域 的 体 现 浪
( ) 漫 主 义 的 先 驱— — 戈雅 一 浪
革 命 代 表 『阶层 的人 物 形象 。人群 中那个孩子象征着年轻 的法兰两 。 生
( ) 国 、 国 、 罗斯 浪 漫 主 义 艺术 的 迅 猛 发 展 三 英德 俄
上 , 起 了现 实 主义 艺 术 的旗 帜 , 半 儿 的 乡 问 生 活 和 激 动 的海 树 将 上情 景 展 现 在人 们 面 前 , 让人们 进 入 一 更为 饱 满 的精 神 天地 。 个
2德 国 浪 漫 主 义 美 术 的 发 展 .
经历过 1 7世 纪 的 辉 煌 后 , 班 牙 美 术 界 沉 寂 下 来 , 到 1 西 直 8
基 普 林 斯 基 。他 的 优 秀 作 品 《 骑 兵 达 维 多 夫 》 他 获得 院 士称 骠 使 号 。12 8 7年 基 普 林 斯 基 为 普 希 金 所 作 的 肖像 曾 受 到 普希 金本 人
的肯 定 。
三 、 束语 结

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

1808年5月3日1814
通过光与影、明与暗、冷 与暖、美与丑、勇敢与怯 懦、正直与卑劣的强烈对 比,戈雅的激情宣泄得淋 漓尽致.
在描绘这一历史事件时, 他运用一种概括性很强的 奔放画法塑造人物形象, 并不斤斤计较细节是否精 确,而是一心一意抓住最 重要的东西,以最具特征 的动作、神态和氛围,传 达他炽烈的爱憎.位于画 面中心的那位穿白衫黄裤 的西班牙青年,形体塑造 也许并不怎么准确,但谁 也不能否认他是最动人的 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一个 民族的反抗精神在他身上 获得了集中体现.
德拉克罗瓦大胆的探索精神,给法国一代又一代追求创新的美术 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都从他身上汲取营养.
弗朗索瓦·吕德Francois Rude, 1784-1855
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在雕塑上,他与另一位浪漫主义雕塑家德拉 克洛瓦并驾齐驱,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刻家乌顿、罗丹等人 齐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 上的群像浮雕马赛曲.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这尊浮雕被认为是不 朽的.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也富有浪漫主义的激情.
代表人物:席里柯 、德拉克罗瓦 、吕德
席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
绘画更鲜明地展示了浪漫新风.
浪漫主义者,往往对充满动态活力的情景和异常的事 物感兴趣,席里柯就是如此.他绘制了不少描写赛马的 作品,就连他表现军事题材时,也选用骑兵军官来表现, 着力渲染动荡紧张的气氛.从骑兵军官1812上可以窥 到席里柯这类作品的面貌.
巨作希柯岛的屠杀,直接反映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压 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事件,鲜明的思想倾向和 浪漫主义手法,是对古典主义学院派更加有力的挑 战.
1830年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把 浪漫主义运动推向顶峰.因对现实的失望,

[整理]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的比较--论文

[整理]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的比较--论文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的比较摘要:新古典主义指古代希腊罗马艺术,或者是以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所体现的美学观。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英国的产业革命直接相关。

18世纪后半期机器代替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人们开始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种空前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对已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绝对君主专政做出新的评价。

这种浪潮由英国迅猛地波及整个欧洲,冲击着各个领域,具体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诞生。

而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美术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新古典主义力求恢复古希腊、古罗马古典美术的传统,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的历史故事,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造型的对称、和谐的构图,强调理性秩序,忽视感情、个性的表达,追求单纯、庄重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

在技巧上,新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微妙的明暗色调,而忽视色彩的表现。

浪漫主义注重以现实事件为题材,强调人的激情与理想追求,张扬个性精神和思想解放,强调感情与幻想。

强调大胆强烈的运动与构图,饱满充实的色调和流畅激动的笔触。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比较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风靡西欧的美术样式。

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

与衰落的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样式。

西方对于古典美术的关心早在18世纪初就已出现,特别是一些意大利文化遗址,如1748年庞培故城被发掘后,美术家对古典美术非常向往,常去希腊﹑小亚细亚去考察旅行,从而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

新古典主义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以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君主政体。

二、考古发现与科学研究的推动。

古典主义是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力上不足以推翻封建主义,封建主义也无力把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二者值得相互脱节的暂时平衡。

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

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

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西方浪漫主义进入中国,首先是概念的输入,正如文学界对西方浪漫主义的译介是从对西方文学史的简述开始一样,美术界在翻译和编写西方美术史的过程中开始从概念、思潮和美学、理论的整体重新阐述西方浪漫主义的伟大传统,最早讲解西洋美术史的是李叔同。

(吴梦非语)1911年吕的《西洋美术史》介绍了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1] 1928年鲁迅译《近代美术史潮论》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浪漫主义。

1929年的第一次全国美展开始将西方浪漫主义运用到美术批评中。

从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的角度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早期研究都只是概论性的介绍和主观的判断。

浪漫主义进入中国英文(Romanticism)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时,最初有两种译法。

一种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从日语中转译为“理想派”,与“写实”相对应。

又有人翻译为“理想主义”。

这些基本上是采用了意译法。

另一种是鲁迅于1907年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采用梵文之意,音译为“摩罗派”或“罗曼派”。

又有人译作“罗曼主义”。

这基本上是采用了音译法。

当时,两种译法难分高下,故并行于文坛上。

直到1930年,才译定为“浪漫主义”。

[2]1902 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理想派与写实派的概念,梁启超被认为是我国最早提出浪漫主义的概念的。

[3] 钱中文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20世纪文学中使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概念,自外国引进。

30年代前,“现实主义”一般称作“写实派”“、写实主义”,而“浪漫主义”则有“理想派”之称。

1904年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以德国浪漫派哲学和美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王国维对德国浪漫诗学的引进,标志着中国近代浪漫主义的产生。

[4]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于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

王国维提出造境与写境: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3课美术的辉煌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3课美术的辉煌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了解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2.掌握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3.掌握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4.掌握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1.新古典主义美术(1)背景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②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

(2)特点①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在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法国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①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

②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3)代表: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1.现实主义美术(1)特点:19世纪中期兴起,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2)成就: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画派(1)兴起①背景: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兴起。

②特点: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③成就: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

(2)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特点: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②成就:荷兰的凡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代表作《向日葵》;法国的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三、现代主义美术1.背景(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特点:
(1)强调理性,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 件中寻找创造题材。
(2)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 谐。
画家及作品:
(1)法国 大卫
《马拉之死》《拿仑加冕》——反映法国 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法国 安格尔 描写人体美和肖像画著 称。
《泉》——展现人体美与古典美的结合。
2019/12/12
62
浪漫主义文学:
以夸张、变异的艺术形象和富 于想象性的表现形态,借助于 理想化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情 感、愿望和人生追求的一种文 学类型。
2019/12/12
63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在西方文论史上,与浪漫主义相关的 文艺思想可以追寻到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1)法国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描绘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英雄 主义色彩)
(2)西班牙 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克洛瓦
法国浪漫主义的 代表,他的画重视 色彩和主观感情, 喜欢激动人心的事 件作题材。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德 拉 克 洛 瓦 ( 法 )
安格尔:《泉》 ——古典美与人体美 完美结合的名作
《奥维松里伯爵夫人》 安格尔(法)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
二、浪漫主义美术
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 的理性主义失望,寻求新的寄托。
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 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辉煌瑰丽。
艾布拉姆斯指出: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 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诸如“流溢” 之类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

知识点1_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知识点1_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知识点1:从新古典主义美 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美术【社会背源自】(1)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2)社会状况: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 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 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 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 (3)艺术追求: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 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 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 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试题】
2、某校在艺术节上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主
题包括:“海涅的诗歌创作”、“名画 《自由引导人民》
背后的历史”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表演一场“贝
多芬之夜”。你认为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
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
新古典主义美术
【基本原则】
(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壮严的题材,主 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
(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 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 现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 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 不甚重视
新古典主义美术
【特征】
(1)强调理性,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 大事件中寻找创造题材
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 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 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 气也更理想化了。”
新古典主义美术
【影响】
对法国大革命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对于促进西方美术 走向高潮起了开路先锋作用
浪漫主义美术
【社会背景】
法国大革命失败后复辟的波旁王朝时期(1815—1830),人们对 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 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寻求新 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领域中,便产生

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浪漫主义美术的酝酿与诞生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劫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希望突破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宗教对精神的禁锢,要民主、要科学、以人性冲击神性的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化领域内的体现。

古典主义是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力上不足以推翻封建主义,封建主义也无力把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二者值得相互脱节的暂时平衡。

但二者的妥协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不想夺取政权以利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旦资产阶级的实力更加强大,必然要向封建的生产关系挑战,对旧制度发起进攻。

这种趋势反映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兴起。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英国的产业革命直接相关。

产业革命在 17世纪或更早已经悄悄地开始。

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瓦特(1736-1819)发明的蒸汽机以被广泛利用,机器代替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

人们开始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种空前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敢于打破一切传统,蔑视任何权威,对已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绝对君主专政做出新的评价。

这种浪潮由英国迅猛地波及整个欧洲,冲击着各个领域,具体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诞生。

浪漫主义的“ 浪漫”在英文中游“空想”、“幻想”、“爱情” 、“小说”等含义;作形容词则为“离奇古怪” 、“荒诞不经” 。

但不论作名词还是形容词都具有“理想”(idea)的含义,所以浪漫主义又可称为理想主义( ldealism) 。

作为一种美学思潮,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

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常情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

画派演变

画派演变

5.现实主义:
• • • 背景:19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的社会思潮。 特点:以“真”为美,直面生活,批判现实。 代表人物:库尔贝、米勒、罗丹。
法国画家米勒—《拾穗者》 弗朗索瓦· 米勒(1814-1875),法国。他 的绘画主要反映农民生活,他满怀对受苦 农民的无限深情,以深厚朴实的绘画语言 去歌颂农民美德,反映他们生活的不幸与 顽强的生命力。对这不合理的社会予以揭 示与控诉。他是一位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 画家。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 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 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 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该画现珍藏
弗朗索瓦· 布歇( 1703—1770),法国画家、 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 到极致的画家。 蓬帕杜夫人是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 社交名媛,是一个引起争议的历史人物,她 曾经是一位拥有铁腕的女强人,凭借自己的
才色,蓬帕杜夫人影响到路易十五的统治和
法国的艺术。
3.新古典主义:
• • 新古典主义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顶峰。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那种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另一 方面它又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风格。 • 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达维德、安格尔。
2、实例
《宫娥》
西班牙现实主义画家 委拉斯贵支 1656年 318×276厘米 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宫
《吹笛少年》
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画家 马奈 1866年160×98厘米 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无名女郎》
俄国肖像派画家 克拉姆斯柯依 1883年 I.N.75.5cm×99cm布 油彩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中外美术流派介绍

中外美术流派介绍
爱德华· 蒙克 (挪威)
达 达 主 义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未 来 主 义
马 拉 之 死 大 卫 法
( )
拿破仑加冕式
大卫(法)
《路易十四》
大卫
加冕典礼
大卫
安格尔(1780— 1867),16岁师从 大卫,在绘画方面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人物画方面,他重 视对“自然”的观 察,追求的是简洁 的线的节奏。在他 看来,形是主要的, 色彩终归是属于感 情范畴的,他的守 则是素描生于色彩, 规范重于自由发挥、 遵守传统先于革新
特点:强调理性,在古代历史和现实 重大事件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突 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代表人物: 大卫(法) 《马拉之死》 《拿破仑加 冕》
安格尔(法) 《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前期)
1、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 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失望,开始寻 找新的精神寄托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正值资 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代, 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 封建主义统治,在文艺上反对古典主义的 束缚
冥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以宗教绘画为主
《鹿王本生图》(北魏敦煌壁画)
取材文学作品
东 晋 顾 恺 之 《 洛 神 赋 图 》
隋唐五代绘画作品
中国最早的卷轴画
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捣练图(唐 张萱 工笔人物画)
唐代人物画成熟,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
《簪花仕女图》(唐 周昉 工笔人物画)
2、特点 注重个性的描写,注意描写特殊事
件和奇特的人物,注意从现实生活 和中世纪文学故事中汲取题材,艺 术手法崇尚独创,追求形式的自然。

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
《希阿岛上的屠杀》(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萨尔丹那帕勒斯之死》 萨尔丹那帕勒斯之死》 (1826)
和具体的人物一起在炮火纷飞的浪漫主义的当代性,在德拉克罗瓦的《 和具体的人物一起在炮火纷飞的浪漫主义的当代性,在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 导人民》 上得到印证. 导人民》(1830)上得到印证.这位美术家以充沛的激情,把想象与现实融为一 上得到印证 这位美术家以充沛的激情, 象征的形象巴黎街头冲向前方,体现出革命不可阻挡的气势. 体,象征的形象巴黎街头冲向前方,体现出革命不可阻挡的气势.那高举三色 旗的自由女神是法国绘画中最动人最美丽的形象之一. 旗的自由女神是法国绘画中最动人最美丽的形象之一.
19世纪30年代,北非之行开 拓了德拉克罗瓦的眼界,从 此他绘制出一系列表现异域 风情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 一个不同于希腊,罗马的世 界.那幅洋溢着宁静和神奇 气息的《阿尔及尔的妇人》 (1834),呈现了远比安格尔 《大宫女》真实的东方生活 图景,其美妙的色彩处理令 印象主义者叹服不已.
吕德(Francois Rude,1784--1855) 吕德
浮雕《马赛曲》分为两个部分: 上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义, 胜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 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 引的方向冲去.下半部是一群 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 召下蜂拥前进.在这件不朽的 作品中,雕塑家特别突出地表 现了具有革命爱国主义精神的 法国人民的特征.艺术家在这 里广泛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象征 手法,显示了人民气势磅礴的 反抗力量.为了保卫祖国,这 股战斗的洪流将从墙上冲出, 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
特征: 特征:
浪漫主义美术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象和 感情的美术.在许多方面,它同崇尚严谨的完美形式,追求理智 与感情统一,再现普遍人性的古典美术形成了鲜明对照.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 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 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 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感情和个性的表现,重色彩对比,主张 创作自由,个性解放;强调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善用象征,寓 意,夸张,对比等手法,选择特殊事件,生活悲剧,奇特人物和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作题材,情绪激越. 作为一种美术运动,浪漫主义迈出了近代美术的最初脚步,给后 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对立与融合_李芳凝

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对立与融合_李芳凝

主义的气息。
的各种规则和束缚,实现了对生活和思想的
浪漫主义排除单一风格的发展,但它并 强烈表达。在这一作品中,我们很少感到精
不反对前期的风格,所以在浪漫主义盛行之 心计划的均衡、对称,以及“典雅风格”,而
时,新古典主义的理念仍旧可以独立发展。 是从一个真实形象上体会到那个特殊时代的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失败后 被视为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天;一个婴儿趴在血泊中垂死的母亲身上寻
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当时的社会不 或先导的第一幅画。籍里科充分运用浪漫主 找乳汁;相互依偎在一起的情侣无奈地面对
满,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 义的创作手段,生动反映了这一历史上最为 灾难和死亡;拼命挣扎的少女正被骑在马上
点,但理论与实践却存在着矛盾。他认为历 罗代·特里奥松(A n n e -L o u i s G i r o d e t 3.张石森.刘娟.西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艺术.远方出
史题材应在一切题材之上,他一生中作过大 Trioson 17671824),代表作《洪水》(1806); 版社,2006
量的历史画,但他的最高成就却被公认为是 普吕东(P i e r r e P a u l P r u d h o n 1 7 5 8 — 4.宋玉成.外国美术史.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画中展现出大卫已经在对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刻的研究中学会了怎样塑造躯体和肌肉的筋腱怎样赋予躯体外形高贵的美他也从古典艺术中学会了舍弃所有无助于主要效果的枝节细部学会了力求单纯画中没有斑斓的色彩没有复杂的透视缩短
ART PANORAMA 2010·09 国际美苑
新古典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Neoclassicism and Romanticism 的对立与融合

中外美术简史

中外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史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出现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和玉器产生战国——插图表现四时四象,占卜,祈福(生前,生后一个样)。

秦——兵马俑。

汉——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矮佣。

三国——延续汉代。

两晋南北朝——1出现纸。

2.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史论出众,提出“传神论”。

3. 曹植与洛河女的爱情故事(今为宋代仿品)。

隋唐——1.唐出现印刷。

2.主要以版画,木刻为主(线刻)。

3.《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它奠基了中国插图的始祖。

.4.在经文中唐插画多以佛教、宫廷侍女为主。

5.龙门石窟偶像是武则天。

云冈石窟典型希腊化。

纸本保存1000年绢本保存800年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宋——1.世俗化,把科学结合,风格严谨。

2.出现银票。

3.毕升活字印刷术。

《营造法式》—说明书,必须严谨。

《梅花洗神谱》元——元曲,口传。

明清——1.图书出版日益兴盛,出现小说插图(插图主要针对文盲),女的看刺绣。

2.图书出版商更强调精细。

3.特点:一.求真—《三国》、《水浒》、《西游记》、《金刚经》。

二.作品内容繁多,有佛、营造、小说、戏曲,雕刻精美,线条细挺,韵称。

色彩:彩色套印,求真,尤其小说、戏曲成就最高,画面的景也很精彩。

近代——1.铜版、纸版,照相,字版取代活字印刷,尤其是西方绘画思想的冲击,学习透视、解剖、明暗。

照相,很死板。

2.抗日宣传画—革命,战争选材。

3.国内战争现代——1.解放战争,工农商合一。

2.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主。

3.60年代末,文革,以无产阶级革命为主4.70年代末,改革开放5.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计算机,动画。

6.20世纪,PS Coreldraw 3D CG插图出现。

外国美术史新石器时代,同中国同样。

旧石器时代,同中国同样。

古埃及时代——画插画的特点:1.强化皇权等级观念,与服务于灵魂的宗教精神相互渗透。

(奴隶社会) 2.礼制因素与固定程式结合的造型法则,“正面律”。

3.强调几何形式规整,追求装饰风格的表现。

浪漫主义名词解释美术史

浪漫主义名词解释美术史

浪漫主义名词解释美术史
浪漫主义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方法,其“浪漫”(romantic)一词来源于中世纪的romance,最初是关于英雄主题的文学或故事。

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与古典主义相对立,被认为是理想主义。

在艺术发展历史中,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情常理和冷漠说教的否定和破坏。

浪漫主义最早出现在产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的文学上,随后影响了德国、法国等地的文学和艺术。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包括重中古、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

弗朗索瓦· 吕德 • 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 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 民妇孺皆知的那块装 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 群像浮雕《马赛曲》。 在浪漫派雕刻史上, 他这尊浮雕被认为是 不朽的。
籍里柯
• 泰奥多尔· 籍里柯 (1791~1824)是法 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 热爱鲁本斯狂放且激 情的构图和造型,研 究过戈雅的作品,逐 渐在自己的作品中显 露出浪漫主义的倾向。 1842年1月,籍里柯坠 马身亡,年仅33岁
梅杜萨之筏
• 取材于法国远航舰“梅杜萨号”,由于船长 无能而触礁沉没事件,筏上残生者在望见远处船 影时嘶声呼救的情景。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 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 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 义先河。 大海上漂浮着一只岌岌可危的木筏,海风鼓 起床单做的桅帆,巨浪掀起的木筏在不停地颠簸。 筏上的难民有的已奄奄一息,有的还在眺望远方。 被簇举在高处的人挥舞着手中的红、白色布巾, 不断地向远方呼救。整幅画面给人以动荡不安、 危机四伏之感,慑人心魄。
浪漫主义美术
——法国
浪漫主义的酝酿与诞生
• 新兴资产阶级向旧制度发起进攻的趋势, 反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艺上便是浪漫主义的兴起。 •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浪漫主义的 诞生。 • 浪漫主义由文学发展到美术领域,在法国 达到全盛时期,形成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 重中古 • 重自然 • 重感情 • 重形式 • 重对比
梅杜萨之筏
欧仁· 德拉克罗瓦 • 法国著名画家,曾师 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 派画家雅克-路易· 大卫学 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荷 兰画家彼得· 保罗· 鲁本斯 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 到同时代画家籍里柯的影 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 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 代表。他的画作对后期崛 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 画风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美术概论复习资料

大学美术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情感说的流行同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相关,如法国美学家维隆给艺术下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

情感说的代表人物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2、巫术说是西方学者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很有影响的理论,同时也涉及到(艺术本质)问题。

3、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中国从隋朝姚最的“(师造化)”到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观点,都主张美术源于现实,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4、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5、美术中的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

6、艺术形象的三大特征是(具体性)、(概括性)和感染性。

7、六朝的宋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专著。

在其著作主张画家创作应反映自然山水的(形与色),认为美术最终的根源是“(道)”,这个观点与西方理念说相似。

8、美术的功能主要有(社会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9、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陶冶情操)。

10、美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11、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中艺术的最高准则是(气韵生动)。

12、“笔墨当随时代”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绘画主张者是清四僧中的(石涛)。

13、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哥特式)和(罗马式)。

二、名词解释1、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是由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他认为:“在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2、表现:所谓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用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美术各流派介绍

美术各流派介绍

立 体 主 义
野 兽 主 义
表 现 主 义
《呐喊》 呐喊》
爱德华·蒙克 (挪威)
达 达 主 义
超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未 来 主 义
马 拉 之 死 大 卫 法 ( )
拿破仑加冕式
大卫( 大卫(法)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 大卫
加冕典礼
大卫
安格尔( 安格尔(1780— 1867), 岁师从 ),16岁师从 ), 大卫, 大卫,在绘画方面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 人物画方面, 人物画方面,他重 视对“自然”的观 视对“自然” 察,追求的是简洁 的线的节奏。 的线的节奏。在他 看来,形是主要的, 看来,形是主要的, 色彩终归是属于感 情范畴的,他的守 情范畴的, 则是素描生于色彩, 则是素描生于色彩, 规范重于自由发挥、 规范重于自由发挥、 遵守传统先于革新
日出﹒ 日出﹒印象
莫奈(法 莫奈 法)
《睡莲》系列
《睡莲池》中的日本式小桥
莫奈在晚年的一件最重要的作品是 系列画《睡莲》。1893年,把吉维尼村 附近的埃普特河水引进他院子里的一个 人工修建的池塘,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 日本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植垂柳和多 种花卉,塘中则种满了睡莲。莫奈把整 个身心都投在这个池塘和他的睡莲上面 了,睡莲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拾穗者》米勒(法) 拾穗者》米勒 法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俄 列宾 俄)
莫奈
莫奈故居内部
莫奈的故居位于巴黎以西70公里处 的维尔农镇。他43岁时搬入此宅,在此 生活了43年,直到1926年去世。莫奈故 居的花园从早春到晚秋,与印象派的绘 画一样永远是姹紫嫣红。花园是莫奈花 几十年心血创造的“自然画作”,而大 师又从这片“自然画作”中源源不断汲 取灵感,尽情地在画布上挥洒出一幅幅 传世名画,如数十幅《睡莲》系列画等。

浪漫主义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评《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浪漫主义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评《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浪漫主义油画是当前世界艺术的瑰宝。

自西方诞生浪漫主义油画以来,这种油画就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浪漫主义油画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研究焦点。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对于油画艺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的油画是近200年时间。

在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油画多次参加到世界性展览之中,中国艺术家也多次个人参加世界性展览会,国外对于中国浪漫性油画介绍也开始增多。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由俞兆平编写,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11年4月份出版。

本书对20世纪上半叶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传播与接受形态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析,认为可分为四种主要范式:一是以早期鲁迅为代表尼采式的哲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强力意志的角度激发悲剧性的抗争精神;二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卢梭式的美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美的哲学角度对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异化状态的抗衡;三是以1930年之后的郭沫若为代表的高尔基式的政治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政治角度对无产阶级功利价值的追求;四是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克罗齐式的心理学浪漫主义,它偏于从心理角度对表现性的创作本质的推崇。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一书总共包含有四章内容。

第一章主要介绍早期鲁迅尼采式的哲学浪漫主义,分别介绍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四派划分、纯文字及文章不用之用、诗人灵性等等方面。

第二章主要分析沈从文的卢俊式美学浪漫主义,分别从自然神性、自然人性、自然人性与现代文明、自然人性与都市人格等等方向进行分析。

第三章主要论述郭沫若的高尔基政治学浪漫主义,分别从郭沫若与科学主义、现代文学出轨原因、高尔基式的政治学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与中国文艺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第四章主要阐述林语堂的克罗齐式心理学浪漫主义,分别从浪漫与古典的区别、表现主义与个性批判、唯物机械论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一、浪漫主义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一书指出,五四运动使中国社会陷入了空前的个性解放和人性解放的社会思潮之中,原有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试析欧洲浪漫主义美术中的文学题材作品】欧洲浪漫主义美术先驱

【试析欧洲浪漫主义美术中的文学题材作品】欧洲浪漫主义美术先驱

【试析欧洲浪漫主义美术中的文学题材作品】欧洲浪漫主义美术先驱“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最早使用在十八世纪晚期,当时的人们对古代的冒险离奇故事普遍发生兴趣,就把那些同传奇故事、离奇遭遇等想象色彩浓郁的事统称为浪漫主义。

作为一个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思潮,文学上出现了雨果、拜伦,美术上则以席里柯、德拉克洛瓦为代表。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来势迅猛,对当时的古典主义、启蒙运动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与保守主义的斗争中,雨果《爱尔那尼》的演出在激烈的斗争中终于赢得了浪漫主义戏剧的决定性胜利。

美术方面,则是席里柯的巨幅作品《梅杜萨之筏》向保守主义发起了浪漫主义的宣言。

由于席里柯英年早逝,他的师弟德拉克洛瓦结果了浪漫主义的旗帜,德拉克洛瓦以《但丁之舟》及《希阿岛的屠杀》这两幅作品闯入巴黎艺术界,它们分别于1822年和1824年在沙龙展出,向以安格尔为代表的官方保守势力发起了猛烈进攻,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他的作品一反古典主义的所谓高雅、理性,充满了激情、动感,色彩也绚烂多变,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在美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美术上的浪漫主义在题材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喜欢借用文学名著中的题材加以表现。

这一特点,在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尤为突出。

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找出相当数量的此类题材。

这里仅选择几幅作品加以论述。

一、《但丁之舟》但丁的《神曲》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丁之舟》取材于《神曲》故事,画家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地狱。

站在船中央的但丁被维吉尔引导乘着卡隆的渡船,渡过阴河。

画中在风浪里颠簸的小船,象征人们被激情所折磨的情景和被死亡威胁的悲剧。

在这幅画中,他一反古典主义的规则,运用了对比色调,以突出主题,两个站立的、裹著大衣的人物的衣著色彩,为互补的绿色和红色;阴河里的幽灵扑向小船,整个画面充满恐怖、阴森的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西方浪漫主义进入中国,首先是概念的输入,正如文学界对西方浪漫主义的译介是从对西方文学史的简述开始一样,美术界在翻译和编写西方美术史的过程中开始从概念、思潮和美学、理论的整体重新阐述西方浪漫主义的伟大传统,最早讲解西洋美术史的是李叔同。

(吴梦非语)1911年吕的《西洋美术史》介绍了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 1928年鲁迅译《近代美术史潮论》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浪漫主义。

1929年的第一次全国美展开始将西方浪漫主义运用到美术批评中。

从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的角度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早期研究都只是概论性的介绍和主观的判断。

浪漫主义进入中国英文(Romanticism)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时,最初有两种译法。

一种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从日语中转译为“理想派”,与“写实”相对应。

又有人翻译为“理想主义”。

这些基本上是采用了意译法。

另一种是鲁迅于1907年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采用梵文之意,音译为“摩罗派”或“罗曼派”。

又有人译作“罗曼主义”。

这基本上是采用了音译法。

当时,两种译法难分高下,故并行于文坛上。

直到1930年,才译定为”浪漫主义”。

1902 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理想派与写实派的概念,梁启超被认为是我国最早提出浪漫主义的概念的。

钱中文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20世纪文学中使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概念,自外国引进。

30年代前,“现实主义”一般称作“写实派”“、写实主义”,而“浪漫主义”则有“理想派”之称。

1904年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以德国浪漫派哲学和美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王国维对德国浪漫诗学的引进,标志着中国近代浪漫主义的产生。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于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

王国维提出造境与写境: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奴仆命风月”。

这正是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基础特征之一。

1919年在蔡元培、鲁迅等主持的教育部的学术讲演会上,国立北京艺专校长郑锦曾以“西洋绘画的派别”为题,根据日本书刊的材料,略述西洋绘画的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这大概是中国美术界最早对于西方现代诸画派比较系统的了解。

1920 年以后的文艺界大多用浪漫主义译介Romanticism这个词。

1923年出版的《新文化辞书》对浪漫主义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包括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哲学上的浪漫主义,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法国的浪漫主义运动,道德及实际生活上的浪漫主义及新浪漫主义。

1946年,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指出:“不可忽视地,两位都曾经历了一段浪漫主义时期,王国维喜欢德国浪漫派的哲学和文艺,鲁迅也喜欢尼采。

尼采根本就是一位浪漫派。

”新美术运动中关于浪漫主义的话语分析在新美术运动发起之前,思想界、文化界的精英人物提出“美术革命”的口号,这完全是新文化运动打破旧思想,建立新文化,要求自由和独立精神的体现,新文学运动在左翼文化运动兴起前就完成了由“唯美”、“为艺术而艺术”、“艺术为人生”、“艺术为社会”、而“艺术为革命”、“艺术为无产阶级”的转变。

“写实主义是新美术运动的第一个口号”。

这时期的西方浪漫主义是以外在的美术形态影响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浪漫主义在精神上的反叛性与现实主义的批判性是有着内在的统一的,中国现代美术中哪种形式的占主流并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新美术运动中,关于西方浪漫主义的概念、理论的介绍与研究往往表现在新美术工作者表达自己艺术主张的论点或具体的绘画评论中。

新美术运动的大部分艺术家和理论家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时都或多或少地以传统画论和传统文论为基点。

在这时期的美术史中,对西方浪漫主义美术史的译介和写作也反映出作者对西方浪漫主义这个术语的不同理解。

在林林总总的言说和观点中大有五四延续而来的激情,无论是西方浪漫主义的美学,还是西方浪漫主义审美意识的特征、功能以及西方浪漫主义的美术形态都因为这种激情而熔进中国文人自己的文化精神。

不同于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运动那么鲜明地提出各个阶段的口号,新美术运动将这些口号分解在对西方浪漫主义本质认识的片断中。

蔡元培于1917 年发表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明确提出要以美育而非美术来替代宗教的功能。

他认为,美育代宗教其理由有三:1、“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2、“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3、“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王国维与蔡元培要培养“完全之人物”、“完全人格”而强调人的智识、情感和意志,也就是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浪漫主义的艺术本体论即表现论强调的正是人的感性存在和真实生命活动,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主观自我意识的本体论渊源。

在刘海粟1923 年的《艺术是生命的表现》着名文章中,作者的生命意味表露无遗:“艺术应该不受别人的支配,不受自然的限制,不受理智的束缚,不受金钱的役使;而应该是超越一切,表现画家自己的人格、个性、生命,这就是有生命的艺术,是艺术之花,也是生命之花。

” 浪漫派美学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人生的归依问题,人的价值问题。

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生命的关系问题,就是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我国第一部美学原理吕的《美学浅说》(1923)就专辟“艺术与人生”章节,着者曾坦言:“艺术对人生的意义”这重大问题“自然是今日研究美学所应预先明白的”。

邓以蛰在1928 年写的《观林风眠的绘画展览会因论及中西画的区别》一文中认为,理想派的画大概有三种造境。

理想派的艺术家到精力颓唐或环境不纯洁(换言之,不能卓然与环境相对立)的时候,无不跨到第三阶段的,我深信林风眠有此才力可以摆脱的。

邓以蛰于1928 年写作的《艺术家的难关》一书,对艺术家的根本立场、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是20世纪专门以艺术主体为研究对象的第一本专着。

邓以蛰延用了王国维的理想派与写实派这种称呼。

在美术界,理想派的界定比较广泛。

徐悲鸿也这样说:美术上之二大派,曰理想,曰写实。

写实主义重象;理想派则另立意境,惟以当时境物,使其假借使用而已。

而王国维的天才论在邓以蛰对林风眠的评论中也发挥了作用。

新美术运动时期的一些西画社团如决澜社在其宣言里也强烈呼唤天才的出现。

除此之外,在新美术运动中较有影响的社团如晨光画会和艺术运动社还强调个性,晨光画会以“研究美术、发挥个性”为宗旨,艺术运动社在其宣言中说“崇尚个性之保存和内心之活动。

”在新美术运动中,西方浪漫主义所追求的真善美得到了辩证的论述。

新美术运动中的很多艺术家同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家一样甚至毕生追求真善美。

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刘海粟一生追求真善美。

他在1919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盖彼邦研究西画者,皆知求真理,而不守成法。

天赋才能各不相同,美者完全一天赋之本能。

此西哲真善美三者一体说之所由来也。

盖绘画问题,第一必须养成其创作力和自动力。

第二须养成识别力。

第三须注意光色刺激之原理。

从自然之刺激正其理论上之经验。

注意直接观察。

写实的——自然的——积极的——真美——养成自动能力,这是欧美日本人习画之主张。

”[10 ]同时,刘海粟还一直强调西方浪漫主义所要求的创造精神,不守成法强调的就是自由创造,而晚年的刘海粟在《黄山谈艺录》中还谈到:浪漫主义是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是夸大狂,要体现健康和力的美,像宽银幕电影那样坦荡,不落寻常。

蔡元培在《绘学杂志》1920年第3期撰文《美学的进化》:黑格尔说,美是在感觉上表现的理想。

理想从知性方面抽象的认识是真,若从感觉方面具象的表现是美。

表现的作用愈自由,美的程度愈高。

最幼稚的是符号主义,如古代埃及,叙利亚,印度等艺术,是精神要自然压制,心能用一种符号表示明了的理想。

进一步是古典主义,如希腊人对于自然能维持精神的独立,他们的艺术是自然与精神的调和。

又进一步,是浪漫主义,如中世纪基督教的美术,是完全用精神支配自然。

在新美术运动时期关于浪漫主义的言论,有的在字面上并没有提及浪漫主义这个概念,比如,吕 1922年的《美术发展的途径》一文中,关于美术活动特质的论述,提出生的概念,他主要强调的是自由创造。

新美术运动中关于浪漫主义论说的一部分内容正是对真善美的阐释。

这些阐释的内容与浪漫主义理论的一致是都将真善美规定为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923年汪亚尘的《为最近研究洋画者进一解》:要探究艺术的生命,对于“接近自然”上不得不有真挚的态度。

要在情感的韵律中求真、善、美,只能和大自然的环境去亲密地接吻,确不能用理智去压迫的因为艺术是本着作家“生力”的表出,换一句,就是艺术家将自己直觉的情感传达到画幅上去,不是晓得的东西,是感觉的东西。

为艺术的艺术而努力的作家,第一,要觉悟自己的生活,不能为了社会恶浊或少数的摧残就消失奋斗的壮气。

林文铮写于1928 年的《现代艺术之趋势》一文:浪漫艺术之勃兴,就是因为人类狂热的情感受冷酷的定律之缚束,而作解放的运动。

这种艺术上的革命,完全适应生命和冲动而起。

欧洲19 世纪上半期的浪漫主义运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综合起来,艺术的四大典型,即是印象主义,写实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这四种主义又自然分为两大类,正和人类精神上两大主义相符合:写实的精神和理想的精神。

不错,浪漫艺术是主张情感想像的奔放挥霍,主张把自我为宇宙之焦点,把个性招到和天地齐等。

浪漫派和印象派共同主张为真理为生活,后来也一起放肆无忌:情感,想像,幻觉在他们是可以任意驰骋的,硬把自然界的对象盖盖他们的图章。

德拉克(德拉克洛瓦)之作风是和卢梭、夏多布里昂之文学同志趣的。

人类精神的三大趋向:真、善、美,真属于智慧,善属于行为,美属于情感。

[11]1932年《艺术旬刊》上发表倪贻德的《刘海粟的艺术》:德国尼采把一切的艺术分为亚波罗型和提奥尼索斯型的两种对立。

所谓提奥尼索型的艺术,是本能的,热情的,动的,德拉克洛瓦,梵高,马蒂斯等属之,那么照这样看来,海粟先生正可以说是一个提奥尼索斯型的作家了。

这正像新文学运动中所区分的主情与主智派。

1932 年庞薰发表在《艺术旬刊》上的艺术随笔中谈到关于真善美,真美善是宇宙的本体,是人生的价值。

他在这篇文章中还引用康德的话:“美的美术是自由。

”新美术运动中很多艺术家在真善美,在自由和创造的问题上持相类的观点。

艺术家对自由的渴望正是个体对心灵解放的一种诉求。

1936年《艺术的革命观——给青年画家》:所谓革命者,是我觉得这东西不好、不对、不要它,另外创造一种东西代替。

法国艺术真正努力革命,经过很多的奋斗。

最显着的有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

德拉克洛瓦的画,是创造的浪漫主义的画,非但不受帝王的欢迎,而且遭许多人的咒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