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陶渊明田园诗歌艺术特征浅析

陶渊明田园诗歌艺术特征浅析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著名诗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多次出仕。

同时也受老、庄和当时隐逸风气影响,具有爱慕自然,向往隐居生活的倾向。

因此几经沉浮,感到社会黑暗,政治腐败,最终归隐,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长久隐居清闲生活,开始大量的田园诗歌创作,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他的田园诗的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他的诗中田园风光怡美,田园生活简朴自然,其心境悠然自得。

他叙写躬耕的乐趣,写农作生活体验,风格亲切、平淡,富有韵味。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境独特,不但韵味醇厚富有冲淡美,而且创设出情、景、理浑融的意境,却又不乏理性。

他写景不求形似,叙事不求曲折,而是透过普通的人和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悟之理。

重在写心,写与景物浑融在一起的明彻心境。

而他诗歌的语言本色自然,精工简练。

他的每一首诗,语言质朴无华,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无雕饰之感,但却生动形象,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更是无人能及,对后世影响深远。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将会像“采菊东篱下”的诗句一样,历久弥新,久而愈香。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志趣。

陶渊明开始是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受人轻视,少日自解归。

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后归家,元兴三年,他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后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离职。

同年秋,他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

这年十一月,爱好自然的陶渊明不堪社会的动乱与污浊,毅然辞去彭泽令之职,这是他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自此归隐田园再未出仕,以一首《归去来兮辞》展开了他躬耕自资的农村生活,只留给后人许许多多的清新田园诗。

归隐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因为“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因为“世与我而相违”,而“园林无世情”。

归去可以脱离污浊的官场和红尘俗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回归本性、回归自然,所以他此后所作的若干田园诗平淡自然、感情真挚,情、景、理交融,远离尘俗,却又在自然中阐发深刻的哲理,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平淡与醇美两方面。

一、陶渊明田园诗之平淡陶渊明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其韵味醇厚而又自然宁静。

他的诗常常取自自然和平常的生活,但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之笔,却又无处不透露出诗人细巧的心思:取景,山水田园远近相依,既有草庐村舍,又不乏自然之美;记事,家长里短有情有趣,既有田耕之乐,又充满生活气息。

诗人把所见所闻巧妙组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

朱熹的《朱子语类》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就是说其诗风的“平淡”,表现自然,毫无矫饰。

平淡可分为平实的景物和平常的人事两方面。

(一)平实的景物陶渊明田园诗中描写之物象,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抬眼可及的,从堂前屋后,到田间菽稷,房舍村落,远山炊烟,点染勾勒间,落笔看似随意,却又错落有致。

近处,有描写居住的房舍院落的,还未走出篱笆墙,诗人就已经洋洋洒洒留下许多好诗了,如《时运》中写道:“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这里写的就是院内的景物,无论晨昏,简朴的草庐清净的令人止息,竹林的清荫遮住了庭院,一边是药栏一边是花圃,横放在琴架上的是素琴一张,旁边有浊酒半壶。

平实的景物,平时的生活,没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更真实了,但落笔之间又让人感觉如世外桃源般清新纯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解析

陶渊明田园诗的解析

陶渊明田园诗的解析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陶渊明的田园诗解析,欢迎大家阅读!代表作: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陶渊明三十岁左右进入仕途,或出或入,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去职,归隐田园,息交绝游,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

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初归田园后,陶渊明用他的笔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

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得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

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地长嘘了一口气。

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

这与官场的令人室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他认识到人生于世必须劳动,否则会受饥寒。

对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的一些看法

对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的一些看法

对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的一些看法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师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的。

他的田园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

他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艺术造诣,在艺术上去了了很高的成就。

本文着重从下面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亲切淳真、平淡自然的风格;融浑完整,高远入化的意境;精工凝炼、本色自然的语言;清新、细腻的笔法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风格、意境、语言、笔法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师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

他的田园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

他的田园诗把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以及农田劳动结合在一起,用诗歌歌颂劳动人民,开创的诗歌新传统,引领了一个潮流。

以后的许多大诗人如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田园诗的由来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他生于东晋末年,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危机四伏,战争不断的黑暗时代。

虽然这一时代,弥漫着老庄哲学和佛教的出世哲学。

但是儒家究竟是一个正统学派,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对儒家所提倡的六经,几乎家喻户晓。

年少的陶渊明自然会受到此种风气的影响。

又由于他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家庭的社会地位,使他从小熟谙儒家经典,有着儒家的入世精神,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

浅谈陶渊明的田园诗

浅谈陶渊明的⽥园诗2019-10-11东晋建⽴后⼀百年间,诗坛⼏乎被⽞⾔诗占据着。

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庄思想的枯燥注疏。

在这样的时代,陶渊明异军突起,在诗歌,散⽂,辞赋创作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机的因素,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给沉闷的⽂坛带来了清新⽓息,他成功地将“⾃然”提升为⼀种美的⾄境;将⽞⾔诗注疏⽼庄所表达的⽞理,改为⽇常⽣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常⽣活相结合,特别是开创了反映乡村风光和农村⽣活的⽥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对后世⽂学产⽣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活的时代及其思想发展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

陶渊明⽣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政治环境⼗分复杂。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济苍⽣”的壮志。

但他的家世出⾝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分不利的。

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实现⾃⼰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活处境,陶渊明⼀⽣曾五次出仕,终因“岂能为五⽃⽶,折腰向乡⾥⼩⼉”,辞官回乡,彻底⾛上了⼆⼗多年漫⾧的归隐的道路。

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的“天命”,从⼼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命的归宿。

在性格⽅⾯,陶渊明率真刚直,不合于官场,官事繁忙劳顿,也不合他⾃由娴静的习性。

还有⼀⽅⾯,他本⾝深受⽼庄思想的影响,“⼼为物役”是他最⼤的精神瘸苦,他要摆脱⾃⾝躯壳及物质的役使,获得⼼灵的⾃由。

陶渊明⼀⽣儒道两家思想冲突很激烈,表现在他⽣活中就是屡仕屡隐。

总之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的⽣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融合成了独具⼀格的陶渊明的风格。

⼆、陶渊明⽥园诗的分类陶渊明的创作以诗为主,兼擅辞赋和散⽂。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摘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大诗人,二十九岁入仕,但事与愿违,便在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躬耕不复出仕。

陶渊明归隐后,逐渐接近了劳动人民,因而他的诗歌,大多描写农村景物,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本文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他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赋有韵味,咀嚼又让人回味无穷;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大自然,带来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这个朝代的诗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

晋代末年,出现了一位家喻户晓的田园诗人,这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

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从而导致了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尚清谈的玄学风气极盛,在加上佛教的广泛传播,因而儒家经学暂时没落。

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

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

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的诗歌平淡、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格平淡自然,富有韵味。

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平淡朴素关系很大,且读起来琅琅上口。

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了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高中 语文:陶渊明田园诗内容艺术特色

高中 语文:陶渊明田园诗内容艺术特色

陶渊明田园诗内容艺术特色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历史上,“五柳先生”的田园诗就产生于这个时代。

我们可以说“五柳先生”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因为它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陶渊明的生平“五柳先生”即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无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去世后,友人私谥靖节,故后代称“陶靖节”;又因曾任彭泽令,后人称为“陶彭泽”。

“五柳先生”是作者晚年,时适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作者为了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于是托名“五托先生”,写《五柳先生传》来表现他的志趣。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十几年的官场生活,使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终于告别任途,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生平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29岁之前,家居读书陶渊明的少年比较贫苦,很少交游,于是他“委怀在琴书,游好在六经”,从诗书中得到很多乐趣。

(二)29岁至41岁:时任时隐陶渊明在29岁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进入信得过仕途。

首先做了江州祭酒,但在那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

12年中他想通过仁途实现自己的理想,干一番事业,但黑暗的现实使他失望,经过三仕三隐。

终于在41岁那年,当了彭泽令80天便辞去官职,从此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彻底走上了归隐道路。

(三)41岁到63岁:归隐田园陶渊明刚归隐时,经济状况比较好,生活还比较富裕,而且他刚刚从黑暗、龌龊的官场脱身出来。

看到的是农民纯朴的感情,呼吸的是田园新鲜的空气,因此心理上很愉快,这时期他写的诗也充满安乐闲静的情调。

44岁那年,他家遭受一场大火,再加上灾荒,战乱不断,他渐渐感到生活的艰难,开始“躬耕自资”,并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他在诗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夜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年。

”《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虽然归隐田园的生活困顿,但他还是坚决地坚守。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浔阳柴桑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且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新的艺术境界,有“田园诗人”之称。

陶渊明的诗的特色是朴素自然,不加雕饰,在平淡淳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且富有悠远的意境,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

陶诗的风格概括为:一、亲农意识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结合;二、朴素自然,不加雕饰的语言;三、笔法清新,描写细腻;下面我就这几方面详细说说。

一、亲农意识与诗人的隐逸情怀相结合这部分我觉得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

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

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

归田以后,他有了躬耕的生活体验,实际生活的痛彻体验和庄子思想的深刻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生活理想:他主张认真自得,认为精神上的压抑和束缚都是违反“自然”的,故而视官场、仕途为“尘网”、“樊笼”。

他反对欺诈和虚伪,向往一个世风纯朴、笃厚的社会,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杂诗》)他归田以后,在那他亲近自然,亲近农民,与农民为友,用诗赞美劳动。

例如: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真切地描绘了晨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自己的感触,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还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素淡自然__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素淡自然__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素淡自然情真意远———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和平县阳明中学赖伟煌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出身官僚家庭,只是至陶渊明时,家道中落,少年时代便是生活在贫困中。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隐。

后来任镇军参军,在任时间也很短。

最后一次出仕是做彭泽县令,已入不惑之年,时值41岁。

不过为官仅81天即辞官归田。

从此隐居躬耕,过着“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田园生活。

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颂劳动,向往自由,赞美纯朴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他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朴实率真,洗净铝华,形成了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

成为我国古代享有盛名的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在此,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作一浅析。

一、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表现陶渊明田园诗“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可用“淡”与“真”二字概括。

清淡的诗句,自然融入真率的情感,不经意创造出淡远的意境。

可谓其诗虽淡,却淡中有味。

正如苏轼所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

其风格具体表现如下:(一)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读陶诗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亲切。

这与陶渊明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大有联系。

陶渊明厌恶官场,向往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

在纯朴的田园生活中,忘却官场与尘世的烦恼,领略乡村美景,感受田园风光。

春秋四季、日月雨露风霜、田园川泽村落、山郭柴门荆扉、桃李杂草桑竹、鸡犬桑蚕飞鸟……此等平常景物,陶渊明信手拈来,自然入诗,却意趣横生。

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更显清淡自然。

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摘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田园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思想主题上,他的诗歌描写恬淡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抒发自己参加农耕的深切体会,赞美农业劳动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艺术风格上,陶渊明田园诗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善于从平凡事物中营造出不平凡,的意境,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并且他的诗含蓄深厚,意境深远,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社会混乱,民不聊生。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这一动乱时期,我国涌现出嵇康、刘玲、谢灵运等一大批杰出诗人,而陶渊明则是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陶渊明因厌倦官场的黑暗与浮华,毅然归隐田园,过起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并以此为素材,创造了大量优秀诗歌,开创了田园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之前的中国古典诗歌相比,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在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文人生活糜烂,意志消沉,老庄道学兴起,文人多纵情山水,以逃避现实,于是玄言诗和山水诗开始盛行。

而另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深感官场黑暗,于是弃官归隐,寻求人生的真谛,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的最典型代表,他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充分反映了这一现状(一)描写恬淡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陶渊明的田园诗多作于作者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之后,因此这些诗主要表达了田园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乐趣,反映了作者冲破藩篱后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这是陶渊明田园诗最主要的主题。

例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立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一、本文概述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以其独特的田园诗风格,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田园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更深入地反映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理想。

本文旨在探讨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通过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进一步探讨其风格形成的背后原因。

我们将从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哲学思想、时代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解析其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以期对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的诗歌,深沉而醇厚,清新而自然,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入洞察。

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了自然之美。

他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笔下的山水、花鸟、草木,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他的诗歌,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了人文关怀。

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对人性善恶的探索,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这些情感都通过他独特的诗歌语言,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更是他自己情感的宣泄和释放。

这种自然之美、人文关怀和抒情色彩的结合,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既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这种风格,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

陶渊明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在描写景物时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2. 平淡淳厚与自然:陶渊明的诗歌语言风格是平淡而又淳厚,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在诗里,将一切如实说来,甚至很少用形容词,只是白描,朴素自然。

而这种语言又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

在平淡的外表下,却具有着淳朴浑厚的感情、浓郁的生活气息,含有丰富鲜明的形象,读来韵味隽永。

3. 冲淡闲适与豪放:陶渊明的田园诗显现出来的是闲散冲淡,而一些咏史等诗却是豪放有力。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艺术风格是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表现方法上,这些诗歌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少见华丽,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味.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富有意境,所选的景物多具有鲜明的特征,且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这种情,景,理交融形成的意境十分和谐,往往令人神往.名词解释: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

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

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目录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 3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11 注释、参考文献12【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

本文详细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主要风格及其影响因素,陶渊明诗歌的高超技巧和独特风格是被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陶渊明诗的特色是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

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质朴冲淡意境之美理趣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前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领域,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格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永垂不朽的地位。

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世号靖节先生。

他的祖、父辈曾做过大官,但到他这一代,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专制,出身庶族寒门的陶渊明家族遭到排挤,家道中落。

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陶渊明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有着“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

然而美好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尽管到了二十九岁,陶渊明出仕做官,但那都是些有名无实的小官。

陶渊明深深地知道要实现“大济苍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在难于登天,况且身在仕途,面对达官显贵还要降志辱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此而心力憔悴。

理想的破灭,仕途的尔虞我诈令他最后狠下决心,在四十一岁那年决计弃官归隐。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田园诗被誉为“隐逸诗之宗”,开创了田园诗派的先河。

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1. 平淡自然: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平淡自然为主要特点,他用清水洗尽铅华,用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常常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少见华丽,却能让读者感受到深刻的哲理和真挚的情感。

2. 深厚醇美: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平淡自然,而且具有深厚的醇美。

他在诗中描绘了清新的田园风光和平凡的农村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他的诗歌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索。

3. 托物言志:陶渊明的田园诗常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在诗中经常使用“自非”、“不期”等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4. 富有哲理: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富有情感,而且富有哲理。

他在诗中常常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诗歌来阐述自己对生命和宇宙的认识。

他的诗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辨精神,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总结起来,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平淡自然、深厚醇美、托物言志、富有哲理等为主要艺术特点,他的作品被誉为“隐逸诗之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也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表现出了对自然和乡村的热爱和追求。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朴素自然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十分朴素自然,接近于口语,让人感到亲切易懂。

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2. 表现自我的情感: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大量表现了他对自然和乡村的热爱,以及对城市官场的厌恶和追求。

他的诗歌常常以自我为原型,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3. 崇尚简朴的生活:陶渊明的田园诗也表现出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他认为,简单而自然的乡村生活是比城市官场更加幸福和美好的。

4. 意境深远:陶渊明的田园诗常常具有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他的诗歌中常常融入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启迪和感悟。

总结起来,陶渊明的田园诗以自然、朴实、追求自我、崇尚简朴生活、意境深远等特点而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查整壁堑竺竺竺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钱惠梅(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无锡214073)摘要:陶渊明以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篇.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师祖。

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多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八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真埠高运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

他的祖、父辈曾做过大官.青年时代的陶渊明由于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还有着“太济苍生”的推心壮志。

然而美好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

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限制。

出身庶族寒门的陶渊明遭到排挤.尽管到了二十九岁.他出仕做官,但那都是些有名无实的小官。

陶渊明深深地知道要实现“大济苍生”实在难于登天,况且身在仕途,面对达官显贵还要降志辱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此而感到心力交瘁.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田,义无反顾地踏上归隐之路,并且坚定不移地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本着此生虽不能让理想变为现实,但也决不同流合污的思想,在以后的日子里。

陶渊明在田园中寄托他的人生理想。

凭藉自身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非凡的艺术功力成功地将田园生活题材引入诗歌创作中.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师祖。

陶渊明的诗歌现存一百=十多首.除咏怀诗中大量描写田园景物外.着重描绘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诗就有三十多首。

他的田园诗内容平淡自然.语言本色质朴.意境浑融高远。

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情感和浓郁的生插气息.深隐着丰富的意韵和人生哲理。

正可谓“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读陶诗就要像饮龙井。

品佳酿.须细细品味.方能享受其醇美、浓香。

一、自然平淡是陶渊明的人生情趣。

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诚如术斋先生所肓:“渊明诗文之本色。

一言以蔽之,自然而已。

”此之前,就有严羽的《沧浪诗话》称:“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

”其自然平淡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自然恬淡的田园风光和淡远真淳的日常生活陶诗的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他摄^诗中的景象、事物、人物,几乎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 3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11 注释、参考文献12【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

本文详细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主要风格及其影响因素,陶渊明诗歌的高超技巧和独特风格是被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陶渊明诗的特色是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

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质朴冲淡意境之美理趣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前言】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领域,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格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永垂不朽的地位。

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世号靖节先生。

他的祖、父辈曾做过大官,但到他这一代,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专制,出身庶族寒门的陶渊明家族遭到排挤,家道中落。

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陶渊明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有着“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

然而美好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尽管到了二十九岁,陶渊明出仕做官,但那都是些有名无实的小官。

陶渊明深深地知道要实现“大济苍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在难于登天,况且身在仕途,面对达官显贵还要降志辱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此而心力憔悴。

理想的破灭,仕途的尔虞我诈令他最后狠下决心,在四十一岁那年决计弃官归隐。

本着此生虽不能让理想变为现实,但也决不同流合污的思想。

在以后的日子里陶渊明过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的朴实而又有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生活,也就有了他纯洁、幽美的田园诗作。

他的田园诗,描绘了乡村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当时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田园生活的热爱,从中表现出他高深圣洁的思想情操。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首先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境界的,是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年轻的时候有远大的政治抱负,29岁那年曾做过江州祭酒,但是没有多久就辞职了。

后来他又担任过几任幕府里的幕僚,最后改彭泽县令,又只在任八十多天就辞官归隐了。

陶渊明在为官时,就在《归去来兮辞》中想象了田园生活的自由美好。

归耕后,他心情愉快,夙愿得以实现,其欣喜溢于言表。

他躬耕于垄亩,亲自参加劳动。

虽然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是心情是舒畅,内心充实。

他和淳朴的农民相往还,闲暇时则饮酒赋诗,登临山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虽然也有困窘,但他都以一种委运任比的洒脱态度泰然处之,安贫乐道,心境澄明,真正做到了与白然物我合一。

同时创造出了平淡自然而又韵味浓厚的田园诗歌。

陶的思想主要一面是受魏晋以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尤其是东晋士人玄虚清谈心态的影响,而形成了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如《五柳先生自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在29岁时为生计贫困而出仕,却又因厌恶官场而辞归。

当官场生涯与他的志愿相忤逆的时候,他就毫不留恋的选择了回归田园。

陶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但后来也一定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响。

他少有济时之志,后屡遭挫折又放弃了这种理想,但能坚持志节,不旨随俗浮沉。

可惜他最终要顺应天命,对世事持消积的态度。

他归田以后,参加了一部分生产劳动,跟农民平等相处,这是他思想进步的一面,对于他的文学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作为田园诗鼻祖的陶渊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他对田园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就像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园”样,是一个富足,和平,美好的理想社会。

人们自给自足,生活在一个隔绝世俗喧嚣的优美环境,他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是积极向往的,虽然所谓”世外桃源”只不过是虚构而来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但却真实的反映了陶渊明那辽阔的心境,以及从诗中表现出来的率真,朴实的个性。

陶渊明为人正直,当朝为官为的是实现服务百姓的壮志。

建立功名,但他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以求取功名,再加上他执意追求适意的自由生活,因此他四十一岁那年便辞官归田不再出仕。

他的诗风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有关。

(一)陶诗平淡而又淳朴和豪放有力的诗风。

诗人往往能借助不加修饰的语言创造出美丽的意境。

诗人为人正直,率真,他的诗抒发的也是”真性情”。

通过描绘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内心真实的感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一诗风的形成,也与他对人,对社会的感悟有关诗人长时间生活在田园中(归隐后,一直在田园生活了二十二年期参加农业劳动,自然就有机会接触到淳朴的民风。

朴素的田园风景和平淡简陋的生活,就构成了陶渊明平淡而淳厚的诗风○1。

《归田园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虽然诗人所热衷追求的田园生活。

但我们不难发现,陶渊明选择田园生活除了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局势混乱险恶。

他志向远大,心清如水,无论是当朝为官,还是隐归田园,他的心里还是时时牵挂着广大劳苦百姓。

这种”去危图安”的崇高的志向,辽远的心境,正是他伟大人格的写照。

就这一点,在他的诗中,也能通过不假雕饰的语言表现出来。

如《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村”墟”狗”鸡”等景物,信手拈来淡淡着墨,语言平直,贴近生活。

陶诗还善于借助白描手法勾勒美丽的风景,寄寓诗人理想生活境界。

《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用白描手法,诗的感情自然流露。

与陶诗平淡自然的诗歌语言和谐统一的是陶诗中所架构的意境。

这是诗的灵魂所在。

《归园田居》其一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充满了淳朴的泥土气息。

这首诗所架构的静谧,平和的意境,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比比皆是○2。

《移居》其二,诗人对日常琐碎事情的展示,构成了一幅既有自然之趣,又有庄严人生态度的生活画面,是很高的境界。

陶诗也有豪放有力的一面。

《咏荆轲》中“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的热情歌颂;《拟古其八》中“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万丈豪情:《读山海经》中“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那种毫无顾虑,毫不反悔视死如归的气派《读山海经》,在创作上还借助神话故事喻今,给人以深刻地思索。

无论在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创作手法上,都足以体现陶诗落笔豪放有力的一面。

这一诗风,全因为自己的志愿不能实现,理想与现实相矛盾造成的。

田园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的创作实绩。

诗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受了”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影响,平淡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仿佛一幅幅出白大家手笔的山水画。

(二)内容的上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普通之物,平凡之事,表达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陶诗注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感悟彻底的心境。

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

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庭荒芜重返旧草巢的春燕,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山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己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的又是理念的。

且看《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白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3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

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言语的。

陶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中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富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庚戌九月中于西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饮酒》其十四这些诗句言浅音深,富有启示性。

(三)陶诗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

陶诗具有韵味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诗常常取发“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

“日入室内睹,荆薪代明烛,”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4。

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

“弊庐蔽床席”只用“床席”两字,就具体地写出他安贫节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之中,却透着一种超然洒脱。

陶诗中冲淡之美的境界是最主要的艺术成就。

正如鲁迅所说的,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此类诗写得慷慨激昂,豪情迸发,表现诗人豪迈诗风的一面。

另外,陶诗也有愤愤不平的悲愤之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

念此悲凄,终晓不能静,”也有忍饥抱寒的愁苦之音,“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许多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而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的笔触,往往出现警笫。

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

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

(四)陶诗质朴,简洁,明快,富有概括力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诗,总体上看,语言较贴近生活,接近“田家语”。

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有直接关系。

他辞官归田之后,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对置身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劳动,有着独特的体验。

他热爱大自然,深信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超脱和愉悦。

诗人以其圣洁的心灵去感受周围一切美的事物。

在大部分陶诗中,对于景物的描写,都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审美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