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小常识

合集下载

科普常规纺丝工艺及流程

科普常规纺丝工艺及流程

科普常规纺丝工艺及流程1、纺丝工艺流程常规纺丝工艺流程如下:干切片→熔融挤出→混合→计量→过滤→纺丝→冷却成形→上油→卷绕→UDY筒子。

工艺流程见图9-4。

1.熔融挤出切片依靠自重从进料口进人螺杆挤出机。

由于螺杆的转动,切片沿螺槽向前运动,螺杆套简外侧装有加热元件,通过套筒将热量传给切片;同时,螺杆挤出机内的切片之间的摩擦和被挤压产生一定的热量。

切片受热熔化,并被挤出机压缩而具有一定的熔体压力。

2.混合使用静态混合器将出口处的熔体混合均匀,从而强化熔体的均匀性,减小熔体通过弯管时管壁与管中心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差别。

若熔体均匀可不使用静态混合器。

3.计量螺杆挤出机输出的熔体由分配管分配到各纺丝部位的计量泵进行计量,以保证丝条的线密度一致、条干均匀。

同时,计量泵可使熔体增压,以适应高压纺丝的需要。

4.过滤纺丝前用滤砂等过滤材料滤掉熔体中的杂质。

过滤材料有金刚砂、海砂、超细玻璃珠、过滤网等。

在高压纺丝中,过滤层会产生较高的阻力,使熔体摩擦生热,温度升高,改善熔体的流变性能。

5.纺丝经过滤后,熔体被分配板分配到喷丝板上的各个喷丝孔,从喷丝孔中吐出,形成熔体细流。

6.冷却成形熔体细流被冷却介质冷却、凝固成丝条的过程称为冷却成形。

在冷却的同时,由于喷丝头的拉伸作用,熔体细流在未凝固之前逐渐细化。

冷却成形在纺丝窗内完成,纺丝甬道上端吹风窗强制吹出的冷却风可保证冷却条件的均匀。

7.上油由于初生纤维较干燥,易产生静电,且单丝间抱合力差,丝条松散,摩擦系数大,无法进行后加工。

因此,纺丝时要给丝条上油。

虽然,采用不同工艺纺丝时其上油位置不同,但上油的目的上油可起到利于丝条集束、减少静电、提高平滑性的作用。

常规纺丝均采用油轮上油,经冷却成形的丝条经过甬道到达卷绕机之前,与油轮接触完成上油。

8.卷绕卷绕由上、下导丝盘、横导丝器及摩擦辊相互配合完成。

上过油的丝条经上、下导丝盘改变走向、调节张力后,经横导丝器卷绕在筒管上。

管管与卷绕头上的摩擦辊以一定压力接触,通过摩擦传动保持相同的线速度,这一速度即为纺丝速度。

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的原理

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的原理

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的原理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是两种常见的材料纤维生产方法,它们在原理、过程和应用方面有很大不同。

下面就来分别介绍两种纺丝方法的原理。

干法纺丝:干法纺丝又称熔融纺丝,是指利用高温熔化的材料纤维,经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把熔融的材料纤维拉成细线并逐渐冷却成固态。

干法纺丝主要适用于熔融分子量较高的材料纤维,如聚酰胺、聚酯、聚丙烯等。

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纤维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实际操作中,干法纺丝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先将材料纤维加热至熔化,并通过传送带或者输送管将熔融材料输送到旋转的纤维散纺盘上;之后,通过快速旋转散纺盘,将熔融材料甩出并形成一段长丝,最后通过一系列冷却设备对其进行自然或者人工冷却,使其凝固成为细线。

整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旋转速度、拉伸力度以及冷却速度,保证纤维的质量和规格。

湿法纺丝:湿法纺丝是指将材料纤维通过化学方法溶解在特定的溶剂或溶液中,然后通过旋转或挤出或拉伸的方式制造出长丝,并通过酸碱等升华、脱水及干燥等工艺将纤维制成工业用途的物料。

湿法纺丝主要适用于生产高分子、特种纤维,如人造丝、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实际操作中,湿法纺丝的基本原理为将失去结晶性的高分子材料纤维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个具有高粘度的凝胶溶液。

然后将凝胶溶液通过高压喷嘴或旋转筒的方式喷出,使其迅速成型,随后通过酸碱溶解、脱水、热定型等工艺来生成稳定的纤维。

环节后对纤维进行干燥处理,最后进行包装。

总结: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是两种材料纤维生产常见的方法,其原理和过程有很大的不同。

干法纺丝主要是通过高温熔化的材料纤维,经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把熔融的材料纤维拉成细线并逐渐冷却成固态。

湿法纺丝则是将高分子材料纤维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凝胶溶液,通过高压喷嘴或旋转筒的方式喷出,再进行化学处理生成稳定的纤维。

两种方法根据不同的物料材质和特性来进行选择,并有着广泛的应用。

海岛纺丝基本原理

海岛纺丝基本原理

海岛纺丝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

在纺丝过程中,这些聚合物被设计成一种水可溶性的“海”组分和一种水不可溶性的“岛”组分。

这两种聚合物在纺丝过程中被复合,并形成了海岛型纤维结构,即海组分皮层包围岛组分芯层的结构。

纺丝完成后,通过溶解处理,海组分被溶解,而岛组分则保留下来。

这样,原来的一根纤维就变成了许多更细的纤维,即所谓的“超细纤维”。

这种超细纤维的纤维度很细,通常可以达到0.5旦或更细。

海岛纺丝的关键设备是喷丝头组件,不同规格的喷丝头组件可以得到不同纤度的纤维。

纺丝加工过程几乎与标准的聚合物熔纺工艺相同,但要求高分子在熔融状态下不发生分解,并且两种成分需要混合得很好。

总的来说,海岛纺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溶解性能的聚合物进行纺丝,然后通过溶解处理得到超细纤维。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过滤材料和其他领域。

熔体纺丝定义

熔体纺丝定义

熔体纺丝定义熔体纺丝定义熔体纺丝是一种制备纤维的方法,它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熔融状态将其挤出成细丝,并在空气中冷却和固化。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纤维、薄膜、管材等领域,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熔体纺丝的基本原理熔体纺丝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加热条件下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经过特定的挤出系统将其挤出成细丝,然后通过空气或其他方式进行冷却和固化。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高分子材料加热:将高分子材料放入挤出机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热。

2.挤出成形:在加热条件下,高分子材料从机头中挤出成细丝。

3.冷却固化:将挤出来的细丝通过空气或其他方式进行冷却和固化,使其变得坚硬并具有所需的物理性能。

二、熔体纺丝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和设备类型,熔体纺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单丝熔体纺丝:将高分子材料从单一的机头中挤出成细丝。

2.多丝熔体纺丝:将高分子材料从多个机头中挤出成多根细丝,然后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合并。

3.微纳米级熔体纺丝:利用电场、气流等特定条件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制备出微小尺寸的纤维或薄膜。

三、熔体纺丝的应用由于熔体纺丝具有制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优良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纤维制备:利用熔体纺丝技术可以制备各种类型的合成和天然纤维,如聚酯、聚酰胺、聚乙烯等。

2. 薄膜制备:通过控制挤出速度和冷却方式,可以制备各种类型的薄膜,如聚乙烯薄膜、聚氨酯薄膜等。

3. 医疗器械:熔体纺丝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用于制备医用敷料、人工血管等医疗器械。

4. 环保材料:利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熔体纺丝制备,可以制备出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如可降解塑料袋、餐具等。

四、熔体纺丝的优缺点1. 优点:(1)生产效率高,可以大批量生产;(2)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3)产品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4)可以制备出各种类型的高分子材料。

2. 缺点:(1)对原始材料要求较高;(2)设备成本较高;(3)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纺丝操作理论学习培训

纺丝操作理论学习培训

纺丝溶液的稳定性问题
总结词
纺丝溶液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稳定性下降的现象。
详细描述
纺丝溶液的稳定性问题可能是由于存放时间过长、温度 过高、杂质混入等原因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 以缩短存放时间、控制温度、加强溶液过滤等措施,以 提高纺丝溶液的稳定性。
06 纺丝操作案例分析
CHAPTER
高分子量聚合物纺丝案例
高粘度纺丝案例
总结词
高粘度纺丝案例是纺丝操作理论学习培训的又一重要 内容,涉及高粘度聚合物溶液或熔体的性质、纺丝工 艺和设备以及实际应用。
详细描述
高粘度纺丝是指将高粘度聚合物溶液或熔体通过喷丝孔 挤出,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形成细流并进一步固化成纤 维的过程。该案例主要涉及高粘度聚合物的性质,如粘 度、分子量等,纺丝工艺和设备,如喷丝孔形状、纺丝 速度、冷却条件等,以及实际应用,如纤维性能、产品 用途等。
定期检查
定期对纺丝设备进行检查 ,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发 现故障及时排除。
清洁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 ,保持设备整洁,防止污 垢和杂质的积累。
更换磨损件
定期更换设备中磨损严重 的部件,保证设备的正常 运转和生产效率。
03 纺丝工艺流程
CHAPTER
纺丝溶液的制备
溶解
将纺丝原料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形成均匀、透明的纺丝溶 液。
纺丝设备
喷丝机
喷丝机是纺丝过程中最重要的设 备之一,可以将纺丝原料熔融或 溶解后通过微孔喷出,形成细流
,进而凝固成纤维。
卷绕机
卷绕机用于将纺出的纤维卷绕成一 定形状的卷装,以便于后道工序的 处理和运输。
牵伸机
牵伸机用于对纺出的纤维进行拉伸 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降低收 缩率。

化纤纺丝基础知识

化纤纺丝基础知识
25
3、短纤维(Staple) 化学纤维的产品被切成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长 度,这种长度的纤维称为短纤维。 根据切断强度的不同,短纤维可分为棉型、毛 型、中长型短纤维。 棉型短纤维:长度25~38mm,纤维较细(线 密度1.3~1.7dtex),类似棉花,主要用于与 棉混纺—涤棉织物。 毛型短纤维:长度为70~150mm,纤维较粗 (线密度3.3~7.7dtex),类似羊毛,主要用 于与羊毛混纺—毛涤织物。 中长短纤维:纤维长度为51~76mm,纤维的 线密度为2.2~3.3dtex,介于棉型和毛型之间, 主要用于制造中长纤维织物。
纺丝工艺流程与设备简介
讲解要点
一期熔体输送系统简介
纺丝工艺流程简介 一、预取向丝POY生产简介 二、全拉伸丝FDY生产简介 外检分级与包装 生产设备简介 纤维基础知识简介
2
熔体输送系统简介
3
纺丝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一、POY生产流程图4纺丝工艺流程简介二、FDY生产流程图
5
FDY纺丝工艺流程图
36
6、染色性 染色性是纺织纤维的一项重要性能,它 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可采用的合适染料、 可染得的色谱是否齐全及深浅程度、染 色工艺实施的难易、染色均匀性以及染 色后的各项染色牢度等。 纤维的染色性与三方面因素有关:染色 亲和力、染色速度及染料—纤维复合物 的性质。
37
7、沸水收缩率 将纤维放在沸水中煮沸30min后,其收缩后的长度与原 来长度之比,称沸水收缩率。 L0-L1 沸水收缩率=--------------------------*100% L0 式中:L0 — 纤维原长 L1 — 煮沸30min后的纤维长度 沸水收缩率是反映纤维热定型程度和尺寸稳定性的指 标。沸水收缩率越小,纤维的结构稳定性越好,纤维 在加工和服用过程中遇到湿热处理(如染色、洗涤等) 时,尺寸越稳定,而不易变形;同时物理机械性能和 染色性能也好。纤维的沸水收缩率主要由纤维的热定 型工艺条件来控制。

纺织知识一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

纺织知识一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

纺织知识一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
熔体纺丝: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以制备熔体,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计量泵压出喷丝孔,使之形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经冷凝而成为细条。

溶液纺丝:选取适当溶剂,把成纤高聚物溶解成纺丝溶液,或先将高分子物质制成可溶性中间体,再溶解成纺丝溶液,然后进行纺丝。

粘胶、维纶、腈纶多采用此法。

溶液纺丝按凝固条件不同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

干法纺丝:利用易挥发的溶剂对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溶解,制成适于纺丝的粘稠液。

将纺丝粘液从喷丝头压出形成细丝流,通过热空气套筒使细丝流中的溶剂迅速挥发而凝固,通过牵伸成丝。

(氯纶,腈纶,维纶,醋纤)
湿法纺丝:将成纤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纺丝溶液,将纺丝溶液由喷丝头喷出喷出后进入凝固浴中,由于粘液细丝流内的溶剂扩散以及凝固剂向粘液细丝流中渗透,使细丝流凝固成丝条。

湿法纺丝的特点是喷丝头孔数多,但纺丝速度慢,适合纺制短纤维,而干法纺丝适合纺制长丝。

通常同品种化学纤维利用干法纺丝较湿法纺丝所得纤维结构均匀,质量较好。

猜猜看:生在山里,死在锅里,藏在瓶里,活在杯里。

(打一植物)。

纺丝行业的知识点总结

纺丝行业的知识点总结

纺丝行业的知识点总结一、纺丝的工艺纺丝的工艺主要包括溶液纺丝、熔融纺丝、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

其中,溶液纺丝是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通过喷孔、旋转杆或气流将溶液拉伸成纤维。

而在熔融纺丝中,高分子在加热的条件下熔融,然后通过喷孔或旋转杆等方式拉伸成纤维。

湿法纺丝是在聚合物溶液经过成型后,在特定的液体介质中凝固成纤维,然后通过自由伸长或扭转拉伸形成纤维。

而在干法纺丝中,聚合物颗粒通过风力或离心力等方式疏散成纤维。

不同的纺丝工艺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和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使用。

二、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纺丝产品的原材料,通常包括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两大类。

合成纤维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化工方法生产的人造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强度和弹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工业用品等领域。

而天然纤维则是通过植物、动物或矿物的自然材料提取的纤维,如棉、麻、羊毛、丝等,具有舒适性好、透气性佳、吸湿排汗性强的特点,常用于亲肤类产品和高档面料中。

三、纺丝产品的应用纺丝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工业用品等领域。

在服装方面,纺丝产品可以制作高档面料、内衣、袜子、运动装备等,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透气性,被认为是时尚、舒适的选择。

家居纺织品方面,纺丝产品可用于床上用品、家居饰品、家居装饰品等,更易清洗、柔软舒适。

工业用品方面,纺丝产品可以用于过滤材料、绝缘材料、工程材料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高温性,能够满足各种特殊环境下的需求。

四、纺丝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纺丝行业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舒适度的追求不断提升,纺丝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也将受到更高的要求,所以纺丝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将推动纺丝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纺丝行业将更多的采用再生纤维、生物基材料等可降解的原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也将成为未来纺丝行业的主要趋势,这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纺丝工艺流程

纺丝工艺流程

纺丝工艺流程
一、前处理
(1)原料准备: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并进行清洗和筛选。

(2)预处理:将原料进行烘干或浸泡等处理,以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3)混配:根据产品要求,将不同种类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二、纺丝前工艺
(1)开杆: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开杆机中,经过拉伸、挤压等操作,形成细长的纤维束。

(2)并条:将多个纤维束放在一起,并通过并条机进行拉伸和压缩,使其变得更加均匀。

(3)梳理:通过梳理机对并条后的纤维进行梳理和拉伸,使其更加平整、柔软。

三、纺丝主要工艺
(1)牵伸:将经过前处理和前工艺的纤维束送入牵伸机中,通过高速旋转的锥形滚筒牵引纤维束并拉伸成单根纤维。

(2)捻合:将两根或多根单根纤维交错地捻合在一起,形成精密而坚固的线。

捻合方式有环锭捻合、摆式捻合、气流捻合等。

(3)卷绕:将捻合好的线卷绕成一定长度的小卷筒,便于后续加工和使用。

四、后处理
(1)拉伸:将卷绕好的线送入拉伸机中进行拉伸,使其更加均匀、柔软。

(2)定型:通过高温、压力等处理方式对线进行定型,使其保持特定形状和尺寸。

(3)染色:将经过前处理和纺丝的线进行染色,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4)整理:对染色后的线进行整理、包装等操作,最终成为可供销售的纱线产品。

五、注意事项
在纺丝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原料选择要符合产品要求;
(2)各种机器设备要保持良好状态;
(3)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
(4)生产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灰尘等污染物对纺丝质量造成影响。

纺织常识

纺织常识

DTY:假捻变形丝称为DTY(D raw Tex-tured Yarn),也称弹力丝。

DTY网络丝:网络丝是指丝条在网络喷嘴中,经喷射气流作用,单丝互相缠结而呈周期性网络点的长丝。

网络加工多用于POY、FDY和DTY的加工,网络技术与DTY技术结合制造的低弹网络丝,既有变形丝的蓬松性和良好的弹性,又有许多周期性和网络点,提高了长丝的紧密度,省去了纺织加工的若干工序,并能改善丝束通过喷水织机的能力。

POY与FDY:高速纺丝的纺丝速度为3000~6000m/m in,纺丝速度4000m/m in以下的卷绕丝具有较高的取向度,为预取向丝,通称POY(pre-o r ien ted ya rn)。

若在纺丝过程中引入拉伸作用,可获得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结晶度的卷绕丝,为全拉伸丝,通称FDY (fu lly d raw ya rn)。

DT:拉伸加捻丝称为DT(D raw Tw is t)。

以POY为原丝经牵伸加捻机,拉伸为主并给予少量的捻度,即可得到DT。

100D/36F,150D/36F,50D/18F等,这些是纤维规格的表示方法。

斜线上方的数据表示纤维的纤度,D是纤维的纤度单位“旦”,即在标准状态下,以9000米长纤维的克重表示,如100克重即为100旦(100D);斜线下方的数据表示纺丝时使用喷丝板的孔数,也表示该规格的丝具有的单丝根数,例如36F,意思是纺丝时使用的喷丝板有36孔,即该纤维有36根单丝。

大有光,半消光,全消光:为了消除纤维的光泽,采用在熔体中加入二氧化钛(T iO 2)以消减纤维的光泽。

如果在熔体中不加T iO 2为有光丝(或大有光丝),加入0.3%为半消光丝,大于0.3%为全消光丝。

50D/18F铁:为50旦18孔,铁管卷装。

75D/36F纸:为75旦36孔,纸管卷装。

150D /36F阳离子:为150旦36孔,经阳离子改善染色性能。

210D/72F肥瘦丝:为210旦72孔的竹节丝。

合成纤维的三种纺丝方法

合成纤维的三种纺丝方法

合成纤维的三种纺丝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合成纤维的纺丝方法,可有趣啦。

一、熔融纺丝法。

这熔融纺丝啊,就像是把合成纤维的原料变成了“小岩浆”。

把那些合成纤维的聚合物加热到熔点以上,让它变成黏黏的、流动的熔体。

然后呢,通过一个喷丝头,这个喷丝头就像个魔法喷头一样,把熔体从一个个小小的孔里挤出来。

刚挤出来的时候,那丝还是软软的、热热的呢,就像刚出锅的面条,不过可细多啦。

接着,在周围冷空气或者冷却装置的作用下,丝很快就冷却凝固了,变成了我们看到的纤维。

这种方法可适合那些加热后容易变成熔体,而且在高温下比较稳定的聚合物哦。

就像有些聚酯纤维之类的,用熔融纺丝法做出来可顺溜啦。

二、溶液纺丝法。

溶液纺丝又分湿法和干法呢。

先说湿法吧,就像是给聚合物洗个特别的“澡”。

把聚合物溶解在一种溶剂里,变成黏黏的溶液。

然后把这个溶液通过喷丝头挤到一种凝固浴里,这个凝固浴就像是个神奇的变身池。

溶液里的聚合物一进去,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从溶液状态变成了固态的纤维。

这个过程中,溶剂和凝固剂之间就像在玩一场交换游戏,溶剂跑出去,凝固剂把聚合物抓住,就形成纤维啦。

干法纺丝呢,和湿法有点像又不太一样。

也是把聚合物先变成溶液,但是这个溶液通过喷丝头挤出来之后,不是进入凝固浴,而是在热空气里。

热空气就像个热情的小助手,把溶液里的溶剂给吹跑,让聚合物变成纤维。

干法纺丝做出来的纤维有时候会比较蓬松柔软呢,就像小云朵一样。

三、干喷湿纺法。

这个干喷湿纺法呀,是个很特别的“混血儿”。

它结合了干法和湿法的一些特点。

聚合物溶液先从喷丝头喷出来,先经过一小段空气层,就像小纤维先在空气中做个短暂的旅行。

然后再进入凝固浴。

这样做出来的纤维呢,既有干法纺丝那种可能会有的较好的物理性能,又有湿法纺丝带来的一些结构上的优点。

就像是把两者的优点都给占全了,超级厉害呢。

纺丝方法分类

纺丝方法分类

纤维制造的多样性——纺丝方法分类
纤维材料是我们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材料,而纤维材料的制造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纺丝方法。

这些纺丝方法根据方法不同、设备不同、纺丝原料不同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了分类。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常见的纺丝方法分类。

1. 梳棉纺法
梳棉纺法是应用在棉花纤维的制造过程中,利用梳子把棉絮拉直纤维化,经加工后生成棉纱、棉毛线等。

梳棉纺法一般由梳棉机、粗纱机、细纱机、捻合机组成。

在梳棉纺法中,原料要求数纤维统一、纤维长度适中、强度较高,否则就会影响纤维的质量。

2. 涤纶纺法
涤纶纺法是应用于聚酯纤维,通过将涤纶料放入加热器中加热到涤纶料融点,使其熔解成粘稠的液态,通过细孔纺丝器,使其喷出一道细线,再通过牵引、冷却等处理使其形成一根细丝。

涤纶纺法主要优点是制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同时聚酯纤维质量优秀,可以替代天然纤维的应用。

3. 染色纺法
染色纺法是将粘胶原料经过染色处理,在纺丝过程中依据设计需要控制其各种颜色组合的比例和分布方式,实现所需颜色的缎面表现
效果。

染色纺法由于需要经过染色处理,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成本较高。

4. 尼龙纺法
尼龙纺法是针对尼龙原料制造而成,通过加热尼龙原料到融点,然后利用射孔纺丝器将融化的尼龙料喷出细丝,经过加工、冷却和拉伸形成丝线。

尼龙纺法由于材料的稀疏性和形态复杂性,需要精密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的加工工艺。

以上就是纤维制造中常见的纺丝方法分类,我们可以根据纤维的不同材料,选择适合的纺丝方法进行加工,以达到更好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纺丝小常识[最终版]

纺丝小常识[最终版]

纺丝小常识[最终版]第一篇:纺丝小常识[最终版]如何处理及预防粗细丝(纤度异常)?在我们纺丝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纤度异常,通常表现为两颗紧邻的丝饼一颗纤度高,一颗纤度低。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详细阐述一下处理过程。

处理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上后下。

首先,我们应该从甬道口认真检查下丝束在油嘴上是否分错,或者有丝飘至油嘴外面。

如果没有接着检查丝路,仔细检查丝路上各分丝器处是否存在跳丝,尤其是7+8辊和9+10辊处,由于此处张力较大,极易形成跳丝,在检查分丝器的同时,顺带将热辊检查下,看热辊是否有缠丝。

如有缠丝及时将丝束拨正,或重新生头,同时应及时切换丝饼,将粗细丝进行标识隔离。

这是最常规的处理方法,适合操作工或主操检查,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纤度异常并及时解决。

如果没有明显跳丝,但是锭重或物检又确实反馈纤度异常,这时应该到纺丝检查组件有无漏料、出丝是否异常,最好能检查下组件更换周期,如组件使用过久也会会导致出丝不畅,同样形成纤度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组件。

此方法适合主操及班长处理,发现有问题后及联系调泵板组更换。

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后,纤度仍然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为计量泵的问题,因计量泵长期生产过程中遇到多次停开位,容易造成碳化,又或是有杂质卡住齿轮或齿轮有磨损导致计量泵两个出口出料量发生差异,从而形成纤度异常。

此方法涉及到工艺分析,一般适合班长或工艺员处理。

综上所述一般纤度异常产生的原因不会超过上述三种原因,处理过程较为简单。

但是困难的是如何预防粗细丝的产生,这需要操作工的责任心及工艺员的分析能力。

在卷绕和纺丝的岗位操作规程中,我们明确规定了落筒工接班对第一落丝进行称重,同时要求卷绕工每小时上机巡检丝路、纺丝工每小时检查组件漏浆和出丝状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粗细丝的产生,另外工艺员应对热辊丝路、组件周期、纺丝侧吹风定期作业和计量泵定期作业进行严格管理,应尽量保证丝路的自然顺畅,对一些喷丝孔堵孔过多的组件及时更换,侧吹风偏离工艺标准的需及时调整以及侧吹风分布不均匀要及时更换侧吹风蜂窝板等等,这样才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纺丝工艺生产范文

纺丝工艺生产范文

纺丝工艺生产范文
首先,纺丝工艺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纤维展开、预处理、纺丝、质量检测等环节。

原料处理是指将纺丝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处理,常见的原料包括棉花、麻、丝、化纤等。

处理过程包括清理、筛选等,以确保原料质量。

纤维展开是指将处理过的纤维进行展开状,使其更易于纺纱。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机械设备完成,例如纤维梳理机、纤维牵伸机等。

预处理是指将展开的纤维进行预处理,目的是消除纤维上的杂质,提高纤维质量。

预处理方法包括浸染、洗涤、漂白等。

纺丝是纺丝工艺生产的核心环节,它是将纤维转变成纱线或线束的过程。

纺纱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纺杯法、旋杯法、湿法纺纱等。

在纺丝过程中,纤维经过拉伸、细化、加捻等处理,形成纱线或线束。

质量检测是确保纺丝工艺生产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检测项目有纤度、强度、断裂伸长率、均匀性等。

通过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纺丝工艺生产还受益于纳米技术的发展。

纳米技术可以改变纤维表面的结构和性质,提高纺纱质量、强度和耐久性。

例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使纤维具有抗菌、防水、防尘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纺丝工艺生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原材料的质量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纺纱过程中出现问题。

其次,纺丝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此外,纤维的价格波动也会对纺丝工艺生产带来影响。

总的来说,纺丝工艺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对纺织、服装、家纺等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纺丝工艺生产将会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

纺丝知识

纺丝知识

Table of Contents氨纶 (3)基本介绍 (3)基本特性 (3)合成纤维 (3)物理特性 (3)发展情况 (4)生产方法 (5)形态 (6)相关系数 (7)存及使用标准方法 (8)简单测试方法 (8)各种功能类别 (9)氨纶的应用 (9)锦纶 (11)基本介绍 (11)基本特性 (11)名称 (11)性能 (11)品种 (11)分类 (12)染色工艺 (12)低温染色 (13)染色打样 (14)技术补救 (15)腈纶 (18)基本介绍 (18)腈纶与其他六大纤维的区别 (18)腈纶生产历程 (20)腈纶生产方法 (20)维纶 (22)简介 (22)特性 (22)用途 (22)染色工艺 (22)生产 (23)氯纶 (25)优点 (25)物理和化学性质 (25)氯纶分类 (25)涤纶 (27)基本概述 (27)性能介绍 (27)品种分类 (27)改良 (28)染色 (28)复染 (29)应用 (29)中国涤纶行业发展情况 (30)纺丝基本知识 (31)TEX, DTEX, DENIER (31)纬编与经编 (31)Single Covering System &Double Covering System (32)氨纶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之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之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0.7mg/kg,超过标准。

生产Spandex时,对于打卷张力,筒上支数,断裂强度,断裂伸度,成形度,油附著量,弹性回复率等等,都要特别注意,此等问题直接影响编织,尤以针织生产单面布更加要留意。

基本介绍氨纶(spandex)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基本特性Spandex译名"斯潘德克斯",是一种弹性纤维,学名聚氨酯纤维(Polyurethane),简写(PU)。

纺丝工艺参数

纺丝工艺参数

纺丝工艺参数1. 1 熔体输送温度涤纶长丝生产的可纺性要求熔体黏度降越小越好, 所以熔体输送温度不能控制得太高, 太高会形成较大的黏度降, 影响纺丝生产;但纺制超粗旦丝熔体流量较大, 输送温度太低会使熔体输送管内层与外层温度差异增大, 影响熔体输送的流动均匀性, 从而会影响纺丝加工及产品质量。

所以要在保证熔体输送良好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熔体输送温度, 控制熔体黏度降。

可以通过降低熔体输送管线及热交换器的保温热媒温度来降低熔体输送温度, 达到减小黏度降的目的。

1. 2 纺丝温度对于超粗旦纤维, 纺丝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纺丝温度的调节来有效改变熔体的流变性能, 同时纺丝温度对可纺性影响也较明显。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纺丝, 但会增加纺丝的毛丝和断头。

在工艺调试中发现, 在纺丝温度高于287 ℃时, 纺丝飘丝会增加, 铲板困难( 粘板严重) 。

同时组件压力的大小也会影响到熔体的流变性能, 所以纺丝温度要结合组件压力的情况调整。

较高的组件压力可适当降低黏度, 改善熔体的流变性能。

本工艺就是选择较高的组件压力( 17MP a ) 进行生产。

试验证明, 在较高的组件压力下, 纺丝温度控制在284 ℃较为合理。

1. 3 冷却条件和集束点的确定冷却条件对超粗旦涤纶长丝影响较大, 粗旦纤维要求冷却均匀。

而超粗纤维DP F 较大, 冷却太快会使单丝冷却产生差异, 造成皮芯结构, 染色均匀性变差, 影响产品质量。

超粗旦纤维采用侧吹风冷却, 靠近整流屏的纤维冷却较快,远离整流屏的纤维冷却较慢, 纤维之间会形成差异。

本工艺在纺丝缓冷区采用弧形板技术, 有效地减少了野风对缓冷区的干扰, 同时使丝层内外冷却更均匀一致。

超粗旦纤维冷却相对较慢, 所以集束点不应靠上, 防止丝条未完全冷却而过早集束, 从而影响纺丝生产及产品质量。

经过试验论证, 集束点选在1 500 mm较为理想。

1. 4 上油由于纤维总纤度较大, 需要上油量较大, 生产时发现油嘴处会出现滴油、溅油等现象, 同时还发现油嘴发烫, 影响上油的均匀性。

纺丝概述——精选推荐

纺丝概述——精选推荐

纺丝概述第⼀章纤维概述第⼀节纺织纤维纺织纤维分两⼤类,即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1、天然纤维是⾃然界直接得到的纺织纤维。

如⽺⽑、棉花、蚕丝、⿇类等,它是千百年来⼈们⼀直使⽤的纺织原料。

天然纤维分为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①动物纤维(包括⽺⽑,蚕丝等)②植物纤维(包括棉花,⿇等)2、化学纤维则是⼈们利⽤⾃然物质,通过若⼲化学变化和机械加⼯过程制得的纤维。

化学纤维可分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①⼈造纤维是以⾃然界含有成纤⾼分⼦化合物质,如⽊材、麦杆、稻草等为原料,经过⼀系列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制成的化学纤维。

如粘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②合成纤维则是以⽯油、煤、天然⽓等低分⼦物质为原料,⾸先⽤化学合成的⽅法,制成⼀种成纤⾼分⼦化合物,然后再对这种⾼分⼦物质进⾏⼀系列机械加⼯⽽制成的⼀种化学纤维。

如⼤家所知的涤纶、锦纶、腈纶、氨纶等。

第⼆节涤纶涤纶的化学名称是聚对苯⼆甲酸⼄⼆酯,是由聚酯经机械加⼯⽽成的纤维。

涤纶的⼯业化⽣产始于50年代,起步较晚,但由于其原料易得,性能优良,⽤途⼴泛,因⽽发展⾮常迅速,⼀跃⽽成⽣产量最⼤的纤维品种。

涤纶纤维按其外观形状可分为涤纶短纤维和涤纶长纤维(涤纶长丝)两⼤类,其中最早发展起来的是涤纶短纤维,我们最早见到的“涤棉”、“涤卡”、“⽑涤”等就是涤纶短纤维的混纺织物。

涤纶长丝类似于蚕丝,它是以长度上千⽶计算的连续不断的丝条,在⽣产时,通常被卷绕成⼀定形状和重量的筒⼦后包装出⼚。

⽬前,围绕涤纶长丝主要⽣产的品种是涤纶⾮变形复丝(FDY、DT)和涤纶变形复丝(DTY),尤其是涤纶低弹变形丝(DTY)为最多。

⽬前,我⼚最主要的品种就是低弹丝(DTY)。

⼀、涤纶长丝纤度表⽰⽅法:纤度是表⽰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涤纶纤维纤度通常以旦数和分特数(或特数)表⽰纤维的纤度。

1、旦:9000⽶长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克表⽰)如:9000⽶长的纤维重150克,那么该纤维的纤度为150旦,如果其纤维的纤度为75旦,那么它就是:9000⽶长这样的纤维重为75克。

纺丝部培训教材

纺丝部培训教材

纺丝部培训教材一、涤纶基本知识1.涤纶: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

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目前,国内生产涤纶主要有切片纺丝法及熔体直接纺丝法。

所谓切片纺丝法是将聚酯熔体先通过铸带切粒制成切片,然后切片经过干燥、螺杆挤压机熔融挤出、CPF过滤再进入纺丝机纺丝的方法。

所谓熔体直接纺丝法是将聚合釜中的熔体通过管道输送直接送入纺丝机纺丝的方法。

熔体直接纺丝法省去切片纺丝法中的铸带造粒、切片干燥和熔融挤出等工序,可节省投资,减少操作人员,降低能耗和成本。

但直接纺丝对生产稳定性和企业管理要求较高,前工序一旦发生故障,立即影响到后工序,甚至整条生产线运转困难。

2.涤纶的特点:强度高,弹性、耐热性、耐磨性、耐腐蚀好。

但吸水性和染色性较差。

3.涤纶长丝的分类未拉伸丝(常规纺丝)(UDY)半取向丝(中速纺丝)(MOY)初生丝预取向丝(高速纺丝)(POY)高取向丝(超高速纺)(HOY)拉伸丝(低速拉伸丝)(DY)涤纶长丝拉伸丝全拉伸丝(纺丝拉伸一步法)(FDY)全取丝(纺丝一步法)(FOY)常规变形丝(TY)变形丝拉伸变形丝(DTY)空气变形丝(ATY)4.涤伦长丝的用途:主要用于服装(丝绸、仿毛、仿麻、仿绵等)、床上用品、装饰、产业和非纤维化领域。

5.涤纶长丝的物理指标a.线密度(或纤度):表示长丝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用分特(dtex)表示。

10000m长纤维的重量克数称为分特数。

也有用特(tex)表示的,1tex=10dtex。

长丝由一定数量的的单丝组成,所以其线密度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复丝的线密度;二是单丝的线密度。

例如规格262dtex/48f,其复丝纤线密度为262 dtex,单丝线密度为262÷48≈5.4583 dte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处理及预防粗细丝(纤度异常)?
在我们纺丝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纤度异常,通常表现为两颗紧邻的丝饼一颗纤度高,一颗纤度低。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详细阐述一下处理过程。

处理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上后下。

首先,我们应该从甬道口认真检查下丝束在油嘴上是否分错,或者有丝飘至油嘴外面。

如果没有接着检查丝路,仔细检查丝路上各分丝器处是否存在跳丝,尤其是7+8辊和9+10辊处,由于此处张力较大,极易形成跳丝,在检查分丝器的同时,顺带将热辊检查下,看热辊是否有缠丝。

如有缠丝及时将丝束拨正,或重新生头,同时应及时切换丝饼,将粗细丝进行标识隔离。

这是最常规的处理方法,适合操作工或主操检查,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纤度异常并及时解决。

如果没有明显跳丝,但是锭重或物检又确实反馈纤度异常,这时应该到纺丝检查组件有无漏料、出丝是否异常,最好能检查下组件更换周期,如组件使用过久也会会导致出丝不畅,同样形成纤度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组件。

此方法适合主操及班长处理,发现有问题后及联系调泵板组更换。

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后,纤度仍然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基本可以确定为计量泵的问题,因计量泵长期生产过程中遇到多次停开位,容易造成碳化,又或是有杂质卡住齿轮或齿轮有磨损导致计量泵两个出口出料量发生差异,从而形成纤度异常。

此方法涉及到工艺分析,一般适合班长或工艺员处理。

综上所述一般纤度异常产生的原因不会超过上述三种原因,处理过程较为简单。

但是困难的是如何预防粗细丝的产生,这需要操作工的责任心及工艺员的分析能力。

在卷绕和纺丝的岗位操作规程中,我们明确规定了落筒工接班对第一落丝进行称重,同时要求卷绕工每小时上机巡检丝路、纺丝工每小时检查组件漏浆和出丝状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粗细丝的产生,另外工艺员应对热辊丝路、组件周期、纺丝侧吹风定期作业和计量泵定期作业进行严格管理,应尽量保证丝路的自然顺畅,对一些喷丝孔堵孔过多的组件及时更换,侧吹风偏离工艺标准的需及时调整以及侧吹风分布不均匀要及时更换侧吹风蜂窝板等等,这样才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