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靶向制剂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如氧化—还原脑内释药系统。已成功地用于多巴胺、 雌二醇、青霉素等药物的脑内特异释药。
许多药物由于脂溶性小而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因 此治疗脑内疾患时疗效较差
一些药物虽然有足够的亲脂性,能够进入脑部, 但同样亦易于进入其它组织器官,产生不必要的 毒副作用,也将大大增加给药剂量。
第三节 主动靶向制剂
一、概念 主动靶向制剂(act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 :用特殊和周密的生物识 别设计,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 发挥药效。 包括 1、修饰的药物载体和前体药物
2、药物大分子复合物
二、修饰的药物载体
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导弹”,将药物浓集于靶区而 发挥疗效的制剂 。
分为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 制剂等。
五、靶向性评价指标
1.相对摄取率re 2.靶向效率te 3.峰浓度比Ce
re=(AUCi)p /(AUCi)s te=(AUC)靶/(AUC)非靶 Ce=(Cmax)p/(Cmax)s
六、靶向制剂的特点 1、药物主要分布于靶区周围,减少用药剂量 2、降低了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副作用 3、通常加快药效产生时间 4、可利用磁性制剂进行局部造影 5、可用于阻塞肿瘤血管,使肿瘤坏死
antedrugs的前体药物:可在大循环中迅速降解成 无活性代谢物而降低毒性。
如2D—葡萄糖基吡喃泼尼松口服后,虽然在小肠能 迅速吸收,但吸收入血的前体药物将迅速降解为 无活性代谢物,不表现毒性,而未吸收的残留前 体药物到达结肠产生作用
小于7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
大于7~10 μm的微球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血管床以 机械方式截留,被巨噬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 气泡。
4.纳米粒
静脉注射后,一般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主要 分布于肝(60%~90%)、脾(2%~10%)、肺 (3%~10%),少量进入骨髓。
有些纳米粒具有在某些肿瘤中聚集的倾向,有利于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二、应用
靶向制剂适用药物: (1)药剂学方面:稳定性低或溶解度小; (2)生物药剂学方面:吸收小或生物不稳定
性(酶、pH值等); (3)药物动力学方面:半衰期短、分布面广
而缺乏特异性; (4)临床方面:治疗指数(中毒剂量和治疗
剂量之比)低,有解剖屏障或细胞屏障等。
三、靶向制剂的三要素
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 药以及无毒可生物降解三个要素,
二、各类被动靶向制剂(微粒给药体系)
1、乳剂 乳剂靶向性特点在于它对淋巴的亲和性。 静脉注射经巨噬细胞吞噬后,在肝、脾中高
度浓集,实现靶向; 而肌肉、皮下或腹腔注射,具有淋巴靶向性。 W/O型和O/W型乳剂虽然都有淋巴定向性,
但两者程度不同。
2.脂质体
脂质体进入体内可被巨噬细胞作为异物而吞噬摄取, 在肝、脾和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中 浓集
脑内释放系统是一种以二氢吡啶-吡啶翁盐为载体的 氧化—还原型前体药物,它可以特异地将药物转 动到脑部,并且减少大循环中游离药物,达到靶 向治疗脑疾病作用。
(3)结肠靶向前体药物 对口服可的松类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优势
常规口服激素治疗结肠炎往往效果不佳,因药物 将迅速由小肠吸收产生全身作用,而仅有极小部 分药物到达结肠发挥治疗作用,
目的:改善母体化合物毒性作用,
改变理化性质(水溶性、油水分配系数 等等),因而改变药动学特性(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
前提药物在特定的靶部位再生为母体药物的 基本条件:
(1)使前体药物转化的反应物或酶均应仅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靶部位才存在或表现出活性;
(2)前体药物能同药物的受体充分接近; (3)酶须有足够的量,以产生足量的活性药
即靶向制剂 不仅要求药物选择性地到达特定部位的靶
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 而且要求有一定浓度的药物滞留相当时间,
以便发挥药效,而载体应无遗留的毒副作 用。
四、靶向制剂的分类
1.按分布水平 可分为三级。
一级:到达靶组织或靶器官
二级:到达细胞
三级:到达细胞内的特定部位。
2.按靶向性原动力分
第九章 靶向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靶向制剂:又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 TDS),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 全身血药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 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基本原理:
利用人体生物学特性,如pH梯度(口服制剂的结肠靶 向) 、毛细血管直径差异、免疫防卫系统、特殊酶 降解、受体反应、病变部位的特殊化学环境(如: pH值) 和一些物理手段(如磁场),将药物传送到病 变器官、组织或细胞。
修饰方法有: ①表面修饰; ②连接特定的配体, ③连接单克隆抗体。
常见的类型: 修饰的药物载体: 修饰的脂质体: 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糖基修
饰的脂质体;
修饰的纳米乳;修饰的微球;修饰的纳米球;聚乙二 醇修饰的纳米球;免疫纳米球
三、前体药物和药物大分子复合物
1.前体药物(prodrug) 是活性药物衍生而 成的药理惰性物质,能在体内经化学反应 或酶反应,使活性的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 其治疗作用。
可治疗肿瘤扩散转移,以及肝寄生虫病、利什曼病 等单核-巨噬细胞疾病。同时可明显降低药物的毒 性。
脂质体属于胶体系统,其组成与细胞膜相似,能 显著增强细胞摄取,延缓和克服耐药性,脂质体 在体内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有吸附、脂交换、 内吞、融合等。
3.微球
缓释长效和靶向作用。靶向微球的材料多数是降解 材料,如蛋白类、糖类、合成聚酯类。
物;
(4)产生的活性药物应能在靶部位滞留,而 不漏入循环系统产生毒副作用。
常见前体药物(prodrug): (1)抗癌药前体药物 一般情况下癌细胞组织的特点是碱性磷酸酯
酶高,pH低。 已烯雌酚二磷酸酯服用后,易在癌组织部分
酶促降解,使癌部位己烯雌酚浓度高于其 它正常组织,因而在治疗前列腺癌时能降 低毒副作用
第二节 被动靶向制剂
一、概念
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 系利用药物载体,使药物被 生理过程自然吞噬而实现靶向的制剂。
狭义而言,被动靶向制剂是指载药微粒被单 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摄取,通过正 常生理过程运至肝、脾等器官的制剂。
乳剂、脂质体、微球和纳米粒都可以作为被 动靶向制剂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