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合集下载

种植方式对北疆滴灌复播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方式对北疆滴灌复播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6,39(6) :431〜436Journal o 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文章编号:00786卜1(2016)06-043-06种植方式对北疆滴灌复播大豆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陈传信、唐江华、王娜2,符小文S陈佳君、苏丽丽、杜孝敬、徐文修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2.新疆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伊宁835100)摘要:以黑河45号大豆为材料,在新疆伊宁县研究滴灌条件下,同一密度不同株行距对复播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设定5种行距X株距种植方式处理(30cm X6.0cm)、B处理(0cmX4.5 cm)、C处理(60cm X3.0cm)、D处理〔15 +30)cm X8.0cm〕、E处理〔15+1 5 +60) cm X6.0cm〕,结果表明,宽窄行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势均优于等行距处理。

宽窄行处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总量高于等行距处理,尤以宽窄行处理D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最大,宽窄行处理D的最大积累速率最大,出现时间也最早,提前0.30〜3.65d。

宽窄行处理的单株荚数、粒数比等行距处理平均值增加了19.3%和12.3%。

宽窄行处理D和处理E的产量分别是3 469.54、3 387.27 kg/hm2,平均产量比等行距处理的平均值增加2451%。

本试验条件下,宽 窄行种植是提高夏大豆产量的有效种植方式之一。

关键词:种植方式;夏大豆;生长;产量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八Effects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Plant Growth andYield of Summer Soybean in Northern XinjiangCHEN Chuan-xin 1,TANG Jiang-hua 1,WANG Na2,FU Xiao-wen 1,CHEN Jia-jun1,SU Li-li1,DU Xiao-jing1,XU Wen-xiu1(1 .Collgeof Agronomy,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 China;2.Agricultura-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Yining County?Yining 835 1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n plant height?thick stem s?leaf area index?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of summer soybean(Heihe 45) under drip irrigation in Yin­ing County^Xinjiang in the same density?five plant patterns were established as the row spacing X plant spacing:treatm ent A(30 cm X6.0 cm),treatment B(40 cm X4.5 cm),treatm ent C(60 cm X3.0 cm),treat­ment DC(1 5+30)cmX8.0 cm]and treatm ent EC(15 +15 +60)cm X6.0 c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thick stem s,leaf area index,dry m atter accumulation and population photosynthetic potential of wide-narrow row spacing treatment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equal row spacing treatm ent.The total amount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under wide-narrow row treatm ent was higher qual row spacing treatment?especially in wide-narrow row treatment D?the maximum accumulation rate was the largest and the emergence time was the earliest,).30 —3.65 d in advance.The number of pod per plant?grain number ratio by wide-narrow row spacing treatment were increased by a mean value of 19.83% and 12.83% more than those b y the equal row spacing treatm ent.The yields of wide-narrow row treatm ent D and treatment E were3469.54kg/ hm2and3387.27kg/ hm2,respectively,and the average yield was收稿日期=2016—11 —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 2)通讯作者:徐文修,E-mail:xjxwx@432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6 年24.51 %higher than that of equal row spacing treatm ent.Under this condition,wide-narrow row planting patter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crease summer soybean yield.Keyword s:planting pattern;summer soybean;grow th;yield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新疆气候变化明显,尤其北疆地区气温增加显著。

农业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农业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农业工程学报》投稿须知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工程学报》编辑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并适应期刊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结合本刊的具体情况,从2000年第16卷第1期开始已改大16开本,对2001年以后的来稿作如下要求,希望广大作者能给予支持。

1 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

文献标识码为A、B、C的文章应有相应的英文题名,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 作者及工作单位(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首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姓、名均不能缩写。

(2)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

(3)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多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序号,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

作者工作单位的英译文还应在邮编之后加“,China”。

例:王志刚1,陈向东2,诸葛英3(1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 100084;2 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西安710049; 3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工程系,上海 200030 )Wang Zhigang1, Chen Xiangdong2, Zhuge Ying3(1 Dept. of Therm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Institute of Solar Energ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3 Dept. of Power & Energy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3 作者简介文章主要作者可按下列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棧 员穑 褡鍡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格式知识讲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格式知识讲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格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撰稿指南□□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投稿时邮件主题写:作者姓名、“投稿(修改稿请加稿件编号)”、论文题目或关键词。

□□编辑部在收稿后5个工作日之内通过电子信箱告知作者论文的初审结果;登记收稿后1.5~2个月可以将审稿意见传给作者,3个月内告知作者该文是否录用(但是如果有重要修改或需复审,则定稿时间顺延。

如不拟录用,不退原稿。

□□本刊编辑部对所发稿件拥有版权。

□□学报出版后,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检索,学报稿酬和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将以稿费的形式一次性支付给作者。

□□以下是论文撰稿和排版格式的详尽要求,供参考。

下划线处的内容请务必做到。

1□文稿格式1.1□全文字号□□用小5号宋体编排的内容有:中英文摘要、图表、各级注释、参考文献表;□□用5号宋体的内容有:正文文字。

1.2□文稿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在内,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为6 000~8 000汉字(投稿文件不超过8页)。

1.3□文稿内容□□文稿应包括几部分:中英文的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首页脚注、正文、(致谢)、参考文献表。

1.4□层次标题□□1)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左顶格,标题编码用黑体字。

例如:□□一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如1□材料与方法、2□、3□……,占一行;□□二级标题使用5号黑体如1.1□供试昆虫培养、1.2□……,占一行。

□□三级标题使用5号楷体如1.1.1□昆虫来源□、1.1.2□培养箱设计□、1.1.3□……,题后空1字接排正文。

□□2)层次标题以下可以使用其他标题序号例如1)、2)、3)……,及1、2、3……。

序号退2字起排。

□□3)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1.5□其他内容的序号□□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投槁须知
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原创性研究性论文,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及 以上资助的研究成果可以优先发表。来稿应 注重创 新性 、科学性 、实用性 ,戍论 点明确 ,论据充分 ,讨论有据并紧密结合结果,文字精练 ,层次清楚 ,数据准确,统计方法正
确。
1 .投稿时采用远程投稿 系统提交 W r o d文档 ( 网址为 :h t :/w . j u b e m tp / w w x m x 。 o 。来稿经初审后 ,如不适合本刊录用者 ,将予退稿, 来稿若在 3个月内未收到 处理 结果,可 改投它刊 ( 告知本刊编辑部 )。 须 2 .文题 :应简明确切,尽量不用副标 题,2 O个字 以内为! 直。如为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 目应在文题上加注 星号,在 首页下
词应附外文。
9 .大 、小写与正、斜休: 除英语语法规定和专有名词、缩 写词之外 ,一般戍 为小写。 斜体 多见于代表变量的 母如 X 、Y等 。
统 计 学 符号 如 t 、s等 , 量 符 号 如 体 积 压力 P等 ,表 示旋 光性 、 分 子构 象 、 取代 基 等 的化 学符 号 如 J O 月 、P , 、 、 、 等 ,生物 学 中属 及 属 以下 拉 丁 文 学 名 ( 寄生 虫 、微 生 物 及 中草 药等 的拉 J文 学 名 )应 使用 斜 体 。其 余 情 况 一 般 为 正 体 ,如缩 、 如 ‘ 单 位 符 号 、 化学 元 索 符 号 等 。 1. 苗 和 单位 O 参 见 G 12 3 19 。 量 符 号 一 为 希 腊 或 拉 丁字 母 的 小 写 斜 体 ,如 浓 度 ,质 最 历 B30.- 93 般 ,速 度 V 。在 表 达 量 值 的 等
“ 奇 金 病 ”,等 。 药 物 名称 采 用 卫 生 部 药 典 委 员 会编 的 《 国药 品 通 用 名 称 》或 我 国 药 典 中的 通用 名 , 斯不 用 商品 名 。不应 随意 霍 中

喷施脱叶剂对不同机采种植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喷施脱叶剂对不同机采种植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7,40(2) :79〜84Journal o 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文章编号:1007-8611(2017)02-0079-06喷施脱叶剂对不同机采种植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李健伟、石洪亮、李春艳、崔建平2,张巨松1(.新疆农业大学棉花工程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52; 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摘要:在新疆阿瓦提县丰收二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

研究了新陆中75号在一膜六行种植模式R1 〔10 cm+66c m+ 10 cm + 66 c m+ 1 0 cm) +66cm〕X 1 1cm、一膜六行种植模式R2〔( 2 cm + 64 cm + 12 cm +64 c m+12 c m)+66cm〕X 1 1cm、一膜四行种植模式R3〔(6’1c m+12 c m+64 c m)+86cm〕X 9.5 cm 喷施脱叶剂(脱吐隆300 g/h m2+40%乙烯利1200 m L/h m2)前后棉花产量、脱叶效果以及棉纤维品质的差异。

结果表明:R3 模式较R1模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增加796.5 k g/h m2和303.9 k g/h m2,R2模式较R1模式籽棉产量增加5918 k g/h m£ ;喷施脱叶剂后R3模式比R1模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分别增加823.3 k g/h m2和2349 k g/h m£,R2 模式较R1模式籽棉产量增加656.0 k g/h m2。

脱叶剂喷施24 d后,R3模式下脱叶率较R1模式脱叶率高11.13%,挂枝率低6.33%。

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之间棉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但喷施脱叶剂处理后断裂比强度、纺织一致性指数降低。

喷施脱叶剂处理下R3模式的纺织一致性指数较R1模式高18.0%。

喷施脱叶剂对R3模式下棉花产量、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影响最小且产量高,更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3 来稿请 附联 系 电话 和通 迅地址
在此 , 刊特 向多年来 关心 和支 持本 刊的新 老作者 、 本 读者 深表 谢意 , 同时欢迎 踊跃 赐稿 。
为 了进一 步提 高《 疆农 业 大学 学报 》 新 的学 术 质量 , 对来 稿 属 国家级项 目支持 的 文章 , 专 家评 审通 过后 可 经

优先 刊登 。 地 邮
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址 : 乌鲁 木齐 市南 昌路 4 新疆 2号 编 :3 0 2 80 5
话 : 9 18 6 8 4 f 9 )7 2 7 0
新疆 农业 大学学 报 编辑部
E-mal x d b 1 .O1 i: n x @ C 1 63 " 1
( 3~8 、 个)中图分 类号 、 英文 题 目、 者姓 名( 语拼 音)单 位 ( 文)英文 摘要 ( 中文相 对应 )英文 关 键词 ( 中文 作 汉 、 英 、 与 、 与 相对 应)正文 、 、 参考 文献 。 1 来稿 首页地 脚处 注 明论 文 资助 的基 金项 目( 课题 来源 及项 目编 号) . 3 包括 和通讯 作者 的 E m i 联 系 电话 。 — al 、 1 标 题 应简 明确 切 , . 4 一般 不超 过 2 0个字 , 题名 应避 免使用 非公 知公 用 的缩写语 、 字符 。
须执行 国家标准 ; 文稿中外文字母 、 符号等必须分清大 、 小写及正、 斜体; 、 上 下角标的位置要 明确 。 1 图 与表 图 、 只需 附最 必要 的 , 忌与文 字表 述重 复 。图应线 条清 晰 , 线 分 明 , 片最好 用黑 白片 , . 6 表 切 主辅 照 要 求 图像 清 晰 , 反差 适宜 。表 一般采用 三 线表 , 求 内容 简 明 , 目要 清楚 。 图名 、 名请用 中英 文对 照 。 力 标 表 1 参 考 文献 参考 文献 只列 最主要 的 , . 7 未公开 发表 的文 献请勿 引用 。 考文献 的序号 以文 中出现 的先后顺 参 序 随文标 注 , 在正文 中将被 引参 考文献 的序 号加 方括 号标 于应用 处 的右上 角 。 著 录格 式 为 : 期 刊一【 号】作者 (人 以下 全部 写 出 , 过 者 只写 前 3名后 加 “ ”.文 献 题 名『 献类 型标 识 ] 序 3 超 等 ) 文 .期 刊 名 , 年, ( : 卷 期)起止 页码 . 著作一 【 号]作 者 .书名[ 献类 型标识 ] 序 文 .版 次( 1 第 版不 写) .出版地 : 出版 者 , 出版 年 : 起止 页码 . 论文集一【 序号】 作者.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论文集名.出版地 : . 出版者, 出版年 : 起止页码. 学 位论文一 [ 序号]作者 .题 名[ 文献类 型标 识1 . 保存地 点 : 保存单 位 , 年份 . 报纸 一[ 号]作者 .文献 题名 [ 献类 型标识 ] 序 文 .报 纸名 , 出版 年一 月一 E( l 版次) . 国际、 国家 标准一 [ 序号]标准发 布者 .标 准编号 标 准名称 f 献类 型标 识】 文 .出版地 : 出版 者 , 年份 .

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

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9,42(6):392~399J o u r n a l o f 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文章编号:1007-8614(2019)06-0392-08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刘美娟1,候银莹1,汤明尧2,涂永峰3,陈波浪1(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土壤肥料工作站,乌鲁木齐830049;3.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吉831100)摘要:以棉花品种 新陆早57号 ㊁ 新陆早50号 和 新陆早13号 为材料,通过在玛纳斯县田间试验,研究磷肥用量0㊁75㊁150㊁400k g/h m2对棉田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㊂结果表明,与0k g/h m2相比,施磷75k g/h m2,在棉花各生育期表层(0~20c m土层)土壤有机质㊁碱解氮㊁速效磷分别增加了10.09%~19.62%㊁39.77~74.72%㊁16.39%~102.82%;施磷150k g/h m2,土壤有机质㊁碱解氮㊁速效磷分别增加了18.40%~37.01%㊁78.86%~126.43%㊁45.54%~159.41%;施磷400k g/h m2,土壤有机质㊁碱解氮㊁速效磷分别增加了27.05%~83.30%㊁42.93%~62.95%㊁77.96%~276.02%;施磷对土壤速效钾无显著影响㊂相同供磷水平下, 新陆早57号和 新陆早50号 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各生育期均显著高于 新陆早13号 ; 新陆早57号 和 新陆早13号 的土壤有机质㊁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在各生育期均显著高于 新陆早50号 ㊂在试验地种植 新陆早57号 施用磷肥150k g/h m2可活化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㊂关键词:棉花;供磷强度;土壤肥力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AE f f e c t s o fP h o s p h o r u sA p p l i c a t i o nR a t e s o nS o i l B a s i cF e r t i l i t y i nC o t t o nF i e l d sL I U M e i-j u a n1,H O U Y i n-y i n g1,T A N G M i n g-y a o2,T U Y o n g-f e n g3,C H E NB o-l a n g1(1.C o l l e g e o f P r a t a c u l t u r a l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U r u m q i 830052,C h i n a;2.S o i l a n dF e r t i l i z e r W o r k s t a t i o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 a n dR u r a lD e p a r t m e n t o fX i n j i a n g U y g u rA u t o n o m o u sR e g i o n,U r u m q i830049,C h i n a;3.X i n j i a n g H u i e rA g r i c u l t u r a lG r o u p C o., L t d.,C h a n g j i8311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D i f f e r e n t c o t t o nv a r i e t i e s X i n l u z a o57 , X i n l u z a o50 a n d X i n l u z a o13 w e r eu s e da sm a t e r i-a l s t os t u d y t h ee f f e c t so f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0k g/h m2(P0),75k g/h m2(P75),150k g/h m2(P150)a n d 400k g/h m2o f p h o s p h o r u s f e r t i l i z e r i n t h e f i e l d s i nM a n a sC o u n t y o n s o i l o r g a n i cm a t t e r a n d a v a i l a b l e n u-t r i e n t s.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0k g/h m2),t h eo r g a n i cm a t t e r,a l k a l i h y d r o-l y z e dn i t r o g e na n d 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 i n c r e a s e db y10.09%-19.62%,39.77%-74.72%a n d16.39%-102.82%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 t h e s u r f a c e l a y e r(0-20c ms o i l l a y e r)o f c o t t o n i n e a c h g r o w t h p e r i o du n d e r l o w Pa p p l i c a t i o n(75k g/h m2);T h eo r g a n i cm a t t e r,a l k a l i h y d r o l y z e dn i t r o g e na n d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 i n-c r e a s e db y18.40%-37.01%,78.86%-126.43%a n d45.54%-159.41%u n d e r p r o p e rPa p p l i c a t i o n (150k g/h m2);U n d e r e x c e s s i v ePa p p l i c a t i o n(400k g/h m2),s o i l o r g a n i cm a t t e r,a l k a l i h y d r o l y z e dNa n d a v a i l a b l eP i n c r e a s e db y27.05%-83.30%,42.93%-62.95%a n d77.96%-276.02%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dP a p p l i c a t i o nh a d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e f f e c t o n s o i l a v a i l a b l eK.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c o t t o n v a r i e t i e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s o i l a v a i l a b l ePo f X i n l u z a o57 a n d X i n l u z a o50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收稿日期:2019-10-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629);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课题资助通讯作者:陈波浪,E-m a i l:c h e n w a n g200910@s i n a.c o m第6期刘美娟,等: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o f X i n l u z a o13 i n e a c h g r o w t h p e r i o d u n d e r t h e s a m e P s u p p l y l e v e l;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s o i l o r g a n i cm a t t e r, a l k a l i h y d r o l y z e dNa n d a v a i l a b l eKo f X i n l u z a o57 a n d X i n l u z a o13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X i n l u z a o50 i n e a c h g r o w t h p e r i o d.A p p l y i n g P f e r t i l i z e r150k g/h m2t o p l a n t i n g X i n l u z a o57 i n t h e e x-p e r i m e n t a l s i t e c a n a c t i v a t e a n d i m p r o v e s o i l f e r t i l i t y,t h u s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P f e r t i l i z e r. K e y w o r d s:c o t t o n;p h o s p h o r u s s u p p l y i n t e n s i t y;s o i l f e r t i l i t y土壤是作物生存的基础,土壤肥力是决定土地生产力的基本条件[1,2]㊂长期实际生产证明,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㊁增加粮食单产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㊂谭金芳[3]的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㊁有机肥和尿素配施均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施加适量氮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微生物的丰富度[4],且玉米(Z e a m a y s L.)籽粒和小麦(T r i t i c u ma e s t i v u m)成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5];施用钾肥可以有效补偿中后期土壤速效钾的不足[6],提高棉花(G o s s y p i u m s p p.)产量和纤维品质[7];余小兰[8]研究表明,施用磷肥能增加土壤p H 值㊁碱解氮㊁有效磷含量㊂施肥尤其是合理施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㊂在相同肥力的土壤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基因型的同种作物,土壤肥力都会发生变化㊂梁银丽[9]研究发现,在肥力相同的土壤种植玉米和蔬菜,蔬菜地酶活性显著高于玉米地;梁坤伦[10]研究表明,种植青稞(H o r d e u m v u l g a r e v a r. n u d u m)㊁马铃薯(S o l a n u mt u b e r o s u m)㊁紫花苜蓿(M e d i c a g os a t i v a)㊁黄花苜蓿(M e d i c a g o f a l c a t a L.)㊁油菜(B r a s s i c an a p u s L.)+豌豆(P i s u ms a t i-v u m L i n n.)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马铃薯地>黄花苜蓿地>青稞地>油菜+豌豆混播地>紫花苜蓿地,且黄花苜蓿地硝态氮含量高于紫花苜蓿;平亚琴[11]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油菜的土壤养分有明显的差异;也有研究表明[12],不同基因型棉田的土壤肥力与棉花基因型有明显的相关性㊂研究发现,棉花根系总根长㊁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整体趋于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150k g/h m2供磷水平下达到最大值[13],低磷㊁过量施磷都会降低作物的根系参数;根系作为联系作物与土壤的介质,是作物与土壤交换养分㊁水分的重要器官,根系参数达到最优,说明土壤养分充足㊂胡国智[14]㊁吴梅菊[15]发现施磷量为0~75k g/h m2㊁45~ 135k g/h m2时,棉花平均增产9.55%~17.66%㊁18.17%,说明适量施磷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棉花产量;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作为土壤肥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被作物高效吸收利用,供作物生长发育,当土壤肥力较低,无法满足作物需求时,需要通过施肥增加土壤肥力;但近年来磷肥不合理或过量施用致使棉田土壤累积磷极剧增加[6],棉田的肥力自然供给力却下降[16],有关棉田土壤基础肥力受施肥方法的影响研究已有报道[7,17-19],但针对膜下滴灌棉田不同磷肥用量和不同棉花品种下新开垦棉田土壤基础速效肥力特征变化的研究还未见报道㊂基于前人对棉田土壤肥力的研究[20-22],本试验设计4个不同供磷水平和3个棉花品种的双因素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膜下滴灌新开垦棉田土壤基础速效肥力的影响,以期为新疆棉田土壤基础肥力和磷肥利用率的提高提供参考㊂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6年4月至10月在新疆玛纳斯县进行㊂试验设置不同供磷(P2O5)水平0k g/h m2 (P0)㊁75k g/h m2(P75)㊁150k g/h m2(P150)㊁400k g/h m2(P400)4个水平与 新陆早57号 (X L Z57)㊁ 新陆早50号 (X L Z50)㊁ 新陆早13号 (X L Z13)3个棉花品种组合(棉种均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的双因素试验,供磷水平和棉花品种依据前期试验和棉花生产中主栽品种设计[23-26],每水平3个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共36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45m2㊂新开垦棉田(2013年开垦㊁土壤类型为灰漠土)耕层(0~30c m)土壤有机质含量12.50g/k g㊁碱解氮11.9m g/k g㊁速效磷9.2m g/k g㊁速效钾676m g/k g㊁p H值8.35㊁电导率3.32m s/c m;不同水平重过磷酸钙(P2O546%)和150k g/h m2硫酸钾(K2O50%)全部用作基肥,在播种前一次全部施入,尿素20%作为基肥在播前施入土壤,随水追施280k g/h m2(总量350k g/h m2);棉花采用一膜四行种植模式,一膜铺设一条滴灌带,每小区24行棉花,膜宽1.4m,膜间宽0.5m,株距10c m,理论种植密度为22.2万株/h m2;在播种前筛选种子,于2016年4月10日播种,定苗后20d开始滴灌,灌水量为4000m3/h m2,分10次滴灌㊂水肥管理及农艺措施与新疆棉田普遍采用的生产管理模式保持一致㊂393新 疆 农 业 大 学 学 报2019年1.2 样品采集与测定根据棉花生育期,分别于棉花苗期㊁花蕾期㊁花铃期㊁吐絮期,依据0~5c m ㊁5~10c m ㊁10~20c m ㊁20~40c m 土层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每小区采样5个点(每个采样点均在每膜中间2行棉花间),晾干,磨细,过1mm 筛和0.25mm 筛备用㊂土样前处理好后,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N H 4O A c 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含量;碳酸氢钠浸提-钼蓝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27],对同一样点各土层测定值取平均值进行分析㊂1.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S P S S 20.0s o f t w a r e ㊁M i -c r o s o f tE x c e l㊂2 结果与分析2.1 施磷水平对棉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由表1知,施用磷肥可增加棉花各生育期土壤有机质含量,P 400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最高;在苗期,与P 0水平相比,P 75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5.51%(P >0.05)㊁14.84%(P <0.05)㊁17.54%(P >0.05),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了7.42%~32.93%(P <0.05)㊁14.34%~40.35%(P <0.05);在花蕾期,与P 0水平相比,P 150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28.25%(P <0.05)㊁22.99%(P <0.05)㊁20.27%(P >0.05),P 75㊁P 400水平时分别增加了6.46%~15.89%(P >0.05)㊁48.20%~76.10%(P <0.05);在花铃期,与P 0水平相比,P 75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9.58%(P >0.05)㊁21.85%(P <0.05)㊁11.81%(P >0.05),P 150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15.89%(P >0.05)㊁35.52%(P <0.05)㊁24.37%(P <0.05),P 400水平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了34.78%~70.09%(P <0.05);在吐絮期,与P 0水平相比,P 150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20.40%(P >0.05)㊁35.80%(P <0.05)㊁46.74%(P <0.05),P 75㊁P 400水平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了13.19%~23.39%(P >0.05)㊁66.39%~102.19%(P <0.05)㊂相同供磷水平下,苗期X L Z 57和X L Z 5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X L Z 13增加了44.58%~77.45%(P <0.05)㊁49.91%~57.47%(P <0.05);花蕾期P 75水平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X L Z 57和X L Z 50增加了12.11%(P <0.05)㊁23.67%(P <0.05),P 0㊁P 150㊁P 400水平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X L Z 57和X L Z 50增加了7.38%~16.13%(P >0.05);花铃期X L Z 57的土壤有机表1 棉花品种和施磷水平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T a b l e 1 E f f e c t s o f c o t t o nv a r i e t i e s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l e v e l s o n s o i l o r ga n i cm a t t e r c o n t e n t 生育期施磷水平X L Z 57X L Z 50X L Z 13苗期P 012.06ʃ0.37B a 10.43ʃ0.54C b 6.79ʃ0.84B cP 7512.72ʃ0.61B a 11.97ʃ0.61B a 7.99ʃ0.80A B b P 15012.95ʃ0.61A B a 13.86ʃ0.78A a 8.80ʃ0.69A b P 40013.79ʃ0.37A a14.32ʃ0.36A a 9.54ʃ0.61A b花蕾期P 010.11ʃ0.65C a 9.98ʃ0.95C a11.59ʃ0.90B a P 7511.72ʃ0.30B C b 10.62ʃ0.61B C c 13.14ʃ0.32B a P 15012.97ʃ1.15B a 12.27ʃ1.09B a 13.94ʃ0.80B a P 40017.81ʃ1.83A a 15.93ʃ1.51A a 17.18ʃ2.44A a花铃期P 013.07ʃ0.70B a 9.49ʃ0.80C c 11.52ʃ0.65C bP 7514.32ʃ1.26B a11.57ʃ0.36B b 12.88ʃ0.30B C a b P 15015.15ʃ0.93A B a 12.86ʃ0.58B b 14.32ʃ1.04B a b P 40017.62ʃ1.73A a 16.15ʃ1.08A b 17.59ʃ2.20A a b 吐絮期P 09.47ʃ0.84B a7.66ʃ0.60C a b8.32ʃ0.85C b P 7510.72ʃ0.32B a 9.03ʃ0.45B C b10.27ʃ1.05B C a b P 15011.40ʃ0.75B a b 10.40ʃ0.53B b12.22ʃ1.13B a P 40015.76ʃ1.98A a15.48ʃ1.44A a15.36ʃ1.35A a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不同磷水平间差异显著(P <0.05),同行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0.05),下同㊂493第6期刘美娟,等: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质含量较X L Z 50分别增加了9.12%~37.70%(P<0.05),X L Z 13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X L Z 50在P 0水平增加了21.33%(P <0.05),在P 75㊁P 150㊁P 400水平增加了8.96%~17.76%(P >0.05);吐絮期X L Z 57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X L Z 50在P 75水平增加了16.67%(P <0.05),在P 0㊁P 150㊁P 400水平增加了1.79%~23.69%(P >0.05),X L Z 13土壤有机质含量较X L Z 50在P 150水平增加了17.47%(P<0.05),在P 0㊁P 75㊁P 400水平增加了8.71%~13.69%(P >0.05)㊂2.2 施磷量对棉田土壤碱解氮的影响由表2知,施用磷肥可显著增加棉花各生育期的土壤碱解氮含量,P 150水平碱解氮含量达到最高;与P 0水平比,在苗期,P 75㊁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碱解氮分别增加了21.16%~54.76%(P <0.05)㊁65.14%~103.08%(P <0.05)㊁44.23%~68.35%(P <0.05);在花蕾期,P 75㊁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碱解氮分别增加了22.50%~72.13%(P <0.05)㊁56.87%~93.24%(P <0.05)㊁40.59%~65.47%(P <0.05);在花铃期,P 75㊁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碱解氮分别增加了38.07%~62.49%(P <0.05)㊁80.08%~116.82%(P <0.05)㊁45.84%~71.14%(P <0.05);在吐絮期,P 75㊁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碱解氮分别增加了67.61%~83.20%(P <0.05)㊁116.82%~133.69%(P <0.05)㊁25.26%~65.98%(P <0.05)㊂相同供磷水平下,苗期X L Z 57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X L Z 50在P 0㊁P 400水平增加了4.53%(P >0.05)㊁20.43%(P >0.05),在P 75㊁P 150水平增加了33.51%(P <0.05)㊁28.55%(P <0.05),X L Z 13土壤碱解氮含量较X L Z 50增加了0.85%~24.63%(P >0.05);花蕾期X L Z 57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X L Z 50在P 75㊁P 150水平增加了27.71%(P<0.05)㊁10.62%(P <0.05),在P 0㊁P 400水平增加了17.97%㊁11.86%,X L Z 13土壤碱解氮含量较X L Z 50增加了-9.26%~17.78%(P >0.05);花铃期X L Z 57和X L Z 50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X L Z 13增加了-4.93%~14.02%(P >0.05)㊁-0.99%~1.82%(P >0.05);吐絮期X L Z 57土壤碱解氮含量较X L Z 50在P 75㊁P 150水平增加了39.10%(P <0.05)㊁41.09%(P <0.05),在P 0㊁P 400水平增加了30.90%(P >0.05)㊁18.82%(P >0.05),X L Z 13土壤碱解氮含量较X L Z 50在P 75水平增加了18.79%(P >0.05),在P 0㊁P 150㊁P 400水平增加了22.19%~46.97%(P <0.05)㊂花铃期与吐絮期土壤碱解氮存在显著磷水平ˑ基因型交互作用(P <0.05)㊂表2 棉花品种和施磷水平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T a b l e 2 E f f e c t s o f c o t t o nv a r i e t i e s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l e v e l s o n s o i l a l k a l i n e h y d r o l y t i c n i t r o g e n c o n t e n t 生育期施磷水平X L Z 57X L Z 50X L Z 13苗期P 010.32ʃ1.00C a 9.87ʃ0.67D a10.09ʃ1.62C aP 7515.97ʃ2.48B a 11.96ʃ0.76C b 14.91ʃ1.52B a b P 15020.96ʃ2.43A a 16.30ʃ0.63A b 18.68ʃ1.52A a bP 40017.37ʃ2.31A B a 14.43ʃ0.69B a14.55ʃ0.95B a 花蕾期P 011.39ʃ1.34C a10.64ʃ1.34B a9.65ʃ0.99B aP 7519.61ʃ1.50A B a 13.03ʃ1.33A B b 15.35ʃ2.72A b P 15020.64ʃ1.29A a 16.69ʃ0.27A b 18.66ʃ1.53A a b P 40017.87ʃ0.88B a14.96ʃ3.46A a15.98ʃ2.38A a 花铃期P 010.58ʃ0.56D a 11.18ʃ1.70C a 10.96ʃ1.29C aP 7514.61ʃ0.70C b 18.17ʃ0.81A B a 15.37ʃ2.83B a b P 15022.95ʃ2.73A a 20.14ʃ1.33A a 20.12ʃ1.66A a P 40018.11ʃ1.35B a 16.31ʃ1.53B a 18.11ʃ0.97A B a 吐絮期P 09.69ʃ0.42D a 7.40ʃ0.53C a9.04ʃ0.73C b P 7517.75ʃ1.69B a 12.76ʃ2.27B b 15.16ʃ2.09B a b P 15022.64ʃ0.43A a16.05ʃ1.64A b20.15ʃ2.50A a P 40012.13ʃ0.87C a b10.21ʃ0.69B C b15.01ʃ2.63B a2.3 施磷水平对棉田土壤速效磷的影响由表3知,施用磷肥可显著增加棉花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含量;在苗期,与P 0水平比,P 75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速效磷分别增加了593新 疆 农 业 大 学 学 报2019年51.57%(P >0.05)㊁142.90%(P <0.05)㊁176.02%(P <0.05),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速效磷分别增加了99.25%~230.12%(P <0.05)㊁176.25%~408.31%(P <0.05);在花蕾期,与P 0水平比,P 75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速效磷分别增加了15.51%(P >0.05)㊁14.53%(P >0.05)㊁18.88%(P <0.05),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速效磷分别增加了36.58%~55.81%(P <0.05)㊁85.42%~111.48%(P <0.05);在花铃期期,与P 0水平比,P 75水平X L Z 57㊁X L Z 50㊁X L Z 13的土壤速效磷分别增加了23.33%(P >0.05)㊁23.77%(P <0.05)㊁25.12%(P <0.05),P 150㊁P 400水平土壤速效磷分别增加了48.15%~61.01%(P <0.05)㊁42.96%~50.13%(P <0.05);吐絮期P 75㊁P 150㊁P 400时土壤速效磷水平分别增加了25.75%~33.06%㊁51.82%~62.27%㊁51.21%~57.84%㊂表3 棉花品种和施磷水平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T a b l e 3 E f f e c t s o f c o t t o nv a r i e t i e s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l e v e l s o n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 i n s o i l 生育期施磷水平X L Z 57X L Z 50X L Z 13苗期P 08.05ʃ1.08C a2.59ʃ0.21B b4.03ʃ0.61C bP 7512.20ʃ0.75B C a 6.29ʃ0.70A b 11.11ʃ0.90B aP 15016.04ʃ1.49B a 8.28ʃ2.52A c13.28ʃ1.41B bP 40022.24ʃ5.13A a13.15ʃ1.17A b 17.46ʃ2.71A a b 花蕾期P 015.28ʃ0.99C a 13.81ʃ1.85C a 10.84ʃ1.18D b P 7517.65ʃ1.65C a 15.82ʃ1.52C a 12.89ʃ0.65C b P 15020.87ʃ1.09B a 21.52ʃ2.01B a 16.10ʃ0.28B bP 40028.33ʃ1.85A a 26.11ʃ1.99A a b22.93ʃ1.00A b 花铃期P 012.85ʃ1.02B a 12.00ʃ1.34D a 10.89ʃ0.69C a P 7515.84ʃ0.91B a14.85ʃ1.00C a b 13.63ʃ0.53B bP 15020.69ʃ2.44A a 17.77ʃ1.26B a 17.35ʃ1.59A a P 40023.79ʃ2.21A a 21.23ʃ1.05A a b 19.69ʃ1.32A b吐絮期P 09.31ʃ0.67D a8.44ʃ0.81D a6.67ʃ1.00C b P 7511.70ʃ1.02C a 10.84ʃ0.70C a 8.88ʃ1.10B bP 15014.80ʃ0.88B a 13.70ʃ0.29B a10.13ʃ0.79B bP 40018.19ʃ1.43A a 17.11ʃ0.63A a13.43ʃ1.00A b相同供磷水平下,苗期X L Z 57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X L Z 50增加了69.13%~211.21%(P <0.05),X L Z 13土壤速效磷含量较X L Z 50在P 0㊁P 400水平增加了5.56%(P >0.05)㊁3.28%(P >0.05),在P 75㊁P 150水平增加了7.68%(P <0.05)㊁6.05%(P <0.05);花蕾期X L Z 57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X L Z 13增加了23.53%~40.89%(P <0.05),X L Z 50土壤速效磷含量较X L Z 13在P 0㊁P 75㊁P 150水平增加了22.73%~33.65%(P <0.05),在P 400水平增加了13.85%(P >0.05);花铃期X L Z 57和X L Z 50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X L Z 13增加了16.23%~20.84%(P >0.05)㊁2.45%~10.12%(P >0.05);吐絮期X L Z 57和X L Z 50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X L Z 13增加了31.77%~46.04%(P <0.05)㊁22.06%~35.22%(P <0.05)㊂2.4 施磷量对棉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由表4知,除苗期X L Z 13在P 75水平下较P 0水平土壤速效钾增加了10.09%(P <0.05),其他时期土壤速效钾在不同磷水平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㊂相同供磷水平下,苗期X L Z 57和X L Z 1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X L Z 50增加了10.74%~16.08%(P <0.05)㊁6.65%~18.82%(P <0.05);花蕾期X L Z 57土壤速效钾含量较X L Z 50增加了12.12%~15.84%(P <0.05),X L Z 13土壤速效钾含量在P 0㊁P 75㊁P 150水平较X L Z 50增加了10.86%~11.61%(P <0.05),在P 400水平增加了3.77%(P>0.05);花铃期X L Z 57和X L Z 1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X L Z 50增加了8.57%~13.31%(P <0.05)㊁5.25%~9.89%(P <0.05);吐絮期X L Z 57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X L Z 50增加了6.64%~7.03%(P <0.05),X L Z 1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在P 75水平较X L Z 50增加了1.89%(P >0.05),在P 0㊁P 150㊁P 400水平增加了3.76%~6.38%(P <0.05)㊂693第6期刘美娟,等: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表4 棉花品种和施磷水平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T a b l e 4 E f f e c t s o f c o t t o nv a r i e t i e s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a p pl i c a t i o n l e v e l s o n s o i l a v a i l a b l e p o t a s s i u mc o n t e n t 生育期施磷水平X L Z 57X L Z 50X L Z 13苗期P 0736.61ʃ13.45A a 634.59ʃ10.03A c 698.14ʃ10.27B b P 75716.33ʃ4.15B b 646.84ʃ20.24A c 768.59ʃ8.12A a P 150728.54ʃ13.02A a 646.73ʃ17.33A b 699.46ʃ20.66B a P 400727.28ʃ1.82A B a653.46ʃ13.42A b 696.91ʃ23.96B a花蕾期P 0703.05ʃ3.29A a 606.94ʃ11.04A c 677.43ʃ16.83A b P 75692.72ʃ4.60B a 613.22ʃ10.16A b 679.82ʃ19.26A a P 150695.10ʃ6.57A a 606.72ʃ8.70A c 672.80ʃ14.04A b P 400701.53ʃ1.89A a625.67ʃ17.88A b649.25ʃ32.00A b 花铃期P 0681.30ʃ10.07A a 613.10ʃ4.47A B b 669.37ʃ9.26A B a P 75674.97ʃ8.22A a 621.70ʃ7.07A b 682.20ʃ4.69A a P 150685.78ʃ4.25A a 605.24ʃ2.89B c 665.12ʃ13.95A B b P 400681.14ʃ5.71A a 617.74ʃ6.03A c650.16ʃ15.51B b 吐絮期P 0664.71ʃ9.32A a 623.30ʃ6.88A B c 646.75ʃ10.38A B b P 75672.36ʃ11.15A a 628.18ʃ8.78A B b640.03ʃ12.82B b P 150675.51ʃ11.68A a 631.91ʃ9.42A b 672.20ʃ8.40A a P 400656.22ʃ7.37A a613.19ʃ3.69B b644.83ʃ16.73A B a3 讨论3.1 施磷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具有胶体特性,能吸附土壤中的阳离子,使土壤具有保水保肥的能力和缓冲性能[28]㊂本研究表明,施用磷肥可增加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磷400k g /h m 2水平有机质含量达到最高,施磷75㊁150k g /h m 2次之,但均高于0k g/h m 2水平,柳欣茹[29]研究表明,施磷量80k g /h m 2和40k g /h m 2的土壤有机质高于不施磷7.5%和10.9%;施磷过高或过低均抑制根系的生长代谢,导致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量减少,降低了养分的利用效率㊁抑制根系分泌[30],与本研究结果趋势一致㊂而程艳丽[28]㊁张玉兰[31]等的研究发现,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于不施肥处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施肥能够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进而加快有机质的消耗㊂在相同低磷水平下,不同棉花品种,通过改变其根系形态特征[13],影响作物与土壤养分的交换而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表现出品种差异㊂本研究发现,相同供磷水平下, 新陆早57号 和 新陆早13号 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 新陆早50号,说明土壤有机质提升受作物基因型调节,平亚琴[11]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即种植不同基因型的油菜,有机质含量出现了芥菜型高于白菜型㊁甘蓝型的趋势㊂3.2 施磷量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举措㊂有研究发现,低磷肥胁迫会降低作物对氮的吸收量[32],当施磷量为150k g/h m 2时,棉花总吸氮量达到了最大值,而施磷量超过150k g/h m 2时,氮的吸收量下降7.28%[33];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植株氮含量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磷量为90k g /h m 2时达到峰值,玉米籽粒中54.5%~60.6%氮通过根系吸收㊁营养器官养分的再转移积累[34],其基础均来源于土壤中氮的含量㊂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显著增加各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150k g/h m 2时碱解氮含量达到最高,75㊁400k g/h m 2水平次之,施磷肥处理土壤中的碱解氮约增加了39.77%~126.43%,王改兰[35]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施加磷肥土壤中碱解氮增加了38.7%,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促使更多的土壤氮参与了棉花植株氮含量的转运与合成量,这与本试验施加磷肥可增加土壤碱解氮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增加量不同,可能是由土壤酸碱性不同而引起的㊂研究发现,作物根系活性与作物吸氮能力呈负相关[36],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特性因基因型不同而有差异[37]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供磷水平下, 新陆早57号 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均高于 新陆早50号和 新陆早13号㊂前人研究发现,在高肥力土壤种植花生,花生氮积累量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38];小麦与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及产量在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39],本793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试验结果与此一致㊂3.3施磷量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磷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㊁开花结实,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40]㊂缺磷情况下,作物一般通过根系活动达到对土壤中磷的高利用率[13]㊂低磷㊁过量施磷,会引起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反而不利于根系生长,也影响了植株的生长[41]㊂本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各生育期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施磷400k g/h m2时速效磷含量达到最高,150k g/h m2次之,施磷75k g/h m2对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施磷使土壤中的速效磷增加了16.39%~276.02%㊂陈修斌[42]研究发现,施磷肥可以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在灌漠土施磷800k g/h m2,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不施磷87.1%,与本试验结果趋势基本一致㊂研究还发现,不同品种的作物对不同施磷量响应不同,在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作物的根系参数,如根长㊁根表面积㊁根体积的增加有不同表现,有较优根系参数的作物,通过扩大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㊁促进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以降低土壤酸碱度等方面来活化汲取土壤中的磷[43,44]㊂本研究发现,在相同供磷水平下, 新陆早57号 和 新陆早50号 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均高于 新陆早13号 ㊂罗佳[13]研究发现, 新陆早50号 基因型棉花整层根系总参数在各施磷水平下均大于 新陆早13号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㊂吴凡[45]研究表明,在大豆生育期内,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不同基因型的烟草㊁小麦对土壤速效磷的活化量㊁吸磷能力均有显著差异[46],与本试验结果一致㊂3.4施磷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詹其厚[47]研究表明,单施化肥对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作用最小,与本试验结论相同㊂其原因可能是土壤受母质的影响,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富足,施肥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很小㊂在相同供磷水平下, 新陆早57号 和 新陆早13号 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 新陆早50号 ㊂不同基因型棉花对土壤中钾的活化能力不同[48],贾彦博[49]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的水稻表现出对土壤速效钾不同的亏缺程度,说明不同基因型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及敏感程度有差异㊂4结论膜下滴灌条件下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表明,施磷可显著提高棉花各生育期土壤速效磷㊁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而对土壤速效钾无明显影响㊂其中施磷量400k g/h m2水平土壤速效磷㊁有机质的含量高于施磷量75㊁150k g/h m2水平;而施磷量为150k g/h m2土壤碱解氮含量高于75㊁400k g/h m2水平;适当提高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土壤基础肥力㊂相同供磷水平下, 新陆早57号 和 新陆早50号 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各生育期均显著高于 新陆早13号 , 新陆早57号 和 新陆早13号 的土壤有机质㊁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在各生育期均显著高于 新陆早50号 ㊂除土壤速效钾外,不同施磷水平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显著,150k g/h m2施磷水平棉花各生育期各土层的土壤碱解氮最高,400k g/h m2施磷水平棉花各生育期各土层的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最高㊂在试验地种植 新陆早57号 施用磷肥150k g/h m2可活化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㊂参考文献:[1]龚伟,颜晓元,王景燕.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2011,43(3):336-342.[2]刘建华.如何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J].现代农业,2014(11):28-29.[3]谭金芳,崔党群,赵鹏,等.砂土地肥料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1997(3):102-106.[4]周晶,姜昕,马鸣超,等.长期施氮对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6):8-13. [5]侯贤清,吴鹏年,王艳丽,等.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水肥状况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29(6):1928-1934.[6]肖克,唐静,李继福,等.长期水稻-冬油菜轮作模式下钾肥的适宜用量[J].作物学报,2017,43(8):1226-1233.[7]杨修一.控释尿素和氯化钾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 [8]余小兰,杨福锁,周丹,等.钙镁磷肥对水稻土和砖红壤土壤化学性状的动态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8,34(5):1042-1047.[9]周茂娟,梁银丽,陈甲瑞,等.不同作物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2-226.[10]梁坤伦,周志宇,刘蕾,等.西藏隆孜5种作物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特征[J].草业科学,2016,33(6):1054-1061.[11]平亚琴,海江波,陈欣宇,等.不同基因型油菜成熟期根系特征及其与根际土壤养分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2017,26(5):718-727.893第6期刘美娟,等:施磷量对棉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12]刘冬青,刘锐.转基因抗虫棉早衰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J].土壤肥料,2002(6):41-42. [13]罗佳.不同基因型棉花根际过程对磷肥响应特征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6. [14]胡国智,张炎,胡伟,等.施磷对棉花磷素吸收㊁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4):27-31.[15]吴梅菊,刘荣根.不同施磷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0(3):44-45. [16]陈家杰.长期施磷对新疆农田磷素肥力演变㊁土壤磷的转化及磷肥肥效的影响[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6.[17]刘晓丽,马兴旺,许咏梅,等.典型灰漠土棉田土壤无机磷对不同施肥方法响应动态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7(2):142-148.[18]王斌,马兴旺,许咏梅,等.腐植酸对灰漠土棉田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7(3):312-317.[19]李天娇,田有国,杜春先.土壤施钾和叶面施钾对棉花产量和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11):14-20.[20]李银平,徐文修,李钦钦,等.绿肥压青对棉田土壤肥力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2):262-265.[21]赵亮.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22]李成亮,黄波,孙强生,等.控释肥用量对棉花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4,51(2):295-305.[23]陈波浪,盛建东,蒋平安,等.磷肥种类和用量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和棉花产量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0,22(1):49-56.[24]韩伟,叶祖鹏,冯琳,等.施磷对机采棉养分吸收与磷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20(8):91-99.[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棉花配方施肥技术规程D B65/T2565-1996[J].新疆农业科技,1997(3):18-19.[26]候银莹,叶祖鹏,冯琳,等.施磷量对棉田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32(12):2834-2841.[27]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8]程艳丽,邹德乙.长期定位施肥残留养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7(1):64-67.[29]柳欣茹.灌漠土间作和施磷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6. [30]贺军军,林钊沐,华元刚,等.不同施磷水平对橡胶树根系活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1):16-19.[31]张玉兰,陈振华,马星竹,等.潮棕壤稻田不同氮磷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及生产力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3):518-523.[32]罗佳,候银莹,陈波浪.低磷胁迫对不同磷效率棉花干物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7,30(1):155-161.[33]杨明花,姜益娟,聂万林,等.施磷量对膜下滴灌杂交棉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5):75-78.[34]侯云鹏,杨建,孔丽丽,等.不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产量㊁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7,25(3):123-130.[35]王改兰,段建南,贾宁凤,等.长期施肥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4):82-85.[36]王振宝.不同基因型玉米对肥力反应生理机制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2(1):6-10.[37]罗佳,候银莹,程军回,等.低磷胁迫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棉花的根系形态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2):2280-2289.[38]郑永美,孙秀山,王才斌,等.高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花生对氮素利用的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2):3977-3986.[39]何文寿,陈素生,康建宏.宁夏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J].土壤,2003(6):500-505. [40]曹克丽,李孝良.凤阳县几种主要土壤供磷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0-32.[41]张炎,崔水利,王讲利,等.不同施磷量对棉花根系形态和磷吸收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1996(2):82-84.[42]陈修斌,邹志荣.河西走廊旱塬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春小麦增产效果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5(6):74-76.[43]侯焱焱,展晓莹,刘璇,等.不同形态无机磷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1):30-33.[44]郭程瑾,李宾兴,王斌,等.小麦高效吸收和利用磷素的生理机制[J].作物学报,2006(6):827-832. [45]吴凡,林桂潮,吴坚文,等.转A t P A P15基因大豆种植对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3,50(3):600-608.[46]姜存仓,廖宏,陈防,等.作物不同基因型对土壤环境中某些因素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3):5-9.[47]詹其厚,陈杰.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变性土养分持续供给能力和作物响应研究[J].土壤学报,2006(1):124-132.[48]冯正锐.施钾对不同基因型棉花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49]贾彦博,杨肖娥,王为木.不同供钾水平下水稻钾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基因型差异[J].水土保持学报,2006(2):64-67.993。

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分析

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分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7,40(3):223~228J o u r n a l o f 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文章编号:1007-8614(2017)03-0223-06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分析李玲1,2,周金龙1,3,齐万秋4,陈锋4(1.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52;3.新疆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52;4.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昌吉831100)摘要:以2014年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 B/T14848-2017),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对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43组潜水样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㊂结果表明,绿洲区地下水质量总体很差,无Ⅰ类水和Ⅱ类水,72.1%的水样为Ⅴ类水,决定地下水水质类别的关键指标有溶解性总固体㊁总硬度㊁C l-㊁S O2-4㊁N a+㊁F e和F-等㊂水平方向上,浅层潜水质量差别不大;垂直方向上,浅层潜水水质劣于中深层潜水㊂绿洲地下水质量差主要与气候条件㊁地层岩性㊁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有关㊂关键词:地下水质量评价;单指标评价法;和田河流域绿洲区中图分类号:T V431.5文献标识码:AA n a l y s i s a n dE v a l u a t i o no fG r o u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i nO a s i sA r e a o fH o t a nR i v e rB a s i n,X i n j i a n gL IL i n g1,2,Z H O UJ i n-l o n g1,3,Q IW a n-q i u4,C H E NF e n g4(1.C o l l e g e o f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U r u m q i 830052,C h i n a;2.X i n j i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U r u m q i830091,C h i n a;3.X i n j i a n g H y d r o l o g y a n d 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U r u m q i830052,C h i n a;4.N o.2H y d r o g e o l o g y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P a r t y o fX i n j i a n g B u r e a uo fG e o l o g y a n d M i n e r a lR e-s o u r c e s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C h a n g j i8311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 t oG B/T14848-2017S t a n d a r d f o rG r o u n d w a t e rQ u a l i t y,t h e s i n g l e-f a c t o r 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w a s u s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g r o u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i no a s i s a r e a o fH o t a n r i v e r b a s i nb a s e do n t h e p o l l u t i o n s u r v e y d a t a o f43p h r e a t i cw a t e rw e l l s i n2014.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g r o u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i no a s i sw a s p o o r a n d72.1%o f g r o u n d w a t e rs a m p l e sw e r eⅤc l a s sw a t e r.T h ek e y i n d e x e s i n f l u e n c i n gg r o u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w e r eT D S,T H,C l-,S O2-4,N a+,F ea n dF-,e t c.I nh o r i z o n t a ld i r e c t i o n,s h a l l o w p h r e a t i cw a t e r q u a l i t y w a s n o t v e r y d i f f e r e n t,w h i l e i n t h e v e r t i c a l d i r e c t i o n,s h a l l o w p h r e a t i cw a t e r q u a l i t y w a s i n f e r i o r t o t h em e d i u md e e pp h r e a t i cw a t e r.T h e p o o r g r o u n d w a t e r i no a s i sa r e aw a sm a i n l y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c l i m a t i c c o n d i t i o n s,f o r m a t i o nl i t h o l o g y,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a n do t h e rn a t u r a l c o n d i t i o n sa n dh u m a na c t i v i-t i e s.K e y w o r d s:g r o u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s i n g l e-f a c t o r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o a s i sa r e ao fH o t a nr i v e rb a s i n和田河流域绿洲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北麓㊁塔里木盆地南缘,是和田地区最大的一片绿洲[1]㊂其周围被广阔的沙漠㊁戈壁所包围,气候异常干旱,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㊂收稿日期:2017-04-16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121201122098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峰学科-水利工程学科基金(x j s l g c g f x k20161103)通讯作者:周金龙,E-m a i l:z j z h o u j l@163.c o m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近年来,由于流域中上游地区人口激增及耕地面积扩大,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㊂目前地表水开发程度相对较高,引水率较大,已超过其承载能力,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3]㊂在地下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水质与可利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4]㊂因此开展地下水质量评价工作,准确掌握水质现状,找出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地下水㊁改善当地居民饮水健康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杨海坤等利用1999年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和田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和田地区地下水总体表现为轻度污染[5]㊂曾妍妍等根据2011年地下水水质调查资料,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水质较差,且局部地段出现劣化趋势[6]㊂罗萍以和田市一水厂㊁二水厂两个监测点2014年1月至12月共12次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F值评分法对和田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发现一水厂水质较好,二水厂的水质较差[7]㊂以往关于和田地区地下水水质的评价中,评价指标或评价数据偏少,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㊂为了解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现状,本次研究依据2014年7月采集的43组潜水样的水质检测数据,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该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㊂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和田河流域绿洲区位于和田河中游平原区,面积约为4138k m2,沿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分布,包括和田县㊁洛浦县㊁墨玉县与和田市(图1)㊂绿洲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沙漠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35.6mm,实测年蒸发量2159~3137mm[8]㊂和田河流域绿洲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均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在259.1m勘探深度没有揭露到承压含水层[9]㊂地表覆盖了巨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为500~600m,主要由渗透性好的卵砾石㊁砂砾石㊁中粗砂㊁细砂和粉砂土等组成,没有区域性成层的黏性土,有利于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储存场所㊂下伏古近纪-新近纪地层,由渗透性极弱的砂质㊁粉砂质和泥质岩组成,构成了相对隔水的基底[4]㊂绿洲南部位于冲洪积平原中上部,沉积颗粒较粗,地势高,地下水水力坡度相对较大,约为1ɢ~4ɢ;北部属于冲洪积平原的尾部,沿两河呈条带状分布,与沙漠相毗邻,沉积颗粒细,地势平缓,水力坡度小于1ɢ㊂绿洲区干旱少雨,大气降水一般不会成为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自河流㊁渠系及田间灌溉水的入渗,其次有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㊂强烈的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㊁侧向潜流补给北部沙漠区以及人工开采是该区地下水的重要排泄方式[10]㊂1.2方法1.2.1采样点布置及测试2014年7月课题组在研究区进行了1ʒ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共采集地下水样43组(采样点控制面积为4138k m2,每100k m2的取样点为1个,符合1ʒ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精度要求),全部为潜水样,井深为6~100m,采样点分布见图1㊂图1研究区地貌简图及采样点分布图F i g.1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 a p o fs a m p l i n gp o i n t sa n dt o p o-g r a p h i cm a p i n t h e s t u d y a r e a水样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 J/T164-2004)[11]进行采集㊁保存和送样,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矿泉水检测中心进行检测㊂检测项目包括p H值㊁水温㊁溶解氧(D O)㊁氧化还原电位(E h)和电导率(E C)等5项现422第3期李玲,等: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分析场必测指标,K+㊁N a+㊁C a2+㊁M g2+㊁A l3+㊁N H+4㊁C l-㊁S O2-4㊁H C O-3㊁C O2-3㊁N O-3㊁N O-2㊁F-㊁I-㊁总硬度(T H)㊁溶解性总固体(T D S)28项无机指标㊂1.2.2评价方法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以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检测资料为基础,根据给定的水质标准,分析水质的时空分布状况[12]㊂目前水质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单指标评价法㊁综合评分法㊁灰色聚类分析法㊁模糊综合评判法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㊁物元可拓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等,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㊂单指标评价法原理简单㊁计算方便,可以清晰地判断出关键指标,适用于个别指标含量过高,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情况[13]㊂同时该方法也是我国实施多年且普遍获得认可的一种方法[14]㊂单指标评价法是指分别对所选评价指标的实测数据和标准限值进行对比分类,最终按单个指标评价结果的最高类别确定,并将最高类别的指标确定为影响水质的关键指标㊂1.2.3评价指标及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 B/T14848-2017)[15]中的Ⅰ~Ⅴ类水质标准进行评价㊂依据研究区地下水采样点的水质检测数据,结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 B/T14848-2017)中的水质指标,选用p H值㊁N a+㊁N H+4㊁A l3+㊁C r6+㊁C l-㊁S O2-4㊁N O-3㊁N O-2㊁F-㊁I-㊁C u㊁M n㊁F e㊁A s㊁Z n㊁P b㊁H g㊁C d㊁S e㊁耗氧量(C O D M n法,以O2计)㊁总硬度(T H)㊁溶解性总固体(T D S)共23项作为评价指标[16]㊂2结果与分析2.1评价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研究区潜水分浅层潜水(井深为6~20m)和中深层潜水(井深为20~ 100m)两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㊂研究区43组地下水样中,无Ⅰ类水和Ⅱ类水,Ⅲ类㊁Ⅳ类和Ⅴ类水分别占总调查水井数的11.6%㊁16.3%和72.1%,其中Ⅳ类和Ⅴ类水占总调查水井数的88.4%,说明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总体很差㊂32组浅层潜水中,1组为Ⅲ类水㊁4组为Ⅳ类水㊁27组为Ⅴ类水,分别占总调查水井数的3.1%㊁12.5%和84.4%;决定浅层潜水水质类别的关键指标极少是单一的,大多数水样的关键指标有多个,超过10组水样的质量取决于T H㊁C l-㊁N a+㊁S O2-4㊁F-㊁F e和T D S共7个指标,而p H值㊁N O-3㊁N H+4㊁Z n和M n只决定了1组或2组水样的水质类别,T H㊁C l-㊁N a+㊁S O2-4㊁F-㊁F e和T D S是影响研究区浅层潜水水质的关键指标㊂11组中深层潜水中,Ⅲ类水有4组㊁Ⅳ类水有3组㊁Ⅴ类水有4组,分别占总调查水井数的36.4%㊁27.2%和36.4%;决定中深层地下水水质类别的关键因子主要是F-㊁T H㊁T D S㊁C l-等指标㊂表1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T a b l e1T h e e v a l u a t e d r e s u l t s o f g r o u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i no a s i sa r e a o fH o t a n r i v e rb a s i n类型编号关键指标水质类别浅层潜水H56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㊁F eⅤH57T D S㊁T H㊁N a+㊁C l-㊁M nⅣH58C l-ⅣH59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ⅤH60F eⅤH61T D S㊁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ⅤH62T D S㊁T H㊁p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ⅤH67C l-ⅤH68T H㊁C l-ⅤH69T H㊁N a+㊁C l-㊁F eⅤH71N a+㊁C l-ⅤH72T H㊁F e㊁A sⅤH73M nⅤH74N a+㊁C l-ⅤH75T D S㊁T H㊁S O2-4㊁F-ⅤH78T D S㊁T H㊁C l-㊁S O2-4㊁F eⅢH79T D S㊁T H㊁S O2-4㊁F eⅣH82F-ⅤH84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 eⅤH85T H㊁N a+㊁C l-㊁S O2-4ⅤH86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㊁F eⅤH87T D S㊁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㊁F e㊁Z nⅤH89T H㊁F e㊁M nⅣH88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 eⅤH90T D S㊁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㊁F eⅤH91T D S㊁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㊁F eⅤH95F-ⅤH96F eⅤH99T D S㊁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ⅤH101F-ⅤH102T HⅤH104T D S㊁T H㊁N a+㊁C l-㊁S O2-4㊁F-㊁N O-3㊁N H+4Ⅴ522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续表1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C o n t i n u e d t a b l e1T h e e v a l u a t e d r e s u l t s o f g r o u n d w a t e r q u a l i-t y i no a s i s a r e a o fH o t a n r i v e r b a s i n类型编号关键指标水质类别中深层潜水H63N a+㊁C l-ⅤH64T D SⅢH65F eⅣH66T D S㊁T H㊁F-ⅢH70p H㊁N a+㊁C l-㊁F-ⅤH76T H㊁S O2-4㊁F-ⅤH77T D S㊁T H㊁C l-ⅣH83T D S㊁T H㊁C l-㊁S O2-4㊁F eⅣH97F-ⅢH98F-ⅢH103F-Ⅴ2.2空间分布特征2.2.1水平分布由图2可知,浅层潜水水质普遍较差,绿洲北部只有H57和H58是Ⅳ类水,其余均为Ⅴ类水;而绿洲南部,除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出山口处的H78为Ⅲ类水和H79为Ⅳ类水,以及H89为Ⅳ类外,其余也均为Ⅴ类水,表明水平方向上浅层潜水质量差别不大㊂由图2可知,中深层潜水水质普遍较好㊂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受地下水径流条件影响较大,靠近出山口处水质较好,如H77㊁H97和H98分别为Ⅳ类水和Ⅲ类水,而靠近沙漠绿洲边缘的H70和H103为Ⅴ类水,水质较差㊂此外受河流入渗补给显著的沿河地区如H64㊁H65和H66,水质较好[17]㊂2.2.2垂向分布由表1和图2可以看出,中深层潜水样中Ⅴ类水占总调查水井数的比例明显低于浅层潜水,且浅层潜水样中N O-3㊁N H+4㊁M n㊁Z n和A s等指标超过了Ⅲ类水标准限值㊂地下水中N O-3㊁NH+4的含量可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天然水体的影响程度㊂由于受土壤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程度不同,绿洲区不同深度地下水质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中深层潜水水质优于浅层潜水㊂2.3水质成因分析影响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表水㊁气候因素㊁地层岩性和地形地貌等,人为因素主要有生活及农业活动等㊂2.3.1地表水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地表水的入渗,据‘新疆和田地区地表水水资源评价“可知,喀拉喀什河墨玉大桥以南㊁玉龙喀什河,基本为Ⅰ㊁Ⅱ类水,喀拉喀什河墨玉大桥以北汛期水质为Ⅲ类水,非汛期为Ⅰ类水,年平均水质为Ⅱ类水[17]㊂两河水质良好,未出现T H㊁T D S㊁C l-㊁N a+㊁S O2-4㊁F-和F e等超标现象,说明地表水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不大㊂图2和田河流域绿洲区浅层潜水和中深层潜水水质评价结果图F i g.2T h e e v a l u a t e d r e s u l t s o fw a t e r q u a l i t y o f s h a l l o w p h r e-a t i cw a t e r a n do fm e d i u md e e pp h r e a t i cw a t e r i no a s i sa r e a o fH o t a n r i v e rb a s i n2.3.2气候因素由表1可知,T H决定了26个地下水样的水质级别,T D S决定了15个地下水样的水质级别,表明硬度高和溶解性总固体高是绿洲地下水水质偏差的主要原因㊂绿洲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干旱少雨,属于极度干旱的气候,地下水的蒸发作用强烈,尤其是埋深在3~5m的浅层潜水㊂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来自地表水体和围岩中的化学成分不断在水中浓缩,致使离子含量增加,T D S升高,水质622第3期李玲,等: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分析变差㊂同时,绿洲地下水的硬度高也受到T D S的影响,T H与T D S的P e a r s o n系数r=0.928,表明T H与T D S呈正向显著相关,即T D S越高,T H也不断升高㊂这是由于T D S对总硬度的升高起促进作用,随着T D S的增加,地下水中离子总量不断增加,离子强度显著增强,在强电解质作用下水中钙㊁镁碳酸盐的溶解度就会增加,使更多的C a2+㊁M g2+进入到地下水中导致硬度偏高[18]㊂2.3.3地层岩性绿洲地表覆盖的第四纪沉积物,大部分来自于高中山区岩石的风化产物㊂高中山区出露的岩石以古老的花岗岩㊁片麻岩㊁片岩等结晶岩及岩浆岩为主,其风化产物富含角闪石㊁黑云母㊁绿帘石㊁磷灰石等铁锰矿物和含氟矿物[19]㊂地下水偏碱性(p H的平均值为7.36),含氟矿物中的F-更易进入到地下水中,致使其含量增高㊂此外,和田河流域绿洲区进行的土壤元素含量调查中发现土壤中F e和M n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20]㊂含水介质及土壤中的F e和M n不断地向地下水输送,致使绿洲地下水出现高铁㊁高锰等问题㊂2.3.4水文地质条件绿洲南部靠近出山口处地势较高,水力坡度相对较大,为1ɢ~4ɢ,则地下水以径流排泄为主,尤其是中深层潜水的蒸发浓缩作用非常微弱,水中离子随地下水迁移,水质较好;而绿洲北部靠近沙漠区地势平缓,水力坡度小于1ɢ,地下水径流变缓,包气带岩土颗粒以粉细砂为主,厚度小,地下水位埋藏浅,大部分在3~5m,地下水的蒸发浓缩作用强烈,水中的离子不断累积,T D S升高,水质变差㊂2.3.5人为因素由于绿洲内有些地方的灌溉方式相对落后,多为串灌㊁漫灌等,且灌区内虽然有一些排水渠,但没有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之缺乏管理,造成排水渠道淤积变浅,失去了排水动能[21]㊂此外灌区内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时间都较久远,内部渠道防渗率依然较低,导致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大量的水除就地蒸发外,则通过包气带渗入地下含水层,引起地下水水位抬升㊂因此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极易造成土壤盐渍化㊂绿洲北部地下水埋藏浅,由于灌溉水的入渗,水位抬升甚至到达地表,土壤盐渍化问题更为严重㊂土壤中的积盐在灌溉水及地表水的入渗作用进入到地下水中,致使绿洲北部地下水中离子含量及T D S更高㊂地下水中N O-3㊁N H+4等氮素主要来自于氮肥的施用㊂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扩大,绿洲区氮肥使用量也逐年增加㊂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年鉴“,2014年和田河流域绿洲区氮肥使用量达到了1.67万t(平均171.9k g/h m2)[22]㊂氮肥的利用率一般在30%~40%,约70%残留在土壤中[23]㊂绿洲土壤以砂壤土为主,砂质土壤保肥㊁保水能力差,施肥后较多的氮素渗漏到地下水中[24]㊂绿洲内农业人口占了70%以上,农村地区产生的生活污水㊁生活垃圾以及畜禽粪便对地下水质量影响较大㊂由于欠缺防渗措施和处理措施,大量生活污水㊁生活垃圾以及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经过包气带直接进入地下水造成污染㊂浅层潜水距离地表较近,包气带厚度小,吸附污染物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污染物进入到地下水中,导致水质变差;而中深层潜水距离地表较远,污染物在包气带中得到充分的吸附,最终只有少部分进入到地下水中㊂3结论绿洲内地下水质量总体很差,无Ⅰ类水和Ⅱ类水,Ⅴ类水占总调查井数的72.1%,决定水质级别的指标主要有T D S㊁T H㊁C l-㊁S O2-4㊁N a+㊁F e㊁F-等㊂为提升用水水质和饮水健康水平,应积极启动地下水改良工程,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比如苦咸水淡化㊁除氟除铁技术等㊂水平方向上,浅层潜水质量普遍较差,无明显差异;中深层潜水质量受地下水径流条件影响较大,靠近出山口处水质较好,而靠近沙漠的绿洲边缘水质较差;此外受河流入渗补给显著的沿河地区水质较好㊂垂直方向上,中深层潜水水质优于浅层潜水㊂绿洲地下水水质状况与空间分布特征是由当地气候条件㊁地层岩性㊁水文地质条件㊁地表水体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所致㊂浅层潜水水质差与人类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更为密切㊂因此应大力推广微喷㊁滴管㊁水肥一体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灌区内部灌渠的修复和重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改善土地盐渍化问题[25]㊂同时应减少农作物的化肥及农药用量,建议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㊁种植绿肥等方式减少化肥的使用㊂参考文献:[1]黄领梅,沈冰,张高锋.新疆和田绿洲适宜规模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9):1-4. [2] Y A N G Y i-t i a n,Y A N GJ i a-h e,W E IS h e n g-l i.T h eE s t i-m a t i o no f W a t e rS u p p l y a n d D e m a n di n H o t a n O a s i s[J].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2016,18(3):722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742-746.[3]李大康,董惠.和田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调查报告[R].乌鲁木齐:新疆综合勘察院,1990. [4]马金珠.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J].中国沙漠,2002,22(3):242-248.[5]杨海坤,沈冰,黄领梅,等.和田地区水质综合评价[J]云南环境科学,2006,25(3):52-54.[6]曾妍妍,吴津蓉,周金龙,等.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评价[J].人民黄河,2015,37(7):79-81.[7]罗萍.和田市地下水水质状况及污染成因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192.[8]刘敏.和田绿洲地下水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9]阿依帕夏㊃阿不都克力木.和田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27(4):181-182.[10]张艳丽.和田县(市)地下水水化学基本特征[J].新疆地质,2008,26(2):184-188.[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 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2]厉艳君,杨木壮.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J].地下水,2007,29(5):19-24.[13]曾永,樊引琴,王丽伟,等.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比较[J].人民黄河,2007,29(2):45.[14]曾妍妍,周殷竹,周金龙,等.新疆喀什地区西部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6,39(2):167-172.[15]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 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16]苏耀明,苏小四,侯光才,等.基于G I S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J].地质通报,2008,27(8):1178-1185.[17]李建成,董克鹏,艾合买提江,等.新疆和田地区地表水水资源评价[R].和田:新疆和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14.[18]姜体胜,杨忠山,黄振芳,等.北京郊区浅层地下水总硬度变化趋势及其机理浅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37(4):33-37.[19]胡顺福.和田河流域水文特征及区域水资源评价[J].干早区研究,1991(2):61-70.[20]黄志超.新疆和田60岁以上老人膳食营养素及微量元素水平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4.[21]吐尔逊㊃买买提明.和田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水文,2015,35(3):92-95. [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23]钱云,郝毓灵.新疆绿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24]苏方宏.景县龙华镇施用化学氮肥对浅层地下水及小麦籽粒中N O-3-N及N O-2-N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1989,8(1):29-30.[25]栾凤娇,周金龙,贾瑞亮.新疆巴里坤-伊吾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6,39(3):253-258.822。

DHAPв

DHAPв

( ) :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㊀2 0 1 5, 3 8 1 1~1 1 J o u r n a l o i n i a n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fX j gA g y( ) 文章编号 : 1 0 0 7 G 8 6 1 4 2 0 1 5 0 1 G 0 0 0 1 G 1 1DHA P 胁迫对天山云杉种子萌发过程 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3 1 5 1 0 0 (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艺学院 , 乌鲁 木 齐 ㊀8 浙 江 大 学 宁 波 理 工 学 院 生 物 与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宁波㊀ 1. 3 0 0 5 2; 2. ) 摘㊀要: 二羟基苯乙酮 ( 诱导天山云杉 (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 ㊀ 通过对 3, 4 G DHA P) P i c e as c h r e n k i a n aF i s c h. e tM e . y 长过程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分析阐明自毒物质发生作用的生理机 制 . 选 择 3 个 浓 度 梯 度 DHA P溶液处理萌发中 的天山云杉种子及生长的幼苗 , 以发芽率和发芽势为 种 子 表 观 萌 发 参 数 , 以 胚 芽 长㊁ 胚 根 长㊁ 鲜重为幼苗生长表观 ) 参数 , 荧光素二乙酸酯 - 碘化丙啶 ( 荧光双染色法测定 胚 根 发 育 状 况 , 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阶段采集 F D A G P I ㊁ ㊁ ㊁ ㊁ 样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 过氧化氢酶 ( 过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还 S O D) C A T) P O D) A P X) ㊁ / 原酶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活性变化 . 荧光染色结果显 示 , 根 G R) G P X) 1. 0 mm o l L DHA P 处理加速种子萌发, / / 酶活性分析结果 显 示 , 与对照相比, 5. 0 mm o l L处理组发芽第 1 2 天种子根弯曲程度提高出现畸变 ; 1. 0 mm o l L处 / 理组 S 第1 O D 活性第 2 天 ㊁ 0 天峰值增大 , 3. 0 和 5. 0 mm o l L 处理组主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减小 ; DHA P 处理 增 / 强了 C 第1 A T 活 性 在 第 7 天㊁ 0 天 双 峰 峰 值; 1. 0 mm o l L处理组 P O D 活 性 第 7 天 主 峰 峰 值 增 大, 3. 0和 / 细胞组织营养胁迫过程提前出现 , 比 对 照 发 芽 延 迟, 3. 0 和 5. 0 mm o l L 处 理 组 发 芽 第 3天 种 子 根 尖 未 突 破 种 皮,张玉竹1,刘 ㊀ 润1,潘存德1,王 ㊀ 强2/ / 第8天 A 5. 0 mm o l L处理组 主 峰 出 现 时 间 延 迟 且 峰 值 减 小 ; 1. 0 mm o l L 处 理 组 第 4 天㊁ P X 活 性 主 峰 峰 值 增 大, / / / 3. 0 mm o l L处理组主峰峰值减小 , 5. 0 mm o l L 处理组主峰出现时间 延 迟 且 峰 值 减 小 ; 1. 0 mm o l L 处理组第5天㊁ / / 第8 天 G 第二个峰出现时间提前 ; R 活性峰值增大 , 3. 0 和5. 0 mm o l L处理组峰值减小 , 1. 0 mm o l L 处理组 G P X活 / 性第 2 天 ㊁ 第 5 天 峰 值 增 大 第 8 天㊁ 第1 1 天 峰 值 减 小, 3. 0 mm o l L 处 理 组 峰 值 减 小 且 前 两 个 峰 时 间 延 迟, 是延迟和抑制天山云杉种子萌发的原因之一 ./ 第 9 天出现强度减小双峰 .DHA 5. 0 mm o l L处理组第 6 天 ㊁ P 处理诱导的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可 能 ;抗氧化酶 ;种子萌发 关键词 : 二羟基苯乙酮 ( ㊀ 天山云杉 ; 3, 4 G DHA P) 中图分类号 :S 7 9 1. 1 8㊀㊀㊀㊀㊀㊀ 文献标识码 : A㊀AS t u d nE f f e c t so fD H A PS t r e s so nA c t i v i t f yo yo A n t i o x i e n i cE n z m e sD u r i n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o f g y gS P i c e as c h r e n k i a n aF i s c h . e tM e . y( , , ; 1. C o l l e eo fF o r e s t r n dH o r t i c u l t u r e X i n i a n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U r u m i 8 3 0 0 5 2, C h i n a g ya j gA g y q , , 2. S c h o o lo fB i o t e c h n o l o n dC h e m i c a lE n i n e e r i n N i n b oI n s t i t u t eo fT e c h n o l o Z h e i a n g ya g g g g y j g : A b s t r a c t ㊀T h eo b e c t i v e so f t h i ss t u d e r e t o i n v e s t i a t et h ec h a n e so fa n t i o x i d a n te n z m e sa c t i v i t f j yw g g y yo , 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i nP. s c h r e n k i a n aa sa f f e c t e db Pa n dt oe l u c i d a t et h eu n d e r l i n h s i o l o i c a l y DHA y gp y g , ) U n i v e r s i t N i n b o3 1 5 1 0 0, C h i n a y g1 1 1 2 , , ,WAN Z HANG Y u G z h u L I UR u n P AN C u n G d e GQ i a n gr a d i c l eg r o w t ha n dc h a n e s i n t h e a c t i v i t f a n t i o x i d a n t e n z m e sw e r e i n v e s t i a t e db e a s u r i n h ea c t i v i t f g yo y g ym gt yo ( ) , ( ) , ( ) , ( ) s u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S O D c a t a l a s e C AT g u a i a c o l e r o x i d a s e P O D a s c o r b a t e e r o x i d a s e A P X , p p p收稿日期 : 2 0 1 4-1 1-2 1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 0 3 6 0 0 8 7; 3 0 9 6 0 3 1 3 : 通讯作者 : 王强 , E G m a i l w a n i a n s k @2 6 3. n e t g q g y, , m e c h a n i s m s i nt h ea u t o t o x i ce f f e c t s . T h ei n t e r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sa m o n Pt r e a t m e n t 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 p g DHA2新㊀疆㊀农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 0 1 5年㊀a n as e e d sw i t ho rw i t h o u tDHA Pt r e a t m e n t . T h e a c t i v i t f a n t i o x i d a n t e n z m e s i ng e r m i n a t i n e e d sw e r e yo y gsl u t a t h i o n er e d u c t a s e( G R) a n dg l u t a t h i o n ep e r o x i d a s e( G P X) d u r i n e r m i n a t i o np r o c e s s i nP . s c h r e n k i G g ggm e a s u r e dw i t ht h em e t h o do fu l t r a v i o l e ts e c t r o h o t o m e t e r . F l u o r e s c e n c ed e i n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 p p y gr / , 1. 0 mm o l LDHA Pt r e a t m e n t a c c e l e r a t e d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 n u t r i t i o ns t r e s sp r o c e s s i nr o o tc e l l t i s s u ea G p / d e r e eo f t h eg e r m i n a t i o no f5.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n1 2 t hd a n c r e a s e dw i t hg r e a tc h a n e . T h e g gg po yi g , e n z m ea c t i v i t i e s a n a l s i s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c o m a r e dw i t ht h e c o n t r o l t h ep e a kv a l u eo fS O Pa c t i v i t f y y p yo / e a r e d i na d v a n c e . T h em a i np e a ko f 3. 0a n d5. 0 mm o l LDHA Pp r o c e s s i n r o u e a r e do n3 r dd a f t e r p gg pa p p ya , , ; e r m i n a t i o n r o o t t i i dn o tb r e a ks e e dc o a t w h o s eg e r m i n a t i o nw a s l a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w i n d i n g pd g; / t i v i t n7 t ha n d1 0 t hd a s P O Da c t i v i t f t h em a i np e a kv a l u eo f 1.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i n c r e a s e d yo y yo gg p , / ; o n7 t hd a h em a i np e a ko f 3. 0a n d5.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e l a e da n dt h ep e a kv a l u ed e c r e a s e d yt gg pd y / l a e dw i t hs m a l lp e a kv a l u e . T h ep e a kv a l u eo fG Ra c t i v i t f1.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n c r e a s e do n y yo gg pi / , 5 t ha n d8 t hd a s . T h ep e a kv a l u eo f3. 0a n d5.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e c r e a s e dt h es e c o n dp e a ka G y gg pd p / t h e f i r s t t w op e a k sd e l a e d . T h ed o u b l ep e a k so f5.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e c r e a s e do n6 t ha n d9 t h y gg pd , d a s t h e r ew e r ed o u b l ep e a k sw i t hd e c r e a s e d i n t e n s i t . T h e c h a n eo f a n t i o x i e n i c e n z m e i ns e e dg e r m i n a G y y g g y , t i o np r o c e s s i n d u c e db Pp r o c e s s i o n t h ec h a n e so fa n t i o x i e n i ce n z m em a eo n eo f t h er e a s o n s yDHA g g y yb w h i c hd e l a e da n d i n h i b i t e dt h e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o fP . s c h r e n k i a n a. y : ; ; K e o r d s ㊀P i c e as c h r e n k i a n aF i s c h. e tM e . 3, 4 G d i h d r o x c e t o h e n o n e( DHA P) a n t i o x i d a n te n G y y ya p yw ; z m e 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 y 土壤介质 ㊀㊀ 化感作用强弱 受 化 感 物 质 性 质 与 量 ㊁ 化学环境及微生物 组 成 ㊁ 化感物质有效补充途径和1, 2] .化感物质均为植 相邻物种的响应 等 因 素 影 响 [ ] 1 3 .课题组在以往的研究中提出 作者的一 大 难 题 [ 1 4] , 了 天山云杉天然更新障碍的自毒作用 假 设 [ 证/ / 1.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i n c r e a s e do n2 n da n d1 0 t hd a s . T h em a i np e a ko f3. 0a n d5. 0 mm o l Lp r o G gg p y ; c e s s i n r o u e a r e d i na d v a n c ea n dt h ep e a kv a l u ed e c r e a s e d DHA Pp r o c e s s i n t r e n t h e n e dC ATa c G gg pa p p gs g / ;T T h em a i np e a kv a l u eo fA P Xa c t i v i t f1.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n c r e a s e d h ep e a kv a l u eo ft h e yo gg pi / / m a i np e a ko f 3.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e c r e a s e d . T h em a i np e a ko f 5.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e G gg pd gg pd/ , e a r e d i na d v a n c e . G P Xa c t i v i t f 1.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n c r e a s e do n2 n da n d5 t hd a s b u t t h e r e p yo gg pi y / w a sa s m a l l e a kv a l u eo n8 t ha n d1 1 t hd a s . T h ep e a kv a l u eo f 3. 0 mm o l Lp r o c e s s i n r o u e c r e a s e da n d p y gg pd物次生代谢产物[ 3, 4]系分泌等途径释放 的功能与活 性 种群分布[ ] 1 1 [ ] 9] 6] 7 8] ㊁ ㊁ ㊁ 性[ 影响植物根 系 养 分 吸 收 [ 光 合 与 呼 吸[ 酶[ ] 5, 通 过 残 体 分 解㊁ 挥 发㊁ 淋 溶㊁ 根 . 化感物质通过改变细胞膜透实了天山云杉针叶和凋落物水浸液乙醚萃取相中存 在的 3, 二羟基苯乙酮( 是引起天山云杉 4 G DHA P)4] . 对 DHA 自毒作用发 生 的 化 学 物 质 基 础 [ P 影响胞分裂伸长和亚显微结构等途径对生态系统中植物 ) 天山 云 杉 ( P i c e as c h r e n k i a n aF i s c h. e tM e . y ㊁ 群落演替 ㊁ 物种入侵[ ] 31 0] ㊁ ㊁ 内 源 激 素 合 成 与 代 谢[ 抑制细天山云杉更新过程 生 理 途 径 的 深 入 探 讨 , 将有助于 对天山云杉自毒作用发生的内在规律的认识 .] 9 .多种生物与 非 合作用 ㊁ 脂肪 酸 氧 化 等 过 程 产 生 [产生影响 .活性氧 ( 由需氧生物正常细胞活动如光 R O S)) 是云 杉 属 ( 植 物, 为北半球北方针叶林 P i c e aD i e t r 特征种 , 是天山山地 最 主 要 的 地 带 性 森 林 植 被 建 群 蓄 积 量 1. 占新疆山地有林地 1 0h m, 2 3ˑ1 0 m, , , 面积 5 0. 0% 蓄 积 量 6 1. 3% 构 成 了 天 山 乃 至 整 个4 2 8 3生物环境因子都可诱导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的异常变 化, 植物的抗氧化胁 迫 能 力 和 抗 逆 性 的 形 成 都 与 抗1 5] .自毒 氧化酶促 保 护 系 统 功 能 的 发 挥 密 切 相 关 [树种 . 天山云 杉 林 以 纯 林 为 主 , 林分面积5 2. 8 4ˑ 新疆森林生态系统的 物 质 主 体 , 为新疆山地-绿洲[ ] 1 2物质 DHA P 对天山 云 杉 种 子 萌 发 过 程 中 抗 氧 化 酶 杉自毒作用发生的生 理 过 程 与 机 制 , 本研究用3个 ) 碘化丙啶 ( 双染色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观 F D A G P I 察了 DHA 分时 P 处理对天山云杉胚根发育的影响 , 间阶段取样分析测定了 6 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促保护系统的研究未见报道 . 为进一步分析天山云 以种子发芽 DHA P 浓度 梯 度 处 理 天 山 云 杉 种 子 , 率㊁ 发芽势为种子萌发参数 , 采用荧光素二乙酸酯 -- 荒漠生 态 系 统 的 生 命 之 源 .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过 程中人类活动对森 林 生 态 系 统 干 扰 增 加 的 背 景 下 , 自然火过程人为管控导致有限时间尺度内的天山云 杉林自然恢复体系 出 现 更 新 障 碍 , 成为困惑林业工㊀第1期张玉竹 , 等: DHA P 胁迫对天山云杉种子萌发过程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9( G P X)以谷胱 甘 肽 为 还 原 剂 分 解 体 内 的 脂 质 过 氧 化物 , 阻断活性氧自由基对机体的作用 , 防止细胞膜] 3 5 .有研究报道了 和其他生 物 组 织 的 过 氧 化 损 伤 [3 3, 3 4] .谷 胱 甘 肽 过 氧 化 物 酶 比率 有 重 要 作 用 [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 对大豆 S o a r e s 等研究左旋多巴( L G D O P A) ( ) 幼苗生长 过 程 中 抗 氧 化 酶 活 性的影 G l c i n em a x y 响, 处理浓度 L G D O P A 处理 2 4h 后 S O D 活性增加 ,[ ] 1 8的影响 .新鲜组织水提取液处理海洋原甲藻 i n t e s t i n a l i s) ( 后, P r o r o c e n t r u mm i c a n s) G P X 活性在 4h 内显著 增强 , 逐渐减弱直到 3 6h 达到对照组的低水平 . 本 / 研究中 DHA P 处理种子 2 4h 后 , 1. 0 mm o l L 处理 / 活性高于对照 , 5. 0 mm o l L 处理组低于对照 ./ 对 照 一 致, 5. 0 mm o l L 处理组降低 G R 活性 [ ] 3 8 3 9. 3% . S u n 等研究发现肠浒苔( E n t e r o m o r h a p/ 高G R 活性 2 0. 1% , 3. 0 mm o l L 处理组 G R 活性与/ 越高活 性 越 强 , 0. 1 0, 0. 2 5, 0. 5 0, 1. 0 0 mm o l L4 个 处理组分别增加 了 3 5% ~1 9 0% ; P O D 活性增加了/ 组G P X 活性高于 对 照 , 3. 0, 5. 0 mm o l L 处理组低 , , / 于对照 ; 处理 3 后 处理组 6h 1. 0 3. 0 mm o lL G P X DHA P 处理天 山 云 杉 种 子 萌 发 过 程 中 5 种 抗 氧化酶 ( 活性变化趋势与种子萌发抑制 C AT 除 外 )但 4 个浓 度 处 理 间 差 异 不 显 著 ; 4 3% , C AT 活 性 下 降了约 4 0% , 4个 浓 度 处 理 间 差 异 不 显 著. 本 研 究/ DHA P 处理种子 2 4h 后 , 1. 0 mm o l L 处理组 S O D 活性增加 3. 与S 但促 5% , o a r e s研究结果趋势一致 , / 进作用较弱 , 3. 0, 5. 0 mm o l L 处理组分别降低 S O D 活性 1 与S 2. 9% , 2 3. 9% , o a r e s研 究 结 果 相 反; 1. 0,实验和根细胞活力表现的浓度效应变化趋势是一致/ 的, 1. 0 mm o l LDHA P 处理组 促 进 种 子 萌 发 , S O D 天至第 7 天高 于 对 照 , 第5天 A P X 活 性 除 第 2 天㊁ 外高于对照 , 第1 G R 活性除第 1 0 天㊁ 1天外高于对活性除第 1 第1 1天㊁ 2 天外高于对照 , P O D 活性第 1 照, G P X 活 性 第 1 天 至 第 5 天 高 于 对 照; / 3. 0 mm o l L处 理 组 对 种 子 萌 发 有 抑 制 但 作 用 不 显 著, 第 9 天 外 低 于 对 照, S O D 活 性 除 第 8 天㊁ P O D 天㊁ 第 5 天 外 低 于 对 照, G P X 活性除第3天外低于 / 活性除第 7 天外低 于 3. 0 mm o l L 处 理 组, P O D活 / 性除第 6 天外低于 3. 0 mm o l L 处 理 组, A P X 活性 / 活性低于 3. 0 mm o l L 处理组 , G P X 活性除第 1 2天 P O D 活性第 8 天至第 1 2 天, G P X 活性 第 6 天 至 第 第1 第1 可能的原因是植 9天㊁ 1 天㊁ 2 天 低 于 对 照, 物细胞对活性氧的 清 除 存 在 一 个 阈 值 , 在这个阈值 之内发芽的种子能 够 提 高 保 护 酶 活 性 , 有效清除自 由基伤害 , 当超过 这 个 阈 值 , 保 护 酶 活 性 就 会 下 降. 活性 . 对照组种子 5 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处于 种子萌发和延长萌 发 时 间 ,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之间 的相互关系也可能 是 抑 制 ㊁ 延迟天山云杉种子萌发 的因素之一 . 氧化水平 , 诱导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的异常变化 , 引起 抗氧化酶活性和相 关 基 因 表 达 的 变 化 , 测定逆境胁 多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子可改变细胞膜脂过 / / 外低于 3. 0 mm o l L 处 理 组 .1. 0 mm o l L 处理组 活性除第 2 天 ㊁ 第 8 天外低于对照 , A P X 活性除第 2 天㊁ 第3 天㊁ 第1 2 天 外 低 于 对 照, G R 活性除第2 / 对照 ; 5. 0 mm o l L处 理 组 显 著 抑 制 种 子 萌 发 , S O D / 除第 5 天至第 8 天外 低 于 3. 0 mm o l L 处 理 组, G R/ 3. 0 mm o l L 处理组增加 P O D 活性1 8. 2% , 9. 1% , , / 与S o a r e s 研 究 结 果 趋 势 一 致 5. 0 mm o lL 处 理 组 降低 P 与S O D 活性2 0% , o a r e s 结 论 相 反; 1. 0, / 5. 0 mm o l L处理组降低 C AT 活性 1 1. 6% , 2 7. 0% , 与S C AT 活性 1 2. 7% , o a r e s结果相反 .S á n c h e z和 [ 3 6] / R e i o s a 报道 1. 0 mm o l L2( 3 H) G B e n z o x a z o l i n G g / 与S o a r e s 结 果 趋 势 一 致, 3. 0 mm o l L 处理组增加叶P 根P 5 0. 6% , O D 活性为对照组的 5 3. 4% , O D活 性为对照组的 1 1 5. 2% . 本研究中 DHA P 处理种子 / 第1 2天, 1. 0, 3. 0, 5. 0 mm o l L 处理组 S O D 活性分 , , , 别为对照 组 的 8 与 上述研究 7. 6% 8 3. 9% 5 6. 8% 结果趋势 一 致 , 处理组 P O D 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 B a i[ 1 7]处理莴苣幼苗1 处理组叶 S o n e( B OA) 5d 后 , O D 活性 为 对 照 组 的 8 根S 0. 6% , O D 活性为对照组与上述研究中叶的结果 5 9. 3% , 4 4. 4% , 2 0. 4% , 一致 . ( 种子胚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M a l u sp r u n i o l i a) f / 时发现 , 第1 1. 0 mm o l L 处 理 组 第 5 天㊁ 0天 A P X 处理种子第 5 天 , 3 个处理组 A P X 活性分别低于对 / 照 5. 第1 1% , 2 6. 8% , 9. 8% , 0 天, 1. 0 mm o l L 处理 / 组A P X 活性高出 对 照 2 0% , 3. 0, 5. 0 mm o l L 处理 和I s h i i G I w a m o t o[ 3 7]与S o a r e s[ 1 8]研究邻苯二甲酸对海棠果活性分别高于对照约 1 0% , 4 0% . 本研究中 DHA P可能的原因是植 3 个处理组 C AT 活性均高于对照 , 物自身的防御反应及自毒物质 DHA P 会提高 C AT / 1. 0和 3. 0 mm o l L 处 理 组 之 间 .DHA P处理通过 影响种子萌发过程中 6 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来抑制组A P X 活性 分 别 低 于 对 照 1 0. 8% , 3 3. 8% .P e r o g / 幼 苗 生 长 影 响 时 发 现, m o e at r i l o b a) 0. 5 mm o l L 蒎烯 处 理 幼 苗 4 α G 8h 提 高 G R 活性4 5% . 本 研 究 / 中 DHA P 处理种子 4 8h 后 , 1. 0 mm o l L 处理组提 研究 α 蒎烯对三叶裂署( G I o G p1 0新㊀疆㊀农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 0 1 5年㊀2 6] 迫下膜脂过氧化产物水平 [ 变化 , 编码 抗 氧 化 酶 基从而影响 A 测定逆境胁 G S H 循环的失衡 , P X 活性 , [ 2 7] 迫下 A 抗氧化酶 P X㊁ G S H 含量变化 是有必要的 ; 系统是一个整体 , 在遇到逆境胁迫时 , 抗氧化酶之间 是相互作用 , 共同协调抵御逆境的 , 研究逆境胁迫下 抗氧化酶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会有一定的意义 . 本 文研究结果仅仅是 实 验 室 模 拟 条 件 下 完 成 的 , 有待 进一步的验证 . 参考文献 :两者在 A A P X 一起 参 与 H2O P X G G S H 2 清 除 的 酶, [ ] 3 9 循环中都 是 确 定 的 , G R 活性增强将导致 A P X G因的表 达 水 平 很 有 意 义 ; G R 是在植物细胞内和[ ] 1 2 ㊀W a n u a n X, P a nC D, e ta l . N e e df o rs u s t a i n G g Q,R s e r v a t i o nP r o r a m( N F C P) i nt h ew e s t e r nr e i o no f g g , c l e 2 0 0 6, 8 2: 3 1 G 3 9. , [ ] T i a n s h a nM o u n t a i n C h i n a J . T h eF o r e s t r h r o n i G yC a b i l i t o l i c G ac a s es t u d f t h eN a t u r a lF o r e s tC o n G yp y yo[ ] 张 瑛 山. 乌苏林区天山云杉天然更新的初步 1 3 ㊀ 张新时 , [ ] 1 4 ㊀L i ZH, W a n R u a nX, e t a l . P h e n o l i c s a n dp l a n t a l G gQ, [ ] 1 5 ㊀B e c a n a M, M a t a m o r o s M A, U d v a r d i M. R e c e n ti n G s i h t s i n t oa n t i o x i d a n td e f e n s e so f l e u m er o o tn o d G g g [ ] , ( ) : u l e s J . N e wP h t o l o i s t 2 0 1 0, 1 8 8 4 9 6 0 G 9 7 6. y g [ ] , l e l o a t h J . M o l e c u l e s 2 0 1 0, 1 5: 8 9 3 3 G 8 9 5 2. p y ] ( ) : 研究 [ 新疆农业科学 , J . 1 9 6 3 1 8 G 1 2.[ 1 6] ㊀S u n o h a r a Y, M a t s u m o t o H. Q u i n c l o r a c G i n d u c e dc e l l d e a t h i sa c c o m a n i e db e n e r a t i o no fr e a c t i v eo x G p yg y [ ] , e ns e c i e s i nm a i z er o o t t i s s u e J . P h t o c h e m i s t r g p y y[ ] : 1 ㊀D u k eS O. A l l e l o a t h C u r r e n ts t a t u so f r e s e a r c ha n d p y , J . 2 0 1 0, 2 5: 1 7 G 2 9.: [ ] f u t u r eo f t h ed i s c i l i n e AC o mm e n t a r J . A l l e l o a t h p y p y[ 2]㊀ C h o n S U, N e l s o nCJ . A l l e l o a t h nc o m o s i t a e p yi p , o m e n t 2 0 1 0, 3 0: 3 4 9 G 3 5 8. p : ] l a n t s ar e v i e w[ J . A r o n o m o r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G p g yf[ ] 1 7 ㊀B a iR, M aF, L i a n e ta l . P h t h a l i ca c i di n d u c e so x i G gD, d a t i v es t r e s sa n da l t e r st h ea c t i v i t fs o m ea n t i o x i G yo [ ] d a n t e n z m e s i nr o o t so fM a l u sp r u n i f o l i a J . J o u r n a l y2 0 0 8, 6 9: 2 3 1 2 G 2 3 1 9.[ ] , 3 ㊀M e r e l S W a l k e rD, C h i c a n aR, e t a l . S t a t eo fk n o w l e d e g a n dc o n c e r n so nc a n o b a c t e r i a l b l o o m s a n dc a n o t o x i n s y y [ ] , J . E n v i r o nI n t 2 0 1 3, 5 9: 3 0 3 G 3 2 7.[ 1 8] ㊀S o a r e s A R, F e r r a r e s e M L L, d eC á s s i aS i u e i r a G q m e l a n i np r o d u c t i o na n dr e d u c e sr e a c t i v eo x e ns e G y g p, ( ) : o f c h e m i c a l e c o l o 2 0 0 9, 3 5 4 4 8 8 G 4 9 4. g yS o a r e sR, e t a l . T h ea l l e l o c h e m i c a lL G D O P Ai n c r e a s e s[ ] 4 ㊀R u a nX, L iZ H, W a n e ta l . A u t o t o x i c i t n da l l e l G gQ, ya o a t h f3, 4 G d i h d r o x G a c e t o h e n o n ei s o l a t e df r o m p yo y y p , P i c e as c h r e n k i a n aN e e d l e s[ J] . M o l e c u l e s 2 0 1 1, 1 6:[ ] c i e s i ns o b e a nr o o t s J . J o u r n a lo fc h e m i c a le c o l o G y [ ] 1 9 ㊀G i a n n o o l i t i sCN, R i e sSK. S u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 s . I . p p ( ) : 1 9 7 7, 5 9 2 3 0 9 G 3 1 4. , O c c u r r e n c ei nh i h e rp l a n t s[ J] . P l a n tp h s i o l o g y g y , ( ) : 2 0 1 1, 3 7 8 8 9 1 G 8 9 8. g y[ ] 5 ㊀E lM e h d a w iA F, Q u i n nCF, P i l o n G S m i t sE. E f f e c t so f s e l e n i u m h e r 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np l a n t G l a n ti n t e r a c G y p p : [ ] t i o n se v i d e n c ef o re l e m e n t a la l l e l o a t h N e wP h G p yJ . y , t o l 2 0 1 1, 1 9 1: 1 2 0 G 1 3 1.8 8 7 4 G 8 8 9 3.[ ] [ ] , 2 0 ㊀A e b iH. C a t a l a s e i nv i t r o J . M e t h o d sE n z m o l 1 9 8 4, y [ ] 2 1 ㊀C h a n c eB, M a e h l A s s a f c a t a l a s e sa n dp e r o x i G yA C. yo [ ] 2 2 ㊀N a k a n oY, A s a d aK. H d r o e np e r o x i d e i ss c a v e n e d y g g [ ] , d a s e s J . M e t h o d s i ne n z m o l o 1 9 5 5, 2: 7 6 4 G 7 7 5. y g y 1 0 5: 1 2 1 G 1 2 6.[ ] 6 ㊀WuY H, L i uJT, Y a n e ta l . A l l e l o a t h i cc o n t r o l gLZ, p , E n v i r o nM i c r o b i o l 2 0 1 1, 1 3: 6 0 4 G 6 1 5.o fc a n o b a c t e r i a lb l o o m sb e r i h t o nb i o f i l m s[ J] . y yp p y[ ] , 7 ㊀R e n n eIJ S i n nB T, S h o o k G W, e ta l . E a v e s d r o i n p p g [ ] , t i o n J . J . E c o l . 2 0 1 4, 1 0 2: 8 6 G 9 4.b s c o r b a t e G s e c i f i cp e r o x i d a s ei ns i n a c hc h l o r o G ya p p: i np l a n t s d e l a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v i ab i o c h e m i c a l r e c o n i G y g[ ] , 8 ㊀D a a nFE, H o w e l l J W e i d e n h a m e rJD. D n a m i cr o o t y y [ ] , a c t i o n J . J . E x . B o t . 2 0 0 9, 6 0: 2 1 0 7 G 2 1 1 7. p [ ] , , 9 ㊀N o c t o rG M h a m d iA F o e rC H. T h er o l e so f r e a c t i v e y [ ] , ( ) : J . P l a n tp h s i o l o 2 0 1 4, 1 6 4 4 1 6 3 6 G 1 6 4 8. y g y [ ] , , , , 陈 志 颖 阮 晓 张 玉 竹 等 二 羟 基 苯 乙 酮胁迫对 1 0 ㊀ . 34 G 天山云杉种子萌发 过 程 中 内 源 植 物 激 素 含 量 变 化 的 ] 影响 [ 植物生态学报 , J . 2 0 1 3, 1 2: 1 1 1 4 G 1 1 2 2. :n o x e nm e t a b o l i s mi nd r o u h t o ts oc u ta n dd r i e d y g g e x u d a t i o no f s o r o l e o n ea n d i t s i np l a n t am e c h a n i s mo f g[ ] 2 3 ㊀H a l l i w e l lB, F o e rC H. P r o e r t i e sa n dp h s i o l o i c a l y p y g f u n c t i o no fa g l u t a t h i o n er e d u c t a s ep u r i f i e df r o m ( ) : 1 9 7 8, 1 3 9 1 9 G 1 7. [ ] , s i n a c hl e a v e sb f f i n i t h r o m a t o r a h J . P l a n t a p ya yc g p y8 6 7 G 8 8 0.[ ] , : l a s t s J . P l a n ta n dC e l lP h s i o l o 1 9 8 1, 2 2( 5) p y g y[ ] 2 4 ㊀F l o h éL,G ü n z l e r WA. A s s a so fg l u t a t h i o n ep e r o x i G y[ ] , d a s e J . M e t h o d s i ne n z m o l o 1 9 8 4, 1 0 5: 1 1 4. y g y ㊆ [ ] , , 2 5 ㊀M u t l uS A t i c iO E s i m N. E s s e n t i a lo i l so fc a t m i n t ( ) N e e t am e e r iB e n t h. i n d u c e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i n p y e a r l e e d l i n so fv a r i o u sw e e ds e c i e s[ J] .A c t a ys g p ( ) : P h s i o l o i a eP l a n t a r u m, 2 0 1 1, 3 3 3 9 4 3 G 9 5 1. y g[ ] , 1 1 ㊀I n d e r i t W a r d l eD A, K a r b a nR, e ta l . T h ee c o s s t e m j y , E c o lE v o l 2 0 1 1, 2 6: 6 5 5 G 6 6 2.a n de v o l u t i o n a r o n t e x t so fa l l e l o a t h J] . T r e n d s yc p y[[ ] 2 6 ㊀M u s h t a S u n o h a r a Y, M a t s u m o t o H. L G D O P A q M N,i n h i b i t e dt h er o o tg r o w t ho f l e t t u c eb n d u c i n e a c G yi gr ] t i v eo x e ns e c i e sg e n e r a t i o n[ J . W e e dB i o l o n d y g p g ya㊀第1期张玉竹,等:D HA P胁迫对天山云杉种子萌发过程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M a n a g e m e n t,2013,13(4):129G134.[27]㊀S h a w A K,G h o s hS,K a l a j i H M,e ta l.N a n oGC u O s t r e s si n d u c e d m o d u l a t i o n o fa n t i o x i d a t i v e d e f e n s ea n d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S y r i a nb a r l e y(H o r d e u mv u l g a r e L.)[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a n dE xGp e r i m e n t a l B o t a n y,2014,102:37G47.[28]㊀S u n k a rR,K a p o o rA,Z h uJK.P o s t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a l i nGd u c t i o no f t w oC u/Z ns u p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 g e n e s i nA r a b i d o p s i s i sm e d i a t e d b y d o w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m i R398a n d i m p o r t a n t f o r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t o l e r a n c e[J].T h eP l a n tC e l lO n l i n e,2006,18(8):2051G2065.[29]㊀G a r g N,M a n c h a n d aG.R O S g e n e r a t i o n i n p l a n t s:b o o n o r b a n e[J].P l a n tB i o s y s t,2009,143:81G96.[30]㊀G i l l SS,T u t e j aN.R e a c t i v e o x y g e n s p e c i e s a n d a n t i o xGi d a n t m a c h i n e r y i n a b i o t i cs t r e s st o l e r a n c ei n c r o pp l a n t s[J].P l a n tP h y s i o l.B i o c h e m,2010,48:909G930.[31]㊀S i n s a b a u g h R L.P h e n o lo x i d a s e,p e r o x i d a s ea n do rGg a n i cm a t t e r d y n a m i c s o f s o i l[J].S o i l B i o l o g y a n dB iGo c h e m i s t r y,2010,42(3):391G404.[32]㊀M a c d o n a l d IK,B a d y a l SK,G h a m s a r i L,e t a l.I n t e r a cGt i o no f a s c o r b a t e p e r o x i d a s ew i t h s u b s t r a t e s:A m e c hGa n i s t i c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a n a l y s i s[J].B i o c h e m i s t r y,2006,45(25):7808G7817.[33]㊀A l s c h e rR G.B i o s y n t h e s i s 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f u n c t i o no fg l u t a t h i o n e i n p l a n t s[J].P h y s i o lP l a n t,2006,77(3):457G464.[34]㊀Y o u s u f PY,H a k e e m K U R,C h a n d n aR.R o l e o fG l uGt a t h i o n e R e d u c t a s ei n P l a n t A b i o t i c S t r e s s:A b i o t i cS t r e s sR e s p o n s e s i nP l a n t s[M].N e w Y o r k:S p r i n g e rGV e r l a g N e w Y o r k I n c.,2012.[35]㊀D a y BJ.C a t a l a s ea n d g l u t a t h i o n e p e r o x i d a s e m i m i c s [J].B i o c h e m i c a l p h a r m a c o l o g y,2009,77(3):285G296.[36]㊀Sán c h e zGM o r e i r a s A M,R e i g o s a M J.W h o l e p l a n t r e s p o n s eo f l e t t u c ea f t e rr o o te x p o s u r et o B O A(2(3H)Gb e n z o x a z o l i n o n e)[J].J o u r n a l o f c h e m i c a l e c o lGo g y,2005,31(11):2689G2703.[37]㊀P e r g oÉM,I s h i iGI w a m o t oEL.C h a n g e s i n e n e r g y m eGt a b o l i s m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d e f e n s e s y s t e m s d u r i n g s e e dg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h e w e e ds p e c i e sI p o m o e at r i l o b a L.a n dt h er e s p o n s e st oa l l e l o c h e m i c a l s[J].J o u r n a lo fc h e m i c a l e c o l o g y,2011,37(5):500G513.[38]㊀S u nX,X i aY M,X uNJ.A l l e l o p a t h i c e f f e c t s o f E n t e rGo m o r p h a i n t e s t i n a l i s(U l v a c e a e,C h l o r o p h y t a)o nP r oGr o c e n t r u m m i c a n s(P r o r o c e n t r a c e a e,D i n o p h y t a)[J].A l l e l o p a t h y J o u r n a l,2012,30(2):299G310.[39]㊀P o l l e A.D i s s e c t i n g t h e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Ga s c o rGb a t e p e r o x i d a s eGg l u t a t h i o n e p a t h w a y i nc h l o r o p l a s t sb y m e t a b o l ic m ode l i n g.C o m p u t e rs i m u l a t i o n sa sas t e p t o w a r d sf l u x a n a l y s i s[J].P l a n t P h y s i o l o g y,2001,126:445G462.11。

西农学报社科版格式

西农学报社科版格式

西农学报社科版格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西农学报社科版格式》西农学报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术期刊,旨在推动农林科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社科版是西农学报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了保证期刊的学术规范和质量,西农学报社科版在投稿和编辑方面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

一、投稿要求1. 投稿作者须为具有相关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的专家或学者,必须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职工或同行评议专家。

2. 投稿内容必须为原创性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并未在其他期刊或平台上发表过。

3. 投稿材料包括论文正文、作者简介、关键词、摘要等内容,必须按照期刊的模板要求格式化。

4. 所有投稿材料必须以电子版形式提交,通过学报官方网站或指定邮箱进行投递,同时在邮件标题注明“西农学报社科版投稿”。

二、编辑要求1. 在接收稿件后,期刊编辑将进行初审,确定是否符合投稿要求和学术水准。

符合条件的稿件将进入同行评审阶段。

2. 同行评审阶段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评审结果将作为期刊编辑决定是否录用稿件的主要依据。

3. 编辑部会对经同行评审通过的稿件进行最终的编辑和整理,确保格式、语言和图表等内容符合期刊的要求。

4. 稿件编辑完成后,将通过学报官方网站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将最终版本发送给作者审阅,作者需尽快回复并确认。

5. 在审阅意见确定后,稿件将进入排版和印刷阶段,最终发表在西农学报社科版的相应期数中。

第二篇示例:西农学报社科版是西农大学出版的一份涵盖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和传播。

本文将从西农学报社科版的格式要求,期刊内容结构以及投稿流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格式要求1. 文章排版:西农学报社科版要求文章排版整洁、字体清晰,一般采用宋体字体,小四号,1.5倍行间距,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2. 标题格式:文章标题要求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居中对齐,黑体加粗。

根瘤菌处理对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根瘤菌处理对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20,43(4):275-280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文章编号:1007-8614(2020)04-0275-06根瘤菌处理对廿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马生军#,帕尔哈提•柔孜#,丁晓霞#,陈文峰2,朱广伟3<,李盼盼&,王怡文&,徐志翔&,王磊2(1.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52%2.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暨中国农业大学根瘤菌研究中心,北京100193;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摘要: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是自然界存在的最重要的生物固氮体系,本研究对3种不同的根瘤菌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后再将其接种到豆科植物甘草种子上,并对其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生理特性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三种根瘤菌耐温范围较广,在28!~40!均可正常生长;对唯一碳源、氮源的利用能力均较强。

除活力指数外,其他所有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在R1处理时最高,分别为84.44%、81.11%、41.25;而CK处理均最低,分别为63.33%、55.56%、29.41,R2处理与CK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除根茎比外,其他所有处理的根长、茎长和鲜重均在R1处理时最大,分别为1.77cm、1.79cm、139.02mg,且与CK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不同根瘤菌处理对甘草幼苗酶活性的影响大小不一,但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提高CAT、POD、SOD三种酶活性。

综上所述,根瘤菌R1可作为促进甘草种子发芽和幼苗正常生长的最佳处理菌种,可为甘草绿色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根瘤菌;甘草;种子萌发;生理特性中图分类号:Q935文献标识码:AEffects of Rhizobium Treatment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MA Sheng-jun1,Parhat Rozi1,DING Xiao-xia1,CHEN Wen-feng2,ZHU Guang-wei3*,LI Pan-pan1,WANG Yi-wen#,XU Zhi-xiang1,WANG Lei2(l.College of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830052,Chi­na;2.Co11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Rhizobium Research Center,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100193,China;3: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1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Abstract:Rhizobia a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il.They can infect the roots of Fabaceae and form root nodules.In this study,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hree different rhizobium strains were measured and then inoculated into the legumes of Glycyrrhiz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sinensis seeds, and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were observ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strains had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could grow at28!〜40!.The only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utilization capacity is strong.All treatments ha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percentage,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germination index except vigor index,which were84:44%,81:11%,41:25,respectively,in R1treat­ment.CK treatment was the lowest,which was63.33%,55.56%and29.41,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收稿日期:2021-03-17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科研合作基金项目(XJAU201901)通讯作者:朱广伟,E-mail:*************.cn276新疆农业大学学报differences between R2treatment and CK(P<0.05).With the exception of rhizome ratio,the root length,stem length,and fresh weight of all the other treatments were the largest at Rl,which were 1.77cm, 1.79cm,and 139.02mg,respectively,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CK(P<0.05).Different rhizobium treatment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enzyme activity of seedlings of G.uralensis,but they could all improve the enzyme activity of CAT,POD and SOD to some extent.In summary,rhizobium R1can be used as the best strain to improve the germination of seed and normal growth of seedling in G.uralensis,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green cultivation.Key words:rhizobium;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seed germination;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豆科(Fabaceae)植物,也是中药甘草的主要基源植物之一,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富含黄酮、三VWX、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1-3],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缓解毒性的作用,且其在食品方面的利用价值也日益提高,属于典型的药食两用豆源植物叫是一类广泛分于中的性、性性细,可以侵染豆科植物部形成,定空气中的分形成,植物提的,可有提高,,有利于豆科植物的阿。

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棉花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努斯热提·吾斯曼;买买提·托乎提;阿米纳;帕提古里;左自强
【期刊名称】《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29)004
【摘要】引进疆内外各地选育的优良棉花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了解其丰产性、适应性、抗虫性、利用价值,从而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的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品种(系)中12个品种(系)的产量都超出当地主栽品种及小区试验对照品种冀杂-566.其中国抗杂1号产量为2 565 kg/hm2,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冀杂-566增产32.5%;品系永1268、GM-507和品种邯杂154均比对照品种冀杂-566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27.1%,22.4%,及21.7%,参试品种(系)中居第2至第4位.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努斯热提·吾斯曼;买买提·托乎提;阿米纳;帕提古里;左自强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地区种子公司,哈密 83900;新疆农业科学院经作所,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哈密地区种子公司,哈密 83900;新疆哈密地区种子公司,哈密83900;新疆哈密地区种子公司,哈密 83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38
【相关文献】
1.棉花轻减化施肥肥效对比试验初报 [J], 王惠英;邢建国
2.生物有机肥在棉花上的肥效对比试验初报 [J], 张贵龙;欧阳勋;吴胜利;徐建强;陈柯德
3.2006年浙江余姚棉花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J], 范秀华
4.2002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J], 贺桂仁;刘晓峰;杨瑛霞
5.2006年浙江余姚棉花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J], 范秀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农业大学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 (2)

新疆农业大学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 (2)
农业科学
农药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16
农业科学
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17
农业科学
农业机械学报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18
农业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19
农业科学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
农业科学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21
农业科学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2
农业科学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78
人文社科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79
人文社科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80
人文社科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81
人文社科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82
人文社科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83
人文社科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84
人文社科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
85
人文社科
6
高校学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7
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8
农业科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科学院
9
农业科学
草地学报
中国草原学会
10
农业科学
草业学报
中国草原学会
11
农业科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2
农业科学
昆虫学报
中国昆虫学会
13
农业科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41)4
【摘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82年创刊,199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为正式刊物。

自然科学版学报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为灵魂,明确目标,制定任务,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CAJ-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资助期刊。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科学发展观对新疆高校理科学报建设的作用——以新疆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学报为例
2.高校学报作者队伍现状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维吾尔文)为例
3.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4.2020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总目录
5.2019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总目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大学学报》双语教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新疆大学学报》双语教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新疆大学学报》双语教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7)005
【摘要】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强化双语培训的要求。

从2003年9月开始,相继启动实施了《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在职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

2004年做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提出在未来两年内,新疆城镇的民族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2010年起,所有民族学校小学一年级都开设汉语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关于加强自治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学实习工作的意见》,
【总页数】1页(P封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疆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为例
2.《新疆大学学报》双语教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3.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简介
4.《旅游论坛》“旅游高等教育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5.《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增设“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专栏”和“医学教育研究”栏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A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A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A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26)1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
【相关文献】
1.科学发展观对新疆高校理科学报建设的作用——以新疆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学报为例 [J], 刘会强;李建军;李蕾
2.高校学报作者队伍现状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维吾尔文)为例 [J], 赛迪古丽·哈西木
3.《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J],
4.高校学报网页优化探讨——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维吾尔文)版为例[J], 赛迪古丽·哈西木;艾合麦提·吾买尔;
5.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随文标注 , 在正文 中将被引参考文献的序号加方括号标于应用处的右上角 。 著 录格 式 为 :
期 刊一 【 ]作 者 ( 以下全 部 写 出 , 过 者 只 写前 3名 后 加 “ ”. 题 名『 献 类 型标 识 ] 刊 名 , , 序号 3人 超 等 ) 文献 文 . 期 年
卷朔 )起 止 页码 . :
1 标题 应简明确切 , . 4 一般不超过 2 个字 , 0 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语 、 字符。
1 正 文 正 文层次 标题 应 简短 明确 , 末 不用标 点 符号 。各 层 次用 阿 拉伯 数字 连 续编 号 , 同层次 的数 字 . 5 题 不 之间用 下 圆点“.相 隔 , 末 数字不 加标 点 , “..” 。层次 一般 不超 过 三级 。要求 用 字规 范 , 和单 位符 号必 ” 最 如 31 等 2 量 须 执行 国家 标准 ; 文稿 中外 文字母 、 号 等必须 分 清大 、 符 小写 及正 、 体 ; 、 角标 的位 置要 明确 。 斜 上 下
著作一咛 号】 作者. 书名[ 文献类型标识 ] . 版次( 1 第 版不写) .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起止页码. 论 文集 一[ 号】作者. [ 序 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文集名 . 论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起止页码. 学 位论 文一 [ 序号]作 者 . 名[ 类 型标识 1 存地 点 : 题 文献 . 保 保存单 位 , 年份 .
院校 师生及 农林 管理 人 员 。

1来 稿项 目

1 . 稿要 求论 点 明确 , 1来 材料 翔 实 , 据可 靠 , 证合 理 , 论新 颖 , 言 通顺 , 须具 有创 新 性 、 数 论 结 语 必 学术 性 和科 1 文 稿书 写格 式 题 目 、 者 署名 、 者单 位 、 . 2 作 作 地址 ( 名 称 、 单位 城市 名 、 邮编) 中文摘 要 ( 0~40字 )关 键词 2 0 0 、
1 网 与表 图 、 只需 附最必 要 的 , 忌与 文字 表述重 复 。图应线 条清 晰 , . 6 表 切 主辅 线分 明 , 片最 好用 黑 白片 , 照
要 求 图像 清 晰 , 反差 适 宜 。表 一 般采 用 线 表 , 力求 内容 简 明 , 目要 清楚 。 图名 、 名请 用 中英文 对照 。 标 表 1 参考 文献 参 考 文献 只列 最主要 的 , . 7 未公 开发 表 的文献 请勿 引用 。 考 文献 的序 号 以文 中出现 的先后顺 参
报纸一【 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艮 纸名 , 出版年一月一 日( 版次) . 文 献类 型标识 :
专 著 M, 论文 集 C, 报纸 文 章 N, 刊 文章 J学位 论文 D, 期 , 报告 R, 准 s专 利 P, 据 库 D 计算 机程 序 c , 标 , 数 B, P
在此 , 本刊特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本刊的新老作者 、 读者深表谢意 , 同时欢迎踊跃赐稿 。
为 了进一 步提 高 《 新疆 农 业 大学学 报 》 的学术 质量 , 来稿 属 国家 级项 目支持 的文 章 , 对 经专 家 评 审通 过后 , 可
优先 刊登 。



址: 新疆 乌鲁 木齐 市南 昌路 4 2号
《 新疆 农业 大学学报 》 征稿 简则
《 疆 农业 大学 学报 》 新 疆农 业 大 学 主办 的综 合性 农 业 学术 期 刊 ,95年创 刊 , 为 全 国综 合性 农业 科 学 新 是 16 现 类 中文核 心期 刊 、 国科技 核心 期刊 ,0 8 改 为双月 刊 , 中 20 年 逢单 月底 出版 。主要 刊登农 业生 物技 术 、 作物遗 传育 种 及栽 培 、 植物 保 护 、 土壤 农 化 、 园艺科 学 、 林业 科 学 、 动物 科学 与 动物 医学 、 业 科学 、 业 经济 与 管理 、 品 科学 、 草 农 食 水利 与 土木 工 程 、 械交 通 T程 、 业 生态 、 源与 环境 科学 及 基础 学科 等 方 面具有 创 新 性 、 机 农 资 适用 性 的学 术 论文 、 研究 简报 , 以及 反 映最新 科研 成果 的快 报 等 , 盖 了农林 牧各 学科 。 者 对象 主要 为 国 内外农 林科 技 _ 涵 读 丁作者 、 高等
学性 。
( ~8个)中 图分 类 号 、 文 题 目、 者姓 名 ( 3 、 英 作 汉语 拼音 )单位 ( 文)英 文 摘要 ( 中文相 对 应)英 文关 键 词( 中文 、 英 、 与 、 与 相对应 )正文 、 考文 献 。 、 参 1 来稿 首页 地脚 处注 明论 文资 助 的基金 项 目( 括课 题来 源及 项 目编号 ) 讯作 者 的 E m i 联 系 电话 。 . 3 包 和通 — a、 l
电子公告 E 。 B
2来 稿文 责 自负
来稿 请送 电子 版 。 文稿 自收到之 E起 1 月 内告知 作者 处理 意见 , 1 个 请勿 一 稿多投 。 刊决定 刊用 的稿 件 , 规 本 按
定 收取发 表费 , 酌致 稿酬 并给 每位 作者 增送 样刊 2本 。
3来 稿请 附联 系 电话 和 通迅 地址
编 :3 0 2 805
话 : 9 1 7 27 f 9) 684 0 8
新 疆农 业大 学学 报编 辑部
E—ma j: n x @ 】 .o i xdb 63 o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