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的层次分析模型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论文

系统工程论文

系统工程基础论文名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中毕业生大学选择问题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学号: 021212130 姓名:张习习授课教师:吴健珍完成时间: 2015年06月10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中毕业生大学选择问题摘要:高考是人生大事,但切不可忽略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但高考志愿应该怎样填报呢?本文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高考志愿填报进行分析。

研究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由于全国不同地区高考制度及志愿填报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且大多数同学志愿填报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因此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以我国高考大省河南省的考生为例,并针对高考分数刚超过一本省控线不多而对志愿填报很困惑的同学进行研究.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方法,确立一套科学的填报志愿的方案。

引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与高校都采用了“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所谓“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专科一至三批均为ABCDE五所),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

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平行志愿”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志愿。

考生最大的受益在于变同一批次报考的一个“第一志愿”为多个“第一志愿”.对考生来讲,机会增加了,即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传统方式第一志愿填报失误就影响录取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增大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但同时又为一些考生带来了问题:一个“第一志愿”变成了多个“第一志愿”,但同时这多个“第一志愿"在录取的时候也是遵循志愿先后顺序的,写在前面的院校有优先录取考生的权利,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对自己感兴趣的院校进行排序呢?这个问题会让很多考生纠结。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像填报志愿这样的问题,然而大多数问题属性多样、结构复杂,难以采用定量的方法或简单归结为费用效益或有效度进行优化分析与评价,也难以在任何情况下做到使评价项目具有单一的结构层次。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习与解读之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关于“四翼”要求与命题形式、要领方面有如下一些论述,对于课堂教学是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的,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

1.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高考要求学生对基础部分内容的掌握必须扎实牢靠。

高考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

基础性为主的试题,在命制试题时,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高考试题的“基础性”。

2.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

在命制试题时,要从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整体性、完整性出发,不仅要从学科内容上进行融合,突显对复合能力的要求,也要在试题呈现形式上丰富多样,从而实现对学生素质综合全面的考查。

综合性为主的试题,在命制试题时,应根据考查的需要,注重选择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参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简化或处理来设置问题情境。

由此实现在多模块或多学科知识的背景下,有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3.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在命题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取工业生产、产品制造、技术论证以及政策讨论等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材料,命制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高考试题应合理呈现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创新性为主的试题,试题命制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科学技术前沿理论、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等进行编拟,要求学生多角度、开放式地思考问题。

显然,传统的接受式、记忆式的知识学习是无法很好地适应这种考试命题形式的,联结问题、联结经验、联结生活、联结社会,让知识活动起来,活在过程中,活在运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中学会用自己独立的思维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是新高考对课堂和学习提出的必然的要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深刻含义经典诠释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深刻含义经典诠释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思,就是对每一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1.“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2.“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4.“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中国高考的评价体系解析

中国高考的评价体系解析

目录总纲/1(一)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原则/1(二)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性质/3 二、一核——高考核心功能/4(一)立德树人/4(二)服务选才/4(三)引导教学/4三、四层——高考考查内容/5(一)核心价值/5(二)学科素养/8(三)关键能力/10(四)必备知识/12四、四翼——高考考查要求/12(一)基础性/12(二)综合性/13(三)应用性/13(四)创新性/13后记/14一、总纲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加强高考内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要求,明确指出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考试招生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维护和增强全国统一高考在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核心地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构建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在内的高考考查内容体系。

这为科学构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了明确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构建的、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要求的、用于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主要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等。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了回答。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的必经之路。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体”“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思,就是对每一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

高考的前行方向和价值取向;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既各有
侧重又相互关联,是高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个基
本手段。“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构成结构严
谨的整体系统,体现了高考在教育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关
键作用。
精品课件
7
二、“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
1.核心价值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 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
精品课件
11
三、“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
(一)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素质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这
种连续性体现在前一阶段学习成果是后一阶段学习成果的基
础。对于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来说,应当为继续发展
打下坚实牢固的地基。在广阔的学科领域,高考关注各学科
中的主干内容,关注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
精品课件
2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
精品课件
3
“为什么考”: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 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考什么”: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
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要求, 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精品课件
9
二、“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
必备知识是在梳理高校专业学习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中的内容标准、历年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根据 考试形式和教学实际情况系统整合、掇菁撷华而成的。与此 前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相比,必备知识主要有三点不同。一 是有所更新,体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研究、 新认识、新成果,如思想政治学科及时吸纳补充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是有所增删,如数学学科根据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以及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要求,对知 识内容进行了调整。三是考查方式上有所变化,减少对静态 知识的考查,而将考查点放在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必须 具备的可迁移的知识上。

解读《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解读《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解读《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如下:“一核”“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 -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 ,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 "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 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 "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 : 思,就是对每-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一核”指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高考评价》里解释称,它是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在《中国考试》2019年12期的《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一文中提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4个维度的考查内容,突破了以往仅从知识和能力2个维度考查的理念。


其中,“核心价值”的内核包括政治立场和思想观
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3个一级指标;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等10个二级指标。

“学科素养”包括“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

“关键能力”则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群、实际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

“必备知识”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体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研究
王江曼 WANG Jiang-man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明确指出: “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 录取办法, 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有利于优 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2014 年 9 月出台的 《关于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五大措施和任务中, 要求国家和高校 第一条就是关于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完善计划编制办法,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提升教育公平。 高校招生计划编制管理工作决定了高校生 决 源的地域结构,对高校生源结构和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定了不同地区考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是促进教育公平 的关键环节; 同时也决定了高中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的结构 与数量, 进而对全国的人力资源配置产生影响[1]。 高校招生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 计划编制关系到国家人才选拔战略, 具有十分重大 身利益, 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的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我国高校招生计划编制总体上实行由上级主 管部门制定计划总量和专项计划, 高校自主编制分省分专 业计划。江苏省教育厅规定了省属高校的省内计划数, 由 高校自主编制省内的分专业计划和外省各省份的计划量 高校拥有一定程度的计划编制自主 和分专业计划。因此,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权, 可根据实际办学条件, 在 编制招生计划过程中, 需要在确定分省计划和分专业计划 自上 的基础上, 编制分省分专业计划。 在实际招生工作中, 而下要求高校的分省计划需要在往年基础上保持一定的 稳定性, 分专业计划往往由高校的教务部门制定。 因此, 本 —— —— —— —— —— —— —— —— —— —— —— —
Value Engineering

解读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

解读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

解读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作者:杨明显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4期2017年高考,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

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高考的核心立场明确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一、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1.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考是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根本立场自然是体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要利用高考这一特殊方式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服务选拔高考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

通过高考制度,为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

(甚至是“为国选材。

)”我们不仅要看到高考命题质量与大学入学新生质量之间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更要看到高考对社会纵向流动、社会结构形成和社会长远发展所起的预选和配置作用,因此,高考必须保证科学、公平,保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保证良好的区分效果。

3导向教学除了选拔功能,高考因其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主渠道的特殊地位,对于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教学,客观上还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

因此,高考也就自然被赋予了导向教学的功能。

高考的功能定位、内容改革及命题实施,也都要基于教育全局并为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入实施发挥关键的导向作用。

二、“四层”即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1.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2.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高考志愿填报的层次分析模型

高考志愿填报的层次分析模型

i ΢ =1j ΢ =1 aij
如果将判断矩阵 A 的各列采用几何平均 , 然后归一化 , 得到的列向量就是权重向量 .其公式为 :
2 .2 .3 特征根法
wk
n
=n
Πa
j =1
kj
n
i
΢
=1
j
Π =1 aij
1/ n 1/ n
(k
=1 , 2 ,
…, n).
对于已知的判断矩阵 A , 求解 AW =λmaxW , 其中 , λmax为 A 的最大特征根 , 而 W =(w1 , w2 , … , wn)′ 为 A 的属于 λmax的特征向量 .将特征向量归t;0 , 1 ≤i
,j
≤n
,
aii
=1 , 1 ≤i
≤n
.
定义
1
矩阵
A
=(aij )n ×n
称为正互反矩阵
, 若其元素满足
aij
=1 a ji
,
aij
>0
,
a ii
=1
,
i
,
j
=1
,2
,
…,
n
.
由此可见 ,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是一个正互反矩阵 .
定义 2 n 阶正互反矩阵 A =(aij)n ×n 称为是一致性矩阵 , 若其元素满足 aij =aajikk i , j , k =1, 2 , …, n . 2 .2 几种常用的权重的计算方法
R1 =(W(C 11)W(C12)W(C13))′
同样相对于 Ck1 , Ck2 , Ck3(k =2 , 3 , 4 , 5)可以建立 Z 1 , Z 2 , … , Z 8 的优先度矩阵 Rk(k =2 , 3 , 4 , 5). 按下列公式可以算出 Z 1 , Z 2 , … , Z 8 相对于一级因素 Bk 的优先度规范向量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全面把握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 征,深入理解高考的核心功能,准确 把握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灵 活运用丌同类型的试题情境,恰当使 用高考评价体系,有利亍通过高考落 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考对 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总体特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高考命题理念: 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 有劣亍在高考的各项工作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高考命题十项基本原则
3.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高考命题丌留教 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 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 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 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
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 是以问题戒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劢场域。“情境活劢”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 行的解决问题戒完成任务的活劢。根据目前高考的考查方式,高考内容的问题 情境是通过文字不符号描述的方式即纸笔形式进行建构的,而情境活劢也同样 是通过文字不符号的形式进行的。
五、高考命题十项基本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高考命题应体现时 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 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十项基本原则
2.考查基础,变换情境,设问科学,注重创新。高考试题具有“重 基础、重应用、重综合、重创新”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而丏起伏丌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 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丌立异, 交叉而丌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正式落地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集中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关键问题。

高考评价的核心内容是“一核”“四层”“四翼”,“一核”为考査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査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査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发布,意味着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高考改革的正式落地。

上述文件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的角度,强调了命题改革的重要性,对指导开展考试评价研究与实践,深度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从命题的专业性角度看,进一步强调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价值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

2020年的高考,不论是新加入新高考的山东、海南,还是尚未进入新高考的其他省份,不论是全国统一的试题命制,还是新高考省份自行命制的高考试题,都集中、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思想,高考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考命题的实践指南。

一、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主张及内在逻辑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明确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原来指导考试命题和教学的考试大纲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新的命题和教学指南。

高考评价的核心内容是“一核四层四翼”,即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具体要求。

以罗尔斯正义论分析高考制度

以罗尔斯正义论分析高考制度

以罗尔斯正义论分析高考制度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

有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三种类型。

高考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考试。

高考成绩直接影响个人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重点大学的前提是取得优异成绩。

进入大学的不同,对个人影响也各不相同。

所以,对于我国高考制度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对于其公平性,我们还是肯定的。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

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

约翰·罗尔斯,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

而他又是现当代关于”公平正义”理论的大家。

他的代表作《正义论》系统提出了关于”公平正义”的理论。

以下主要就《正义论》中提出的两个“正义原则”而对我国高考制度的一些分析和看法。

1,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得这两种不平等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增进最不利者的地位。

由于地区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别,对某些地区和考生给予加分和降低录取分数的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由于某些地区间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的公平性。

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得依附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的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

地区差异存在是必然的,但这并不全然影响考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只要符合报考条件的,那么,就都有公平平等的机会进入大学,只是大学的层级不同而已。

3,对机会平等的两种解释:职业向能力开放,公平的机会平等。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只有符合基本的分数线要求,才有可能被录取,没有人有例外。

只要我们付诸实践,凭借自身能力,就有条件和机会进入高层次的大学。

这实现了人才的公平选拔,促进教育的公平。

4,个人命运取决于个人选择,不取决于偶然境况。

高考为农村学子改变自身经济条件地位,提供了条件,也为个人获得更高层次的更高水平知识提供了条件。

高考测试制度改革的历史反思--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

高考测试制度改革的历史反思--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

JOURNALOFNATIONALACADEMYOFEDUCATIONADMINISTRATION●2014.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高考测试制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高考子制度①。

从微观与宏观或局部与整体两种视角,审视高考测试制度60年来的演变,不难发现,其在顺应高考制度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改革中的新问题。

厘清与总结这些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变迁路径,是认清高考测试制度改革局势,汲取改革经验教训,揭示高考制度变迁规律的重要前提。

一、高考测试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考试作为获取大学入门券的主要手段,其科学性决定着公平性。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相对独立、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种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且这些智能又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呈现。

因此,从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来看,科学的人才评价与考核方式应该是多元而非单一。

综观高考测试制度的改革演变,其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及命题方式等在整体上基本是沿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考试形式上,打破了统考独大的僵局,实现了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为改变“一试定终身”和综合评价选拔人才奠定了基础。

统一考试有“抵制特权,维护公平、公正”,“规模效益,节省人力、财力、物力”,[1]以及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

中国从开始推行科举到20世纪80年代的李木洲(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高考测试制度改革的历史反思摘要:反思高考测试制度的改革历程,其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及命题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制度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元评价、分类选才理念及其文化的形成。

但受制于中国社会整体改革节奏,高考改革亦处于重大转型期,多种考试形式急需改进与整合、多元命题方式尚需调整与完善、考试内容结构与设计有待优化、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还存在较明显的阶段性矛盾。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淮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培训
高考制度的层次分析模型
吴先琼 赵广东 吴微 2011 年 7 月 15 日
2011 年淮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培训
目录
摘要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
引言
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是国家考试之一。 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的考试…….
为了确定 A 的不一致程度的容许范围,需要找出衡量 A 的
一致性指标 CI 的标准,Saaty 又引入所谓随机一致性指标 RI,计算
RI 的过程是:对于固定的 n,随机的构造正互反矩阵 Α′ (它的元素 ai′j (i<j)从 1~9,1~ 1 中随机取值),然后计算 Α′ 的一致性指标 CI。
9
可以得到 Α′ 是非常不一致的,它的 CI 相当大。Saaty 对于不同的 n,
1 7 / 5 7 / 3 7
1 3 3/ 7 3/ 5
= b1 = 5 / 7 1 5 / 3 5;b2 1/ 3
1
1/ 7
1
/
5

3 / 7 3 / 5 1 3
7 / 3 7 1 7 / 5
1/ 7 1/ 5 1/ 3 1
5 / 3 5 5 / 7
模型分析: 我们根据已有条件建立简单的评价指标体系: 1、 层次结构分为四层,最上层为目标层,即为高考方案综合评价,
最下层为方案层,根据已有的题目信息,我们设为方案 A 和方 案 B,中间两层为准则层:首先我们将评价群体分为学生主体,
2011 年淮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培训
和社会主体;其次,子准则层为,素质的培养和潜力的开发, 由于这两种方案分别侧重了衡量全面性、人才的多样性,我们 将其引申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项潜力的开发;我们还考虑了 制度的公平性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就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客观 环境压力和一些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如:分数制和等级制所 造成的相同等级的不同分数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最后我们还选 择了经济效率性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这两种方案对社会、学校 的可行性。 2、 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层对于目标的权重,以及各方案中对 于每一个准则的对目标的权重。这些权重在人的思维过程中通 常是定性的,而在层次分析法中相关计算给出得到权重的定量 方法。 3、 将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及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进行综合, 最终确定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给出进行综 合的计算方法。 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完成上述步骤给出 决策结果。
……………………………………………………………………………………4
模型分析
……………………………………………………………………………………5
模型求解
一、比较尺度…………………. 二、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三、一致性检验……………………....四、模型计算……………..……………
………………………………………………………………………………….7
对于 n≥3 的成对比较阵 A 将它的一致性指标 CI 与同阶(指
n 相同)的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之比称为一致性比率 CR,当
CR= CI <0.1
RI
(2)
时认为 A 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可用其特征向量作为

权向量。
由表(2)可得 RI=0.90,根据(2)式计算, CR= 0.046 =0.051852<0.1
2011 年淮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培训
关键词:高考方案;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成对比较阵; 权 向量
引言: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是国家考试 之一。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的 考试。2003 年江苏省启动了第三轮高考方案改革,这轮改革的指导 原则在于减轻考生学习负担。该方案由原来的“3+ 大综合”调整为 “3+1+1”(语文、数学、英语+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 理六科中的任意两科),其总分值为 750 分,每科分值为 150 分。和 “3+ 大综合”相比,“3+1+1”不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 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两门考试科 目。不过,在高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文、理综合 卷的考试,综合成绩虽不计入高考总分,但计入学生档案,供高校录 取时参考。走在全国教育最前列的江苏省再次创新的高考制度,在严 格意义上,也是建立在以往基础之上的深化改革,依照有利于高校选 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精神 而进行,因此对于新旧高考制度的比较尤为重要:旧的的高考制度中 考查学生的共性太多,而考查学生的个性太少 。高考应该是考查共性 和个性的结合,没有共性就没有统一考试,没有个性就不利于专项的发 展,首创的新高考 3 + X 考试形式中,3 是共性, X 就是个性 。现在高 考统一考试的优势是公平,但有个性的学生的确可能被忽视 ,这是由 国家、社会多种矛盾导致的,其症结是对个性的考查不够充分,而高
高考制度的层次分析模型
2 心理学家认为,进行成对比较的因素太多,将超出认得判断能 力,最多大致在(5,9)范围内。如以此为 9 个为限,用 1-9 尺度它 们之间的差别正合适。
3 Saaty曾用-3,1-5,‥‥1-17,‥‥(d+0.1)-(d+0.9) (d=1,2,3,4) 1p-9p (p=2,3,4,5)等共 27,这些权向量与按照光强定律等物理知识得到 的,或实际测量出的权向量进行对比,1-9 尺度不仅在较简单的尺度 中最好,而且结果并不劣于较复杂的尺度。
1.在进行定性的成对比较时,人们的头脑中通常有本质区别 种明显的登级,用 1-9 尺度可以方便地表示如下
尺度a������������ 1 3 5 7 9
2,4,6,8
1,1/2,…,1/8,1/9
含义 Ci与Cj的影响相同; Ci比Cj的影响稍强; Ci比Cj的影响强; Ci 比 Cj 的 影响明 显的 强; Ci 比 Cj的 影响绝 对的 强; Ci 比 Cj 的 影响之 比在 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Ci 比 Cj 的 影响之 比为 上面a������������的互反数 ;
三、一致性检验: 成对比较阵通常不是一致阵,但是为了能够用它的对应于特征根 λ 的特征向量作为比较因素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应该在容许的范
2011 年淮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培训
围之内。我们已经知道矩阵 A 的阶数 n=4。且有定理保证,n 阶正反
阵 A 的最大特征根 λ ≥n,而当 λ =n 时 A 时一致阵。 根据这个定理和 λ 连续地依赖于 aij 的事实可知, λ 比 n 大的
0.90
所以,一致性检验通过,上述ω =
(0.1078,0.3797,0.4252,0.0873)可以作为权向量。
四、模型计算:
1)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对比矩阵:
1 3 / 2
a = 2 / 3
1

其最大特征值 为 2 则 a 为一致阵,权向量为
ωa = (0.6 0.4)T
2)子准则层对准则层的对比矩阵:
越多,A 的不一致程度越严重,用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引起的判断误
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 -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Saaty

因矩阵 A 的最大特征值 λ = 4.1400 ,所以根据 Saaty 的一致
性检验指标
CI= λ − n
n −1
(1)
可知 CI=0.0467
由 CI 的值可知矩阵 A 不是一致阵。
高考制度的层次分析模型
考改革的主要关键就是解决好考查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追求综合素 质的提高和多样化专项人才的发展, 因此高考制度需要在不断地探 索中发展和完善,朝着有利于广大考生,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正确前进。 在此我们对新旧高考规则建立模型分析,现在讨论以下两个方案哪个 更好:
1、 A 省高考录取方案如下:高考分文理科,文理科具有相同的 英语,语文和略有不同的数学试题,三门科每门 150 分。文科再考文 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满分 250 分;理科再考理科综合,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满分 250 分。
层次分析图如下所示:
高考制度的层次分析模型
高考方案综合评价
目标层
学生
社会
准则层









子准则层







A 方案
B 方案
方案层
模型求解: 符号说明
矩阵 a 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对比矩阵 矩阵 b1,b2 为子准则对准则层的对比矩阵 矩阵 c1,c2,c3.c4 为方案层对子准则层的对比矩阵 列向量 ωa,ωb1,ωb ω ω 2, b1, b ω ω 2, c1, c ω ω 2, c3, c4 为矩阵 a,b1,b2,c1,c2,c3,c4 的权向量 列向量ω 为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向量
二、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我们采用以下方法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对于 n 个元素 A1, …, An 来说,通过两两比较,得到成对比较 判断矩阵 A:
A = (a������������)n×n 其中若判断矩阵具有如下性质:
(1)a������������ > 0; (2)a������������ = 1/a������������; (3)a������������= 1。 则我们称 A 为正的互反矩阵比
2、 B 省高考录取方案如下: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每门满分 150 分,然后考生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两门参加考试,考 试每门课评定方法是分 A,B,C,D 四个等级,确定等级的办法是:以物 理为例:所有参加考试的人,按照前百分之二十为 A,中间百分之三 十为 B,然后百分之三十为 C,最后百分之二十为 D。录取时,录取 分数仅以语文数学英语加起来总分排序进行录取。但是重点院校要求 选考的两门科的成绩都是 A,一本院校要求的是一个 A,一个 B,二 本院校要求至少两个 B,专科要求两个 C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