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通讯规约(2005)

合集下载

2004规约与2005规约区别

2004规约与2005规约区别

2004规约与2005规约的区别《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传输规约—2004》与《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传输规约—2005》的区别不是很多,只是添加或修改了其中的几项内容,下面用红色字体显示的是05规约中所做的修改。

在2005规约的设置参数(AFN=04H)和控制命令(AFN=05H)中都分别新增了一些功能,另外还增加了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AFN=06H),详细的功能介绍如下:设置参数(AFN=04H)Fn 04规约05规约F16 备用虚拟专网用户名、密码F62 备用虚拟专网工作方式1. F16:虚拟专网用户名、密码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16虚拟专网用户名 ASCII虚拟专网密码 ASCII162. F62:虚拟专网工作方式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单位字节数公网通信模块(GPRS或CDMA)工作模式BIN 1s2 永久在线模式重拨间隔 BIN次 1 被动激活模式重拨次数 BIN被动激活模式连续无通信自动断线时间 BIN min 1——公网通信模块(GPRS或CDMA)工作模式:取值1~2依次表示永久在线模式、被动激活模式,其他值无效。

模块有两种工作模式:永久在线模式:及模块在上电后即与主站通过GPRS或CDMA网络建立连接。

被动激活模式:即模块等待主站激活信息,接收到激活信息后模块通过GPRS/CDMA网络建立与主站的连接。

——永久在线模式重拨间隔:取值0~65535。

当模块工作在永久在线模式,发生掉线失去GPRS或CDMA连接时,模块等待“重拨间隔”设定的时间间隔后,自动启动建立与主站的GPRS/CDMA连接;若间隔时间未到,除非有外界干预,模块不能启动GPRS/CDMA连接。

——被动激活模式重拨次数:取值0~255;当模块在被动激活模式,模块被激活后,模块进行上网(GPRS或CDMA)连接,若建立连接连续失败“重拨次数”设定的次数后,模块便停止建立连接,等待下次激活。

——被动激活模式连续无通信自动断线时间:取值0~255;当模块工作在被动激活模式,模块与主站建立连接成功后,若模块连续无通信时间超过设定值(被动激活模式连续无通信自动断线时间),则模块自动断开GPRS或CDMA连接,等待下一次被激活。

DLT645-2007通讯规约解析

DLT645-2007通讯规约解析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一、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注:0代表正向,1代表反向注:编程允许一般指编程按键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5(B相故障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6(C相故障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7(合相故障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无功组合方式1、2特征字注:0代表休息,1代表工作。

通信速率特征字(调制型、接触式、通信口1、通信口2、通信口3)注:0代表非当前接口通信速率,1代表当前接口通信速率,特征字仅在某一位为1时有效。

负荷记录模式字注: 0代表不记录此类数据,1代表记录此类数据。

冻结数据模式字注: 0代表不记录此类数据,1代表记录此类数据。

错误信息字ERR注: 0代表无相应错误发生,1代表相应错误发生。

除Bit1、2、3、4、5、6定义的错误以外,其他情况都归为Bit0其他错误二、 DTTD 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表 电能量数据标识编码表数据标识数据格式数据 长度 (字节) 单位功能数据项名称DI 3 DI 2 DI 1 DI 0 读 写 000000 01 … 08 FF00XXXXXX.XX4kWh*(当前)组合有功总电能 (当前)组合有功费率1电能 …(当前)组合有功费率8电能 (当前)组合有功电能数据块000100 01 … 08 FF00XXXXXX.XX4 kWh * (当前)正向有功总电能 (当前)正向有功费率1电能 …(当前)正向有功费率8电能 (当前)正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200 01 … 08 FF00XXXXXX.XX4 kWh * (当前)反向有功总电能 (当前)反向有功费率1电能 …(当前)反向有功费率8电能 (当前)反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300 01 … 8 FF00XXXXXX.XX4 kvarh * (当前)组合无功1总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1费率1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1费率8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1电能数据块000400 0100XXXXXX.XX4 kvarh * (当前)组合无功2总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2费率1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8 FF…(当前)组合无功2费率8电能(当前)组合无功2电能数据块0005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一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一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一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一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6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二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二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二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二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7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三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三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三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三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8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四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四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四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15161718191A1B1C 00 00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当前)A相正向有功电能(当前)A相反向有功电能(当前)A相组合无功1电能(当前)A相组合无功2电能(当前)A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当前)A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当前)A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当前)A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292A2B2C2D2E2F30 00 00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当前)B相正向有功电能(当前)B相反向有功电能(当前)B相组合无功1电能(当前)B相组合无功2电能(当前)B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当前)B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当前)B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当前)B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3D 00 00 XXXXXX.XX 4 kWh * (当前)C相正向有功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3E 3F4041424344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当前)C相反向有功电能(当前)C相组合无功1电能(当前)C相组合无功2电能(当前)C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当前)C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当前)C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当前)C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00 0001…8FF 01 XXXXXX.XX 4 kWh * (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电能数据块0001 0001…8FF 01 XXXXXX.XX 4 kWh * (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2 0001…8FF 01 XXXXXX.XX 4 kWh * (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3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总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电能数据块0004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总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电能数据块0005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6 0001…8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FF (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7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8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15161718191A1B1C 00 01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结算日)A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292A2B2C2D2E2F30 00 01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结算日)B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3D3E3F4041424344 00 01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结算日)C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0000 0001…8 0C XXXXXX.XX 4 kWh * (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8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FF (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电能数据块0001 0001…8FF 0C XXXXXX.XX 4 kWh * (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2 0001…8FF 0C XXXXXX.XX 4 kWh * (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3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总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电能数据块0004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总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电能数据块0005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6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7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8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0009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h * (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总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电能数据块0015161718191A1B1C 00 0C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2结算日)A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292A2B2C2D2E2F30 00 0C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2结算日)B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3D3E3F404142434445 00 0C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h* (上12结算日)C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正向视在电能00ZZ ZZ FF XXXXXX.XX 4×13 * 某项当前和12个结算日电能数据块注1: 组合有功、无功电能最高位是符号位,0正1负。

通讯规约补充

通讯规约补充

山西省电力公司通讯规约补充一、概述本补充规约是在Q/GDW130-2005《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省公司的应用情况,制定的相关规定。

本补充规约在Q/GDW130-2005《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与前置机、厂商分析程序、应用服务器的通讯规约。

本补充规定在Q/GDW130-2005《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基础上,进行了基本约定、规约修订、规约补充三个方面的修订。

对以后发生的相关业务要通过协商,以省公司方式约定或修订。

二、基本约定部分1、通信处理机制基本要求查询历史时,如果时间超过存储范围,终端应从返回最近一条开始返回,不应返回否认帧。

2、终端应支持多数据标示(功能码)组合方式传输3、为了防止测量点编号的紊乱,对测量点(电能表、交流采样、脉冲量输入)进行统一编号。

4、对于规约中涉及的行政区划码按照“山西省营销自动化编码表”规定执行,详细情况见附件1。

1、5.5.1.3.5 F5:终端消息认证参数设置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字节数消息认证方案号BIN 1 消息认证方案参数BIN 2 ——消息认证方案号:用于表示由系统约定的各种消息认证方案,取值范围0~255,其中:0 表示不认证,255表示专用硬件认证方案,1~254用于表示各种软件认证方案。

具体的密码、密钥的算法见附件2。

三、修订部分1、为保证在公网上传输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对数据进行加密和压缩的方式实现安全和经济传输。

加密和压缩的对象为链路用户数据部分,对4.3.3.1增加定义如下:1、数据长度L前两位D0、D1为规约标识位,原标识定义:D1 D0 规约标识定义0 0 禁用0 1 本规约使用1 0 保留1 1 保留修改后的标识定义:D1 D0 规约标识定义 0 0 压缩0 1 正常(不压缩不加密) 1 0 加密11同时压缩和加密增加说明:当数据需要加密或压缩时,加密或压缩部分是用户数据区的数据,此时帧校验和(CS )是加密后的用户数据区八位位组的算术和。

ZB电表IEC1107规约说明

ZB电表IEC1107规约说明

ZB电表IEC1107规约说明参考文件 June, 20031.总体说明:1.1通讯规约:ZB电表通讯规约满足IEC1107标准。

1.2通讯模式:ZB电表采用IEC1107 模式C进行通讯。

1.3通讯过程说明:1.3.1按照IEC1107标准的规定,电表初始波特率为300Bd。

1.3.2在收到电表型号信息后,采集装置需在200ms ~ 1500ms之间作出应答,确认波特率的选择;如果电表在1500ms内没有收到确认信息,则以300Bd向采集装置发送计费数据。

说明:ZB通讯单元的通讯波特率通常设定为初始300Bd, 最大4800Bd。

2.数据读取:2.1计费数据的读取(C模式,Data Readout):2.1.1在300Bd下,发“/?电表地址!CR LF”命令。

2.1.2电表应返回“/LGZx 电表信息 CR LF”,其中“x”代表电表通讯波特率。

0 – 300Bd, 1 – 600Bd, 2 – 1200Bd,3 – 2400Bd,4 – 4800Bd,5 – 9600Bd;电表信息代表电表的型号和配置信息。

2.1.3C模式下的“Data Read out”,发“ACK 0 x 0 CR LF”命令(其中“x”应与2.1.2中的“x”一致)。

2.1.4电表以“x”所代表的波特率向采集装置发送电表的计费数据,格式为“STX 数据!CR LF ETX BCC”。

说明:计费数据的配置在电表订货时由用户确定。

在IEC读出量较多或IEC读出存储值个数较多时,通讯时间会比较长。

因此用户在订货时,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配置。

2.2负荷曲线的读取:2.2.1在300Bd下,发“/?电表地址!CR LF”命令。

2.2.2电表应返回“/LGZx 电表信息 CR LF”,其中“x”代表电表通讯波特率。

0 – 300Bd, 1 – 600Bd, 2 – 1200Bd,3 – 2400Bd,4 – 4800Bd,5 – 9600Bd;电表信息代表电表的型号和配置信息。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2004年第1卷第2期电子电能表与电能测量技术讲座第十二讲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本刊编辑部摘要:介绍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所作的规定。

关键词: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接口;信息帧;控制码;数据1 引言为了规范和统一多功能电能表的数据传输,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单位参照IEC标准(关于本地和总线数据通信)的有关内容,并结合国内电力系统多功能电能表使用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布了《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1997);1998年6月1日起实施。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适用于本地系统中的电能表费率装置与手持单元(也称抄表器,用于现场抄表或编程)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标准中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物理层)、通信链路(数据链路层)及应用技术(应用层)规范。

数据终端设备经数据信道(如无线电台、市话网络等)与远方主站的数据通信协议不属于DL/T645-1997的范畴。

DL/T645-1997中的主站指手持单元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

它具有选择费率装置(与电能表连接或与电能表组装在一起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并与它进行信息交换的功能。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实施,改革了人工抄表,实现了电能计量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长距离传输,提高了用电管理部门的用电管理水平。

2 物理层《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中规定的数据终端设备或手持单元与费率装置之间的物理接口有三种:接触式光学接口、调制型红外光接口和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

光学接口部分采用了《读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直接本地数据交换》(IEC1107-1996)中的有关内容;后两种是目前国内电力系统普遍采用的物理接口。

2.1 调制型红外光接口一种典型的收发电路接口见图1。

它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构成。

在发射端,对发送的数字信号调制后,产生高频载波信号,驱动红外发送二极管TSAL6200发射红外光脉冲。

DLT645-2007通讯规约

DLT645-2007通讯规约

DL/T645-2007通讯规约协议说明一、命令字、特征字、错去信息字说明注:0代表正向,1代表反向注:编程允许一般指编程按键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5(B相故障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6(C相故障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7(合相故障状态)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无功组合方式1、2特征字注:0代表休息,1代表工作。

通信速率特征字(调制型、接触式、通信口1、通信口2、通信口3)注:0代表非当前接口通信速率,1代表当前接口通信速率,特征字仅在某一位为1时有效。

负荷记录模式字注: 0代表不记录此类数据,1代表记录此类数据。

冻结数据模式字注: 0代表不记录此类数据,1代表记录此类数据。

错误信息字ERR注: 0代表无相应错误发生,1代表相应错误发生。

除Bit1、2、3、4、5、6定义的错误以外,其他情况都归为Bit0其他错误二、 DTTD 三相多功能电表应用数据标识表 电能量数据标识编码表数据标识数据格式数据 长度 (字节) 单位功能数据项名称DI 3 DI 2 DI 1 DI 0 读 写 000000 01 … 08 FF00XXXXXX.XX4kWh*(当前)组合有功总电能 (当前)组合有功费率1电能 …(当前)组合有功费率8电能 (当前)组合有功电能数据块000100 01 … 08 FF00XXXXXX.XX4 kWh * (当前)正向有功总电能 (当前)正向有功费率1电能 …(当前)正向有功费率8电能 (当前)正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200 01 … 08 FF00XXXXXX.XX4 kWh * (当前)反向有功总电能 (当前)反向有功费率1电能 …(当前)反向有功费率8电能 (当前)反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300 01 … 8 FF00XXXXXX.XX4 kvarh * (当前)组合无功1总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1费率1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1费率8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1电能数据块000400 0100XXXXXX.XX4 kvarh * (当前)组合无功2总电能 (当前)组合无功2费率1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8 FF…(当前)组合无功2费率8电能(当前)组合无功2电能数据块0005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一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一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一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一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6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二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二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二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二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7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三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三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三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三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8 0001…8FF 00 XXXXXX.XX 4 kvarh * (当前)第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第四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当前)第四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当前)第四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15161718191A1B1C 00 00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当前)A相正向有功电能(当前)A相反向有功电能(当前)A相组合无功1电能(当前)A相组合无功2电能(当前)A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当前)A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当前)A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当前)A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292A2B2C2D2E2F30 00 00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当前)B相正向有功电能(当前)B相反向有功电能(当前)B相组合无功1电能(当前)B相组合无功2电能(当前)B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当前)B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当前)B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当前)B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3D 00 00 XXXXXX.XX 4 kWh * (当前)C相正向有功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3E 3F4041424344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当前)C相反向有功电能(当前)C相组合无功1电能(当前)C相组合无功2电能(当前)C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当前)C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当前)C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当前)C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00 0001…8FF 01 XXXXXX.XX 4 kWh * (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有功电能数据块0001 0001…8FF 01 XXXXXX.XX 4 kWh * (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正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2 0001…8FF 01 XXXXXX.XX 4 kWh * (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反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3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总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1电能数据块0004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总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组合无功2电能数据块0005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6 0001…8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FF (上1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7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8 0001…8FF 01 XXXXXX.XX 4 kvarh * (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15161718191A1B1C 00 01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结算日)A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A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292A2B2C2D2E2F30 00 01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结算日)B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B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3D3E3F4041424344 00 01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结算日)C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结算日)C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0000 0001…8 0C XXXXXX.XX 4 kWh * (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费率8电能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FF (上12结算日)组合有功电能数据块0001 0001…8FF 0C XXXXXX.XX 4 kWh * (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2 0001…8FF 0C XXXXXX.XX 4 kWh * (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反向有功电能数据块0003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总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1电能数据块0004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总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组合无功2电能数据块0005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一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6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二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7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三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0008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rh * (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总电能(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第四象限无功电能数据块数据格式长度(字节)单位数据项名称DI3DI2DI1DI0读写0009 0001…8FF 0C XXXXXX.XX 4 kVAh * (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总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费率1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费率8电能(上12结算日)正向视在电能数据块0015161718191A1B1C 00 0C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2结算日)A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A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292A2B2C2D2E2F30 00 0C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 (上12结算日)B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B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003D3E3F404142434445 00 0C XXXXXX.XX 4 kWhkW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rhkVAh* (上12结算日)C相正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反向有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1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组合无功2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一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二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三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第四象限无功电能(上12结算日)C相正向视在电能00ZZ ZZ FF XXXXXX.XX 4×13 * 某项当前和12个结算日电能数据块注1: 组合有功、无功电能最高位是符号位,0正1负。

1376.1-2013版规约与376.1-2009版规约差异分析v1.1

1376.1-2013版规约与376.1-2009版规约差异分析v1.1

1376.1-2013版规约与376.1-2009版规约差异分析V1.12014年1月目录目录I第1章概述 (2)1.1背景 (2)1.2目的 (2)第2章规约变更内容 (3)2.1帧格式变更 (3)2.1.1功能码 (3)2.1.2帧序列域SEQ (3)2.1.3数据单元标识 (4)2.1.4附加信息域AUX (4)2.2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变更 (5)2.2.1确认/否认(AFN=00H) (5)2.2.2链路接口检测(AFN=02H) (5)2.2.3设置参数(AFN=04H) (6)2.2.4控制命令(AFN=05H) (11)2.2.5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AFN=06H) (12)2.2.6请求终端配置及信息(AFN=09H) (19)2.2.7请求1类数据(AFN=0CH) (21)2.2.8请求2类数据(AFN=0DH) (29)2.2.9请求3类数据(AFN=0EH) (38)2.2.10文件传输(AFN=0FH) (42)2.2.11数据转发(AFN=10H) (44)第3章与重庆规约扩展冲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控制命令(AFN=05H)......................................................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下行报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概述1.1背景国家电网公司在2013年颁布了Q/GDW1376—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该协议是根据《关于下达201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2]66号)的要求,对Q/GDW 376—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的修订。

电能质量通讯规约

电能质量通讯规约

电能质量通讯规约3.0本规约通讯格式为两种,固定祯长和可变祯长。

上位机与装置通讯采用固定祯长格式(扩展帧除外),装置与上位机通讯采用可变祯长与固定祯长两种格式。

通讯支持232(485)和UDP两种方式。

一、下行桢格式(上位机与装置通讯)二、上行桢格式(装置与上位机通讯)包含两种格式:一种为固定祯长,一种为可变祯长.事件标志-一个字节.低4位(b0-b3通道)为1代表该通道有事件,0该通道无事件.装置最高支持16个通道,位(b5b4)为通道页号,位(b7b6)为0无报警1-记录2-越限3-暂态事件.一次最多标示一个报警页号,4个通道的同一类报警的报警状态.长度为序号6到链络用户数据最后的字节。

校验码:为序号6到链络用户数据最后字节的CRC校验值。

功能码:链络用户数据:4.功能码说明装置地址:仪器地址标识(从0开始)通道序号:通道地址标识(从0开始)参数序号:要下载(召唤)的参数序号,参数序号在不同的命令里代表的含义可能不同参数数值:要下载(召唤)的参数数值校验码:固定帧为序号1-----11字节的CRC运算值,可变帧参考相关说明.二、命令详细说明1.召唤实时数据报文格式:下行:上行:实时数据传输顺序与含义参见附录.2.召唤历史数据报文格式::3.对取时钟报文格式:4.召唤、修改装置本地通道参数报文格式::说明:通道参数的解析方法:a)参数数值字节0:b7b6b5b4-通道电压(0~15); b3-备; b2-为0表示‘三相三线’,1表示‘三相四线’;b1-备用; b0为1表示‘平均优化’,0表示‘不平均’。

b)参数数值字节1:b7~b2-备用; b1-0表示‘额定电压为57.7’,1表示‘额定电压为100’;b0- 0表示‘报警不输出’;1表示‘报警输出’。

5.限值参数设置报文格式:下行:上行:6.取触发录波数据(备用)下行:8.查看报告内容下行::下行:分别代表a,b,c,n相.参数序号具体含义见附录2.10.查询多个测量值下行:参数1和附加参数2只对参数类型为电压谐波和电流谐波有效上行:说明:数值为实际数*100的定点数(例外1流,电流谐波比例为1000,角度为10) (114-j,314-xa,164-x) 11.查询遥信状态-备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12.版本查询上行:13.装置复归下行:附录:在报告越限内容命令返回帧中,电压谐波返回的参数序号为46~46+24*3共72个说明.对单个测量数据的读取每个类型最大读到序号为63的数据. 对多个数据的读取无限制.。

威胜电度表通信规约

威胜电度表通信规约

全电子式多功能三相交流电能表数据通信协议(V1.0/V2.0/V2.1/ V3.0/V4.0/ V4.1)(适用于RS-485/RS-232)(威胜集团)湖南威胜电子有限公司HUNAN WEISHENG ELECTRONICS CO.,LTD.WEISHENG GROUP CORP.二零零零年六月随着威胜全电子式多功能三相交流电能表在国内的广泛使用,以及当前各地建设现代化用电管理系统的迫切要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厂家在充分肯定威胜电表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功能完善的同时,也对电表的数据通信接口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威胜全电子式多功能三相交流电能表数据通信接口的技术要求,提高电表数据通信接口的可靠性和通信效率,增加通过通信接口可进行上/下装数据内容,本公司在兼容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特对通信协议(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补充和完善。

本协议以电力负荷管理终端与电表进行数据通信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

本协议是所有通信内容的全集,当用户在具体使用本协议时,请仔细确认电表的通信软件版本、功能、型号等有关说明,以确定实际适用的子集。

本协议所有版本向上兼容,高版本协议内容包含低版本协议内容。

协议按《标志字节》升序排序。

本协议于1997年1月制定含V1.0、V2.0、V3.0的通信协议,并根据我公司通信型电子式电能表的发展,于1998年11月制定V4.0通信协议,于1999年1月制定V4.1通信协议,于2000年05月制定V2.1通信协议。

V1.0版协议为基本内容,并且参数设置命令无密码保护。

V2.0版协议在V1.0的内容上增加标有“V20☆”符号的内容,分参数设置命令有密码保护和无密码保护两大类。

V2.1版协议在V2.0版协议基础上增加标注“V21◆”符号的内容,为DTSD341-3型表威胜协议。

主要在V2.0版协议基础上增加负荷曲线数据的抄读命令及瞬时量数据的查询命令,并在V2.0协议基础上增加了V3.0协议的部分内容。

中电电表PMC-340A_Modbus规约_V1.0

中电电表PMC-340A_Modbus规约_V1.0

PMC-340A 三相导轨式电能表Modbus通信协议(V1.0)目录1 简介 (1)1.1通信协议的目的 (1)1.2通信协议的版本 (1)2 MODBUS串行通信协议详细说明 (1)2.1协议基本规则 (1)2.2传送模式 (1)2.3数据包结构描述 (2)2.3.1 地址域 (2)2.3.2 功能码域 (2)2.3.3 数据域 (2)2.3.4 校验域 (3)2.4网络时间考虑 (3)2.5异常响应 (3)2.6广播命令 (4)3 MODBUS串行通信数据帧 (4)3.1读寄存器(0X03) (4)3.2写寄存器(0X10) (5)4 装置寄存器说明 (5)4.1实时测量数据寄存器 (5)4.2电能数据寄存器 (7)4.3谐波数据寄存器 (13)4.3.1基本电能质量数据寄存器 (14)4.3.2 谐波数据寄存器 (14)4.4需量寄存器 (16)4.4.1 实时需量寄存器 (16)4.4.2 当前需量最大值记录寄存器 (16)4.4.3 上次需量最大值记录寄存器 (17)4.5最值记录寄存器 (18)4.5.1 当前最大实时值记录寄存器 (18)4.5.2 当前最小实时值记录寄存器 (19)4.5.3 上次最大实时值记录寄存器 (21)4.5.4 上次最小实时值记录寄存器 (23)4.6装置参数寄存器 (25)4.6.1 基本参数寄存器 (25)4.6.2 脉冲参数寄存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PMC-340A三相导轨式电能表装置Modbus通信协议版本V1.04.6.3 通讯参数寄存器 (28)4.7分时计费参数设置寄存器 (28)4.7.1 参数设置 (28)4.7.2 计费季设置 (29)4.7.3 日费率表设置 (31)4.7.4 特殊日设置 (34)4.8时间寄存器 (34)4.9操作寄存器 (35)4.10装置信息寄存器 (35)附录A、CRC-16校验算法 (37)1 简介本规约详细地描述了PMC-340A产品在MODBUS通信模式下的输入和输出命令、信息和数据,为使用PMC-340A产品的Modbus通信规约提供参考。

EDMI电能表通讯规约中文说明

EDMI电能表通讯规约中文说明

EDMI电表EDMI规约详细说明以下描述都是以采集表号序列号9的反向总有功电能为例:规约执行过程:(以下数据都是16进制)1.进入命令模式:上位机(主站)发送:02 450C 1F 67 3500 00 00 01 00 01 AA 7E 0302头45标志位:表示可以采集一对多方式(Rs485,Rs422)0C 1F 67 35字节的表地址(四个就是表序列号9化成16进制的四个字节)00 00 00 01四个字节的源地址(可以随便定义)00 01重发序列号高字节,低字节(可以自由定义)如果下次所发报文重发序列号和本次重发序列号相同,那么电表就会把本次所发的报文再次发给主站。

AA 7E CRC(CCITT16 bit校验)从头到校验之前的字节数据进行CRC校验,算法后面会附带03结束符下位机(电表)发送:02 45 00 00 0001 0C 1F 67 3500 01 06 2E 4B 0302头45标志位:表示可以采集一对多方式(Rs485,Rs422)00 00 00 01四个字节的主站源地址0C 1F 67 35四个字节的电表地址00 01重发序列号06确认OK。

如果电表认为主站所发报文出错,此字节就是18。

2E 4B CRC校验03结束字符2 .登入命令:上位机发送(主站):02 450C 1F 67 3500 00 00 01 00 00 4C 45 44 4D 49 2C 49 4D 44 45 494D 44 45 00 10 42 35 0302头45标志位:表示可以采集一对多方式(Rs485,Rs422)0C 1F 67 35四个字节的表地址00 00 00 01四个字节的源地址00 00重发序列号高字节,低字节(进入命令模式是00 01,现在是00 00)4C表示是登入电表45 44 4D 49用户名’EDMI’ASCII玛2C’,’的ASCIIxx49 4D 44 45 49 4D 44 45密码:’IMDE’的ASCIIxx00终止字节(表示前面用户名和密码到现在开始结束)10 42 35(两个字节的CRC,那为什么是三个字节呢.解释如下)特别注意:在此规约中,上行报文在组织报文好后,再要对整个报文进行扫描一遍,如发现在除了02,尾03的其他报文中,有02,03,10,11,13,就把此报文变为两个字节10,40+此字节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数据体中区分一些特殊字符。

电度表部颁DL645-07规约说明

电度表部颁DL645-07规约说明

电度表部颁DL645-07规约说明想自己设计电表吗?先看看规约吧!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一)十月4,2022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安排,对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修订。

制定本标准是为统一和规范多功能电能表与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的物理连接和协议。

信息量的确定以DL/T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为依据。

本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主要差别如下:——调整物理层通信接口参数与GB/T19897.1-2005《自动抄表系统低层通信协议第1部分:直接本地数据交换》定义一致;本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有利于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对用电管理部门改革人工抄表,实现远方信息传输,提高用电管理水平起到推进作用。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想自己设计电表吗?先看看规约吧!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河南电力公司、甘肃电力公司、湖北电力公司、湖南电力公司、江苏电力公司、浙江电力公司、华立仪表集团、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浙江万胜电力仪表有限公司、深圳科陆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树东、姜洪浪、曾海鸥、马利人、杨晓科、张亚东、刘绍新。

本标准于1998年2月10日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功能电能表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通信链路及应用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本地系统中多功能电能表与手持单元(HHU)或其它数据终端设备进行点对点的或一主多从的数据交换方式。

其它具有通信功能的电能表,如单相电能表、多费率电能表,可参照使用。

ZW3415B单相综合电量表使用说明书

ZW3415B单相综合电量表使用说明书

ZW3415B 单相综合电量表使用说明书(版本号 V 1.1)目录第1章产品概述1.1产品外观描述 (04)1.2产品主要特性 (05)1.3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06)1.4引用标准 (08)1.5产品固件版本 (08)第2章使用前的准备2.1 安全注意事项 (09)2.2使用前的准备2.2.1 测试原理 (09)2.2.2 安装使用流程 (10)2.3 开机信息说明 (10)2.4 其它注意事项 (10)第3章产品安装指南3.1产品安装尺寸3.1.1 外形尺寸图 (12)3.1.2 安装面板开口尺寸图 (13)3.2 产品安装方法 (13)第4章产品接线指南4.1 相关内容描述4.1.1 符号描述 (16)4.1.2 注意事项 (16)4.2 产品接线图4.2.1 仪表端子说明 (16)4.2.2 仪表典型接线图 (17)4.2.3 注意事项 (18)4.2.4 继电器报警功能的接线 (18)第5章产品通讯指南5.1 关于RS-485通讯 (19)5.2通讯接线方式 (19)第6章菜单操作指南6.1操作显示界面图 (21)6.1.1提示符号说明 (22)6.1.2 字符对照表 (22)6.2查看操作6.2.1 查看操作总揽 (23)6.2.2 查看电压、电流 (24)6.2.3 查看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电能 (25)6.2.4 查看数字量输出状态 (26)6.3设置操作6.3.1 设置操作总揽 (27)6.3.2 设置仪表参数 (28)6.4查看仪表信息 (31)第7章报警控制7.1关于报警 (32)7.2报警设置 (32)7.3报警示例及注意事项7.3.1 注意事项 (32)7.3.2报警示例 (32)7.3.3报警输出控制过程 (34)第8章装箱清单及产品维护8.1 装箱清单 (35)8.2 注意事项及产品维护8.2.1产品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36)8.2.2产品维护 (36)8.2.3 常见问题处理 (36)第1章 产品概述1.1产品外观描述1.1.1 ZW3415B单相综合电量表显示数据位置在仪表头,接线端子位置在仪表尾,产品标签中记录仪表的重要信息。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总1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浙江规约1目的为实现电力负荷控制双向终端与复费率电能表之间能更可靠,更灵活,便于扩充。

提高传输效率,制定本规约。

2接口和帧格式说明:通信接口:接口:RS485标准;方式:异步方式:一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波特率:可选为1200,2400,4800,9600,默认为1200;延时:收发转换时间大于40毫秒并且小于1秒。

帧格式:没有帧格式说明:帧头:四字节,规定为68H L L 68H ,其中L为表地址开始到校验和字节前的字节数。

L为一字节二进制数。

表地址:一字节,电能表通讯用地址号。

(压缩BCD码表示)当表地址为0FFH 为广播地址。

命令:两字节,参阅第五节命令说明。

数据区:数据传输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数据用压缩BCD码表示,数据区为可选区。

如某数据项不存在,填写为0BAH.如某数据类不存在,此数据类为空。

(参阅例子)数据项:附表中,低四位不为零的命令所对应的数据类别。

数据类:附表中,低四位为零的命令所对应的数据类别。

单元数据包结束标志:当数据以单元数据包或更大数据包发送或者接收时,每单元数据包后跟一结束标志。

单元数据包:数据命令低十四位中,高十位相同的所有命令对应的数据。

单元数据包结束标志规定为0EDH。

校验和:一字节,从表地址开始到校验和前所有字节算术和舍弃8位以上形成。

结束码:即帧尾,一字节,规定为0DH。

3 查询帧格式说明下行帧:上行帧:上行数据帧:确认错误帧,无数据返回时返回上行空数据帧。

4设置帧格式说明:下行帧:上行帧:5命令说明:命令:命令分三个层次:bit15,bit14: 为00,是查询方式;为11,是设置方式。

bit7,bit6…bit4::全为0时,电能表返回bit13,bit12…bit8******全部数据。

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电表的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表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而为了实现电能计量、数据采集和远程通信等功能,电表的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表通信规约的概念、通讯协议的作用,以及常见的电表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的类型和特点。

一、电表通信规约的概念电表通信规约是指用于实现电表与其他设备(如数据采集终端、用户终端等)之间通信的一套标准或规范。

通信规约规定了通信双方之间的数据格式、传输速率、通信协议等细节,从而确保电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够顺利进行。

通信规约是电表通信系统的基础,它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操作性。

不同的厂家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通信规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确保各个设备的通信规约兼容和协调,才能实现电能计量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通讯协议的作用通信协议是指在电表的通信规约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通信技术和网络环境,约定通信双方之间沟通和交换信息的一套规则。

通讯协议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方式、通信控制、数据格式等内容。

通讯协议在电表通信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定义了通信双方之间数据的传输方式和规则,还对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提供了保障。

通讯协议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着电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常见的电表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1. DL/T 645系列DL/T 645系列是我国电力系统智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基本规范。

该系列规约主要包括了电能表与上位机通讯协议、电能表与数据采集终端通讯协议、电能表与用户终端通讯协议等。

它采用了ASCII码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通过串口或以太网等通信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

2. Modbus协议Modbus协议是一种通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在电表通信中,Modbus协议可以实现电能计量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它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和通信方式,如串口、以太网等。

3. IEC 62056系列IEC 62056系列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用于电能计量与通信的协议。

电能表外部通讯规约

电能表外部通讯规约
25:三相四线视在功率测试;
26:三相三线视在功率测试;
27:电参量测试;
UUU=000000—999999:电压档位值(V),2位小数:
III=000000—999999:电流档位值(A),2位小数:
D1D2D3D4D5电表常数(imp/Ws或imp/Vars),采用10进制浮点数;F=00--01滤波方式:00:含谐波(PT) 01:基波(PB);
21:按简易峰峰值法计算功率稳定度;
22:矢量分析;
23: 误差测试;
24:单相视在功率测试;
25:三相四线视在功率测试;
26:三相三线视在功率测试;
27:电参量测试;
F=00--01滤波方式:00:含谐波(PT)
01:基波(PB);
T=01—99数据采集时间(S);
[ ]表示其中内容可省略。
注:发送接线方式时本机不允许自动切换主功能界面。
b)“信息长度值”L等于信息帧中除“地址代码”和“帧长度值”外所有内容(包括校验和)的字节数。“信息长度值”采用十六进制数,数值范围为00H—9FH,用1个字节表示。
c)“信息1 信息2。。。”可为多条信息组合,亦可仅含一条信息。其规定参见“7.信息”。
d)“校验和”采用16进制数,用1个字节表示。参见5.1的规定。
7.信息
信息分为命令(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两类。
7.1信息通则
7.1.1信息基本格式
信息代码(1) [ 信息内容(N)]
7.1.2注释
a)()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字节数,[]括号中的内容根据信息具体规定可缺省。
b)“信息代码” 采用十六进制数,数值范围为B0H--- FDH,用1个字节表示。
c)“信息内容”用压缩BCD码表示,共N个字节。多字节组成数据时高字节在前。

电能质量通讯规约

电能质量通讯规约

电能质量通讯规约3.0本规约通讯格式为两种,固定祯长和可变祯长。

上位机与装置通讯采用固定祯长格式(扩展帧除外),装置与上位机通讯采用可变祯长与固定祯长两种格式。

通讯支持232(485)和UDP两种方式。

一、下行桢格式(上位机与装置通讯)1.基本帧(固定帧长)2.扩展帧(备用)3.控制域解析(C)二、上行桢格式(装置与上位机通讯)包含两种格式:一种为固定祯长,一种为可变祯长.事件标志-一个字节.低4位(b0-b3通道)为1代表该通道有事件,0该通道无事件.装置最高支持16个通道,位(b5b4)为通道页号,位(b7b6)为0无报警 1-记录 2-越限 3-暂态事件.一次最多标示一个报警页号,4个通道的同一类报警的报警状态.1.可变长度帧格式:长度为序号6到链络用户数据最后的字节。

校验码:为序号6到链络用户数据最后字节的CRC校验值。

2.固定长度帧格式:功能码:链络用户数据:4.功能码说明注:装置地址:仪器地址标识(从0开始)通道序号:通道地址标识(从0开始)参数序号:要下载(召唤)的参数序号,参数序号在不同的命令里代表的含义可能不同参数数值:要下载(召唤)的参数数值校验码:固定帧为序号1-----11字节的CRC运算值,可变帧参考相关说明.二、命令详细说明1.召唤实时数据报文格式:下行:上行:实时数据传输顺序与含义参见附录.2.召唤历史数据报文格式:下行:上行:3.对取时钟报文格式:下行:说明:只对一个装置设置一次即可上行:4.召唤、修改装置本地通道参数报文格式:下行:说明:通道参数的解析方法:a) 参数数值字节0:b7b6b5b4-通道电压(0~15); b3-备; b2-为0表示‘三相三线’,1表示‘三相四线’;b1-备用; b0为1表示‘平均优化’,0表示‘不平均’。

b) 参数数值字节1:b7~b2-备用; b1-0表示‘额定电压为57.7’,1表示‘额定电压为100’;b0- 0表示‘报警不输出’;1表示‘报警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该通信规约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1998—02—10发布,1998—06—01实施)而制定的。

1.1 字节格式每字节含8位二进制码,传输时加上一个起始位(0)、一个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1)共11位。

其传输序列如图1。

D0是字节的最低有效位,D7是字节的最高有效位。

先传低位,后传高位。

起始位 8位数据偶校验位停止位图1 字节传输序列1.2 帧格式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

帧格式如图2所示。

图2 帧格式1.2.1 帧起始符68H:标识一帧信息的开始,其值为68H=01101000B。

1.2.2 地址域A0~A5:地址域由6个字节构成,每字节2位BCD码。

地址长度为12位十进制数,低地址位在先,高地址位在后。

当地址为999999999999H时,为广播地址。

1.2.3控制码C:控制码的格式如下所示。

D7=0:由主站发出的命令帧D7=1:由从站发出的应答帧D6=0:从站正确应答D6=1:从站对异常信息的应答D5=0:无后续数据帧D5=1:有后续数据帧D4~D0:请求及应答功能码00000:保留00001:读数据00010:读后续数据00011:重读数据00100:写数据01000:广播校时01010:写设备地址01100:更改串口通信速率01111:修改密码10000:最大需量清零11001:厂家保留11010:厂家保留1.2.4 数据长度L:L为数据域的字节数。

读数据时L≤200,写数据时L≤50,L=0 表示无数据域。

1.2.5 数据域DATA:数据域包括数据标识和数据、密码等,其结构随控制码的功能而改变。

传输时发送方按字节进行加33H处理,接收方按字节进行减33H处理。

1.2.6 校验码CS:从帧起始符开始到校验码之前的所有各字节的模256的和,即各字节二进制算术和,不计超过256的溢出值。

1.2.7结束符号16H:标识一帧信息的结束,其值为16H=00010110B。

2.传输2.1传输次序所有数据项均先传送低位字节,后传送高位字节。

2.2 传输响应每次通信都是由主站按信息帧地址域选择的从站发出请求命令帧开始,被请求的从站根据命令帧中控制码的要求作出响应。

收到命令帧后的响应延时Td:20ms≤Td≤500ms.字节之间停顿时间Tb:Tb≤500ms.2.3差错控制字节校验为偶校验,帧校验为纵向信息校验和,按收方无论检测到偶校验出错或纵向信息校验和出错,均放该信息帧,予不响应。

2.4传输速率: 1200bps。

3.数据标识3.1 数据分类除测量值以外,本协议将计数值,最大需量发生时间,瞬时电压、电流、功率值等归为变量类,将日历、时间、用户设置值、费率装置的特征字、状态字、费率时段等归为参变量类。

3.2 数据标识结构及编码费率装置中有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数据。

本规约采用四级树状结构的标识法来表示这些数据。

用2个字节的4个字段分别标识数据的类型和属性,这2个字节为DI1和DI0,4个字段分别为DI1H、DI1L、DI0H、DI0L,其中DI0L为最低级标识字段,DI1H为最高级标识段。

用DI1H标识数据的类型,其标识如下:1010 最大需量1011 变量1100 参变量1101 负荷曲线1110 厂家功能扩展1111 保留用DI1L、DI0H、DI0L标识数据的不同属性时,对于电能量和最大需量数据,由于其具有多个属性,如时域性(当前值、上月值、上上月值等)、分类属性(有功、无功)、供电方向属性(正向、反向)、费率属性(总量、不同费率的量)等,它们的标识如下:3.2.1电能量数据标识:1001 电能量 00 当前 00有功 01 上月 01 无功 10上上月 10 保留 11集合 11 集合1000 第二电能量00前3月01前4月10前5月0111 第三电能量 00前6月01前7月10前8月0110 第四电能量00前9月01前10月10前11月0001 正向电能 0000 总电能0010 反向电能 0001费率10011 一象限无功 0010 费率20100 四象限无功 0011 费率30101二象限无功 0100 费率40110 三象限无功 0101~1110 保留 0111~1110 保留 1111本数据块集合 1111 集合各电能量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1中给出。

3.2.2最大需量数据标识01上月 01无功 10上上月 10 保留 11集合 11 集合0101 第二需量00前3月01前4月10前5月0100 第三需量 00前6月01前7月10前8月0011 第四需量00前9月01前10月10前11月0001正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0总最大需量 0010反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1费率10011一象限无功 0010费率20100四象限无功 0011费率30101二象限无功 0100费率40110三象限无功 0101~1110保留 0111~1110保留 1111本数据块集合 1111集合最大需量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2中给出。

3.2.3最大需量时间数据标识01上月 01无功10上上月 10 保留11集合 11 集合0010 第二需量时间00前3月01前4月10前5月0001 第三需量时间 00前6月01前7月10前8月0000 第四需量时间 00前9月01前10月10前11月0001正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0总最大需量0010反向有功最大需量 0001费率10011一象限无功 0010费率20100四象限无功 0011费率30101二象限无功 0100费率40110三象限无功 0101~1110保留0111~1110保留 1111本数据块集合1111集合最大需量时间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3中给出。

3.2.4按照本协议数据的分类,最大需量发生的时间属变量类,考虑到数据终端读取数据的方便,将其与相应的最大需量以相同的编码、不同的类别代号(A、B),单独列在表A3中。

其他属于变量、参变量的各类数据的标识编码在表A4、A5中给出。

3.2.5 负荷记录数据块的标识编码列在表A6中4.数据集合4.1 概述数据标识码标识单个数据项或数据项集合。

单个数据项可以用附录A中对应数据项的标识码唯一地标识。

当请求访问由若干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集合时,可使用数据块标识码和数据集标识码。

4.2 数据项、数据块和数据集合4.2.1 数据项反映费率装置中某一时空量和数字量的若干BCD码,如附录A序号码1中9010H表示当前正向有功总电能,格式为XXXXXX.XX(kWh)。

4.2.2 数据块数据标识符中由标识字段DI1H、DI1L、DI0H分别相同,而DI0L取值不同 [0,1,2,。

,K(K为可能的最大取值)]的各连续数据项组成的一组数据,称数据块。

数据块的标识特征为DI0L=1111B。

4.2.3数据集合由1个或多个数据块构成一个数据集合。

在数据标识中,较高级标识字段DI1H 、DI1L和DI0H标识为1111B或11B时表示一个数据集合,代表该字段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与其下一级标识字段的多个数据块所组成的数据集合。

此时不论其下一级标识字段为何值,均视为数据集标识,即11B或1111B。

数据传输时组成数据集的各数据块之间用分隔符AAH分隔,两个连续的数据块分隔符表示一个空数据块。

如图3所示数据集合中包含四个数据块,其中数据块1有m1项数据,数据块2有m2项数据,数据块3为0项,数据块4有m4项数据。

项图35.应用5.1读数据5.1.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数据控制码 C=01H数据长度 L=02H帧格式:5.1.2 从站正常应答功能从站正常应答控制码 C=81H 无后续数据帧C=A1H有后续数据帧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无后续数据帧格式:有后续数据帧格式:5.1.3从站异常应答帧功能从站收到非法的数据请求或无此数据控制码C=C1H数据长度 L=01H帧格式:错误信息字注:错误信息字ERR见附录B9。

5.2读后续数据5.2.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读后续数据控制码 C=02H数据长度 L=02H帧格式:5.2.2 从站正常应答帧后续数据按正常数据帧格式发送控制码 C=82H 无后续数据帧 C=A2H有后续数据帧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无后续数据帧格式:有后续数据帧格式:5.2.3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C=C2H数据长度 L=01H帧格式:5.3重读数据5.3.1主站请求帧功能请求从站重发上帧数据控制码 C=03H数据长度 L=00H帧格式:5.3.2 从站正常应答控制码 C=83H 无后续帧C=A3H有后续帧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无后续帧格式:有后续帧格式:5.3.3从站异常应答控制码C=C3H数据长度 L=01H帧格式:5.4写数据5.4.1 写数据请求帧功能主站向从站请求设置数据(或编程)控制码C=04H数据长度 L=02H+m(数据长度)+密码4个字节帧格式:5.4.2从站正常应答帧功能将请求命令执行的结果告知主站控制码C=84H数据长度 L=00H帧格式:5.4.3 从站异常应答帧控制码 C=C4H数据长度 L=01H帧格式:5.5 广播校时功能强制从站与主站时间同步控制码头C=08H数据长度 L=06H数据域 YYMMDDhhmmss(年.月.日.时.分.秒)帧格式:秒分时日月年注 1.广播校时不要求应答。

2.仅当从站的日历和时钟与主站的时差在±5min以内时执行校时命令,即将从站的日历时钟调整到与命令下达的日历时钟一致。

3.不推荐在午夜0时校时,以免影响在0时进行的某些例行操作。

4.每天只允许校对一次。

5.6 写设备地址5.6.1写设备地址请求命令帧功能设置某从站的地址码控制码C=0AH地址域 999999999999H数据长度 L=06H数据域 A0。

A5(设备地址码)帧格式:注:本请求命令采用广播地址发布,要求被设置的从站有相应的按键(编程键)与该命令配合,在命令发布的全部时间内按下按键者响应,其它不响应。

5.6.2 从站正常应答帧功能正确执行命令的设备应答控制码 C=8AH地址域 A0。

A5(新设置的设备地址码)数据长度 L=00H帧格式:5.7 更改通信速率5.7.1更改速率请示帧功能请求用1200bps以外的速率通信控制码 C=0CH:数据长度 L=01H帧格式:速率特征字5.7.2 确认应答功能从站对更改速率请求的确认控制码 C=8CH数据长度 L=01H帧格式:5.7.3 从站否认更改速率的请求控制码 C=8CH数据长度 L=01H数据域 Z=FFH 表示否认帧格式:5.8 修改密码5.8.1 写密码请求帧功能改变从站当前的密码控制码 C=0FH数据长度 L=08H数据域 PA0P00P10P20PANP0NP1NP2N帧格式:P00P10P20为新密码或更高权限的密码,PA0表示该密码权限:P0N P1N P2N为新密码或需设置的密码,PA N为新密码的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